不爱问爸爸妈妈你们去哪了
如果父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在孩子小的时候总会追着爸爸妈妈问,你们去哪啊?特别喜欢当父母的跟屁虫,走到哪跟到哪,一刻都不愿意离开父母,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就是要跟自己在一起的,如果不在自己身边爸爸妈妈就会抛弃自己,不爱自己。如果有一天孩子不再关心你们去哪?不再黏着你们,不要觉得孩子长大了,这是懂事的表现,相反这是孩子跟父母不亲近的表现。即便是成年的孩子,在一个有爱的家庭里,依旧会问爸爸妈妈去哪,关心对方。孩子有困难都是自己解决,不会找父母
在孩子的世界,父母就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自己遇到任何事都会想着跟父母一起分享,有困难也会第一时间想到父母,而有些父母在孩子找到自己时总会怪罪孩子,觉得都是因为孩子的原因才会造成现在的情况。
所以时间久了,孩子都不会再向父母寻求帮助,因为他们知道,找父母没有用,父母非但不理解自己,还会怪罪于自己,那还不如自己解决。这样也会让孩子越来越疏远我们,亲子关系也会变得很紧张。孩子不会向父母撒娇
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喜欢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也总是会向父母倾诉,需求安慰。觉得家才是最温暖的港湾,是自己的避风港。如果你发现孩子没有之前爱说,也不再向父母撒娇,那一定是你们中间出现了什么问题,宝妈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孩子懂事的表现,一定要多加关心孩子,给孩子充足的爱,不要拉开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
孩子无论多大,都是和父母最亲近的,我们要给孩子多些关心,平时也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么,这样也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别再傻傻的以为孩子长大懂事了,这是孩子和父母不亲近了,父母在平时一定要多加留意。表现一:“害怕”或“害羞”的情绪 幼儿园里的新生杰杰小朋友,非常开朗,活跃,和小朋友们相处得相当不错,是个适应性很强的孩子。不过,当和老师交流时,他就完全判若两人了:老师和他说话时,他就像做错事似的,马上将头低下来,眼睛一点也不敢看老师;小手不断地变换摆放位置,神情非常紧张的样子。 老师提问时,明明他刚才和同伴们一起已经大声把答案都说出来了,可是只要老师请他单独回答,他马上就脸涨地通红,说话也结结巴巴、一字一顿了,声音小得象蚊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他就是缺乏安全感,缺乏来自于老师的安全感。因此,他在老师面前非常不自信,总是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生怕做错什么。 引导原则: 抚爱式交流 当他与老师交流出现上述紧张表现时,首先:我装作“不知其然”的样子。仅仅用“摸摸他的头、蹲下来亲切地看着他、对他和蔼地笑笑”等肢体语言或者表情回应他的紧张表现,也通过这些间接向他传达“老师是友善的”这个讯号,以“淡化”其不安的心理。此时,我们若表现得很关注,或者用“语言”直接介入、问询的话,反而会促使其更加的紧张、不自在。 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杰杰的反应是“戒备”的;而当我“第二次、第三次”依然向他如此传达友善的信号时,他也终于从半信半疑到完全接受了,他开始会用“微笑”回应老师了。 心理疏导 在请他回答问题时,走到他跟前去,不断地用眼神、语言、肢体动作鼓励他。当然,这种鼓励要包含着使孩子能够感受得到的真诚。不论他讲得对或者错,老师都尽量寻找闪光点肯定他。让他进一步体会到老师对其表扬的“真实性”。幼儿教育 不久,在老师面前,杰杰的紧张表现缓解了。回答问题从“结结巴巴”逐渐过渡到“完整的讲述”,而后“举手回答”且能“大声而完整地讲述”了。有时候,杰杰还会跑到老师面前:冲老师笑笑或者拍拍老师后又走开了。虽然他没有说话,但这一个很小的细节,就足以体现杰杰对老师的充分信任了。 表现二:外表强悍与内心脆弱 恺恺小朋友平时非常容易和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只要未遂其意,他必定要用“拳头”来取得“胜利”,若老师指出其错误,他则常常用“仰天长啸”表示抗议或者直接“攻击”老师。 为什么小小的孩子会如此固执和偏激呢? 这一类孩子,往往家庭的氛围不和谐,或者家长的态度粗暴,教育方法不得当影响到了孩子。使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产生了戒备,抵触的心理,从而将这种心理也反应在了行动上。往往其外表的强悍反而更加证明了其内心的敏感与脆弱,也就造成了孩子“愤世嫉俗”的外部表象。 引导原则: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的确,由于缺乏安全感,会导致孩子:胆怯、畏生、敏感、内向而不爱交往、偏激而固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外部表现。 因此,对于这一类孩子,建议家长先从自身做起:从权威型家长逐步向民主型家长转变,逐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讲道理的家庭氛围,充分发挥家长本身“榜样”的作用,逐步引导孩子养成平和,友善的性格与交往习惯。早期教育表现三:妈妈在与不在“大变样” 我班孩子小妤,对妈妈的依赖非常严重。在家时:和保姆阿姨在一起非常乖,一旦妈妈回来了,则粘着妈妈不放。送入园时,保姆送来园的时候,情绪很好,但是只要是妈妈送,小妤非哭得一塌糊涂不可:“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不要走……”没有妈妈的场合,小妤是懂事、讲道理的;一旦妈妈在身边,小妤则相当任性,蛮不讲理,甚至大声哭闹了。 为什么妈妈在与不在的情况下,小妤会判若两人呢? 究其原因,是孩子所获得的“母爱”不够而导致的安全感缺乏。象小妤这一类宝宝,在平常生活中大有人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比率日益增多。许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常常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看管。虽然说在物质条件上,孩子们并不缺啥,但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最关键的一环--母爱,却往往不能保证。早期教育 引导原则: 充分的母爱 尽管大量的零食玩具,漂亮的衣物都被家长用来作为传达或补偿“母爱”的方式,但是,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点被忽视了:来自于母亲无微不至的触肤情感刺激,才是孩子安全感满足的基础;与孩子进行各种心灵的交流,才是孩子精神愉悦的先决条件。小妤的“症状”,是明显的“母爱缺乏症”,由于缺乏最直接的亲子沟通,导致孩子情感的不满足,引发了孩子的不安全感。致使孩子不能形成正确、正常的性格以及情绪情感,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情商发展。 给予无微不至的触肤情感刺激,是婴儿安全感满足心灵平和的基础,同时,母亲给予婴儿所需的各种心灵交流,也是婴儿精神愉悦笑迎生活的资本。为孩子购买一件新衣服,一个新玩具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时间,多与孩子游戏,交流,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增进亲子之间的
宝宝的性格实际上也是十分关键的,因而母亲一定要留意塑造小孩子的性格。假如小孩子的性格很好,那麼这一小孩子的心态,便会更为的身心健康,那样的小孩子也会非常喜欢跟其他人沟通交流。宝宝的性格有偏差,造成该状况发生的原因都有什么呢?
家中原因假如小孩常常在充斥着暴力行为的环境当中成长,那麼这一宝宝的性格应当会非常好。假如家庭主要成员的联系都很好,并且父母都十分相恋,那麼如此的小孩子性格发展趋势也是非常不错的。可是假如父母中间的影响十分的不太好,并且父母一直争吵,那麼小孩子的性格也会尤其的歪曲。因此家中原因也会造成自身的小孩子性格不太好,宝宝的性格发生了偏差,在较大的程度上面是由于父母的原因。
自然环境原因自然环境在较大水平上也会干扰宝宝的性格,并且小孩所在的自然环境的优劣针对小孩性格的发展也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假如小孩子发展的条件十分的差,那麼宝宝的性格是很容易产生偏差的。并且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很容易造成一种抵触心理状态,并且那样的小孩子是不愿意跟他人交流的。因此父母一定要留意观查这个问题,假如你察觉自己的小孩子的性格早已发生了这类偏差,那麼就务必要赶快更改,假如小孩一直都那样,那麼很有可能小孩子的性格便会显得十分低沉。
先天性原因自然也是有很有可能是由于妈妈在孕期的是心里十分的不太好,例如妈妈在孕期的是情绪波动非常大,那麼如此的小孩子性格也会十分的狂躁,因此先天性原因也会致使小孩的性格发生一定的偏差。可是在后天性自然环境中,这种要素全是能够更改的。
2017-11-10
孩子的很多偏差行为,是由于有了一些心理问题,但根源可能都源在于12岁之前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方式。
咱们经常从新闻渠道听到或看到种种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的报道:仅因母亲对儿子上网的责骂,年仅12岁的儿子自杀。仅因为老师批评几句,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孩居然跳楼。因迷上网络游戏写了大量网络日记的孩子怕父亲责骂而跳楼,这些父母也许不知道,孩子的行为与他们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如同医生看着痛苦的病人,许多病人只能感叹自己的不幸,遇上这种病……事实上,多数疾病都与病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尽管有遗传问题,尽管有环境问题,但知性的生活方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同样。
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还有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发病期”多在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
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在做父母之前您是否想过下列问题:
☞01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
如果你亟需挣钱,如果你事业太重要,如果你没有时间亲自哺育,那你暂时一定不适合要孩子,否则,极有可能事业做大时孩子已经成陌路人……
☞02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
如果你是一个只需要别人关心你、而不愿意关心别人的人;如果你对生活琐事没有耐心也极不情愿做这类事时,你要考虑一下是否短期要当父亲或母亲。
☞03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的阶段,每阶段你需要做什么来完成对他的“心理抚养”
心理抚养的内容哪些在先,哪些随后?哪些是基础性的心理抚养,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抚养?如果你以为你的孩子生出来后会自然长大,自然懂事?那你一定失望。
因为,在现代社会你不教育,电视、网络会教育他(她),当你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你再行动已晚——心理发展有关键期。
尤其独生子女时代,父母没有实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育道理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教育期。
所以,建议爸爸妈妈们、爷爷奶奶们、姥姥姥爷们走进专业的家庭教育课堂学习
一、孩子在依恋期里,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许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青春期发现,自己的孩子对自己一脖子的仇视,为此他们感到恐惧,感到不解,似乎孩子没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
很多父母告诉我说,孩子出生后,奶奶愿意帮助我们带,就把孩子交给老人,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再把他接管回来。
可是,他跟我们就是不亲,而且,根本不听话……原因何在,答案很简单,青春期出现的隔阂原因在依恋形成期。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一个大房间,房间内有两个铁架子,一个是光秃秃、没有任何装饰物;另一个铁架上缠满了绒布,形似一只母猩猩,地上还有吃的、玩的物品。
然后,观察小猩猩是吃?是玩?还是要母猩猩?结果发现,小猩猩面对陌生的房间恐惧地叫几声,然后就爬上模拟的母猩猩架上,紧紧地抱住。
只有在饿的时候,它才下来,吃点东西后又会迅速爬上去、爬到紧紧抱住那只毛绒绒的母猩猩。
这一实验证明:幼小的动物虽然需要食物,但随后的需要就是对抚养者的依恋,后一种需要超过玩具的吸引。
孩子在一岁内,每当熟悉的面孔出现,再受到熟悉的抚养人的拥抱、爱抚,烦躁的婴儿可以立即安静下来;这种依恋和安全感经常得到满足,婴儿就会出现愉快、轻松的感受,相反,婴儿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
所以,专家建议,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应该保证1-2个固定的抚养人,而不应该总在变换照看者。
鉴此,需要所有的父母明白:在准备怀孕、准备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你,尤其是初生的第一年!
当然,在孩子12岁之前,依恋现象一直存在,依恋现象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越重要。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为他依恋时期(指12岁以内)的相伴时间有多少。
二、在孩子六岁前对他说“不!”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当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却有一天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
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他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有的稍不满足他就离家出走?
记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亲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我和他出门过马路时他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是寄宿学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为什么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
原因在于: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这种养育起始在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的经历。
父母若在6岁之前(最晚别超过10岁)对孩子说“不”,他尽管会因为你的拒绝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严重些就是哭的气噎、哭得地上滚来滚去。
可是你若等他12-14岁之后的青春期,你再开始对他(她)“说不”时他不会再哭闹、再气噎,也不再打滚。
他(她)会离家出走,他会服毒自杀、他会跳楼方式威胁父母,因为那时候他(她)已经有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小年纪的孩子会自杀”我回答:那是因为孩子只知道你爱他,他在利用你的爱威胁你,他并不知道死的真正含义。
所以,父母的养育之爱要有知性,不要给孩子一种误读的可能。
那么,如何对年幼的孩子“说不”呢方法是:
第一,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间,一般应该在3-5岁。
在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
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一种意向表达。
譬如:你带他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
当父母发现他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一出现,就要有意地对他进行“说不”的教育。
第二,“说不”的环境要讲究,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你,而不要让他在众人面前或其他亲属面前。
所以,无论他在哪里与你对峙,与你大闹,你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
你将他置于卧室中,将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他会感受一种情境压力,然后,告诉他(她)“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下次不许如此!”
第三,初次这样做,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这时父母一不要打他,二不要骂他,三不要在这时给他讲道理。因为他还小,很多言语还不太明白;四不要走开,因为要让他一直感受你不让步的态度。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看着他哭。他开始时会很伤心,还很气愤,这没有关系。因为他现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在哭闹时将头撞在床脚上。
但他自己一定知道疼,不再撞,而你这一时间的“坚持”就向他展示了你的态度,不要暧昧要坚决!这对你、对他都有好处。
这种“说不”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处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也不会心疼,我对你的爱是有限度的,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
从此之后,他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这种“较量”最早越好。
当然,仅凭这几点可能不足以解决你的问题,更多的方法请参加父母专业课。
三、幼小时的耳闻目睹决定人的观念
我们经常会发现,做为成年人在同一事情面前的做法大相径庭,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与人的差距经常被人们视为“人的素质”,但这不是人的素质问题,而是人的观念差异问题。
素质一般是指个人是否具有做某事的能力和潜质。这种能力或潜质多源于天生的属性。而决定一个人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其判断与选择的关键却在于人的观念。
许多成年人做完某种不良之事后会出现“于心不安”的感觉,这种不安感就源于人内心的观念存在。
有人在某事面前会说:“这种事打死我也不能做”!这一定是与他的观念相冲突的事。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会让人出现“不意识就反应”的行为。
譬如,有人见孩子落水,立即跳下水去救孩子。事后,有些人想写篇表扬稿,经常会问救人者:“你当时怎样想的”许多类似的情境下救人者都会说:“我什么都没有想就跳下去了。”
他说的是实话。因为那种情境下没有想的功夫,多耽误一秒都会危及孩子的性命。这种没有“想”就“行动”的内心动力就是观念。
观念,是人的一种看法。只是这种看法往往发生在“观”的同时或“看”的同时。人们通常认为,孩子的看法是在父母对其教育,对其讲道理之后才会形成。
但多数人不知:孩子在听得懂“道理”之前,他已经在形成某种看法。比如在孩子任性地放声大哭时,大人不吼,也不急,不打也不骂。
而是安静地坐在他面前,用等待的眼神看着他的哭一样,他看到这一幕后就会明白:自己这种故意哭闹对父母没有作用,以后他就不会再这样故意在父母面前发脾气。
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时候生病,他的父亲或母亲轻轻地走近他身边,用温暖的大手摸摸孩子的额头,轻轻地坐在他身边,给他掖紧被子,陪伴着他……这种情境长大的人当其身边有人生病时,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照顾别人。
如果某天孩子与母亲一同上街,一名乞丐把手伸向母亲要钱,母亲没有说话,无声地从身上找些零钱交给乞丐,这孩子长大后面对乞丐也会同样做法的。
相反,父亲经常在家中拳脚于家人,这种家庭长大的男孩在处理自己家庭冲突时一定有相关行为;母亲经常对邻居泼口大骂或对人骄横跋扈的,其子女长大后也会出现人际关系的相关麻烦。
我们还必须知道,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在复制抚养的观念与性格,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
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亲,然后就是父亲。一般而言,人的长相大多取自遗传,但人的性格和人的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
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所有的父母要好好修养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家庭中尽显父母的善良与榜样,在谈吐中表现文雅与谨慎,在处理各种意外事务时有理有节。
宠溺多数发生在家长与孩子之间,这是宠爱的另一种形式,但同样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虽不是表面伤害,但会令孩子性格偏执,令家庭教育无法进行。家中长辈因喜爱孩子而宠爱无可避免,更是无可厚非的,但若是毫无底线甚至过分宠爱孩子,只会造成影响。那么,作为家长应当如何适当宠爱孩子呢?
一、不以孩子年龄为原谅理由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孩子同样无法避免犯错,在犯错之后部分家长会对孩子进行惩罚,但有的家长不仅不惩罚孩子,还会鼓励孩子说做得好,只为了不打击孩子,这就是对孩子的过分宠溺。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时,会因孩子年龄而原谅,甚至对孩子无底线的宠溺,当孩子做出任何行为都不会对其谴责及责骂,只在一旁鼓励,这种做法只会滋生孩子的不良行为,无法让其作出正确认识。
要想做到适当宠爱孩子,在孩子犯错时应不以年龄为由原谅孩子,不管孩子犯任何错误,都应要正确对待,该罚则罚,对其进行教育。让孩子正确成长是要让其健康成长,拥有正确的行为与三观,而不是仅因孩子小就原谅。就像如今社会上的熊孩子,之所以做出过分行为,是因为被家长宠爱,以至于到公共场合都不收敛过分行为,甚至于家长也无法教导孩子,当孩子犯错便以孩子小为由企盼对方原谅。
二、划清宠爱孩子的绝对底线家长在宠爱孩子前,一定要划清宠爱孩子的绝对底线。大部分家长宠爱孩子,是将孩子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状态。在该前提下,大部分家长事事都会亲力亲为,甚至不分底线帮助孩子,更有甚者成为孩子的保姆,做到二十四小时的保护。所谓绝对底线是要以原则问题为基础,当孩子触及原则问题时不应赦免孩子,更应加以管教。大部分家长之所以宠爱孩子,是担心孩子在成长过程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因此会对孩子进行保护,防止孩子受到外界因素的困扰。
但大部分家长保护的方式,并不是对孩子管教,而是不让孩子接触外界,让其生活在家长建造的环境,对孩子进行一定的保护,并给予孩子过分宠爱,让孩子感受安全感。实际上这种做法会加剧孩子性格偏差,会令孩子过度自大,因对外界事物不理解,而导致发展问题。适当宠爱要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矛盾正确对待,而不是将孩子放在问题中心,围绕孩子而解决,在此条件下,家长解决问题更客观,能使孩子正确对待每个错误。
三、不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很多家长认为宠爱孩子,是对孩子要求百依百顺,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尽量满足,这才是对孩子的合理关爱,实际上孩子提出的要求有对有错,并不是只有满足孩子的要求,才被称之为宠爱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宠爱无可厚非,但大部分家长会因宠爱而走向偏离道路,偏离了本身的教育中心与观念,导致孩子无法真正健康成长,甚至会因家长的教育观念问题,而落后于他人。
在孩子真正成长道路上,合理适当的宠爱能让孩子性格健康发展,得到更加优秀的教育,因此家长在教育中对孩子的宠爱方式极为重要,更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一大重点。因此在宠爱孩子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坚定自身的教育原则,不对孩子要求百依百顺。
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人格特质,都是由遗传和环境这两方面决定的。遗传的基因是父母给的,后天的环境绝大部分都和父母有关。因此得出一个结论是:当你在责备孩子的时候,几乎等同于在责备自己。
第一部分:来自父母的“责备”
孩子做错事,是可以有运用“责备”策略的,心理学上叫“惩罚”。目的是为了“引以为戒”、“下不为例”。目的达到,“责备”(即惩罚)就起到了应有的效果。但是,事实真得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吗?
一、关于“责备”的“度量”,我们准确把握了吗?“责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有“度量”的。孩子不同的错误水平、场景、心理状态,是需要家长做出相应“度量”的责备的。并不是孩子弄脏了衣服(小错误)和偷拿东西(大错误),是一个“度量”标准。责备过轻,起不到效果;而过度的责备往往会引发较大的心理影响,造成心理障碍和今后发展缺陷。
二、来自于我们的“责备”,正确吗?
在我们的责备中,往往带有较为强烈的个人情绪,这些情绪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自己很难控制的影响,心理学上叫做“偏差”。它们会直接导致我们的“责备”产生偏差。
1、“情感偏差”带来的责备。“情感偏差”是指个人所珍视的信念、强烈的偏好、确信无疑的假设和个人偏见。我们在批评指责孩子的时候,会经常性从这些偏好、假设、信念出发,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判断。例如,在对孩子出现问题的分析当中,我们会经常忽视以“自家孩子”为中心去分析和判断,“情感偏差”会让我们偏离这个中心,最终以自己(成年人)或别人家的孩子为中心,对照分析,产生判断。忽略了实际客观条件,这样的责备自然是带有强烈的偏差的。
2、“期望偏差”带来的责备。“期望偏差”是指我们更容易记住与自己期望相符的事件。例如:我们的孩子一直很乖的,从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真的是这样吗?再如:你怎么总是不听话?一定是你犯的错误。显然,这两个例子的家长已经根据自己对孩子的认知(期望),在没有对事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前,而直接下了定义。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了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情况,对孩子的心理打击会很严重。会使貌似很乖的孩子隐藏得更深;让平常不老实的孩子,更加肆无忌惮。
3、“情绪释放”带来的责备。这是指家长情绪失控后所带来的责备,基本上等同于“发泄”。这一类责备不仅没有作用,反而有很大的负作用。由于这样的责备往往情绪状态激烈,因此往往是混乱、无序。因此,不仅没有把问题解释清楚,反而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损伤,增加孩子对家长的不信任感、恐惧感,不利于今后的亲子关系和问题解决。与此同时,在下一次发生问题时,孩子不如预期会让家长的“发泄”更加变本加厉,因此恶性循环。那么多“狼妈”、“虎爸”的产生,基本上就是那么回事。
第二部分:孩子的生存现状
这一部分,起初不在我的写作提纲里面,但思前想后,我还是加上了。目的,就想作一提醒,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它各自的生存背景。即:国家、社会、文化、科技,这些,基本构成孩子们的世界。当下的世界和为人父母的我们这一代相比较,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别。
当今的孩子是幸福的,幸福在相对丰富的物质基础,以及和平的年代。但同时又是不幸的,因为我们如今的世界。
一、这个世界太复杂。如今的年代,是知识、科技、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非常之大,前所未有。以致于没过几年,就是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这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身心还没有完全成熟,却要接收各式复杂的信息,有些是需要他们来理解消化的,更多的一些,是与他们无关,甚至是有害的。不管孩子们有没有准备好,他们都得接受。这就是如今的世界,一个信息化的、高科技引领的时代。
二、这个世界太单一。如今的孩子们的生活是相对单调和枯燥的。除了大部分时间的学习,业余时间的补课,剩下为数不多的娱乐时间,多是被电子产品所占据着。他们没有我们小时候的爬树、打水仗、抓泥鳅……,这些,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与小伙伴的真实拥抱,才是真正的童年。但他们都没有,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一部电子产品,就是等同于全世界。
因此,如今的孩子:知识水平是高的,心理却是脆弱的;营养水平是好的,身体却是羸弱的;生活看似是多彩的,实际是非常枯燥……。
第三部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先要声明的是,本文只作一般概率下孩子的受育分析,特例特办,极端化的情况不作另外的解释。
我们的孩子千变万化、父母也是千差万别,再加上各个家庭的物质环境、氛围各不相同,这里就很难给出一个相对精确的建议。我这里引述在对全世界家庭的一项长期心理学研究中,父母四种教养方式。第一种:权威型(民主型)父母对儿童提出合适的要求(要求孩子服从适当的行为规则),但他们也对儿童做出反应(保持交流的渠道畅通,培养儿童调节自己的能力)。第二种:专制型(父母严格训练,但很少注意儿童的自主性)。第三种:放任型(父母有响应,但不能帮助儿童学习生活必要的社会规则)。第四种:忽视型(父母即不管制也不对儿童独特性产生响应)。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些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通常对应的结果是什么。研究表明,权威型父母教出的孩子往往很自信、独立而积极热情。总体而言,比其它三类儿童普遍幸福的多,问题也更少,自身也更成功。宽容型父母或忽视型父母教出的孩子通常不够成熟,更容易冲动,依赖性更强,要求也更高。专制型父母教出的孩子通常容易焦虑,而且没有安全感。
各位家长,我们对号入座的话,您在上述纬度当中,属于哪一种,亦或在哪一种中,占得更多一些。
在此四种父母类型的大前提下,我想说的是:在孩子的管理教育中,“责备”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惩罚可能会有效果(同时也会带来副作用),但一定没有“鼓励”的实际效果好。在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经典条件反射”及“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试验中都证实,“鼓励”即正强化,在改变不良的习惯和强化新的行为过程中,效用最好。
在此,结合自身的经验,提供如下两点建议。
一、“陪伴”胜于“管教”。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包括青春期),都需要父母的陪伴,母亲的陪伴能给予孩子温暖;父亲的陪伴能给予孩子安全感。与此同时,陪伴有时候也是一种监督和鞭策。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多动(对任何事物有着深厚的兴趣)等都是孩子们这一年龄段所应有的特性。
二、“身教”优于“言传”。对于孩子的教育,“身教”比“言传”更有效。如果说“言传”是理论的话,“身教”就是实践。当两者不相匹配的时候,那所谓所“言传”只是一句句的空话。而“身教”的前提,一定是“身正”。给予孩子的,一定是真实的、积极向上的自己。也大可不必在孩子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其实啊,孩子们都不傻,你是装的,还是真努力,他们都清楚。
研究表明,儿童的气质和父母行为相互影响,产生出诸如依恋等发展结果:父母改变儿童多少,儿童就改变父母多少。
为人父母,真是不易。但再不易,这条路上,我们还得坚强的走下去,且要走得好、走得稳。因为我们很清楚,这对孩子和自己有多么的重要。
“教育”孩子永远在路上,为我们独一无二的孩子,和独一无二的我们。
最近办公室同事们闲聊的时候,都爱谈论自己的孩子,而且还都是一些让父母感到焦虑气愤或者无奈的事。
小于说,我儿子该上幼儿园了,这几天难送死了,天天哭一场,一个男孩子这么缠人,真不让人省心……
小葛说,我妞都上三年级了,天天回来写个作业还是磨磨蹭蹭的,能把人给急死,每天写完作业睡觉都差不多十一点了,再上高年级可咋整!
小田说,你们毕竟还都小,孺子可教也,我儿子都初二了,前两天因为违背老师要求,放学在操场打篮球被老师发现第二天罚站,你说淘神不,都这么大了还不听话!
做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里装着“龙凤”的样子,自然看自己的孩子总能挑出毛病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 孩子每一个偏差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没被满足的需要。 而这个没被满足的需要,才是偏差行为的源头。
星星是个留守儿童,五岁时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已经有四年的时间啦,星星一直跟着沉默寡言的爷爷生活。父母每年也就春节回来几天和孩子团聚。最近星星频繁出现自残行为,原以为是孩子淘气不小心伤到的,但他自己却说是在玩自杀 游戏 ,一个五岁的孩子,居然想自杀,每次都能把自己弄得鲜血直流,把爷爷吓个半死,爷爷经不起星星这般折腾,把星星父母叫了回来。父母也问不出个所以然,一筹莫展,就带星星去看心理医生。
经过几次工作后,医生找到了原因。原来,星星父母不在身边,爷爷也只是照顾他的衣食起居,星星长大的过程,很少得到 情感 上的回应。半年前一次在床上玩转圈圈,摔倒后下巴磕到床头,鲜血直流,爷爷带他到医院缝了四针。父母听说后,特意请假回来看他,给星星带了好吃好玩的一大堆礼物,不亚于春节探亲。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和照顾,星星开心的不得了,感觉就像做梦一样欣喜若狂。
果然好景不长,一周后,伤势好转,父母又踏上打工之路,星星再次和不爱说话的爷爷相依为命。星星发现,原来只要自己流血受伤,爸爸妈妈就会回家和自己在一起,所以,星星看起来不惜一次又一次弄伤自己的怪异行为,只是为了让父母回家陪伴自己,是不是让人很心酸。
现在很多青少年自残行为,也是因为想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愤怒,想要引起父母的重视,以及用自残攻击父母,其实也是爱而不得的扭曲表达。就好比正常情况我们都走大路,平坦宽敞好走, 如果有一天大路因故封堵,我们一定会另辟蹊径一样,因为需要还在。
包括小孩子撒谎,如果父母只是看到孩子撒谎,然后告诉孩子撒谎不好,不能撒谎,这样处理,就太简单粗暴了,根本无济于事,一定要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了解孩子用撒谎可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为。
我跟同事们分享了这个理念,他们回家试了后都跟我反馈:这个办法真好用!小于说:自从认真了解了儿子每天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实际上是不想跟妈妈分开,小于会应儿子的要求,给他讲三个故事,然后孩子就带着满足感很开心的去了。小葛说,她了解女儿写作业磨蹭,其实就是感觉语文作业写字太多很累很烦,小葛就会和女儿一起,把每天的语文作业分成三段,每写完一段就出来吃点水果或者和奶奶聊聊天做个 游戏 什么的歇一歇,然后再写,孩子写作业的意愿度明显提高,而且越来越自律了,现在已经会自己安排写作业的节奏了。小田说,她也了解到孩子是感觉上一天课很累,想打篮球放松 娱乐 一下,可老师不允许,喜欢打篮球的小伙伴们都不理解也很生气,于是才明知故犯消极对抗老师而被责罚。小田理解老师想要孩子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同时也支持儿子正当的休息 娱乐 充电的方式。于是和儿子商量后,在学校附件找了一个打篮球的地方,让他们放学去那里打,既避开了和老师的冲突,也尊重并支持了儿子的选择。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偏差行为,先不要着急生气忙着责罚孩子,一定要带着好奇,看看孩子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有什么需求对父母不敢说不能说,这才是真正的关心孩子爱孩子!
1
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
偏食
是指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进食行为。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在城市儿童中约占25%左右,在农村儿童中约占10%左右。
3
言语发育延迟
是指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4
神经性呕吐
指一种反复的餐后呕吐,但不影响食欲、体重的心理疾病。常常具有癔症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强,往往在明显的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以女孩为多见。
5
退缩行为
是指胆小、害羞、孤独、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不愿意与小朋友们玩的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
6
吸手指
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7
屏气发作
是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8
夜惊
指在睡眠中突然惊醒,瞪眼坐起,惊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气急、出汗等症状,多半发生在入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以5-7岁的儿童最为常见
9
口吃
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其实这多半是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生理反应。
10
选择性缄默症
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11
分离性焦虑
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儿童均可得病,与患儿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有关。
12
性识别障碍
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与自己真实的解剖性别相反,如男性行为特征像女性,或持续否认自己具有男性特徵。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
13
依赖行为
是指儿童对父母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由于少子化,因此这样的状况愈加严重,应及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以免他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14
遗尿症
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15
抽动症
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彷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16
入睡困难
是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17
攻击行为
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18
孤独症
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徵的疾病。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5:1。
19
睡行症
指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多半发生在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见于任何年龄的儿童,多见于5-12岁儿童。
20
梦魇
指从噩梦中惊醒,能生动地回忆梦里的内容,使孩子处于极度紧张焦虑状态的一种睡眠障碍。多发生在后半夜,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21
拔毛癖
是指儿童时期出现的经常无缘无故地拔自己的头发、眉毛、体毛的不良行为。多见于4-5岁以上的儿童。
22
神经性尿频
指每天的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但尿量不增加、尿常规正常的一种心理疾病。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时十多次,每次排尿很少,有时仅几滴。以4-5岁的儿童为多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