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至3岁,父母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到底有多重要?

0至3岁,父母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到底有多重要?,第1张

01新知

1脾气暴躁的人,小时候都是粗放型养育。孩子年幼期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爱,养育很随意。

2脾气暴躁的人,口腔期过的不好。父母忙着做农活,襁褓里的婴儿捆起来,让他自己玩。小孩躺在那里自己玩,自己睡,大人直管饿了把她喂饱。小孩吃饱,胀气会哭,哭叫无人管,直到哭到睡着了。小孩记不得小时候发生的事,但身体器官的植物神经会产生记忆,长大后容易造成心里问题。

3婴儿哭的时候要给予回应,不能放任不管。

4孩子性格内向,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孩子足够的高质量的陪伴。父母很少和孩子聊天。

02改变旧知

1以前不知道,脾气暴躁的人,是因为小时候粗放型养育。孩子年幼期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爱,养育很随意。现在才知道,即使孩子处在婴儿口腔期,不能动弹,不会从床上滚下来,父母也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呵护,带孩子时多和孩子聊天。

2以前不知道,脾气暴躁的人,口腔期过的不好。只以为小孩记不得小时候发生的事,其实身体器官的植物神经会产生记忆,长大后容易造成心里问题。

3以前听老人说,不要孩子一哭,就去抱她哄她,容易养成坏习惯,孩子哭才长身体,孩子哭哭对肺活量好。现在才知道,孩子哭闹,对孩子放任不管,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他长大也不会爱别人。他无法很好的认知自己的情感。

4以前不知道,孩子性格内向,跟小时候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有关。父母很少和孩子聊天,父母不用心陪伴孩子,孩子跟人接触少,长大孩子缺乏社会生存能力,缺乏社交能力,孩子长大会变得寡言少语,性格内向。

03打算

1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早期的养育,父母要亲自抚养,高质量陪伴。给予孩子父母最温暖的爱,让孩子感受父母无微不至的爱,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长大。

2孩子口腔期,也要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在孩子0至3岁的成长中不要缺席。

3孩子哭泣吵闹,要给予孩子及时的回应。问孩子怎么了?了解孩子的感受,体会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给予孩子安抚。孩子肚子饿了,要及时喂奶,孩子尿布湿了哭闹,要及时的更换。

4闲时,陪孩子聊聊天,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其实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语言。闲时陪孩子做做游戏,口腔期的孩子,父母可以给孩子做做操,拉拉小手,活动活动胳膊和腿,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好处,对孩子的情商和大脑都有好处。

5作为父母,养育好孩子是我们一辈子要做好的事业,做有心用心的父母。对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都给与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成长,分阶段做好社会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作者|方晴

周末去上海出差,本想在高铁上熟悉下文件,结果一路上被吵得啥都干不了。

我旁边坐了个6、7岁的小男孩,比较顽皮,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总之,分分钟消停不了。

他妈妈看起来三十多岁, 对儿子有求必应,不厌其烦地满足他所有需要,全然不顾是不是影响了其他乘客

旁边的乘客实在忍不住开口说话了:“也太惯着孩子了!”

只见这位妈妈瞥了她一眼,一脸不屑的说: “现在孩子就得这么养,专家说了,要无条件的爱孩子,他才能充分信任父母,才能有安全感。”

无条件的爱”是这样吗?,只怕你对“无条件的爱”有什么误解吧?

无条件的爱是无边无界的爱。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做任何事情都爱你。你温暖良善,我爱你,你坑蒙拐骗,我也爱你……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有多少妈妈说过:“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你再打人,我就不爱你了”

所以,爱的前提是你听话,是你不打人。这是有条件的爱,有边界的爱。

当然,这里的条件未必是对的,比如“听话”就难说对错。

但无条件的爱也是存在的,不过是分阶段的,只存在于婴幼儿时期。孩子可爱,你爱他,他哭闹,你也爱他。

李玫瑾教授说,0-3岁的孩子就是要给他无条件的爱。此时他处于依恋期,需要 情感 抚养,让依恋 情感 能够持续地得到满足,他才会对外界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这个观点在演员马伊琍的两个女儿身上得到了验证。她为了训练大女儿能早日睡整觉,哭了不抱,饿了也不会立即喂奶。 结果,大女儿一岁半的时候还总是半夜醒来,然后再哭着睡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伊琍的小女儿。 她哭了就有妈妈抱,饿了就立刻有人喂,所有需求都随时随地的被满足,结果满一岁的时候,她就能自然睡整觉了。

睡眠质量好坏是衡量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的重要标准之一,小女儿的睡眠质量比大女儿好,无条件的爱更能给孩子安全感。

这是因为, 0-3岁的宝宝,大多都是生理性需求,我们当然要无条件的满足。

只有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感受到足够的爱,他的内心才能种下爱的种子,慢慢发展为爱别人的能力。

父母在依恋期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会让他更放松地吃奶,更踏实地睡觉,更乐意用自己的方式跟他人互动,长此以往,安全感更强。

等过了依恋期,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就要有所转变,就要学会用爱给他们画边界了。无条件的爱开始变得有条件了。

这个阶段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主要需求从生理需求转为心理需求,父母对孩子也不再是纯粹的 情感 抚养,而是要对孩子进行性格教养,更多是要规范和约束孩子。

父母想要孩子养成什么样的性格,就要教会他什么样的表达需求的方式,为他建立一套与他人和 社会 有关的行为规范。

接下来这位父亲的做法令人称赞。视频中的男孩跟着爸爸做公交车,故意没投币,事后还跟爸爸“炫耀”自己的小聪明, 而爸爸的做法是领着儿子重新投币,让儿子知道自己错了,并向司机师傅道歉。

这才是父母应该对待少年的正确方式:爱与规则同在。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而别人爱我们的孩子,是因为他善良、温暖、优秀、善解人意……

我们用爱的方式跟孩子讲条件,就是在教他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当他回家有父母爱,家人爱,出门有朋友爱,有陌生人爱,他才会幸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要用爱的方式讲条件,告诉他们边界在哪里,然后鼓励他们在画好的最大圈圈里尽情起舞。

可问题是立规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痛苦的体验,是磨炼孩子的过程。当孩子表现任性,为达目的而放肆哭喊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李玫瑾教授曾在网上手把手地教网友如何处理,首先要陪伴他,但不是满足他,不让孩子感觉孤单,给他无言的爱。

然后,明确地告诉他:你这样是不对的。当你要求不合理,我就不会哄你,不会表达出爱你。

最后,只有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需求的时候,我们才会根据具体情况来满足他。

这种无私且有条件的爱,才是最好的爱。

等他们再长大些的时候,或许大家就可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有商有量的制定一份家庭合约,全家遵守,自由且有边界。

为了方便记忆,这个合约最好不超过7条。先把每个人认为必须执行的规则写下来,再共同商量细节。 比如洗完澡要拖地,比如脏衣服要放进脏衣篓里。只有所有人都认同的规则,大家才会发自内心地遵守它。

然后,一起制定奖惩措施,不同家庭成员想要的奖励以及最有惩戒性的事情大概率不相同,可以针对每个人设置不同的奖惩方案。 比如,妈妈最想要的奖励,可能是爸爸带娃她放假,孩子最想要的可能是奥特曼的贴画。

最后,严格执行,定期总结。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各种情况出现,及时发现,及时调整,这份合约才能长期使用。

家庭合约的双边规则一旦形成,父母和孩子就是平等的合约双方。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如果所有人都做到了严格执行,让约定好的规则落地,那么恭喜你们,你们将获得非常平等的自由关系,你们和孩子之间不再是对立面,而是肩并肩。

这种有约束的,有条件的爱,会让他们走得更加长远。

在幼年时期,给孩子无条件的全部的爱,让他放松,让他踏实,让他给你足够的信赖。

在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给他有条件的克制的爱,陪他成长,伴他左右。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让我们做一面好的镜子,在未来收获一个幸福的孩子。

为什么要珍惜带娃“前三年"

高质量陪伴>无效低质带娃

前三年至关重要

情感抚养 (0-3岁)

性格培养 (3-6岁)

能力培养 (6-12岁)

青春期教育 (12-18岁)

如何高质量陪娃

1建立安全感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锻炼语言能力

为什么“前三年”很重要

心理层面

孩子的心理发展路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情感抚养(0-3岁),性格培养(3-6岁)能力培养(6-12岁)青春期教育(12-18岁)。

前两个阶段是后两个阶段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重要的。此外,孩子在0-7岁之间有37个敏感期,而0-3岁之间就包含了20个,可见“头三年”的重要性。

生理层面

新生宝宝并非什么都不懂,相反新生儿是最敏感的。刚刚来到这个“新世界”,周国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他却能感知周围的一切。会记住照顾他的人的气味、声音以及相貌等特征。

到了4-6个月的时候,新生儿会开始“认得人”,“依恋关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孩子从“依恋关系”中获得情感满足,在这个基础上,慢慢扩展出亲情、友情和以后的爱情。

如何高质陪伴孩子“前三年“

孩子前3岁,要着重培养孩子以下3个方面的能力

1安全感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指出:“越是从婴儿时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应的孩子。长大才会越有安全感,能真正独立。

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孩子出生后的前10个月是培养安全感的黄金期,建议由父母亲自抚养,不要随意地交给上一代。在这个时期,父母应尽可能多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例如,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玩游戏、讲故事等。

2行为习惯

好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同时好习惯也是需要培养的。3岁前的孩子,由于没有区分好坏的能力,对外界的示范,不论好坏,会全盘吸收,这时候,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好习惯孩子会学得非常快。

3语言能力

3岁前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也是孩子语言发育和学习能力最强的时问。任何人都不是生下来就会说话的,都是在环境中不断适应、模仿、练习的。

因此,建议父母要多和孩子说话,刺激孩子的听力与大脑发育。当孩子会发声后,多表杨孩。子,让孩子在表扬中获得进步,提高语言能力。

中国有句老话,叫3岁看到老,孩子3岁前由谁带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受到什么样的教育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希望家长们要珍惜孩子的“前三年“,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83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