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对不起”,在中国,是道歉了话语。在日本,也同样有着道歉的意思,但除了道歉场景外,更多更多的场景里用到这两个词汇,其意义更具广泛性。
懂得了这个特点,就会对日本人的“道歉”不必那么较真儿了!
日本人的“道歉”,首先是一种习惯性的。这种习惯是从小被培养起来的。 例如,一大早起床,如果你是他家客人,早上起床后不小心在洗手间外面碰到了,他会说“不好意思”。当一个陌生人,跟你在路上迎面走过,路面很窄的话,他也会说“不好意思”。总之他的“不好意思”是挂在嘴边的,随时吐出。
日本人的“道歉”,其次是礼貌性的。这种礼貌式的礼仪,日本全民偕同。处处都有着这样的口头禅。例如,你分给他一个苹果,他会说“不好意思”,然后说“谢谢”。但是说“不好意思”更多。当你帮他拿个本该他伸手拿的东西,他一定会说“不好意思”,而不是“谢谢”。这个时候说“谢谢”很显然是认同了别人为自己服务这个举动,反而是非常不礼貌的。而用“不好意思”,是表示让你麻烦了,还为我拿了东西,添麻烦给你了,当然要道歉。当你不懂遇到这种场景,角色调换一下,你给人家说“谢谢”,别人会有种被侮辱的感觉。
日本人的“道歉”,再次是防御性的。这种防御性源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当感觉到不适时,为了不让你得寸进尺,他会首先用这种“道歉”把你挡住,以此产生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他们认为的安全距离。 例如,当车站等车比较拥挤时候,你贴的太近了,他会说“不好意思”,意思是让你挪开点。
日本人的“道歉”,最后是“攻击性”的。这种攻击性没有那么明显,当他对你用比较夸张的语气表示道歉时,实质性的意思,是让你向他道歉。
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当日本人说“对不起”时,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在道歉,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礼貌,一种防御。当听到“不好意思”时,基本上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你不要想多了。 这就是日本人,一个道歉多到你脸红,道歉多到你不会的民族,懂得了这些道歉的含义,你才会更好的了解他们,与之相处。
按照习惯,如果预感迟到的时候一般都会先打电话给公司,说明情况并道歉。然后到了公司再一次道歉。我的话会这样说・・・
「遅れて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ご迷惑をお挂け致しました。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
这样子的。然后再低个头什么的♪。
PS 比如说是因为日本的电车出现故障或者事故而迟到的话,可以在出站时向工作人员要一张「遅延书」,然后出示给公司看。这时候责任不在你,说一句「遅れてすみません~。」就OK啦~~♪
祝你成功~!
为什么日本人要给中国人道歉:曾前往日本旅游、学习、工作的朋友们可能对日本人最明显的感知就是他们真是太喜欢道歉了,一天内听到“对不起”的次数简直要比听到问好的次数还要多。日本人十分担心给他人带来麻烦,一有觉得做得不对的地方,第一反应就是道歉。
日本既是集团主义社会,也是单一民族国家,社会构成体系为“个人-集团-社会”,其宗教信仰、价值观、世界观也呈现同一和闭塞的特点,维系日本社会运转机制的一直是“和衷同心”。个人的行为规范首先会被约束在集团内,集团中不一致的行为或语言是不被允许的,不和群的个体极易受到内部排挤。这种传统由来已久,早在四百余年前的江户时代,日本民间就有着名为“村八分”的排他性习俗。意思是一村之中若某户违反村规约俗,那么除了火灾与殡葬,其他诸如岁贺、婚礼、法会等八项集体活动是不被允许参加的,村民必须共同与该户绝交。而类似的还有在武士阶层的“五人组”连坐法,即一人犯错,五人同罪。
集团社会体制下的封建制度土壤孕育了日本人脆弱敏感的心理,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更易形成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谨慎姿态。想要安身立命于集团之中,维系自身在集团中的地位,掌握示弱主义的“技巧与手段”就成了日本人必不可少的社交技能。外界看来日本人会话接洽时显得非常恭谦礼貌,然而或许只有生活在“大大小小集团网格”下的日本人才能深切感受到这种“畸形的美德”背后的酸楚。
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特别是在东西文化激烈碰撞交汇的今天,过度的谢罪文化也饱受非议。日本部分社会学者担心这会使日本人丢失宽容之心,加深社会隔阂。新一代的年轻人则更为直截了当地批评其压抑情感,压制个性释放,抗拒这样的循规蹈矩。他们使用最为频繁的谢罪方式是电话、短信、表情包道歉,如果这还不能让对方满意,宁肯再花1万日元在网络上雇人“代理谢罪”,也不愿意亲自登门致歉。
如今的日本社会还需要依靠这样畸形的“谢罪文化”来维持团结和安宁吗?2013年,日本鬼才编剧宫藤官九郎为此拍摄了一部立意新颖、大胆辛辣的荒诞**《谢罪大师》。影片极尽讽刺了日本这种虚情假意的“谢罪文化”,认为比起无休止的形式谢罪,真正能连接社会羁绊是责任的履行与真挚的沟通。可惜**终归是**,至少目前还没办法改变现实。
大家好!我是亚姐!来到日本后,真的眼界和视野都有一定程度的打开和提升。
[庆祝R]看到了好多新奇有趣的人和事,也见识了人类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但也让我更加坚信人是应该走出来看一看的,不管这个世界是美是丑,都要出来历练一番。就像《红楼梦》中的那块顽石,凡心已炽,神仙也劝不住,非得下凡历一番劫难,方才不枉此生啊!
我也一样,经我仔细观察,最近我又有了新的感触。故记录下来,与君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