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记叙笔记
有屈原说、夏至说、龙日说、恶日说、勾践说等等。但流传最为广泛的还是屈原的传说,有关屈原与端午节的历史渊源,文人墨客们早有较多的描写,不再复述。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生活记叙笔记资料,体用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生活记叙笔记一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端午节每一项习俗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如赛龙舟,已经得到全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限,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由此可见,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端午节,在我国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有屈原说、夏至说、龙日说、恶日说、勾践说等等。但流传最为广泛的还是屈原的传说,有关屈原与端午节的历史渊源,文人墨客们早有较多的描写,不再复述。
每到端午节,全国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我国是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因地域不同,习惯不同,所以端午节习俗的内容、习俗的细节,都存在着较多的地域差异。虽然全国各地端午节的过法不尽相同,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都是普遍的习惯。
我们象山人过端午节也有自己当地的风俗习惯,除了包粽子、戴香包、插艾草、挂菖蒲、喷雄黄酒等传统民俗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习俗礼节,就是在端午节的时候,女婿必须给岳父母家“送节”。象山有句俗话,叫做“生男赚柴米,养囡吃酒粽”。在端午节,象山人的女婿就要向岳父母家敬献酒、粽、鱼、肉、鹅、鸭等佳肴礼品,以示感恩岳父母培养了一位贤妻良母。这种乡俗代代传承,称为“端午送节”,充满着父慈子孝、家庭和谐的民俗风情。“送节”通常在临近端午节时,女婿家里就开始准备用糯米、笋壳包好粽子,买好鱼、肉、酒,一只活的大白鹅或者鸡鸭及其他菜肴等食品。到了端午节那一天上午,把置办好的“礼品”盛放在精制的竹篮或小竹箩内。然后,肩挑手提夫妻双双上岳父母家去“送节”行孝。“端午送节”最为讲究的是“头节”,“头节”指的是刚刚结婚的头一年过的端午节。必须女婿女儿双双同往,送的礼品也比较丰富。岳父母收“礼”后,还会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到家来吃饭,用女婿送来的“礼品”做成一顿丰盛的午餐,以此炫耀女婿家的孝道和礼节。但到了往后的每年端午节就随意一些了,如果女婿家生活好的,端午节送礼就丰富一点,遇上家境贫寒的女婿,那只能象征性的送一些礼品,不仅如此,岳父母家还会回送一些钱、粮给女儿家补贴生活。
当然,每逢端午节的时候,最难忘最令人神往的还是童年时代的端午节,最爱吃的还是母亲亲手包的粽子味。
在我童年的时候,生活虽然十分清苦,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贫穷,母亲常常为了家里的柴米油盐的琐事而困扰。尽管如此,但母亲对传统的节日很看重,总会想方设法的让全家过上很有仪式感的传统节日。
记得每到端午节的头几天,母亲就开始着手准备起包粽子的材料了。首先把笋壳放在清水里泡上一天,以便用来包粽子。其实,包粽子的材料很多,而我们象山人包粽子主要还是以笋壳为主。象山人在每年竹笋脱壳的时节里,总会提着竹篮到竹林深处捡上好多的笋壳,放在阳光下晒干后储存起来,已备端午节包粽子。我的母亲也不例外,每年都预备着很多笋壳。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定当后,就开始准备粽子米了。要想把粽子包得又香又好吃,工序还是挺复杂的。我看母亲在准备粽子米时,先用小水草烧成灰(稻草中的一种品名)用热开水侵泡过后,再把稻草灰过滤得干干净净,剩下一桶淡**的碱性水,而后把糯米放进碱水里泡上一个晚上,此时的糯米色彩金黄,透出一般清香味。到了包粽子的时候,把糯米从碱水里捞出来,就开始包粽子了。母亲会包很多样子的粽子,有长长的,有方方的,有三角形的。象山人为粽子取了很多名字,叫“黄包粽、狗头粽、三角粽、对对粽”等,吃起来特别有劲道。
虽然岁月匆匆,童年如烟,但母亲那一抹粽子的清香却久久难忘,始终萦绕于夏日的荷韵与绿茵中,徜徉在记忆深处。在童年时代的端午节,过的是有母亲生活的趣味和童年天真时光。因为粽子里裹的不仅仅是糯米红豆,更有往日的母爱。母亲的粽子,包出了家的味道,亲情的牵挂,解读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蕴涵。如今的端午节,过的却是一种对童年不忍心的回眸和乡愁,吃的是粽子里蕴藏的岁月沧桑。五月的端午节,只是让我们别忘了,曾经的童年,曾经的母爱,曾经的美丽,曾经的那些点点滴滴稀稀疏疏让人心跳的远去的旧时光。
生活记叙笔记二在我故里石牌,安息着几位亲人,几年没回去了,今年清明,我去给他们上了坟。
曾祖传到我父辈,存下“仁”“义”“礼”“智”“信(改为慧)”四男一女,到我记事时就只见到了父亲和四爸(讳“克智”)、二爸(讳"克仁”),“礼”“慧”已殇,一个殒命日本飞机弹下,一个死于癌症折磨中。三位前辈都活到将及九十岁先后仙逝,其中,四爸二爸就安葬在石牌。
上世纪那段混乱的年代,“破四旧”破除了千百年来“死人为大”“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从前修祠堂、建墓园祭祀祖先的礼仪,被“扫除封建迷信”的铁帚无情扫荡一空,大约从七八十年代起,石牌人老了(去世),只得找一处野冈荒坡落寝。不知是什么人先找到了烂泥湖边的这块荒坡,大约是湖水逐年退缩,渐渐让出的地脚,远望低于周边田畴,走近大小还算是个小冈,于是石牌街上老去的人就前前后后、不请自来到这里聚息,荒坡自然而然成了石牌的一块坟场。到我四爸二爸去世时,这片坟场地势高的地方已无插针之地,只能葬在边缘。四爸去世次年,我来给他上过坟,记得四爸的坟就在进坟场的路口,二爸的坟则要穿过坟场,到那边的边缘。
清明前又下了几天雨,直到当天上午还“*雨霏霏”。下午,我来到堂弟昌能家,约他领我去上坟。昌能上午已与自家兄弟姊妹们上完坟,按习俗不能再来故人坟前,他把我送到坟场旁的路边,上坟我一人下车自去。
这里真是名不虚传的烂泥湖。退化成坡的冈地内硬外泥,连日阴雨雨水只浸润了浅浅的表皮,底下硬硬的生土,雨水过后冲下坡去,地面就是稀泥。有坑洼不平的地方,就留下一汪汪水,来上坟的人脚踩稀泥,在倾斜的地面滑出一道道划痕,低洼处踏水而行,积下的雨水立马成一方浑浊甚至是一团泥浆。
我穿着昌能预先准备的长统雨靴,小心翼翼地滑到四爸坟前,靴变成了泥靴,裤腿上仍粘了几处污泥。四爸坟茔上草青了枯、枯了青已将及十轮春秋,如今满封的草又重现青葱,青葱的坟头上插满鲜艳的清明吊子,那是先来上坟的昌能兄弟姊妹们留下的祭奠,他们有的从广东东莞回来,有的是从宜昌、荆门、钟祥赶来,差不多年年如此。清明吊子是招魂幡,招徕逝去的魂灵来接收后人的祭供。坟前的墓碑素颜纯青,清晰地镌刻着四爸四妈的名讳、生辰忌日,一连串立碑后人的落款,清楚记录着不可磨灭的亲缘血脉,荐于世,示于人,贡于天。这是人间最真实最牢固的存档,最亲近最坚实的链接,也是最强劲有力的磁石。正是它的链接和吸引,使得阴阳两隔的人亲亲相连,铸就出中华民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丰碑,千百年来,凡是炎黄子孙,都记着它,想着它。无论是达官贵胄还是凡夫俗子,每当清明节来临,就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哪怕千里万里、哪怕刮风下雨,都要来到这块碑前。
一周前,我就从沙市奔到钟祥来到了父母的墓碑前。父母安息在钟祥城东一处木秀林幽的山坡上,下了车还要走几里路。因为疫情阻隔,去年误了清明上坟,两年未修葺整理,坟周围满了杂草,窜生了一根根一方方新的刺芥、荆棘。坟茔上长满藤蔓青蒿,更有好些粗过几指的刺枝从几米外蓬过来,遮住半边天,使得四周更阴郁幽寂。那天我事先借了砍刀,砍枝斩刺,除草清场,两小时下来,浑身上下里里外外汗得透湿,双手都带了伤痕,再看父母坟上,露出了明朗的天空,驱除了先前的幽暗,那边茂林深处,传来声声“布谷”,打破四周的静寂 。整理完毕,插上清明吊子,供上盆花贡祭,把纸钱柱香点燃,立时腾起片片灰片,升起袅袅青烟。边烧纸钱,边望着父母的墓碑,心里思念父母的恩情,祈祷九泉下的亡灵护佑他们的后代子孙。
听人说,现代有人用科技手段证实真有灵魂,我不敢妄断,但我十六年了也无法忘记我父亲临走时的那一幕。那天我冒雨从沙市赶回钟祥,进家只见父亲躺在卧榻上已人事不醒,母亲泪水涟涟,陪我到他跟前,对他说我回来了,父亲只嘴角略略动弹。约摸一小时后,四爸从石牌赶来,坐到他跟前,摸着他的手,说:“昌权也回来了,你就放心去吧!”没过几分钟,父亲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据四爸留下的自传说,他出生不久我祖父就去世了,而我从来就没见过祖母,由此可知,从年轻时起,他们就双亲俱失,一奶同胞只剩下四爸我爸他们两人。其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们亲密无间,四爸生前,我们家好多事情都请他作主。父亲把他生前的最后一息,留给了他的亲弟弟,这不正是碑刻铭篆的亲亲相连、心心相印吗。
我还不能忘记去年发生的一幕。去年春上新冠肆掠,湖北到处封城堵路,清明我不能来钟祥上坟,到了五月十日“母亲节”前夜,居然梦见母亲来向我问长问短,次日我作诗《日前梦母》:
细丝夜洒南窗冷,
亡母潜来入梦魂。
叨问乍风衣少未,
开颜门旺喜添孙。
醒惊惺眼望故祖,
素墓孤碑残旧飧。
罹疫清明误节敬,
候期北祭报慈恩。
母亲节许下的”候期北祭”,到下半年才得以兑现。八月份中元节前夕,疫情渐缓,我便只身来钟祥给父母上坟。时当三伏天午刻,我下车后就直奔坟前。上山的路上没碰到一个人,路边的农家正闭门午休,没见一鸡一犬,只有长一声短一声的“知了”,一路伴我疾行。那天我还去了公墓给岳父母扫墓,从这边山冈到那边公墓要走几里路,来去的路上也没碰到一人一车,顶着烤人的烈日,同窗家彬在家里惦记我,时不时打来电话,生怕我受热中暑。那天,我给父母上坟时整理先前供奉的盆花,没想到花丛里飞出一窝长脚细腰的马蜂,团团围住只穿着T恤短裤的我,蜇得腿上臂上手上脸上到处是包。在片片飞钱袅袅青烟里,四周树上的鸣蝉扯起嗓子嘶叫,正当我望着眼前的碑,胡思乱想莫不是父母责怪我来迟了吧忽然从右边枝柯丛中传出几声“苦瓜子”鸟的“咕咕”啼叫,仿佛是催促我,结束这次特殊年份的特殊之行。
这行程其实是结束不了的,只要是炎黄子孙,对先祖的祭怀,永远在路上。年年清明都会听到杜牧《清明》的吟传,年年清明那些逝去的亲人坟头墓前都会换上新的彩幡,升起袅袅青烟。我这次来给四爸二爸上坟就是这种行程的承续,即使有一天我走不动了,相信还会有后人接力。
给二爸上坟费了不少周折。我凭着几年前记忆的方位寻去,坟场中间只有唯一一条小径,一路依然滑着稀泥,稍不留神就有滑倒的危险。这次我在这片坟场穿来穿去几乎找了个把小时,在我寻找的同时,我看到有一男子也举着花提着纸钱,在纸花丛中找来找去,有两次我们还有过交会,我想,他也可能跟我一样被那根无形的线牵着,被磁力吸引着,从异地而来,不谙土地,或是在追索某位旁亲远脉。
二爸是二哥昌炎的父亲,我跟二哥同曾祖不同祖父。曾祖传下二子一女,即我祖父、叔祖父和姑婆。二爸是叔祖父的独子,二妈是姑婆的长女,他们是过去讲的“亲上加亲”。二爸其实不满意这宗包办的婚姻,跟二妈生下二哥后就负气离家,其后与胡氏(我们叫胡妈)同居,另立门户生活,二哥则由二妈一人抚养长大成人。记得我小时过年,那时二妈在世,我们给二爸拜年,二哥从不参与。后来二妈病逝,二哥上辈只有二爸嫡亲,时光流淌,慢慢冲淡了父子恩怨隔阂。胡妈没给二爸留下子嗣,晚年两老孤独无依,四爸和二哥时常去照顾,二哥成家后胡妈也曾过来施以援手,帮衬二哥照看过孩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渐渐化解了那段由封建传统陋习扭曲编织的亲情隔膜,二爸去世后,二哥将二爸与二妈合葬于一坟,让被封建陋习分离的鸳鸯在另一个世界破镜重圆,比翼于飞。胡妈去世又晚,逝时因二哥远在南隅,胡家后人临时将她葬于二爸坟旁,无碑无字,籍籍无名。二哥退休后长期在东莞照护孙辈,年年清明他都和嫂子回来上坟,这次,他们特意提前回来,在女儿促成下将二爸二妈和胡妈的坟重新修葺,而后将二坟合为一体,修成睡“8”字形状,重修墓碑,将胡妈也列于碑上。我给二爸上坟时,望着碑上一考二妣的碑文,深深感激于二哥和后人的大义至孝,他们以宽博的胸襟释解历史造成的先辈情感上的陈旧纠葛,弥合了不应生出的亲缘嫌隙,致孝于先人,身教于后代,实在可嘉可赞。
我把柱香插到两个坟茔上,两个坟茔都插着一枝枝鲜艳的纸花,石牌人纸花作清明吊子,一束纸花就是一个招魂的彩幡,我想,那九泉之下,二爸二妈胡妈他们一定是聚在一起,听着几辈的后人从几千里外结成队特来对他们的问候,接受子孙们的探望吧。
连绵几天的雨驻脚了,西方天空上断续现出一缕缕阳光,化开一脸阴郁,散开的云衢之间镶嵌一方方彤云,仿佛晚霞浸染的锦罗。在淡阳斜照下,四周的青葱围着这方红绿粉白的清明的斑斓,微风轻漾,纸花轻轻曳动,仿佛彩幡摇荡。又有几处响起爆竹,那是上坟的最后仪式,响处腾起股股浓烟,又很快化为淡淡青烟,青烟带着亲人的长思,袅袅消失于广漠的苍穹。
生活记叙笔记三当我还是个女孩时,我更喜欢父亲。他几乎从不干涉我的事,不会对我的穿衣打扮评头论足,不会一天到晚唠叨个没完,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乱发脾气,把家里人都数落个遍,更不会为了客套,表扬别人家孩子的同时毫不客气地打击我……所以那时,我经常跟母亲吵架,冷战,然后绝不服软直到母亲先开口对我讲话。我暗自决定长大后能走多远走多远,能少回家就少回家。别人的闺女是贴身的小棉袄,我是母亲怀里的一只刺猬……
结婚后,母亲的家成了我娘家,我开始念起娘家的好,怀念当姑娘时的自由。每当回到娘家,感觉空气里都是绵软的舒服,虽然我们母女间偶尔还会有火药味,但更多的是坐在一起拉家常的亲密融洽,我开始走近母亲,了解母亲。我明白了母亲也是个女人,她也想要伴侣的关怀和在乎,也想要家庭的安宁和富足。
后来,我当了妈妈,开始心疼母亲。她也在夜里无数次为我盖好踢掉的被子吧,或者在我半夜被噩梦惊醒啼哭时,忍着困意轻声安慰:“别害怕,妈妈在呢”。说来惭愧,当了妈妈后我才学会照顾母亲:回娘家为母亲买上生活必需品,给她买舒服实用的新衣服,唠叨她添衣喝水,累了别逞强干活,在家歇着,跟母亲吵架后再把她哄开心,甚至在父母发生矛盾时,开始站在母亲的立场,劝说父亲……最后的最后,反而是我变成了我母亲:当孩子把我耐心耗完后,也会向她发脾气,还会经常向伴侣诉说生活的琐碎和自己的辛苦,不过是希望得到些安慰和在乎。
有人说为了报答母亲,希望母亲下辈子做自己的孩子。我还是不要等下辈子了,就让母亲老了做我的孩子吧!
崔永元
生日:1963年2月20日
属相:兔
出生地:天津
籍贯:河北
业余爱好:
A喜好演奏小提琴、扬琴、吉它,但不喜欢当众表演;
B书法“香山”二字写得很好;
C收集**连环画,现在有400本左右。
家庭成员:我,老婆,女儿
水均益
水均益 (这个大闹酒店的醉鬼,显得贼没素质,还中国第一记者呢!我对他没什么好印象了)
现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观察>>主持人;曾任<<东方时空·世界>>栏目制片人、主持人,<<焦点访谈>>主持恕
属相:兔
出生年月:9月20日
出生地:兰州
籍贯:甘肃
业余爱好:玩
座右铭:很多
家庭成员:不少
身高:169cm
体重:保密
星座:处女座
血型: O
民族:汉
最喜欢的颜色:兰色、紫色
最喜欢的水果:梨、白兰瓜
最喜欢的食品:肉、牛肉面
教育背景:
1980年至1984年 兰州大学外语系,英国语言与文学专业
工作经历
1984年至1993年 新华通讯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任编辑、记者
1989年至1991年 新华社驻埃及中东总分社,任驻外记者
1993年至今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主持人、记者、制片人
作为新华社驻中东分社记者,积极参与了海湾战争的报道,是国内主流媒体首批赴战地采访的记者之一。同时,对阿以矛盾、巴以冲突进行了多角度、全面、深刻的报道,是国内、国际新闻报道中对中东问题有深刻研究、独特见解的记者之一。
1993年,加盟中央电视台后,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栏目记者、编导、主持人。在伊拉克危机、波黑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期间,多次赴战地采访报道,是国内著名的战地记者。在人物采访方面,采访对象大多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人物,是国内专访国际政要、世界商界巨贾和知名人士的采访“专业户”。迄今,已经有了70多次重要专访的经历。曾专访过安南、普京、克林顿、布莱尔、金大中、穆沙拉夫、阿罗约、托莱多、阿拉法特、卡尔扎伊、基辛格、比尔·盖茨、多明戈、泰戈·伍兹等等。多年来,在国际新闻报道和人物专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国内著名的国际新闻主持人。
白岩松
白岩松简历 (不知为什么,就是不喜欢)
1968年8月20日出生
蒙古族
中共党员
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1989年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
1993年参与创办《东方时空》,后正式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持人
沈冰
沈 冰 (都40多了听说还是老姑娘一个)
生日:7月23日
民族:汉
血型:A
身高:173cm
学历:大学
最崇敬的人:周恩来
最喜欢的地方:家
最喜爱的运动:篮球、滑旱冰、羽毛球、游泳、瑜珈等
爱好:中国古典文学、音乐剧、经典**等
简 历
1995年7月至1995年11月 保送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系国际金融专业,后选送到新加坡学习。
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业与财务系
1999年6月至2000年9月 新加坡<<联合早报>>任财经记者
2001年3月获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大赛获银奖(亚军)
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 中央电视台任<<对话>>节目主持人
2002年6月 任<<你好,世界杯>>节目主持人
2002年7月 任<<经济半小时>>节目主持人
李瑞英
李瑞英简历(这个可是大姐级别人物)
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1986年至今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现任播音组组长。
1997年被聘为播音指导;中国广播**电视总局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学会副会长;主持人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
曾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一书;撰写多篇论文,其中“中国电视概论”——《中国播音学》第36章,获教育部优秀论文奖;“从大众传播学看播音与主持位置”等论文受到好评。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
李修平
李修平简介 (不爱化装的大姐,在电视台里出了名的素面朝天)
个人简历:
1983—1987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1987—1989 甘肃电视台(新闻 文艺 专题)
1989—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联播 各挡新闻)
2003.5—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联播)
私人空间:
血型:A型
星座:水瓶座
最喜欢的颜色:紫色、淡蓝色、雪青色
最喜欢的服装款式:正装,也许是受工作的影响吧,我的衣服大多是正装。
最喜欢的服装品牌:德国的艾思卡达,价格特别贵,所以我总在王府饭店打折的时候去买。
工作之外最不爱做的事情:化妆。平时基本不化妆,最多上点口红。工作时一张脸已经扑满了粉,平时就应该让皮肤得到休息,而且化妆很浓容易给人距离感。
工作之外最喜欢做的事:打保龄球、网球、偶尔做健身运动
最喜欢的护肤品品牌:资生堂系列,比较适合我的皮肤
最喜欢的食物:麻辣的四川风味
每天最盼望的一件事是什么:能睡个好觉
最不会做的事:家务,基本上不会做
最喜欢的家居风格:不要刻意的去布置,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吧
和晶
和晶简历 (不知《手机》**的有意无意的影射会不会为她的人气带来影响?)
1988年--1992年 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
1993年--1997年 上海电视台文艺中心益智类节目<<智力大冲浪>>节目主持人(获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
1997年--1998年 上海大学、北京**学院**研究中心联合办学 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在职)
1998年--2002年 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有话大家说>>节目主持人(获“金话筒”银奖,金奖提名)
2002年--至今 中央电视台<<选择>>、<<十二演播室>>节目主持人
2002年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中出任主持
2002年9月 开始主持<<实话实说>>栏目
赵钟祥
姓名:赵忠祥 (我始终支持赵老师!)
出生年:1942 出生地:北京
血型:AB 身 高:178m
最喜爱的文学作品:
《红与黑》《聊斋志异》
座右铭:“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
也轻以约。”
写作状况: 《岁月随想》(1995)
《岁月情缘》(1999)
文清
姓名:文清(PP的主持)
生日:元旦
出生地:广西桂林
籍贯:江西吉安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身高:160cm
体重:45kg
星座:魔羯
血型:O
民族:苗
毕业院校:北京广播学院(本科)、北京大学(研究生)
最喜欢的颜色:绿
最喜欢的水果:西瓜
最喜欢的食品:鱼
最喜欢的书:漫画
座右铭:与人为善、其乐无穷
撒贝宁
撒贝宁 (丑角:)
1976年3月23日—1983年 广东湛江
1984—1991年 武汉洞庭街小学、红领巾小学
1991—1994年 武汉一中
1994——1998年 北京大学法学院
1998年至今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北京大学法学院
听说他得中央电视台第一届主持人大赛第一名是内定的:(
王小丫
姓名:王小丫(找了半天也没有一张满意的,她不上相吗?为什么没有电视里的PP?)
昵称:没有
属相:保密
出生地:四川凉山
籍贯:浙江杭州
业余爱好:锻炼、聊天、发烧音响
座右铭:认真、敬业、合作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
身高:165cm
体重:49kg
星座:水瓶座
血型:AB型
民族:汉
最喜欢的颜色:灰、宝兰、桔红
最喜欢的水果:没有
最喜欢的食品:羊肉
最喜欢的服饰:带有一些随感的职业装
最喜欢的书:很多,每个阶段都不同
最欣赏的人:答对12道题的人
最喜欢的事:有朋自远方来
最难忘的事:去唐古拉山和敦煌
简历
浙江人,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
大学学经济。爱好写作,在校期间曾获中国当代大学生优秀散文奖。毕业后在一家经济类报社当记者,曾在北京广播学院研修电视文学。
1997年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工作。主持过1998年和2000年 “3·15”直播,1999年上海财富论坛;1999年、2000年科技下乡;1999年、2000年“6·5”环境日特别节目;《证券法》实施特别节目; CCTV2000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庆典等。
曾荣获“华鹤杯”全国电视经济节目主持人十佳奖、最佳评论奖,“2000中国电视榜”最佳财经节目主持人、“首届央视十佳主持人”第一名等。
李佳明
你好,我是李佳明,一个生在新疆的四川小伙儿。
(我最喜爱的主持人之一,因为朋友说我们有兄弟相:)
所以照顾他一下,257楼额外帖了他的出道经历
喜欢他的朋友推荐看一下哦
英文名:DEAN
属相:兔 出生地:新疆
籍贯:四川
业余爱好:唱歌、聊天、运动、旅游
座右铭: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两个姐姐
身高:1.74米
体重:70kg
星座:天秤
血型:O型
民族:汉
最喜欢的颜色:红色
最喜欢的水果:葡萄
最喜欢的食品:火锅
最喜欢的服饰:休闲西服
最喜欢的书:能触动心灵的书
最欣赏的人:邓小平
最喜欢的事:能够开发自己潜力的事
最难忘的事:二十年后陪父母回我的出生地新疆
李咏
李咏(争议很大的主持人,我是支持他的,最喜欢高秀敏那句:我说你长的跟李咏似地你愿意听呀?)
出生地:新疆
血型:A
星座:金牛座
业余爱好:和朋友聊天,看VCD
最喜欢的书: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最喜欢的格言:自己想干什么就尽量去干什么
最难忘的事:恋爱
周淘
姓名:周涛 (她的主持风格怎么看怎么有倪萍的影子)
民族:汉族
生日:3月23日
身高:168米
星座:白羊座
血型: B型
体重:50 kg
爱好:读书,瑜伽,飙车
座右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家庭成员:爸爸 妈妈 弟弟
最喜欢的颜色:所有的颜色
最喜欢的食品:瓜籽、糖葫芦、酸奶、麻辣火锅
最喜欢的服饰:手表、手链
最难忘的一件事:蹦极跳
工作简历
1993-1995年就职于北京电视台,任《北京新闻》主播;
1995-2000年就职于中央电视台,任《综艺大观》主持人;
2001年开办以环保为主题的综艺节目《真情无限》,任制片人、主持人。
连续六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并在上百台大型文艺晚会及国家级大型庆典演出(如:庆祝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国庆五十周年……)中担任司仪、主持人。
获奖情况
主任播音员
第三届全国主持人“金话筒“银奖
第四届全国主持人“金话筒“金奖
第二届全国播音主持作品(政府奖)一等奖
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主持人作品“政府奖“一等奖
德国国家电视台颁发的“金皇冠“最佳主持人奖
管彤
管彤简介 (好PP偶稀饭~~)
籍贯:上海
出生地:北京
民族:汉
学历:大学本科
毕业院校: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身高:165cm
体重:46kg
血型:AB
星座:水瓶
最喜欢的颜色:红、粉、蓝
最喜欢的动物:猫
经历:十分简单。应届高中毕业后考取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四年大学生活之后被分配到北京有线电视台,1997年7月正式调入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曾主持《中国音乐电视》、《新视听》、《同一首歌》、《东西南北中》、《交响世界》、《国乐飘香》等栏目。现主持栏目《中国音乐电视》、《新视听》。
毕福建
毕福剑(比较BT的老头:),其他主持人都很爱开他玩笑,看看老头的简历,发现这个人其实也不简单哦)
1959年1月16日生于大连
学习经历:大连市中山区枫林小学
辽宁金县大孤山公社王家小学
辽宁金县第十二中学
大连市第二中学
1976年至1978年
辽宁新金县太平公社唐房青年点插队
辽宁新金县太平公社文艺宣传队
1978年至1985年
(北海舰队)国家海洋局第一调查船大队服兵役。曾任放映组长,俱乐部主任,副航海长,青年干事,团委书记。
1985年至1989年
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导演专业就读
1989年6月至今
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任导演,1997年创办《梦想剧场》栏目,任制片人,兼节目主持人。
1994年参加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拍摄,任主摄像之一。
1995年随“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去北极。
朱军
朱军个人简历 (不管他在春节晚会上犯过多少次错误,他也仍然是赵老师之后的无人能出其右的实力派。我比较佩服他。)
1981年10月--1985年9月 兰州军区84703部队侦察连战士
1985年9月--1988年9月 甘肃省歌舞团 演员
1988年9月--1996年3月 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 演员
1996年3月至今 中央电视台 主持人
获奖经历:
1997年在保加利亚举行的国际金天线电视节目大赛中由他主持、编辑的音乐电视剧《乡风乡韵》获得音乐类第一名,这也是中央电视台音乐类节目首次在国际上获大奖。
1999年在全国金话筒节目主持人评选中获银奖第一名。
2003年获得节目主持人评选“金话筒奖”。
2004年获得中国电视艺术“星光奖”主持人奖。
韩乔生
主持栏目:《甲A足球》
1957年10月11日出生,籍贯:河北邯郸,汉族。
学习经历:
年9月—1985年7月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汉语语言研究专业
1985年9月—1986年7月 北京体院(现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学习、培训
1993年9月—1994年2月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中级培训
工作经历:
1978年10月—1984年3月 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任体育解说员
1984年3月至今 在中央电视台担任体育播音、主持和评论工作
人生格言:弓既然举起,就要射出有的一箭。
主持道路:1987年广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期间第一次作为主持人出现在央视屏幕上。
参与了自1986年以来的历届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赛事的报道,以及近2000场比赛的直播解说评论。
杨柳
姓名:杨柳 (李修平老师口中的超级爱臭美的家伙!!)
生日:7月26日
出生地:山东省济南市
籍贯:河南省封邱县
身高:178cm
民族:汉
业余爱好:音乐、**、旅游
最喜欢的颜色:五颜六色
最喜欢的水果:木瓜
最喜欢的书:围城
最喜欢的食品:日本料理
最欣赏的人:老师
白燕升
白燕升,199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保定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工作。1993年从全国600多人的竞选中脱颖而出,调入中央电视台。
1996年1月1日,伴随着戏曲、音乐频道的开播,从小爱戏的他结束了两年的“飘泊”找到了归属感。几年来,在通向“梨园”的寂寞小路上,默默前行,把不时髦、不前卫、也不受“大众”关注的戏曲节目主持得有声有色,赢得了观众的尊重和喜欢。人们到到了一位懂戏的、在行的、有书卷气的主持人。他也一步一步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戏迷的心里。
刘纯燕
主持名:金龟子
业余爱好:看书、逛街
座右铭:热爱生活、善待自己
1966年8月20日生于北京,汉族,祖藉四川。
1986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从1991年至今主持<<大风车>>节目,塑造的“金龟子”形象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1999年获第四届“金话筒”银奖。
2001年主持的<<聪明屋>>栏目获中国名栏目金奖。
曾为1000多部集译制片配音。1989年荣获第九届“飞天奖”优秀女配音演员奖。(为秀兰·邓波儿主演的影片<<小歌星>>配音。)
董浩
董浩艺术简历(活宝孩子王!!)
董浩,1956年生人。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1977年参加播音、主持工作至今,曾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批一级播音员,1990年初调入中央电视台少儿部任主持人。
鞠萍
鞠萍小档案(现在的她看上去,的确是老了)
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市。汉族,大专学历。1984年毕业于北京幼儿师范学校,熟悉儿童心理,热爱幼教事业。同年11月调入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成为第一位专职青少节目主持人。
1986年全国专栏节目评选中获优秀主持人奖,当时鞠萍仅仅工作一年。
1988年“如意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十佳”评选中获第一名。
1991年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开拓奖”金奖。
1993年获首届优秀节目主持人“金话筒”评选金奖。
1993年获全国少年儿童电视“金童奖”优秀主持人奖。
1995年获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评选金奖。
1991年破格评为编辑职称。
1994年破格评为主任编辑职称,是中央电视台最年轻的一位。
1992年获“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1993年获广电部十杰青年称号。
1995年6月1日至1997年3月任青少部<<大风车>>栏目制片人、责任主编之一。在担任<<大风车>>制片人期间,该栏目获得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电视节目“金童奖”优秀栏目奖,中央电视台十大名牌栏目之一。
1997年5月4日获第二届中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7年3月至2000年3月,任青少中心少儿部<<大风车>>栏目节目编导兼主持人。
1998年10月评选为广电总局抗洪抢险报道先进个人。
1998年11月加入中国***。
1998年12月当选海淀区人大代表。
2000年2月破格评为高级编辑。
2000年6月任青少中心少儿部<<大风车>>栏目主持人,<<风车转转转>>节目制片人之一。
2001年担任“六一”8小时特别制作总导演之一,制作现场直播<<“喜之郎杯”六一足球赛>>和两岸儿童对话节目<<同心童趣>>,均获好评。
2001年11月任<<大风车>>新版栏目<<顽皮家族>>制片人、主持人。
2002年再次担任“六一”8小时特别制作总导演之一,制作<<爱心行动>>,获得好评。
2002年11月当选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黄健翔
江苏南京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英语系。
黄健翔的足球比赛解说既自然朴实又富有激情,不紧不慢又包含大量信息。从球队历史到教练风格,从球员特点到场上形势,夹叙夹议、娓娓道来。而且绝不成为干扰你看球的“噪声”。黄健翔与其他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解说员区别最大之处,在于他的真情投入和由此所产生的个人魅力。
月亮姐姐(王昊)简介
小档案
原名:王昊
主持名:月亮姐姐
生日:10月6日
星座:天秤座
血型:AB型
毕业学校:北京广播学院
最喜欢的颜色:淡**和蓝色
最喜欢唱的歌:<<七巧板>>之歌
最喜欢吃的东西:冰棍、小胡桃
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跑步(不用费脑子,没什么技巧)
爱好与特长:唱歌、朗诵、画画
最喜欢的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个人简历
1996.9-2000.7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学生
1998.11-至今 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主持人
从1998年,大学三年级开始在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担任节目主持人。相继主持了<<七巧板>>、<<音乐手工>>、<<音乐绘画>>、<<月亮姐姐棒棒虎神游中国>>、<<机灵宝宝>>、<<果果变>>、<<棒棒英语>>、<<奥运碰碰车>>和<<芝麻开门>>、<<快乐点击>>等系列节目,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2000年,主持了<<东方儿童>>的串联节目。
2000年,编辑出版了<<月亮姐姐教画画>>一书。
2001年开始担任<<东方书城>>的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向同学及家长推荐好书,并且让大作家与小读者面对面的交流,传播书海心声,年底独立策划导演了三十集系列节目<<七巧板探梦时间>>。
2001年,编辑出版了<<跟月亮姐姐学画画学制作>>一书。
2002年,参加了六一“开采未来”晚会的导演组工作,成功的在人民大会堂给国家***进行了演出。
2002年5月,主持了第五届中国儿童文学奖颁奖晚会。
2001—2003年,受全国妇联的邀请,担任了“我是健康小天使”活动的健康形象大使。
2002年,被中国少年基金会授予“爱心大使称号”。
2002年3月8日,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佳巾帼建功标兵”。
2002年7月,主持了第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银河童声合唱团的专场音乐会,并随团参加了对建军75周年的慰问。
2002年,随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赴黑河演出,主持了<<让中国卡通走出荧屏、走进孩子>>的大型手拉手活动。
2002年12月,获得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红河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设计大赛的金奖。
2003年春节,主持了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首次推出的春节特别节目<<智取博士山>>。2003年出演了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情景喜剧<<麻烦家庭>>。
鲁健
姓名:鲁健
生日:10月4日
属相:鼠
出生地:内蒙古
籍贯:内蒙古
座右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身高:181cm
星座:天秤座
血型:B
民族:汉
毕业学校:北京广播学院硕士
业余爱好:足球、游泳、看武侠小说
最喜欢的颜色:黑、白、灰、黄、蓝
最喜欢的水果:很多
最喜欢的服饰:舒适
最喜欢的书:古典小说、武侠小说
最难忘的事:考研
主持特点:客观、含蓄
最渴望的生活状态:自由旅行
杨澜,1968年生于北京。1986年至1990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0年,杨澜在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女主持人。
从1990年至1994年初,杨澜主持的《正大综艺》节目受到大陆观众一致喜爱,创造了收视之冠的佳绩。她本人于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
杨澜说她是非常幸运的,然而这个幸运女在事业巅峰时期告别《正大综艺》,去美国充电。她先在纽约大学**学院攻读“纪录片导 演”,之后进入全美排名首位的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就读,于1996年5月以全优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6年初,杨澜被美国媒体广泛报道。在《纽约时报》头版报道后,《新闻周刊》又大幅报道。
1996年夏,杨澜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数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2000年那一班》两小时纪录片,在哥伦比亚电视网晚7点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之先河,并获评论界好评。
在1996年,杨澜还被选入英国《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同年,她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杨澜视线》节目成功发行全国52个省市电视台,收视率在各地文艺节目中均获得不俗成绩。
1997年4月,她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作为东亚唯一代表,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11月又应邀出席联合国“97世界电视论坛”。
1997年1月,杨澜散文集《凭海临风》出版,销量超过50万册。
她在一路努力工作之余也不忘热心慈善公益,将第一笔稿酬收入全额捐献给希望工程,因而被选为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常务理事。同年7月,杨澜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校董,成为这所美国长春藤名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董事。
1997年7月,杨澜回归电视业,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 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自己既是制片也担任主持人,目前已有多名著名时事人物接受了她的采访,节目大受评论欢迎和赞赏。
1998年4月起开播的《百年吒 咤风云录》中,杨澜担任主持,引领观众走入过去时光,重温100年来影响历史进程人和事。
杨澜说:“电视是我一生的追求,不在乎这一、二年的辉煌,我认为我将来的事业还有20年”。杨澜已从单纯的主持人走向一名具有真正国际性的电视制片人。
1999年10月离开凤凰卫视中文台。
著名主持人曹可凡
籍 贯:无 锡
出生年月:19637
学 历:硕 士
主要经历:
自1987年相继在上海电视台及东方电视台主持《大学生节目》、《诗与画》、《快乐大转盘》等栏目及各类文艺晚会。1991年毕业 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正式调入东视担任职业主持人,主持《共度好时光》、《飞越太平洋》等栏目以及多台大 型文艺晚会,如《综艺大观110期-庆祝反法西斯五十周年晚会》、《八运会闭幕式》、《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会》、《庆祝香港回归 晚会》、《庆祝澳门回归晚会》、《迎接新千年文艺晚会》、《第五届 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等晚会。自1998年还担任《飞越太平洋》 栏目制片人。所主持晚会受到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哪些? 《射雕英雄传》主要发生在宋朝。两个主人公的名字郭靖和杨康即是代表勿忘靖康之耻。
《射雕英雄传》中后期的战争主要是描述宋元战争史上的襄樊之战。宋咸淳四年(1268),忽必烈命刘整、阿术等率军围困襄阳和樊城(今湖北襄樊)。
次年,又派丞相史天泽前往规划。蒙古军在襄、樊四周修城筑围,封锁汉水,控扼水陆要冲;造战船,练水军;并屡败南宋援军。咸淳六年,李庭芝任京湖制置大使,督师援襄,屡战不利。襄、樊长期被围断援,供饷困难。而宋度宗和权相贾似道却无心援救。
咸淳八年,李庭芝移驻郢州(今湖北钟祥),于襄阳西北清泥河修寨造船,募民兵,以张顺、张贵为都统制。五月,张顺、张贵率舟师顺流而下,冲破元军拦截,抵达襄阳。激战中,张顺牺牲。张贵入襄后,派人潜回郢州,郢将与之约定派军驻龙尾洲接应。
至期,张贵率军突围,但龙尾洲已为元军所据。宋军仓卒接战,大败。张贵重伤被俘,至死不屈。咸淳九年正月,樊城被元军攻破。元军又攻襄阳。二月,宋将吕文焕以襄阳降元。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脑瘫诗人余秀华的励志故事 篇1余秀华,女,生于1976年,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2009年开始写诗,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经过墓园》、《摇摇晃晃的人间》等,作品被《诗刊》微信号发布后,她的诗被热烈转发,人们赞叹她诗歌里的文字质朴滚烫、直击人心、有力量。
她在现实世界里直接、莽撞、痛感十足。余秀华没想到,让自己走红的会是一首关于爱情和肉体的诗。她是一个女人,农民,脑瘫患者。当然,她更是一个健康的诗人。她有些抵触外界突如其来的对诗的热捧,还有伴随在这热捧之后的猎奇。
她会自我解嘲,“炒作之后,幸亏你们发现脑瘫不是假的”。在余秀华看来,一切的喧嚣都会过去。她依然会像自己在诗里所说的那样,“有时我是生活的一条狗,更多时,生活是我的一条狗”。而她“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
格格不入的农民
横店是湖北中部一个普通的村庄。
它在余秀华的笔下充满诗意。她描写这里的白云、午后和麻雀。但当被问到家乡对她的意义时,她丢出一句“鬼地方!”
为什么这个名字总出现在你的诗里
余秀华几乎没有停顿,“因为这个词简单、好用,就跟‘爱情’、‘春天’一样”。
因为疾病,余秀华说话有些口齿不清,面部肌肉的抽搐让她的神情显得有点夸张。但她思维非常快,话说得直而且冲。不仅是对别人,也包括对她自己。有人小心翼翼地问“你怎么看待别人总提你的身体疾病”,她立刻打断了,“脑瘫。你直接说呗,修饰什么。”
“她与这里显得格格不入。”余秀华的小姨说。在她看来,余秀华脾气古怪,思维跟别人不一样。她在村里跟谁都不怎么熟,也说不上什么话。母亲说余秀华脾气坏,爱和别人吵架,在村里没什么朋友。余秀华说过,她不甘心于命运,但她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她和朋友说起自己爱骂人,因为自己爱说真话。
余秀华在村里不怎么走动。这个农妇对村里人聊的家长里短毫无兴致。村里人也没有人读过她写的诗。问起来,他们笑着摇摇头,“看不懂”。余秀华办了低保,每个月60块钱。去年正月,母亲买回了20多只兔子,给余秀华照看,这些兔子成了她的宝贝,也能卖点钱。每天早起吃饭前,她先去割草,喂饱兔子。
最近,兔子一只只死去,让她感到伤心。每天上午是她的看书时间。她最喜欢的书是《悲惨世界》,喜欢那本书中的一切——语言、结构、思想,“那种对人性的刻画,真是好!”她爱读诗,房间的诗集里,几乎每页都有她随手写下的感受和批注。午后,她会花很多时间去写作,她的手不灵活,只能用一根手指敲着键盘,把诗的一字一句录进电脑里。
高中毕业,父亲在村里给她盘下一个杂货铺。母亲周金香觉得,女儿的心思根本不在杂货铺上。“她每天都在打电话,不知道跟谁打,一聊好几个小时,有人来买东西她也不搭理”。有一个月电话费花了174块钱。
除了看书,下象棋最让余秀华快乐。她象棋下得好,提起和村里人下棋,她总是笑,“他们老悔棋,就是不让我悔”。徐建国是荆州著名的棋手,在他看来余秀华的象棋水平在县级可以排到前十。他说她下棋“犀利、灵活有力量”,喜欢进攻,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势,“棋风和她文风一样”。
脑瘫者的远方
“这个身体,把我在人间驮了38年了,相依为命,相互憎恨。”她不得不接受身体的缺陷。
在诗里,她说“说出身体的残缺如牙齿说牙痛一样多余”。远方对她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她曾经尝试过离开这个小村庄。2012年,余秀华第一次离开家乡,去温州一家为残疾人办的厂子打工。那一个月里,她仍然在写诗,晚上把诗读给工友听,“但他们都是木头”,余秀华说。只一个月,她就回了家,她说因为周围的人太世俗,父母说因为女儿手脚不利索,干活慢。
周金香说,秀华在流水线上,手在撕皮包边的时候总是使不上劲儿,怪搭档没修好边,害她撕不下来,然后跟人家吵架。领导出来调解,说给她换个搭档,她又死活不愿意,说,“这个位置好,别想把我换走!”打工没挣到钱,回家还借了100块的路费。那次的逃离对余秀华来说唯一的意义,是让横店村在她心里第一次成了遥远的“故乡”。
2014年12月19日,她在母亲的陪同下去了北京。后来她在博客里写下北京之行略记。
她提到了照顾她的诗友,感慨在人民大学的教室里朗诵自己的诗歌:这是我额外的收获,我更愿意说它是人们敞开怀抱拥抱我的一次美意。这开敞让她感激。但她依然强调自己的独立。“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无法远行的日子里,余秀华的“远方”寄托于信纸和网络。
1995年,她第一次投稿给《钟祥日报》,一投即中。
母亲说她从初中就有了远方的笔友,后来又有了很多网友。很多人从外地来看她。她也会去钟祥或是荆门会网友。钟祥论坛上留下了她许多印迹,从2009年开始,她陆续发了很多诗歌帖。从最早发帖开始,她的诗就赢得了很多赞美。2009年,钟祥贴吧的网友们凑钱给她买了台电脑。在网络上结识的朋友,互相理解、支持、鼓励。说到这儿,余秀华流露出一点感伤,“时间会改变一切,不会一直是这样的。”有一阵子,余秀华把所有的诗歌群都退了,因为和别人吵架。“因为看得过重,反而更容易吵架、容易伤心。”
余秀华被网友伤害过,一次一个网友约她见面,对方远远见到她真人,就掉头走了。诗友老井回忆和余秀华的第一次见面,虽然之前知道她是个脑瘫患者,但没有细想过,见了面,老井被余秀华行动和语言的吃力“震撼”了。老井说余秀华是个苦命的天才。她率真,有些逆反心理,时常在网上得罪人。有些网友攻击她的作品,她喜欢反击,老井劝她假装看不见,她做不到。这是她自己。
余秀华说,这世上有抵达得了的远方和抵达不了的远方。如今,她仍然在那个叫横店的村庄,割草、喂兔子、下象棋、读书、写作。
女人的爱情
她没想到是一首爱情诗让她走红。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里面有肉体,有爱情和远方。她对这首诗并不是很满意,“那首诗里有些辞藻用得太大了,不够克制。写诗的时候不能自亲也不能自疏,要和自我保持一定距离。”
对丈夫,她似乎更不克制。丈夫被她形容为“青春给予她的一段罪恶”。她在诗里说,婚姻无药可救。结婚时,余秀华19岁,丈夫尹世平大他12岁。当时,这个四川籍男子在湖北荆门打工。余家人觉得秀华身体有残疾,能找到个对象就不错。尹世平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又是小学文化,也没什么挑的了。余秀华年轻时曾担心丈夫会跑掉。在余秀华的口中,丈夫性格火爆,斤斤计较,两人经常吵架。吵完架丈夫也离家出走过,余秀华又把他追了回来。
“现在真是后悔,干吗追他回来”余秀华说,20年,这段婚姻太累了。“爱情有个屁爱情!”有人提到这个字眼,她干脆利落地回答。余秀华的母亲周金香说,结婚后,女婿一直在荆门市做建筑工人,偶尔回家,孩子两岁后,两人就开始争吵不断。
三年前,因为在荆门讨不到工钱,他又去北京打工,每年只是过年回来。“不喝酒的时候人是很好的,喝了酒脾气稍微暴了点,话多,秀华就嫌烦。”两人闹过几次离婚,都被余秀华的父母劝阻住了。“死都不能让他们离婚。”在周金香眼中,女婿是老实巴交的人,肯吃苦,没嫌弃过女儿的身体状况。虽然喝了酒会说些难听话,但不会揭余秀华的伤疤。“日子挺好的,两人又有孩子,都是秀华自己在闹。”
尹世平从没读过余秀华的诗,也没兴趣读。他关心的并不是余秀华的精神世界。“你们这样捧她都是一时的,过去就没了。你们能不能帮她在北京找份工作啊,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钱就行。”余秀华把对爱情的态度和渴望都放在了诗里。
“她想给他打电话,说说湖北的高粱酒,说说一个农妇醉酒之后,在大门口拉下裤子解手,说她心里的血都被尿了出来,说她拦住过路的人喊他的名字”。对于这首诗是否有所指,她说忘了。关于现实生活中她的爱情,余秀华有点躲闪。她承认,自己写的爱情诗,她在内心都是经历过了这些过程。但具体的“我不能告诉你”。
她只是说,爱情像信仰,信则有,不信则无。下辈子,希望有个人在她19或20岁时走进她心里,因为那个年纪像花一样。
女儿与母亲
提起父亲的时候,余秀华褪去了她的防备。
余秀华和父亲的感情特别深厚,她说父亲在家人中最理解她。因为出生带来的缺陷,她从6岁才学会走路,那以前,她总是在院门口爬来爬去。行走对于幼年时代的她非常困难,家人先是给她做了学步车,后来又换成拐棍,再后来终于可以摇摇晃晃地走了。
父亲对她付出的爱也比对弟弟更多。余秀华八岁才上小学,和小她两岁的弟弟一同入学。那时候上学放学,她都是在父亲的背上。课间休息,他叮嘱老师安排小伙伴轮流陪女儿上厕所。余秀华上初中时,弟弟总骑一辆28车载着姐姐上学,她身体不协调,在后座上总是坐不稳,弟弟骑起来就会特别艰难,有时候很恼火,对她不耐烦。说到这,父亲余文海形容是哭笑不得,但“感觉心酸”。
余文海回忆起余秀华在高中住校的日子,孤零零地没人照顾她。因为手脚不利索、动作慢,打饭时总抢不过别人,有时候剩饭剩菜也抢不着,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这段话,余文海花了很久的工夫才说完整,中间几次因为哽咽停下。讲完后,他捂住脸,哭出了声。余秀华在诗中感叹父亲这么老了也是不敢生出白发的,因为他还有一个残疾的女儿,和一个刚刚成年的外孙。余秀华的儿子跟了余家的姓。村里人总说,余秀华的儿子“真有出息”。小伙子今年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读环境工程。在家人口中,孩子内向、懂事,跟母亲的关系特别好。
余秀华的世界里,儿子是重要的感情支柱。她不止一次说,“这是我培养出来的儿子。”用余秀华的话说,他们母子之间是没大没小、无话不谈的。
余秀华的朋友圈里除了诗歌外,偶尔也记录着和儿子的互动。今年元旦,她送了儿子一条蚯蚓,儿子一头雾水。她解释,“蚯蚓是用来钓鱼的呀,送你蚯蚓,是要你去钓到一条美人鱼!”“我不知道儿子有没有读过我的诗,如果读了应该会不好意思吧。”余秀华笑了。
在诗里她这样写:我只是死皮赖脸地活着,活到父母需要我搀扶,活到儿子娶一个女孩回家。
喧嚣与沉默
余秀华不期然的就火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余秀华的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微信朋友圈被争相转发,她也被贴上了“脑瘫诗人”、“农民诗人”、“草根诗人”等标签。
余秀华不喜欢被强行赋予的标签。她在博客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我身份的顺序是这样的:女人、农民、诗人。这个顺序永远不会变,但如果你们在读我诗歌的时候,忘记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将尊重你。
她说自己不是天才。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她也不愿意去回答。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余秀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无所谓”。她并不期待所有人的欣赏。“如果所有人都理解,那就不叫理解。我不需要在任何地方找到理解,不能为任何人而写,只能为自己写。”
但她对诗歌的感受也并不止于直觉上,也有着系统化的反思,她经常修改自己的诗。“沈浩波也许说得对,我的艺术性还不够。”她觉得行文造句需要不断地修炼和提升境界,要不断突破自己。她读诗的时候不只是凭着感觉读,她会把每首诗读透,仔细读、思考,把自己的思想放进诗的意象中。在她口中,她的诗是发自于“小我”,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个人体验,以及这其中生发出的想象。
海子也曾让她不能自拔,现在能够批判地看了。她曾在贴吧里贴过一组献给海子的诗,叫做《为海子而哭》,里面写道,“我遇见了披头散发的你/我遇见了口吐火焰的你”。而现在,她可以更批判地看海子的诗了,“也没有那么好,有时太抒情了”。
在余秀华爆红后的几天里,她家的院子挤满了采访的记者、摄像,出版社编辑,还有慰问的领导。面对喧嚣,她在朋友圈里说,“对诗歌而言,这样的关注度实在不应该,超过事情本身都是危险的。不管东南西北风,不管别人怎么说,姑奶奶只是写自己的诗歌,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尽量写好。呵呵,幸好这样的风刮不了多久。”
她几次对记者提到,“诗是很安静、很私人的,不该经受这样的炒作。”她对诗充满了敬意。《摇摇晃晃在人间》几乎是她对诗的告白。她说,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脑瘫诗人余秀华的励志故事 篇2余秀华,她的诗跟梵高一样,可以折射出生命向日葵的绚烂,也像莫奈笔下的荒原草垛,在四季不同晨昏发出耀眼的光芒。窥探其诗歌的特征,痛苦的凝视仿佛是诗歌产生的来源。也许对她来说,生命不需要回归,因为她的诗就代表生命本真。
一、痛楚特质幻化美的力变。
余秀华是左手压着右手写字,诗行里每一个字渗着疼痛。她站不稳自己的身子,总是摇摇晃晃,偏偏倚倚,她的声音挤出的不是绚烂,但是比绚烂还美的痛楚,甚至像哭泣似的悲悯。正是这样的痛楚带给她诗歌美的力变。她的目光既有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也有对外部世界的观望。希望通过诗的远游来结束心灵的磨难和无休无止的孤独无援。她的诗是在内心苦闷矛盾的状态下写出的。带有象征美学的特征。诗人运用各种物象来暗示内心微妙的世界。物质感的形象在她用暗示、烘托、对比、渲染和联想的渠道表现出来。在诗句的描述中,她时刻处在冬天,虽然诗歌却常把她往春天的路上带。她如云朵一样的年华随时可以倾塌,像露水一样的心只能在清风下发呆。她是一棵在若有若无的风里怔了很久的草,偶然扭动一下身躯,也是一艘漏底的船在荒芜的岸,同时拥有木性和水性。她的痛被遮盖、掩埋却又赤裸裸地暴露,像大地一样的辽阔忧伤,她在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爱在她心里就像一场雪,因为过于洁白而接近春天,所以她一次次按住心里的雪,又渴望下一场大雪。爱对她来说,不是诗歌,更像一颗提心吊胆的心,又抑或爱只是经过,像秋风在院子转了一圈,过去了。
二、荒野村落填构筑诗意背景。
余秀华诗歌有其特有的布景,江边、庭院、打谷场、果园、麦田等成了她追逐痛苦和喜悦的风景。在诗歌里爱着,她隐匿自己,又暴露自己。她生活轨迹单调贫乏,环境简陋闭塞,但是却用自然的背景创作出宏大而丰富的诗歌背景,她把思想安放在这个背景之中,潜心铸就诗歌的艺术。在有限的空间,获得心灵的自由,构筑起属于自己的天堂。
三、饱满而匮乏的诗心对立。
余秀华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丰沛,她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余秀华最可贵的一点,是她对诗歌感悟和表达是直白的,她的诗观:一切关于诗歌的表白都是多余的,它是我最深切的需要。诗人刘年曾这样评价: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迹。她的诗不粉饰、不雕琢,不是充满华丽装饰的客厅,质朴得像子夜的村庄那照着想象的微弱的灯火,她的诗代表了新诗的发展,也是一个时代稀缺的物品。
她是一个女人,农民,脑瘫患者。当然,她更是一个健康的诗人。她有些抵触外界突如其来的对诗的热捧,还有伴随在这热捧之后的猎奇。
诗人余秀华在网络“爆红”了。在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的横店村,她家里也有了喧嚣,来了很多记者。“对我的采访,就像是挖煤矿一样。”余秀华调侃道。
电话不断,是各个出版社打来的,她学会了拒绝,“我已经和人家签过合同了”。或因脑瘫病的原因,电话放耳朵上没那么自在,她总是把小米手机开免提。她说自己的脾气很差,甚至说“叫他们都滚蛋”,但她还是礼貌地跟出版商解释原委。
她承认,“脑瘫”“农妇”“底层”这样的标签加于自身或许是走红的因素。“我希望仅仅是因为诗歌本身打动了人。”余秀华说。
格格不入的农民
横店是湖北中部一个普通的村庄。
它在余秀华的笔下充满诗意。她描写这里的白云、午后和麻雀。但当被问到家乡对她的意义时,她丢出一句“鬼地方!”
为什么这个名字总出现在你的诗里?
余秀华几乎没有停顿,“因为这个词简单、好用,就跟‘爱情’、‘春天’一样”。
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余秀华说话有些口齿不清,面部肌肉的抽搐让她的神情显得有点夸张。但她思维非常快,话说得直而且冲。
“她与这里显得格格不入。”余秀华的小姨说。在她看来,余秀华脾气古怪,思维跟别人不一样。她在村里跟谁都不怎么熟,也说不上什么话。
余秀华在村里不怎么走动。这个农妇对村里人聊的家长里短毫无兴致。村里人也没有人读过她写的诗。问起来,他们笑着摇摇头,“看不懂”。
余秀华办了低保,每个月60块钱。去年正月,母亲买回了20多只兔子,给余秀华照看,这些兔子成了她的宝贝,也能卖点钱。每天早起吃饭前,她先去割草,喂饱兔子。
最近,兔子一只只死去,让她感到伤心。
每天上午是她的看书时间。她最喜欢的书是《悲惨世界》,喜欢那本书中的一切——语言、结构、思想,“那种对人性的刻画,真是好!”
她爱读诗,房间的诗集里,几乎每页都有她随手写下的感受和批注。
午后,她会花很多时间去写作,她的手不灵活,只能用一根手指敲着键盘,把诗的一字一句录进电脑里。
高中毕业,父亲在村里给她盘下一个杂货铺。母亲周金香觉得,女儿的心思根本不在杂货铺上。
脑瘫者的远方
“这个身体,把我在人间驮了38年了,相依为命,相互憎恨。”她不得不接受身体的缺陷。
远方对她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她曾经尝试过离开这个小村庄。
2012年,余秀华第一次离开家乡,去温州一家为残疾人办的厂子打工。那一个月里,她仍然在写诗,晚上把诗读给工友听,“但他们都是木头”,余秀华说。
只一个月,她就回了家,她说因为周围的人太世俗,父母说因为女儿手脚不利索,干活慢。
周金香说,秀华在流水线上,手在撕皮包边的时候总是使不上劲儿,怪搭档没修好边,害她撕不下来,然后跟人家吵架。领导出来调解,说给她换个搭档,她又死活不愿意,说,“这个位置好,别想把我换走!”
打工没挣到钱,回家还借了100块的路费。
那次的逃离对余秀华来说唯一的意义,是让横店村在她心里第一次成了遥远的“故乡”。
但她依然强调自己的独立。“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
无法远行的日子里,余秀华的“远方”寄托于信纸和网络。
1995年,她第一次投稿给《钟祥日报》,一投即中。
母亲说她从初中就有了远方的笔友,后来又有了很多网友。很多人从外地来看她。她也会去钟祥或是荆门会网友。
钟祥论坛上留下了她许多印迹,从2009年开始,她陆续发了很多诗歌帖。从最早发帖开始,她的诗就赢得了很多赞美。2009年,钟祥贴吧的网友们凑钱给她买了台电脑。
在网络上结识的朋友,互相理解、支持、鼓励。说到这儿,余秀华流露出一点感伤,余秀华被网友伤害过,一次一个网友约她见面,对方远远见到她真人,就掉头走了。
诗友老井回忆和余秀华的第一次见面,虽然之前知道她是个脑瘫患者,但没有细想过,见了面,老井被余秀华行动和语言的吃力“震撼”了。
老井说余秀华是个苦命的天才。她率真,有些逆反心理,时常在网上得罪人。有些网友攻击她的作品,她喜欢反击,老井劝她假装看不见,她做不到。
这是她自己。
余秀华说,这世上有抵达得了的远方和抵达不了的远方。如今,她仍然在那个叫横店的村庄,割草、喂兔子、下象棋、读书、写作。
女人的三个角色
她没想到是一首爱情诗让她走红。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里面有肉体,有爱情和远方。
她对这首诗并不是很满意,“那首诗里有些辞藻用得太大了,不够克制。写诗的'时候不能自亲也不能自疏,要和自我保持一定距离。”
对丈夫,她似乎更不克制。丈夫被她形容为“青春给予她的一段罪恶”。她在诗里说,婚姻无药可救。
结婚时,余秀华19岁,丈夫尹世平大他12岁。当时,这个四川籍男子在湖北荆门打工。余家人觉得秀华身体有残疾,能找到个对象就不错。尹世平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又是小学文化,也没什么挑的了。
两人闹过几次离婚,都被余秀华的父母劝阻住了。“死都不能让他们离婚。”
尹世平从没读过余秀华的诗,也没兴趣读。
他关心的并不是余秀华的精神世界。“你们这样捧她都是一时的,过去就没了。你们能不能帮她在北京找份工作啊,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钱就行。”
余秀华把对爱情的态度和渴望都放在了诗里。
余秀华和父亲的感情特别深厚,她说父亲在家人中最理解她。
因为出生带来的缺陷,她从6岁才学会走路,那以前,她总是在院门口爬来爬去。家人先是给她做了学步车,后来又换成拐棍,再后来终于可以摇摇晃晃地走了。
父亲对她付出的爱也比对弟弟更多。余秀华八岁才上小学,和小她两岁的弟弟一同入学。那时候上学放学,她都是在父亲的背上。课间休息,他叮嘱老师安排小伙伴轮流陪女儿上厕所。
余文海回忆起余秀华在高中住校的日子,孤零零地没人照顾她。因为手脚不利索、动作慢,打饭时总抢不过别人,有时候剩饭剩菜也抢不着,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这段话,余文海花了很久的工夫才说完整,中间几次因为哽咽停下。讲完后,他捂住脸,哭出了声。
余秀华在诗中感叹父亲这么老了也是不敢生出白发的,因为他还有一个残疾的女儿,和一个刚刚成年的外孙。
余秀华的儿子跟了余家的姓。村里人总说,余秀华的儿子“真有出息”。
小伙子去年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读环境工程。在家人口中,孩子内向、懂事,跟母亲的关系特别好。
余秀华的世界里,儿子是重要的感情支柱。她不止一次说,“这是我培养出来的儿子。”
在诗里她这样写:我只是死皮赖脸地活着,活到父母需要我搀扶,活到儿子娶一个女孩回家。
喧嚣与沉默
余秀华不期然的就火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余秀华的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微信朋友圈被争相转发,她也被贴上了“脑瘫诗人”、“农民诗人”、“草根诗人”等标签。
余秀华不喜欢被强行赋予的标签。
她在博客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我身份的顺序是这样的:女人、农民、诗人。这个顺序永远不会变,但如果你们在读我诗歌的时候,忘记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将尊重你。
她说自己不是天才。
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她也不愿意去回答。
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余秀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无所谓”。她并不期待所有人的欣赏。“如果所有人都理解,那就不叫理解。我不需要在任何地方找到理解,不能为任何人而写,只能为自己写。”
但她对诗歌的感受也并不止于直觉上,也有着系统化的反思,她经常修改自己的诗。“沈浩波(诗人)也许说得对,我的艺术性还不够。”
她觉得行文造句需要不断地修炼和提升境界,要不断突破自己。
她读诗的时候不只是凭着感觉读,她会把每首诗读透,仔细读、思考,把自己的思想放进诗的意象中。在她口中,她的诗是发自于“小我”,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个人体验,以及这其中生发出的想象。
在余秀华爆红后的几天里,她家的院子挤满了采访的记者、摄像,出版社编辑,还有慰问的领导。面对喧嚣,她在朋友圈里说,“对诗歌而言,这样的关注度实在不应该,超过事情本身都是危险的。不管东南西北风,不管别人怎么说,姑奶奶只是写自己的诗歌,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尽量写好。呵呵,幸好这样的风刮不了多久。”
报警!!!!一定要报警!!!!!!
一、家庭暴力是犯罪吗
家庭暴力有其隐蔽性,有些女人被家暴后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也有的为了孩子忍气吞声。
最可悲的是那些根本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女人,杨芳的案件就很典型,她被丈夫打得严重时,想到的不是反抗也不是离婚,最多就回娘家住几天。
但我想说的是,不要因为“暴力”发生于“家庭”中,就忽略它的危害!严重的家庭暴力就是犯罪!夫妻矛盾可以调解,但暴力决不能容忍!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但尚未构成犯罪的, 可以拘留、罚款或者警告。
但是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严重的家庭暴力可能会构成虐待罪、故意伤害罪,甚至故意杀人罪,这意味着一旦将家庭暴力认定为刑事犯罪,施暴者即面临着牢狱之灾。
可是婚姻中存在这种情况,丈夫对妻子频繁实施家暴,但单次的伤害性都不高,达不到故意伤害的认定标准,对妻子心理、身体的伤害又不亚于犯罪,该怎么办法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民法典司法解释的规定,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认定为“虐待”。
又根据刑法的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这样就将普通的治安管理处罚,上升到犯罪的高度,惩罚更严重,使其更有震慑力。
二、遭遇家暴该怎么办
(一)第一时间离开现场
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强壮、力气更大,动起手来女人肯定吃亏。
如果预感到对方要动手打人,尽量找机会离开现场,不要和实施家暴的人共处一室,以免遭遇更严重的伤害。
(二)大声呼救
有家暴倾向的男人容易情绪失控,不管你说什么,对方都不会心慈手软,你甚至无法确定他会不会打死你。
面对暴力,有必要大声呼救,引起邻居和其他人的注意。
(三)报警
遭遇家暴,立即电话报警,避免出现更严重的侵害。
同时,警方的处理记录还可以作为家暴证据使用。
(四)及时就诊及时就医
第一,避免身体出现问题影响日后的生活;
第二,医院的诊断证明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五)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1、如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人身保护令应向法院申请,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2、人身安全保护令有哪些作用
①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②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③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④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3、成功案例(为保护隐私,案情已作模糊处理)2020年10月份,我们接案后了解到,当事人与男方结婚多年,并多次被男方殴打这一基本情况。
办案过程中,我们与女方保持密切联络,就家暴一事取证。
2020年10月20日,我们的律师代理女方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经过调查取证,搜集到证明男方家暴的关键性证据。
2021年1月19日,经过紧张的质证、谈判,我们成功帮女方拿到人身安全保护令文书!法院明确表态禁止男方殴打、骚扰我方当事人及近亲属!
(六)提起离婚诉讼
有暴力倾向的人难以悔改,与对方一刀两断是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毕竟谁也不愿意成为下一个被打到头骨开裂,躺在ICU的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院准予离婚的法定事由,被家暴的一方离婚时可以多分财产,并有权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此外要注意,在起诉离婚期间我们要尽量避免和对方接触,如有必要见面,要有亲友陪同。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青春物语作文(精选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青春物语作文 篇1青春如画,无数色彩交织混搭,成就最为绚丽的画卷;冷暖色调的和谐搭配,营运出优美无比的意境;勾勒渲染的巧妙手法,让这幅画卷唯美至极……每个人都是一幅独一无二的画卷,成长的鬼斧神工,让青春这件艺术品在他的雕琢下愈发显得美丽。
但,是成长总会有伤痛,是青春总会有悲伤,青春这幅画卷也难免会有污渍。我们在森林间欣赏美丽的风景,难免会被沿途的荆棘刺伤;我们在清净的湖畔行走,难免会被浪花沾湿脚丫;我们在幽静的天空下行走,难免会被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淋湿……但,即使是在黑暗的日子里,只要心怀阳光,前方依旧风雨无阻。
我们手执画卷的调色板,用那些与众不同的色彩,去在那张洁净的白纸上,勾勒出自认为最美好的线条。也许我们在自己的道路上行走时,会招来别人的讥讽,但,我们曾经努力过,也被那成长所必经的伤痛侵蚀。我们的现状,是在我们的努力上建立起的。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心不为外物所动摇,这是我们成长的最终阶段。
青春如诗,点点滴滴汇成千言万语,字字珠玑的诗文纵横流年。那些匆匆经过我们身边的记忆碎片,在这诗文中又重现眼前,我们倾听着时间在我们耳畔的轻轻呢喃,我们的眼前放佛又看见那些曾经温暖但随即黯淡的画面。昨日的笑与泪,悲与欢,都在我们细细品尝这诗文时,从时间的长河里复活。曾经让我们悲痛的记忆,如今品味起来,我们也许会付之一笑,笑我们曾经的青涩,笑我们曾经的年轻,笑我们曾经的不懂世事。诗篇虽平淡无奇,但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却是最为珍贵的回忆。
曾经幻想过,如果自己有穿越时空的能力,我要改变那个叛逆的自己,但,随着自己的逐渐成熟,我才渐渐发现原来并不需要改变。叛逆时经历的伤痛,如今成了我最好的养料,它无时无刻提醒着我,不要重蹈覆辙。曾经深恶痛绝的记忆,如今成了我最为感谢的礼物,感谢时光,他让我成了现在的我。
青春如歌,歌颂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不管是失去了的还是现在拥有的。我们应该珍惜现有的,好好珍惜,这是青春的真谛。让轻快的旋律奏响耳畔,让美妙的乐音萦绕身旁。我们呈上昨日的颂歌,我们呈上今日的赞礼,我们呈上对未来的祝福。
青春,是我们最为美丽的年华,无论是花季那抹温暖绚烂的阳光,还是雨季窗外连绵不绝的细雨,都是那么美丽。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任庭前花开花落,看天上云卷云舒,做最好的自己,不让自己的青春留一丝遗憾……
青春物语作文 篇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
青春脚步-紧张急促
青春的少年,处处洋溢的生机与活力。前方总是美好的,未来总是憧憬的。即使是在梦中,也依旧会梦到那繁花似锦的未来,
青春的脚步是红色的,醒目而又耀眼,心中的脚步使脚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敢于和时间赛跑。即使道路泥泞,即使风大雨大,也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总是在挥洒汗水,挥洒青春。
总想做一个行者,却又担心旅途的艰辛,生机勃勃而又脚步匆匆,就这样矛盾着前进,矛盾着成熟,矛盾着长大。
青春运动-热血激情
青春是追梦的年纪,那种能在阳光下肆意奔腾的豪爽,那种不顾一切的飞扬,都在篮球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喜欢看少年在操场上打球,那会让我有久违的感动。阳光的感觉是熟悉的,温暖而又明朗。午后的阳光亮的刺眼,汗水滴答滴答的落在地上,雷鸣的欢呼还响在耳边,视线执着的盯着那颗在不断跳动的篮球,汗水滴落的同时,折射出太阳的七彩光芒。
青春生活-繁忙充实
少年在不断长大,尽管依旧青春,却不再那么悠闲散漫,他要学会习惯初三生活。于是,繁忙成了他生活的主打歌,每天都在书海里遨游,习惯了早起,习惯了忙里偷闲的小憩,习惯了淡定的面对试卷。
生活在不断充实,偶尔和朋友聊天时也会冒出句课本上的话,然后一群人在哪里哈哈大笑。体育课上也会偷偷懒,从中间横穿,可卫生值日时,却不肯留下丝毫污垢。
他执着,他会赢:他相信,他会成功!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青春物语作文 篇3小时候,我们用欢乐和热枕展望未来的每一天,高兴地期待神奇事物的降临。我们把世界想象成一个有善良仙女、英勇武士和高耸入云、金光灿灿的城堡一样的梦幻仙境。我们光彩四溢的好奇心能从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奇遇,如汹涌云烟的神秘,雪片的奇妙与花朵含苞待放的魔力。我们有宽容的肚量,争吵之后就很快忘了彼此之间的歧义,没有积怨,永不憎恨,喜欢一个人就是喜欢他当前这个实实在在的人。我们能表现自己的本性,没有虚伪做作,没有虚情假意,个性单纯,自然而真诚。我们有从失败中站起从头再来的勇气,正如带着欢笑,用倒在地上的积木重建楼房那样。
青春总是会有遗憾的,或许正是这些遗憾,才让我们那么留恋这段时光,因为这些年,我们还有很多美丽的回忆,青春的岁月里我们要有梦想,要努力奋斗,不要挥霍,而是珍惜。我经历了失败,成功。我曾经失去又重获信心。而眼泪的代价,它存在的目地是为了证明悲伤从不是一场幻觉。作为结果,我应该比以前更明智、高雅、有耐心和有肚量,我的幽默感应该成熟起来了,视野应该被拓展,同情心也应该加深了。我想自己比以前更有经验了,也比以前更有个性了。我明白了,快乐的日子会使我们更聪明,充满内心的快乐不仅仅是一种满足或惬意,它往往会不期而至,就像四月的春雨或者初绽的蓓蕾。这时,你就会发觉智慧已随快乐而至。小草更绿了,鸟儿的歌声更甜美了,朋友的缺点也变得可以理解,可以原谅了。快乐带来的智慧存在于人们清晰的思想脉络之中,既不会因忧虑而困惑,不会因沮丧或烦恼而悲观,也不会因恐惧而丧失判断力。
我们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超越过去。让身体站在高处,眼睛会望得更远,让灵魂站在高处,让心灵面对世俗,可以变得超然。“相隔十年的重逢,理想在这里起飞,是终点也是起点,走上舞台就是成功,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真正的智慧……”这些人,这些事,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在于处理机遇的态度。成功者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机遇适时来临,而失败者工作懒散,眼看机遇悄然而过。现实生活中,曾确立过远大目标者很多,但最终达到者寥寥无几。细想起来,主要原因就是不少人视困难、挫折为畏途,而沮丧地放弃了自己的追求。
对于我来说,这些年,我懂得了坚信希望而不陷入绝望,努力奋斗而不听天由命,坚定信念而不愤世嫉俗。我相信知识的力量会使世界更美好。
青春物语作文 篇4青春是什么呢?辞典上说:“春时草木滋茂,故曰青春。因用以喻少年。”这是最简单的解释了。我觉得,不只是少年有青春,中年有中年的青春,老年有老年的青春,三岁小儿,也是青春。那是因为心情处在一种草木滋茂的春天,那时不管什么年纪,都有着青春。
没有青春的青少年也多的是。我觉得,青春并不是一个时期,而是每天都是一个青春,有这麽一天,我们身轻体健,心情柔和,充满了对人间的爱。渴盼,与欢悦,那一天就是我们的青春。我们在一天里不能处在这样的峰顶,我们就算失去了一个青春了。
因此,在我的词典里,青春更简单:“日日是好日,就是青春。”
青春物语作文 篇5青春是什么?我说青春是天使。他扇动着巨大的翅膀,将希望也年轻的激情撒向大地。呼唤着沉睡中的我们。
迷朦中,我们开始半梦半醒的体会人生。
青春的节日是绿的,梦是红的,哭是认真的,心是诚挚的。此时的我们,心底有爱,心头有伤。总有理不清的思绪,有解不开的迷惘;坐在窗前忧郁,立在海边彷徨。那翻越山野的风,吹掉天边的残叶,独不能驱散我们满怀的惆怅。
青春飞扬时,开始喜欢躺在草地上羡慕天上的钩钩云,总觉的是被束缚的,其实是自由的。便坐在窗台边莫名的烦恼,立在黑夜里莫名的哭泣。喜欢跟着心走,然而总是碰壁。时间与墙壁建造了我们的理智。
青春是神奇的水,滋润着我们心底的爱。我们开始注意父亲的背影,母亲的双手。想要逃出他们的视线,碰到伤害却又哭着回来。不希望别人管的太多,而希望得到关怀的时候,却又盼不到那份温暖的烛火。
青春飞扬时,我们遇到处理不了的事情,就让事情处理我们。才明白“人生想一匹马,你不驾驭它,它便驾驭你。”此时我们才刚刚品味生活,第一口是甜的就赞美生活;第一口是苦的,就诅咒命运。便回忆着过去,渴望时间倒流,盼望快快长大,希望不要长大。其实生活很耐心的等待我们去懂得,苦与甘需要一生的琢磨。
青春的我们理想与希望多的像天上的星星,为了它们我们开始奔跑,也许总没有结果。但我们什么也不要为之气馁。生命苦短、路途坎坷,地平线总在遥远的地方。青春中不免有许多迷惑、怯懦与失败,但我们拥有了深沉、勇气与成功。谁也赢不了与时间的比赛,谁也输不掉曾付出的代价。
青春像一扇天窗,打开青春的天窗,为前行的风景定格,用执着的信念、年轻的激情、青春的力量去叩开理想的大门;打开青春的天窗,给未来一个承诺,用真诚的心灵、感激的微笑、关注的目光去珍惜生命的阳光。
青春物语:气质,在感动中蕴藏;情感,在激动中酝酿;理智,在陶冶中升华……
青春物语作文 篇6天是湛蓝湛蓝的。祥和的阳光暖暖的抚着我的青春,青春最美的时光伴着自然的醇香遗落在了一所僻远的大学。
记忆中总是阳光朗照,其实,山里的阴雨天是特别多的,努力想过之后,我记起了我曾经诅咒过连日的阴雨,并力图证明自己真的患上了“雨季抑郁症”。可我却总是不期然的回到阳光明媚的日子。
记不清多少次,总为窗外眼光诱惑,逃离课堂,逃避自己肩上沉沉的责任。当我拖着书包在校园中四处游荡时,心中充满的是盛大的光明,我甚至有时感动得落下泪来。偶尔的也会碰到某个任课老师,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浸在阳光中幸福的样子感染了他们,他们不再批评我,只是笑笑“怎么不去上课啊?”或“又逃课了?”我也笑笑,像小孩子做了坏事般不好意思的说:“出来透透气。”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瘁……”那首歌唱青春的歌,该是歌唱青春的经典之作吧,每一首青春的诗,青春的美文似乎都是从《青春》浓浓的汁液中刚捞上来,空气中四处弥散着它伤感的气味。歌声响起的时候,我也忧郁的想起了我尚有一些未被阳光充满的日子。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和大我一届的涛成了好友,彼此都记不得了是如何相识的,也从来不明白为什么要整天在一起争辩、吵架,想捉弄别人的坏主意。后来涛与外地的男友分手,我知道涛和男友是十分认真的,那是我唯一见过的涛泪如雨下。那段时间,我并未常常陪在涛的身边,我在追逐一份明知不会有结果的情感。后来我称之为“惊鸿一瞥的旷世情缘”,而现在我却怀疑这一切缘于我的单相思。当那个笑起来如阳光般灿烂的男孩毕业时,我们的一切随之自然消亡。没有人知道他曾在我心中占据怎样重要的位置,也没有人知道和他在一起是我心中有过多么幸福的感觉,即使结局已在意料之中,无尽的遗憾与伤感仍长久的徘徊在心头,挥之不去。后来涛涛也走了,那些我所熟知的九七届师哥师姐都离校绝尘而去,致使大四好长一段时间我常有物是人非的感慨。
记忆的深入,使我不但记起了那些四溢着栀子花香的夏日午后,也似乎听到每个黄昏或入夜,一号楼前时常响起的笛声。驻足楼下,曾令我怎样无尽的遐想过啊!后来我也加入她们,与她们一起吹“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却总因我丢掉音符出现不和谐。热心练过许久,终又不了了之。直至毕业,仍是吹不全那个调子,而那支曾是我心爱之物的竖笛,在离校前的一片狼籍中也销声匿迹了。
青春是什么?
也许青春只是一种尝试,不必在乎结果;也许青春是一场左冲右突高声呐喊的梦,在一事无成中累积经验,失却梦想;也许青春只是一种随意的心情,不用考虑功利,不用刻意摆脱或深入十丈红尘。我却更愿意我的青春是飞舞的光分子,哪怕是一粒飘扬的烟尘。在消逝于岁月之河前,拥有的是令人窒息的快乐。
其实,青春什么也不是,只是一段让人回味的岁月。
青春物语作文 篇7天,灰蒙蒙的,料峭的寒意,在雨幕中荡漾。一切如死般的沉寂。
阳光许是奔波了多年的缘故,光彩已褪尽,余下淡淡的底子。
盆里的花,似乎也受不起寒意的侵蚀,默默凋落,独有花秆子在雨中摇晃。
小径上,偶有些许的脚步声,但又很快消失。
沁人的寒意浓缩在蒙蒙的雨中,一切是那么不寻常。
阳台上,她注视着远方,茫然?失措?惆怅?都有吧。心里许下了诺,切莫马虎,切莫松懈。但行动往往违背意愿,脱轨而行。过后,又悔当初的愚昧。哎!人啊,就是这样!
风凉入骨。阳台上,她呆若木鸡,脑海里满是同学认真的模样,而自己秉烛夜读、闻鸡起舞的幻象却泯灭无踪。心儿啊,笑不起一缕热情,泛不起一丝思潮,彻底麻木!
依旧注视着远方,但映入眼帘的惟有:天地间蒙着灰暗的底子,空气里的每一颗粒子都染上了灰蒙蒙的色调。落叶随着雨无声地飘落,跳跃着,牵惹了她思绪的魂儿,魂儿极力想挣脱禁锢她许久的沉寂,歇斯底里的。但落叶过后,一切重返原有的寡言!
她把目光转移,倾注在近处的一株落光了叶的树上--枯枝上闪着点点光,似乎还泛有一点绿。猛然,一阵风吹过,她打了个寒颤,天似乎更冷了。也许,也许风带走了茫然,她忽觉莫名的勇气油然而生;也许,也许风带来了信心,她忽觉风雨定会冲破时间的樊篱,再现雨后的彩虹。也许,也许,一切都会改变,将不会再如此灰蒙蒙。她嘀咕着。
风和着雨打湿了她干旱的思潮,她的热情被风雨的热情无条件地唤醒:
愁绪,终将走向衰老的归宿。
青春物语作文 篇8有很多时候,青春是把自己的尾巴藏在我们的影子那里。很少人会去发现它,他跟着时间一起走,伴着我们在花香鸟语的时光里,他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的在某些人的内心冒出来。
有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感慨什么,只是有些事情真的是变化的太快了。你不是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而是你要更多的时间去面对未来要走下去的日子。我们曾经都是懵懂的孩子,只是有些事情有些人懂得多一点,有些人少了一点。年轻的时候都是怕犯错的,只是年轻的心总是想着不要错过,但要是错过了,人或者是物,总是要在那里一直的思念,明明知道有些事情,已经是无法挽回了,但是就是年轻的太早了,还是这样的等下去,怕是物似人非也要等,这就是青春里你对你的青春里许下的诺言。
走过了才知道是那么的难走。漫漫人生谁许谁了。我想年轻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地许诺,年轻的诺言就是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在你不后悔把整个人生都放弃的时候,你还会后悔这样的誓言。不知道是不是上帝许我们的愿望就是在你年轻的时候许下的愿望,然后为其终其一生的努力。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会想着你。是不是我也是受了这样的诅咒呢?其实我明明知道,你走的那一刻已经是那么的干脆了。其实何必让你也再一次伤心呢?但就是我把整个青青的誓言许下了给你,你说要我放弃的时候,我是应该把这个深藏着,从此我们陌路吗?还是我还得把我说的在做下去,哪怕是3年后你真的是和别人登入了结婚的殿堂呢?
其实再知道也不能挽回什么的。你说是我不够爱你。是的。我的确不够。我的确无法给你那么多你想要的。我曾经说是我们的价值观念不同,其实都是谎言,爱情是那么顺风顺水的话,那样的话就没有必要说了把自己深藏却还要和你相恋了。
其实早知道你会走的那一天,只是还是不后悔的跟你好好的爱了一回,你说这一次是我不够好,我承认了。好吧,如果还有下次的话,我会用一生去爱你的。只是我还不够勇敢。其实我很爱你,只是我不知道你爱得深而我爱得宽。只是在那个夜晚,那个生日里,你来得那么快,只是我就这样把你丢了。是该诅咒的爱情,是该诅咒的我。只是青春一场,谁又许了谁的一生呢?
青春物语作文 篇9有人说:人不轻狂枉少年。我说:青春无悔向梦行。——题记
转眼,高中生活已过去一年。一年来,既有奋斗的充实,又有成长的烦恼,既有进步的喜悦,又有失败的沮丧。而每当失意、彷徨之时,便不禁又回想起那梦想涌动、热血沸腾、挥洒汗水的初三,特别是中考前的一段日子,心中早已平复的涟漪,又被悄然激起…
初三的生活是紧张的,感谢有他,才有了如今的我。那年,我们班实行大改革,除了语文老师和只上了三节课不到的体育老师保留外,所有老师被全部调换,班主任也被换成了我们的历史老师。得知这个情况后,许多家长都在质疑,这个老师到底行不行?毕竟,只是算不上大课的历史老师,而且老师又比较年经,有没有之前班主任丰富的经验?有的同学还因此转了班,但我想起历史老师那强壮的体魄、坚毅的眼神和亲切的笑容时,便产生了十足的信任感。在父母征求我的意见时,我毫不犹豫地说:“我要留下来!”
中考,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应用,涉及的科目较多。那时的我,在文科方面,是一门不如一门,成绩也排在了中游。渐渐地,心里越来越着急,知识也越来越记不进去,文科成绩也越来越差,因为长期消耗大量的时间在文科上,我的理科成绩也有所下滑,心里开始失落,烦躁,开始想要放弃……
一次月考过后,小雨一直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我的心情也如天上的乌云笼罩着,不肯散去。不出所料,又没考好。这天,他找到了我,拍拍我的肩膀,说:“你有没有自己分析原因呢?到底是什么问题?是努力不够,还是方法不对?记住,不奋斗的青春,是没有颜色的……”那段话虽然不长,却在我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荡,久久无法抹去,他那鼓励、坚定的眼神也总在我眼前浮现。
在那之后,我认真反思了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清晰的奋斗目标,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在不懈的坚持下,成绩渐渐有了起色,可我的性格天生有些小骄傲,一次成功后总会随之而来一次失败。班主任似乎知道我这一点,在我每次有了点进步后,总会找到我,让我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就这样,我终于实现了考进钟祥一中的梦想。
这只是学生时代中一段短暂的经历,但在我心中却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激情飞扬的青春年代,每个人都会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但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去拼搏、去坚持、去奋斗。青春不在于有多少甘甜喜悦的收获,也不在于有多少迷茫不羁的放纵,因为青春是一条不悔的路,走过去就再也无法回头;青春更是一本空白书本,等待着我们用生命去书写和点缀!青春无悔,逐梦远行!
青春物语作文 篇10学会珍惜,所以懂得放弃。学会残忍,所以得到完整。但那份幻觉时日,烟尘散尽,惟有,那一丝回忆中爱情的香气,提醒着爱情的曾经的到临,凭吊着那千疮百孔的誓言。
花儿总有凋零的时候,树叶总有枯黄的时候,黑夜总有来临的时候。
每个人都向往美丽的飞翔,我又何必那么早搭上天堂的班车。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往事,我又何必没有倾诉就那么急着跳下悬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又何必那么早折损前进的翅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说,只有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淡淡纯情,才能感受到我身上的微微清香。
有一点点的想起,有一点点的忘记,有一点点的余味,有一点点的韵律。
虽然我知道,你的笑容总不会是我的专利,但我好希望,它能时刻伴随在我身旁。在受伤的时候,在危险的时候,在激动的时候,在成功的时候,一刻都不能少了你弹起的波浪。
我们都是被生活打败的人,躲在城市阴暗的角落里,所以我们拒绝阳光。
心莫名其妙地疼了起来,每一次都这样,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我只能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我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我宁愿这样说服自己,让我即将死去的心继续缓慢的跳动。
青春物语作文 篇11天,灰蒙蒙的,冷冷的,在雨中荡漾。一切都像死亡一样寂静。
阳光运行多年,光泽已经褪去,留下淡淡的底子。
盆中的花似乎经不起寒气的侵蚀,默默枯萎,独特的花梗在雨中晃动。
在小何的路径上,偶尔有脚步声,但很快就消失了。
寒意集中在烟雨里,一切都是那么不寻常。
在阳台上,她凝视着远方,不知所措?恐慌?忧郁?拥有一切。我在心里许下承诺,绝不马虎,绝不松懈。但是,行动往往违背意愿,脱轨。后来,我后悔自己的无知。嘿!伙计,就是这样!
风冷得刺骨。在阳台上,她呆若木鸡,脑子里全是同学们认真的样子,但烛光读书、闻鸡跳舞的幻觉消失了。我的心,一缕热情都笑不出来,一股思潮都想不出来,完全麻木了!
依然凝望远方,但唯一映入眼帘的是天地间有一片灰暗的地基,空气中的每一个颗粒都沾染着灰色的色调。落叶随雨无声地飘落,跳跃着,撩拨着她思想的灵魂,试图挣脱禁锢她许久的沉默。但是落叶之后,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沉默!
她转移了注意力,把它倒进了附近一棵有落叶的树上。——的枯枝闪着点点光,好像有点绿。突然,一阵风吹来,她战栗起来。天气似乎更冷了。也许,也许风带走了茫然,她突然觉得莫名的勇气油然而生;也许,也许风带来了自信,她突然觉得风雨会冲破时间的藩篱,重现雨后的彩虹。也许,也许,一切都会改变,不再那么灰暗。她喃喃自语。
风雨打湿了她干枯的思绪,她的热情被风雨的热情无条件唤醒:
悲伤最终会导致衰老的归宿。
青春物语作文 篇12青春是什么呢?辞典上说:“春时草木滋茂,故曰青春。因用以喻少年。”这是最简单的解释了。我觉得,不只是少年有青春,中年有中年的青春,老年有老年的青春,三岁小儿,也是青春。那是因为心情处在一种草木滋茂的春天,那时不管什么年纪,都有着青春。
没有青春的青少年也多的是。我觉得,青春并不是一个时期,而是每天都是一个青春,有这麽一天,我们身轻体健,心情柔和,充满了对人间的爱。渴盼,与欢悦,那一天就是我们的青春。我们在一天里不能处在这样的峰顶,我们就算失去了一个青春了。
因此,在我的词典里,青春更简单:“日日是好日,就是青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