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读书笔记

《原生家庭》读书笔记,第1张

是在樊登读书听了好几遍,当然学习心理学时各疗法流派也避免不了要探索到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我价值观树立的基础,善良,助人,真诚,强大的责任感,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不重视自己,一味退让,还有许多的禁锢,限制,长久压抑而来的自卑,做好了没有鼓励,差了一点就被各种训导比较别人家的孩子

学过的疗法里,对自己来讲萨蒂亚家庭治疗对解脱原生家庭的诅咒有很好的调整与释放。

摘自樊登读书:

“本书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分析了各类“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对子女造成的伤害。同时,本书不仅给予受伤子女挣脱的勇气与力量,还传授了具体方法,帮助他们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了解问题父母的行为模式

认知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

学会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金 句 精 选

1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第5页)

2一纸离婚判决并不能成为不称职的父母遗弃子女的许可证。(第32页)

3把正面的自我感觉建立在别人的看法上,就等于是把自尊心交到他们手里任其摆布。(第114页)

4孩子应该拥有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第115页)

备注:以上标注页数为句子在书籍中的页码。

作 者 简 介

[美] 苏珊·福沃德

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曾在美国广播公司主持谈话节目长达6年,并在加州成立了私人性虐待诊疗中心。她著有《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金钱魔鬼》《情感勒索》等书。本书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其作品已被翻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

[美] 克雷格·巴克

影视编剧兼制片人,曾为全美许多杂志和报纸撰写文章,探讨人类行为问题,现居于美国洛杉矶。他曾与苏珊·福沃德合著过多部作品,如《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金钱魔鬼》。

精 华 解 读

目 录

第一部分:有毒家庭的行为模式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2不称职的父母

3操控型父母

4酗酒型父母

5身体虐待型父母

6言语虐待型父母

7性虐待型父母

8有毒的家庭体系

第二部分: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9注意原谅的陷阱

10摆脱和父母的纠缠

11自我界定

12不再自我惩罚

13克服直面父母的恐惧

正 文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之重要,已无须赘述。而一些父母对子女的伤害,真可称为“有毒”。但正如樊老师所说,为照顾到更多人的感受,文中将“有毒父母”叫作“问题父母”。

第一部分:有毒家庭的行为模式

什么样的父母是“问题父母”?

作者认为,父母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始终支配着孩子的生活,就是问题父母。但这里的“持续性”和“反复性”也有例外,比如性虐待和身体虐待的伤害巨大,往往一次就给孩子造成重创。点击此处测一测你的父母是不是问题父母。

以下是七种典型的问题父母的行为模式。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类父母打着为子女好的名义,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子女在其影响下,构筑了一个完美父母的假象。他们甚至认为父母的虐待是理所当然。他们否认父母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并且,他们会自欺欺人地将不可接受的事合理化。

一个叫桑迪的女孩,曾在青春期时未婚先孕,此后其父母总是喋喋不休地数落她的“劣行”,甚至将桑迪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这件事。而桑迪一直对家人充满内疚,认为自己让父母颜面尽失,觉得所有的遭遇都是咎由自取,极力为父母的虐待开脱。

2不称职的父母

这类父母对子女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易察觉且难以界定。他们的伤害方式不是打骂,而是疏忽。他们的子女就像没有父母似的,不被关爱,被剥夺了童年。

一个叫莱斯的人,妈妈患上神经衰弱症,爸爸经常出差,不管妈妈。他从8岁起就开始料理家务,担起生活的重担,不仅要抚养两个弟弟,还要看护妈妈。他从小就是“小大人”,没有童年,活在忧虑中,成年后成了一个痛苦的工作狂。

作者说,称职的父母必须履行5项基本职责:

①满足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

②保护孩子免受身体伤害。

③保护孩子免受感情伤害。

④满足孩子对爱、关怀和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

⑤在伦理道德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3操控型父母

这类父母喜欢维持子女的无力感,希望子女离不开他们。

他们的操控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控制,即简单直接、毫无掩饰地控制,经常包括威胁、恐吓和羞辱。比如,他们说:“按我说的做,否则我不再理你。”

另一种是巧妙控制,常见的是“帮手型”父母。他们在大事小事上安排子女的生活,经常制造一些状况,让子女“需要”他们的帮助。

而操控型父母导致的结果,是子女常出现两种情况:投降和叛逆。

前者,是子女屈服于父母的操控。后者,子女则与父母对抗,造成“适得其反的叛逆”。这种叛逆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与父母分割开了,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却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

4酗酒型父母

作者说,酗酒就像客厅里的大恐龙,生活其中的人,无法驱逐,只能装作视而不见。对他们来说,酗酒就是家里的大秘密。这个大秘密具备三个要素:酗酒者否认自己酗酒,酗酒者的配偶否认问题存在,家庭成员做出“正常家庭”的伪装。

受酗酒父母的影响,其子女至少有四分之一也会成为酗酒者。另一种情况是其子女的配偶也常常是酗酒者。其原因,一方面是人都有重复熟悉情感模式的需求,无论这些情感痛苦与否;另一方面,人们重现过去的冲突,是希望这一次能让事情进展顺利。

此外,酗酒父母的子女很难信任他人。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信任的来源。父母酗酒造成的伤害,让孩子无法信任父母,更无法对外界有信心。

5身体虐待型父母

这类父母有几个共同特征。一,他们极度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二,他们对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几乎毫无意识;三,体罚孩子已成为他们的惯性做法;四,这些父母往往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而暴力是他们学会的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的唯一手段。

父母对子女的身体虐待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恶魔型,也是最极端的一类,有些父母生下孩子似乎就是用来虐待的。他们表面与常人无异,但内心如恶魔般丧失了人性和情感。第二类,没长大,即父母也像没长大的孩子般不成熟,跟子女较劲,用打架的方式与子女斗争。第三类,模式重复,即父母受到的教育是暴力的方式,以至于他们长大后,也以这种方式对待子女。

对被虐待的子女来说,他们很难重获信任感和安全感。因为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成年后和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作者说,如果一个人的父母给予他尊重与情感上的慰藉,长大后,他也会希望别人这样待他。这种正面预期使人更坦诚且内心柔软。但如果一个人的童年充满焦虑、紧张和痛苦,那这些情绪将会演化为负面的预期和偏执的戒备心理。

6言语虐待型父母

和操控型父母一样,这类父母也有两种行事风格。一是直接公开地贬损孩子,比如,骂孩子愚蠢、没用。二是间接地羞辱、攻击孩子,比如,取笑挖苦孩子、给孩子取侮辱性的绰号。

父母对孩子进行言语虐待的常见原因有两种。一是争强好胜。父母为了保持自己的优越感而贬损子女。比如,因为嫉妒女儿的美貌,母亲贬低女儿,让她感到自卑。或者父亲觉得男子气概受到了危胁,因此嘲弄儿子,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无能。

二是不切实际地期待子女十全十美。父母因此用激烈言辞敦促孩子。孩子一旦失败,他们继而向孩子发起责难。而父母的这种完美主义,可能使孩子陷入“3P”的困扰: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拖延(Procrastination)和心理瘫痪(Paralysis)。

开始时,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有了追求完美的意识,接着他们无法达成完美,就会形成拖延。因为拖延,手头的事越积越多让他们手足无措,最终一事无成造成心理瘫痪。

7性虐待型父母

很多人认为这类现象不多,但实际上比例并不低。据相关研究及数据表明,每10个孩子中,至少有1个在18岁前曾遭到家庭成员的骚扰。

而这类伤害会造成3D遗毒,即肮脏(Dirty)、伤害(Damaged)、异类(Different)。受害者的生活因这3D而严重扭曲。他们觉得自己肮脏,认为自己是异类。他们受到的心理伤害就像心理癌症,令其痛苦的同时,也让其生活严重受损。

8有毒的家庭体系

除了以上七种问题父母的行为模式,还有一种叫有毒的家庭体系。

作者说,这一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它不是独个父母发明的,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感受、规则、交流和观念。它们是逐渐累积而成的。

这种体系的家庭成员间的界限模糊。它要求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必须保持一致;认为不同即不好,不允许任何自主和独立。

为了避免家庭中各种力量的均衡被打破,所有人都须遵守家庭规矩。当家庭现有的秩序被打破时,问题父母将通过否认问题的存在、推诿指责、强行阻挠等方式来应对失衡的危机。

第二部分: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问题父母的行为给子女造成的伤害,伴随着他们的生活挥之不去。下面将通过一些具体方法,帮助他们重塑自我,活出自己的人生。

9注意原谅的陷阱

作者原本认为原谅伤害者,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但她发现,那些声称已原谅父母的子女,其生活往往并没有得到改善。他们仍为自己难过,仍存在心理问题。

她认为,子女可以原谅伤害过自己的父母,但需在理清自己的情绪之后再做这件事。同时,只有在父母努力求得子女原谅时,原谅才有意义。

而作为子女,只有释放内心的悲痛和愤怒,把责任归还责任人,他们的情绪和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10摆脱和父母的纠缠

父母与子女建立一定程度的情感联系是有益的,但过度的话,就变成了纠缠。在有问题父母的家庭里,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纠缠,其影响难以估量。

紧密纠缠的亲子关系有两类。一,子女不断向父母屈服,把父母的需求和期待放在首位。二,子女对父母吼叫、威胁他们,或者和他们形同陌路。表面看似与父母分离,其实他们仍旧和父母密不可分。

这两类亲子关系看起来不同,实际上,父母仍旧紧紧控制着子女的感受和行为。

无论顺从或反抗,只要你对父母的情感很强烈,他们仍然可以在情感上折磨你,继续控制你。

因此,子女要学会从观念、感受和行为等层面摆脱和父母的纠缠。在情绪激动时,避免与父母接触和对质。这时,你的想法和判断会因情绪而出现偏差。

11自我界定

一个人不仅是家里的一份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对被伤害的子女而言,他们需要进行自我界定。这意味着撇开父母或其他人的影响,一个人仍拥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面对父母的言行、观念,他拥有选择的权利和质疑他们的自由。

如何自我界定,可以采用“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的方法。

反应是指受情绪的影响为自己辩护的行为。比如,一个妈妈骂女儿自私。女儿说:“不,我没有,我总是为你着想,不管多累都会带你逛街、购物……你永远不满足。”

而回应,则是通过使用非辩护性回应,温和而坚定地表明立场。比如,妈妈对女儿说:“我和你父亲不想住宾馆,你真是个自私又忘恩负义的人。”

女儿说:“您看问题的方式真有意思……让你们伤心我很抱歉,但我需要考虑一下。”

12不再自我惩罚

学会不再自我惩罚,要卸下为童年的不幸承担的责任,将责任归还责任人。

你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和内心的孩子对话。你可以对着自己童年的照片,大声说“你不需要为……负责!”这句话的中间加上你受到的伤害,比如“他们的忽视”“他们酗酒”“他们的殴打”。接着,重复刚才的句子,但句式改为“我的父母应该为……负责!”

重复以上的练习,让你的感受慢慢适应新的认知。

而面对曾受到的伤害,你需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愤怒。管理愤怒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①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感受。和恐惧、喜悦一样,愤怒也是一种感受,是人性的一部分。

②表达出愤怒。比如可以用力捶打枕头,对惹你生气的人的照片吼叫。你必须发泄愤怒,不然无法应对它。

③增加运动量。将愤怒转化为运动,可以释放内心的紧张情绪。

④不要让愤怒加深心中消极的自我形象。愤怒的感觉既没有错,也没有让人变得卑劣。所以不要因此自我否定。

⑤把愤怒转化为自我定义的动力源泉。借助愤怒,认清在亲子关系中你愿意接受什么、不愿接受什么。以此来帮你定义自己的边界和极限。如此,你将能在很大程度上,从顺从、妥协、害怕父母的关系模式中解放出来。

作者说,只有感受和表达愤怒与悲伤,才能释放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消除他的内疚和自责。不然,你还会继续自我惩罚。

此外,还要学会对自己负责,需做到以下几件事:

①成为独立于父母的个体。

②诚实地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③面对童年的事实。

④承认童年的经历和成年后生活的关系。

⑤向父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⑥面对并且消除父母对自己生活的控制。

⑦当自己的行为残忍、刻薄,伤害到他人时,改变自己的行为。

⑧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治愈内心的童年创伤。

⑨重新获得作为成年人的权利和自信。

13克服直面父母的恐惧

作者说,以上的方法和练习,都是在为你与父母对峙做准备。对峙意味着你在深思熟虑后勇敢地面对父母。

与父母对峙的目的,不是报复、惩罚他们,不是让他们收敛,也不是发泄你的愤怒,或从他们身上寻找些补偿;而是为了直面他们,克服面对他们的恐惧,告诉他们实情,并为你们此后的关系做出定位。

对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峙有效果。二是,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如果你对父母的恐惧、愤怒和愧疚没有解决,就会把这些转移到配偶和子女身上。

在与父母对峙前,必须满足四个基本要求:

①你要能应对父母的反驳、否认、责难、愤怒,或者其他由对峙引发的消极情绪。

②你要有充分的支持体系来帮你度过这三个阶段:期待对峙、对峙本身和对峙后果的出现。支持体系可以是医生、朋友等。

③你要将想说的内容先写成信件或加以演练,并且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

④你要改变观念,不再继续为儿时遭受的痛苦经历承担责任。

如何对峙,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写信。其内容应涵盖四个要点:

①曾经你对我做的。

②我当时的感受。

③我的生活受到怎样的影响。

④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此外,如果父母患病或者过世,也可以写对峙信,不寄出去,或者将信的内容读给父母的照片听。

方法二,面谈。在此之前,你需要预测父母的反应。

比如父母说:“根本没这种事。”

你可以回应:“你不记得并不代表事情没发生过。”

再如父母说:“这都是你的错。”

你可以回应:“你可以将这些归罪于我,但我不会为你对我做的事承担责任。”

为了准备充分,你需要设想父母最糟糕的反应以做出应对。

作者说,不存在“失败的对峙”,因为你对自己和父母坦承了你生活的真相。只要有勇气迈出这一步,你就获得了成长,你将比过去更加坚定、更加勇敢。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有很多创伤需要专业心理治疗。如果你的创伤十分严重,比如有长期严重的家庭暴力、性虐待等状况,可能需要专业大夫的帮助。

结 语

正如作者所言,爱不只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行为方式。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爱孩子。

身为子女,当我们受伤而无力挣脱时,记得向外界求助。

而这本书,就是让受伤子女摆脱伤痛的出口之一。

但当你无力自己解决时,则宜求助专业人士。”

重感情的人确实更容易受到情感上的困扰和抑郁,因为他们对感情的感受更加敏感和深刻。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重感情的人容易抑郁的原因:

1 对他人需求的过度关注:重感情的人通常更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而忽略自己的情感和需要。这种行为模式可能会导致他们忽略自己的情感状态,从而无法及时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而产生情感困扰。

2 自我牺牲和责任感过强:重感情的人通常会为他人做出自我牺牲,并承担过重的责任感。这种行为模式可能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进行否定和压抑,从而产生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

3 难以处理冲突和失去关系:重感情的人通常会对他人的评价和看法产生过度的情感反应。当他们面临冲突或失去关系时,可能会因为无法应对情感上的压力而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4 缺乏情感表达和调节能力:重感情的人可能因为长期压抑自己的情感而缺乏情感表达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缺乏可能会导致他们在面对情感压力时无法有效地应对,进而产生情感困扰和抑郁。

因此,重感情的人可以通过学习情感表达和调节技巧,以及更好地平衡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来减少情感困扰和抑郁的风险。同时,当面临情感压力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移情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把关系/情感模式从过去转移到现在,过去的行为模式在现在被重复了。第二层含义是从内心世界向外部世界的转移,或者说从自己的幻想/想象到现实生活的一个转移。比如说一个来访者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亲不是很帮助他,他会理想化一个父亲,在心理咨询中,他会把自己理想化的父亲转移到心理咨询师的身上,这也是一种移情。他会表现出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父亲的形象,换句话说,只是他内心的一个幻象而已,被转移到了现实之中。一部分是来访者过去模式部分转移到了现在,另一部分是他的幻想和想象被转移到了心理咨询场景中。在现实中还要再复杂些,移情不只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在现在的重复,也不只是内心世界理想化的形象移植到了心理咨询师身上。心理咨询师对于来访者而言,是一个新的人,有一个新的体验在里面,还要再增加一个个人的新的经历。实际上的关系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重复,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新的经验和体验。比较一下CBT与精神分析,在CBT中,我们希望来访者改变的是思想和行为模式,但在精神分析中我们希望改变的是情感,我们认为来访者改变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是情感,这是这两者的区别。我们总是捕捉咨询中情感的细节,正性的/负性的情感,情感上的冲突等,我们捕捉情感的话语和关键的时刻。如果在咨询里面干预情感或者和情感的线索工作,很重要的是,情感要在咨询室内活灵活现地呈现,而不只是诉说,如果他只是在说他情感的体验,是不足够的。我们要让来访者在现场将这些比如对父母愤恨的情感表现出来,这就是移情所讲的意思。情感不仅指的是内心的感觉,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概念,情感必须是在人际关系中体现中来的表现,心理咨询师要能够体会到来访者的情感,心理咨询师所感受的情感必须要能够反映来访者的情感,情感不是静态的体验,是通过关系表达出来的感情。这就是移情的重要性,就是情感的重要性。我们不仅仅是和来访者“谈”情感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能够感觉到它,必须能够体验,然后来访者才能找到一个新的办法解决情感的冲突。心理咨询师本人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涉及到亲密的情感,他必须要和来访者以一种亲密的情感来工作,这个和CBT的工作方式是很不一样的。正是因为这一点,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情感距离是非常重要的,是两个人的,而非心理咨询师身处谈话之外,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要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既不能太近又不能太远,要以恰当的距离去理解他,不能被来访者的情感所压倒,也不能远离来访者、控制或被控制。只有保持恰当的距离,才能够去工作。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使得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具有成就感和挑战性,通过这样一种情感工作的方式,可以认识这样的一个人,并知道这样的感受,有经验以后,你会知道这样的人会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只是处理症状和模式,当然,这样的工作也是有挑战和难度的。情感和关系是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情感也是个人的关系,来访者会把关系转移到咨询室内-移情,心理咨询师会产生反应-反移情,心理咨询室里的关系模式是有心理咨询师的一部分贡献的。在咨询过程中处理移情的方式,在精分导向的咨询中有了变化。在过去的心理咨询,重现来访者的过去,我们追溯年幼的创伤并挖掘、修复。现在更加注重来访者目前在现在的咨询室的经历和感觉,因为只有重视现在,才能使来访者更好地学习经验,适应现在。举例:一个来访者不容易相信别人,按照过去的模式,只是解释她为什么不相信别人,我们可以解释年幼的时候导致,但是这样的解释并不能解决来访者的问题。现在的工作是,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真实的人际关系,要让来访者能够信任心理咨询师,才能够信任其他人,通过这种方式使他成长,所以我们利用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去解决这个问题。回到晨间演讲的例子,来访者妒忌别人,按照过去的模式,就是过去的人际关系在现在的重复,因为相比于弟弟她被父亲所忽略了,转移到心理咨询师身上,认为心理咨询师喜欢男病人而不是她。但这不是工作的重点,重点是我们要让来访者有勇气去承认她自己妒忌别人的情感。心理咨询师并不是用一种拒绝的态度面对妒忌的情感,而是接受的态度,他让她知道,妒忌的情感是很正常的。勇气是很重要的,心理咨询师要让来访者能够接受让她羞耻的情感,不是解释她,而是用两者现实的人际关系,促进来访者的成长。事情总是两方面的,这个例子来看,来访者本人感到妒忌的,感到很羞愧。她把和父亲的关系模式转移到了她跟心理咨询师和他人身上,这是一种重复,这个可以理解。我更看重这一点,就是新的人际模式的建立,就像在和心理咨询师的人际互动中,是一种新的人际体验。她过去是被父亲拒绝,内心充满了羞耻和妒忌,但在咨询室里,心理咨询师能够理解她的感受,并没有拒绝来访者,正是心理咨询师的理解,使得来访者有勇气敢于承认内心的妒忌。正是这个承认,使得来访者能够成长。事物的两个方面就在这里了。我们可以用另外的词语来形容移情,移情就是一种期待,来访者在脑海里有一种欲望,因为她过去的成长经历,她总觉得父亲喜欢弟弟比她多,心理咨询师喜欢男病人会比她多,她生活中的模式也是如此的。心理咨询师能够理解来访者的期待,给来访者一个动力,让她有能量和这个期待做对抗,使得她能够打破这个期待进入到新的关系模式中。看起来复杂,其实又很简单。我们需要把书本的概念翻译成自己的经验,你如果能够吸收消化,你就会发现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弗洛伊德认为两个问题:移情是来访者犯的一个错误,来访者认为心理咨询师像她的父亲,父亲喜欢弟弟不喜欢她,弗洛伊德认为她犯了个错误,把心理咨询师当作父亲,来访者必须意识到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师不是父亲;弗洛伊德还认为移情是一个阻抗,阻抗心理咨询师去理解来访者。但现在认为移情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将情感带入现场,使得心理咨询师有一个介入的机会,移情是阻抗也是老的概念,不对的。按照过去对移情的理解,心理咨询师会说:你对我愤怒,是把我看做你的父亲,是错的。但按照现在,这样说是不对的,会这样说:是的,你体验到这个感情,就像你从你父亲中体验到的感情是一样的,你所经历的情感体验在现在重现了。心理咨询师理解来访者以后,让来访者可以接受过去的体验,让她能够成长。心理咨询师在这里是能够理解、承受,让来访者成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给一个解释,这是和过去理解和咨询方法上的不同。如果说心理咨询师只是和来访者说:你搞错了,我不是你的父亲。如果这么做,就真的像来访者的父亲过去对待来访者,这种行为模式再次重复,来访者感到被拒绝。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够让来访者体会到,她可以感觉嫉妒,是被允许的、可以的,可以更加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而不仅是重复。边缘、自恋和神经症移情的区别,不要搞得太深,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去讨论。

神经症来访者不是深层次的问题,相对比较稳定,而边缘性人格障碍来访者的情感状态是更加原始性的、更加不稳定,他可能会认为心理咨询师是理想化的心理咨询师,然后到一个极端认为是非常差的心理咨询师。边缘性人格障碍对于别人的评价是非黑即白的,要么认为心理咨询师是非常完美的,不允许任何的错误,或者认为心理咨询师是一无是处的,没有任何优点。概念的混乱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看什么是对你有用的部分,是不是有意义。反移情,两方面都对的:一方面是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移情的反应,另一层次是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态度使得来访者有一个新的机会,有勇气去理解自己的情感,正是因为心理咨询师开放的接受来访者的态度,使得来访者能够理解自己的情感,而不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的重复,这样的过程促进了来访者本人的成长。移情总是两方面的:过去的重复和新的经验的一面。在读精神分析的书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二十篇文章有二十个观点,重要的是要发现哪些对你有用,结合你的经验和书,去选择对你有用的,如果读不懂,就不要去看了。去读一些对你有用的书,去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最重要的。有很多的理论观点,有些是非常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所写的,说出了自己的经验,很好。但这个领域,有很多抽象的理论,无助于你的理解和思考,要发现对你有用的书,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你可以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和同事的交流、从病人身上学习到,相互之间的交流,都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深化,形成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概念,在精神分析里面,有些概念有用,但有些概念是没有用的。

保守的位置:心理咨询师作为观察者身处世外,不参与进去。激进的位置: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是两人的关系模式,心理咨询师本人也参与到咨询发展之中,心理咨询师本人也会有移情在里面,会掺杂进去,心理咨询师需要自我体验也是因为如此,帮助他辨析是他自己的移情,而不是来自来访者。来访者扮演着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经典强调一个人的咨询,现代强调的是两个人的互动。自恋涉及到自尊和自我认同的问题。这样的来访者一方面显示无所不能、傲慢,让心理咨询师感觉到卑微,这些人自己感觉自己渺小、卑微,很敏感,很容易被伤害到。对于这样的人格来访者的咨询,方法是要不同的。心理咨询师要具有同情心,让这些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是可以不需要完美的,可以忍受自己的不完美。要有更多的同情心,要能够承受自己的不完美。对于心理咨询师最具挑战的是,她会在心理咨询师面前表现得非常强大,会让心理咨询师显得自己很卑微,心理咨询师必须要能够承受被来访者激起的卑微感,心理咨询师要让来访者能够调和这些分裂。他的内心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高傲的和卑微的,心理咨询师要去调和来访者的这方面,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是具有挑战的。对于这样的来访者,当她能够承认,人不需要那么完美,就会更具有人性,这是咨询进步的表现。如果能够意识到,我的心理咨询师不一定要理解我说的每一句话,这是合理的。他不理解并不意味着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坏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只要尽最大努力去理解就可以了。他能够意识到心理咨询师没有理解,我可以说得更清楚一些,帮助她理解,说明咨询是帮助她成长的成功的咨询。

作者 | 朱雪琴 幸福双翼资深导师

这几天,一个14岁的女孩因为一篇谈论爱情观的作文火了。

这个叫腾霏的女孩,收到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原来我们不懂爱》,她从自己爷爷奶奶的日常相处入手,记录了他们相互挑刺却又相互深爱的趣事。

爷爷不吃蛋黄,奶奶担心爷爷的身体,让他早上必须吃两片蛋白;

奶奶腰不好,菜买多了爷爷担心奶奶累着;

奶奶身高比较矮,有时故意嗔怒揪爷爷耳朵,爷爷就弯下腰让她能够得着

由此,女孩感慨:

以前,我以为爱情是**中朦胧的试探,是矢志不渝的坚持,是缠绵悱恻的思念;

看到爷爷奶奶吵了一辈子也爱了一辈子,才明白,爱是日常生活中的坚定;

看到爷爷大雨天给奶奶买了一筐她爱吃的螃蟹,才明白,矢志不渝不及点滴的呵护

女孩爸爸感慨说:“ 看到女儿的作文,我再也不担心她长大以后找对象的事情了。”

而从女孩的爱情观,我更看到关于爱的三个真相。

01

爱的教育:跟孩子“谈情说爱”,越早越好

价值观是教育中非常核心的一个目标,而爱情观在价值观中举足轻重。

十几岁的孩子,正是价值观、爱情观快速发展和建立的关键期,此时,父母对孩子是讳莫如深、遮遮掩掩,还是坦诚沟通、如实相告,决定了孩子爱情观的形成。

有网友看了女孩的作文感慨:我活了几十岁,还不如她对爱情看得通透!

还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太早熟了?

而我想说,关于爱的教育和示范,其实越早越好。

心理学领域的无数研究发现:

那些越早在家庭中感受到爱的美好、见证爱的流动的孩子,早恋和遇人不淑的概率越低。

相反,那些生活在缺少爱的表达和互动,甚至经常看到家人粗暴对待彼此家庭中的孩子,越容易陷入早恋去寻找缺失的爱,也容易在成年后的婚姻情感中,反复重复不幸的情感模式。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未来既有选择伴侣的眼光,也有经营出幸福婚姻的能力,就需要从娃娃抓起,多跟孩子“谈情说爱”。

腾霏的爸爸说,他和妈妈曾经因为深爱女儿而担心她以后恋爱了,遇人不淑却坚持一根筋,自己说服不了怎么办。

腾霏父母接下来的行动,非常好地示范了什么叫教育上的智慧和行动力:爸爸从腾霏五年级开始,经常跟她聊身边人的爱情,有的过得幸福无比,有的过得悲惨痛苦。

人的内心深处天然都是向上的,有了爸爸关于身边真实感情的故事打底,再加上爷爷奶奶爱情的示范,以及爸爸妈妈的用心陪伴,小姑娘也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身边人的相处模式,对于爱得幸福和痛苦的不同群体渐渐有了自己的见解。

智慧的父母一样会有担心和焦虑,只是他们不会把担心和焦虑倾倒给孩子,而是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去给孩子提供资源、支持以及引导。

腾霏的父母从她5年级开始有意识地建立她的爱情观,我却相信,她关于爱的教育,是从更年幼的时候就开始了。

或许是看到爷爷奶奶小吵小闹之中,更多的是彼此关爱的眼神和行动;

或许是爸爸妈妈虽然有情绪爆发,却能及时处理和平复之后再跟她交流的示范;

或许是家人每一个温馨互动、充满爱的连接的瞬间

越小的孩子,有着越敏锐的感受力,妈妈是平静的还是焦虑的;家里是温馨有爱的,还是紧张冲突的,这些小小的孩子都能敏锐捕捉到。

这一个一个家庭日常的互动,就组成了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进而决定了孩子在未来情感里的爱情观以及更深远的价值观。

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如何给孩子更好的爱的教育呢?

答案非常简单——经营好夫妻关系,给孩子一个充满温馨和爱的家。

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爱是爸爸妈妈互相深爱,再一起深爱孩子。

这会带给孩子深深的力量感和安全感,TA既能从妈妈那里感受到温柔接纳,也能从爸爸那里接受到力量和勇气。

幸福双翼的23字口诀,也将 “亲情第一” 放在首位,如果孩子出现某些“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去找专家检查孩子哪里出了问题,而是要按照以下步骤先做核查。

第一步:检核亲情连接是否充分。

我和伴侣的关系如何?我们给孩子的爱和陪伴的品质如何?孩子在我们身边感觉安全放松吗?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No,那就先聚焦解决好以上问题,先从亲情上给孩子良好的爱和陪伴,再到第二步。

如果以上答案是Yes,再接着核查 第二步:人格培养是否完善?

看看孩子总体的自信心如何?情绪表达和管理能力是否足够?对自我的性格优势是否充分发挥?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No,那就先聚焦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情绪管理能力和性格资源的发挥。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Yes,再去核查 第三步:知识增长能力如何?

孩子的生理发育情况是否充分?孩子对学习是否充满兴趣?孩子做事行动是否充满积极性?

到了第三步,才是真正从孩子自身的“硬件”核查原因,不排除有些孩子成长在温暖有爱的家庭、本身也自信阳光,但因为某些生理限制而遭受到成长中的挑战。

按照顺序核查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的问题,都无法跳出亲情连接和人格成长的缺失。

而这些领域所涉及到的爱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信心高低等,都跟一个孩子未来经验感情和婚姻的能力紧密相关。

爱孩子,就从TA一出生开始,尽力而为给TA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吧!

02

爱的信念:来自身教,而非互联网

年仅14岁的腾霏已经能明白:自己曾经看到的无数浪漫爱情的版本,但日常生活中彼此争吵又彼此深爱的爷爷奶奶,才是爱的真实样子,着实让人赞叹。

如今的孩子们,成长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他们从小就在大量的信息中长大,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比我们前几代人加起来都还多。

这本身是他们成长中的便捷资源,毕竟从小就接触广泛信息,孩子们就有机会建立更广泛的认知和思维。

但万事有利必有弊,海量信息的弊端在于——孩子接触到歪曲的价值观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比如,这几年迅速火起来的直播行业,带红了无数普通的人,有了大量的网红宣传之后,很多未成年的孩子就形成了一个价值观:博取眼球,获得关注量,我就能轻松年入千万!

想要把大量的信息变成资源,需要建立在父母首先给孩子做好身教和示范。

就像腾霏父母和爷爷奶奶那样,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真实的感情和婚姻生活,看到大量爱带来的幸福,以及不会爱带来的悲剧。

当孩子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爱情观和价值观之后,再去面对海量信息,TA就具备了筛选能力,而不会被海量花里胡哨、形式多变的信息牵着鼻子走。

想让孩子关于爱的信念,不建立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上,那就需要父母从小就有言传身教的意识和示范。

比如,父母之间经常亲吻拥抱,让孩子看到相爱的两个人是如何表达爱的;

比如,父母如有争吵,一定记得当着孩子的面和好,让孩子看到相爱不等于永远和谐,但争吵并不可怕,因为争吵之后我们会懂得和解与修复;

比如,当遇到意见不一致时,拉着孩子一起讨论,各抒己见,让孩子明白:保持自己的想法是值得尊重的,但我们要用正向的方式来表达

父母做好以上的示范,哪还愁孩子未来遇人不淑呢?

当孩子见过爱的美好,体验过尊重的感觉,只要有人带给TA的感觉不是如此,TA就知道:这个人跟我不是一路的!

而且,因为心底有深深的爱做打底,TA也有了跟对方一别两宽的勇气和底气,而不是陷入纠缠中痛苦不已。

说到言传身教,就必须提到一个教育的前提,那就是—— 有效的陪伴。

所谓有效的陪伴,是指父母陪伴孩子的时候,全身心投入,跟孩子彼此连接,能深深看见孩子当下的感受,在孩子需要回应时及时回应,在孩子需要空间时适可而止。

没有陪伴,教育无从谈起。

所以,想要给孩子更好的身教,至少先尽力而为给孩子更多的陪伴,然后在陪伴中带着觉察,尽量放下手机,关注孩子。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父母专注陪伴自己的感觉,我家两岁的孩子,每次我陪他时如果总是拿着手机看,他就会生气地夺走手机,严肃地告诉我:“妈妈不要看手机!”

当我真的放下工作和手机,全身心陪伴他时,他的脸色带着满足而专注的笑容,玩得尽兴而享受。

03

爱是一种能力,可以后天累积

腾霏在作文最后写了一段话,特别触动我。

她写道:

我听闻了许多爱情悲剧。

一对新婚夫妻结婚一个月便离了;三年的热恋外加两年的异地恋最终分了

类似的悲剧数不胜数,但原因通常只有一个:我们不合适。

家庭不合适,性格不合适,地位不合适却都是因为彼此不懂爱。

所有的不合适,都是因为我们不具备爱的能力,也不具备提升自己爱的能力的意识所导致的。

不合适,很多时候是在感情和婚姻中“偷懒”的一个借口。

一个孩子,十来岁就懂得爱是一种能力,爱的能力可以通过不断读懂爱而建立,未来她大概率也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但这份成长的意识一定会帮助她把每一份不如意,变成给她的爱和幸福加分的机会。

幸福双翼创始人黄志猛老师说:幸福是一种能力。

爱跟幸福一样,是一种能力,既然是一种能力就意味着可以通过学习、尝试、刻意练习来不断提升。

当爱的能力提升了,问题还在,但你已经具备了更高的眼界和方法来解决,甚至,你改变了,问题自然就消失了。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学习爱的能力。

成长在充满爱和温馨家庭中的人,就赢在了爱的起跑线,因为TA从小就开始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这样的人成年后,温润如玉、平和善良、自信勇敢,再大的风浪也能轻松面对。

成长在疏离、冷漠、暴力家庭的人,虽然在起跑线输了,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拥有很多机会来重新学习。

例如,遇到一个真心关爱自己的其他亲人、遇到一个包容成熟的伴侣、跟随孩子重新感受生命最初的爱的美好

我有一位发小,从小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长大,直到上高中时妈妈才从打工的地方回来陪她备考。

那段日子,她非常痛苦,一方面终于能跟渴望许久的妈妈长时间相处,心里很激动开心;另一方面,长期不在一起生活,妈妈各种提醒说教都让已经有自己想法的她倍感压力和束缚。

那段时间,她经常有时间就回老家看外公外婆,外公用充满爱的注视让她重拾力量,外婆一桌子的好吃好喝让她感受到浓浓的爱。

有了外公外婆这对至亲至爱的人,定期给她输入爱的能量,她终于跟妈妈走过那段纠结矛盾的日子。

读大学之后,她和爸爸妈妈之间的疏离和纠结一直困扰着她,但外公外婆从小的陪伴和引导告诉她:每个人都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解决。

于是,她把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习心理学上,图书馆所有心理学的书她都拿来看,有的看得懂就认真看,有的看不懂就随便翻翻。

凭着来自外公外婆给的爱的力量,以及对于“我们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的坚信,她渐渐跟父母和解,至少她不再执着于父母曾经忙于工作而忽略自己这件事了。

如今,她已经结婚几年,养育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孩子刚出生的前三年,她选择暂时放下原本不错的工作,专心陪伴孩子,直到孩子上幼儿园才重新开始工作。

幸运的是,她不断的成长也带动着老公的改变,所以当她决定自己带孩子的前三年时,老公给力支持,承担起经济重担,并且一有时间就陪伴她和孩子。

如今,我们偶尔联系,她开玩笑说要跟我学习怎么带娃,但我却看到: 她早已用持续的自我成长,改写了自己的婚姻,也改写了孩子的人生。

至少,她的孩子自出生起就享受了来自父母全身心的爱和陪伴,这已经是最宝贵的礼物。

爱是什么?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和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爱的方式。

生而为人,我们都渴望被爱,也都有能力通过爱别人来增加人生的厚度,拓展生命的宽度。

三个关于爱的真相,希望每个做父母都能从娃娃时代,就跟伴侣和孩子经常毫不吝啬地表达爱,让高品质的爱在家庭中美妙地流动着、滋养着彼此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 Pexel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619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