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整个世界命运的暴君:一战发起者威廉二世

改变整个世界命运的暴君:一战发起者威廉二世,第1张

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4日) ,德意志帝国皇帝(1888-1918),他继承了一个欧洲最强大的帝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聪明的头脑,当其盛时,一言一行都足以震动寰球,在声势显赫日丽中天的统治三十年后,却被总参谋部架空,被人民抛弃,最后凄凄惨惨的躲到外国苟延残喘的渡过余生。

 早年生活

他在1859年出生于柏林,是腓特烈三世和维多利亚皇后的长子。维多利亚皇后是亚历山德拉皇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的姨妈,英国爱德华七世的姐姐。由于出生时发生臀位生产,令他患上了Erb's Palsy (暂译作:尔勃氏麻痹),以至左臂萎缩。在上面的相片中,他就用健全的右手掩着了左手。在很多相片中,威廉经常用左手拿着一对手套,让左手看起来长一点。他也喜欢用左手倚在剑或拐杖,做到比较体面的效果。

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逝世后,他父亲被加冕为腓特烈三世皇帝但不久死于咽喉癌,同年六月威廉二世继位成为皇帝。

最近,有关宫廷对他出生之记录指出,威廉的脑部可能患过病,以致引致脑部损害。他如此的健康问题,可能令他培养了具有野心、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样的德性有否影响他在个人及政治上的生活,历史学家还未有定论。如果此论调属实,那威廉的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他的母亲对儿子态度冷淡。基于对儿子的缺陷有罪咎感,母亲尝试迫儿子加紧运动,尝试治理好那种缺陷。故此,威廉与其母亲的关系不太好。另外,由于维多利亚皇后出生为英国贵族,她常常向儿子灌输英国地位至上的概念。她坚持只称呼儿子的英语名字:威廉在德语作“Wilhelm”,但她称之为”William“;她的次子之名字是“Heinrich”,就被称为“Henry”。未来皇帝威廉从小开始就对英国与英国人有复杂的感觉,可能影响了他后来对英国的态度。

 战前统治

 社经政策

虽然威廉在未当皇帝前,曾很仰慕俾斯麦,但他登位后,就马上与这位铁血宰相发生冲突。其实,这位少年皇帝是不甘受制于人,想掌握统治帝国的最高权力。于是,他在1890年迫使俾斯麦去职。后来,他先后任命卡普里维伯爵、霍亨洛厄和伯恩哈特霍尔维格的意见,并肯定他对内政事务的远大目光,例如他的普鲁士选举法改革。在战争进行三年后,威廉才在1917年勉强地与他分道扬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首相都是高级公务员,而不是如俾斯麦一般的政坛老手。 其实,威廉想避免第二个俾斯麦出现,因为他认为俾斯麦过于专横—所有官员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会见皇帝。另一方面,在被逼退休后,俾斯麦一直猛烈批评威廉的政策。

在社会政策上,帝相二人的意见同样充满分歧。最少,在统治初期,威廉对社会主义组织的容忍,赢得公众的正面评价。

帝国主义的道路

威廉二世实行帝国主义,以显示德国蒸蒸日上的国力。他积极推行著名的世界政策(德语:Weltpolitik),具有强烈军国主义的色彩。 他欲借殖民地扩张,为德国寻找“一个太阳下的位置”(a place in the sun),一改以往俾斯麦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中心主义。

在帝国议会的讲演中, 威廉二世以无比的热情说: “ 俾斯麦推行的欧洲大陆政策十分狭隘, 而今我奉行的是世界政策, 柏林应当是‘ 世界都市柏林’, 德国贸易应当是‘ 德国世界贸易’, 德国与世界的含义是一致的, 因为世界各地都应体现德国政策”帝国议会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不光是瓦德西、梯尔皮茨、霍尔斯泰因等人狂热捧场, 以斯土姆为代表的一大批资产阶级工业巨头们更是欣喜若狂, 他们垂涎欲滴地注视着海外市场。

在庆祝德意志帝国成立25 周年的 上, 柏林的德意志帝国电台播发了威廉二世慷慨激昂的贺词: “ 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 到处都应当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商品, 德国的知识, 德国人的勤奋要漂洋过海”全世界, 尤其是欧洲的英国、法国、俄国, 惊悸地听着这称霸世界的宣言, 感觉到一个庞大的火药桶就在身旁, 随时可能爆炸而祸及自身。

1914 年, 欧洲国家关系出现了原三个同盟国和兴起的三个协约国的对抗格局。美国和日本虽然是世界第一、第八号强国, 但无法横越大西洋和逾越欧亚大陆插手欧洲事务。作为欧洲第一强国德意志, 直接面临的是世界头号殖民大国英国的阻挠。要想扩张, 德国的对手就在欧洲。

“世界政策” 的核心是称霸世界, 德国开始和英国首先争雄。英国竭力想利用武力吞并南非, 从布尔人手里夺得奥兰治和德兰士瓦两个共和国, 因为这里的钻石和黄金对英国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德国也早就垂涎这个地区, 威廉二世一面鼓动德国向这一地区输入商品, 向德兰士瓦进行经济渗透, 一面用金钱和军火支持布尔人对抗英国。

在英国自诩为世界第一大海军强国的问题上, 德国也决不等闲视之。德国阿尔弗雷德面对这种威逼, 英国迅速寻找盟友抗德。1902 年,英国与日本结盟, 接着又向法国靠拢。法国是德国的“世仇”, 法国一心想收复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 同时在摩洛哥同德国彼此争夺。1903 年英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 1904 年4 月8 日两国订立《英法协定》, 宣告两国为抗德联合起来了。德国勾结奥匈帝国, 不但在巴尔干地区和黑海海峡一带修铁路, 而且挑起战争, 掠夺该地区国家, 这一切严重损害俄国利益。一旦黑海海峡落入德国、奥匈帝国之手, 俄国南下的大门就将被全部封锁, 同时, 俄国在财政上一直依赖英国和法国。

1907 年8 月31 日, 英、俄两国缔结《英俄协定》, 调整彼此利益后联手反德, 法、俄两国早在1892 年就签有《军事协定草案》, 内容规定无论何方遭到德国攻击, 另一方即全国动员进攻德国无形中, 以英、法、俄为代表的三国协约形成军事集团, 共同抗衡原有的德、奥匈、意大利三国同盟军事集团。

威廉二世向外扩张的手一直伸到东亚的中国: 1897年他派兵占领青岛, 强行“ 租借” 胶州湾, 为期99 年,1900 年6 月20 日, 德国安排一个“ 驻华公使在北京被杀” 的阴谋, 为德国直接派军队入侵中国制造借口。为了使自己设计的“ 世界政策” 得到国内支持, 威廉二世十分重视毒化德国人民的工作。为此, 威廉二世在国内大造战争扩张舆论, 他带头号召成立“ 泛德意志同盟”。“ 泛德意志同盟” 广泛地吸收知名作家、学者、工业资本家和全国地方有影响的议员参加。为了使“ 泛德意志同盟” 富有活力, 威廉二世亲自到该会发表演说,指使大垄断资本家斯丁纳斯和克虏伯之流直接参加该组织, 并为该组织提供了大量经费。正是由于威廉二世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的大力支持, 德国形形 的民间组织, 以浓郁的政治色彩纷纷成立: 殖民协会、海军协会、陆军协会、德意志青年协会以及由农场主成立的农场主联盟, 由工业资本家成立的工业家联盟、汉撒同盟, 中产阶层联合会等等, 这些民间政治组织为追随威廉二世的“ 世界政策” 服务。威廉二世公开宣扬: “ 世界只有依靠德意志才能得救”,“ 我们是地球上的盐”, 以“ 泛德意志同盟” 为首的组织立即在全国各地大造战争舆论:“ 如果德国不去统治世界, 那将从地球上消失, 两者必居其一”,“ 我们必须扩张, 对于我们来说获取新的领土是迫切需要, 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利益要求我们作出这种选择! ”

1904 年, 柏林的一家报刊登载了一篇题为《泛德意志德国》的文章, 该文章以最露骨和最无羞耻的论调说:

“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日耳曼民族的德意志帝国, 一个置于德国霸权之下的日耳曼民族的世界帝国! ”一些德国显贵要人也利用各种场合宣扬“ 世界是属于德国的合理性”,“ 日耳曼民族领导世界的总体进步是德国 的责任”。就连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将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还振振有词地说: “ 战争会开发和显露人类最优秀的光辉”

 外交风格与步向战争

威廉二世生性冲动鲁莽,故此未能在德国的对外政策上采取理性的方案。其中一个好例子,是他对统治英国的表弟及英国一种爱恨交缠的关系。对他而言,与英国发生武装冲突是“最难以想象的事”;然而,随着他大量扩建海军的计划开始后,德国的崛起令英国甚为忧心。在1914年,战争爆发时,他认为自己是因为其舅父所设的外交陷阱而被卷入战争。其实,威廉未曾领悟到,自己的鲁莽行为已令自己帝王的形象受损。1896年,德兰士瓦的总统克鲁格成功镇压詹森远征,德皇竟然用电报向他祝贺。当时布尔人与英国关系紧张,所以英国对这克鲁格电报感到愤怒。而在八国联军事件中,他发表演说,勉励参与战役的德军,要他们仿效匈奴人般攻打中国。这令德军在后来的战争中被冠以“匈奴人”的绰号。

不幸地,他想出于好意为自己的外交政策辩护,但屡次犯上严重的错误,令对外关系更恶劣。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在1908年接受英国报章Daily Telegraph的访问。他借此宣扬德英的友好关系。可是,他一时意气用事,竟然冒犯英国、法国、俄国和日本。他指出,德国人不喜欢英国人(而他不是)、法俄两国曾煽动德国干预第二次布尔战争,以及德国的海军扩张是针对日本,而非英国。(他其中一句著名的话是:“你们这些英国人都是疯的,疯的。”) 因为他这番激烈的言论,连他的部下也噤若寒蝉。而他自己就在此事以后几个月,都保持低调。伯恩哈德比洛首相由于没有适当编辑当天访问的纪录,被威廉革退。 虽然如此,德英两国的皇室仍然保持良好关系。在爱德华七世葬礼的出席名单上,威廉排名第一。 不过,报章的事件已令威廉受到严重的心理打击。其实,在最后十年的统治期间,他减少参与 事务,是当时一般评论所未预料到的。

在战争前,威廉再次不跟随俾斯麦孤立法国的政策。纵然他欠缺诚意,他尝试与法国修好—但基于法国坚定不移的复仇主义(普法战争之失败)和对德国的愤恨,这些尝试的效果很有限。

威廉尝试缓和法国的复仇情绪,但与对英政策雷同,他还是不光彩地失败了,始终是因为他不懂随机应变。1906年,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发生—他访问丹吉尔时,不经意地提出支持摩洛哥独立的言论,因此触怒了想在该地扩展势力范围的法国。全凭他的外交官员表现出色,成功在阿尔赫西拉斯会议上避免德国与法国及两者同盟正面交锋。

革退俾斯麦以后,德皇任由在登位前签订的再保险条约在1890年失效。这令德国失去俄国的支持,从此不能保证她在德法两国有冲突时会保持中立。威廉的性格和主张,使德国对英法俄三国的政策摇摆不定。一方面,他忠于支持与奥匈帝国的联盟—他甚至在1889年向奥皇表示,只要奥国以任何理由出兵,德军也会鼎力支持;而另一方面,德国又愿意与英国合作,甚至想过与法俄两国组成强大的欧陆联盟—威廉认为在1905年与沙皇尼古拉二世会面后,已经得到俄国的支持。他是成功的使尼古拉二世签订了同盟条约,但惊恐万状的俄国外交部和陆军部马上迫使尼古拉二世自食其言,否定了这个条约。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德皇的朋友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人刺杀身亡。得知好友的死讯后,威廉感到大为震惊。于是,他向奥匈帝国提供协助,支持后者镇压策划刺杀行动的秘密组织,甚至容许奥国以武力对付怀疑是该组织的幕后黑手—塞尔维亚。威廉想在事件平息前留在柏林,但他的部下建议他按每年习惯在7月6日到北海出航。这样的建议,可能是出于德国 中有人认为皇帝会干预事件,希望借此分散皇帝的注意,利用事件提升国家威望,甚至不惜一战。威廉虽然性格高傲,但对此甚为敏感。

德皇以奇异的方式对事件以电报作回应。奥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后,塞尔维亚于7月26日表示接受所有条款,除了第六条: “在奥国 之有关部门的协助与指示下,塞尔维亚必须采取法律行动,惩罚策划或执行6月28日之刺杀事件,而现在于塞尔维亚领土的人士。”

塞尔维亚认为以上第六条条款违反了她的宪法规定,而且会损害她的 独立,所以拒绝接受此条款。威廉于7月28日赶回柏林。阅读过塞国的回应后,他的回应是: “非常好的方案。而且在48小时之内!这比理想更好。奥地利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但既然赢了,就再没有任何开战理由了。[奥地利外交大使] Giesl 其实应该安心留在贝尔格莱德。在这份文件上,我实在不应该下达总动员的命令。” [Emil Ludwig, "Wilhelm Hohenzollern: The last of the Kaisers," GP Putnam's Sons, New York, 1927 (trans by Ethel Colburn Mayne), p 444]

威廉在开战前的最后一刻,其实想劝谕奥地利和平解决事件。然而,在奥国 还未得知德皇的意见时, 内的部长与将军已经说服了八十四岁高龄的奥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争

虽然威廉二世满怀扩张野心,但他有否发动战争,则难以有定论。他的确希望德国变得强大,但他从未想过以如此大规模的冲突来实现这目标。由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到德国向俄国宣战期间,德皇明白大战即将爆发,于是竭力争取和平。威廉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4年7月29日沟通,尝试避免战争。他乐观地解读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认为奥军只会将战争限于该地。然而,威廉的努力为时已晚。在部下的劝谕之下,德皇下令总动员并开始进行施里芬计划。

当时,英国普遍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皇的战争” (也正如断言二战是希特勒的战争) 。此看法现在被视为不公平,这是基于它断言威廉二世要为此负上个人责任。但其实,威廉大力鼓吹军国主义,支持德国军扩张,又支持军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克虏伯公司),已经令他的国家陷入军事竞赛。当这竞赛变得难以驾驭的时候,战争就在所难免。

在签署总动员之命令时,威廉被认为曾经对部下说过“你们会后悔的”。但那边厢,他又鼓励奥地利对塞尔维亚采取强硬政策。在战争期间,威廉更自任德军大元帅。 作为战时国务的最终决策者,威廉要承受的负担实在太沉重。当战事持续,他越来越依赖部下的意见,以至1916年后的帝国变成一个军事独裁政权,由兴登堡与鲁登道夫操控。战争期间,受到挫败感与胜利的幻想影响,威廉的策略摇摆不定。虽然如此,这位德国皇帝仍然是国家的重要象征。他依然能监督军事生产、颁发奖章与发表演说鼓励士兵。

另外,德皇依然有自由任命官员的权利,能掌握重要的军事指令。1915年,他撤换总参谋长小毛奇,改用埃里希法金汉。同样地,在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后,威廉下令海军减少与英军正面冲突。

1918年,德军的最后攻势宣告失败,四面楚歌。明显地,结束战争将会是明智之举。而那时,威廉早已失去所有权力。由于他不满被部下架空权力,他尝试在战争末期的危机中争取主导权。得知德军大势已去后,他支持德军向盟军投降,以免德国为继续打仗而遭受灭顶之灾。

菲利普亲王的遗体将乘坐他生前协助设计的路虎车前往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来自皇家海军陆战队、兵团、陆军和空军基地的护柩者将在他两侧陪伴他。据说菲利普亲王曾对女王说过:“把我放在路虎的后座上,载我去温莎城堡就行了。”

菲利普亲王的遗体路虎车前往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

紧跟在路虎车后面的是查尔斯王子和其他家庭成员,很可能是菲利普亲王的其他孩子和他的一些孙辈,包括哈里和威廉,他们将步行前进。王室内部的团结是否只是表面功夫还有待观察,但一些王室消息人士希望,两兄弟一年多以来的首次会晤可能会导致某种形式的和解。

随着菲利普亲王的离世,英王室又备受大家的关注,本来因为哈里和梅根脱离王室,让英王室就饱受大家的非议。

哈里得知爷爷离世之后,手忙脚乱地从美国赶回了英国,而梅根因为快到预产期,留在美国安胎,没有回英国奔丧,这也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尴尬。本周六是亲王的葬礼,亲王留遗嘱不大办,不进行国葬。为了遵从亲王的遗嘱,也因为疫情的原因,亲王的葬礼将低调进行,届时只有30名亲属出席。

亲王的葬礼将低调进行,届时只有30名亲属出席。

之前说过,菲利普亲王在世的时候,就不希望大家为他的葬礼铺张,再加上这段日子疫情反复,所以他的葬礼将不会公开,也不会有遗体瞻仰。但是为了能让大家看到葬礼全过程,还是会进行全程直播。然而就算不用大操大办,但儿孙辈各种不安常理出牌的举动,也足够让女王闹心了。

王室之所以如此重视主要是因为哈里梅根在一个月之前对外播出的专访节目,节目中他们向女王和一众王室成员发起了多项指控引起了外界诸多关注。令人欣慰的是威廉王子似乎已经同意了和哈里暂时放下矛盾,甚至为了避免哈里尴尬,主动放弃了在葬礼上身着军装,然而官员们在考虑这些问题时却忽略了一个人——剑桥公爵夫人凯特·米德尔顿。

据称在菲利普亲王的葬礼安排上,哈里将与威廉凯特站在一起,而王室专家亚瑟·爱德华兹(Arthur Edwards)却警告称凯特可能并不愿意接受这项安排,尽管外界认为菲利普亲王的葬礼为苏塞克斯公爵夫妇和剑桥公爵夫妇的关系修复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但凯特和哈里梅根之间矛盾太深可能无法修复。

凯特和哈里梅根之间矛盾太深可能无法修复。

爱德华兹先生说道:“王室成员们在温莎城堡向外界彰显团结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威廉哈里还有凯特站在一起,没有人会比女王更像看到这场家庭纠纷得以化解,但是剑桥公爵夫人是否愿意接受是另一回事,有人告诉我凯特和梅根之间现在没有任何化解矛盾的余地。”

梅根在节目中声称因为夏洛特公主在自己婚礼上的着装被气哭的不是凯特而是自己,并且凯特还为此给自己赔礼道歉了,至于过去为什么没有谈论过这件事是因为她想要“保护凯特”,而王室内部有消息称凯特完全被这些说法震惊了。

威廉·威尔伯福斯是19世纪的国会议员和作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致力于首先废除奴隶贸易,其次是废除英国殖民地的奴隶制度。他的信仰在他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长达42年的竞选,奴隶制在他死前三天在英国领土上被废除。

出生于1759年-死于1833年的关键事实为奴隶制的终结奋斗了大半辈子在达到他的目标后几天死去福音派保守派基督徒反对许多其他社会改革一个简短的传记

威廉威尔伯福斯出生于8月24日,1759年,约克郡赫尔镇。他的父亲是一个富有的商人,他的祖父曾是赫尔城的市长,并在波罗的海贸易中发了财。他被送到赫尔文法学校,但父亲去世后,他的处境变得更加不确定,他被送到温布尔登与一对叔叔阿姨住在一起。他在普特尼的寄宿学校上学,受到亲戚的福音影响,引起了英国国教母亲和祖父的一些关注。他们对他暴露在极端的不一致中感到足够的震惊,使他回到赫尔城。12岁的他很不愿意回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宗教热情逐渐减弱,他开始参加舞会、戏剧甚至打牌。

当他17岁时,他就读于剑桥的圣约翰学院,但最近他的祖父和叔叔的去世使他独立致富,所以他很少有学习的倾向,更喜欢继续赌博,喝到深夜,一般过着高度社交的学生生活。他成了学院里受欢迎的人物,并与威廉·皮特(William Pi)开始了终生的友谊,威廉·皮特是一位即将成为首相的同学。尽管他显然缺乏学习申请,但他于1788年毕业于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

在他的朋友皮特的鼓励下投身政治,威尔伯福斯被选为约克郡赫尔选区金斯敦的议员,花了8000英镑获得选票,在这段有限的选举权时期,一种被认为完全可以接受的做法,即合格的选民是一小部分土地所有者。

威尔伯福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坐着,支持 批准他们的行动,他以雄辩的演讲而闻名。在议会外,他经常光顾各种绅士俱乐部,在纸牌上赌博。

威尔伯福斯在1784/5年的冬天,在法国里维埃拉和瑞士的母亲和一个名叫艾萨克·米尔纳的朋友的陪伴下度过。米尔纳是一个反对奴隶制的不墨守成规的人,奴隶制在当时是许多不墨守成规者的主要原因,他在威尔伯福斯带来了一个福音皈依者,威尔伯福斯抛弃了他的旧习惯,早早地起来学习圣经。福音派受到怀疑和嘲笑,他的新朋友们在劝说他继续从政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他确实做到了,他回到议会时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人,反对改变上帝赋予的社会秩序,反对保护安息日,反对提倡对大众进行道德教育。他遭到了保守党的反对,保守党认为他是教会和国家的敌人,政治激进分子则不相信他的保守主义。

废除英国奴隶贸易的运动,长期以来,英国奴隶贸易一直是西印度群岛和其他地方所有欧洲殖民地的主要奴隶来源,几年前在贵格会教徒中就开始了。他们在1783年向议会提交了废除死刑的 书。尽管同年威尔伯福斯会见了詹姆斯·拉姆齐,他是一位在背风群岛种植园经历后由外科医生转变为废奴主义者的人,但直到1786年,改革者才找到他支持这项事业。他开始阅读关于这个问题的书籍,并经常与一个废奴主义组织会面,这个组织的总部设在1787年3月,在肯特郡的泰斯顿,

在一个晚宴上,一个不同的团体,包括约翰逊博士的传记作者詹姆斯·博斯韦尔、画家约书亚·雷诺兹爵士、威尔伯福斯的朋友托马斯·克拉克森,他为他提供了许多反奴隶制的材料;以及各种各样的议员和废奴主义者,说服威尔伯福斯担任在议会中废除。他原则上同意了,但仍不情愿,怀疑自己能否提出这样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几周后,与威廉·皮特(William Pi)进行了一次关键性的谈话,说服他做出充分的承诺。

他计划在议会的动议因疾病而推迟,直到1789年,他才在议会发表第一次支持废除死刑的演讲。这是在皮特本人委托枢密院提交的一份报告的基础上做出的,但议会的策略和拖延,加上选举,意味着威尔伯福斯要在1791年4月才能提出废除奴隶制的法案。

随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期间威尔伯福斯加入了一个福音派社区,生活在那里在克拉帕姆公地附近,被称为“圣徒”。第一次演讲一年后,威尔伯福斯再次发言,推动他的法案,但巧妙地偏离了方向,内政大臣提出了一项修正案,使这一改变逐步进行,但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1793年与法国爆发的战争实际上使废除问题边缘化。在公众心目中,废除奴隶制和法国大革命(1794年法国大革命废除了奴隶制)之间的联系使这场运动在这一敌对时期步履蹒跚,最重要的团体停止了会晤,尽管威尔伯福斯继续试图提出各种废除奴隶制的法案现在30多岁的威尔伯福斯被介绍给20岁的芭芭拉·安·斯普纳,经过8天的恋爱,他们订婚了。他们于1797年结婚,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生了六个孩子。

随着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他们重新引入了奴隶制,这一事业不再被视为亲法,公共利益又回来了。随着辉格党新 的成立,废奴主义者进入内阁,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英国国民参与或支持与法国殖民地的奴隶贸易。1806年的大选,废奴问题成为一个竞选问题,许多反对奴隶制的议员返回议会。经过多年的研究,威尔伯福斯写了一本400页的书,成为废奴主义争论的基石。新首相格伦维尔勋爵提出了一项废除法案,该法案首先由上议院通过,然后由下议院以多数通过,1807年3月25日《奴隶贸易法》成为法律。这不是解放,这不是威尔伯福斯的直接议程;只是结束了与奴隶主的贸易,他们认为殖民地有足够的奴隶无限期地提供所需的劳动力。威尔伯福斯本人并不相信奴隶已经准备好自由,但也许有一天会成为这样。

在1820年,他开始退出公共生活,由于健康状况不佳,但在1823年,他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开始支持所有奴隶的完全自由。在他作为国会议员的最后几年里,他试图通过解放法案,但失败了。

在1826年,他从肯辛顿搬到密尔山,当时是一个农村地区,但在1830年,他的大部分个人财产被用来挽救他儿子威廉失败的耕种财产的尝试。1833年4月,他发表了最后一次解放演说,下个月,废除奴隶制法案正式提出,向威尔伯福斯的影响力致敬。7月26日,他听到消息说该法案将获得通过,29日,他在伦敦卡多安广场的一个堂兄家中去世。

他的遗产

威尔伯福斯是40多年来废除和解放的象征性领袖,他对这一事业的奉献和承诺对斯威因的影响很大支持废奴主义议员选举的舆论。他的名字将永远与英国在解放人类同胞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他的家人试图淡化他的朋友托马斯·克拉克森(Thomas Clarkson)的重要作用,但历史学家今天认为他们两人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是平等的伙伴。

在其他领域威尔伯福斯仍然是保守派。他支持暂停人身保护令,并禁止50多人参加公开会议。他反对成立工会,反对调查彼得鲁大屠杀。他反对妇女从事政治活动,反对天主教徒的权利。他支持所有压制公共恶习的企图,从喝酒到当众骂人。其中许多活动使他与当时著名的改革激进派直接对立,他们认为他更关心穷人的行为,而不是统治阶级的行为。他经常被他们嘲笑,因为他们认为他有双重标准。

他支持监狱改革,反对对某些罪行判处死刑,支持穷人接受教育。他还帮助建立了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

参观

威尔伯福斯的地点埋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北耳堂,靠近威廉·皮特的坟墓。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也有他的雕像。

威尔伯福斯纪念碑约克郡赫尔市赫尔学院(Hull College,Hull,Yorkshire)的院子里,100英尺高的柱子顶上有一尊雕像。

在他去世的伦敦卡多安广场44号(Cadogan Place)有蓝色的牌匾;在他成长的温布尔登(Wimbledon)南边的劳里斯顿大厦(Laurison House,原名劳雷尔格罗夫);在克拉帕姆的圣三位一体教堂(Holy Triniy Church)上,他和“圣徒”崇拜的地方。

进一步研究

威尔伯福斯的传记包括:

惊人的恩典:威廉威尔伯福斯和结束奴隶制的英勇运动,由埃里克梅塔克斯

威廉威尔伯福斯:传记,由斯蒂芬汤姆金斯

威廉威尔伯福斯:伟大的反奴隶的生命贸易活动家,由威廉黑格

惊人的恩典在威廉威尔伯福斯的生活中,由约翰派珀和乔纳森艾特肯

的书籍,或根据他的著作包括:

威廉威尔伯福斯,由威廉威尔伯福斯

一个现实的看法,普遍的宗教制度的宣称基督教徒,在中产阶级和高等阶级中,由威廉·威尔伯福斯的

改编了一部关于他生活和反对奴隶贸易的**,改编自埃里克·梅塔克斯的

一书,主演Benedic Cumberbach

威廉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第一个外孙。在女王临终前的一刻,威廉还握着她的手,直到她离世。当时,英国民众曾因此深受感动,但威廉的形象在1914年被破坏了。 俾斯麦去世前曾预言:“腓特烈大帝去世20年后,普鲁士便在耶拿战役被拿破仑击败了;我去世20年后,威廉二世的皇冠也将保不住了。“

威廉曾经到希腊的科孚岛旅游,自此对考古学产生浓厚兴趣。他也喜欢在悠闲时描绘宏伟的建筑物与战船,但专家认为他的构想过于浮夸与不切现实。威廉也爱好打猎和砍伐树木。流亡期间,他在自己的别墅大量砍伐树木。1926年12月时,他一星期就砍伐了2590棵树。另外威廉在荷兰时起码猎杀了上千动物,而他打猎时特别喜欢腊肠犬作为猎犬。

1931年时,当听闻到纳粹党在德国崛起的消息时,威廉对他的侄子路易·斐迪南说,阿道夫·希特勒是一个极其强大的领导者,他一个人几乎集中了德意志民族所有的能量。

1933年纳粹上台后,希特勒派戈林与威廉商量达成了一项协议:纳粹党每年可以给威廉和他的儿子一笔津贴费用,条件是威廉不得批评第三帝国以及纳粹党。

威廉收藏了大量制服与服装,经常转换服装,一天内多达四次。

威廉在斯图加有一座行宫。他在行宫时,会在每个星期日的中午进行巡游。他与部下及骑兵穿上军服,在大街上巡游,吸引附近居民观看。

基于与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关系,威廉二世有不少亲戚是欧洲王室***。德国后来与英国和俄国交战,而当时的英王乔治五世是威廉的表弟;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就是上述伊丽莎白·费奥多萝芙娜的妹妹,所以尼古拉就是威廉的表妹夫。三位君主都能说流利英语,并以兄弟互相称呼(分别叫做 Willy、Georgie 和 Nicky)。所以威廉二世是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的姨表兄,亦即爱德华七世的外甥

威廉二世在得知德国发生反犹太人的“水晶之夜”后,感到非常震惊。曾经说过“知道德国发生了这样骇人听闻的事后,我为我身为德国人而感到耻辱”

时至今日,仍然有一小群支持君主制的德国人在每年威廉的逝世日到多伦住宅聚会,以示他们对这位末代德国皇帝的忠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552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