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乌托邦

童话≠乌托邦,第1张

其实这是个老话题了。小的时候就喜欢看童话书,如今想来“童话世界”不过是美好的代名词。幸好还有所谓的黑色童话打发时间。

色童话绝不是乖孩子的枕边书,它就是成年人的读物。

经历了许多事情已经长大的我们,对这类质疑现实世界的童话更有兴趣。因为,世界并不是单一的。

黑色童话 以诡异和唯美为主,它的魅力不在于血腥与恐怖,而是那种典型的哥特式风格的黑暗融入耳熟能详的童话中后,让人无法自拔的诡异感觉。

昨天提出一个问题是:假如在你家的某个角落里有一条通往另一样世界的通道,你会爬进去吗?动画**“ 鬼妈妈 ”的故事中的小女孩因为这个通道,生活发生了诡异的变化。

片头,女孩跟随父母搬家。远离了朋友、与当地人格格不入、父母忙于工作,从不耐心听自己说话,甚至整个现实世界好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的感觉。这不正是我们现在生存环境的现状吗?

女孩现实中的父母很难定义是否尽到了父母责任,只能说确实从来没有顾及过孩子的感受,每日三餐随意应付,家庭冷冰冰,很少沟通,这一切让人郁闷不已。某天,她发现家里头居然有个秘密通道,老鼠引诱了她过去,毫无疑问,爬进去了(童话里都这样,不爬进去肯定会错过美好事物的发生唔):

进去后发现,诶,怎么又回到了自个家!在厨房看到了从不下厨的妈妈在做饭,离不开电脑的老爸在弹钢琴。诶,他们的眼睛咋这么怪呢:

真实的爸妈,容易烦躁大怒:

通道另一边的世界里的爸妈和蔼可亲:

在通道这边的世界,女孩总是能心想事成,没有烦恼。那么,问题又来了,你想留在哪边的世界呢?这个亲切的“妈妈”有一双黑纽扣眼睛,她要把女孩永远地留下来,

而后发生的系列恐怖事情推翻了想象中的乌托邦

另外,这部动画的配乐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随着剧情的发展,不同的乐曲响起,烘托着气氛。干脆把这看成一部另类恐怖片, 一部好的恐怖片音乐必定是非常到位的 ,那丝丝入扣、恢诡谲怪的音效给我们带来身入其境的感觉。每当恐怖画面出现的时候,背景音乐那绵远悠长而又支离破碎的声音,在潜意识里告诉我们:战栗吧!胆小的人类,你害怕的东西会马上出现。不过这毕竟是部动画,并不会如此吓人,大概诡异而已。许多人看完都对配乐印象深刻,甚至很多节目都用过,到底是什么歌曲呢?

今天背景音乐里放的大概是主题曲 End Credits,曲风灵异轻快,是一首法语歌。有点像警告式童谣,虽然不懂在诉说什么,却充满着诱惑。另外还有一首经典插曲”Dreaming“,好像在说梦话搬, 和 End Credits 一样,大部分都是八音盒、竖琴演奏。 总之是诡异的温馨,毛骨悚然的甜蜜。还有很多BGM,在此就不细说了。

这些都出自 Bruno Coulais 的作品。他可以说是当今法国数一数二的**配乐家,精致细密的弦乐编排,让他的作品深受学院派的欣赏与喜爱,而他至今担纲过的**配乐几乎都是以法国**为主, 他习惯以自我对影像的第一直觉配乐, 很少会为了剧本或是**中所发生的故事地点,而去修改第一印象的音乐感觉。经典配乐作品有:《卢浮魅影》,《基督山恩仇记》、《放牛班的春天》等。

说实话,个人觉得这部动画**的铺垫有点长,节奏有点慢,直到后半部分才让我打起精神,感觉到了恐怖。但是作为一部“定格动画”,能完成这么多场景变换,工作量十分巨大,比某些粗制乱造的**精致多了,这部动画是欧美哥特式动漫**惊悚片的经典之作。

在哥特式**里,你可以毫不畏惧的窥视哥特的世界—死亡、痛苦、孤独、黑暗的世界,以此去剖析我们阴郁的情感世界。

最后,再提下欧美哥特式**。在这方面, 蒂姆·波顿 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你也可以称之为天才疯子。据说这个鬼才式的人物由于拥有封闭、孤独的童年生活而习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从小他就喜欢画画和看老**,用绘画表达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

他的哥特式风格一般为色彩对比强烈,人间的世界灰暗阴冷,死气沉沉,而死人的世界却色彩明亮,生机勃勃。

时而悲凉,时而温情,用故事小小的惊吓你

,但给你却是很快乐的感受,就象万圣节带上个鬼面具,而面具底下却是善良的脸和善良的心。比如《剪刀手爱德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僵尸新娘》、《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等。

仔细回想下,哪部令你印象深刻呢?

我曾怀着对一位伟人的敬仰翻开过一本书,它没有深奥的哲理,而是以简练的师徒对话的形式,细细的阐述了那位伟人心目中的“乌托邦”。这本书曾这样被后人评价: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道理——对一个民族而言,缺失人文的生活是麻木的,缺失科学的生活是软弱的,双重缺失则是愚昧的。这本书就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的惊世之作《理想国》。

我也曾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思索过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我百思不得其解,向我母亲求助,我的母亲指着《理想国》后的评语说:“这就是生活!”我不禁迷惑起来:生活?人文?科学?母亲想了想又对我说:“因为对于生活来说,科学技术和人文情怀是必不可少的。人文情怀包含对自身的关切,对他人的关怀,对世界的关注;而科学精神则富有对物质本身的探究,对未知事物的探秘,对理想假说的探求……”

听了母亲的一席话,我感到十分震撼,我看着母亲,有感而发:“因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总离不开悲天悯人,关注当下的人文情怀,就要关注未来的开拓创新、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对吗?”母亲微笑的点了点头。

突然,我的灵光一现,不禁问道:“妈妈,我们的生活有时需要人文和科学同时存在吗?可不可以只有人文或科学呢?”说到这,我自己一下子兴奋起来,咬着笔杆,任思绪驰骋,只有人文的生活啊,应该是柔情的、温暖的、充满人情味的生活吧?飘逸着人性的美好与软弱——软弱?我犹如当头一棒,从飘飘然的幻想中醒了过来,假如国家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就会缓慢、国防现代化建设就无从保障,国际地位也提高不上去,国际话语权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更无从谈起。这不就是软弱么?一个软弱的国家,一个软弱的民族,是多么的可怕啊!国家和民族不自立自强,不仅会遭到外来国家和民族的侵略和欺辱,而且民族自身还会出现一些荒谬且荒唐的事情,人们被欲望所支配,不在有理性,生活扭曲,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都会扭曲。想到这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那如果只有科技而没有人文呢?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呢?超越时空的高科技、虚拟全球的网络、全自动化的生活方式、威力超大的战争武器……想着就让人热血沸腾了。但是,没有人文的生活也一定会是寒冷的吧?冷漠、冷淡、冷酷。人与人之间将不再有温暖的情感,人人将变得刻薄、自私、肆意的伤害他人,世间将不会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无数温馨感人的故事……只有科技而没有人文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么?

当我想到这里时,我像是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一股寒气冲上脊梁骨,四周一片寂静。我不自觉地抱了抱自己,是啊,原来就是这样的吗?人文情怀给我们精神上的满足,科学探索给我们物质基础,它们相辅相成构成我们的生活,缺一不可!我快步跑向母亲那里,“妈妈、妈妈!生活果然不可以只有人文或只有科学!或许这两样不是生活的全部,但生活必定要有人文和科学,因为科学为人文创建载体,人文为科学充实意义。二者犹如房屋的两根脊梁,一起撑起人类幸福生活的高楼大厦!”我激动的向母亲大声说道。母亲放下手中的活,慈爱的看着我说:“想法观点一个都没错!真棒!孩子,你知道么,曾经发生过一场关于生活和科技、人文的争论,双方各抒己见,但究竟孰是孰非?没人能得出结论,而最后的真正答案是:科学探索使人更好地把握外在世界,提供物质基础;人文情怀使人更好的把握内在宇宙,带来精神满足。科学与人文,密不可分,互相促进,共同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夜晚,我躺在床上,双手将《理想国》贴在胸口,感受着内心的变化,静静的感悟那位伟人心中的“乌托邦”,我的思绪悄然飞回到古雅典,爱琴海岸边,安静的体会着那传承千年不朽的理念。这一刻,我恍然明悟:如果哪一天,人们真正能做到生活、人文与科学彼此相互融合,密不可分,那时候,我们的生活才是我心目中的真正的“乌托邦”。

 时代少年团方否认售卖《乌托邦少年》专辑,你对这张专辑的评价是怎样的?对于这张专辑的评价,我感觉是非常优秀的,而且这个专辑里面的歌声很好听。因为这个时代少年团他们否认售卖这张专辑的情况,我觉得应该还是属实的吧。这个少年团拥有着清新又活泼的外形,并且知名度也比较高,所以说这个专辑绝对是倾尽全力的,绝对差不了。请所有的粉丝们注意分辨一些网络的消息,这张专辑并没有出现售卖的情况。

对于这张专辑,我感觉很好听

时代少年团出了一张新的专辑,这张专辑的名字叫做乌托邦少年。对于这张专辑的评价,我感觉还是比较突出的,而且这里面的歌声都很好听。近日有这个消息传出来说,这个少年团他们把这张专辑给卖掉了,于是时代少年团的官方就发布了新闻,表示自己并没有售卖这张专辑,不要以谣传谣。

否认售卖这张专辑,我觉得应该是属实的

时代少年团否认自己的专辑被出售出去,我感觉这个应该是属实的吧。因为这张专辑所收获的粉丝还是比较多的,而且专辑里面的每一个歌声都很好听。他们发布了这个全新的通知,它表示没有任何的售卖计划,所以说大家千万不要以谣传谣。请所有的粉丝们分辨一些网络信息,不要传出谣言。

这个专辑是倾尽全力的,绝对不会售卖

对于这张专辑我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这个时代少年团,他们就凭借着这张专辑来收获粉丝的。也通过这些好听的歌声获得了很好的知名度,凭借着清新又活泼的外形和好听的歌声,收获了很多小粉丝。所以我想这张专辑绝对是倾尽全力的,而且也绝对差不了,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去观看一下。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本书开篇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正义?”,正义是“将他人的东西归还给他吗?”,正义是“将善给予朋友,把恶给予敌人吗?”。苏格拉底一诘问别人提出的关于正义的定义。更是详细地批驳和讨论了特拉叙马库提出的观点,即“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他认为,统治者有时是会犯错误的。只有当统治者具有了使他免于犯错误的知识时,他才能统治自己和他人,正义的人所关心的不只是他个人。统治是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

为了证明正义的生活是有价值的生活,在第二卷中苏格拉底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认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是一致的。在他看来,每个城邦都有管理者、守卫者和劳动者。这三个阶层都各有其责,各有其美德。当这三个阶层的人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时,这个城邦就是具有了“正义”美德的城邦。同城邦一样,每个人的灵魂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情感三种因素,与此相应,也有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美德。当这三种因素在理性的支配下协调一致时,就成为一个正义的人。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作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

在第六、第七两卷中,柏拉图提出了他的理念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学说,用三个著名的比喻解释了他的思想。他认为每一类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如美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美”,红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红”等。这些共同的特性是事物的“共相”或“理念”,理念是完美的,是感性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根据。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其分有了美的理念,善的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其分有了善的理念。理念是在感性世界之上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是分离的。

柏拉图强调感觉和理性的区别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感觉只能认识外部世界及其影子,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理念。他对人类的认识作了如下区分:对外部事物的影子的认识是“猜测”;对外部事物的认识是“信仰”,在理智阶段,人们所认识的是较低的理念的认识,如对“圆”和“三角形”的理念等的认识。理性阶段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才能把握到最高的理念,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猜测和信仰不是知识,是意见。对理念的认识才是知识。柏拉图在著名的“洞穴”比喻中讲了一个人如何经历了猜测世界、信仰世界、和形式世界理念世界的过程。这个人获得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后,感到有责任教导那些还在洞穴中的人们。柏拉图由此指出,在一个正义的国家里,哲学家应该成为国王,凭责任治理好国家。

乌托邦是托马斯·摩尔写的一部拉丁语的书的名字,全名为《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它出版于约1516年。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另一个说法是eu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没有的地方”或“好地方”的意思,是一种理想国,并非一个真实的国家,而是一个虚构的国度,有着至美的一齐,没有纠纷。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

摩尔本人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有的,在战争时期它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摩尔本人是一个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经想过做牧师,他的小说可能受到耶稣会的影响。

广义的乌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实际的,但一般来说这个词更强调乐观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由乔梁执导,王馥荔、潘虹、宋晓英、许娣、吴冕等主演的电视剧《老闺蜜》,已于5月8日在上海东方影视频道悄然开播了,其中最大的亮点,当然就是王馥荔、潘虹、宋晓英、许娣、吴冕等多位80年代影视明星的集体加盟,引起了一波回忆杀。这几位演员,在80年代观众的心目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她们中的每一个,都有各自的粉丝团和拥戴者。尤其是王馥荔、潘虹、宋晓英三人,都曾在80年代的影坛独当一面,大放异彩。而当她们聚集在一起,又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这当然是大家所共同期待的。

 

 

 

 在《老闺蜜》中,昔日金鸡、百花、金鹰奖得主王馥荔扮演一位失独老人,温婉善良的品性,与她在《金光大道》、《绿海天涯》等**中所扮演的角色很类似,与她在观众中的“人设”很相符。她所扮演的梅姨这个角色,内心戏比较多,很考验演员的演技。但王馥荔的表现非常出色,情感的控制也极其到位,很容易让观众走入她的内心,去感受一位失去爱子的母亲的哀痛与无助。尽管她在“老闺蜜们”面前也总是笑脸迎人,但眉眼之间的哀伤,却是挥之不去的。

 

 

 

 电视剧《老闺蜜》给我们展示了五位闺蜜进入晚年之后的生活状态。她们有的正在经历退休后的失落,有的独自承受着失去爱子的悲伤,而有的甚至还要面对死亡。剧中王馥荔扮演的梅姨,孤身一人,面对一个诺大的咖啡馆,常常不知所措。而潘虹扮演的艾琳,虽说有儿子,但都在国外,就连小儿子结婚,也并没有十足的诚意,邀请她参加婚礼。她们内心的失落,谁会真正了解?好在身边还有几个好闺蜜,她们总会在最紧要的关头出现,给彼此力量和温暖。我为她们的友情所感动,同时更为她们所呈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的精神状态所叹服。

          审美的终点是对精神的守望。

                      ——**《我的父亲母亲》影评

  “在一部文艺作品中,母题形成必须能增加现实的幻觉,即具有审美的作用。现实主义的母题形成是一种艺术的技巧。在艺术中,‘好像是’甚至比‘实在是’更为重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评论《我的父亲母亲》这部**总绕不过一个“美”字。随着时代轮盘飞速旋转,对于这份“美”的欣赏与感动渐渐演化为一种揶揄和调侃,隐约能够窥测出社会大众意识形态的变迁,也影射出**乃至文艺创作内在性的难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作者如何表现他的素材,并通过素材的整合与重塑构成了何种意义,是探索**时不可遗失的主观视角研究。

从创作方式上看,《我的父亲母亲》是一种经验事实的叠加与推进,影像本身是因经验化成的一连串的记号,并创造出一种美学的、修辞的现实。在直观视野里,《我的父亲母亲》所呈现出的美的力量几乎浸染了整个荧幕,唯美的画面和音乐构建出的审美强势甚至使观者无暇他顾。但就韦勒克和沃伦的“现实性幻觉”理论而言,这种设计无疑是合理而巧妙的。审美的细微渗入恰恰促使了抽象性母题的阐发,并增加了朦胧性与障壁感。审美本身也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影片的形象系统作为一种主题策略存在,从头至尾连贯一致而又不无变化地在声画中反复出现,以同样微妙的方式,形成一种潜在交流来增添审美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在《我的父亲母亲》中最为典型的即为丰富的色彩运用与空灵的主题音乐贯穿。

首先是影片中部与首尾部分使用的不同基本色调构成的色彩蒙太奇,将欢愉美好的旧时之景与苍白暗淡的今日之况以彩色和黑白区别开来,造成了一种时空分离感,凸显了对已逝之美的哀悼与追思。在全片的画面构图中,影片充分运用视觉语言主观重构出一个带有梦幻色彩的昔日乡村。从对过往回忆的第一个镜头开始,父亲乘马车从乡村土路的尽头颠簸而来,在金色夕阳柔和稠厚的映照下,奔驰的车轮腾起一阵青烟。落日橙黄的光被漂浮的灰尘剖成一线线金针穿越而来,是梦之初始。在慢镜头的特写勾勒中,人丛中招娣的笑颜在风中摇摆,剔透如水晶。

众多对比强烈的色块拼贴使得每一帧画面都如临化境,影片具有了多重艺术质感,生发出别样的气象与光泽。招娣的红棉袄作为灵魂的象征性载体,是色彩嵌套中最为突出的一环,对整个画面的表意起着轴心控制作用。穿着红棉袄的招娣提着篮子在黄树林间匆匆穿过,鲜艳夺目的红投射在汁液淋漓的**衬底上,并有远方丝丝缕缕渗透的蓝天作为背景,如同一幅交织错杂的油画。招娣是这幅画作中的点睛之笔,动态活泼,呼之欲出。

影片注意于画面的视觉暂留性,擅于构设富有深刻意蕴和印象的定格。先生第一次去招娣家里吃公饭时,招娣倚在门框边等他。插入转述性的旁白:“很多年以后,他也忘不了这幅画儿。”少女情态的娇羞与明媚,在倚门浅笑的那一刻被记忆封存。招娣与先生在田间小路相遇的那一瞬,在流动如水的镜头中,几回的垂眸抬眼,踌躇而又急切。明朗青涩的笑意,灵动脱俗。镜头推进的节奏伴随着主题音乐的旋律,直逼人物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感。

情感的全线贯入,这也就是真正使整个影片不至于被充溢的审美性侵吞,免于陷入形式化空洞的内容主体所在。真情实感给了审美外衣坚实的内里,令情绪的泄洪口不只堆砌在浅表的画面上。招娣在山坡上锲而不舍的追寻,摔碗时的崩溃大哭,满天冰雪中焦急而期盼的等待,以及得知先生回来后不顾病体一径奔去的迫切,情感的抒发圆融流畅,沁入心田。观众与之心灵相系,人物的存在感由此确立。

横贯整部影片的主题音乐使用变调及多种乐器,时而悠远绵长时而轻灵跳跃,暗合着主角每次的心潮涌动,对情感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美的纯粹不染,使故事情境陡然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影片所展现的情感美获得了一种普遍概括性,因而也具有了趋于浓烈的可能性,在每个人心头颤抖着回响。因其天籁之音的升腾回荡,也隐隐地感受到伤痛的底子,不可挽留的过往在一瞬间升华成了不可企及的人性永恒。

在戏剧构作的考量上,诗意与叙事常常产生矛盾。这一次,导演的天平无疑偏向了前者,因而弱化了故事成分,但简单素朴的故事线索在某种程度上正与主题达到了神性的契合,即对一种坚守、纯洁与高尚情操的重新开掘,对理想精神彼岸的捍卫与致敬。

简要的故事脉络使影片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可用,也是风格化得以展现的有利条件。《我的父亲母亲》体现了对于审美追求的精神洁癖,以至于造成了与外界现实的疏离感。故事发生的乡村,几乎是作为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存在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邻里关系和谐融洽,人性的至善至纯都得以发展。但故事的现实背景是封建和现代尖锐的过渡期,必伴随着阵痛与撕扯。在封建社会安土重迁、纲常伦理等传统观念仍处于主导地位时,现代启蒙思想的传入理应掀起巨浪,但位于变革漩涡中的人们对新事物乐于接受随遇而安的态度,使这种交锋演化为一种润物无声的形式。故事架构中心在于男女主角的相知相爱,经过时间轴上的一系列交错最终迎来圆满的结局。在封闭的叙述空间里,主人公未曾经历外界的狂风骤雨,即使是政治斗争的到来,在炽热欲燃的爱情火焰面前也只是倏忽而过,不留痕迹。

困难是小写的、短暂的,而真情是大写的、永恒的。首次打破封建戒律开始自由恋爱的招娣仿佛也并没有遭遇到众口铄金的局面。相反,**中“群众”的设定是温和的,并非鲁迅笔下零散的“看客”,而是体现了古老乡村氏族社会团结紧密的集体成员。他们出于真心无私帮助男女主角,没有伪善的面具与作恶的可能。由此可见,**中的人物并非以现实维度出现,而是作为实现人文向度的理想概念存在的。

影片无意于通过一首爱情颂歌重新介入社会历史,对现实缺乏关照缩减了主题在广域范围内的宽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影片没有理性的指向。影片描述的乡村社会,更像一个摆脱了匮乏和痛苦的乌托邦,暗含了人们对于理想社会生活模式的转译。而对时代构建的乌托邦的发现是抛弃历史惰性的积极尝试。招娣是新时代勇敢追求爱情的理想化身,也是依托古老社会大同情结而成功迈进启蒙世界的乌托邦灵魂,两种理想境界在重构的现实中无路自通。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断裂的当代,与现代隔绝关系的当代。现代性的模糊字眼不仅导致了破碎的历史,同样造成了人性的罅隙。影片通过搭建两种社会理想间的桥梁来跳跃历史和人性的鸿沟,使故事走向宛如真空的语境,但不可不说是一种创造性的体察。

审美极致的最终意义是导向精神源头的守望。它让我们认识到,在日益崩坏与垮塌的“希腊小庙”里,依旧供奉着人性。我们所创造的人性真实,是一种基于自身视角的精炼与提纯。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也许需要虚化背景来探索蒙尘的真性。无论如何,这种审美所希求的终点,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与装饰。

穿着红棉袄梳着麻花辫朴拙欢喜地奔跑在乡间田埂上的招娣,作为一种古老的象征意蕴,是中国传统爱情的最形象写照。“母亲”的广泛定义,暗示着原始的女性与爱情母题。原始意味着初生,一切的缘起与脱胎之际。千百年来延续不断的精脉,隐匿着某些被埋葬的呼唤。片名“我的父亲母亲”,也代表了对祖辈生活痕迹的追溯,在回首来路的时候反躬自问。在大转型期,无疑是对我们当下路途的再次思考,为逐渐走向贫瘠和荒凉的人性唱了一曲最后的挽歌。站在九十年代末尾的人们也许没有想到,在不久的未来,这样短暂的回望也将被滚滚物质大潮所遗忘和淹没。斩断根系的我们,又该如何在困惑中继续前行。

影片最后的时空转换,同样的篱笆外,同一个人越过千万个日月的张望。少女明丽的脸庞后流淌着旧日的回忆,反反复复,仿佛岁月倒影。光影交迭中,画面由黑白转入彩色,寓意着沉浸与出离的切换。镜头紧紧跟随着奔跑在那条记载着来时,又连接着无数个过去与未来的蜿蜒土路上的红衣少女,逐渐升高拉伸出旷远的天地轮廓。

“春天来了,春风吹化了冰雪,吹绿了草地,农民在种庄稼,牛在耕田……充满新的希望,充满勃勃的生机。”影片的整体氛围正如片中“父亲”教孩子们朗诵的这段课文一样,没有繁杂的技巧,却极其老道,因为效法天然。感情流动不滞,无目的性的指向,起于自身又返还自身,凝结到一个个“人”之中。

心有其诚,必得真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508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