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什么不理解当代年轻人的绝望?

父母为什么不理解当代年轻人的绝望?,第1张

父母为什么不理解当代年轻人的绝望?在当代社会中,年轻人面对着诸如就业难、房价高等问题,导致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其中绝望是其中之一。然而,年轻人往往感受到他们的父母不理解他们的绝望。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首先,年轻人和父母的成长背景和经历的不同是一个重要因素。父母往往在一个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成长和生活,与当代的年轻人面临的问题不同。因此,父母很难理解他们的孩子为什么会感到绝望。

第二,年轻人和父母之间存在代沟。年轻一代使用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等技术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但对于年纪较大的父母来说则不尽然。父母很难理解他们孩子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这也加强了代沟的存在。

第三,父母的期望值也是造成misunderstandings的另一个原因。家长希望孩子能在竞争激烈而艰难的现实中过得好,因此他们经常会施加压力在他们的子女上,以期望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成功。

在这种情况之下,父母可能无法意识到他们的期望是过分的,他们的行为和言语可能会被年轻的孩子误解为压力和不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年轻人和父母需要建立更紧密的沟通和理解,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立场。年轻一代应该尝试解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家长理解他们的处境,年轻人也应该尝试理解父母的立场和信念,以便他们认识到父母的期望可能是出于关爱和关心。

同时,父母也应当尽力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孩子的生活选择和观点,以便共同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建立家庭会议或咨询服务也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倡导诸如相互理解,共同寻求解决办法等等互相支持的做法,从而提升彼此的信任和意识到对方对自己的支持。

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多层面中,轻松、沉稳地交流,并进行现实的信息公开,是促进沟通和理解的正确途径。

有这样一份工作:全年无休,假期工作量加倍,每天24小时待命,要有出色的谈判和人际交往技巧,还需兼具医学、金融和烹饪知识,工作环境可能非常混乱,最重要的是薪酬为零。这份工作就是为人父母。

生儿育女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在爱的支撑下,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也会让很多父母精疲力尽。

近年来,随着“鸡娃”(打鸡血式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逐渐从小众精英家庭破圈,进入寻常百姓家,很多父母甚至出现了养育倦怠。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重压下的父母支招,让家庭更加轻松和谐。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李建玲

广东省 社会 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 马健文

本文编辑 | 徐文婷 刘云瑽

全球父母面临养育倦怠

教育领导力专家普罗卡奇尼和职业倦怠专家基弗共同出版的《养育倦怠》一书显示,过分投入、过度热情、养育期望高的父母更容易产生养育倦怠,因为他们“付出了所有”。

《生命时报》曾对18万国人展开线上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中国父母 育儿 信心不足,917%的家长存在 育儿 困惑,身心俱疲。 育儿 烦恼几乎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人身安全、不好好吃饭、生长发育不正常、性格形成不良、不清楚如何开发早期智力等问题最让家长们操心。

01 隔代抚养导致的家庭矛盾

年轻父母生活经历和获取知识途径与祖辈不一样,两者在 育儿 理念和方式上存在差异,容易发生矛盾。

02 育儿 知识碎片化,不知如何选择

现在各种 育儿 书籍铺天盖地,补习班、兴趣班比比皆是。面对诸多选择,很多家长无所适从。

据每日人物公众号,在北京某“鸡娃群”里,家长们经常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你发英语听读的一个系列,我就发一本数学练习题……在这种不断叠加的过程中,家长们的网盘资源不断扩充。

突击中jpg

03 工作压力过大

很多年轻父母处于事业上升期, 育儿 的同时还要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突击中jpg

04 育儿 花费高

不少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极尽所能给孩子买高档玩具或报名各种补习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却是累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网友所作《鸡娃木兰诗》

不仅是我国,全球父母都面临养育倦怠。近日,比利时鲁汶大学对42个国家展开研究,结果发现,8%的父母经历过养育倦怠,14%的父母受到了养育倦怠的影响。

父母倦怠专家罗斯卡姆说:“在这些国家,为人父母是一项非常孤独的活动,不像非洲国家那样,整个村庄都在抚养孩子,帮助父母分担 育儿 压力。”以欧洲为例,养育压力之所以大,主要受 社会 文化影响。

2007年,欧洲委员会颁布了高尚、积极的养育要求,希望父母不打孩子,并给予孩子温暖、支持和自主权。然而,这个目标过于理想化,很多父母在实践中难以达到。

父母以爱为出发点管教子女,但他们的“权威”却受到法律约束,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倍感力不从心。再加上近年来欧洲父母对孩子注意力、教育、财富和机遇等方面的期望急剧上升,更倾向于完美主义, 社会 对养育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能够支撑期望的资源没有增加,甚至越来越少,使得 育儿 压力逐年增加。

想到孩子就疲惫,甚至感到厌恶

养育倦怠通常表现为常常对孩子感到厌恶,早上醒来想到孩子就觉得疲惫不堪,甚至想逃离父母这个角色等。

广东省 社会 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马健文表示,养育倦怠不仅会让家长觉得很挫败,也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影响。

身心疲惫

对很多新手家长来说,带孩子已经够令人焦头烂额了,还不得不为了生计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寻找平衡。

在这种高压状态下,非常容易焦虑,特别是孩子生病时,家长在照顾之余,还得抽空完成工作,身心都会受到极大煎熬。

情感 共鸣减少

处在养育倦怠期的家长,看见孩子可能不再像以前一样内心充满柔软与爱,会开始不耐烦,甚至对孩子恶语相向,能为孩子做的事情仅仅是最基本的生活照料,内心拒绝陪伴或在陪伴时放空自己。

研究表明,出现养育倦怠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 情感 距离更疏远,容易说教甚至打骂孩子。这种 情感 隔离会影响子女对家长的依恋,使 情感 上的共鸣越来越少。

忽视孩子情绪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发现,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家长,对孩子的情绪状态不怎么敏感,对孩子的行为也不太在意。

比如会让3岁的孩子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睡在沙发上,有的则会通过语言和行动严惩孩子,导致亲子 情感 疏离,孩子越来越内向,或效仿家长出现暴力行为。

自我否定

绝大多数为人父母者都想做到和善、开明,和孩子成为好朋友。

然而现实常会击败理想,当孩子犯错误时总是忍不住大吼大叫,事后又觉得对不起孩子,开始自责,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好,不配为人父母,有的人还会放大自身的错误,在心理上进行自我惩罚。

学会6招孩子和家长都幸福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一点点学来的。

你讨厌孩子出门磨蹭,可能是因为你本身就做事拖拉,潜意识期盼孩子成为一个高效率的人;你嫌弃孩子学习成绩总是比别人家孩子差一大截,可能是因为你把自己上名牌大学的梦想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

有时,真正让家长感到疲惫的不是孩子,而是镜子里的那个自己。出现养育倦怠并不可怕,只要找对了方法,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01一起成长

李建玲强调,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而是一起成长的伙伴。孩子出生后,家长就要开始不断学习如何 育儿 ,掌握新的技能,孩子也在慢慢学会更多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知识面变宽,孩子的视野也越来越广阔,这都是共同成长的表现。

02控制情绪

父母想要大声吼叫时,最好先和孩子保持距离,冷却情绪,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失控,以免吓到或伤害到孩子。等到情绪稳定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

03学会放手

大多数情况,孩子触碰到父母那些所谓的“底线”,不过是父母在强烈控制欲之下强加给孩子的高要求。比如,不许踩水、不许坐在地上、不许玩泥巴、放学后立刻回家、不许到处乱逛……

正是因为父母总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他们才会出现数不清的“情绪爆点”。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应该有自由的想法和意志。父母适当放手才能让孩子更自由地成长,倦怠感也会烟消云散。

04不必强求

天下没有一百分的孩子,自然也不会有一百分的父母。因此,不必强求孩子时刻乖巧懂事,也不必为了自己偶尔的倦怠而心生愧疚、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是合格的父母。

05爸爸分担

亲子教育中,父亲的参与能够注入母亲不具备的特殊元素。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天与父亲共处两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

如果孩子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期待长期得不到满足,会十分痛苦甚至产生心理缺陷,比如容易软弱、胆小,缺乏信心和毅力。

马健文表示,这并不是强求爸爸天天陪着孩子,陪伴的质量更重要。工作再忙也不可能占满24小时,为人父者要有陪伴孩子的意识,最好划出专属的“爸爸时间”。

06放个短假

开车时,突然看到“小心路滑”的**警示标识,你会怎么做?一定会减速,格外小心地驾驶。

可以把 育儿 想象成开车,当遇到神经衰弱、烦躁、头疼、睡眠不好、孩子不愿意沟通等“**标识”时,就要提醒自己歇一歇,给自己放个短假,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抚育孩子。

右下角点个 在看 再走

剧《小舍得》,由蒋欣,宋佳,佟大为,张国立等来演。而且最戳中产阶级家长。自开播以来,每一集都在“鸡娃”这件事上粘上了父母的心。在家庭聚会上,倡导素质教育、快乐育儿的宋佳让女儿表演文艺,结果歌曲刚唱完,蒋欣就开始让儿子在全家人面前表演背诵圆周率——2000位小数后的那种。

吃饭不是家宴,而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儿子考了班里第四,但是没能进前三。当这位母亲认定数学试卷有问题时,她变成了工藤新一,发现数学老师开了一个小火炉来设立补习班,漏题。结果家长被煽动联合到学校举报讨论,最终导致数学老师被开除。

为了让孩子进金牌补习班,爷爷问了区长,爸爸问了当事人,妈妈公开检讨向老师道歉,奶奶公开抱着老师的腿为孙女求配额。不要觉得电视剧夸张。著名补习班金牌老师的课程都是“光之秒”;不要太贵,那是起步价。

有人说《小舍得》反映了当代父母养育孩子的焦虑;有人说这部剧深刻而现实地描绘了一个内卷化的社会;还有人说这部剧不是卖焦虑,而是让我们通过屏幕反思焦虑。不管是什么调性,作为一个已婚有孩子的地地道道的中年男人,我能看到鸡娃以上。

一、育儿焦虑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在你努力做到“鸡娃”之前,你要激励自己充分发挥人生潜能,为孩子的未来铺路。剧中,无论是坚持在佛教中养育孩子的中产精英南俪,渴望出人头地的凤凰女田雨岚,还是为生活努力的底层女性米桃的母亲,他们心里都有一个潜意识的想法,就是可以吃苦,但孩子不能比自己差。

现实生活中,只有母亲才能感受到这种无处不在的育儿焦虑。他们生活节俭,量入为出,不敢乱花钱,拼命挣钱买房,假期留在家里,攒钱报培训班。

只要是投资孩子教育,家长总是不遗余力,印证了剧中夏君山的“剧场效应”。本来大家都在看一部剧,但是有人站起来,你就忍不住站起来。最后大家都没敢坐下。

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还不如“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真的很难成为一个佛教徒,风里有光,云里有光,但你已经默默的攒够了精力。在成龙身上找孩子,找女人变成凤凰的想法,会在不经意间冒出来,不断成长。

二、花式比较

作家江洋有一句经典名言:“无论你走到人生的哪一步,你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抬头会羡慕,低头会自得。只有当你直视时,你才能拥抱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从小经历了田雨岚,没钱吃了太多苦,所以养成了在性方面自卑虚荣的性格,每次都想碾压南俪。

即使结婚生子,田雨岚还是想找优越感,子悠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谈资和荣耀。喜欢花里胡哨的比较,心里说不出更多的是田雨岚的痛苦。人到中年,想把车和房子里的东西都抓起来,什么都要争,却处处吃亏。最后他们每次只能负重前行,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

中年母亲遇到的人生困境,不仅仅来自于生活中一个地方的鸡毛,更来自于身边花里胡哨的攀比。所谓吃穿用度都是精神修行,对比就是没有回头路的马拉松,让你痛苦不堪。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漠,你才能遇到生活中的花朵。

三、经济压力

张爱玲曾说:“人到中年,你会发现身边全是依靠你的人,却没有一个可以依靠自己的人。”虽然一个米桃的三口之家是大城市的底层家庭,女儿成绩优异,才华出众,但是家里经济拮据,母亲做保姆养家,父亲做家务,生活质量最差,在高价金牌班面前也是身不由己。

原著小说中,农村学霸米桃的结局是泪流满面的。因为压力太大,她选择回老家休养,但现实生活中,她的终点可能达不到夏欢欢的起点!也许,每个中年母亲都会面临事业和家庭的选择题。如何平衡两者,左手如何在职场驰骋,右手如何搬砖是最大的考验。

尤其是当经济压力袭来的时候,你会发现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钱。换校区是要省钱的,孩子上培训班也是要的。旅行还需要换车换房。人到中年还不如狗。只有赚钱才能治愈所有的情感。只有赚钱,才能让鲜花遍地开花,才能在生活面前得心应手。

如今的教育内卷,浮躁偏执、被算法绑架、捆绑人们的注意力来交换金钱的社交媒体环境,对孩子的身心 健康 真是个挑战。

支持阅读第一,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以下文章来源于鱼鹰有宝宝(ID:thousand_and_one),作者鱼鹰鱼鹰

这个春节我最有收获的事,就是停下工作,离开孩子,独自去见了很多久未谋面的朋友,坐在一起,聊了长长的天。

这样平常的小事,我竟然很久没做过了。

北京太大,朋友们住得太远,见一面常常要一个小时的交通。

大家都忙,约起来更加不易。

孩子出生后,我的时间越来越与孩子深度捆绑。

先生996,一周仅有一天休息,又让我不忍在星期天抛下他出门。

还有一个深层原因是: 我们已经太习惯于网上交流,渐渐忘记了“见面”的必要。

但这一次,当我走出自己日渐成为“闭环”的私人生活,走出长期被“朋友圈”滤镜改造过的虚拟关系,穿越城市和朋友们坐到一起,面对面,才更加坚信人与人之间真实联结的不可替代性。

今天要记录的,就是和一位在海淀六小强高中当了十几年老师的朋友的聊天。

她说的很多话都让我有不小的惊讶,揭开了那些甚嚣尘上的“鸡娃”信息下,被忽视、遮蔽的“盲区”。

以下我试着用她的第一人称来做记录。

配图依然来自我喜欢的剧集《我的天才女友》。

朋友口述,鱼鹰回忆、整理

我带的每一届学生,几乎都有出现心理问题、患上抑郁症的。

在我心理能量足的时候,我很愿意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些 情感 支撑。有些孩子毕业后也一直和我保持联系。

我观察什么样的孩子出现心理危机的概率更高呢?

有些家长在自己工作领域出人头地,理所当然觉得孩子也应该从小就出人头地。抑郁的很多是这样家庭的孩子。

这些孩子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我觉得我永远比不上我爸妈。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怎么就变成了一直在跟爸爸妈妈比较呢?你是你自己,你为什么要去比你爸爸、妈妈厉害?你跟同龄人比较就好了啊。

这些孩子没办法把父母当作单纯的父母去依恋。

父母有时候并不是语言上表达了对他们的什么期待,而是他们的行为——

他们可能回到家也没有在做父母,还是在做“精英”,延续着工作的状态,用管理工作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每一步都规划得很精确,不允许自己显露出缺陷和脆弱。

这时候你一个眼神就让孩子觉得:我不能差,不可以做不好。

父母每一步路都给你铺好了,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压力。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父母对他们有什么样的预期,当自己达不到,就在心里否定了自己。

经常有朋友转发一些写海淀父母怎么疯狂鸡娃的文章、攻略给我,问我说:你们海淀都这样吗?

我总是跟他们说,不要去相信这些东西,少看,更不要学那些疯狂的父母。

有些虽然毕业于TOP名校,却极度缺乏人文素养的父母,我觉得跟疯了一样,把孩子的日程排得特别满,认为所有事情都跟解数学题一样可以按公式、按程序来——这样是害了孩子,他根本意识不到孩子丧失了什么。

现在这些重点中学的选拔机制,本身是单一、畸形的。主要还是看数学。而很多数学培训机构,教的都是一些被总结好的模型、解题拿分的套路, 其实和鼓励思考、 探索 的教育理念相违背。

我一个清华的朋友就因为看了孩子数学培训班讲的那些东西,气得移民了。

提前学有什么意义呢?但就因为有些人疯狂超前,又有机构助推,弄得所有人都被裹挟。

老师也很苦恼。老师想要按教学大纲的进度来,但是很多孩子在课外班提前学了,上课你再讲,一半孩子不听。这时候站在讲台上的人是很难受的,挫败感很强。

你让老师怎么办呢?按照原先的进度来,还是快速略过,讲新的内容?左右为难。

我能理解家长被裹挟着做的一些从众的选择。我孩子三年级以后,我也给报了数学课外班,最基础的班型,不跨级,不跨难度。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我们可能很难完全超脱于这个东西,就做一个“普通”的父母、做一些“普通”的选择就好

既然数学在升学时这么重要,那也不用去逃避,但不要对结果有太高的预期。家长更应该避免像选拔机制那样把孩子的数理思维能力当作评判他的标准。

按照孩子的实际水平,选择一个和他能力相匹配的班上上,一定不要疯狂加码,不要左右摇摆。

最糟糕的是那种,今天看到别人家孩子在学什么,去报一个,明天又觉得另一个好,又报,同一个科目让孩子上一大堆课外班,这是在折腾孩子,把孩子学傻了。

每次看到有些家长言之凿凿传授经验,自己家怎么怎么做,孩子就考上了六小强,我都想说:你这只是单一样本,凭什么肯定是你家长的哪个行为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这个孩子考上了,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就是他的智商。没有哪个孩子本身智力达不到,靠上一堆补习班能考进来的。

六小强学校一个年级有多少学生?单一个学校就可能上千。

但每次高考,人们只谈论有多少人考上了北大清华。其他孩子呢?有没有人想过他们?

即便在六小强,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学霸,甚至你不能说“大部分”都是学霸。

有“校额到校”的学生,还有直升的学生,其实好的、一般的、成绩比较差的都有。

只看到有多少学生考上了清北,只看到最前面10%的人,其他90%呢?

家长的预期如果是对照顶尖那一百个人来的,肯定会失衡。

像你,人大毕业,你先生清华毕业,如果你们的孩子将来考起的是北方工业大学,你接不接受?

从现实的情况来说,这样的概率其实很高。即便在六小强的中学也是这样。

我观察我们教师的子女,最后从升学上,也是两极的。有特别好的,很多也非常一般。

一些家长恨不得去考教师证,自己在家教孩子,或者以为学校老师更方便在家“鸡娃”——其实, 同时做妈妈和老师不是什么好事,教别人的孩子和教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一回事。

当老师容易有一个问题:不由自主地拿自己的孩子跟自己最好的学生比较,对孩子太苛刻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对孩子的接纳度,究竟有多少?也许还远远不及我们的父母。

你说我们那时候,如果考不上大学,要去打工,我们的父母会接纳我们吗?一样会的。现在扪心自问,我们可以接受吗?

这些年看到那些抑郁的学生, 我对孩子未来最大的期望越来越变成:身心 健康 。

这是最最重要的。

一个孩子身心 健康 ,相信自己,也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有好奇心,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知道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孩子到了 社会 上,怎么都不会差。

鱼鹰写在最后

很多家长可能和我一样,读过青少年抑郁症逐年增多的报道,也看过很多数据,但总觉得离自己很远,就算有,也不可能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高中老师却比我们更直接地面对,有更多具体的感受和冲击。

写这篇文章时,我才想起在B站看到过一个谈青少年抑郁问题的短片,拍摄者是三个人大附中的00后,片名叫 《灯火之下》

英文名更有意味: Under the Brilliance ,可以翻译成“被辉煌、才华所遮蔽的”。

片子借一个患抑郁症的高中女孩纯子之口,表达抑郁患者的心声,深入到她真实的状态、遭遇的误解,以及治疗与反复的过程。

短片的三位主创,还做了一系列调查研究:走访抑郁症患者、咨询心理专家、发放问卷、分析数据。

在署名为“严慌慌”的一篇对三位00后主创的采访里,短片拍摄小队长石宗华说:“因为我周围确诊精神疾病的朋友还挺多的,加上我从小住在北大六院附近,那是全北京最好的精神病院,我就对这个话题就比较敏感。”

而很多其他地区的家长,由于对“抑郁症”了解的匮乏、不理解,导致孩子延迟就诊,直到出现自杀倾向时才意识到严重性。

如今的教育内卷,浮躁偏执、被算法绑架、捆绑人们的注意力来交换金钱的社交媒体环境,对孩子的身心 健康 真是个挑战。

我们这些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是——用温暖、包容、不匮乏爱与联结的家庭,给孩子提供缓冲。

不要让“鸡血”与过度焦虑,遮蔽了你的眼睛。

看点 当“鸡娃”式教育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北美家庭同样深陷于此,并诞生了有史以来最“娇惯”的一代年轻人。外滩教育特约作者方也博士认为,这些孩子尽管有着完美的履历和学术成绩,心理年龄却停滞不前。他们成年后进入大学和职场,同样面临很多问题,生活适应能力极差、内心脆弱敏感,更依赖于父母提供经济帮助。当这些“鸡娃”的代价已经超越个人和 社会 所能承受的范围,我们应该回归教育初心,养育出一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方也 编丨Jennifer

国庆假期

外滩君精选往期好文,与大家共度佳节

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直升机 育儿 ,到今天的精细教育乃至割草机父母,北美的“鸡娃”教育一路高歌猛进。

家长们投入的金钱和时间成倍增加,孩子们的特长才艺学术日益精进,名牌精英大学的录取率却越来越低,整个 社会 深陷“鸡娃”内卷化的焦虑中。

那么,这些喝“鸡血”长大的孩子进入大学和职场后的表现怎样呢?专家和媒体称这是 有史以来最“娇惯”的一代 ,是长不大的彼得·潘(Peter Pan)。

这些年轻人有着完美的履历,优异的学术成绩,光彩夺目的课外活动,但是,他们的 心理年龄却停滞不前,对生活的适应和承受能力极差 ,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和指引,他们常常不知所措,甚至陷入焦虑和抑郁之中。

可是毫不夸张地说,北美“鸡娃”教育养出了一代 “妈宝男和娇娇女”

心理学家 Jeffrey Arnett 早就在2000 年就已经指出,18岁或者21岁不再是美国成年人的起始点,美国孩子的青春期延长了,从18岁到大约30岁才是从青春期到成年的过渡期。

米德兰大学(Midland University)前校长,美国现任参议员Ben Sasse直指”鸡娃”教育是罪魁祸首,他在2017年 《消失的美国成年人》 一书中指出:

我们的国家正处于成年危机, 太多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成年人是什么样的,或者怎么成为一个成年人 。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我们的错,因为我们没有教导他们怎样成人,我们的国家需要 重建自力更生的文化。

史上最娇惯的一代

按照北 美文 化传统,孩子18岁开始走上独立的旅程,他们会离开家独自居住,自己贷款支付大学费用,并且打工养活自己。

但是,北美年轻人的这一经典形象,已经被“妈宝男和娇娇女”们彻底颠覆。

如今的北美大学校园里生活着很多生活难以自理的“巨婴”,他们不知道如何交朋友和选择俱乐部,他们为洗衣服和家庭作业而烦恼,室友争吵或者公寓里发现一只老鼠,他们会报警或者致电父母求救。

弗罗斯特堡州立大学校长Jonathan Gibralter在媒体上声称,有家长曾经致电他,要求帮助解决孩子跟室友吵架的问题。他深感无奈地说:“我们这里是大学,不是幼儿园。”

Julie Lythcott-Haims在担任斯坦福大学新生主任时发现, 这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却没有学会大学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成人生活技能。

她在《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一书中写道:这些年轻人习惯于在父母的建议或帮助下生活,他们依靠父母来安排与室友一起玩乐的时间,他们需要父母帮助找到实习工作,有人因为不喜欢室友或者食堂带酱的食物要回家,有人因为考试成绩得了B就觉得是世界末日。

他们不仅是在生活上离不开父母的“妈宝男和娇娇女”, 他们的心灵也是既敏感又脆弱 ,任何让他们不舒服的言语和思想,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大的危险和伤害。

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一名学生建议将《伟大的盖茨比》标记为“可能令人沮丧”,原因是书中有血腥和暴力场景。

法学院刑法教授讲解强奸法时必须十分慎重,因为关于性犯罪的课程材料会引发不安情绪,甚至唤起某些同学的童年创伤,由此会遭到学生的投诉和抗议。

大学生在 历史 上曾经是言论自由的拥护者和推动者,大学也一直是推崇种族、文化、思想多样性的圣地, 随着“妈宝男和娇娇女”的增多,大学的思想开放和言论自由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这一代“妈宝男和娇娇女”们还是“啃老”一族,尽管美国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经济扩张和创纪录的低失业率,他们仍然继续享受着父母的经济支持。

2019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一项调查发现, 在18至34岁的年轻人中,60%的人接受父母的经济帮助。

根据房地产追踪公司Trulia对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2015年,将近40%的年轻美国人与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戚住在一起,这是自1940年以来最大的百分比。

作为史上最娇惯的一代,他们还饱受心理困扰, 抑郁症和焦虑症比例大幅激增。

美国大学 健康 协会2017年调查,有216%的大学生接受焦虑症或者是抑郁症的治疗,这个数字比2008年高104%。

而2018年进行的年度调查显示,超过85%的大学生表示感到“不知所措”,而51%的人在过去一年中表示“事情没有希望”。

将宠爱进行到底

这些心灵脆弱的年轻人,既不能独立应对学习和生活,更无法面对挫折和挑战,家长们不敢放手,只能呵护和保护他们。

2019年《纽约时报》对18至28岁年轻人的父母调查发现,美国家长对成年子女生活和工作的照顾和帮助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提醒成年子女学习上的各种期限 76%

为他们预约医生 74%

向他们提供人际关系和感情生活的建议 42%

帮助他们准备大学里的考试 22%

帮助编写工作或实习申请 16%

确认孩子是否准时上课或考试 15%

告诉他们将来要从事的职业 14%

通过网络帮助他们找到工作或实习 14%

帮助撰写论文或学校作业 11%

就孩子的工作问题,与孩子的雇主联系 11%

和教授或大学管理者讨论孩子在大学的表现或成绩 8%

昂贵的“鸡娃”教育不仅耗尽了父母的金钱和时间,也严重影响了他们未来的退休生活。

bankratecom201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至少有50%的父母表示,他们已经削减了退休储蓄,以帮助成年子女。

由于没有足够的退休基金,很多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人仍然在工作,根据美国《劳工报告》,尽管55岁以上的工人占美国劳动力的不到四分之一,但在2018年几乎占据了所有新工作的一半。

不仅如此, 大学和职场也无奈地加入了宠爱“妈宝男和娇娇女”的行列。

面对没有长大的“妈宝男和娇娇女”,大学校园不再是适者生存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版本的“亲子”关系:大学就像父母一样来宠爱学生,让学生感到安全,保证不让学生陷入困境和面对挑战。

当学生动辄以“ 情感 安全”为由要求取消令人不适的演讲和课程材料时,校方总是会让步甚至还会道歉,耶鲁大学的校长Peter Salovey曾经对学生抗议者致歉,并承诺将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保护他们。

为了保护学生们异常脆弱的心灵,大学建立了“触发警告”机制,当课程材料有可能引发学生不安情绪时,教授有义务给出事先警示,提醒孩子们有危险。学校还建设了“安全屋”,配置专业人员来帮助舒缓学生的不安情绪。

为了不让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失败而沮丧,保证学生都能顺利毕业和就业,大学还采取了很多措施。

一些大学采用了计算机咨询系统来引导学生的专业课程选择,该系统可以跟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度,向学生推荐最有可能成功的课程和专业。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考试分数越来越高,无论是常春藤盟校、小型文理学院、公立大学还是社区学院,A已经是全国大学校园中最常见的成绩。

这是杜克大学前教授Stuart Rojstaczer通过分析来自400多个学校的70年的成绩单记录发现,A成绩的比例从1940年的15%上升到2013年的45%。

职场也在想方设法适应和迁就这一代娇惯的年轻人 ,让他们能够更多地感受父母般的关怀。

由于父母影响着孩子的职业选择和决策,越来越多的企业让父母参与招聘过程,邀请父母参加面试,并向父母详细介绍公司信息。

普华永道专门举办公司实习生的父母招待会,著名 汽车 租赁公司Enterprise Holdings Inc为实习生和新雇员的父母提供信息包,目的都是让父母更多了解公司。

为了能够提高员工士气,一些 科技 公司甚至会邀请父母参加公司活动,Google 每年举行“带父母去工作日”活动,LinkedIn Inc 也有“引入父母日”。

“妈宝男和娇娇女”是如何产生的?

面对史上最娇惯的一代,很多专家指出“鸡娃”式 育儿 是罪魁祸首,Greg Lukianoff和Jonathan Haidt在2018年出版的 《娇惯的心灵》 中指出,美国教育方式已经严重走入误区,直升机一般盘旋在孩子上空的父母剥夺了孩子独立的的能力。

成长是一个逐步建立独立意识的过程 ,孩子只有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决定,才能应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鸡娃”式 育儿 摆脱了北美鼓励儿童独立的传统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对孩子的控制和保护。

这是在干扰儿童自主性和能力的发展,是在用家长的智慧和人生经验来替代孩子的独立思考,目的是让孩子实现父母设计的人生规划。

家长们潜心研究各类 育儿 宝典,如饥似渴地倾听教育大咖的讲座,想方设法探听宝贵资源,为的是给孩子设计出一个最佳学业和人生规划,还有精确到分钟的日程表。

当家长们踌躇满志地准备实施“鸡娃”战略时,首先遭遇的是孩子的抵抗。

从小有着强大的自我驱动力和远大追求的孩子毕竟不多,爱玩几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且他们未必理解精心设计的日程表对他们将来的意义,也无法深刻体会父母的苦心和付出。

所以,“鸡娃”的第一步就是要驯服孩子,让孩子听从父母的安排。而“鸡娃”的过程就是 不断压缩孩子的自由成长空间,让一个孩子不断交出和让渡独立主权。

鸡血打得越猛,对孩子的自由空间入侵程度越深,孩子的自由意志便被剥夺得越多。当孩子一步步陷入父母设好的完美布局中,也就一步步地丧失了独立意志,“优秀的绵羊”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对每天奔走于各个课外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已经被彻底被驯服,他们很少有机会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人,将来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些被驯服的孩子还会被密不透风地保护起来,他们只要好好学习和训练就行,父母随时监督与保护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尽力不让他们遭受到挫折、失败和风险。

无处不在的 直升机父母 随时准备为孩子灭火,当孩子不能入选学校俱乐部、跟朋友产生争吵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他们会立刻出手援救;

主张 精细化 育儿 的父母 会花很多时间陪伴孩子,从精神和 情感 上不断给与支持和鼓励,防止孩子有沮丧和不安;

割草机或者扫雪机父母 干脆直接清除孩子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和挑战。

“鸡娃”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意志,而且很少经历挫折和失败,当他们进入真实的世界会怎么样?

他们就会像一个没有思想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巨婴,面对不确定和不可控的世界,他们惊慌失措,焦虑万分,他们仍然高度依赖父母。

Greg Lukianoff and Jonathan Haidt在《娇惯的心灵》中写道: 这些年轻人被剥夺了面对风险的机会,他们都是风险厌恶者 ,所以他们内心脆弱、容易被冒犯。

直升飞机父母会介入孩子与朋友的冲突,这些孩子长大后,不知道如何应对和同学之间的争吵,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同事或上司之间的矛盾,面对分歧和纠纷,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求助父母。

因为没有建立足够的自主意识,他们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也没有信心应对挫折和失败,无助、失望和恐惧让他们抑郁和焦虑。2013年《儿童与家庭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历过直升机 育儿 的大学生更高机率抑郁。

成长需要无忧无虑的“自由时光”

如何养育出一代坚强、快乐和有韧性的成年人?专家们认为应当加强孩子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而 “自由时光” 则是一剂灵丹妙药。

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拥有自由的空闲时间和玩耍机会,对养成强大的自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控制下的自由空间里,才是学习成人技能的最好机会。

Denise Pope博士在《Overloaded and Underprepared》书指出,课外兴趣班对孩子的成长固然重要,但是,自由的玩耍和嬉戏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应当保护童年的“自由时光”。

经典的童年经历是历险和 游戏 ,孩子们放学后不会立刻回家,而是三五成群地玩耍嬉戏。如今的孩子,放学后要么在上课外班,要么就是在上课外班的路上。

当孩子们被剥夺了无人监管的 游戏 和探险时光,也就失去了独自应对问题和自主决定的生活体验。 很多专家指出,是我们毁掉了孩子成为成年人的机会。我们应当把自由 游戏 还给童年,把玩耍的时间还给孩子,这对他们的一生都是极其重要的。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在足球训练营、舞蹈班和机器人兴趣班的孩子,不也是在玩嘛。但是,这种有大人组织和监控的 游戏 和真正的自由 游戏 的是不同的,只有在没有大人干预和指导的自由时光中,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培养 自主意识和自主权

Peter Gray在2013年的《free to learn 》中写道:“自由 游戏 是孩子们学会结交朋友、克服恐惧、解决问题并总体上控制自己生活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不用再听从大人的安排,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当小伙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他们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为了能够获得玩耍的乐趣,孩子们会自行学会在群体中寻找各自的位置,会主动地提出各种方案来解决纠纷,渐渐地,他们就会 学会人际交往规则,学会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真正的自由玩耍,尤其是各种户外的自由 探索 活动,也许还会遭遇一点小小的危险,当不再有大人的保护,也不再有大人可以依赖的时候,会更好地锻炼他们对风险的承受和应对能力,从而使他们有能力承担更大的挑战。

童年的“自由时光”可以培养孩子的决定能力, 学会面对挑战、逆境考验以及轻微的危险 ,这些都是大学校园供不应求的成人技能。

青少年是最忙碌的人群,学业、课外活动、大学规划充斥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空闲时光是不多的。但是,很多专家指出,一定要在紧张的生活中挤出一点“自由时光”,这对他们的成长很重要。

青少年面临着激烈的学业竞争和社交媒体的压力,他们在友谊和社交方面有很多困惑和挑战,轻松自由的时光不仅可以让他们 缓解压力 ,也可以让他们 想清楚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Denise Pope博士说,和儿童相比,青少年的“自由时光”有所不同,他们需要空闲时间来 探索 自己的兴趣,思考自己的人生;他们需要与朋友一起聚会,一起去购物中心闲逛,来获得重要的社交技能。

真正的成长来自于真实生活,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在没有父母监管和安排的“自由时光”中,如同沉浸在一个真实世界中,他们学会独立,学会面对不确定和复杂性,而这些东西在课堂上、补习班和兴趣班上是无法学到的。

对父母来说,把“自由时光”还给孩子是需要勇气的。在这个高度竞争的 社会 ,未来又是如此不确定,“鸡娃”似乎是抗击焦虑和获得安全感的唯一出路。

但是,就像Julie Lythcott-Haims所说,即使孩子成功入读斯坦福和哈佛,也抹不掉入学军备赛留下的伤疤。

“鸡娃”的代价已经超过了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尤其是年轻人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我们真的应当回归到教育的初心: 养育一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

“鸡娃”是妈妈们共同要面对和操心的问题,但爸爸们普遍都比较淡漠,平常忙于赚钱养家糊口,这样下来变成了典型的丧偶式育儿。

剧中五位夫妇婚姻状态截然不同,其中苏青和李修平这一对是创业夫妻,他们从大学毕业开始就风雨同舟,一起并肩同行合伙开律师事务所,见证了彼此最青涩又美好的时光。

后来有钱又成功的李修平开始飘飘然了,他想要苏青放弃事业回归家庭当全职太太,而此时此刻苏青却发现,老公出轨了公司的女下属,两人之间有着道不明的职场暧昧。其实,婚姻中无论男女都现实犀利,苏青的结局给女孩们提了个醒,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放弃事业!

钱钟书曾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在观望,里面的人却想要出来。婚姻的开头是荡气回肠的诗歌,中途却是平淡无奇的散文,最后还有可能是充满悬念的小说。

虽然苏青和李修平曾经是情深意笃的大学情侣,奋斗的路上吃过无数苦头,但随着婚姻被各种庸常的琐事消磨。

两人的相处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谈,两个孩子也不是情感的纽带,整个家虽然有钱富足,但里面的氛围却比较冷清和压抑。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遇到两种类型的家长,有的家长对孩子很民主,给予孩子很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孩子自己选择的范围非常广,家长较少给予规则,或者原则不坚定弹性空间大;有的家长则给孩子很多规划和规则,基本要求孩子按自己期待的方式成长。两种养育方式培养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前者孩子偏顽皮、任性,但也总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后者乖顺懂事,容易合作, 一般学业成绩较好,但也少了一些灵巧,容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和忽略自己的感受。

“鸡娃”的意思是给孩子买学区房,报各种培训班,一直盯着孩子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希望孩子有各种兴趣爱好,英文语言能力、数学逻辑思维、时间管理能力等等,各个方面都不输在起跑线上。

但也有家长希望孩子保持天性,做自己,觉得应试教育有很多诟病,所以会想办法送到一些有特色的私塾。基本上只希望孩子快乐成长,长大做他喜欢的事情,顺其自然。

前者的家长,通常比较操心,如果孩子哪方面落后,低于平均水平,说不焦虑可能做不到,毕竟花了钱,付出了精力。但是客观来说,孩子有差异,擅长的不擅长的可能有明显差别,在某一方面跟不上不代表其它方面,只是也许和家长期待的,或者和社会主流的不太一样。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学校教育只是孩子人生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来自家庭、社会!家庭这一部分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家庭是孩子的港湾,应该是最舒适和安全的,孩子依赖家庭信任家庭,父母是他的第一学习对象。所以家庭方面,父母应该更重视成年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孩子耳濡目染,自然想学会如何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用合适的沟通方式表达彼此的尊重。

与社会的接触也是童年期不可缺少的一课,在与他人交往中发展社会情感和社交能力。我发现有一些孩子有某一方面的特长,但是在情感情绪表达和社交方面,显出缺乏经验,这可能的原因是:孩子平时放学即上课后班,跟同学或朋友缺少真正的自由交流,情感互换。过于任性的孩子在社会交往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困难重重,有利他意识合作意识的孩子会更容易受欢迎。教育者和父母可以观察孩子和朋友的交往,来看孩子是否需要支持或者引导。

我们不能直接说哪一种养育方式更适合,其实养育孩子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这种复杂是因为孩子是一个生命体,就像一朵花儿在开花前,如果还是一颗小种子,一颗小绿芽,一个小花苞,你可能不能看清楚开成的花到底是什么样子,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朵花,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有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也许给他一些规则和引导,他能早期学会观察细节,养成耐心和专注的习惯;有的孩子比较安静保守,也许给他一些自由,他会更多去尝试和探索新的事物,有更好的耐挫力。这些都是假设,当然不一定活泼好动的孩子专注力就弱,或者保守的孩子就不善于挑战困难,也许他只是在等待时机。

总之,父母“鸡娃”或者反对“鸡娃”,都不能一条路走到黑,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保持家庭亲密关系是一切的前提,有时候孩子是能告诉你答案的,我们需要用心倾听。

关于“鸡娃”,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70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