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思想

登楼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思想,第1张

  一、《登楼》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忠君爱国的思想和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澄清天下壮志豪情。

  二、扩展知识:

  1、原词欣赏: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2、作品简介:《登楼》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寄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融山川古迹、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都从空间着眼,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3、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丰台区2011年初三统一练习(二)

语 文 试 卷 20116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颈椎(jìnɡ) 赈灾(zhèn) 鲜为人知(xiǎn)

B逮捕(dài) 狭隘(ài) 言简意赅(ɡāi)

C庇护(bì) 滑稽(jì) 厚此薄彼(bó)

D憎恶(zènɡ) 笨拙(zhuō) 毛遂自荐(su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搬弄是非——唯利是图 B锐不可当——当之无愧

C饮水思源——源远流长 D谈笑风生——栩栩如生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B能否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

C那篇小说的作者以他高度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丰满鲜活的人物和欢快热闹的场面。

D为了预防大灾之后出现大的疫情,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ZK)〗4.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 ,说他不是他自己一点儿也没冤枉他。 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A因为 所以 因此 B尽管 所以 因而

C如果 那么 因为 D尽管 但是 因为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B无私,敬业,诚信,友善,谦和,宽容——是中国人民提倡和追求的道德境界。

C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包身工们难得的佳肴了。

D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来源:ZxxkCom]

A小麻雀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只有那么一点活气,像是等着猫再去扑它,它没力量反抗或逃避。

理解: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麻雀在强大的猫面前冷漠、呆滞的特点。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理解: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日暮云暗,山雨欲来,风吹满楼的情景。

C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

理解: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D张老太太剪纸可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张老太太的剪纸技术高超,作品形象逼真。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①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刘禹锡《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

8.名著阅读(3分)

《①》 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录了谋臣策士们的言行。其中,《②》一文,讲述了主人公以 ③ 的小事设喻,委婉进谏,使齐国强大的故事。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端午节即将到来,为了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了解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学校将开展“走近端午节,感受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9.活动中,你要向大家介绍端午节的特点,请你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四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4分)

[材料一]

据考证,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五蛋节等等。

[材料二]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我国自古就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屈原说”“纪念曹娥说”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传达着中国人人格精神的取向:伍子胥的传说是对忠诚者牺牲的缅怀,屈原的传说是对舍身家国者牺牲的祭奠,曹娥的传说是对孝悌者牺牲的敬重。

[材料三]

端午节习俗就很多了。概括地说,其一是广泛采插菖蒲、艾蒿;其二是缠挂各种端午索;其三是用符图驱邪;其四是饮用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其五是吃粽子;其六是划龙舟或赛龙舟;其七是姻亲交往。

主要信息一: ① 主要信息二: ②

主要信息三: ③ 主要信息四: ④

10.从2008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请你就下面两则材料说说把端午节列入国家法定节日的好处。(4分)

[材料一]

传统节日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不乏可持续开发的空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丙中就提议说:“端午插蒲艾,既驱赶蚊虫又美化环境,可以参照西方国家的圣诞树形成产业。又如端午送香包,也可参照西方情人节的玫瑰花,作为应节商品进行开发。又如依靠媒体展示包粽子比赛,这是比选美选秀更具有社会价值的工作。近20年来一直沿袭传统的赛龙舟,本身就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湖南、福建等地偶尔还有跨地区的邀请赛。赛龙舟若能在端午节的文化烘托下发展起来,反过来必然会带动端午习俗的全面复兴。”

[材料二]

 关于“是否重视端午节”的调查(共1000人)

是否重视端午节[来源:Z#xx#kCom] 列为法定节日前 列为法定节日后[来源:ZxxkCom]

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

重视 141%[ 701%

不重视 296% 112%

无所谓 563% 187%

好处一:①

好处二:②

11.下面材料是某班班长对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小结,他确定了小结标题的上半句,请你依据材料续写下半句。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3分)

[材料]

同学们,通过开展“品粽子,话端午”“端午诗会”和“端午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悬白艾、挂菖蒲、佩香囊、戴荷包、包粽子、饮抹雄黄酒等端午习俗,深刻感受到了端午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同时,我们还明白了:在端午节开展多种节俗活动,就是让我们在这个特定的节日中回归传统,增强民族意识与文化使命感,从而使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延续。

小结标题:感受端午魅力,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12-14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佁然不动 佁然: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 

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翻译: 

14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有着怎样 不同的心情。(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望春》,完成15—17题。(共15分)

望春

柯灵

①离开龙山,又是一度月圆。小巷寂静的生涯,已渐觉相安若素;而且俗务困人,每天被琐屑的工作缠绕,也不复再有余闲坐对幽窗,悠然作遐想。只是龙山的望春花,至今还频来相扰,使人难忘。

②龙山山腰的宿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种着两树高大的梧桐,三四棵矮小的黄杨,一株望春花。我迁入宿舍的时候,正是风雪连天的寒冬,梧桐早已落叶,望春花也只剩着疏落的空枝;唯有终年常青的黄杨木,还透示着几分生意。时节推移,渐渐由冬转春,气候虽已日渐暖和,大地却还沉睡未苏;第一个泄露了春讯的,就是那一树望春。草未曾茁青,树没有抽芽,望春花却在濯濯的枝头,开起了满树银白的花蕾。宿舍里深通世故的女佣,有意无意地说:“望春花开了,春天就快要来了!”

③从那时起,不知为什么,我对这满树含苞的望春花发生了好感。然而一天早晨,和朋友在院前小立,朋友的话却出乎我的意外,他说:“望春真是最难看的花了!枝干僵秃,有花无叶,让它零落了也好!”更出我意外的,此后他竟几次表示对望春的嫌厌。我觉得很不平,有一次对他说了这样带着讥刺的话:“放心吧,朋友!望春花不是为你开的,它并不要你赏识啊!”朋友还说:“谁教它开在这里,让我看见呢?”我默然无语。

④每天午后,柔阳拨逗着春意,蜜蜂翅上驮着薄薄的东风,在黄杨木上纷飞。同居的伙伴们都到山麓去了,我总独自伫立院前,对望春作许久的顾盼,而且常不免为它担忧:“望春花开得这样早,怕等不到春事烂漫,就要零落了吧!”——眼见望春花欣欣地开放,粉妆玉琢,洁白如雪,我的隐忧越发深切了。

⑤不幸的预想常常容易实现,在春意盎然的一天早晨,紫槿花红出墙头,而望春的残葩被我发现飘零在院中的草地上了。来时寂寞,去时冷落,我像亲自串演了一出人间的悲剧,心头浸蚀了无名的怅惘。

⑥我曾经决定,要为这素馨的花树写一篇童话:假定望春花是一个追求光明的少女,春天就是她理想的王国。萧杀的严冬使她发愁,料峭的风寒使她战栗,她决定独自出发,向天涯海角寻觅春天。跋涉了无数山水,饱尝了无限苦辛,当她听见南国的燕子送来第一声呢喃,冬眠的蜇虫打了第一个呵欠,她知道自己的愿望快要达到,激动得发狂,立刻在寂寞的大地上,展开惨白的笑靥,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于是风暖了,草绿了,花开了。但春天刚来,自己却已经憔悴,在春阳温暖的怀中,作了个含泪的微笑,悄悄地离开了人间。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我立下心愿要为望春抒写。但只限自己才分太浅,几回铺笺,几番搁笔,我终于没有写成。

⑦人事倥偬①,如今我已离开了龙山,望春花的故事却依然频来相扰,甚至梦见她化为白衣的少女,婉转轻愁,促请我对她践约。几日以前,因事偶上龙山,便中去看看院前的望春,现在已经是绿叶成阴,远非往日的丰姿了。我想,望春有知,对那过去的旧梦,怕也早如隔世,淡然忘却了吧?果然,那么我的心愿,这样也就算偿了!

——(选自《中国百年精品散文》,原文有删改)

[注]①倥偬,(事情)急迫匆忙。

15文章写出了作者对望春花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阅读②-⑤段,填写表格。(4分)

对望春花的情感变化 情感变化的原因

发生好感 ①

② 朋友几次表示出对望春的嫌厌

③ ④

怜惜 望春的残葩飘零在草地上

16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作者写“紫槿花红出墙头”的作用。(4分)

17.阅读第⑥段,说说“动人的故事”中,“动人”之处有哪些,再从中选择一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它带给你的人生启示。(不超过150字)(7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19题。(共7分)

①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的开平市,是个著名的侨乡。那里碉楼林立,星罗棋布,平均每一个村庄都有一座碉楼,有的村庄有几幢碉楼,甚至整个村庄均由碉楼组成。开平碉楼是一种多层塔楼,过去当地人通称它为“楼仔”或“众人楼”。碉楼一直不为外人所知,当它成功被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它才为世人所了解。

②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当时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后来,华侨纷纷集资汇款回乡,为碉楼与村落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于是,碉楼在开平遍地开花,碉楼林立逐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从而形成了“无碉楼不成村”的乡间景象。碉楼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1833座。

③开平碉楼具有防卫、居住两大功能,可分为众楼、居楼、更楼三种类型。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装饰少,防卫性强。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最早,现存473座,约占开平碉楼的26%。居楼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宽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之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39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的12%。

④开平碉楼建筑汇集了西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建筑艺术,又与开平乡村生活结合,正是这样的“不土不洋”,成就了开平碉楼的独特价值。此外,在室内陈设上,碉楼也有很明显的中西合璧的痕迹。例如开平自力村的铭石楼,室内既供奉着祖宗牌位,又摆放着精美的岭南家具,还有德国留声机、美国式座钟、法国香水等舶来品。因此,开平碉楼被专家誉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HT][HJ3/4]

18阅读文章第②段,说说开平“无碉楼不成村”的乡间景象形成的原因。(2分)

答:

19根据第③段内容,说出下面两则材料介绍的碉楼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5分)

[材料一]

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它选址极佳,四周平敞,视野开阔,与周边的方氏村落遥相呼应。该楼有5层,高1843米,是钢筋混凝土结构。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为挑台敞廊,第5层为西洋式穹窿顶的亭阁,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枪械、探照灯、报警器等。方氏灯楼在历史上曾为方氏民众防备北面马冈一带的土匪袭击起到了积极的预警作用。

[材料二]

瑞石楼有“开平第一楼”的美称,它坐落在村后东侧,被大片竹林包围,兴建于1923年,历时三年才建成。楼主人黄璧秀,号瑞石,当年在香港经营钱庄,为了保护家乡双亲的安全,不惜重金建了这座非常坚固的碉楼。瑞石楼是开平现存碉楼中最高的,其总体造型具有意大利建筑的风格,内部陈设、生活用具均为岭南传统样式和风格,处处流露出楼主人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

材料一:

材料二:

(三)阅读《学会为别人鼓掌》,完成20—22题。(共8分)

学会为别人鼓掌

①某知名企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电视招聘,三位求职者为海外经理一职展开激烈的角逐。由于职位只有一个,他们都显得很紧张。从专业背景和各方面能力来看,三位竞争者不相上下,但是我注意到,有一位年轻人表现很特别,那就是当别的竞争对手说到精彩处时,他会很自然地为之鼓掌,引得台下的观众和评委也跟着鼓起掌来。那一刻,我就断定这位年轻人一定会中选。角逐进行到最后时,评委和企业代表果然一致决定把聘书发给了这位年轻人。

②在生活中,很多人似乎不太懂得为别人鼓掌。某学术机构曾作过一项不记名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华人社会中,不懂得或根本就不习惯欣赏别人的人占了六成以上。有些人在谈到别的成功人士时,甚至用了“我恨不得宰了他”这样的字眼。这种心态,使华人在全世界留下了“单干是条龙,合作是群虫”的形象。由于缺乏团队精神,中国成绩一流的科学家和成功的企业家的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也相对偏少。

③骏马虽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虽勤奋,看家不如狗。一个人只有用一种健康的心态来对待别人,才会发现周围的人其实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把掌声送给别人,不是刻意抬高别人,更不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而是恰到好处地对别人进行肯定。相反,如果没有正常的心态,就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回国后,在一次欢迎他的宴会上,就受到一伙人的公然挑衅:“发现新大陆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人去航海、去寻找,最终都能找到。”这些挑衅者忘了,哥伦布的成功并不是上天有意垂青他,而是他用自己的执著和坚毅赢来的。那些挑衅者不过是一群语言的巨人、行动的懦夫,他们典型的特点就是自己不能成功,同时还不能容忍别人成功。

④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心态不太正常时,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不仅害人,也会害己。 ⑤心态健康的人都知道,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小时候,我们不知道该做什么,没有方向,成功者就是我们立志效仿的楷模。在我们的成长时期,成功人士的经历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会引导我们,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会获得别人的喝彩。

⑥学会为别人鼓掌吧,相互鼓掌,才能相互提高。这是甲,更是乙。

(作者廖仲毛,原文有删改)

20按照文章的论证思路,从下面三个短语中选择两个短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①心理健康的体现 ②友情的见证 ③合作的需要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21说说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25字以内)(3分)

答:

22下面三则材料,哪一个适合证明第④段的观点,为什么?(3分)

[材料一]

廉颇出于嫉妒之心,处处与蔺相如作对,多次羞辱他,但蔺相如从不计较。最终廉颇认识到自己的小肚鸡肠,他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此两人和睦相处,共同辅佐君王,留下了“将相和”的美谈。

[材料二]

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阴计使孙膑受刖刑(用尖刀剜剔膝盖骨)及黥面(用黑墨在脸上刺字)。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材料三]

公孙阏是春秋时期的美男子,深得庄公宠幸。自从与颍考叔同掌兵权后,就对颍考叔由妒生忌,由忌生恨。后来在攻打许城的战斗中,颍考叔做了先锋官,公孙阏更是妒忌,以致于在颍考叔将要登城时,暗放冷箭,射死了颍考叔。

答:

六、写作(共50分)

23题目:这也是一种 (幸福、美丽、成功、关爱……)

要求:

⑴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选取括号中的一个词语),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⑶字数在600—1000之间。

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丰台区2011年初三统一练习(二)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6

一、选择(共12分,每小题2分)

1 B 2 C 3 D 4C 5 B 6 A

二、填空(共8分)

7 ①玉盘珍羞直万钱 ②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赢得生前身后名

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评分说明: 共5分。每空1分,错、漏、增字该小题均不得分。

8.《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自己与徐公比美

评分说明: 共3分。每空1分,如果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9主要信息一:历史久;主要信息二:别名多;主要信息三:起源说法多;主要信息四:习俗多。

评分说明:共4分。每个要点1分。

10好处一:开发传统节日的现代价值,全面复兴端午习俗。好处二:端午节被定为法定节日后,越来越多的人(绝大多数人)重视这个节日了。

评分说明:共4分,每个要点2分。

11 答案示例一:传承民族文化;答案示例二:延续文化传统。

评分说明:共3分。“传承” 1分,“民族文化(文化传统)” 1分,上下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结构基本相同1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12 ⑴佁然:呆呆的样子;⑵差互:交相错杂

评分说明:共2分。每空1分。

13 ⑴(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⑵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评分说明:共4分。每小题2分,第⑴句重点词语为“斗”“蛇”;第⑵句重点词语为“以”“居”。

14.⑴观鱼时:乐,由鱼的活泼可爱而心生快乐;⑵游览结束时:凄(悲),由景的凄清而触发身世之感。

评分说明:共3分。“乐”“凄(悲)”每个要点1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共15分)

15答案示例:①第一个泄露春讯,最早开满枝头;②为它不平;③担忧(隐忧);④怕望春等不到春事烂漫就要零落

评分说明:共4分。每空1分。

16 答案要点:①突出春意盎然的景象,②与下文“望春残葩飘零”(内容)③形成对比(手法),④突出了望春花飘零时冷落、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望春的怜惜之情(作用)

评分说明:共4分。每个要点1分,④要点只答情感不给分。

17 答案示例:动人之处:①追求光明、怀揣理想独自出发;②不畏艰辛苦苦寻觅;③当愿望实现的时候,微笑着悄然离开。启示:围绕着“追求光明、追求理想”“不畏艰辛”“甘于奉献”来谈。

评分说明:共7分。第一问3分,每个要点1分;第二问4分,谈启示2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1分。

(二)(共7分)

18 ①防涝防匪的需求是碉楼兴起的原因。②华侨强大的经济支持是碉楼兴盛的原因。

评分说明:共2分。每个要点1分,要求分别从碉楼兴起和兴盛两个方面来谈原因。

19.答案示例:①材料一属于更楼。方氏灯楼建在村外山坡上,作用是预警(围绕“位置”和“功能”来说)。②材料二属于居楼。瑞石楼坐落在村后,是楼主人黄璧秀独资建造;作用是防卫和居住;瑞石楼建筑追求形式美。(围绕“独资”“功能”和“建筑形式”来说,回答出两点即可)

评分说明:共5分。每个要点2分,作出判断1分,简要说明1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1分。

(三)(共8分)

20.甲:③ 乙:①

评分说明:共2分。每空1分。

21.答案示例:为别人鼓掌能明确方向、获取动力、赢得喝彩。

评分说明:共3分。“明确方向”“获取动力”“赢得喝彩”每个要点1分,超过字数扣1分。

22.①选择材料二;②因为材料二中庞涓心

《春》第一段中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翘首企盼之情和迎接春天的欣喜之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品一开头,作者就用了一个反复修辞手法。“盼望”这一动词的反复使用。突兀、有力、急切地反映出人们期盼春天来临的迫切心情。

紧接着,用一个“拟人”辞格,来传递春天的讯息。春,是人们所心仪的,是可感可知的,可爱可亲的。春天的脚步声,更是人们极为熟悉的。来了,近了,它是人们在历经三九寒冬之后所殷切期盼的。

《春》一文中,作者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朱白清在这篇仅仅30个句子的简短散文中。运用了二十多处修辞手法。

作品是以“春”贯穿全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逐层深入、环环相扣。而作者正是以修辞格来作为《春》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那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

扩展资料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

散文有《匆匆》、《春》、《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伦敦杂记》等,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 [题解] --------------------------------------------------------------------------------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 “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后主祠”却是远景。“日暮” 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胭脂雪》的结局:

卫警长给守贞验尸,发现守贞是被利器所伤。李氏诉说着玉禾、云开、守贞之间的三角恋情,卫警长对玉禾严刑拷打。云开到监狱中探望玉禾,心痛不已。云开怀疑守贞的死亡与望春有关,他发现望春失踪,跟着老管家权叔一起调查望春的下落。

云开在辜家禁地沿着血迹来到了井边,卫警长带人打捞,果然发现了望春的尸体,可没想到井里还有一具尸体,而这尸体当中隐藏了辜家所有的秘密。

扩展资料

《胭脂雪》女主角 文玉禾 人物简介:

外柔内刚的烈性女子,替父亲还债不得已嫁入辜家。她一心追求自由,顽强地与命运抗争,无奈却一直为命运所累,最后在残酷的现实中杀出一条血路,圆满了自己的人生。

《胭脂雪》简介:

《胭脂雪》由范冰冰工作室和唐德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滕文骥导演,于正编剧,范冰冰、霍建华、刘雪华等主演的一部民国情感家庭剧。

讲述的是七个女人,美丽与挣扎,阴谋与爱情,还有贞节牌坊背后隐藏的秘密,串起了一幕幕动人的悲欢离合。

该剧于2008年3月29日播出。

《胭脂雪》剧情简介:

民国初年,文家大**文玉禾因父亲欠下巨款嫁到大户辜家,丈夫少棠少不经事,大婚之日竟没回家。

自来到辜家,玉禾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丈夫游手好闲,婆婆老谋深算,寡嫂默心 和小姑守贞更是让人猜不透,还有一个见风使舵的丫头阿桃,玉禾感到生命都要窒息了,唯有云开伴她左右。

在这看似节孝流芳的深宅大院中,实则上演着一出出见不得人的丑剧。看似正经的默心与街上的小裁缝偷情,失踪的二嫂频频现身禁地,婆婆秘不外传的珍馐则和一段谋害亲夫案相连。在这个江南小镇的深宅大院里,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胭脂雪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Fū)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诗题赏析 春望的“望”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中心思想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艺术表现

  1、《春望》有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和寓情于事等修辞手法。关键是化情思为景物,移情入景、情景交融,也就是近代西方所说的“移情论”。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是移情入景的范例。 2、诗的艺术手法。从不同层面来看:诗高度概括,形象生动的反映社会生活,常用比兴手法,即要用渲染、比拟、联想、对比等手法,将所要表达的感情事理具象化,形成鲜明生动的画面。诗歌形象除鲜明生动外,还往往具有象征意蕴和夸张图景,因而常用象征手法和夸张手法,寓意高远,发人深思。诗歌抒情言志,具有强烈的情感,常用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即景抒情,托物寄情)表达诗人的典型感受。诗歌是富有想象力和启示力的艺术,而诗歌的想象通常表现为联想、类比、幻想等方式。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特别要注意一些具有现代派的象征诗,常常用象征的手法或以特征性的事物代表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戴望舒的《雨巷》。 3、诗的结构。诗的结构遵循的是情感和想象的逻辑,具有跳跃性。因而诗人特意建构“空白”——艺术的跳跃与省略。中国古代文论称之为“间空”。田间的《义勇军进行曲》:“在长白山一带的地方,/中国的高粱,/正在血里成长。/大风沙里,/一个义勇军。/骑马走过他的家乡。/他回来:/敌人的头,/挂在铁枪上”。诗人省略了奋勇抗战的场景,但那浴血奋战的场面和同仇敌忾的民族义愤,都洋溢在字里行间。因为开头时代气氛的烘托及最后一句诗眼,使读者得以有根有据地用想象补充战斗场面。诗跳跃与省略,虚实相间的艺术处理,造成“空间”以少胜多的艺术表现力。 4、诗的语言。精炼、富有韵律美。常用比喻、通感、反复等手法,注意语言的声调、押韵和节奏构成音乐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73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