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平时所学知识、自身文化情感特点比较《拾穗者》和《粒粒皆辛苦》的异同

结合平时所学知识、自身文化情感特点比较《拾穗者》和《粒粒皆辛苦》的异同,第1张

粒粒皆辛苦》这幅画相较于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在构图和人物动态上有相似之处,但两幅画所表达的思想却截然不同。米勒的《拾穗者》表现的是在封建制度严酷的剥削下,农民食不果腹的悲惨境遇。画中的拾穗者佝偻着腰。粗大的手、低垂的头,暗示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远景中,农民们在监工的皮鞭与呵斥下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交给不稼不穑、脑满肠肥的贵族们却只能靠捡食麦穗维持生计,何等悲凉{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则是歌颂了中国农民勤俭节约的美德与新时期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那双粗糙的大手是劳动者的手,它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身后的马车满载的是丰收的喜悦,是劳动的报偿,是真正属于平凡劳动者的美好生活。画中的老农是中国亿万农民中极普通的一员,然而,在他身上却散发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质朴、善良,有如家乡父兄那般质朴、亲切。

文化高的人往往能看穿人性的弱点,他们会执着于完美无疵的行为与情感,所以,从一方面来说,他们内心的是比较多样,他们的情感比常人丰富,他们的感受比常人敏锐,做出决定也比常人快捷;从另一方面说,他们表现出来的情商却是很低的这取决于他们对人性的高度认知,不屑于去伪装出或高贵或浪漫或风度翩翩的表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790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