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信布之勇”说的是什么?信、布这两个人是谁?

“马超信布之勇”说的是什么?信、布这两个人是谁?,第1张

韩信和英布。

他俩都是出色的将领,军事能力十分出色,可以说是汉朝的开国名将。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的武力并没有过多的体现,因此是不是用来形容武艺绝伦的马超有点儿不合适啊?

其实古代的勇,并不是指所谓的单打独斗,匹夫之勇,而指的是领兵作战的勇略和胆识。就像《三国志》里记载张飞和关羽是万人敌一样,很多人就认为他们武艺绝伦超群,其实并非如此,《项籍传》已经明确记载了万人敌就是兵法。

项羽当时不读书,不习武,项梁问他要学什么,项羽回答要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便传授他兵法,可见万人敌指的是精熟兵法而并非是单打独斗。

这也就解释了,“信布之勇”指的是带兵的将军勇略过人,韩信曾垓下困项羽,英布淮南困刘邦,二人后来都成为刘邦的大将,开拓了汉朝天下。

马超有潼关败曹操的战绩,周瑜有赤壁烧连船的辉煌,再者二人胆识超群,勇略非凡,马超据西凉抗衡中原,周瑜凭江东大败曹操,都是不畏强敌的表现,所以二人被称有“信布之勇”。

    马超不减西汉的韩信、英布之勇,又多次用计挫败曹操,以致曹操叹道:“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

    西凉太守马腾的长子马超,《三国演义》里写他绰号“锦马超”,长得面如博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加上装束亮丽,狮盔兽带,银甲白袍,难怪后来刘各见了,加以赞叹:“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

    马超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同曹操对峙,后期归到刘麾下。

    《三国演义》说,马腾反曹,事泄后被满门抄斩。马超因留在西凉而得免,为复仇起兵,夺取长安。破曹洪、徐晃,克潼关。和曹操大军决战,先后打败于禁、张部,斩杀李通,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跑。接着,几战皆胜,曹操恨叹而言:“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

    曹操用离间计,让马超和韩遂二人反目成仇。可惜马超虽勇,身边无善谋之士帮助,最后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马超投奔汉中张鲁,张鲁派他去帮刘璋打刘备。马超和张飞激战,难分高下。刘备派人招降马超,因而也解决了刘璋的问题。

    但据《三国志》说:马超没有直接与刘备交锋,信在汉中时,刘备派了李恢去劝降,马超同意了,此后配合刘备,威逼刘璋乖乖地出降。刘备称帝之前,先为汉中王。给朝廷上表时,领衔第一名的,就是“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然后才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共120人的名字。(表文及部分人员列名前后,详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尽管马超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甚高。但他本人谨慎小心,故意避开是非。文官彭羕对刘备不满,来找马超,想来个文武联手,他对马超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彭羕说了很激烈的话,甚至骂刘备:“老革(老兵)荒悖,可复道邪!”(《三国志·蜀书·彭聂传》)

    马超听了大惊,表面上“默然不答”,后来立即向刘备作了汇报。彭羕被下牢诛死。

    刘备称帝的第二年,即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时年47岁,临死上疏道,

“臣门宗二百佘口,为孟德(曹操)所诛略尽,唯从弟(马)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马岱后来位至乎北将军,晋爵陈仓侯。

    纵观马超一生,前期对峙曹操时,显示出军事能耐不同凡响。《三国演义》中马超故事写得都很精彩。马超在人生的后期,归属刘备,处事很是谨慎,彭策事件中,马超的态度就是显著的例子。

    马超遗言虽短。但令人动容,从中也可看出:动乱而多有变故的时代,曾经显贵的家族所遭遇的命运,竟是那样的磨难重重!

马超本在西凉生活得好好的,偏偏遇上曹操,不仅占了他家的地盘,还杀了他的全家,不得已经投奔张鲁,被猜忌,被刘备策反之后,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地位落差太大了,可以说明悲剧

真的是非常勇猛,历史上关于这一代名将马超的故事还有很多,其中体现了马超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很多人一听见马超这一名字就会胆战心惊的。在我们听了马超的故事以后,肯定也会觉得他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一、历史人物

  1马超身世

  马超(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大将。

  《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其祖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马腾。腾少贫无产业,常从彰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腾为人长八尺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为战国赵国名将赵奢(号:马服君,“马”姓起源)与东汉著名的军事家伏波将军马援后人。马腾生马超。

  2个人资料

  姓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马超(安亚平饰)名:马超

  字:孟起

  终属:蜀

  籍贯:(司州)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

  容貌:(史)无记载 ,(三国演义)面如冠玉,目如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声雄力猛。因衣着讲究,举止非凡,故人称“锦马超”

  官至:骠骑将军 凉州牧 假节

  爵至:犛乡侯,谥曰威侯

  生卒:176 — 222(终年46岁)

  家族资料

  父亲:马腾

  母亲:未知(其母被韩遂所杀)

  义父::韩遂(史,马超曾称以其为父.演义,则直接说是马超义父)

  配偶:杨氏(被杨阜所杀),董氏(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

  子女:马秋(为张鲁所杀),马承(继承了马超斄乡侯的爵位),马氏(嫁与刘理为妃),另有不知名二子冀城被杀

  兄弟姐妹:马岱,马休,马铁,马云騄 (虚构人物)

  相关人物:马腾,马岱,曹操,刘备,许褚,庞德,韩遂,杨阜,张鲁,李恢,彭羕,马秋,马承

  曾效力过的势力:东汉,马腾,张鲁,蜀

  3三国志记载及译文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也。父腾,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於西州。初平三年,遂、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后腾袭长安,败走,退还凉州。司隶校尉锺繇镇关中,移书遂、腾,为陈祸福。腾遣超随繇讨郭援、高干於平阳,超将庞德亲斩援首。后腾与韩遂不和,求还京畿。于是徵为卫尉,以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

  陈寿原文:马超,字孟起,扶风(京畿三辅左冯羽,右扶风)茂陵人氏。马超父亲叫马腾,大约在汉灵帝末年(180-189)与西州的边章、韩遂等共同起事(起义造反)。初平三年(汉献帝年号),马腾、韩遂率兵进军长安。当时的汉朝廷(将两人招安),封韩遂为镇西将军(驻守金城兰州)。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驻守郿县。当年,马腾又一次攻击了长安,结果军败,就退回了凉州。到了(曹操当政)派钟繇为司隶校尉进驻长安,掌握关中地区时,钟繇便分别写信给韩遂和马腾,为他们陈述利害(化解了韩马之间的矛盾)。马腾便派长子马超助钟繇在平阳讨伐高干、郭援。此战中马超的部将庞德在阵中斩杀了敌方主将郭援。后来马腾与韩遂起了矛盾,马腾便请求回到京畿(这里的京畿分不清楚是长安三辅还是当时许昌)。因为这个便封马腾为卫尉(掌管京城各门守卫的官,属于九卿之一)让马超接手了马腾的部队,并拜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

  典略曰:腾字寿成,马援后也。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腾少贫无产业,常从彰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腾为人长八尺馀,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灵帝末,凉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民王国等及氐、羌反叛。州郡募发民中有勇力者,欲讨之,腾在募中。州郡异之,署为军从事,典领部众。讨贼有功,拜军司马,后以功迁偏将军,又迁征西将军,常屯汧、陇之间。初平中,拜征东将军。是时,西州少谷,腾自表军人多乏,求就谷於池阳,遂移屯长平岸头。而将王承等恐腾为己害,乃攻腾营。时腾近出无备,遂破走,西上。会三辅乱,不复来东,而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始甚相亲,后转以部曲相侵入,更为雠敌。腾攻遂,遂走,合众还攻腾,杀腾妻子,连兵不解。建安之初,国家纲纪殆弛,乃使司隶校尉锺繇、凉州牧韦端和解之。徵腾还屯槐里,转拜为前将军,假节,封槐里侯。北备胡寇,东备白骑,待士进贤,矜救民命,三辅甚安爱之。十(五)年,徵为卫尉,腾自见年老,遂入宿卫。

  《典略》中说:马腾字寿成,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汉桓帝时,马腾的父亲(马肃)字子硕,曾做过当时的天水兰干县尉。后来丢了官,便留在了陇西,与羌族人混居在一起。因为家贫无妻,便娶了羌族女子为妻,生下了马腾,马腾年少时贫困,没有产业,于是经常从彰山中砍树木,背到城市中贩卖来维持生计。马腾身高八尺有余,体形壮大,面鼻大而怪异,但且性格宽和,待人诚恳,因此很多人都敬重他。汉灵帝末年,当时的凉州刺史耿鄙任用很多污吏,导致凉州治下的民众王国以及羌氐人民反叛(发生了暴乱,当时山东黄巾起义)。于是凉州便从民见招募勇士去讨伐叛乱。马腾被招入军队。招兵的官员以为马腾不同于常人,便让他当上了军从事,训练及率领部队。马腾由于镇压叛乱有功,升为军司马,后来又因功升为偏将军(这恐怕是马腾“叛乱”之后的事了),又升为征西将军,驻扎在汧(汧阳,县名,在今陕西省,现在叫做千阳)、陇(陇山,陕甘交界处)之间。大约在初平年号时期(共六年),朝廷又拜马腾为征东将军。当时,西部欠收,马腾向朝廷说部队没有吃的,想在池阳置办粮草,所以进驻到长平岸头。但是(附近驻守的)守将王承等以为马腾要对自己不利,便攻打了马腾部队。当时马腾正好外出,部队没有应战准备,所以被击败,朝西(凉州)败走。正好此时三辅地区陷入混战(李郭交兵),马腾便没有再向东回(到三辅)。却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起初比较亲密,后来因为双方的手下互相侵入,而转变成了仇敌。马腾攻击韩遂,韩遂败走,然后韩遂又纠集人马杀回来,杀了马的老婆和儿子,从此后便连年交战,难解难分。(曹操掌权后)汉献帝建安初年,因为各州都不遵朝庭纲纪,形势混乱。朝廷(曹操)派司隶校尉钟繇和凉州牧(曹操任命的)韦端(韦康之父)对韩遂、马腾两家进行调解,使之停战。让马腾回到槐里(扶风的一个县),拜为前将军(此时刘备为左将军),假节(拥有对三辅一带的某些权力),封为槐里(县)侯。(马腾便在槐里开始了十多年的治理,他加强了对胡人防务,训练了自己的骑兵部队,对贤能的人士给予了提拔,对人民生活给予了保障,得到了三辅人民的爱戴。建安十(应该是建安十五年)年,朝庭(曹操)任命马腾为卫尉,马腾自认为年老,所以便“入宿卫”。

  初,曹公为丞相,辟腾长子超,不就。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诏拜徐州刺史,后拜谏议大夫。及腾之入,因诏拜为偏将军,使领腾营。又拜超弟休奉车都尉,休弟铁骑都尉,徙其家属皆诣邺,惟超独留。

  陈寿原文:在曹操当丞相时,曾经招马超去当官,马超没有去。后来马超做为司隶校尉的督军从事征讨郭援,战斗中被箭射中,马超立即用布带裹好受伤的小腿又继续战斗,此战攻破敌军斩杀了主将郭援。朝廷因功拜马超为徐州刺史,后来又拜马超为谏议大夫。(应该马超都没去上任)等到马腾进京时,就因为前面的功劳,拜马超为偏将军,让马超率领原马腾的部下军队。朝廷又拜马超的弟弟马休为车都尉,马铁为骑都尉,将除马超(小家庭)外的其余家属全部迁徙到邺城。

  超既统众,遂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至潼关。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

  陈寿原文:马超统领马腾部队以后,就马上拉拢韩遂,同时与杨秋、李堪、成宜等结为同盟,进攻到潼关。曹操在潼关之战时与韩遂、马超单马交谈时,马超凭着自己武艺高强,想突击活捉曹操,但是曹操旁边的许褚瞋目瞪着马超,显然察觉到了马超的意图。于是马超便放弃了突击曹操的计划最后,曹操用了贾诩的谋划,离间马超和韩遂,双方变成了相互猜疑,十部联军因此大败。

  山阳公载记曰:初,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於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山阳公载记》中说:曹操(派徐晃、朱灵)军在蒲阪津(黄河渡口)要西渡黄河时,马超对韩遂说,“我们应该在渭水北面去阻止曹军(过河),过不了二十天,黄河东面(的徐晃军)粮草就会耗尽,他们就只能败走了”,但是韩遂却说:“我们就让他们过河时,困在河中,还怕他们败得不更快嘛!”妥协之下,马超的计策最终没能被实施。后来曹操听到马超的策略后,说:“马超若不死的话,我连死后埋葬的地方都没有了!”

  超走保诸戎,曹公追至安定,会北方有事,引军东还。杨阜说曹公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超果率诸戎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刺史韦康,据冀城,有其众。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康故吏民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超。阜、叙起於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鲁不足与计事,内怀於邑,闻先主围刘璋於成都,密书请降。

  陈寿原文:“马超逃到诸戎地区,曹操追到安定时,刚好北方有事,就率军回去(处理北方的事)了。当时,杨阜对曹操说:马超有韩信、英布那样的作战能力,非常受羌、胡的支持,如果大军回去,而不对马超进行严密的控制,那么陇上各郡县就将会落入超人手中了”。后来马超果然卷土重来,率领诸戎来攻击陇上郡县,而陇上郡县纷纷归附马超。马超杀了凉州刺史韦康,占据冀城,收降了冀城的军队。马超便自表(但未得到朝庭批准)为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韦康原来的老部下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人,合谋攻击马超。杨阜、姜叙从卤城起兵,马超出城攻打,没能打下;回来时,梁宽、赵衢已经造反成功,关闭冀城城门,马超又失了冀城。进退狼狈时,只能跑到汉中依在张鲁麾下。但张鲁并不是理想的主公,将马超安抚在小城(邑)中。马超听说刘备围攻成都,便秘密写信给刘备,归降了刘备。

  典略曰:建安十六年,超与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是岁,曹公西征,与超等战於河、渭之交,超等败走。超至安定,遂奔凉州。诏收灭超家属。超复败於陇上。后奔汉中,张鲁以为都讲祭酒,欲妻之以女,或谏鲁曰:“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鲁乃止。初,超未反时,其小妇弟种留三辅,及超败,种先入汉中。正旦,种上寿於超,超捶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后数从鲁求兵,欲北取凉州,鲁遣往,无利。又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是岁建安十九年也。

  《典略》中说:建安十六年,马超与关中各路将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人,总共十部(路)都反叛了,总兵力为十万人。共同据守黄河潼关交界处,建造了营阵。这一年,曹操西征,与马超等联军在黄河、渭水交界处展开战斗,马超等人最后败走。马超逃到了安定,韩遂逃回凉州。朝庭(曹操)下诏将马超在邺城的亲属全部杀了。马超又在陇上战败(于杨阜等人)。后来马超在汉中时,张鲁让马超担任“都讲祭酒”的职务。而且还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马超从而拢络马超。此时有人对张鲁说:“有人像马超这样连自己的亲人都不顾,还能顾及到其它人吗?”意思就是说即使张鲁把女儿嫁给马超,马超也不会因此就对张鲁言听计从,死心踏地的,于是张鲁就放弃了嫁女儿给马超的想法。当初马超没有反叛曹操时,他的一个妾的弟弟名叫“种”的留在三辅,到了马超败归汉中张鲁时,种已经到了汉中。正旦日,种来给马超拜年,马超悲伤之余捶胸吐血说:“我全家百余口人,在一天内被人杀光了,今天我们两个还有什么好祝贺的?”后来马超多次向张鲁请求资助兵马,想去攻取凉州,张鲁最终勉强答应了马超,派了一点兵给马超,但是北取凉州的计划失败了。加上张鲁的手下杨白等人因为怕有能力的马超超过他们的地位而排挤马超,马超最终逃离了张鲁,从武都逃到氐人聚居的地方,然后转投刘备。这一年是建安十九年。

首先张颌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菜。在三国演义上所说的蜀国五虎上将,以及魏国的五子良将全部病逝之后,要数天下第一猛将那就要说张颌了。张颌先后与赵云,马超,张飞,黄忠,张辽等人打过,他甚至还和东吴的第一大将太史慈打成平手。在张颌先后和那么多牛人打过之后,他自己却是从来没有一次受过伤,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张颌的不平凡。

张颌之所以和马超打会输,我想这是由于张颌他太过善于自保,并且张颌可以明辨实事,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而且正是因为他先后和那么多名将作战过,这才导致他后来变得更加厉害。他每次都可以与名将的战斗中总结与学习,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来提升了自己的战斗力。也正是因为这些的积累,张颌最后成为了魏国的第一大将,成为了乃至三国中的名将。

三国时期,曹操曾经说把张颌比作商朝的卫子良,汉朝的韩信。就是曹操那样挑剔的眼光都要称赞张颌,并且曹操麾下也是名将如云,这些都可以看出张颌的确就是不平凡的。

作为蜀国的首领刘备,也把张颌与夏侯渊相比过。他要求先杀张颌而后杀夏侯渊,并且认为夏侯渊不足为惧, 但张颌是一个必须要杀的人。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张颌在早期的三国时期便已经让各个势力的领袖所记得,可以说他的成名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但可惜他最后被魏延使诈,在木门道被万箭射死,可以说这是作为一个武将最憋屈的死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293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