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是一位女士因男友经常性地不及时回复信息,感觉到不开心,故此来电倾诉。我听了老师的解析感觉受益匪浅。
一、来电者说出第一句话,表示个案假设已经开始。(个案概念化必须由始至终)
听来电者的语音、语调、语速,去感受语言背后的情绪,是退缩?是恐惧?不自信?还是??
倾听师需要对来电者的情绪进行猜测、假设,然后去验证。
二、来电者难以表达自己,给来电者足够的表达空间,不打断。
来电者难以表达自己,他需要时间整理思路。同时,他可能内心有很多想法却难以表达,可能对应的内心比较压抑。
三、了解来电者此次来电的目的
了解来电者的目的和期待,会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同时也能指导倾听的工作方向。
四、来电者的状态有些不自信、退缩
此时,倾听师需要放慢倾听的节奏,不催促来电者表达,不急着询问,以免会吓跑来电者。此时的他,像只受惊的小兔子,需要安抚、需要温暖。倾听师只表达共情,也可以用“嗯”回应,也可以静静地倾听。
五、通过来电者的倾诉,倾听师已知来电者的现实问题,再利用心理动力学简化模型理解来电者。
1、自尊角度:来电者如何看待自己的、和自己的关系如何,来电者在事件中呈现的自尊水平。比如:不自信、恐惧事件失控等。
案例中,来电者有些不自信,心智化水平偏低。
2、期待角度:即困扰背后的期待(深层愿望)。
案例中,来电者期待他人回应她,对应的是期待得到他人的关注,她认为她得到的关注是不够的。
3、关系角度:即来电者与他人的关系如何,来电者如何看待关系中的自己和他人,来电者与他人的互动模式是怎么样的。比如:渴望又疏离、害怕受伤、感觉自己是受害者。
案例中,来电者害怕孤独,在关系中别人对他的回应是不够的(冷淡的),但是自己又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原因。
4、应对角度:来电者是如何应对问题、如何去适应内心的困扰和周遭的环境。比如:压抑、否认、情绪转移。
案例中,来电者情绪比较压抑,但也会吵架发泄。
六、了解来电者希望得到什么帮助
了解来电者的困扰之后,倾听师了解到来电者的希望得到的帮助,这个问题有以下好处:
1、了解来电者具体的求助目的。问题很多,来电者最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
2、可以让倾听师多从另外一个维度来了解来电者在关系中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想法,来电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如何看待自己正在倾诉的倾听师的、她如何跟倾听师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想法的、
切记,即使倾听师内心已经有了假设,也需要去确认。
七、来电者似乎不太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倾听师需要帮助来电者去捋清楚(倾听的工作目标)
案例中的倾听师是从简化模型的期待角度来理解来电者。以上四个角度,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帮助来电者。
八、应对来电者沉默
沉默,内心很丰富,但是却难以表达。倾听师鼓励来电者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让来电者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面对问题,他有倾听师的陪伴。同时,倾听师也需要了解来电者更多的想法,以便丰富素材,做个案概念化和共情
九、来电者大脑空白(应对关键:稳住,引导来电者思考)
大脑空白,一定是有空白的原因。倾听师需要引导来电者去思考,去探索,是什么让他一片空白。
案例中,来电者依旧没有表达出来。于是,从简化模型四个角度分析
1、应对:来电者应对问题的模式——难以表达自己,跟通话之初就是如此,
2、关系:她难以表达自己,是不愿意表达吗?会不会跟她在跟男友的困扰中也是如此?(假设,待验证)
3、自尊:她是自尊水平不太高吗?她在害怕吗?怕什么呢?怕被批评,被否定?(假设,待验证)
4、期待:
于是,倾听师就问:是否与男友沟通过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求证假设,另外一方面把沟通拉回沟通目标。
十、倾听师了解具体情况,做精神障碍评估
倾听师了解来电者的情感经历,与困扰发生的时间,以及困扰对自己的影响,对来电者进行精神障碍评估,以明确来电者是自己的服务对象。
案例中,来电者精神状态良好,且困扰对其影响并不大,故排除精神障碍。总结问题:来电者社会功能正常,在亲密关系上遇到问题。那么,接下来助人的方向是让来电者意识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问题所在。
倾听师问:“困扰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为何会想在今天来电?”
十一、共情不仅是共情来电者说话内容,还有来电者的状态。
案例中,来电者语气哽咽,想哭的感觉。就说明其表述的事情对她影响很大。她描述自己遭到同事冷落的事情,倾听师共情她的委屈。
那么职场遭冷落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是否会跟其来电的困扰有关?(假设,待验证)因此,她选择今天来电??(假设,待验证)来电者的表达,似乎印证了倾听师的假设。
十二、让来电者充分表达2
即使倾听师已经验证了自己的假设,但是来电者愿意表达,那么倾听师就不急着解释,继续保持倾听。
除共情外,还需要肯定来电者的努力和改变,让其感受到自身的力量。
十三、倾听师在表达中理解来电者
1、期待:她期待能得到他人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包容
2、应对:应对方式来看,来电者是压抑和分裂。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当情绪爆发的时候,又会去攻击他人,且认为自己的攻击是有破坏性的(自己不被喜欢、不被理解),也不愿意去修复和改善。
3、关系:对关系失望。她无法发现关系背后的问题,无法体谅他人为何冷落自己。
4、自尊:对自己失望
作为一名职业失意倾听师也是需要具备过硬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职业失意倾听师的职业概念 职业失意倾听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目前,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增加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职业失意倾听师需要做一段时间的个人成长,也就是自己作为来访者,找职业失意倾听师做咨询职业失意倾听师的工作,在社会的角度看,确实挣不到太多的钱,但你的修复能够使你家族的情节得到缓解,甚至消失,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因为你的状态变化都会有相应的爱的成长。你的状态能够包容并很平和,你的爱人和孩子都会在你这里受益。
优秀的职业失意倾听师不仅需要努力学习,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咨询技能,当然,丰富的知识储备量也是必须的。理论知识只是从书上学来的,并不能直接运用于实践,真正在进行对顾客进行倾听的时候绝大部分技能是在年复一年的经验积累中形成的,因此在倾听中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你比较坚定的会去做一些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和专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人员比拼(特别专注人力资源并努力学习的心理学毕业生除外)。而心理咨询是一个前期投入非常大的工作,因为需要你掌握的心理学理论和案例,还有自我心理派遣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是很多的。因此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无声之处
当我们提到倾听时,一般都会想到倾听声音。但是如果我们要缜密地听,就还要去听没有声音的地方——无声之处。
我们要听声音什么时候停顿什么时候开始,节奏什么时候停顿什么时候开始,以及如何改变——从某一时刻到另一时刻,从某次面谈到另一次面谈,以及整个咨询中的变化轨迹
如果你真的去听无声之处,你就会开始发现它听起来次次都是不同的。无声之处可以听出平和、鬼祟或者紧张——一旦你开始倾听无声之处,你就开始听到不同之声。
2 言词之外
我们当然要听言词,但是我们也要听一个人讲话的语速、音量、音调和音色——以及它们如何变化。
在与来访者的交流中,这些方面通常能够告诉我们来访者在言词本身意思之外更多的意图。它们通常是来访者的情感、防御机制和阻抗的最佳线索——漏掉它们会让我们失去关于其有意识和无意识思想和情感的宝贵信息。非言语交流也非常重要,例如,面部表情、眼神接触或者一个人坐姿的改变。
3 模式
我们通过听模式和重复性元素来决定什么话题和情感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在面谈中多次听到同一件事情,那么我们就可以假设这是很重要的。
类似的,我们还要去听不一致和犯错的地方——刺耳的言辞、声音和情感。设想我们在听一段乐曲——我们对于接下来会听到什么有经验性的判断,如果与我们的期待非常不同,我们的耳朵就会因为听到刺耳的东西而“竖起来”。
听到不一致以及模式中断也是一样的。例如,一位来访者在说一件听起来很恐怖的事情,然后他说这很搞笑;或者一位来访者在说一个人,然后突然好像他们在谈论另一个人。
我们想要听的正是这此变化或不一致。犯错的地方是指口误——也就是一个人想要说一件事却说成了其他事。
举例说明:
昨晚我和我妈妈通了电话——哦!我想说的是我妻子。
这些是有东西藏在无意识中的很好的线索,所以去听它们非常重要。
4 否定和双重否定
倾听来访者说“不”的方式,也会让你得到非常多的信息。
一个来访者可能会说:“我认为我不会去参加聚会”,而另一位可能会说:“我绝对不会让我自己去参加聚会的——休想。”第二个背后的情感力度强烈和清晰。
类似的,还要注意倾听难以捉摸的“双重否定”——请思考这两个句子:
我要去法学院
我不是不要去法学院。
它们两个说的是同一件事——但是为什么第二个人用两个否定来表示肯定呢?使用似是而非的双重否定可能是有其原因的。
5 被动的话语
当人们无意识地拉开自己与自己的选择和行动的距离时,通常会使用被动的话语。听听这两句话的不同:
周五晚上,关于我们的关系走向何方的决定做出了。
周五晚上我和苏蒿分手了。
信不信由你,这两句话表达的是同一件事。
注意听来访者使用的被动话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病人对个人事务的感受。
6 节点
我们可以把无意识想成是一张靠节点连接的巨大的网络。有些点比另一些点连接着更多的东西。
当我们倾听时,会听到所有事情,但是随着我们开始过滤和对焦,我们要听的只是无意识的核心,我们可以称之为节点。
以这些四通八达的节点为目标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们能引导我们走上通往未标示出的无意识领地的小路。这些节点也可能离意识表面很近,因为我们听到的很多都有关于它们的。
倾听节点的方法是倾听以下这些方面,这些通常都是存在节点的标志:
重复的言辞
重复的象征
澄清点
7 要听的重要内容
这里有一些事情是我们在心理动力学咨询中特别要去听的。
情感
自由联想或阻抗
移情
防御机制
无意识幻想和冲突
梦境
7 要听的重要内容
这里有一些事情是我们在心理动力学咨询中特别要去听的。
情感
自由联想或阻抗
移情
防御机制
无意识幻想和冲突
梦境
伦理对心理倾听师的重要意义:
1、保密原则
公元前4世纪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称:“涉及他人生活,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不应为外界所知者,我将保持沉默,视为不可侵犯之秘密。”
在心理咨询中,有两点属于保密例外,即:来访者有自杀想法和计划,以及来访者有危害社会的想法和计划,都必须告知其亲人。其余的信息,都在保密范围内。
求助者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咨询师在写文章需要用到个案资料以及和自己的督导师讨论时,关于来访者的个人信息内容,一律隐去,或用化名。
保密是与来访者发展积极咨询关系联盟的基础,是与来访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关键因素。只有在这种支持性的环境中,来访者才有可能愿意敞开自己。
2、避免产生多重关系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除了咨访关系,不得发展出任何别的关系(美国是终身不发展别的关系,中国是咨询结案三年后可以发展)。咨询师不能爱上来访者,如果咨询师爱上来访者,自己没有能力处理这种情感,就必须做转介,即,转给别的咨询师。咨询师绝对不可以向来访者示爱。
很多时候,来访者把咨询师看得比自己“高”,类似于“老师”“智者”的角色,有的咨询师就觉得自己有凌驾于来访者之上的优越感,有手握大权的错觉,如青岛某医院的那位咨询师。这是一种界限的侵犯。
界限侵犯(比如与来访者有亲密关系或性关系)反映了咨询师不再对咨询关系负责,咨询师没有觉察或不关注自身的问题、反移情,是件可怕的事情。在这个案列中,以伤害来访者的利益来获得自己的满足,这其实已经是犯罪了。
在一些关系建立比较好的咨询中,咨访关系,也并不像是友谊那样是双向的,双方可以无保留地交流情感。虽然咨询关系中有一些因素与友谊是相同的,比如开放、尊重、支持,但这种不是也永远不会成为友谊,它是促进来访者改变的工具,虽然咨询师从这段关系中也可能获益,但这并不是咨询的主要目标。
伦理是用来遵守的
心理咨询工作,因为保密而显得比较隐蔽。
一个好的咨询师,也不大会被宣传出去,即使有,如有的来访因为自己对咨询师感受性比较好,在得知身边的人需要心理咨询师时,就介绍了自己的咨询师。这也是在极小极小范围内的。
反之,来访者遇到不正规的、病态人格的咨询师,明明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也不大会声张,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求助过心理咨询,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
这就更加壮了那些不合格的咨询师的胆。很少有哪些职业像心理咨询师这样,需要高度的自律,需要有正直健康的人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