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谢娜想必很多人都有话说,这位国内最热综艺的女主持人,曾经被誉为“太阳女神”的开心果,拥有上亿粉丝国民度超高的女明星如今越来越争议不断。
谢娜曾是无数欢观众的开心果,她阳光可爱,积极活泼,在节目中是笑点担当,各种夸张搞笑的表情和梗让大家欢笑不断。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谢娜陷入争议,她渐渐被网友吐槽,说她主持节目太尴尬,说她只知道哈哈大笑根本不专业,说她不懂装懂喜欢抢风头,说她没礼貌不会察言观色……总之各种吐槽。如今感觉谢娜在镜头前并不像从前那样活跃,或许是当了母亲之后更加忙碌,或许是争议太多让她疲倦了。
(一)让何炅滚惹汪涵黑脸,细数谢娜尴尬二三事说起谢娜干过的尴尬事,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那句“好美的烟花啊!”当时的谢娜也算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本来应该介绍选手,却被外场的烟花吸引并且大加赞叹,导致耽误选手介绍,旁边另一个主持人尽力救场。谢娜的主持风格从开始就是这样。
当年谢娜凭借活泼大方的表现赢得了何炅的青睐,在李湘离开快乐大本营之后何炅果断让谢娜加入,一待就是二十年。
一开始的谢娜也十分努力,她发现自己在舞台上哈哈大笑搞怪耍宝的时候会让观众特别开心,于是她决定了自己的主持风格——欢脱,搞笑,无厘头。
这样的风格在当时的确新颖有趣,谢娜很快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越来越火。之后谢娜成为湖南卫视的御用主持人,和何炅一起成为最佳拍档。
或许是仗着自己越来越红,在卫视里拿到“一姐”的地位,谢娜也越来越欢脱,欢脱到飞起。在《快乐大本营》中,谢娜更是愈加放纵,有一次何炅跟谢娜说让她重新走一下位,谢娜直接脱口而出“滚”,搞得何炅一时尴尬。
而在跨年晚会主持中,谢娜多次打断汪涵讲话,让汪涵忍不住黑了脸。有一次录节目,岳云鹏讲述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时已经哽咽,而谢娜却毫不顾及地在一旁大声喊“你哭了!他哭了!”然后哈哈大笑,谢娜被大骂没礼貌。在一次和康辉一起主持时,谢娜的双商和专业能力可以说是受到了碾压,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二)谢娜到底做错了什么首先,谢娜的主持风格没有创新与时俱进。当初谢娜初入主持界,那个时候大受欢迎是因为她的风格活跃脱俗,观众看多了那种刻板的主持突然看到谢娜眼前一亮,很容易就被她的热情所吸引。
一开始谢娜的热情特别有感染力,只是时间长了这种热情就会显得很虚很无聊。所以当谢娜热情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最好的风格反而是有所收敛平衡适度。但是谢娜并没有,她反而更加活泼开朗,甚至不分场合地活泼开朗,尴尬多了观众也倦了。
其实谢娜确实有点飘了。谢娜红了之后越来越欢脱,也越来越放肆,在节目中也越来越喜欢表现自己。众所周知《快乐大本营》的大当家是何炅,何老师一直都是情商高智商高所以每次都会包容谢娜的各种放纵,毕竟多年的老搭档了。但是何炅对谢娜也有受不了的时候。
谢娜并不会有意抢风头,更多的是出于恃宠而骄,不会察言观色。她身边的人其实对她都特别包容,尤其是何炅和汪涵,对她的提拔和包容是非常大的。
谢娜每次抢风头都觉得自己是在接梗是在搞笑,是在活跃气氛,所以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就像她对着哽咽的岳云鹏不合时宜地大笑,在镜头前随意讨论何炅的婚姻,不懂装懂地接康辉的话,其实她并没有恶意只是有些没眼色而已。
谢娜对自己没有清楚的定位,作为一个主持人,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到专业能力上。谢娜在这方面显然是存在短板的。
拿康辉和谢娜主持对此,康辉说了一个情况就是当屏幕或者提词器突然出现故障的时候主持人需要干什么,谢娜抢着接话说“要瞎编吗?”康辉当场无语说怎么可以瞎编呢!
这个时候作为主持人就应该用自己既有的相关知识去救场,去把话题完整无误地说下来。由此可见,谢娜身为一个主持人专业能力显然不够。
作为一个主持人,无论多受欢迎,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不能垮,就像何炅或者汪涵那样,他们之所以被誉为台柱子,就是因为他们台风特别稳,能够镇住场子,发生意外的时候能够稳妥处理,让节目顺利进行。
更重要的是一个主持人要学会倾听,倾听每一个嘉宾的心声,主持人只是一个辅助者,并不是舞台的主角,所以时刻记住自己不能抢嘉宾的风头,同时引导嘉宾说出自己的需求和心声,这才是主持人真正的意义。而这些谢娜似乎都没有做到多少。
(三)谢娜其实并没做错,只是缺乏自我定位其实谢娜并不是喜欢“作”的人,虽然她做的尴尬事不少,但是她的人缘并不差。谢娜平时大大咧咧喜欢笑,而且人也热情亲和没有什么架子,所以很多人愿意跟她交朋友。
谢娜参加过很多综艺节目,在综艺节目中谢娜也的确很受嘉宾欢迎,能够调动氛围。谢娜的模仿能力很强,模仿别人十分传神,当年在《综艺大咖秀》中特别惊艳。
谢娜本身性格还是很善良的,只是路子走偏了,没有把握好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吸引人的点在哪里。或者说谢娜并不十分聪明,看不清形势,没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所以一直没有什么进步,反而越来越垮。
非要说谢娜做错了什么其实她并没有多大的错,她绝不是那种为了抢镜头不择手段的人,她的所作所为更多时候是难以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以至于有时或许跳脱超出节目可以把控的效果。
从开始到现在谢娜已经主持了很多年,在很多人眼里她是一个积极欢乐的女孩子,她从来爱笑,喜欢交朋友,喜欢玩梗,如今当了妈妈也越来越成熟稳重。但是因为谢娜的一些尴尬言行也让她争议不断。
其实谢娜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待在快本,好好带新人,不要再继续保持那种浮夸没眼色的状态,因为她路人缘其实还是不错的,改善之后一定洗掉争议的。
2018年,时值央视版《水浒传》上映二十周年,导演张绍林受邀参加某档综艺节目。当他见到曾经饰演鲁智深的臧金生站在台上时,一时情绪失控,泪洒现场。张绍林导演含着泪说道: 我有二十年没有向你们道歉了!
闻听此言的臧金生立刻哽咽了,这位拍摄了最经典版本的《水浒传》,并且因为这部戏 带火了众多无名演员的导演,为何会在二十年后如此感伤呢?
1986年,一部《西游记》火遍大江南北,成了至今为止电视台重播最多的电视剧。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也相继开拍和上映。直到1994年,就仅剩一部《水浒传》还没有着落,作为最后一部登场的中国名著,央视非常重视,经过再三考量,启用了曾经做过《三国演义》分导演的张绍林做导演。但是因为张绍林的学历、能力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大家对于将四大名著的 最后一部交给他来拍并不看好, 可是张绍林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拍摄《水浒传》的艰巨任务。
彼时,《西游记》和《红楼梦》已经上映,《三国演义》也已基本拍摄完毕,其他几部作品的反响之强烈给了张绍林前无仅有的压力。 就这样,张绍林从此开始了与《水浒传》近四年相伴的日子。
为了将这部作品更好的呈现出来,张绍林花了大量心血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他将《水浒传》的原著、评书、连环画、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都看了一遍,甚至请来评书专家田连元来当艺术顾问。为了让编剧安心创作,张绍林甚至将他们“软禁”在了秦皇岛。经过一番改编,原著头重脚轻的缺憾得到了弥补,梁山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也进行了加工。
但是剧本改完了英雄的洒脱和豪迈需要武打场面才能加持,而且当时热映的其他三部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除了《红楼梦》没有武戏,其他两部影视作品都因武戏不够精彩,给观众留下了不少遗憾。张绍林决定一定要在《水浒传》中弥补这个缺憾,因而他相中了被称为“香港第一武术指导”的袁和平,当时的袁和平已经凭借《白蛇传》、《醉拳》、《霍元甲》等作品成了业内首屈一指的武指。
袁和平的要求很高,也力求真实,加之拍摄条件艰苦,这也让演员们吃尽了苦头。 远看像逃难,近看像要饭, 这便成了98版《水浒传》在拍摄过程中真实的写照。
在袁和平的指导下,剧中武打场面精彩绝伦,108好汉个个身怀绝技。原本没有任何武打经验的“梁山好汉”们,可以说是呈现了当时内地电视剧中最精彩的武打场面,这对于整个《水浒传》的成功绝对是功不可没。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精彩场面的背后他们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剧中的“梁山好汉”们在开拍前三个月就被张绍林要求集训,剧组专门为他们准备了健身房和健身器材让他们练肌肉、增块头。剧中的打戏除了特别危险的动作,都是演员亲自上阵,因此拍摄过程中免不了受伤。
在拍摄“武松打虎”那个桥段时,武松差点变成了“肉松”。原本,剧组是想用假虎,要知道, 武松是一个传说中的天人,一个在《水浒传》百回篇幅中独占十回的盖世英雄。 可是假虎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张绍林和其他导演经过反复商议后,不得不向马戏团借来了2只真老虎:一只成年东北虎,一只孟加拉虎。虽说马戏团的老虎都经过了训化,可谁也不能保证这些猛虎不会伤人。但是为了剧情更真实,丁海峰二话没说就与这万兽之王展开了贴身肉搏。可是老虎不发威就会被当作病猫,丁海峰在骑到老虎身上准备拍摄时还是被掀翻在地,还被一巴掌呼在了脸上,旁边的人看着胆战心惊,可丁海峰还一边擦着脸上的血一边安慰大家“没事儿”。
而且当时在选择武松的演员时,张导也是费劲了心思,在之前的作品中,最经典的武松扮演者是祝延平,但是在张导看来,祝延平版本的“武松”匪气太重。按照他的设想,武松是一个所有男人都嫉妒、很多女人都向往的角色,他的形象不仅要粗狂、彪悍,还需要阳光、帅气,让人感觉身上透露着浩然正气。
可是,按照这个标准,实在难以找到匹配的演员,正当张绍林焦头烂额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导看到了丁海峰参演的电视剧《苦太阳》,这个高大又不失清澈的演员迅速引起了他的注意。而彼时的丁海峰正因为没有资源,没有人脉,一度因为丧失信心而打算退圈,就这样,毫无知名度、原本已经准备退圈的丁海峰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此后,每当人们提到武松,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必然是丁海峰。可以说是“武松”这个角色成就了他,也可以说是张绍林发现了我们心中的武二郎。
另外,在拍摄鲁智深倒拔垂杨楼的桥段时,为了更真实得呈现,张绍林要求工作人员找来一颗粗壮的真树埋到土里让臧金生拔,然后利用吊车助力。在当时,找个吊车很不容易,张绍林导演要求必须一次性成功。那时候吊车也没有现在的安全性好,在拔树的过程中,钢丝突然断了,只差大约一尺的距离就要砸在他的脑袋上,幸好树枝当时挡了钢丝绳一下,不然臧金生的脑袋就开花了,真是非常惊险。
而且在确定臧金生饰演鲁智深这一角色时,张绍林觉得只有90公斤的臧金生外形还不够贴切,于是给他立下了军令状,要求他必须在两个月内内增肥。如果做不到,立马走人!
臧金生增肥的过程中非常艰难,每天要吃十几个鸡蛋,为了快速增加肌肉,不能喝水,只能喝奶粉。这还不够,晚上还得吃羊肉、喝啤酒,吃饭的时候,别人都是一小碗,而他是一大盆。虽说,最后的结局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臧金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从90公斤的体重增到了130公斤,符合了水浒传鲁智深的形象,但是经臧金生的好友爆料说:臧金生晚上睡觉脱衣服都是汗流浃背的,甚至还因此患上了心脏病。
这样的画面太多太多,饰演王婆的李明启老师在拍摄过程中因为要拍摄下跪的画面,将膝盖磕破流血化脓;还有刘唐的饰演者邰祖辉,手上缝了三针;阮小二的饰演者刘卫华,眼睛上缝了六针。这些场景在整个《水浒传》的拍摄过程中都随处可见,因为张绍林一直坚守要拍精品的初心,每一个镜头,他都精益求精,而演员们也都绝不敷衍。正是全剧组的敬业与拼命,成就了水浒英雄们一个个鲜活的身影。
1998年元旦,剧组在无锡水浒城举办了一场开播盛典,《水浒传》拍摄近四年,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上了大荧幕。要知道,1998年可以说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经典作品最多的一年,这一年,《还珠格格》、《济公》、《鹿鼎记》等数十部作品相继上映。但是,《水浒传》一经播出后,一时间还是在全国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看热潮。因为太真实,湖南的一位观众在看到宋江被招安的情节时,甚至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将电视给砸了,而这部电视剧也在之后也几乎囊括了电视剧领域的所有奖项。
虽然在我们今天看来,98年上映的《水浒传》,画面有些模糊,声音不够清晰,但是那份真诚、那份热爱、那份执着早已满溢,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观众。
张绍林也被冠以“拼命三郎”之称,在现在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所以,张绍林才会在节目中感慨:当年的自己是那样的苛刻,以至于看到演员们受伤,自己也觉得那是他们身为演员分内的事情,从来没有向他们表示歉意和关心。
令人感慨的是,经过二十余年的时光流逝,当年那些义薄云天、正气凛然的梁山好汉,也都开始变得垂垂老矣,这时的张导在回望曾经大家一起奋斗的岁月时,因为自己的过于严苛而深表歉意:
首先从白敬亭,鬼鬼,王鸥三人说起。他们是《明星大侦探》的常驻嘉宾,但并非每一期都在(好想念白敬亭的脑洞)。不过,团魂也并不是要求他们每一期都出现。
白敬亭在《明星大侦探人》中被称为“最强脑洞”,不仅脑洞大,推理逻辑也非常令人佩服,他应该是节目中,投票投中最多的一位,不仅令观众佩服,更是被导演组关进了“小黑屋”,让他的脑洞写剧本去了。所以最近几期都没有看到小白出现。
白敬亭的推理能力和脑洞确实厉害,而且时不时的来一段说唱rap,什么“我在外面唱跳,你在里面上吊”双押是张口就来,他是节目里的颜值与脑洞担当。
不过白敬亭虽然推理强,但是表现能力与其他几位相比,稍稍欠缺。他在节目里大多时候属于比较“高冷”的哪一类,可以担任推理王,但团魂还差了一丢丢。
另外,鬼鬼是节目中的“欢乐鬼”,有鬼鬼的时候节目热闹与欢乐都不少。并且鬼鬼是节目中的“搜证犬”,找钥匙的水平那是一流,甭管导演组把钥匙塞在哪个角落, 她都能精准的找出来。
而且鬼鬼因为可爱的性格,成了团队里的“团宠”,和谁都能组成“CP”,是大家宠爱的对象。不过鬼鬼的推理能力一般,有的时候会犯迷糊,所以想要成为团魂,还需要好好“刷案件升级”。
至于王鸥,是团里的气质女神,不管是“鸥小妹”还是“鸥扫地”还是“鸥空姐”,她都是节目中颜值和气质的担当,是那种出现以后就能吸引他人目光的女神,尤其是撒贝宁,最喜欢对王鸥“献殷勤”。而且王鸥在指认“凶手”的时候,直觉准的可怕(果然最准的就是女人的直觉),被大家称为直觉鸥。
不过王鸥太有气质了,节目中的形象单一了一些,而且推理能力也稍稍欠佳,所以可以作为团内的气质颜值担当,团魂稍有差距,
最后两位,就是每一期都在的终极BOSS,何炅和撒贝宁这对“双北”组合。
这两位不仅之上和推理能力在线,而且演技非常不错,善于打破自己以往的形象,搞笑,段子张口就来。
在已经收官的三期《明星大侦探》中何炅获得过两次“金条王”(冠军),撒贝宁则是一次。而且何炅在当真凶的时候隐藏的非常深,多次找到关键证据了,都没能指向他,被他顺利逃过,因此他是团魂最有力的人选。
那么撒贝宁老师呢?相比何炅,撒贝宁在节目中搞笑的成分居多,经常一本正经的讲段子,什么“为爱鼓掌”、“睡眠关系”,“合为一体”张口就来。
另外,撒贝宁的推理能力也不错,在作为真凶的时候也善于伪装,经常义正言辞的把锅甩给白敬亭。(心疼白敬亭,被撒贝宁克的死死的)他也是节目中的“狗头侦探”和永远“熄不灭的明灯”,给大家带来许多欢乐。
80年代末,国内影视业蓬勃发展,不但让第五代导演们迅速崛起,也捧红了一大票漂亮女演员。
这批导演们多数都经历过“上山下乡”,吃过苦受过罪,很自然的生出一点“自我补偿心理”。
当他们发达之后,就纷纷将目光放到了“奢靡”的生活中。
这份“奢靡”中,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享受,“女人”也在其列。
01从小缺爱的冯小刚
徐帆出生那会儿,冯小刚已经9岁了。
冯小刚的父亲原本是北京大学西语系的老师,后来在运动中被打成了右派,就和冯小刚的母亲办了离婚。
冯小刚的母亲在印刷厂当医生,父母离婚后,冯小刚和姐姐就跟着母亲艰难生活。
冯小刚父亲
或许是因为缺少父爱,他从小就非常喜欢哭,哭起来没完没了,撕心裂肺。
那时候物质条件不好,家里也没有零食,他母亲就用西红柿拌白糖哄他。
母亲虽然是好心,但久而久之,就让他本来就不怎么好的牙走了型。
为了能让冯小刚在冬天也吃上西红柿,母亲和姐姐会在秋天买很多西红柿,煮成酱汁放进密封的瓶子中,保存到冬天吃。
冯小刚母亲
西红柿这种蔬菜,是冯小刚童年记忆中唯一“幸福的味道”。
后来,他还在**《芳华》中特意设计了一个情节,就是女主大口啃西红柿的场景,蛮有生活气息。
和冯小刚相比,徐帆的童年生活可以称得上“幸福到起飞”。
徐帆出生在文艺世家,妈妈叫李建英,父亲叫徐大叔,都是湖北的楚剧演员。
那时候,在湖北提起他们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徐帆妈妈在湖北还有“第一美人”之称,行为举止,一颦一笑都透着优雅。
徐帆从小就家庭条件好,有艺术氛围,父母也对她给予厚望。
父母除了在精神上满足她,物质上也尽量满足她的一切所需。
冯小刚和徐帆,两个生活差距如此巨大的人,怎么就走到一起了呢?
徐帆和母亲
02两个人的成长方向
冯小刚虽然长得其貌不扬,但在智商上却随了他父亲,从小有才,特别是在绘画上,更是有很高的天分。
凭借这一个才华,他在上学时就成了“出板报”的积极分子。
再加之家庭成分不是很好,他从小就学会了看人脸色,仰人鼻息,非常会来事儿。
这些生活的磨难,在未来的某一天,都成为冯小刚翻身的资本。
马未都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会利用比自己更聪明的人。”
媒体纷纷将马未都的这一说法解读为“贬低”。
但王朔在一次采访中却说:“这不是一种贬低,反而是一种夸奖,这是一个人的能力。”
冯小刚就是凭借这种能力,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混得风生水起。
1978年,留级好几次的冯小刚刚刚高中毕业。
那时候,人人向往当兵,冯小刚也不甘落后,也参军入伍了。
他凭借自己的绘画本领,成了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的美术设计。
这一年,徐帆刚刚11岁。第二年,她就考进了湖北省戏曲学校。
其实,徐帆的父母一点都不希望自己女儿学戏,因为学这个太苦了。第一次看到徐帆压腿压到龇牙咧嘴时,她妈捂着嘴就跑出了教室,在外面哭起来。
学戏的苦,徐帆的父母太清楚了。
但徐帆自己认定了这一行,父母也阻拦不住,只能给女儿报以支持。
十几岁的徐帆每天都要站体型,翻跟斗,压腿,非常辛苦。有时候就连睡觉也要压着腿,不然就会挨训。
徐帆学了一学期之后,邀请父母去看汇报演出,父母才放下心来,觉得女儿真的很适合唱青衣。
在这里,徐帆刚学了3年,还没成角儿呢,学校的京剧学科就解散了。
那时候,毕业是管分配的,没有学校的证明,谁也上不了班。这一下,徐帆就成了待业青年。
徐帆待业这一年,冯小刚却在部队混得风生水起。
他从一个普通的美术设计被提干了,不但能做美术设计,还能策划一些部队的文艺汇演活动,逐渐打开了自己事业的开端。
03事业中的风生水起
徐帆从戏曲学院回到家后,一直闷闷不乐。因为她确实非常热爱舞台表演,几年的学习,她早已将表演视如生命。
几个月之后,武汉话剧团面向社会找演员,在报纸上发了招聘广告,徐帆犹如看到一片曙光,马上就报了名。
因为学过几年戏曲,徐帆出落的越来越漂亮,而且身段好气质佳,基本功和嗓子都是杠杠滴,毫不费力的就被武汉话剧团录取了。
就这样,刚15岁的徐帆就成了话剧团的一员。
不过,因为她年纪小,还没有长开,在头几年演得基本都是女儿、丫鬟之类的角色。
在武汉话剧团,徐帆一边学表演,一边长大,没几年就长成了团里的“一朵花”。
而冯小刚,在部队虽然混得风生水起,但随着部队开始整编,他也成了边缘人物。
1984年,冯小刚就被纳入了转业人员名单中。
后来,冯小刚被分到了西直门粮食仓库宣传科,虽然也是从事文艺工作,但却远远无法满足冯小刚对艺术的渴求。
后来,他发挥自己嘴甜会来事儿的本事,辗转托人,调到了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工会,也是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但地位却不可同日而语。
离开部队的前一天,他还特意照了一张相,以此来怀念自己的部队生活。
在这个单位,冯小刚认识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郑晓龙。
郑晓龙也是一个经历波折之人,身上有很多的故事。
他以26岁高龄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北大学生,成了时代造就的巨匠。
郑晓龙于1982年进入北京电视制片厂,亲眼见证了这里的发展。
1984年,郑晓龙就成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主任。(郑晓龙的跌宕人生:)
这一年,冯小刚认识了郑晓龙,被他领进门,做了剧情片《生死树》的美工,正式接触了影视剧行业。
郑晓龙对冯小刚颇为欣赏,1985年,冯小刚就被调进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做美工师。
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04生命中的转折
1986年,在武汉话剧团呆了5年的徐帆,终于成了台柱子。
这一年,她认识了一个对她的职业生涯有重要意义的人:人艺演员杨立新。
当时,杨立新因为演出任务去武汉,正好和徐帆搭了一场戏,对徐帆非常欣赏。
后来听说徐帆的父母是知名老楚剧演员,他就登门拜访,一来二去就和徐帆一家成了莫逆之交,还认徐帆爸妈做了干爸干妈。
杨立新在武汉呆了大半年,经常去徐帆家蹭饭,和他们一家都相处的很好。
后来,回到北京的杨立新也一直保持和徐帆一家的书信来往。
1986年的冯小刚,除了在事业上奋勇前进外,还认识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姑娘:张娣。
张娣是武汉姑娘,职业是护士,那一年,她正好去北京探亲,就认识了冯小刚。
第一次碰着动心的姑娘,冯小刚完全发挥了自己“耍嘴皮”的功力,不但让姑娘笑得合不拢嘴,还适时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在那个时代,姑娘们还不是非常看脸,才华才是最让人倾心的东西。
不久,这个叫张娣的姑娘就成了冯小刚的“怀中之物”。
本来,张娣父母坚决不同意她的婚事,说搞文艺的男人不靠谱,但冯小刚去她家溜了一圈儿后,她父母就放心了。
张娣父母觉得,这长相挺靠谱的,肯定没人看上他,就放心将闺女嫁了过去。
但她父母还是看错了,就算再难看的人,也会有颗蠢蠢欲动的心,都会适时反咬你一口。
1987年,冯小刚和张娣就领了结婚证,成了合法夫妻。
1987年,对徐帆来说,也是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杨立新写信给徐帆,说人艺和中戏要联合办班,如果表现好的话就可以留在人艺做演员,机会千载难逢,希望她不要错过。
徐帆和父母一协商,就做了去北京的决定,既然要做演员,就一定要做最拔尖的那一个。
就这样,徐帆就赶到了北京,住进了杨立新家。
杨立新和太太对徐帆像亲妹妹一般,不但给她辅导功课,还管吃管住,尽心尽力。
徐帆从小就有低血糖的毛病,为了给她补身体,杨立新的太太就经常给她买巧克力和红糖,吃饭上也特别照顾她。
知道多年后,徐帆才知道,那一年,杨立新两口子一直在省吃俭用攒钱给孩子买钢琴,自己舍不得吃穿,但却没亏待过徐帆。
这事徐帆一直记在心里,两家成了一生的好朋友。
徐帆也不负众望,一下考进了中戏,和江珊、陈小艺、胡军、何冰等人成了同班同学,这一批人后来都成了影视圈的大咖。
冯小刚在这一年,也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王朔。
冯小刚认识王朔那会儿,王朔已经成了大牛,圈内人人都在争着拍他的作品。
冯小刚第一次见到王朔,崇拜的说:“有幸见到您,简直是抬头望见北斗星!”一句话就把王朔夸的妥妥帖帖,从此视冯小刚为自己的小弟。
随后,冯小刚每天跟在王朔屁股后边,以王朔马首是瞻,顺便认识了马未都、海岩、赵宝刚、叶京、叶大鹰等等京圈大佬们。
据传,因为见到王朔,冯小刚还落下了深情的眼泪,其激动之情无法用语言形容。
可以肯定的是,冯小刚确实如小时候一般爱哭,动不动就会激动到落泪。
叶京曾在媒体面前毫不留情的说:
“我戏里的冯裤子,动不动就哭,这个细节就来自冯小刚。多少次他都在王朔面前痛哭,光在我面前就有好几次。”
和这帮大院子弟在一起,冯小刚从来不要面子,将那一帮人全部“伺候”成了大爷。
和那帮大院子弟在一起,冯小刚始终处于饭局的末席,始终是端茶递水的那一个。
在他们面前这样做的时候,冯小刚丝毫不觉得“丢脸”,因为他心里憋着一口气,一口誓要出人头地的气。
进入京圈儿,是冯小刚事业腾飞的重要转折点。
05两个天南海北的人,终于相遇
1988年,徐帆进了中戏,开始追本校的才子老师王志文。
当时的王志文完全是个大帅哥,长发飘飘,风衣牛仔,简直是洋气到起飞。
徐帆追王志文时,他正在追一个叫潘婕的模特。
潘婕是一个想考中戏的女生,委托王志文上表演辅导课,一不小心就擦出了火花。
所以,王志文和徐帆的“师生恋”也没啥了不起,毕竟王大帅哥早就玩过了师生恋。
王志文辅导了潘婕一阵子,潘婕还是没考上,两人的恋情也告吹了。
后来,面对美女学生徐帆的追求,王志文也就缴械投降了,两人还火速同居,住到了王志文的出租房。
从此,徐帆和王志文一恋就是多年,成为校园的最佳情侣。
徐帆在忙着和王志文谈恋爱的时候,冯小刚和张娣也在“日夜奔忙”,两人随后生了一个女儿。
1991年,徐帆从中戏毕业,被分配到人艺做话剧演员。冯小刚也从美工成了郑晓龙剧情片《遭遇激情》的编剧。
这是冯小刚第一触电编剧,却拿到了第11届中国**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提名。
这让他信心大增,更坚定了自己要做编剧的心。当然,这其中有王朔的功劳,他一直在不断的执导冯小刚。冯小刚也不放过任何能和王朔取经的机会。
1991年年底,王朔和马未都等文艺大咖凑在一起,准备弄一个类似《我爱我家》的情景喜剧。
一群人商量了半天,不敢开涮工人和农民,只好拿自己开涮,就有了《编辑部的故事》。
本来,冯小刚不在编剧行列,但王朔力保冯小刚,还撂话说:“如果不让冯小刚做编剧,我也退出,不干了。”
谁也没想到,王朔能这么仗义,最后编剧中就加上了冯小刚。
冯小刚因为天天和王朔混一块儿,非常了解王朔的套路,剧本写出来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多年后,郑晓龙参加采访时说:
“那时候真的挺惊讶的,没想到冯小刚还有这本事,模仿王朔的剧本风格非常有其精髓,不说的话,根本看不出来不是王朔写的。”
后来,《编辑部的故事》迟迟不过审,大家就把这茬放下了。大半年后,又过审了,大家再去找《编辑部的故事》剧本,死活找不到了,就想放弃这个项目。
不料,冯小刚自告奋勇说:“我记得所有的情节,我能重新写出来。”
冯小刚日夜疾书,后来就将《编辑部的故事》还原了。
所以,现在很多人说冯小刚完全是靠拍马屁起来的,这不真实。
在会来事儿的基础上,冯小刚确实有自己的才能,起码能画,能写,能编剧,这些都是他成功的资本。
《编辑部的故事》播出后,简直是火到了天边,冯小刚的身份也终于晋级了一层。
1992年,徐帆因为在外频繁拍戏,不太经常回王志文的出租屋剧组,引起了王志文的不满。
两人终于在一个午后大吵一架,决定分道扬镳。王志文一气之下,还将徐帆的行李扔出了出租屋,决定和她一刀两断。
也是这一年,王朔认识了18岁的才女徐静蕾。
那时的徐静蕾清纯动人,犹如一道耀眼的光照进了朔爷的心扉,再也无法自拔。
徐静蕾是北京“大飒蜜”,身上有北京大妞的爽快和潇洒,不自觉就吸引了“已婚的王朔”。
为了能和这妞儿在一起,王朔不惜以离婚为代价,争取到了和徐静蕾同居的权利。
而王朔和徐静蕾“互相吸引”的过程,都被冯小刚全程目睹。
冯小刚眼看着其貌不扬的王朔交上了这么漂亮的女朋友,他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
06无法回避的相遇
1992年年底,冯小刚成了**《大撒把》的编剧,徐帆成了《大撒把》的女主角。
片子拍完后,冯小刚去看样片,导演夏刚问他:“觉得怎么样?”
冯小刚一砸巴嘴说:“都演得不错,就女主角演得差点事儿。”
旁边的葛优捅了捅他的腰眼儿说:“小点声儿,人在那边坐着呢。”
冯小刚顺着葛优呶嘴的方向看去,只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轮廓,在黑暗中摇曳生姿。
此次,两人还没有交集。
后来,在《大撒把》的杀青聚会上,冯小刚才第一次见到徐帆,夸她:“比**中漂亮了不止一点。”
这次见面后,冯小刚就动了心思。
当时,徐帆因为王志文的事颇为受伤,非常没有安全感。
在和王志文的感情中,徐帆非常被动,完全是付出的那一个,从来没有体会过被人宠,被人爱,被人呵护的滋味。
而冯小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吃穿住行,物质精神,方方面面他都照顾到了。
为了追徐帆,他还专门请教了王朔。
王朔教他请对方看话剧,请对方吃饭,请对方的朋友帮忙,没多久,两人就很熟悉了。
后来,他们一起去广州参加金鸡奖,在机场,冯小刚死皮赖脸跟在徐帆身边,别人问他:“这谁啊?”冯小刚就顺嘴说:“这我女朋友。”
徐帆只是笑,没反驳,两人的关系就这么确定了。
若问为何大美女徐帆看上了冯小刚?或许只有徐帆的一句话能概括。
徐帆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冯小刚对于我,不止是一个伴侣那么简单,更准确的说,他是我一辈子的恩人,他在我最难过的时候领养了我的心灵。”
冯小刚在徐帆和王志文刚分手最难过,最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出现,又适时对她的心灵进行了抚慰,对徐帆这种长情的人来说,确实会终身难忘。
冯小刚追徐帆的过程中,王朔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多年后,冯小刚也回报了王朔,近50岁的王朔要捧王子文的时候,就放到了冯小刚和赵宝刚的手里,没几年就大红大紫了。
1994年,冯小刚和和徐帆在一起后,就和王朔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当导演拍戏。
1997年,王朔的作品被以“宣扬灰色主义”封杀后,冯小刚又和华谊兄弟搭上了线,拍摄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等**,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90年代末,冯小刚终于摆脱了他昔日“冯裤子”的形象,成了导演中的佼佼者。
徐帆,也成了“冯氏喜剧”的一大特色,两人复制了张艺谋和巩俐成功,成了最佳拍档。
随着两人关系的加深,冯小刚的妻子张娣也听到了风声。但她蛮不在乎,以为拖拉上几年就行了。不料,他们的婚姻最后还是以离婚收场了。
冯小刚和徐帆自1993年在一起,直到1999年才领了结婚证。在这段关系中,徐帆整整等了6年。
2001年,冯小刚母亲离世,他忙于拍戏,也是徐帆忙前忙后,料理了老人的后事。
2002年之后,冯小刚又拍摄了《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等**,票房节节高升。
那些年,他自己赚了一个盆满钵满,也让华谊兄弟成了行业的龙头老大。
冯小刚和徐帆的名字,也随着这些**的走红,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夫妇。
2006年,在他们事业志得意满之时,冯小刚却患上了白癜风,花费了数不清的人民币却始终不见起色。
而徐帆,终其一生没能做成母亲,成为她终身的遗憾。
好在,两人领养了一个女儿,聊以慰藉心灵。不过,随着时间的推逝,领养的女儿竟然和冯小刚越来越像,甚至连那一口“冯氏特色的牙齿”也如出一撤,真的让人蛮奇怪的。
斗转星移,2008年时,徐帆也失去了对冯小刚的吸引力,他开始有了花花心思,传出了和著名主持人沈星的绯闻,还因此要和徐帆离婚。
还好,徐帆棋高一招,以退为进,再次将冯小刚拉回了怀抱,还在《金星秀》中爆出了“我们家是男的,吃亏的不是我们”的经典言论,成了全天下男人夸赞的好媳妇。
说实话,真的佩服冯小刚的聪明和进退有度。
特别是2018年范冰冰事件中,他本是崔小哥炮轰的对象,看形势不妙,他马上隐退到了幕后将自己变成了隐形人,也免受了无妄之灾。
纵观冯小刚的成名史,饱含着时代的机遇和他个人的努力,不能简单用“会拍马屁”来形容,那有失偏颇。
在生活上,冯小刚在艰难中长大,在贫穷中磨炼了意志,拥有一颗誓要成功的心。
在事业上,他懂得发挥专长,并深耕挖掘,再一点点转变身份,直至成功。
在人际关系上,他从不自恃清高,敢于弯下腰学习,敢于低下头借势,并在适当的时机将人脉加以利用,终于来了一个华丽的转变。
所以,一个人能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必定有其成功的道理。
14岁签约经纪公司,16岁正式出道,19岁成为香港红磡 体育 场史上最年轻的女歌手,23岁在内地音乐市场爆红,28岁与前经纪公司解约正式独立。
出道即巅峰,这个人就是邓紫棋,一个努力而总是带着笑容的天才奇女子。
虽历经坎坷,却勇往直前,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王者的成名史往往除了接受赞美更重的是在经历中学会成长。
为歌而赞,为歌而来,在这条道路上,鲜花与委屈同在,掌声和心酸齐舞。如秦始皇一样,接受着世人对其残暴的批判也享受着后人对其 历史 发展推动的赞美。
邓紫棋的成名离不开艺术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外婆的引导与教诲。
邓紫棋的外婆是一名教唱歌的教师,妈妈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外公又精通于萨克斯风,舅舅则对小提琴情有独钟,在这么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氛围中,小时候邓紫棋在耳濡目染下对音乐有着高于常人的基础。
特别是外婆对于邓紫棋的影响,可以说外婆是邓紫棋音乐的开始,也是她的偶像,在邓紫棋的心中外婆的歌声是她记忆中无法抹除的烙印。
小时候的邓紫棋不像其他孩童般喜欢痴迷于电视和玩耍,外婆的慈爱让她更迷恋于老人家身边听其唱歌。久而久之,邓紫棋对于声乐有着独特的造诣,甚至小小年纪的她可以完美模仿到外婆唱歌的特点。
也许小时候的邓紫棋就注定会在音乐的道路上开疆扩土。
1995年,不到5岁的邓紫棋,随父母移居到了香港,从此她和外婆相隔两地,对于外婆的思念,邓紫棋始终坚持着每年暑假都要回到上海看望这个影响她的一生的导师,即便如今外婆已经离开人世多年,可在邓紫棋的心中,外婆依旧是她内心深处的的牵绊。
贵人扶持,人生轨迹发生。
到了香港,邓紫棋一边在这个陌生的环境成长,一边在音乐道路积蓄经验。
14岁那年,邓紫棋在唱歌方面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这一年,喜欢唱歌的她不仅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爱情,也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改变。也许这一年对于邓紫棋来讲才是充满魔幻幸福的开心时刻。
14岁的年纪,如花一般令人期待,有向往,有憧憬,也夹杂着一丝叛逆与兴奋,特别是对于爱情的一丝好奇与诱惑,让每个人长大后总是感觉可笑而又天真美好。
这个年纪的邓紫棋喜欢上了隔壁学校的师哥邝晨风,面对懵懂的爱情,邓紫棋显得兴奋与害羞,为了表白师哥,邓紫棋借着联校歌唱比赛在舞台暗自表白,也正是这次唱歌让另一个男人对她倍加欣赏。
也许,邓紫棋的歌曲起源于爱情的感受,以至于她以后的歌曲也很难逃出爱情的魔咒。可惜的是邓紫棋后来的几段感情中却远远没有这次初恋来的甜蜜美好。
比赛当天,邓紫棋在舞台上暗情涌动,奈何她的师哥邝晨风却没有听到歌曲中隐藏的情意绵绵,甚至在歌唱比赛结束后还傻傻的问了一句“你会扮金鱼吗?”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邓紫棋也是感觉莫名其妙,只是邝晨风却当场在邓紫棋面前扮起了金鱼表情,不知道这种高能的举动是不是两人之间特殊的交流,以至于后来的邓紫棋对于用表情扮金鱼的举动,倒是显得栩栩如生。
和邝晨风有了美好的开始,而邓紫棋的人生事业也因为这次比赛而转折改变。
当时这场比赛的评委就是以后让邓紫棋一路扶摇直上的张丹。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两个亦师亦友的“黄金搭档”最后会落下个对簿公堂的结局。
张丹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有头脑,有野心,年纪轻轻在事业上就取得了令人肯定的成就。当年的他在看过邓紫棋的比赛后,打心底喜欢这个能唱能写的小女孩,于是眼光毒辣的他在比赛后便将邓紫棋签到了自己的“蜂鸟音乐”公司。也许在张丹心里,邓紫棋早晚会成为自己手中的“摇钱树”。
张丹是邓紫棋的伯乐,这个不可否认,为了能够立志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艺人,对于邓紫棋他可谓煞费苦心,当初这个从大陆过来的小妮子原名其实叫做邓诗颖,但张丹却认为这么土的名字不适合心中的审美观念,于是经过精心筛选,“邓诗颖”变成了邓紫棋,并附带了一个英文名字“GEM”。
资源充沛,良师引导,邓紫棋的出道可谓一鸣惊人。
2008年16岁的邓紫棋便推出了首张专辑《等一个他》。同年又发布首张音乐EP《GEM》以黑马姿态迅速火遍香港。
唱片一经发售,迅速就被市场买断,甚至刚出道的她,一张唱片高达一千五百块钱,对于一个新手,一个刚出道的未成年来讲,这种成绩鲜少有人能够与之媲美。
此时的邓紫棋傻傻的认为,花这么多钱买唱片的人真是太惨了,私下里还呼吁粉丝别那么傻。殊不知此时最高兴的还是那个慧眼独具的张丹,因为摇钱树终于得偿所愿。以至于以后的张丹为了能从这颗摇钱树获得最大的财富而劳心劳力。
这一年是邓紫棋的幸运之年,未成年的她不仅斩获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新人(金奖),叱咤歌坛生力军奖,而且还获得了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奖” 等多个奖项,可谓风光无限,出道即巅峰。
2011年,邓紫棋的事业再次达到巅峰,这一年19岁的邓紫棋登上了香港音乐人梦寐以求的高度。
对于歌手来说每个地区都有一个象征着音乐高度的舞台,比如内地的春晚,美国的百老汇,悉尼的大剧院……而香港最受热捧的无遗是红磡 体育 场,这是无数香港歌手所追求的主要舞台。
这一年,邓紫棋在这里连续举行了5场演唱会,成了 历史 上最年轻登上红磡 体育 馆的女歌手。她用人气和实力证明自己作为职业歌手的成功。
事业上如日中天,这也让张丹赚得钵满盆满,但是香港毕竟只是一个区域性舞台,为了能够让这颗摇钱树茁壮成长,以便自己收获更多的财富,于是张丹把目光投向了内地。通过人脉关系让邓紫棋参加了当时内地人气颇高的《我是歌手》的舞台。
刚录制这个节目时很少有人知道邓紫棋是谁,毕竟能参加这个节目录制的歌手无遗是在歌坛上拥有一定人气和实力的存在,这让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个从香港过来的小姑娘,就连邓紫棋心里也是打着重在参与的态度来到现场。
结果比赛时,邓紫棋一开嗓音,在场的人震惊了,这个看似柔弱的小姑娘,声音清澈,底气浑厚简直就是一个铁肺嘛!
果然!是金子在哪里都是发光的。
那一晚,邓紫棋用自己作词作曲的原唱歌曲《泡沫》征服了观众,打动了评委。
之后邓紫棋又凭借改编版的《喜欢你》和多首经典歌曲再次吸引了观众的耳朵,经过几场交战邓紫棋的名字从香港红到了内地,微博也从开始的百万粉丝迅速突破千万,她成了名副其实的 “铁肺小公主 ”。
多年龙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爆红的邓很快成了两岸三地中最有人气和实力的耀眼新星。
从出生到成名,邓紫棋在事业上看似顺风顺水,然而在捧高踩低的 娱乐 圈中,很多人的背后都有一部难言的“血与泪”,只是这背后的故事被竞争激烈的环境和 娱乐 圈光彩靓丽的外表所掩盖。
抛开荧幕上的赞美和荣耀,邓紫棋背后的故事又是另一部血泪史。
俗话说得好“人红是非多”,在邓紫棋出道爆红的同时,舆论和争议也随之迎面而来。
那时候很多网友找到了邓紫棋十五岁时在网上的“狂妄之词”:
“胡杏儿是垃圾”,“邓丽欣唱歌一般”“吴卓羲跳舞恶心”……这些不当言语足以在舆论的歪曲中毁掉前程。
那时候,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哪里懂什么处世为人,不过是懵懂无知的快言快语,可热心网友却把这些话语借题发挥,经过添油加醋,很快便引来了很多人的吐槽和骂声,就这样,一个未经世事的姑娘成了很多人眼中“人品低下”,“没有道德”的劣质艺人。
面对网络的口诛笔伐,逼得小姑娘不得不亲自发言为自己出言不逊得罪的前辈诚恳道歉,然而谁在乎呢?很多人只是怀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对邓紫棋依旧指责,批评。
人红是没错,只是邓紫棋是“铁肺”又不是铁人,所有的委屈只能一个人咽下。舞台上她意气风发,舞台下掌声彼伏,看似风光无限,可私下里她也曾一个人承受着压力和无奈,也许只有想起慈祥的外婆,她的内心才会升起一丝温暖,即便是脸上挂着泪水她也能展开笑容。
如果十几岁面对“网络暴力”是她必须经历的“课程”,那么和导演组闹翻再次成为众矢之的就是邓紫棋人生事业的暴击。
《我是歌手》的舞台,让邓紫棋的人气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并且顺利打开了内地市场。但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也是因为这个舞台, 邓紫棋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严峻的一次打击。
果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15年5月30日《我是歌手》的总导演洪涛在微博上突然发飙似的来了一句: 你不换歌,我们换人!晚安!
一句突如其来的话语,惹得很多吃瓜群众一头雾水,同时也引来了很多人的无尽猜想,而这句话也让很多人认为《我是歌手》内部肯定有什么事情发生。
果然!两天后,在《我是歌手2015巅峰会》的正式名单中,大家发现缺少了那个有着“铁肺公主”之称的邓紫棋。
这么一看,确实是《我是歌手》导演组的不对,明明给了对方承诺,却又临时反悔,并且还让人家在两天之内准备新的歌曲,这种做法太不地道,甚至有些不讲武德。
由于这件事的冲击,邓紫棋被舆论顶上了风口浪尖。事后,邓紫棋的公司在第一时间做出了解释。
当舆论形成风暴,足以让一个明星万劫不复。
当初那个一战成名,受尽赞扬的“铁肺公主”,在舆论的几番交手中彻底败下阵来。
吐槽声还在继续,骂声此起彼伏,邓紫棋成了过街老鼠。
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本应该活泼开朗,可她却在观众的误解中,经受着网络暴力的口诛笔伐。那段时间,邓紫棋的有口难言,让她委屈又害怕,她没有办法去解释,只能一个人躲在屋子里七天不出门,七天以泪洗面。
“ 为什么大家看不到真相? ”一个活泼,坦诚的女孩子,心里剩下的只有无尽的委屈。
在痛苦中,邓紫棋甚至有了轻生的极端念头,在她心里甚至多次想用一份遗书来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忘恩负义,卸磨杀驴的人。
网络的吐槽声还在上演,而邓紫棋一个人躲在屋里,此时她的身边不是灯光璀璨的舞台,也不是掌声如潮的观众,一切归于平淡,也许远离了喧嚣和“复杂”,平静的“种子”才会滋生,渐渐的她打开了电视机,有一天她看了一部**《受难曲》,里面血腥的画面,曲折的复活过程突然触碰了邓紫棋的内心。那一刻,邓紫棋突然地发现取悦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经历了两次网络暴力,邓紫棋似乎新生一般,之后一首《新的心跳》就此诞生:
无论世界有多疯狂,我们是浴火的凤凰……
也许邓紫棋还是邓紫棋,但是她所接触的世界已经不是她心中认为的那个世界了。
社会 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事业上经历了一次严峻打击,好不容易从内心的低谷中走了出来,奈何她又和曾经音乐道路的伯乐再次翻脸。
2019年,28岁的邓紫棋突然在微博中宣布将于合作14年的蜂鸟音乐解约,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顺着这个线索深扒,各种报道层出不穷,其中“忘恩负义”的标签再次出现在邓紫棋的身上。
原来邓紫棋和蜂鸟音乐之间已经闹得不可开交。
早在3月9日澳门的一场演唱会中,双方水火不容的现象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当天的现场一度怨声载道,退票声,大骂声交织在一起,不是演唱会太烂而是近万名观众在现场等了一个多小时,舞台之上竟然没有任何动静。
面对焦躁不安的演唱会现场,主角邓紫棋打开了直播软件,向万千歌迷连连道歉,声称造成演唱会没法开始的原因是舞台设备出现了问题,并承诺自己会尽最最最大的努力为大家表演……
邓紫棋的解释,可以感觉出其中的无奈和心酸,但似乎又有什么问题。
真的是设备出现了问题那么简单?难道演唱会开始前工作人员没有检查?他们会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即便是设备出现故障,主办方为何不当面解释而是让一个艺人出面。
面对现场的骚动,此时的邓紫棋根本不知所措,为了不让粉丝失望,邓紫棋只好打开视频,留下的只有深深地歉意和上台后九十度的鞠躬……
一切的一切又显得那么不寻常,似乎这里面并不简单。这不禁让人想起两天前邓紫棋和蜂鸟公司所发生的事情。
3月7日,演唱会的前两天,邓紫棋就在社交平台公开了一篇千字长文。而文章的内容直指蜂鸟音乐和自己曾经的伯乐张丹对自己的不公和压迫,甚至表示要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篇文章一出,马上引来一阵围观议论。很多人对蜂鸟公司的做法感到愤慨,也有很多人认为邓紫棋忘恩负义。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篇文章的公布意味着邓紫棋和蜂鸟公司已经决裂。
如此看来演唱会突然出现这么一出戏,也难保不是蜂鸟公司想让邓紫棋在万千粉丝面前丢尽脸面。
能把人捧到天上,也能把人摔到底谷,这一招真狠,可谓釜底抽薪。
面对邓紫棋所谓的“压迫”,蜂鸟公司立马在第二天便做出了否认。
之后两家公司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蜂鸟公司声称邓紫棋在未经公司允许的情况下,存在多项违约行为,并向邓紫棋索赔金额12亿港币。
对于邓紫棋和蜂鸟公司的纠葛,双方各执一词,至于解约案最终是何结局,还需要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经的良师益友,如今的对簿公堂,不知道张丹是该笑?还是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呢?
经历过几次的冲击过后,如今的邓紫棋依然活跃在各个舞台之上,她的歌声似乎包含了自己经历的过程,那么真实,也那么坚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