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手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第1张

手机让生活更加便捷:自从有了手机以后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捷,生活中一些琐琐碎碎的东西都可以在手机上快速的完成,可以省去很多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手机能记录生活:现在的手机里面有非常多的功能,也非常的实用,比如说,手机的记事本功能,就已经可以替代纸质的笔记本。而且,手机的拍照功能更也是优化的越来越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可以记录下来的。

手机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用手机可以更加便捷的和朋友,亲人聊天,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原来想要取得联系还需要写信,打电话,现在直接用手机聊天就可以了。

手机会影响身心健康: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存在一种好奇的心理,有兴趣的东西都想了解一下,如果青少年利用手机查看或者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就会对他们不利了。

扩展资料:

手机这个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现了。当时是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开始试制的。1940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

1973年4月,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当库帕打世界第一通移动电话时,他可以使用任意的电磁频段。

事实上,第一代模拟手机就是靠频率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用户的不同手机。第二代手机——GSM系统则是靠极其微小的时差来区分用户。到了今天,频率资源已明显不足,手机用户也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

  所谓手机依赖症,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点被手机控制了的“状态”,即是手机成了不可缺少的工具外,没有了手机就很难受的那种症状。其表现为:

  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2、 手机不响,心里打受;

  3、大事小情,手机来办;

  4、信号要满,电量得足;

  依赖性氛围:

  1、行为习惯导致的手机依赖 

  2、个性问题导致的手机依赖

  3、心理压力导致的手机依赖

  依赖性的生活方式:

  1、用听音乐和看书代替玩手机。

  2、用面对面交流代替手机交流。

  3、用户外活动代替手机游戏。

  4、用一本书代替手机充电器。

  5、用“系统脱敏”代替“一刀切”。

  手机依赖性的危害:

  1、长期对着手机对眼睛有害,造成近视或眼花;

  2、造成颈椎病的发生;

  3、对身体长期有辐射的危害;

  4、造成对心理上的依赖。

高中生使用手机有以下一些利和弊:

利:

1 学习便利:高中生可以使用手机进行在线学习、查找学术资料和教育应用程序,提高学习效率和便利性。

2 信息获取:手机使高中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各种信息,包括新闻、科学知识、文化等领域的信息,增加知识储备。

3 沟通交流:手机为高中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与同学、老师和家人保持联系并交流信息。

4 多媒体学习:手机上可以安装各种学习应用和多媒体资源,如电子书、课程视频等,帮助高中生更加生动和有趣地学习。

弊:

1 分散注意力: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会分散高中生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专注于课堂和学习任务,影响学业表现。

2 上瘾和时间管理:有些高中生容易沉溺于手机使用中,导致成为手机依赖症,浪费大量时间,对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3 社交问题:沉迷于手机使用可能导致高中生与现实中的家人、朋友和同学交流减少,影响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4 健康问题: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眼睛疲劳、颈椎问题和睡眠不足等健康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手机在高中生的教育和社交方面可以是有益工具,但必须合理使用和控制使用时间。重要的是要培养高中生对手机的良好使用习惯,并确保其不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关注并提供指导,帮助高中生充分利用手机的优点,避免其中的弊端。

如今,在社会生活中,经济条件日趋完善,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日益加快的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这一时间在学生、家长和老师间引起了轰动。那么,中学生到底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呢?

该。

1现在的很多家庭中父母大部分时间靠在工作上这也就减少了关心孩子的时间。如果孩子能随身带着手机,外出或上学等能随时给父母报个平安,这既减少了父母的忧虑,也节省了很多时间,非常方便。

2现在的经济条件,大多数家庭都有了提高,基本能养活孩子的手机,再说,现在带手机的同学或有手机的同学已经很多了。据一位老师说:他们班里50名同学,40名同学手机,可见这个可怕的数字足以说明带手机的普遍性。

3只要学校能制定好一些相关制度,学生不影响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带着手机。

可以便于学生多角度交往'学习及时,及时了解一些新闻消息等。

不应该。

1手机对人尤其是学生的辐射能力很强,时间长了会有损大脑,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学生的防范意识还比较弱,加上由于贪玩,所以手机很容易丢失。另外,很有可能随时会成为不发分子的猎物,在适当的时机被不法抓住、盯住,轻者可能被恐吓、逼威;重者则有可能遭受暴力逼迫,甚至是生命危险这对自己的成长和家庭会带来很大影响。

2容易引起同学间互相攀比,造成不良风气。尤其对于很多农村或农民工在城市读书的子女,有的甚至还会带来家庭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学习成绩下降。

3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对学生来说极容易造成一些不健康行为。比如上课偷发短信、聊天、玩游戏、考试作弊、偷拍甚至是上网,会成为同学间传播不良信息的媒介,很容易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纪律。另外,也很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是,现在很多学校的校规中明令不准带手机、mp3、文曲星等进入校园。而《中学生守则》的第2条就明确提出“遵守校规校纪”。另外,《中学生行为规范》中也有提到:不互相攀比、不互相作弊、不浏览、不制作和传播不良信息。

5就算真有事,我们完全可以借学校的电话或者老师的手机用一下,或者买一张IC卡随身携带,既安全又便。

不过,这个问题的最终定论还是应该看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反应,甚至是国家、政府施行的一些条例。现在不是有了专门儿为学生准备的只能通电话的小灵通了吗?这个应该可以考虑。但是,我个人认为,当前,最好还是不带,以上反对条例全是理由。

手机交流方式:

1、优点:主要的通讯工具,具有便捷、经济的特点,尤其短信功能倍受青睐。

2、缺点:许多重要场合常被不断个性化的铃声所打断,如设置成静音,也许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事项,开车时拨打或接听电话还会受到处罚,甚至酿成交通事故,危及公共安全。短信功能虽好,却因字体太小,肉眼不易立刻辨识。

手机交流对生活的改变

网络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使沟通行为趋向单一化。正因为网络是如此便捷,过去面谈的事情现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MSN或QQ几行字发出就能够完成。电子邮件代替了带有个人笔迹的书信,电子贺卡代替了明信片,连购买礼品也可以网上订购。

尽管网络非常发达,其毕竟与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有所不同,话语信息讲完了,而情感的互动却如隔山打牛。沟通方式的单一化损失的不仅仅是情感,还有正义感、良知和公德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47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