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慢综艺《朋友请听好》,里面有一期是探讨男女间是否有纯友谊的话题。
在场嘉宾汪苏泷果断表示:
张新成则说:
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家总是各执己见。
有人说,颜值越低,友谊越纯。也有人说,有,只要一个死不开口,一个装傻到底。
那么于异性恋而言,男女间究竟有没有纯友谊?
“因为性的存在,男女永远无法成为朋友。”
这是**《当哈利遇见莎莉》中,哈利对莎莉说的话。
莎莉反驳说:“不可能,我有很多异性朋友。”
哈利说:“你只是不知道他想睡你罢了。”
这段对话对于那些坚信有纯友谊的人也许会颇有微词。
但经过一系列科学研究发现,哈利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换句话说, 纯友谊是个伪命题,男女成为朋友,很难忽视性吸引,而这种性吸引力,使友谊难有纯粹。
也就是说, 女生对于所有她没有察觉出的感情,除了亲情,就都是友情。
这就造成一种情况:女生大多觉得男女间会有纯友谊,而男生却并不这么想。
情感导师涂磊说, 男女之间的友情,几乎都是从好感开始的。
此言不虚,要是没有好感,没有人会和一个不喜欢的人唠嗑来往。而这份好感,也让友情有机会升华为爱情。
在《当哈利遇见莎莉》中,哈利和莎莉做了12年的朋友,最后只用了3个月就结婚了。
朋友变恋人的故事,不只存在影视中,生活中也经常上演。
霍建华和林心如就是如此,他们的喜帖上赫然写着:十年挚友蜕变挚爱。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挚友变挚爱很容易理解,因为人们结交异性朋友时,在潜意识里会将异性朋友作为自己的潜在交往对象,在好感加持下,自然水到渠成。
这是基于人类的繁衍本能,无可指摘,但 怕就怕,友谊界限模糊不清,日常相处缺乏尺寸。
美国拉萨尔大学的玛丽安·丹顿教授等学者将异性友谊的关系状态分为四类:
这四种状态说明, 男女间友谊有多纯,关键在于当事者双方的态度。
如果男女双方的态度一致,都只想将关系定位于友谊,那么他们会主动忽略性别魅力和性吸引力,尽力维持这份友谊,只不过这种状态能持续多久,却是个未知数。
毕竟,在男女双方都单身时,不存在纯友谊的忌讳,旁观者是乐见其成为恋人的,而随着双方持续单身的时间越来越久,友谊向爱情靠拢的可能性就越来越高。
可要是男女其中一方或双方有伴侣,那就另当别论了。
记得在《我可能不会爱你》中,李大仁和Maggie在一起前说:交往的前提是接受他的异性朋友程又青。
但后来两人还是分手了,Maggie说:
对李大仁来说,他和程又青的友谊状态属于第三类,即李大仁暗恋程又青,但程又青却对他不感冒。
基于某种原因,用友情掩饰爱意,游走在道德的灰色地带,这种情况在成年人的世界并不少见。
但这种情况,对双方的男/女朋友却很不公平。
异性友谊纯不纯,裁判员应该是彼此的伴侣,如果伴侣感到不舒服,最好的做法是摆正态度,抛开性欲,合理避嫌,内心强大。
黄磊在《我爱男闺蜜》上映的发布会上曾说:“我结婚以后,就再也没有过女闺蜜,这倒不是为了别的,就为了婚姻愉快。”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不论友情还是爱情,保护它的最好方式是努力让它避开考验,而不是故意给它制造难题。
在著名的爱情三角理论里,爱情体验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亲密是温暖的体验,承诺是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缺乏其中任何一个都不算爱情,只能成为类爱情或非爱情。
我们总爱纠结男女间到底能否有纯友谊,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
以前看《这个杀手不太冷》时,也曾和人争论40岁杀手里昂和12岁萝莉玛蒂达的感情究竟算不算爱情,这个问题如同讨论异性纯友谊一样长盛不衰。
里昂和玛蒂达像亲人,彼此相依为命;又像朋友,不惜以命相救;也像爱情,容易脸红心动。
很多时候,当你无法定义这份感情时,那么它也许并不是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某一种,而是游离在这些情感之间,混淆视听。
亲情、友情、爱情这三个词汇远远不能穷尽人和人之间所有关系的类型。
定义友谊很容易,界定纯友谊却很难。
因此, 我们讨论男女间是否存在纯友谊时,我们思考的不应该仅是友谊和爱情的区别。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有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让我找到了男女间是否有纯友谊的答案,那就是:
不必纠缠于字面定义,尊重和异性朋友感情的独特性,感恩遇见,不负不欠,互相尊重,亲疏随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