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恋爱的现状

校园恋爱的现状,第1张

现代校园大学生恋爱的现状和特点

“爱情”是一个十分神奇美妙的字眼是大学生生活中长盛不衰的主题之一,它是大学生日后美满婚姻和幸福家庭乃至整个事业的重要基础。恋爱观则是人们对爱情的基本看法。不同的社会时期,大学生有着不同恋爱观,这已被历史事实所证明。当时代的列车将人们载入辉煌的九十年代后期时,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如何 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特定对象为在校大学生。收回有效问卷表恰好1000份,文史类492名,理工类508名;男生614名,女生386名;专科生241名,本科生739名研究生20名;一年级302名,二年级278名三年级254名,四年级146名,研究生二年级20名;学生来源地分布:大中城市212%,中小城镇26 3%农村381%老少边穷地区94%,沿海开放地区5%;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富裕型82%,中等型65%贫困型268%;高考时考生类别:应届416%,历届582%;年龄状况:最大的28岁,最小的17岁,平均为22岁。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后期追求幸福,热爱生活憧憬神话般的充满温柔、令人陶醉的爱情是这一时期大学生的凸现的特征之一

1.恋爱普遍化、公开化

在大学生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如果你在大学期间,没有谈过恋爱,那你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于是,在教室、食堂、操场、道路上等公共场合中随处可见一双双,一对对的大学生恋人们的身影。在恋爱中,一些同学也抛开了应有的矜持与含蓄,表现得越发投入与大胆,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恋爱洪流中去。在教室、食堂、操场等公众场合旁若无人,这种表现在师生中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破坏了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2.女生的恋爱比例高于男生

一是女生的生理和性心理成熟早,加之有较强的依赖性,因而她们对"感情港湾"和性爱的需求程度要强于男生;二是女大学生的绝对数小,占在校生的比例低于男生,所以在"对偶式"的爱情世界中,女生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优势地位。只要自己愿意,自身条件不占优势的女生同样会找到钟情的知音,而素质较差的男生在校园"情场"上则要相对受冷落。

3.恋爱动机的多样化

据调查统计,以“建立家庭”为恋爱目的的大学生只占30%,更多的是以“丰富生活”、“摆脱孤独寂寞”为目的,也有为追求金钱、名誉和地位的。他们只注重恋爱过程的情感投入和体验,走出了“交往——恋爱——结婚”的传统爱情三步曲,认为恋爱不必托付终身。于是,校园里便出现了“契约式恋爱”,在校时卿卿我我,心理上相互填补空白,甚至有人在校外租房同居,但毕业时互相说声“拜拜”。这种缺乏责任感与严肃感的盲目的“寂寞期恋爱”,是十分危险的游戏,是不可取的人生态度。

4。男生主动性高于女生

由于在校大学生男、女生比例悬殊。一般情况下,男生只有自己主动出击才能找到心仪的恋人。相对来讲,女生就可以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恋人。

5.文科生的恋爱比例高于理科生

这主要是因为由于专业性质的影响。文科学生平时的课程较松,思想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谈恋爱正好可以充实闲暇生活,也满足了他们浪漫的思想。理工科学生的实验多,课后作业重,学习压力大,因而恋爱比例要低些。也许是文科学生在总体上比理工科学生的"情商"高一些。

6.恋爱随意性大

主要表现为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由于许多同学恋爱凭的是一时的冲动,对未来的事考虑的不是很清楚,通常是在交往一段时间后发现有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人,于是马上分手,接着找另一个。恋爱中的“短平快”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一个特征。成功率低,有少数大学生把在大学里恋爱视为在经营“实验田”,“恋爱专业户”也出现了。

7.恋爱成功率低

由于恋爱随意性大,在校期间成功率就低,另外,大学毕业后不能在一起工作,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恋人分手的只要原因。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毕业的季节,也是分手的季节。

8.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在对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上,436%的大学生认为“学业高于爱情”;496%认为“同等重要”;只有68%认为“爱情高于学业”。调查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在主观上能够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但真正在客观上、行为上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关系的大学生却是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一旦坠入情网就不能自拔,强烈的感情冲击一切,整天忙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厌学、早退、旷课现象增多,甚至造成多门课不及格,不能顺利毕业,耽误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令人痛心。

9.恋爱观念日趋开放

据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看法的调查中:2002年表示同意的为50%,2003年表示同意的为65%。

从数字看,这是一个增长的趋势。大学生谈恋爱,受到学生身份的限制,因而许多人认为此时的恋爱应该保守一些,但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恋爱方式。在关于恋爱行为尺度调查中有5种恋爱行为,分别是拉手、接吻、爱抚、进行性行为、同居。半数以上男生选择了“同居”这一项,而女生普遍认为接吻或爱抚都是很正常的行为。

10.网恋日益盛行

除了传统的恋爱形式外,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恋爱又有了其虚拟形式:网恋。无形的网络开始取代月老的红线,许多未曾谋面甚至远隔重洋的男女,通过网络相识、相恋。网恋几乎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新公式,也成为e时代少男少女的一种新时尚,大学校园本来就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大学生又对新事物有强烈的猎奇心理,且高校的网络已十分普及,因此在高校里上网聊天和网恋更为流行。

11.恋爱观不够明确

据调查统计,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谈恋爱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满足自己的需要。现在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爱情体验,及时行乐,借以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逻辑思维能力大大提高。随着独立性、创造性、敏锐性、批判性、广度和思维深度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分析不同的事物,掌握事物发展的一些规律,有创新的思想,敢于创新。

(2) 观察能力明显增强。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不限于五官的感受和对事物的理解。他们希望探索事物之间内在的、内在的、本质的关系,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事物。

(3) 想象力大大增强。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视野的开阔,大学生的想象力在重建想象力的基础上更加活跃和富有创造性。想象的结果可以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4) 记忆达到顶峰。随着大学生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形成的时间联系不断增多,记忆存储量不断增加,理解和记忆能力不断增强。

(5) 自我意识逐渐成熟

青年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独立性、自尊、自信心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他们从外在世界转向内在世界,致力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他们可以加强自我反省,注重内心的分析和体验,进而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被尊重和理解;注重自己的形象,规划出理想的自我模式,而真正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开始偏离。他们经常把自己和别人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要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积极性,纠正自己的消极性。

(6) 情绪丰富,情绪波动大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活动不断扩大,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多样性的需要和体验使他们产生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包括学习科学知识过程中形成的理性意识,集体生活中形成的道德意识,人际交往中形成的友谊和爱情,文化娱乐中形成的审美生活,以及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现阶段,大学生的情绪尚未达到稳定状态,情绪波动较大,呈现两极性。比如,在从兴奋到抑郁,或从冷漠到狂热的短暂时间内,这种不稳定的情绪状态往往使一些大学生陷入理性与情感的冲突。

(7) 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

青年时期,大学生意志水平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意识、决断力、坚韧性和自控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大多数大学生可以自觉确定自己的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消除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但在这一时期,大学生意志水平的发展并不平衡和稳定。他们通常能够独立快速地处理一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但在遇到关键问题或采取重大行动时,往往表现出优柔寡断、优柔寡断或仓促武断、盲目从众等心理。情绪波动对大学生意志活动水平有明显影响。心情好时意志活动水平较高,心情不好时意志活动水平较低。

大学生容易出现的情感问题:  1、 时间分配的不合理,而导致情感的空虚 大学的学习方式和课程设置与中学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逐渐成为主动参与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自主安排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很多大学生因为不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常常无所适从,感到空虚和无聊。原因就在于环境的变化。与高中相比,大学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大学阶段,学生要学习专业知识,进一步发挥积极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在这种学习特点和环境下,一些学生难以走出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模式,不能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由此便会形成情感的空虚。  2、自控能力弱,陷入情感的波动 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从总体上看都是健康积极的,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面对学习情感等压力时会出现心理波动和情绪变化。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处于心理敏感期,自制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同时产生一些其他消极情绪,如悲伤、焦虑、紧张、恐惧等,陷入消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A同学就是因为感情问题出现了强烈的情绪波动,经常与同学老师等发生摩擦,容易出现猜忌心理,遇事不能冷静地思考,从而出现一些过激行为,造成不良影响。  3、 自我评价的偏差,而引发情感的自卑 A学生在这一点上是比较明显的,在她的眼中,B男生同学帅气也有才气,在学院中是主要学生干部,由于自己外表不出众,工作能力又不是很强,所以就出现了自卑感,从而在心里产生了恐惧,害怕B不喜欢她,看不起她,所以有一段时间她经常找我和团书记谈话要求要为学院同学服务,能否参加学院团学联等部门,当时我们还不知道她是因为这个原因,还以为她是积极要求进步,所以一直鼓励她,后来才知道,她这样做虽然也是要求进步,但原因是为了能配上B同学。  4、人际关系的疏离,而促成情感的'孤独 刚刚步入大学的大学生离开了以前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常会出现种种不适应,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抗拒、排斥心理,从而出现种种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跟以往相比,大学的学习和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学生们因为生活背景、观念、性格等不同,交往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一旦出现交往障碍,大学生就容易出现情感上的孤独感。A同学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挑战,父母关系一直不是很和谐,到了大二的时候提出离婚,原因是妈妈在外面有了外遇,这件事情对她的打击很大,内心恐惧,没有安全感,急需要找到关心自己的人,所以在遇到了B之后就觉得这个就是能关心自己,爱护自己一生的人,所以不愿意分手,也不能接受分手。刚开始在同学中A女生是很受欢迎的,但是随着自己心态的不断改变,她也不愿意和同学沟通,甚至同寝室的同学关心她,她都很排斥,怕同学看不起她,更加深了孤独感。  解决大学生情感问题的方法:  (一)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最喜欢的,什么是自己最擅长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去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减少因对专业不满而诱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二)学校、社会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心理问题也并非全是到了大学之后才产生的,许多大学生是在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有心理问题的隐患,到了大学之后,由于某种催化剂的作用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从源头抓起,早了解、早预防、防治结合,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调查,其中“问卷调查”最为适用,及时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并根据调查分类解决,及早地把他们从心理阴影中解救出来  防止不良后果的出现。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但可以融入到社会环境中,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使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其良好的思想品德,煅炼学生的体质,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和心理素质,培养其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而且更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大学生活的情感问题2  大学生容易出现情感危机的原因:  1、不够成熟。 上大学的人,都是没有怎么接触过社会的人,这就导致在学校里的人都太单纯。所以他们以为的爱情是浪漫的,是没有什么烦恼的。没有经历社会的洗礼,所以在恋爱的时候也不会顾虑太多,基本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这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2、过于敏感。 大学生的心理是在快速成长的,一直都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因为阅历不足,对感情还缺乏足够的认知,所以很容易产生矛盾,又因为太过敏感,所以总是会导致心灵受到伤害,所以就很容易产生情感危机。  3、情感不稳定。 大学生的心理是在不断变化的,很容易产生迷茫、急躁,抉择等的情绪,因为对感情没有深刻的体验,又要面临就业之类的烦恼,就导致他们对感情总是忽冷忽热的。而且他们还在不断的接触新事物,这就会减少对爱情的维护,感情自然也就容易出现问题。  4、不是因为爱情谈恋爱。 据瞳爱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人会谈恋爱,并不是因为有爱情。不过是因为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在谈,所以跟着赶潮流而已。还有的就是因为大学生活太无聊,所以想要谈一场恋爱来打发时间,或者说一个人太孤单,所以想要找个人陪着。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健康、平等、尊重、责任的恋爱观,同时考虑经济、权利、感情等多个方面。

1 健康:恋爱关系应该是健康、积极、正面的。我们应该注重自我保护,避免出现恋爱依赖、暴力、性侵等不健康的行为。

2 平等:恋爱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意愿和选择,避免出现一方占据主导地位、权力不平等的情况。

3 尊重:恋爱关系应该是基于尊重的。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人格、感受和隐私,不做侵犯对方的事情。

4 责任:恋爱关系应该是责任的。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做伤害对方的事情,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在考虑经济、权利、感情等方面时,我们应该:

1 经济:恋爱关系中的经济问题需要谨慎考虑。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消费观念,合理规划恋爱消费,避免经济负担过重,同时避免对方为经济问题而产生压力和不适。

2 权利:恋爱关系中的权利问题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等,避免对方权利受到侵犯。

3 感情:恋爱关系中的感情问题需要慎重考虑。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求,避免出现一方感情受到忽略或伤害的情况。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恋爱上,同时也应该尊重对方的个人发展,互相支持和帮助,一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38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