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写出古代诗歌中借动物来抒写人类情感的句子

请写出古代诗歌中借动物来抒写人类情感的句子,第1张

1、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柳恽《七夕穿针》

2、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李白《郢门秋怀》

3、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高适《登百丈峰二首》

4、扪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李瑞《长安感事呈卢纶》

5、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上官仪《从驾闾山咏马》

6、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量直钱。——陈郁《得狸奴》

7、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8、叙别梦、扬州一觉。——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9、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10、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11、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12、马嘶芳草远,高搂帘半掩。——顾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13、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高适《夜别韦司士》

14、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5、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李邴《汉宫春·梅》

16、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7、严妆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和凝《喜迁莺·晓月坠》

18、聘得狸奴制小名,潜来时见问金睛。——陈崇光《题猫蝶图》

19、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20、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21、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戎昱《相和歌辞。苦哉行五首》

22、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3、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阎选《河传·秋雨》

24、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25、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程垓《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26、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刘彻《天马二首·其一》

27、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28、帘卷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蒋元龙《好事近·叶暗乳鸦啼》

29、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30、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犹近归期远。——卢祖皋《倦寻芳·香泥垒燕》

31、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纳兰性德《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32、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33、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34、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35、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36、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37、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38、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9、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40、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41、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植物抒情的诗句

1、初发黄梅插稻时。——蔡伸《长相思·村姑儿》

2、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萧纲《采莲曲》

3、荷花芳草垂杨渡。——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4、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苏轼《送顿起》

5、柳丝长,桃叶小。——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6、多谢梅花,伴我微吟。——韩疁《高阳台·除夜》

7、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曹组《蓦山溪·梅》

8、角声吹彻小梅花。——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9、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阴铿《雪里梅花诗》

10、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阴铿《雪里梅花诗》

11、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12、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汪遵《彭泽》

13、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14、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15、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孙道绚《滴滴金·梅》

16、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17、问江路梅花开也未。——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18、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

19、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秋瑾《九日感赋》

20、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德元《玄墓看梅》

21、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22、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23、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王守仁《元夕二首》

24、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25、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6、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27、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28、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29、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30、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31、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32、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33、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34、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35、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36、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37、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38、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39、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40、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匈奴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

注释

选自《放翁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的爱国人。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陆游在48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这里比喻多年没有披挂上阵,甲胄尘封,不能立功边陲。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秋:白。

空:白白的。

料:预料。

  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谢池春》),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秋波媚》),“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那豪雄飞纵、激动人心的军旅生活至今历历在目,时时入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强烈的愿望受到太多的压抑,积郁的情感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宣泄。“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一事无成霜鬓侵”,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人生老大矣!然而,即使天假数年,双鬓再青,又岂能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事业?“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所以说,这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此时的失望,“早岁那知世事艰”,“而今识尽愁滋味”,理想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陆游四十八岁,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 开篇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从戎南郑的生活。起处用“当年”二字领起,化实为虚,点出所叙系指往事。“觅封侯”,谓寻找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机会。“匹马”既是纪实,也刻划出作者从军时的勃勃英姿。“戍梁州”,具体指出驻守的地方。南郑属古梁州,故曰。那是乾道八年(1172)的春天,陆游接到王炎的邀请书后,便匹马单身离开夔州,风尘仆仆地奔赴前线,去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当时他十分兴奋,希望能在万里边防线上找到杀敌报国的机会。来到南郑之后,他身披铁甲,跨上战马,腰悬利剑,手挽长枪,冒着酷暑严寒,踏着崎岖坎坷的山路,奔驰于岐渭蜀陇之间,调查地形,了解敌情,积极为北伐进行准备。他曾向王炎陈进取之策,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充满了胜利的信心。人回忆这段生活,是为了与后文对照,揭示英雄末路的悲哀。

  “关河”两句一转,回笔描写现实。杀敌报国的理想破灭了,而今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可是梦醒之后,一切都消失了,那雄伟险峻的关山江河又在什么地方呢?只有当年从军时穿过的那件“旧貂裘”,积满灰尘,还挂在墙上,作为“匹马戍梁州”的纪念。陆游对这件“旧貂裘”十分珍视,因为他曾穿着它在前线冲锋陷阵:“貂裘半脱马如龙,举鞭指麾气吐虹。”(《醉歌》)还穿着它在荒滩上亲手剌死过一只猛虎:“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溅短貂裘”。(《醉歌》)所以当他离开南郑后,一直把它藏在身边保存着。“旧貂裘”是此篇中唯一展现在作者眼前的物象,虽然词中只用一句轻轻带过,但却是理解此词的关键。原来诗人是睹物伤情,因见貂裘而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也可以说,“旧貂裘”是这首词灵感的触媒。

  换头三句,紧承上片结拍,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胡未灭”,谓入侵中原的金人尚未被消灭,半壁河山还在敌寇的铁蹄蹂躏之下;“鬓先秋”,慨叹自己发如秋霜,年迈体衰,不能重返前线;“泪空流”,是说壮志成空,忧国忧民的眼泪等于白流。这里连用“未”、“先”、“空”三个虚词,表达作者对现实的幻灭感,一唱一叹,感人至深。 “未”表达了作者逆胡(金入侵者)没有消灭,功业没有建成,感到无比遗恨之情;“先”表达了作者岁月不多,两鬓已苍,雄心虽在,壮志难酬的沉痛之情;“空”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慨,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之情。

  最后三句,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误国误民政策的无比愤慨。谁会料到,像他这样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刻准备奔赴疆场,为国献身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此时被罢官回乡,只得披上渔蓑,去作江边的无名隐士,终老于镜湖之滨了。这种“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矛盾,不仅体现在陆游身上,南宋许多爱国志士同样也有切身的体验。因此陆游所抒发的悲愤之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之二)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名。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首词虽然没有从正面揭露和谴责南宋投降派,仅就个人的身世经历和遭遇而言,但通过诗人饱含热泪的诉说,不难看到投降派迫害爱国志士的罪行,从而激起读者对他们的愤恨。

  此篇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感情自胸臆流出,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沉郁苍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陆游爱国词作的名篇之一。

篇一描写立春季节的古诗词鉴赏

 减字木兰花·立春

 词牌名:减字木兰花|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翻译/译文

 译文

 牵着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风无限,来自海上。于是请来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红染得像肉色红。

 竖立春天的绿幡,剪成春天的彩胜。一阵春风,吹我酒醒。此地不像海角天涯,卷起的杨花,颇似雪花。

 注释

 ⑴减字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

 ⑵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儋耳:古代地名,在今海南境内。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

 ⑶春牛:即土牛,古时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气,第二年立春再造土牛,以劝农耕,并象征春耕开始。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执,鞭打土牛。也有打春一称。

 ⑷丐:乞求。春工:春风吹暖大地,使生物复苏,是人们将春天比喻为农作物催生助长的农工。

 ⑸肉红:状写桃花鲜红如血肉。

 ⑹春幡(fān):春旗。立春日农家户户挂春旗,标示春的到来。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头上,或树枝上。春胜:一种剪成图案或文字的剪纸,也称剪胜,以示迎春。

 ⑺天涯:多指天边。此处指作者被贬谪的海南岛。

 ⑻杨花:即柳絮。

 赏析/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此词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从立春的习俗发端。古时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汉书·礼仪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帜。春胜,一种剪纸,剪成图案或文字,又称剪胜、彩胜,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两片的第二句都是写“春风”。上片曰:“无限春风来海上”。作者《儋耳》诗也说:“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风从海上来,不仅写出地处海岛的特点,而且境界壮阔,令人胸襟为之一舒。下片曰:“一阵春风吹酒醒”,点明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兴致勃发,情趣浓郁。两处写“春风”都有力地强化全词欢快的基调。接着上、下片对应着力写景。上片写桃花,下片写杨花,红白相衬,分外妖娆。写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这里把春神人格化,见出造物主孳乳人间万物的亲切之情。“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句,是全词点睛之笔。海南地暖,其时已见杨花;而中原,燕到春分前后始至,与杨柳飞花约略同时。作者用海南所无的雪花来比拟海南早见的杨花,谓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发出“不似天涯”的感叹。

 此词礼赞海南之春,古代诗词题材中有开拓意义。同时词又表达作者旷达之怀,对我国旧时代知识分子影响深远。这是苏轼此词高出常人的地方。这首词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个字重复地间隔使用,有的修辞学书上称为“类字”。本来,遣词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复。《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项练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权重出”,以“同字相犯”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结果反取得异样的艺术效果,不但音调增加美听,而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这又是苏词高出他人之处。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红似肉红”,“卷起杨花似雪花”,却分别用了两个“红”字,两个“花”字。事实上,作者也许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复杂的变化,他只是为海南春色所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因而自然真切,朴实感人,而无丝毫玩弄技巧之弊。这也是苏词不同流俗的地方。

 此词作于元符二年(1099)。苏轼在惠州贬所得到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命令,于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七月二日到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贬所。这首词为元符二年立春所写春词。

篇二描写立春季节的古诗词鉴赏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词牌名:祝英台近|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古诗简介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是南宋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节日感怀、畅抒旅情之作。上片写除夕之夜“守岁”的欢乐,开头写立春日,姑娘们戴上花,显示出百花将开的消息,接着对于除夕夜又是立春日也发出喜悦的一笑。下片写对情人的思念,追忆旧日和情人共聚,抒写旧事如梦的怅恨。全词以眼前欢乐之景,回忆中往日之幸福突出现境的孤凄感伤鲜明,笔致婉曲,深情感人。

 翻译/译文

 剪出了含情的红花,裁出了有意的绿叶,应着花期而来的春风吹得钗股上花叶葱茏。除夕的残日恋恋而坠,吹来了带着春意的东风。仿佛不愿放那岁末的年华了终。有些守岁的人西窗夜话,添烛点灯,彻夜不眠,直到天明,在连绵不断的笑声中,传来了元旦黄益莺的啼鸣。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伊人的纤纤玉手曾剖开黄柑荐酒,那温柔的香气朦胧,至今萦系着我的心灵。我回到那湖边的梦境,那湖水如镜,留连忘返,我又朦胧胧迷失了路径。可怜吴地白霜染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鬓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注释

 ①除夜立春:立春一般在二月初,农历除夕日立春称为“年内春”,如果正月初一立春,则称为“岁朝春”。

 ②剪红情,裁绿意:指剪裁成红花绿叶。

 ③花信:花信风的简称,犹言花期。钗股:花上的枝权。

 ④残日:指除岁。

 ⑤添烛西窗:化用李商隐《夜丽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诗意。

 ⑥侵晓:指天亮。

 ⑦新年莺语:杜甫诗:“莺入新年语。”

 ⑧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俎:砧板。

 ⑨玉纤擘黄柑:玉纤,妇女手指;擘黄柑,剖分水果。擘(bāi):分开,同“掰”。

 ⑩幽素:幽美纯洁的心地。

 镜中路:湖水如镜。

 吴霜:指头发变白。李贺《还自会稽》:“吴霜点归鬓。”

 赏析/鉴赏

 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迹异乡的游子,心情之难堪,正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首词即是吴文英于除夕日有感而作。查吴文英生平后期,只宋宝四年(1256年)年正月初一为立春之日。“除夜立春”相合,故此词当系于是年。

 此词为作者在异乡度过除夕立春感怀而作,抒写身世飘零感慨。时值除夕之夜,一年已尽,未免愁寂,故作此词。这首词扣紧“除夜立春”,前后对比,写出了词人对往昔欢乐岁月的回忆,以及如今惆怅失落的心情。

 上片写除夕之日的民风民俗及夜里“守岁”喜迎新春的欢乐。“剪红情”三句写迎春民俗,点染出新春喜庆气氛。“剪”、“裁”二字将除夕前人们喜气洋洋、纷纷动手准备过新年的热闹场面逼真地展现出来。赵彦昭《奉和对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诗:“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花信上钗股”,着一“上”字,运笔细腻,可与温飞卿词“玉钗头上风”(《菩萨蛮》)媲美,似比辛稼轩词“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汉宫春》)更显风流,反映出人们的喜悦之情。

 再写除夕守岁。“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夕阳亦像人一样,对即将逝去的一年恋恋不舍,不肯轻易落山,同时东风又带来了春的讯息,给人新的希望。这两句已有除旧迎新之意,切合“除夜立春”的题意。“放”用字尤其贴切,显示出梦窗炼字的功夫。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终于,除夕之夜降临,守岁的人们彻夜不眠,剪烛夜话,笑声不绝,在莺啼声中迎来了新春的清晨。“新年莺语”,援用杜甫“莺入新年语”(《伤春》)诗意。

 以上的一切,欢欢喜喜,均为客居他乡者的耳闻目睹,其人心境之孤寂愁苦,自在不言中了。周围的热闹与欢乐更加反衬出作者的寂寞和哀伤,而且使这份寂寞的哀伤更让人难以承受。这位客居、有家难归的人,失去了与亲人团圆之乐,真是“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无名氏《青玉案》)啊。

 上片渲染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不能不唤起下片对温馨家庭生活的回忆。陈洵评此词云:“前阕极写人家守岁之乐,全为换头三句追摄远神。”(《海绡说词》)

 下片追忆往昔,将自己的孤独与上文描写的欢乐景象相对比,表达出对情人的思念和内心的怅恨。“旧尊俎”三句回忆旧日春节宴席上,恋人斟酒共饮时温柔妩媚的样子。“曾”字点明回忆。“归梦”二句由现实转入梦境。梦见自己回到当初约会的湖边,却遍寻佳人不着,反而迷失了归路,其失落惆怅之情可想而知。此二句意境的幽深冷峭,词中少见,唯白石名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可与比照。“可怜”三句概叹自己如今已老,佳人不在,有家难归,一片怅然。两鬓如霜,春寒不尽,落梅如雨。词人勾画出一片寒冷凄凉之景,这也正是词人内心情感的象征,与上文幸福热闹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人作词讲究切题。此词上片红情绿意,添烛不眠,一写“立春”,一写“除夕”;下片寒销不尽,切除夕,落梅如雨,切立春。起笔扣住题面,收笔落到题面。由此可见文心细密处。全词以眼前欢乐之景,回忆往日之幸福突出现境的孤凄感伤,对比鲜明。此种况味许多人均有体验,故最能引起共鸣。

拓展阅读:古代立春的诗词

 《立春后二首》——宋:戴复古

 其一

 夕望春风至,还经闰月迟。

 梅花丈人行,柳色少年时。

 爱酒常无伴,吟诗近得师。

 离骚变风雅,当效楚臣为。

 其二

 东风吹竹屋,无数落梅花。

 冻雀栖檐角,饥乌啄草芽。

 家乡劳夜梦,客路又春华。

 莫讶狂夫醉,西楼酒可赊。

 《卖花声立春》——清:黄景仁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腊里立春蜂蝶辈出》——宋:杨万里

 嫩日催青出冻荄,小风吹白落疏梅。

 残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黄蜂紫蝶来。

 《立春》——宋:宋庠

 曾见青旗上苑回,瑞幡仙萼翦刀催。

 朝来独曝茅檐日,且暖蓬心一寸灰。

1关于“等待”的诗句有哪些

1、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译文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远天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时令交替轮换。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可是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只有帘外的风月无思无忧。

2、折桂令·春情

元代: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译文

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才刚刚懂了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的折磨。

身体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

空剩下一丝余香留在此,殷勤盼望的情侣又到哪里去了呢?

相思的痛苦什么时候最猛烈呢?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月亮半明半亮时。

3、行行重行行

两汉:佚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

走啊走啊走一直在不停的走,就这样与你活生生的分离。

从此你我之间相隔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艰险又遥远非常,哪里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

北方的马依恋北风,南方的鸟巢于向南的树枝。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回还。

思念你以至于身心憔悴,又是一年你还未归来。

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4、大德歌·春

元代: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译文

春天的杜鹃叫了,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你走的时候说是春天就回来,而今春已到,却不见你的踪影。近日才几天面色已显得枯槁瘦弱,憔悴多了。等了整整一个春天,九十个日夜啊,却一点消息也没等到;而旧时檐前燕子早已归来,忙忙碌碌地营巢筑窝干得多欢!

5、点绛唇·花信来时

宋代:晏几道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译文

应花期而来的风哟,你虽来了,但人已离散去,全不像那花儿依旧。

人到春来瘦,等候着心上人,倚门盼归,折断了门前杨柳。

上天赋予了人多情的心,却不肯给予长相守的机会。自你我分别后,伴随我的,只是相思的泪、浇愁的酒,沾湿了我的双罗袖。

2花期太短的唯美诗句

1、我有相思不得题, 殷勤种在小桥西, 年年埋恨待花期。

2、你的手心。藏着蓝色鸢尾般破碎的秘密。

蜿蜒的纹路,通往天涯海角抵达天堂地域,却通不向花期绽放的时节。作者:李巍3、记得第一次见到樱花开,一场春雨如约而至,将花瓣雨打风吹去。

花期只有一周多,如此短暂,又如此绚烂。4、花的绽放是一种勇敢的美,任凭风吹雨打,风霜侵袭,哪怕最后只是随风飘逝,零落成泥碾作尘亦无怨无悔。

一次彻底的绽放与燃烧,或是为了阳光的温暖关怀,或是为了泥土的悉心养育,或是为了不错过那一季花期蝴蝶虔诚的等待。爱情又何尝不是如此,若是爱了,无论情路多坎坷多艰辛,都阻挡不了那份对爱矢志不渝的坚持。

5、孤芳一瓣,而我遇见了你 花错花期,而我梦见了你 隔空红颜,而我看见了你 繁华碎梦,而我爱上了你6、九峰公园内有桂花四五百株,其中树龄达到一二百年就有几十株,是名副其实的赏桂基地。每逢金秋时节,赏桂就成了黄岩人们最期待的乐事之一,九峰公园桂花开了没?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最流行的一句话。

由于桂花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花期又与秋季降温有关,上阶段气温偏高,而现在这种白天阳光充沛,早晚凉爽湿润的天气十分有利于桂树的营养积累,也易促使雨露形成,桂树随之加速开花,因此今年开花要比去年晚半个月左右。

3期待花开的唯美句子

1春风暖,吹绿了北国。这幅瑰丽的画卷,它是春天的杰作。春天是个魔术师,阳光是她的画笔,大地是她的画板,蘸着浓浓春色,她不停地画呀画呀,山青青,水碧碧,杨柳绿了,桃花红了,人心暖了。一笔一笔点染人间繁花似锦,一笔一笔令江山溢彩流韵。

2春风中,人们走进自然,放飞身心,精神抖擞着,筋骨舒活着。历经风雪磨砺的树枝,一改僵硬呆板的冬姿,仪态轻柔娇嫩,涨满着青春的气息!遍野的小草像是听到了冲锋的集结号,争先恐后地钻了出来,为春天加油,为春天喝彩,为春天平添生机!

3春天,娇嫩的绿叶中,一簇簇洁白如玉薄如轻纱的海棠花盛开了。

4海棠花那五片洁白无瑕的花瓣将鹅**的花蕊裹在中间,显得那么娇柔美丽。

5花开,你一般只看过开始和结束,几乎不会看到它的过程。但其实,每一朵花开,都是一点一滴缓慢积累的过程。一年之计在于春,从现在开始,只要比别人多一点真诚和认真,你就能收获自己的花开。

6花盆里,有一株茂盛的郁金香,绽开的花朵是黑色的,微微四散的花瓣如同黑色的丝绒,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7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在这个纷扰的世俗世界里,能够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也是一种境界。心不动,则不痛。

8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

9人生,需要有一些时刻,慢下来,静下来,听花开的声音,观叶绽的曼妙。

10我最喜欢桃花了,桃花非常鲜艳,我们都很喜欢桃花!它既不庞大,也不瘦小,桃艳艳的,美丽极了!它的香气可迷人了,迷的让人如痴如醉。我知道你们也很喜欢桃花。

11杏树开出的花中心有一点红色,今年不知怎没的,落花的时候一朵一朵的落,可能是有病了。这些年来,这棵树结出的果实苦苦的,没有我小时吃到的甜。

12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

4形容冬日赏花的诗句

1、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出自唐代崔道融的《梅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释义:梅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吗?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出自宋代吕本中的《踏莎行·雪似梅花》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释义: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

可这绝美的雪与梅,却勾起我的愁思。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只有南楼上的明月是我的见证。

记得往年,也是这样时节,我却是和你一起踏雪寻梅,那明月照着我们俩,时间流逝,人亦渐老,事也成了旧事,没人再提了!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却是为了谁?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3、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出自宋代吴文英的《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乔木生云气。

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

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

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

步苍苔、寻幽别坞,问梅开未。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此心与、东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

怀此恨,寄残醉。释义:高大的树木上翻滚吞吐着云气,我们为了瞻仰大宋中兴英雄韩世中的业绩,追思前朝的旧事,而共同来到这里。

当年的东风是多么的吝惜,甚至不肯让将军的战舰借一点儿力,给战船乘风破敌的便利。致使抗金,恢复神州河山大业功亏一箦,致使将军收复中原的大志,如同梦境般虚幻迷离。

韩将军只好含恨返回故里,在吴宫旧址筑起一座休闲的小筑。如果他能化成仙鹤落在这个华表上,一定会深深叹息从前繁茂的花竹,如今却如此萧条冷寂。

枝头花梢上洒落清露点点,仿佛是淌下无数清冷的泪滴。吴太守领着游春的队伍沿着长满清苔的小径石梯,去寻找将军旧日的别墅遗迹,看一看那里的梅花开了没有?在梅花边我们重唱新度的词曲,要用歌声把沉睡的梅蕊唤直起,再把美丽的春光带回大地。

我此时的心情,与春风和使君相同无异。如今的情景不如往昔,以后的岁月恐怕连今天也比不上了。

对着沧浪亭下的流水,我们俩默默无语,只能满怀悲恨和忧悒,把酒杯频频举起。4、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出自宋代晁冲之的《汉宫春·梅》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释义:水边的梅花是多么潇洒,在竹梢稀疏的地方。横斜着挺出三两枝。

春风也不知道爱惜,任凭雪压霜欺。燕子无情无意,只因怕冷,轻易地失去她开花的日期。

惟有南归的鸿雁,年年南飞时能看见她的芳姿。清浅的小溪,如一条白白的丝练,请问那些华丽的堂宇,又如何能赶得上这茅屋疏篱?最令人伤心的是,自从知己朋友离去之后,便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绝的歌诗。

只有微云轻轻飘浮,淡淡的月光隐约迷离。面对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洁又都是为了谁?但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并未减淡她的清香,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本来就不在乎别知与不知。

5、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出自唐代杜甫的《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释义: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

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

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5求描写樱花花期短(7日)来得快 去的快的诗句

樱花”一词,最早见于唐李商隐的诗句:“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以后也有诗人多次提及,如元郭翼有“柳色青堪把,樱花雪未干”,明于若瀛有“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等诗句。

(1)纪贯之的咏樱花短歌

下榻山麓边。

惯看春来花枝展。

夜深酣睡眠。

梦中繁花犹再现。

樱瓣飘飘然。

(2)在原业平的咏樱花短歌

世上若无樱。

心情宽畅多安宁。

不盼花期讯。

何地何时睹倩影?

花落更伤神!

6期待花开的唯美句子

期待花开的唯美句子 (一)你受得苦终将指引你走上更好的路!别人能坚持,相信自己也能坚持住!耐心等待!期待花开! (二)秦皇岛一别,藏之于心,挖不出来赶不走,期待来年,花开如潮,人儿更好。

(三)走好人生的每条路,期待花开 (四)自家种的绣球花开了,从青绿变淡蓝的过程好令人期待! (五)六月的鼋头渚,可以期待一下绣球花开,不过要加强浇水频率啊,没有水分绣球花都焉了。 (六)陪春姐和彤宝在成都休息。

吃了两家慕名已久、期待已久的火锅——花开藤蔓和海底捞。花开藤蔓让我挺失望,海底捞倒是名至实归。

前者以环境新颖为噱头曾名噪一时,后者以服务好为亮点仍称霸至今。鸭哥在思考,之前想开一家以花为主题的火锅店,是否过多的考虑了环境因素却忽略了餐饮的本质。

任重而道远 (七)变美是一个过程,你需要慢慢来。在真实的努力中,安稳的期待,静待花开。

(八)不经意间萝卜花开了!品类相同花分粉、白,期待香菜、辣椒花开! (九)不期而遇。又到了夏天太喜欢五月花开的五月,你我盼望且期待的五月愿所有的美好都给你 (十)你会快乐的活更久:总有一季的风景值得期待--一旦你意识到、花开有时!岁月轮转,任何不快乐的时光都是浪费的时光! (十一)一如既往,不负倾城,不负始心,若有期待,便会花开。

(十二)如果真的要拍这部,麻烦给个好的男主,演技好,长得好,人设符合就成。希望两小只开开心心,期待最终花开的那一天 (十三)我不记得那一年我是抱着怎样的一种心态来到这里的,但总觉得那是我一生的开始,就像期待每一年的花开和飞雪一样。

如今在黑夜里有星光,醒来会看见太阳,是不是也是一样期待明天的自己会有不一样。总是怀恋脑袋不装事的从前,却也高兴现在的脑袋里满是烦恼。

回过头望望放佛走过的路脚印一个比一个深。 (十四)精彩由酸楚汇聚,成功乃伤痛凝结。

远方之光,不过心底遐想;近处黯淡,最需勇敢穿越。开始某事,要抱定决心,走走停停,一事无成;坚持某事,要百折不弯,进进退退,终究荒废。

胜固可喜,败亦不馁,泪水赐懦夫,汗水铸辉煌。与其蜷缩做梦,不若连夜赶路,用心血浇灌苦旅,用拼搏期待花开。

(十五)花开的年纪却选择含苞待放本来是怒放的季节却刻意抑制。或许只有自己明白,花期错过或许等待的只有凋零?!又何妨,伤了自己,但是季节还在呀你安好,我最大的期待!愿你明天阳光,花开满园,春光无限,只为最美的你和那个季节~ (十六)中午好,都吃饭了吗?花开了,夏至要来了,期待立夏,期待夏至未至,表白小爽 (十七)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也有些人,浓烈如酒,疯狂似醉,却是醒来无处觅,来去都如风,梦过无痕。

缘深缘浅,如此这般:无数的相遇,频繁的别离,伤感良多,或许不舍,或许期待,或许无奈,终得悟,不如守拙以清心,淡然而浅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缘来缘去。

(十八)无惧世事变改还是越难越爱,为你所以在期待,花开花落至少这一季,被甜蜜盖过了伤害。”有的爱情明知越难却越爱,因被甜蜜覆盖了伤害。

(十九)一个人的世界深处,时光静谧,次第花开。生命有所热爱,有所期待的美好。

那些少了陪伴的日子,也能过得宁静,安怡。漫过时光深处的绚烂,绕过侃侃而谈的喧哗,风雨岁月的洗礼,养成一颗坚强而宽暖的心。

以一份优雅的姿态,行走漫漫风尘。 (二十)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愉悦,并非全因为花开得好,或者菜香可口,还因为它符合了你心上关于人的期待。

(二十一)相信你的一切都会更好,如我期待,如你所想。一念一花开,花开一菩提。

一年四季,跟你走遍大地,我心随你飞扬。 (二十二)岁月总是东流,时光永不停留,美丽的四月刚走,迷人的五月又将挥手,翻过今天这页日历,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一个崭新的六月期待每个人生张开双臂迎接荷花亭立的季节。

花开四季是百花从不错过属于自己的花期,人生四季更不能错过每个时段的努力,是少年就应认真学习 (二十三)看到绿绿的小叶子,内心突然变得平静、充盈,感觉一个小小生命的诞生,期待花开。 (二十四)路边的花开的如此痛快,如此酣畅淋漓,如此无怨无悔,听着《望》,更期待楚乔传了,虽然剧情以战争与信仰为背景,我还是很期待楚乔和宇文玥之间的爱与恨,更期待他们之间在战火下被淹没的爱情火花。

(二十五)从朋友家掐的几段尖儿,扦插在盆,先是放在阳台,越长越衰,年后搬到楼顶的天台,阳光雨露,野蛮生长,如今长满一整盆,开出绚丽的花,向着太阳露出迷人笑脸。每天上去看看,便也心情舒畅。

原不喜欢养花,觉得花矫情,喜欢种草,因为平凡无所求,像及了我的个性。现在喜欢养花了,因为花开是一种期待,是一种收获,便也是一份喜悦。

(二十六)这些年来,也有花开,也有春来这些年来,也有冬雪,也有期待这些年来,一切都在,却唯独你,最难忘怀。十余载,我对你,依旧深爱,我懂得了你的悲哀,也目睹了你的风采。

(二十七)那低眉浅笑,那娉婷你是,你是天真,皎洁,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株玉兰,。

7我等燕归来,求解整首诗句

导读一曲《为你等待》,温柔缱绻,绵绵流淌。

你说,定会高歌一曲,为你!诗意挥洒,激情满怀。自此,心底里便开始歌唱,只是,唱出来的却始终是等待二字。

风中的承诺,必然如风,风过,无痕。 1 二月的夜空,繁盛异常,烟花漫天。

大朵大朵的,争相怒放,轰轰烈烈,演绎着人间盛大的欢庆。 它们不是花,只是酷似花而已。

却比花多了一份遗世拔俗的美,一刹间的触目惊心,美到极致。只是,沦落红尘里,却是灰烬。

烟花满天,星光灿烂,那是我凝望你的眼!轻轻按下发送,等待。然,静默的手机,亦如我手心的冰凉。

一朵烟花与另一朵在空中擦肩,是不是和我与你的初遇见,一样?瞬间邂逅,刹那欣喜,而后各自消散。两朵烟花落地,灰心或可交结一起,分不清彼此,而我与你,便是真的消散。

爱的狂喜与刺痛也都似在这顷刻间,宛如烟火。 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最终谁都不是谁的谁。

2 雷声惊碎了梦魇,第一声春雷,就这么毫无预兆的,突然而至。耳畔有雨滂沱,那满地的烟火灰烬,该是冲刷干净,那些繁盛或许不曾来过。

一些影,缓缓浮上来,象午后颓墙上的日影,很快过去,另一些影再浮出。梦,正在暗自蓬勃,似乎永远可以拥有饱满洁净的生命,美丽丰饶的沃土。

梦里异常拥挤,快乐在梦里招摇,笑声划破喉管;悲伤在梦里横行,眼泪浸湿一枕。梦里,傻傻的问:天涯有多远?你答:天涯在咫尺间。

伸出的手,却握不住一丝温度,咫尺却已是天涯。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梦,是不是比现实更真实? 梦醒,终于看见,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 窗台上,我的芦荟死了。

没有和我道别,亦没有任何遗言。枯了所有,散了魂魄,弃了我。

有东西哽在喉间,几近窒息。 它不开花,不结果,一直保持着葱茏的绿色,莹润挺拔的茎叶向上生长。

它不需我浇水,不需我施肥,只吸食自然雨露和光照,便可自生自长。我以为,那顽强的生命,可以永不凋零伴我一世。

最初是因为不必等待花期,亦不必精心照料,选择了它,静静伴我从夏到冬,静默隐忍,这份无言的情义温润而绵长,清香而悠远。而今,它死了,在这个烟花漫天,春雷滚滚之夜。

任何生命,都是有情感的,大抵是我的漫不经心,让它伤心孤独而去的吧。 从此明白,属于我的,一旦拥有,便该好好珍视、珍惜;不属于我的,不再勉强自己苦苦追寻。

而走了的,便不再回来。没有谁可以守着一个无望的等待,耗尽一世的热情! 4 枕着双臂,定定地伏在窗台上。

从什么时候起,不再爬上窗台抱着膝盖看风景,闭了眼,缄了口,身外之物景竟与我无干。 抬眼,偶见,窗外两株杨树快与窗台差不多高了。

大概三年光景,初来小区时,他们还是新植的树苗,现在竟已长成大树。心底突然闪过你的影,我们是不是像这两株树,三年里,相互守望,却永不能相拥。

你说,不要卷进我的现实生活里,那样你我都会很糟糕。 也许有些人,在相遇时,便已成定局,爱着,却对彼此的幸福无能为力。

我说,爱你,就要你幸福,不管这幸福是不是我给你的。 静默在你的彼岸,遥望,守候。

如这两株树,即使永不相触,至少可以在季节里,一同枯荣,那便是一种简单朴素的幸福。 你,曾温柔地呼唤过我的名字;你,曾在夜阑人静时带给我寂寞的疼痛;你,曾让我在喧嚣中想起,内心突然安静,那么,我如何能辜负,如何能忘记?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5 你说,来我的掌心,带你飞翔,飞向天之外,从此,再不让你受伤。纤巧而敏感的心很容易抓住那一瞬单纯的感动,暗香涌流,温馨弥漫。

一曲《为你等待》,温柔缱绻,绵绵流淌。你说,定会高歌一曲,为你!诗意挥洒,激情满怀。

自此,心底里便开始歌唱,只是,唱出来的却始终是等待二字。风中的承诺,必然如风,风过,无痕。

我说,等待同样精彩!你说,等待精彩回来。相视一笑,默契,却如千里之外。

灵犀的瞬间,守得住,是一段尘缘,守不住,不过是昙花一现。总有些人,在某个时候,翩然而至,然后悄然离开,从此陌路,各自云烟。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6 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忘记,快乐才刚刚开始,悲伤却早已潜伏而来 明日,三月,我把过去打包,寄予清风明月,从此,不为谁等候,不为谁停留,只待燕归来,许我以明媚饱满的春天!着桃花妆,饮桃花酒,穿桃红衣,行于草长莺飞,桃花满天的春色里! 文字,是遗失的印记,亦是记忆的遗忘,落下的字亦是放下的记。

它年,翻看此字,可否忆起,在这个春天来临之时,我与你,曾共同唱响这一份期待? (散文编辑:江南风)。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史。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这类词中历来为人传诵之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写闲适生活的词数量最大,这类词往往于闲适中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情绪,其精神仍与其爱国词一脉相通。如(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水调歌头)《盟鸥》等许多词中都带有这种情绪。一部分写农村生活的词清新淳朴,语言浅近,如(清平乐)《村居》、(鹧鸪天)《戏题村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都是生动的农村风情画。辛词中也有写爱情的词,如(清平乐)“春宵睡重”就写得缠绵婉转,颇能动人。辛弃疾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辛弃疾词在宋代即已有多种版本,主要为4卷本和12卷本两种。4卷本名《稼轩词》,分为甲乙丙丁4集,宋刻本已不存,今有汲古阁影宋钞本及《唐宋名贤百家词》本。12卷本名《稼轩长短句》,宋刻本已无传,今传本通行者有四印斋刻本。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今人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点校本《稼轩长短句》。

另一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但辛弃疾也有许多与陆游不同的地方:他作为一个具有实干才能的政治家,曾经获得相当高的地位,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不像陆游那样主要出于一腔热情;作为一个英雄豪杰式的人物,他的个性要比陆游来得强烈,他的思想也不像陆游那样“纯正”;他的理想,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共同心愿,而且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在历史大舞台上自我完成的志向;因此,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他的词集《稼轩长短句》,保存了词作六百多首。

一、辛弃疾的生平与创作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圆滑、又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啸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激昂慷慨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

虽然,自中原失陷以来,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已经成为文学的中心主题,辛弃疾的词在其中仍然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这不仅因为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

等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充斥官场,把持权位,引导着一条苟且偷安的道路。他愤慨地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子》)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而直到他晚年出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仍是一面浩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面追忆自己青年时代的战斗生涯,表示出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种永远不能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它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

另一方面,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同样无可奈何的心境,使辛弃疾和陆游一样,不得不在乡居生活中寻求排遣苦闷的途径。他是受老庄思想影响很深的,曾自述“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感皇恩》)。老庄哲学让他暂时忘怀世间的烦恼,贴近自然与日常生活,感受并在词中表现“一壑一丘”中所蕴涵的哲理与美感。而由于个性和审美趣味的不同,他的这一类词作不像陆游诗那样偏向于古朴淡雅,而是清新秀丽、活泼灵动。如《清平乐》写农家生活的情调: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西江月·遣兴》写自己放旷的生活: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但这类词作,并不意味着辛弃疾悲愤的心境随着年岁的增长与生活的闲适而谈化。这只是一时的忘情,也是悲愤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只要读一下著名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就可以知道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苦闷,深知人生的无奈,才“欲说还休”。他只能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己的感情寻找寄寓,抚慰饱受创伤的心灵,这是一个英雄人物在一个平庸苟且的社会中的不得已的选择。理解这一点,才能明白辛弃疾写这一类词时真正的心态。

二、辛词的艺术创造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直至南渡之初张元干、张孝祥、叶梦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耻为主题的词,才较多继承了苏轼的词风,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他们的这一类词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内心激情所支配的结果,而没有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追求,也没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题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在他的词中,如“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贺新郎》),“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乃至“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兰陵王》),都是激愤不能自已的悲怨心声,如“天风海雨”,以极强烈的力度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如“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水龙吟》),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贺新郎》),“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浪淘沙》),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

而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从开头起,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

在意象的使用上,辛弃疾也自有特点。他一般很少采用传统词作中常见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与所要表达的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在他的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如“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水龙吟》),“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满江红》);他所采摭的历史人物,也多属于奇伟英豪、宕放不羁,或慷慨悲凉的类型,如“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的李广(《八声甘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永遇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南乡子》)等等。这种自然和历史素材的选用,都与词中的感情力量成为恰好的配合,令人为之感奋。

所以,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词则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不过,以上只是指辛弃疾词中主流部分的艺术风格而言。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如著名的《摸鱼儿·淳熙己亥……》,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他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如《鹧鸪天》的下阕: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以及《西江月》的下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于简朴中见爽利老到,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境界。所以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这是比较全面也比较公允的评价。

辛弃疾和苏轼在词的语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开拓者。前人说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这当然有些简单化,但确实也指出:到了辛弃疾手中,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有语气活跃的对话、自问自答乃至呼喝,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南乡子》),“杯,汝来前!”(《沁园春》)也有相当严整的对句,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

……。概括起来说,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但并不是说,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意义联贯而下,在词中是很长的句子,但却是顿挫鲜明,铿锵有力,决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词的形式中而已。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是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正如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篇为例,百余字的篇幅,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辛弃疾的词时常也有过分散文化、议论太多,以及所谓“掉书袋”即用典用古语太多的毛病,但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把词大大地改造了;他的词不仅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而且是任何“意”和“事”都能表达得很自由很充分。这样,词的创作才完全摆脱了羁绊,进入了自由的境界。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怨感的解释

哀怨感人。 唐 苏鹗 《杜阳杂编》 卷下:“ 李可及 进 《叹百年曲》 ,声词怨感,听之莫不泪下。” 宋 张先 《汉宫春》 词:“愁来只得殢酒,酒薄愁浓。 《长门》 怨感,恨无金买赋 临卭 。”

词语分解

怨的解释 怨 à 仇恨 :怨恨。 恩怨 。宿怨。怨仇。怨敌。怨府( 大家 怨恨的 对象 )。怨声载道。 不满意, 责备 :埋(俷 )怨。 抱怨 。怨言。任劳任怨。 恩德 部首 :心; 感的解释 感 ǎ 觉出: 感触 。感觉。感性。感知( 客观 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 直接 反映 )。感官。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 刺激 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 感动 。感想。反感。好感。 情感 。 敏感 。感染。感召。感慨。 感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唐代·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写景 , 抒情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岭是广阔天空与大地的分界,远离故乡只看得到无边的白云。

洛水两岸风光何其美丽,这里的重山雾瘴难以忍受。

你可渡过那风高浪急的南海,北边归去衡阳的大雁阵阵。

两地间隔着遥远的距离,何时才能面圣明君呢?

赏析

首联即切题“过岭”。“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是描写过大庾岭的情景。诗人离开京城长安,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才来到大庾岭上,顿感天长地阔,宇宙之闳浑无穷。然而这脚下的山岭却是个分界线,过了岭就是“蛮荒”之地风土人情大不一样了。此时诗人不免产生“去国离家”将为“异域之人”的感叹,觉得自己如同那天空飘浮不定的云朵,不知去往哪里。“见云白”,是诗人对岭南的第一个印象和感受。我国古代诗歌中“白云”和“游子”有某种联系,如“浮云游子意”等。诗人利用这传统的表现手法,以自然澹远之景表现游子浓郁的深情。

颔联写景,以对比的镜头,淋漓尽致地抒发思国怀乡的感情。诗人回忆自己家乡美丽的风光,想像崇山可怕的湿热蒸郁之气,两相对比,倍觉凄苦。

颔联承“去国离家”,上句抒写对京洛风光的眷恋,下句言置身大庾岭头时百感交集的情怀。“洛浦”,即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风光,即风物。武则天执政时期,诗人经常侍奉武后及其臣僚们于洛阳。作为唐王朝的东都,洛阳的风物之盛,自然是诗人亲历目睹过的。如今,诗人站在大庾岭上,行将踏上瘴气弥漫的南国之地,不免产生生死难卜,今非昔比的感慨和帐惘。

颈联转为怀友,“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上句中的人指杜审言,意思是说:南海风高浪急,你可平安地渡过去了吗?是否已到达了峰州呢!下句“北望”似说自己,又似与朋友谈心;看那鸿雁到了衡阳就不用再向南飞了,待春暖花开就可返回故里。言外之意是:我们还不如雁,只能继续行役向南,归期无望。“几群”含意丰富,耐人寻味:那鸿雁且能“大小相从”,有群伴儿。而你我则分飞天涯,孤苦伶仃,要是我俩能像雁儿一样作伴就好了。这句诗抒发不堪回首的孤寂之情,进一步表达对杜审言的深刻思念。

创作背景 诗人被流放到“天长地阔”的岭南,友人不知“人何处”,岭南京城相隔“万余里”,内心无限愁苦,但未见诗人表现得痛苦不堪,绝望怨恨,而以“何时重谒圣明君”一句收尾,表达了思念君王的赤诚,节制了悲伤的情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190篇诗文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宋代·苏轼《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宋代 : 苏轼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写景 , 抒情 , 惆怅 , 感慨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宋代·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宋代 : 辛弃疾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怀古 , 写景 , 抒情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清代·纳兰性德《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边塞 , 写景 , 抒情豪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89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