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有创意的设计

如何做出有创意的设计,第1张

‍如何做出好的创意?去哪儿网资深产品经理马楠在《尖叫感》中提到:真正独一无二的品牌壁垒是你的品牌理念,世界观,价值观。三观契合,才能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马楠是一位文案达人,擅长互联网产品消费者行为研究,熟知文案心理学,多次主导团队产品研发、运营。在《尖叫感》中提到三个有趣的观点,让与众不同落实到实处。

1、钻到用户脑子里去调研

不知道用户在想什么,那就去调查消费者购买时的信念、感受和渴望。

别人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他有什么好处?先用聚焦的法则想清楚产品的功能最核心的一点。

比如你想卖一瓶水,思前想后你决定聚焦“好水”,可怎么定于这是瓶好水,你可能会用到专业词汇“地表水”、“专利技术”等等,但对消费者来说,这些词汇激发不了一丝一毫兴趣,该怎么办?

可以从目的和意义入手,思考这个标签背后的逻辑。思考为什么消费者需要一杯真正的好水,因为想体验更好,感受更好,所以“创新生活,极致体验”就是想对不错的选择。

也可以从“用户麻烦”思考模式来写。去实际了解消费者在买水的时候会有哪些麻烦,比如消费者不知道那瓶水性价比更好、水质更好等等。

比较高级挖掘需求是从调动情绪模式入手。先让自己进入情感化思考模式,如果你想传递是好水的信息,就先别说好水,先想想消费者在公众场合里喝到的水都是什么感受。

比如公共水箱里有水垢,常年累月不清洗,喝的感觉不干净等等,这样一来,你的角度就变的不一样。

最高级的洞察需求需要你了解品牌的真正传递给别人的信念。比如面对不同类型的朋友,用不同的语言。比如爱运动的朋友,可以说“嘿,来一瓶,感受更健康的体验”;爱看书的朋友,可以说“喝一口,世界都为你安静下来”等等。

总结一下,深挖需求可以分为表面需求(产品功能)、情感需求(产品诉求)、自我实现需求(品牌内涵),越能够往深挖,也就越能洞悉人性。

2、永远永远永远,都要说人话。

那些专业的词汇是给专业人士看的,但产品的对象如果是外行,你的专业词汇只会让消费者隔海相望。

“广告是词语的生涯。”这是现代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的名言。语言的本质是抽象的,但是为了销售,重点在于让人记住,所以语言的重点在于具体。

所谓具体,就是指能够凭借感官去认知的某样东西。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接触到什么,使用的词语越具体,消费者越容易理解。

比如,不要说“获得财务上的成功”;而要说“每周的收入可多达× × × ×元”

不要说“你想让你的身体看起来更迷人吗”而要说“想要性感、纤细的大腿吗?”

具体就是要打开你所有的感官,竭尽全力的去感受,把你感受到的细节写下来。

3、让那些干巴巴的东西滚蛋吧

如何让你的与众不同深入人心?试试这几种方式。

声东击西。铺垫的时候,故意将读者的视线引向A点,再出其不意说B。杜蕾斯经典文案“杜蕾斯无糖避孕套,关爱牙齿,更关心你”。你的感受如何?

戏剧效果。用这种方法,需要先将情境和语境都铺垫出来,让读者跟着你的情境走,然后使用故弄玄虚、阴差阳错、露馅等手法制造出乎意料的效果。比如某美容院的宣传“请不要与刚走出本院的美女调情,也许她是你的祖母”,看的这样的宣传,不禁让人莞尔一笑。

让品牌人格化,从用户角度去寻找品牌的人格。假设一瓶椰汁会说话,它会说什么来看获得2013年戛纳银奖的椰汁广告文案。

“我们所含的天然营养能帮助消化,进而降低体重。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吃。举个例子,吉娃娃狗和陶器就不可以。我们竟然还需要做这样的警告,真今人失望。

我们能显著提升你的代谢。当然前提是你不是坐在那儿一动不动。除非你是个忍者,说真的,你是忍者吗如果是,请在facebook上加我们。”

这样一来,这瓶椰汁像一个会调侃的朋友,幽默风趣,就深受人心。所以,品牌人格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打造,找到与用户之间的价值观契合。

从情感入手,找到品牌想要对用户说的话。价值观契合,可以从情怀、梦想、理念、自我、信仰等方面寻找契合点。比如锤子手机的品牌文案“天生骄傲”,这就引起了目标群体价值观的共鸣。

想要与众不同,先得有积累。所有的有趣、有创意的想法都建立在大量扎实的积累上,融会贯通后才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信息社会信息那么多,就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去淘金,去积累,去分类,去记录,去定期回顾,慢慢你才能有触类旁通形成自己特色的本事。

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会让你在努力积累之后更喜欢自己。毕竟,最幸福的事情,不是活的像别人,而是在你努力之后,活的更像你自己。

‍‍

UI即User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UI设计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好的UI设计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味,还要让软件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现在从事的最多的实际上就是GUI(GraphicUI)设计。也就是图形设计,包括软件界面、手机应用程序界面等各种可以与之交互的电子设备的界面设计。不同的公司要求UI设计职位的能力也有所差异。

那么做UI设计师到底需要学什么呢?在此给广大学子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以后的学习中少走弯路。

一.初步认识UI:了解UI设计师的角色定义和价值体现,UI的含义、UI设计师的含义

学习内容:学习设计基础、字体、构图、手绘等基础技能。快速培养UI设计师的视觉敏锐度,和绘画能力。

二维造型方法,二维简约图标绘制原理与技法,各种材质质感表现。

三维造型方法(物体的体积、结构、透视与光影表现)

色彩原理:色彩属性、对比与调和、色彩的混色配置、设计色彩的表述体系,色彩的装饰美感及色彩的表现方法

二.设计软件应用:以Photoshop软件为工具,讲解书籍封面设计、海报设计、广告设计、影楼后期处理、包装设计、喷绘设计、画册设计、DM设计等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项目。

以矢量图形绘制软件Illustrator为工具,讲解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图形设计、企业VI设计、卡通形象设计等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项目。

字体专项设计:字体的分类和种类、字体的认识、各种场合字体的应用、形象时尚字体设计、字体标志及在广告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版式专项设计:版式的概念、版式中的色彩应用、版式中的字体应用以及网页、书籍、报纸、画册、DM、海报等中的应用。

平面项目设计:结合软件、色彩、字体及版式的学习,针对宣传单、折页、名片、海报及VI做专题设计,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及平面UI设计能力。

三.WUI设计基础:页面设计基本流程与设计规范的概念性讲解,重点了解WEB界面设计规范;网页配色技巧、色彩与构图的概念及技巧;网页导航与字版式设计

网页设计软件应用:以Fireworks为工具介绍软件的基本构成、矢量工具和位图工具、WUI用户界面及广告设计。

以Dreamweaver为工具建立站点、添加页面元素、使用CSS样式及交互行为。

以Flash为工具了解动画制做原理与技巧,典型WUI商业广告中的Flash技术与实现。

网页设计要素:学习web网站设计基本要素,网站图标、按钮、广告banner、专题页设计等元素的具体设计方法

Web标准化布局:(X)HTML/HTML5语言:HTML语法与常用标签的详解,包括布局标签,表格标签,表单标签等。

CSS/CSS3层叠样式表:CSS语法与常用属性的详解,使用CSS对网站中各个模块进行修饰美化。

WUI项目实战设计:以企业网站、电商网站及专题网页做实战项目设计,经过全流程设计,达到网页界面设计要求

四.UE交互设计

1手机主题、界面与图标设计;

2拟物化与扁平化设计;

3系统性学习苹果IOS设计规范;

4系统性学习Android设计规范。

图标设计:图标设计要素与技法,图标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图标创意思想与方法,2D图标设计方法,3D立体图标设计方法,图标在界面中的设计应用。

移动UI界面设计:手机APP的用户使用场景,手机界面的布局与结构,手机界面中的视觉语言与控件详解,手机交互中的手势操作,APP产品的核心设计:导引设计,手机APP的色彩与情感化设计,手机APP整体视觉情感的提炼与传达,移动APP项目设计iphone端APP实际项目实战。

职业市场的风云变化,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所抛弃,这种情况在IT行业与设计领域尤为明显。

文字图形化就是将原先抽象的文字形态进行图形化处理,把“文字”与“图形”这两 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兼具文字表意性与图形具象性的新的文字面貌。

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是历史的传承与延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作为视觉传播的核心构成部分,兼具形象和语义的复合型功能,在信息社会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而文字的图形化设计,有助于将这种复合特性通过更加多元的艺术化形式,呈现于大众的视野。

在设计过程中,格式塔视觉思维理论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引导,从而提高创造力。因此,对于格式塔视域下的文字图形化设计相关研究,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及理论意义的,对文字的传承及艺术设计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文章中利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以人类视觉思维特性为出发点,对“文字图形”这一特定的视觉表现形式进行深入探究,结合设计心理学的情感化分析,探讨文字图形化设计的审美意蕴与价值。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归纳设计技法,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以期为文字图形化设计的创作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引导。

字体就是文字的风格样式,字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的缩影。不同的字体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字体设计则是对文字加以整体的精心安排,营造一定的氛围,吸引用户产生兴趣,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去了解我们要表达的重要信息。信息可以是我们活动的主题,我们产品要表达的主要信息。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里很重要,我们都懂得。如果你还在苦苦的到处寻找字体,电脑字体都满了,那我告诉你,你真的好呆,你的做法是不对的,要改变这种做法。

字体设计定义分析

1 字体设计是什么?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行为的一种工具,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现代设计中从字体库下载的千篇一律的字体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生活的审美需求,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就要打破常规,对字体进行艺术化,个性化的思维去改变文字的造型,从而使文字除了能表达情感与思想之外,还能使目标群体感受到几分视觉情趣。通俗一点,字体设计就是对文字加以整体的精心安排,营造一定的氛围,吸引用户产生兴趣,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去了解我们要表达的重要信息。

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里很重要,又或者字体设计本身很重要。字体设计的概念不应该是某个字的设计,通常还应包括西方世界所谓Typografie的内容,即文字排印或编排。一段文本如何编排才能辅助阅读,帮助读者快速融入阅读情景,长时间阅读不疲劳,扫视文本不漏字、不窜行。都是文字编排需要研究的内容。“平面设计”的工作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文字编排这样的事情。而像logo和任何纸媒物料都会涉及到具体的字型设计,不管是标准字还是美术字。现有的字库中,鲜有拿出来就直接附合某个案子的字体,如要应用都需要改动,甚至重新设计,才能附合此项目的概念。字体设计流程应该是这样的:字稿扫描→数字化拟合→修字→质检→整合成库→测试→商品化。

其实,字体设计的范围很大,我们无法去大量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那我们可以把字体的范围缩小,是将文字图形化、情感化的一个过程。

图形化:将文字抽象的东西结合生活周边的一些物理因素进行巧妙转化的一个过程。举个例子,谈到时间,你就会联想到钟表 ,吃饭就会想法碗和筷子 ,对话就会想到手机电话。

情感化:将文字本身的意思或者活动的主题或者设计师自身的感情,情绪生动融入到字体当中。

字体设计进行情感的定位

1 怎样来定义字体的情感,或者说怎样来寻找需要的字体风格?

比如说,用到黑体,我们会知道黑体是中性字体,它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处在现代与古典的中间;用到宋体,我会说这是一种很古典,很古老,怀旧的字体;用到书法体,这是一种有张力,流畅,柔中带刚的字体。但是这些界定都不是死的。字体库很多,对字体用得多的朋友会发现,现在字体库的字体,每一种风格的字体之间的过渡是越来越紧密了。比如,宋体-倩体-黑体。

我们有时候会在做东西选择字体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选字体,或者设计字体的时候不知道做一个怎样的字体,方向很是迷茫。这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去带着自己的情感区想这些东西,作深入的思考,列出关键词,准确的定位,哪一种字体才是最合适的。如果所做的东西实在找不到情感的切入点,这时候可以选择黑体可能可能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有人说,造字工房的尚黑和悦黑字体很不错,我喜欢。

字体无需下载很多,只需要下载常用的就行,太多只会浪费你的查找效果,如果有特需的情况,临时网上下载也不晚。根据产品,以及风格选择合适的字体。

字体设计的图形化方法

1 根据平时看到的一些文字图形化作品,简浅的归纳了一下文字图形化的一些方法。

替换法 共用法 叠加法 分解重构法 尖角法 横细竖粗法 简细法 联盟法 摆放法 卷叶法 方方正正法 上下拉长法 断肢法 结构转变法 照葫芦画瓢法 俏皮设计法 画龙点睛法

2 下面仅分析一部分字体。

替换法是在统一形态的文字元素加入另类不同的图形元素或文字元素。其本质是根据文字的内容意思,用某一形象替代字体的某个部分或某一笔画,这些形象或写实或夸张。将文字的局部替换,是文字的内涵外露,在形象和感官上都增加了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笔画公用”是文字图形化创意设计中广泛运用的形式。文字是一种视觉图形,它的线条有着强烈的构成性,可以从单纯的构成角度来看到笔画之间的异同,寻找笔画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他们可以共同利用的条件,把它提取出来合并为一。

俏皮设计法

把横中间拉成圆弧,角也用圆处理,,这个方法还有重点一点就是色彩,字体处理上加上色彩的搭配才能作出好的这种俏皮可爱字体。

把字的角变成直尖,弯尖,斜尖,卷尖;可以是竖的角可以是横的角,这样文字看起来会比较硬朗

字体设计的步骤简析

1基本字形的选择

黑体 方正兰亭系列 叶根友 书法网 手写

2形体的修改

认真的推敲尝试每一个笔画的变化方式,去选择最合适的表现方法,使得每一个笔画都契合这个字体,符合整组字的空间规则。

3细化调整

完成字体变形,可以分几步来进入细节的修饰,调节好每个字的笔划分布和重心均衡。在选定字体的风格趋势后,给字体做相应的视觉梳理。例如:字与字的间距,笔划之间的间距、整体字形的倾斜角度特殊地方做圆角处理,添加笔刷等等。

如何设计繁体印章图案文化。印章的图案一般可以分为汉字图形、汉字字体图形和汉字书法图形三种形式。1汉字字体图形:主要指汉字的局部或整体图形,包括汉字的字部、顿首、笔画构成、整体形象等。2字体的图形:主要是指图形,在字体设计中,它直接用象征的形象和字体含义与文字或图形融为一体。3字体设计的个性,汉字的个性表达就是要使文字独具特色,要根据不同字体的设计来体现其独特性,并充分体现视觉设计中心思想和调性的规律。一般有三种形式:平面形和四面形。平面形多数采用写意手法,把内容和所要传达的思想进行图形化的转化,以达到情感化和人格化的效果。装饰字体设计装饰字象是在基本字形的基础进行装饰、变化。它是在基本字形的基础进行装饰、修改和扩展而成的。

一 欧洲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01·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上留下的痕迹

我们下面讨论传统文化对欧洲现代设计的影响。西方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直接的原因是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这种发展,使延续了数千年的手工艺,演变成机械化大生产。但是,尽管在科学技术史上有了这样实质性的飞跃,并且引起象柯布西埃一样的建筑师和艺术家的欢呼,以为从此告别了手工艺时代的设计方法,进入全新的建筑革命时代,而事实上,欧洲积淀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与艺术,仍然在现代设计中,被自觉不自觉地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被后来人称为工业革命里程碑的艺术与设计作品,在它们身上,是怎样体现着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的。欧洲哲学家们说建筑是写在石头上的历史;欧洲艺术家们说建筑是艺术的皇后,所以,我们就先从建筑说起。

建筑艺术

第一个例证是建成于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这是一幢为伦敦世界博览会提供展览场地的建筑,大英帝国政府,为了显示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炫耀殖民主义掠夺世界资源并开始支配世界的实力,英国当时在位的维多利亚女王和他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决定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一次国际性博览会。于是,就有了这幢由英国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后来,人们都称它为水晶宫。水晶宫仅用了八个月即全部竣工,正是因为这幢建筑的几何形状、建筑尺度的模数化、定型化、标准化,以及坚硬晶莹的玻璃墙壁和工厂化生产,使这个商业圣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体现初期功能主义风格的重要作品,预示了二十世纪设计的三大发展——机器成了风格的塑造者;技术作为新建筑或者新产品材料的直接来源;非建筑师取代建筑师的地位,俨然成为建筑风格的革新者。

如果我们把科技进步带来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计成果,暂时放一放,看一看水晶宫的圆拱式屋盖,虽然没有了歌特式建筑“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外部造型,但是,人们仍然能够从那罗马式的半圆形拱券上,感受到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因为那透明的圆拱式玻璃屋顶,更便于人们与上帝神灵的沟通;看一看空旷直达透明玻璃屋顶的大厅,仍然使人回味起中世纪教堂的祈祷大厅;环绕大厅的柱廊,虽然失去了古希腊柱式和古罗马柱式的风采,但是,人们仍旧能够感受到欧洲古典建筑内部空间的宗教气氛;彩色玻璃幕墙上的多彩图案,虽然没有了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的浮华雕塑,但是却也能够勾起人们对欧洲古典建筑壁画的遐想……这就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它可以在古典主义的砖石艺术中得到展示,也可以在现代工业化材料、工艺和设计中得到体现。

第二个例证是建成于1889年的巴黎埃菲尔铁塔和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前者是在巴黎世界博览会期间,为纪念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而建;后者是专门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机器展览而建。两幢建筑都是在巴黎世界博览会时完成的作品。

1889年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法国政府决定隆重庆祝,在巴黎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博览会,以展示法国工业技术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并建造一座象征法国革命和巴黎的纪念碑。于是,就有了以设计人——法国工程师居斯塔·埃菲尔(G·Eiffel)的名字命名的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完全采用装配式工厂化生产方式,而且采用了工业革命带来的一切可能的科技成果。在设计、构件制作、装配组合,大工业系列化生产模式,充分显示了现代工业的进步性。当时人们认为:埃菲尔铁塔恰如新艺术派一样,代表着欧洲古典主义传统向现代主义过渡与转换的特定时期。但是,我们也不难从这个里程碑式建筑身上,找寻到传统文化艺术的印痕。那高耸入云的塔尖,也常常使人想到歌特式建筑那个高拔、挺直、垂直向上的动势造型。甚至那从塔尖延伸到塔基的曲线,也极其容易使人们联想到歌特式建筑尖尖的拱门、有棱筋的穹隆顶。这里面仍旧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神,所不同的是,它使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但是,文化的精神却在科技进步和艺术探索中得到传承。

在这次世界博览会上,工业革命对建筑的影响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巴黎博览会机器展览馆是本次博览会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结构和施工技术,采用钢制三铰拱,跨度达到115米,堪称建筑跨度的大跃进!陈列馆共有20榀这样的钢拱,形成宽115米、长420米,内部毫无阻挡的庞大室内空间。钢制三铰拱最大截面高35米,宽075米,而这些庞然大物越接近地面越窄,在与地面相接处几乎缩小为一点,每点集中压力有120吨。陈列馆的墙和屋面大部分是玻璃,继伦敦水晶宫之后,又一次造出了使人惊异的建筑内部空间。

这次世界博览会,与伦敦世界博览会已经相隔37年的时间,工业革命仍然以它惊人的速度向前迅猛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层出不穷,各种技术更加成熟。因此创造了比伦敦世界博览会上更新、更高的工业化奇迹,是理所当然的。然而,除开技术上的创新以外,在艺术上,并没有什么值得欢呼的,因为那长达420米,跨度达115米的连续三铰拱,表现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艺术上还是使人联想起罗马式的厚重圆拱,只是材料不同而已。但是,他们之间的文化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机器馆1920年被拆除,所以也很少有人再提起它。

第三个例证是完成于1920年的苏联第三国际塔设计方案。这个被后来人称为“完全体现了构成主义设计观念”的设计方案,比埃菲尔铁塔还高出一半,里面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无线电台、通讯中心等。这个现代主义的建筑物,其实是一个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雕塑,它的象征意义比实用性更加重要。第三国际塔方案是由苏联艺术家弗拉基米尔·塔特林设计的,是苏联构成主义艺术与设计的代表。构成主义艺术与设计是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无论从探索的深度还是广度来说,这一运动都毫不逊色于德国的包豪斯运动,或者是荷兰的风格派运动。

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胜利后的苏联,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干预,但是共产主义信仰和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使大批知识分子以饱满的革命激情投身革命,他们希望在***的领导下,为建立一个繁荣、富强、平等的苏联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在内外干涉的困境中,苏联的建筑师、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艺术与设计上的探索。后来苏联在柏林举办苏联新设计展览,不仅使西方系统地了解到构成主义的探索和成果,而且了解到设计观念的社会背景,即在苏联艺术中广泛提倡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创作原则,而且强调艺术源于生活。我们今天不必为兴起于苏联的构成主义下什么定义,但它在当时,的确给欧洲的现代主义艺术带来很大影响。受此影响,格罗披乌斯立即调整了包豪斯的教学方向,抛弃无病呻吟的表现主义艺术方式,转向理性主义,提出“不要教堂,只要生活”的口号,这是包豪斯自1919年开办以来第一次政策上的重大调整。构成主义在艺术上取得的极大突破,对西方艺术与设计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诚然,第三国际塔设计方案,在艺术上的前卫性,政治上的象征性,毋庸质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革命情调的艺术设计作品,我们也能够从中解读出欧洲传统文化的语言符号。那个具有无限动感的、螺旋式节节上升的构图,实在就是歌特式建筑对上帝崇拜的宗教灵魂。只是苏联构成主义艺术家和设计师,给它赋予了新的内容和诠释。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于后世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由此,也可以引申到今天的所谓“先锋派”和“前卫派”艺术——他们虽然不可能与苏联构成主义艺术家同日而语,也无法比及苏联构成主义艺术家的探索精神,但是他们总要在自己的“前卫”艺术中,标榜反传统文化艺术的属性,甚至要彻头彻尾地使传统文化与艺术消亡。以第三国际塔设计方案这个个案分析,任何艺术,都不会因为它的前卫性,而失去传统文化精神。

第四个例证是美国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这幢“双子大厦”,不能不说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投资额28亿美元;110层,高约417米,(两年之后被同样层数443米高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超过);占地16公顷,总面积达929万平方米;开挖泥土和岩石90多万立方米;全部工程用料——钢材20多万吨、混凝土32万多立方米;澳大利亚专门为修建它而设计制造8台大型起重机;为穿越这座“站立起来的城市”,200多部电梯和70多座自动扶梯不停工作,电梯的速度最高达每秒钟8米;1973年建成时,打破了帝国大厦保持了42年之久的世界最高建筑纪录,成为世界上第一高的建筑,直到2001年“9·11”事件化为灰烬为止,它的高度仍然是世界第四,美国第二,纽约第一的地位。

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是美国高层建筑最辉煌的时期,由于建筑技术的成熟和美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强盛,这一时期的高层建筑无论在高度、功能还是数量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于是,就在纽约诞生了这幢“双子大厦”。大厦由美国籍日本人、建筑师山崎实设计。在山崎实看来,世界贸易中心建筑的基本问题是“寻找一个美丽动人的形式和轮廓线,既适合于曼哈顿区的景观,又符合世界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他认为,人类既然能够建造摩天大楼,就一定能够理解摩天大楼。所以,在一百多个设计方案中,山崎实最终确定了后来矗立在纽约曼哈顿的“双子大厦”设计方案。这个方案高宽比为7:1,由密集的钢柱组成,钢柱之间的中心距离只有一米多,所有窗都是细长形,那些由钢柱构成的挺拔向上的线条,以及从第9层向下三根柱合为一根,合并处设计成尖拱状,颇具哥特式风格,那些连续不断的尖拱式门洞,更使人联想到歌特式建筑的典型形式,想到欧洲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蜕变。不论山琦实是在怎样一种心态下确定的这个方案,他最终也还是没有躲开欧洲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影响。

山琦实是美国重要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代表人物,他对摩天大楼有着难解难分的情缘,他曾经承担帝国大厦的设计工作,那是一幢在1973年世贸中心双子楼落成之前,世界上最高的大楼。山琦实1954年设计的普鲁伊特—艾格大厦被炸毁,这一事件被美国著名的评论家和历史学家查尔斯·詹克斯宣布为现代主义的终结,代表了国际主义设计的终结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而他设计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则是华尔街金融中心的标志和象征。山琦实曾经说:“对于我,建筑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我的生命。”这话不幸言重,当山琦实的生命在1986年终结之后十五年,世界贸易中心大厦也在“9·11”事件中终结了生命。

“9·11”事件之后,美国人开始重建世界贸易大厦,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摆脱西方古典教堂建筑哥特式的阴影,上面的两个重建设计方案,与1248年建成的德国科隆大教堂(见本文图06),依然有着似曾相识的轮廓线和空间氛围。由此可见欧洲传统文化精神的如影随形。

美国人追求摩天大厦,西方人称之为“通天塔”的建筑文化与艺术,这本身就是西方传统宗教梦魇的再现,企图通过摩天大厦直达天庭,成为上帝与人间的代表,用中国古人的话语,就是天老大,地老二。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形形色色的霸权思潮,都是西方宗教梦魇的延续。摩天大厦正是这种变态心理产生的文化与艺术现象。摩天大厦栉比鳞次,一个比一个高耸入云,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用现代技术和经济实力营造着传统宗教梦魇的强烈氛围。

第五个例证是英国被誉为“伦敦明珠”的千年穹顶。千年穹顶是一幢展览科普中心建筑,位于泰晤士河边格林威治半岛上,占地300英亩,耗资8000万英镑(12.5亿美元),是英国为庆祝20—21世纪之交的千禧年而营造的纪念性建筑之一。它由著名的Richard Rogers 事务所承担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由Buro Happold完成,是建筑师梦幻与工程师创新的完美结合。整个建筑为穹庐形,12根100米高的钢桅杆直刺云天,张拉着直径365米,周长大于1000米的穹面钢索网。光是钢索网就用了长达43英里的钢缆。室内最高处为50多米,容积约为240万立方米。它的屋面材料表面积10万平方米,仅为1毫米厚的膜状材料,却坚韧无比,据说可承受波音747飞机的重量。同时它有卓越的透光性,可充分利用自然光。设计之初,业主并没有明确规定建筑的外形。建筑师经过悉心的比较论证,决定将繁多的功能归入同一屋顶下,提出了穹顶的方案。他们主张桅杆要尽可能的高,穹顶要尽可能的大,使人在飞机上能一眼看到它。要为伦敦创造新的标志性建筑,并活跃格林威治半岛的天际线。从空中鸟瞰,它如同泰晤士河畔的一颗珍珠。它于1999年12月底正式开放,在20世纪的最后的夜晚,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它的周围,观看了美丽的焰火,分享世纪之交的喜悦。

狂欢之后的英国人,在美国“9·11”事件发生不久,也对它们的“千年穹顶”,表示了种种担忧,据说英国媒体进行了一次本国“恐怖奇观之最”的即时电话调查,评出了英国7大恐怖奇观,“千年穹顶”名列“恐怖第二”。

千年穹顶,伦敦明珠,这又是一个用现代科技营造传统宗教梦魇的现代设计,那直刺云天的12根100米高的钢桅杆,犹如歌特式建筑高耸入云的塔尖。表现出现代西方人,仍旧重复着先人追寻与上帝同在的梦幻。事实上,这种由拱券演变成穹隆的建筑形式,也早已在欧洲的宗教建筑——大教堂中经常不断地采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有罗马万神庙、佛罗伦萨主教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罗马万神庙(Pantneon),是古代罗马城中心供奉众神的神殿,建于公元120-124年间。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在现代结构出现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穹顶直径达433米,顶端高度也是433米。按照当时的观念,穹顶象征天宇。它中央开一个直径89米的圆洞,象征着神和人的世界的联系,有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息。人们站在万神殿的穹顶下,阳光从洞中照下来,使人不自觉的都要仰面向上,感到那就是通向天国的唯一通道,从穹顶照下来的光洒在殿堂内,是那样的庄严肃穆,令人生畏。

佛罗伦萨主教堂,始建于1296年,工程先后在乔托、昂德雷阿·皮萨诺,弗郎切斯科·塔冷蒂等人主持下进行,教堂的内外工程一直持续进行到1375年,达数十年之久。教堂的穹顶于1420年开始建设,1434年竣工,两年后,即工程开工后的140年开始启用。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成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八边形的歌坛,对边宽度是422米,用穹顶覆盖。为了突出穹顶,砌了12米高的一段鼓座,连同采光亭在内,建筑总高107米,成为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点,即使在今天,这幢超高层建筑,也足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被公认是第一个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作品。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Piazza San Pietro),最初是由君士坦丁皇帝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于公元326年落成。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 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教堂呈十字形,包括门廊,长度为2115米,宽137米,高1325米,穹窿直径42米,教堂总面积为15160平方米。教堂是罗马全城的最高点。教堂正面为巴洛克式,共分两层,上层有耶稣,圣约翰、及十二使徒像;下层有八个圆柱,四个方柱,共有五座大门。石阶前就是圣彼得广场,广场四周环绕 284根柱子,形成一椭圆形长廊。教堂两旁则环绕弧形长廊,拱卫着广场。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站在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穹窿顶下抬头上望,你会感到大堂内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是一座融合了哥特式与文艺复兴时期格调的宏大建筑,是伦敦最大的基督教堂。圣保罗大教堂始建于1675年,1710年建成,建筑高度为110米,是仅次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建筑,是英国古典建筑的代表。二次大战期间,伦敦大多数地标都遭轰炸受损,但是圣保罗大教堂的穹顶却保存了下来,成为英国人的精神象征。

我们在这里藉此延伸欧洲穹顶建筑的发展历史,目的在于说明,欧洲传统建筑文化对时至今日的西方文化与艺术,都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就是说,虽然现代科技发展到了惊人的程度,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欧洲古典文化与艺术,却被西方的现代设计所传承。

艺术设计

我们下面再来讨论其它方面的艺术设计。台湾《设计》杂志曾经载文,展望欧洲21世纪设计趋势,认为复古主义、新自然主义、传统材料的复苏、色彩情感化等等,是欧洲未来艺术设计的一种趋势。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展望是否科学,提法是否准确,以及这其中是否有商业利益的驱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伴随着现代设计的成长。事实上,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本身文化与艺术的修养。这种修养,又直接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知识的吸收。学习自然,传承历史,创造未来社会,这本身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的主旨。所以,作为反映人类实践活动的艺术与设计,也不能不作出相应的回声。

让我们来看城市环境艺术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工业革命,继之而来的工业化社会,而后又是全球性的城市化运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形形色色自然的、社会的问题。因此,自20世纪60—7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城市文艺复兴运动,其目标直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它以日益紧迫的全球环境问题为开端,在国家间或同一国家内或同一城市中提出了宗教、经济、文化、历史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从而许多城市环境艺术作品——不论是美国的抽象主义,还是欧洲的写实主义,都开始了对现实社会反思,对历史文化追述。虽然现今的城市环境艺术,改变了欧洲古典主义雕塑的沉重历史感,代之以轻松的抽象主义艺,但是,其中也依然传达着众多的历史文化的信息。

旧金山Kezar体育馆前的广场柱,使我们想起了什么?想起了古罗马圣彼得广场,想起了文艺复兴,想起了古希腊—罗马城市艺术,想起了古埃及阿蒙神庙的巨大柱廊……这便是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魅力!同样,纽约大学教工宿舍区的雕塑,使人更能够直接在起居环境中欣赏到抽象派大师的艺术,从而也能够联想到抽象派的起源——中国画的写意艺术。

一件名为《斯芬克斯》的雕塑作品,建于密执安州首府兰辛城,据说是为了纪念美国人权运动领袖、后被谋杀的马丁·路德·金而设置的。作品直接取材于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更能使人联想起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及埃及的悠久而古老的文化。同时也自然联想起人类为了争取自由、平等、博爱,进行了千百万年的斗争,但还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美国的城市里,由以半抽象和大块青铜雕塑而闻名的欧洲派艺术家理查德·亨特,献上这样一个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作品,实属难得。

一个直接用“AIDS”(爱滋病)一词表现主题的雕塑,也许看上去过于直白,但却传达出一种深刻寓意的文化,即人类在改造世界创造文化的同时,丢掉了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观,自然就会遭到大自然的疯狂报复。“AIDS”用毫无感情色彩的不锈钢表现,作品本身又用作邮筒、信息板,其肮脏孤寂的状态,正象征着自诩为创造着高科技文明、而又抛弃着传统文化的今日社会,在怎样产生着文化与艺术、道德与伦理的垃圾!

一个矗立在慕尼黑市中心旁边,大学区与住宅区连接处的一组雕塑作品。三角形顶点位置孤零零地立着一个不锈钢制成的古希腊—罗马柱式,在路的对面三角形的底边位置、两只距离30m左右的黑色大理石的眼睛在草坪中盯视着对面的柱式。凝视着被随意截取的传统文化与艺术,现代人对无法构筑的现代文明,充满的是什么——失望和悔恨!

从城市环境艺术中,后来分离出一批自诩为“大地艺术家”,他们/她们认为,这些城市环境艺术作品,因为有美化城市环境功能而具社会功用性,还不能说是艺术家对纯粹艺术的探索。所以,他们/她们选择走向自然,远离城市,因而也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大地艺术”。但是,这种大地艺术,也还是没有脱离现实社会,更没有与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精神一刀两断。据说古埃及金字塔、古代亚述和巴比伦的金字形神塔、法国布列塔尼(Brittany)和英格兰的坟墓和巨石阵、Nazca Peru的具有几何形的巨大抽象图形、印第安人的沙画……都对大地艺术家们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他们厌倦了现代主义的影响,到上古的历史中,到原始的自然中,寻求新的刺激,从而产生创作灵感。不论大地艺术家怎样看待自己的行为,事实上,他们/她们的这种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对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回归。

《螺旋形防波堤》是美国大地艺术家史密逊最为著名的作品。他获得了犹它州(Utah)10英亩湖滨地带20年租用权,于是,他把6吨多垃圾和石头倒入盐湖红色的水中,形成了一个15英尺(46米)宽的螺旋形的堤坝,螺旋形的中心离岸边150英尺远。观众可以顺着堤坝走到尽头,在尽头什么也没有,艺术家并不是想让人看到什么,而是让人通过进入作品而接触自然。史密逊是一个极端悲观主义者,后来死于一次艺术活动的飞机失实。他认为世界和地球的未来不是走向光明,而是走向同一归宿——毁灭。这是典型的欧洲古典宗教“世界末日”说,我们在那回归式的螺旋线上,似乎也能够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古典宗教文化。与他有同样文化心理的艺术家迈克尔·海泽的作品,也表现了同样的主题,那被绞索套住的绿草地——大地,似乎也在诉说着“世界末日”的话语。

与上述两个作品相反,克里斯蒂娜·洛克林在巴黎·德方斯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却以积极的乐观主义态度,创造出有着同样文化传承的艺术作品。这一作品位于横贯德方斯东西的大型广场的中轴线上,是个以草坪的南北向为轴,稍加出平面旋转的圆环,这不仅使人认识到地球的动态,以及人类种种行为正在破坏着地球旋转的平衡。看了这个艺术设计作品,我们不能不联想到艺术家很可能受到中国太极文化的影响。

不仅大地艺术这样的前卫艺术钟情于历史文化,就是那些更为可圈可点的前卫艺术,也常常到历史文化中去寻觅创作的源泉和灵感。

自从杜尚在1917年把一个现成工业产品——便器,当成一件自己创作的艺术品,并且命名为《泉》,送到展览会,产生世界性哄动效应以后,他就成了观念艺术的开山鼻祖,为后来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纷纷效法。观念艺术,对于今天而言,也仍然是很前卫的,但前卫,有时也需要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灵感。汉米尔顿的设计作品——《Marataplan》,就是效法杜尚的产物,但是我们会发现,他的设计,并没有取材于现成的工业产品,而是取材于历史文化的主题。作品是通过书写在墙面上的文字表现的,文字“MARATAPLAN”,是由“MARAT”——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家马拉的名字,与“RATAPLAN”(法国革命军的军鼓声)组合而成的。我们姑且不论观念艺术的事事非非,这种直接取材于历史主题,就是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MA”为黑色,“RATAPLAN”是红色。色彩上的区别,更能使人感觉到革命家的令人肃然,大革命的令人振奋。

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的商品化速度加快。产品包装、产品商标,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制造商的重视。以至到了后来,产品的品牌,几乎成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一张王牌,因此市场上的品牌大战此起彼伏。美国的可口可乐(Coca-Cola),已经在世界上风靡了一百多年,至今不衰,而且成为美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在绝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品牌。根据美国纽约顾问公司Interbrand,200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可口可乐”品牌的价值高达725亿美元,是全世界最值钱的商标。如今最风靡全球的“微软”品牌,在提升了24%之后,品牌价值才达720亿美元,居“可口可乐”身后第二位。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在中国上海生产,中国人又给它赋予了一个非常中国化、又十分讨大众喜欢的中文名字——可口可乐,从此,可口可乐在中国家喻户晓。可口可乐的商标百余年一直未改,但是可口可乐却十分注意打历史文化的品牌。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再次登陆中国,就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名为“红色运动旋风”的广告宣传战。他们把中国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运用到广告设计中,收到了惊人的效果。他们在“红色运动旋风”的广告宣传战中,有两个广告设计作品,就是把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连年有余(鱼)”,与可口可乐商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中西文化艺术十分自然地融会贯通。而且把美国人的“Enjoy(享受)文化”推向中国大众,大张旗鼓地号召中国人“Enjoy Coca-Cola”!

与可口可乐在中国争夺市场份额的另一个饮料品牌,是百事可乐(Pepsi-cola)。百事可乐也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美国饮料品牌,但我们没有听说,百事可乐在美国形成一种被美国人称为“百事可乐文化”的现象。显然他们没有注意到广告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百事可乐在中国的品牌宣传战,使用的是兰海洋战术——一切都是兰色调,而且寻觅了为数众多的演艺界明星一起助战。力度不能说不大,轰动效应不能说不大,知名度不能说不大,而且使用的广告语也很响亮——ASK FOR MORE(渴望无限)。但是,实际的效果未必能够与可口可乐一决雌雄。据说百事可乐的商标在百余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58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