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E中除了马克亨利谁的力量比大秀哥大,一定有说明为什么

WWE中除了马克亨利谁的力量比大秀哥大,一定有说明为什么,第1张

除了肥胖外,谁的肌肉块头大,谁的力量就大。

其实在WWE和B秀比力量,没什么可比的,体重等级就不在一个级别,怎么比?要真的比能有几个近400磅的大块头比呢,想想根本没有比B秀更显力量感的了。

按体重论力量大小,塞纳、赛萨罗、大E、布洛克、大白等等这些都是骄骄者,看看他们的某些摔技,甚至将体重比自己重上许多的对手抛、顶、弹、抱扛起。例如塞纳、布洛克和大白的终结技都能对B秀完全施放,赛萨罗曾漂亮地将疯客大恐龙接上他的终结技。

我想和大家真诚分享这11个月以来的心路历程和认知改变。直接干货吧。

一、提早想清楚大方向的选择和取舍

首先,要明白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每个选择没有对错,但必有代价,最关键的是认清你自己到底要什么。

所以在选择工作,选择结婚、甚至生宝宝之前,要想清楚:是彻底投入家庭坚定后方,还是留在职场拼搏?

在做任何计划之前,要先了解自己。接下来才是挑赛道:是暂时留在原地转攻为守,还是暂别职场?或者转行到更弹性的工作领域?

我个人的经验分享是: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做的事情,这样你所能提供的是稀缺资源,你的事业安全感和前景就不太会因为你要兼顾家庭而受到影响。

我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我最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都来自于工作创造的价值。所以我从小到大的人生规划,一直都是事业和家庭要并行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是在现实中,职场对女性确实并不友好。

在这十几年的职场中,看见身边几十个例子有了深深感触。

职场实例1:之前我在投行工作时,有朋友怀孕生完孩子后回来,没休息多久(香港产假之前只有10周),但她的座位已经被他人坐了,而她被调到了门口。

职场实例2:有个同事怕影响升职,怀孕了照样出差,直到5个多月都做了四维,肚子实在藏不住了,大家这才知道。工作业绩一点没落下,产假也只休息了两个月,但很遗憾,第二年的升职和奖金都没有她。

职场实例3:我原来自己项目上有个能干的年轻妈妈,生娃比较早,孩子六七岁了。她的leader有一次闲聊说:“小文什么都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有孩子,孩子病了或者毕业典礼必须要去,有项目的时候请假还是很耽误工作的。”领导的话很委婉了,但是在座的未育女性(包括我)听了心头都一凉。

虽然投行有很多挑战和成长,还有社会职业的光环,但我问过自己,清楚明白生孩子以后不可能长留在这个行业,必须早换赛道。

我很喜欢一句话: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与其在工作和家庭中艰难抉择,为什么不干脆换一个工作更弹性和灵活的行业呢?

所以我毅然从高大上的贵族彻底转行,一头扎进了保险和财富管理行业,现在已经快4年了。

这些年来,在工作上,我收获了弹性自主的上班时间、客户对我专业的认同、自身价值的实现;在家庭方面,越来越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小Lydia第一次对着我笑,第一次叫妈妈爸爸,第一次放开她的手学会独立走路,每晚看着我的小宝贝安然入眠,看着她一天一天的长大长高……这所有的所有,都是幸福而满足的。只要这一刻我珍惜了,也快乐了,那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意义。

人越成长,越明白: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论是全职型还是事业型,最重要的是先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如果你自己都不满意自己的状态,怎么带给孩子和家人有爱的家庭环境呢?

二、工作和家庭之间没有平衡,只有制衡

现在有很多成功女性出书,比如facebook COO写的Lean In,类似的书和文章我也看了不少。但说实话收获非常有限,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这些成功人士真的对我们有足够的指导意义和参考性吗?

精力超群、高度自律、各方面都能做到完美的人当然有咯,但我这样的普通人,问一问自己:我也拥有和她们一样的能力和天赋吗?能照搬做到吗?能像她们那样闪闪发光、什么都可以做到最好吗?

答案显而易见:不能。

所以呀,平衡是一个神话,也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平衡这回事。

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实用的观点:改平衡为制衡。制衡就是在走的太远之前把你拉回来。

因为工作和生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工作要求你在时间上无比专注:想要升职加薪,你就必须付出足够的时间不断耕耘。家庭生活则要求你的关注:关注自己的心灵、情感、身体,关注亲人和家庭。

我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调整,保证不会长时间对一边倾注过多的时间和经历,从而疏忽了另一边,产生不好的结果。

同时,还需要真正解决一个问题:你需要短线调整还是长线调整?

我的建议是:在生活中,应该随时短线调整,因为家庭、工作两方面都要顾及,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家庭,更是随时都要分出时间精力,因为孩子需要我们“此刻在这里”,看着他,陪伴他。

在工作中,需要长线调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关注最重要的目标去粗取精,学会取舍,持续向目标前进,看长期的结果。

所以制衡根本不是名词,而是动词。

最后呢,我再啰嗦一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在这里分享我的人生经历,希望给有需要的人一个“还不错”的建议,但是也仅仅是作为分享和参考。

我们是@香港金融侠侣,来自沃顿和哥大的娜娜 & Alfred,爱事业也有情怀的香港金融夫妻档。

我们的理想是把保险行业,变得更专业和有温度。所以期待更多有理想和三观一致的朋友们加入我们,一起创造保险业的新高度。

哥大惊爆腐败丑闻,员工骗取校方数十万美金助学金。

一些学生根本不具备津贴条件,却拿到了助学金,几年间拿到高达数十万美元,他们用这些钱满世界旅游和度假,还用支票对学校主管表示“thank you”,但和留学生遭遇的不公相比,这仅是沧海一粟。

周四报道了一则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的腐败丑闻:一名学院前职员通过一项暗藏数十年的计划,帮助3名学生从学校获得了数十万美元的经济援助,自己则从中拿了至少35万美元的“回扣”。

嫌疑人Melanie Williams-Bethea曾是教育学院的财政援助主管,她被指控从2008年起就与她认识的学生一起经营着一个骗局。目前Williams-Bethea在曼哈顿联邦法院首次出庭后,被获准以5万美元的保释金保释。

师生联手,骗取学校巨额助学金

据报道,Williams-Bethea在哥大教育学院一直工作到去年5月。一项刑事诉讼称,这位47岁的皇后区居民在与学生们来往时,非法赚取了至少35万美元。

她曾和一名女性学生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夏威夷、新奥尔良和安圭拉等地度假,2011年她们还一起在加勒比海乘游轮巡游。Williams-Bethea现在面临与联邦学生援助有关多项指控,其中包括密谋、贿赂和欺诈等罪名,涉案的学生们也被捕了。

在教育学院的网页上,赫然写着这是“美国第一所,也是最大的教育研究生院”,有5000多名学生在这里学习关于健康、教育、领导力和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也叫哥伦比亚教师学院,是一所世界顶尖的教育学研究生院,由慈善家Grace Hoadley Dodge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教育家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于1887年创立于纽约。

美国律师Geoffrey S Berman称,被告Williams-Bethea伪造文件证明学生遭受了极端的经济困难,称学生因此需要比其他人更大的支出。

据报道,Williams-Bethea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向三名学生提供了数十万美元的资金,在学生没有参加课程时,通过虚报他们的学费、杂费、生活费等成本,让他们顺利得到津贴。

据称,学生们还用自己的支票向Williams-Bethea支付了一些钱,这些支票的备忘录中带有诸如“Thank You”等信息。

Berman还说:“这笔被骗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进了Williams-Bethea的口袋。但学生贷款欺  诈最终会影响到的是所有学生和纳税人,导致学费上涨和贷款利率上调。”

留学生也是受害者

美国教育部监察长办公室地区负责人Debbi Mayer表示,这次欺诈行为“伤害的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当局在法庭文件中说,这三名学生通过不正当奖励总共收到了数十万美元,每次通常就是数万美元。一名学生在几年内获得了近100万美元的助学金、奖学金和贷 款,且并非全部都是合 法的。

报道称,学校在发现Williams-Bethea被指控的不法行为后就解雇了她。教育学院发言人James Gardner称,去年春天,在一次金融援助奖评审中,他们发现了这一欺诈行为。

“我们立即展开了一项内部调查,发现了一名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学院向联邦和州政 府报告了调查结果,并一直与联邦调查人员密切合 作,揭发与这些不当行为有关的所有事实。”

Gardner补充说:“我们非常重视欺 诈和盗用大学资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上的背信弃义深感痛心。”

这虽然是哥大教育学院的一个腐败丑闻,但在这样的财务丑闻之下,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甚至是带着梦想跨洋而来的留学生。这样的丑闻带来的学费上涨和贷款利率的上调,无疑会加重留学生个体和家庭的经济负担。高校中可操作的“灰色地带”与不公平远不止于此。有人说:名校录取成了拍卖,才是让人最糟心的。

更大的不公

留学生能进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除了前期漫长的准备拉锯战,还要面临重重困难,比如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错综复杂的申请流程、漫长的等待

最重要的,是一个难得的被公平对待的机会。

如果说中国的高考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那出国留学却更像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留学生的辛酸,只有留过学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一个公平的机会,对留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有人辛辛苦苦,明明什么条件都满足了,却去不了梦想的学校。但有人却只需要花上一笔钱就能轻松得到入学机会。

野鸡大学买卖泛滥无力改变,但当连名校的入学机会都能用金钱买到的时候,留学生们辛辛苦苦的拼搏似乎瞬间失去了光华。而这些买卖名校录取名额的源头都指向了一个美国大学的重要部门——校董理事会(Board of Trustees)。

美国大学的校董理事会往往由多名成员构成,以哥伦比亚大学的24名现任校董理事成员为例,他们所有人都获得了哥大的学位。更有多名理事与哥大结下不解之缘,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位都选择在哥大攻读。

美国高校存在校董理事会成员的推荐入学的情况, 也称为特招学生。大学接受捐赠,因此捐赠者的孩子就有了步入美国名校的机会。

据悉,每个校董每年会有1~2个推荐的名额,正是由于名额有限,所以校董并不会轻易推荐他人。事实上,几乎所有美国一流大学的资金筹措办公室都列有一张“发展项目”名单,将那些仰仗父母为学校捐赠或有可能捐赠巨款的学生排在录取名单的前面。

家境殷实的学生可以通过资金捐赠的方式,得到校董理事的推荐,经过考察合格之后得到录取资格。但这种推荐并不是无条件的,学生需要达到学校要求的语言成绩等。

Board of Trustees的成员可以是基金会也可以是个人。假设现在基金会作为一个组织,手里有若干名校的录取名额,基金会的成员则可能会将这些名额转让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这一过程如果没有金钱的交易的话,是完全符合一般大学录取的操作规范的。然而,一旦校董个人或是校董组织中的成员将推荐名额出价转让给他人,有价格就会有市场,而且目前来看,这一灰色地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监管。

这一灰色地带所产生的“校董推荐”名额交易有点像是黑市,不受监管,且存在层层代理商,代理商一层又一层加价之后,最终达到中国家长眼前的报价可能已经是天价。

排名稍靠后的学校几十万美金可以拿到名额,而排名顶尖的学校甚至需要加价到上百万美元来获取一个校董推荐的名额。

但即使是如此的天价,也不能保证录取可以万无一失。

选择出国留学就是选择一条更公平的路,但这种“买offer”的通道不仅造成了入学不公,更是给本就缺乏管理的留学生申请中介市场打开了一个“黑市”。而对名校本身来说,接收质量较低学生的入学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教育质量。

当学生踏入职场时,他们名校毕业的标签伴随着他们的弱点,会让学校得到“教育质量远不如从前”或“留学泡沫”的负面评价。

写在最后

留学的路上,即便有种种不公和一路的艰难险阻,仍然有人坚定不移地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着。和人心里坚定不移的力量比起来,不公或许会带来暂时的愤愤不平,但终究无法与决心抗衡。

只要坚持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条路是自己想要的,继续走下去就对了。

女生该早点养成的50个好习惯    

1早起喝一杯温水。(补水滋润肠道、滋润身体)

2每天三十个深蹲。(屁股会翘,身材会凹凸有致)

3当自己手头上有事要做但是想偷懒或者玩的时候,用身体控制心理。告诉自己再做五分钟。你会发现自己后面不止做了五分钟,甚至投入了,暂时没有了偷懒的欲望。

4不喝奶茶、少喝饮料、少吃人工甜食、缺乏运动的时候少吃油盐糖混合物。

5根据当天计划安排来决定三餐的食物,如吃多少碳水等。

6每个月或者半年读定量或者至少几本的书。

7每天背20个单词,20个觉得太多了就十个,十个不行就五个,总之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超过很多人。

8零碎时间不要刷手机上一些无意义的碎片化内容,可以背背单词,听听美文,甚至写两个题。

9公共场合说话注意音量。

10非私人空间,d音不外放。

11多说谢谢,多笑,遇到熟人打招呼,你的浅性人缘会提升许多。

12压力大或者焦虑烦躁时,闭着眼睛深呼吸。把气灌满胸腔而不只是鼻腔。深呼吸,慢慢的,吸入,在心里倒数十个数再慢慢呼出气体。

13不私下说别人的缺点或者长舌八卦。

14不在厕所等敏感地区说别人坏话哪怕别人找你接话也不要接,谁知道当事人是不是在隔间,或者,谁知道这不是个套,就等你上钩。

15接受他人一些你不喜欢但没有恶意的习惯。别人是别人,你是你,再说,别人怎样和你有啥关系。别管管不了的,除非他自己乐意。否则大部分时间都是无效的,甚至惹一身腥。

16有好吃的可以和周围人分享,人缘un!

17少抱怨,没人喜欢听你抱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与不顺。也没人喜欢无休止散发传播负能量的人。

18不要试图努力或者渴望让不理解你的人理解你。徒劳的,感觉对方不理解你,你努力说了好久还是不理解那么放弃吧。你再说再多都是没用的,反而会气到了自己,对方也会觉得你这个人有问题。对方和你合不合拍,几句话的交流就知道了的。与其渴望去努力让不懂你的人懂你,还不如去寻找真正懂你的理解你的人。

19还在学习的话就努力学习,这是目前相对而言最公平最轻松的可以实现阶级跨越改变人生的途径了。

20谈恋爱宁缺毋滥。不要因为不好拒绝就答应和对方在一起。

21懂得语言的艺术与魅力,说话时给对方留点面子,也是可能给自己的下台阶。情商不一定是要求你八面玲珑,但是至少让人和你相处中觉得舒服。

22减少无效社交。浪费时间,精力情感,却没有真正的价值与效益。

23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与志同道合的人。或许有点难,也可能现在你还没找到。但别急,慢慢来。在此之前,先好好提高自己。

24种草加追马,双管齐下。

25早饭一定要吃。如果可以,一日三餐规律一些。

26少熬夜!少熬夜!少熬夜!!!

27参加一些重要活动的时候,手机静音。

28精简护肤。没必要什么护肤品都往脸上抹。日常皮肤状态还可以的情况,水乳霜、防晒就可以了。

29面膜如果真的要用,最好用涂抹式的。闺蜜的男朋友哥大医学博士,他表示贴脸式面膜其实是劣币驱逐良币。(别喷别杠,不然就是你对)

30眼霜其实是个“奢侈品”,如果你有钱我不反对你买好眼霜去涂。贫民窟女孩可以直接用好一点不刺激的面霜涂在眼周当眼霜。

31洗澡最好用固体香皂。那种液态沐浴露里基本上都是油基。并且相比皂基的肥皂来说还死贵甚至假滑。

32减少久坐,小心黑屁股。

33永远记住枪打出头鸟。但是另一方面,有时候虫子真的有限,看什么情况当什么鸟。

34学会拒绝也是一门艺术与勇气。不要不会拒绝而委屈了自己,甚至招来许多麻烦。

35不要因为一个人一直对你很好,有一天突然“不好”了就恶意揣测甚至诋毁他。要知道,他本来没有义务对你好。

36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小心里面有没有什么咯牙的东西。当然如果你聪明,认为自己可以咬到馅饼周围没有格牙东西的部分,那我也没话说。

37交流沟通真的很重要!能用语言解决的事其实真的相比起来都不是事!(经历过才懂)但是有些人是真的真的无法沟通。你说什么他都听不懂。甚至用自己的主观去强行扭曲理解你的意思。

38少打断别人说话,除非真的有特别特别特别重要的事。

39少试探人心。不管试探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都没意思。

40适当装傻充愣,可以“活”得更久。

41每天给自己罗列一些当天计划任务,可以提高效率。

42学会低调。

43多夸赞他人。即使对方知道你只是在夸奖,但是内心还是会对你上升好感。

44随身带纸。出门前检查东西是否带齐。

45每天多喝水!尤其是女孩子!身上有异味更要多喝水!会淡很多。

46每天吃适量水果。

47防晒!!防晒!!!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都要!!!

48坚持运动,不一定非要跑步。

49心情不好或者压抑的时候可以试着去打扫卫生。你会发现新天地。

50学会不苛责他人的同时,也要学会放过自己。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把收到常春藤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定为人生目标。因为对于许多学生(特别是像我这样的移民后代来说),我们的“美国梦”就是能够就读于常春藤名校。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年仅17岁的我平均每周有两天挑灯夜读,靠着咖啡、磕阿得拉(精神兴奋性药物,包括苯丙胺)、扑热息痛(一种止痛药)苦苦支撑。在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支撑我的唯一动力,就是盼望有朝一日能收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常春藤院校的平均录取率仅为8%,我至今仍记得自己初入哥伦比亚大学时感受到的震撼。新生入学仪式上,我们就“进入常春藤院校学习的意义”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要知道,这里走出去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我们都是精英,”其中一个女孩透过木栅格窗,指着街上的行人说。“我们和这些普通人不同,我们即将改变世界。”

 那是2012年秋天的事了。如今我即将步入大四,却恨不得马上毕业离开这个鬼地方。常春藤院校本是庄严神圣的,可那时的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挤破头考进的竟是这样一所学校:权财当道、异常残酷、压力极大。记得我来哥大的第一晚,就有一位女孩跳楼,我还亲眼目睹了人行道上的血迹。人都会有沮丧之时,而在这里,抑郁确是人之常态。

 在常春藤院校,许多事情都并非人们想象的样子。如果你是刚刚被常春藤院校录取的幸运儿,以下我所述的就是你即将面对的。而如果你没那么“幸运”被录取,你或许应该为之庆幸。

 哥大的学生很糟糕

 世人皆言,唯有风趣幽默且勤奋上进的学生才能进入常春藤院校求学;而我悲剧地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不错,这里的确有些优秀人才,但也有些一无所长的学生;他们多是世界500强CEO、**明星、中东贵族的后代。最近多家媒体曝光了常春藤学校的录取制度,称其“不知羞耻”、“一味取悦特权阶层”。我甚至听到某些学生恬不知耻地说:“要是我爸爸不给学校赞助,我肯定来不了这。”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所有在公立学校勤奋苦读而最终名落孙山的孩子们——就是这些人无耻抢占了你们的名额。

 一些同学的浅薄无知着实令我震惊。我不禁暗自好奇:你们他妈到底怎么进常春藤的不过细想想,其中也有一定道理。很多人生活中虽无趣至极,但写出的论文却妙趣横生。当然,这些人可能有四国居住、二十多国旅行的经历,但这些不过是用钱买来的经历罢了。

 入学哥大的第三天晚上,我找到了几个能在一起抽烟的同学一起,想着他们可能会比较酷。我卷了一根他们都没抽过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了起来;没想到刚一开始抽,就有人提议:“很好,让我们大家一边抽一边按顺序谈谈自己是否信仰上帝及其原因吧!”

 然后,他们居然真的开始谈论这个话题,甚至展开了激烈辩论,我只好摇摇头。你们这些人做事就不能他妈自然点吗

 伪善的校园文化

 说出来怕吓到你,但常春藤的学生其实和你一样对人生充满困惑。很多时候,要认清自己就要适时懂得退一步。但在常春藤,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只能不断前进。在这里,你根本无法花上四年时间回过头去“找自己”。因为但凡有一秒停滞不前,你就已经落后了。

 对于常春藤院校的毕业生,没找到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是极其可耻的。因此,多少学生放弃了热情、兴趣、爱好这些无法列举在简历上的东西,穿着职业套装、带着伪善的微笑出去求职,可内心却无比空虚——常春藤院校最热门的专业是金融经济学,原因正在于此。即便是在以学生自主选课著称的布朗大学,学生们依旧挤破头选修沉闷枯燥的经济学,就是为了毕业后能获得可观收入。

 是的,我曾眼见着一些音乐才华横溢的学生放弃了音乐,选择了金融学;也曾眼见着梦想成为飞行员的学生放弃了飞行梦,而选择金融学。在常春藤院校,梦想永远要让位于声望和稳定。

 同学是竞争对手,而非朋友

 在常春藤,没人希望看到别人成功;这种残酷的环境滋生了恶性的竞争意识,而非协作意识。大一那年,我的一位室友曾这样向我抱怨她的朋友:“我真心不希望他得到好分数,因为他学习都没有我努力。”我问她:“可他不是你的好朋友吗”她盯着我回答道:“那又怎样”

 面对他人的不友好,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适;但事实上,不友好的人心里也非常缺乏安全感。每年都有一大批优秀学生同时进入常春藤,他们要么是在高中毕业典礼上致辞的优秀毕业生,要么是全州闻名的爵士音乐家、出口成章的诗人、奥林匹克科学竞赛的获奖者、亦或非营利性组织的创办者。这些人在高中时都被奉为神一样的人物,而当他们发现自己不再是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一个时,自然会不知所措。

 当他们进入常春藤院校(比如哥大),才发现周围到处是同自己一样优秀,甚至比自己更加优秀的同学。这些人早已习惯做大人物的满足感;但现实是总有人成为小人物,而小人物就会被吃掉。

 这里事事都要竞争。你要通过申请才能加入俱乐部、做义工、同校园演讲人共进晚餐。大部分从未遭到过拒绝的人,都在这里屡屡受挫。这会令他们难以接受。

 常春藤与金融业的渊源便由此而来。在这种环境下,学生逐渐意识到: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承受一次次拒绝,此时华尔街便乘虚而入了。虽然并非所有常春藤院校都与华尔街关系密切,但银行及金融公司拉拢意志薄弱但聪明机智学生的例子确实屡见不鲜。他们会对这些学生说:“在我们这里,你会拥有金钱、稳定、及地位,一切都是你的,因为你是优等生,而且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反正除了尊严什么都有。

 压力真得特别大

 在做任何事时,常春藤院校的学生都会摆出一副驾轻就熟的架势,但其实他们的精神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同学们之间互相较劲,比谁能修更多课程,做更多实习,加入更多社团……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一种量化的竞争文化,你的睡觉时长、每晚任务量都是评比指标。但其实呢,这些并不重要,但大家却为了争个头筹甘愿赔上心理健康。

 每天清晨,你都能在图书馆看到刷夜完毕、正在洗漱的学生。每逢周末晚上,图书馆里都会挤满熬夜睡着的学生。我曾看到有同学因压力过大而郁郁寡欢,也曾看到有同学因论文无法按时上交而下跪掩耳大叫。曾经光鲜亮丽的女孩因缺觉、节食、咖啡因摄入过量而面容憔悴。每当跟同学打招呼问他们怎么样,我几乎从未得到过“很好啊”这样的回答;相反,他们大多心会不在焉地招招手,满脸倦容对我说:“我还在坚持。”

 对于常春藤院校的毕业生,没找到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是极其可耻的。因此,多少学生放弃了热情、兴趣、爱好这些无法列举在简历上的东西,穿着职业套装、带着伪善的微笑出去求职,可内心却无比空虚——常春藤院校最热门的专业是金融经济学,原因正在于此。即便是在以学生自主选课著称的布朗大学,学生们依旧挤破头选修沉闷枯燥的经济学,就是为了毕业后能获得可观收入。

 是的,我曾眼见着一些音乐才华横溢的学生放弃了音乐,选择了金融学;也曾眼见着梦想成为飞行员的学生放弃了飞行梦,而选择金融学。在常春藤院校,梦想永远要让位于声望和稳定。

 同学是竞争对手,而非朋友

 在常春藤,没人希望看到别人成功;这种残酷的环境滋生了恶性的竞争意识,而非协作意识。大一那年,我的一位室友曾这样向我抱怨她的朋友:“我真心不希望他得到好分数,因为他学习都没有我努力。”我问她:“可他不是你的好朋友吗”她盯着我回答道:“那又怎样”

 面对他人的不友好,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适;但事实上,不友好的人心里也非常缺乏安全感。每年都有一大批优秀学生同时进入常春藤,他们要么是在高中毕业典礼上致辞的优秀毕业生,要么是全州闻名的爵士音乐家、出口成章的诗人、奥林匹克科学竞赛的获奖者、亦或非营利性组织的创办者。这些人在高中时都被奉为神一样的人物,而当他们发现自己不再是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一个时,自然会不知所措。

 当他们进入常春藤院校(比如哥大),才发现周围到处是同自己一样优秀,甚至比自己更加优秀的同学。这些人早已习惯做大人物的满足感;但现实是总有人成为小人物,而小人物就会被吃掉。

 这里事事都要竞争。你要通过申请才能加入俱乐部、做义工、同校园演讲人共进晚餐。大部分从未遭到过拒绝的人,都在这里屡屡受挫。这会令他们难以接受。

 常春藤与金融业的渊源便由此而来。在这种环境下,学生逐渐意识到: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承受一次次拒绝,此时华尔街便乘虚而入了。虽然并非所有常春藤院校都与华尔街关系密切,但银行及金融公司拉拢意志薄弱但聪明机智学生的例子确实屡见不鲜。他们会对这些学生说:“在我们这里,你会拥有金钱、稳定、及地位,一切都是你的,因为你是优等生,而且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反正除了尊严什么都有。

 压力真得特别大

 在做任何事时,常春藤院校的学生都会摆出一副驾轻就熟的架势,但其实他们的精神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同学们之间互相较劲,比谁能修更多课程,做更多实习,加入更多社团……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一种量化的竞争文化,你的睡觉时长、每晚任务量都是评比指标。但其实呢,这些并不重要,但大家却为了争个头筹甘愿赔上心理健康。

 每天清晨,你都能在图书馆看到刷夜完毕、正在洗漱的学生。每逢周末晚上,图书馆里都会挤满熬夜睡着的学生。我曾看到有同学因压力过大而郁郁寡欢,也曾看到有同学因论文无法按时上交而下跪掩耳大叫。曾经光鲜亮丽的女孩因缺觉、节食、咖啡因摄入过量而面容憔悴。每当跟同学打招呼问他们怎么样,我几乎从未得到过“很好啊”这样的回答;相反,他们大多心会不在焉地招招手,满脸倦容对我说:“我还在坚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261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