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亮剑》,大家一定是非常的熟悉了,相信将这部剧观看两三遍的网友也不再少数,这部剧为何可以这么火?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部剧里的演员都非常的有个性,而且演技也是非常的在线,不仅李云龙等主角演员非常的出色,就连剧里的一些龙套演员也都在无时无刻的飙演技,实在是让人大呼过瘾。而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剧里的一个龙套人物,此人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王有胜。一提到有胜,大家一下就能想到阅兵,虽然这个角色仅仅出现了几分钟,但是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却让众多网友记住了他那不可一世的嘚瑟。
淮海战役的中期,李云龙所带领的2师,因为在赵庄击退了国军第89师,所以便展开了一次大的追击战。而就在此次的追击战之中,2师侦察连表现的最出色,不仅打掉了国军的残兵散勇,还顺势攻下了一个军需库。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这个仓库里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些国军的冬装和军靴。段鹏一看,便让手下的战士们换上了新鞋,然后带着队伍便继续清扫国军残部去了,仅仅将王有胜一个人留在了仓库,并让他负责看守工作。
就在王有胜将封条贴好以后,各部队都陆陆续续的进城了,看着路过的战士们都穿着烂布鞋,王有胜心里别提多得劲了。于是他内心就开始膨胀了起来,便上演了让世人啼笑皆非的“阅兵仪式”。不过这个王有胜实在是太夸张了,所以之后便被5师的几个老兵给打了一顿,并且还抢了好几箱军需物资。此时的王有胜因为无计可施,于是只能坐在地上大哭,此时李云龙刚好经过了这里,在李云龙的出头之下,王有胜终于是出了口恶气,并打了对方两巴掌。虽然5师师长看到了这一幕,但也只是理论了两句便走了。那么有人就说了,王有胜挨打以后,李云龙教唆其打人,5师师长为何怂了?
就在赵庄一战中,楚云飞搞出了一个敢死队,但是这个敢死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就被消灭了,这让他很是心疼,于是便让人查了自己对手的信息。最后得知,和自己对阵的部队是华野2师,也就是李云龙的队伍。李云龙的部队之前还在中野,现在突然变成了华野王牌师,完成过不少难以完成的战斗任务,这可让楚云飞是吃尽了苦头。
从王牌师的这个名头能够看出,李云龙的队伍实在是太厉害,并且立下了很多功劳,而且还是深受上级领导的喜爱。在此次的闹剧之中,5师师长一开始还准备大闹一场,主要是因为他不知道对方就是那个老受偏袒的李云龙,也就是在得知李云龙的身份以后,想必李栗心里也开始泛起了嘀咕。并且李云龙的名气之大,李栗肯定是知道的,虽然他表现出了一副淡定的样子,但是内心里早就不想计较了,这件事就算是打官司到了野司,那照样是李云龙胜了,这样一来还丢了自己的面子,所以还不如溜了算了。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喜欢看抗战剧。在这些抗战剧中,我最喜欢看亮剑,因为这部抗战剧的内容非常精彩。凭借专业性,这部抗日剧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电视剧。
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精神抗战电视剧《亮剑》反响良好。至今这部电视剧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尤其是很多男生喜欢谈论梁健和演员李云龙。《亮剑》不仅是一部抗日战争片,更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敢顽强、不畏艰险、不畏牺牲的精神的体现。
尤其是李幼斌老师的表演堪称完美。李幼斌老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李云龙。一开始他是一个缺点很多的人,后来他成长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指挥官,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观点。因为这部电视剧太好看了,收视率也很高,后来有人认为翻拍经典作品有风险,不仅挑战演员,还挑战剧情,甚至电视剧的细节。
区别对待旧版亮剑里,李云龙和秀琴结婚了,团长结婚了。士兵们吃了缴获的罐头食品、一些腐烂的白菜和一些简单的**面饼。新版的亮剑,在婚宴的开头,也出现了一大块猪肉。那个时候,得到一些鸡肉、鸭肉和鱼肉,一点也不奇怪。不过八路军以朴实着称,不会轻易铺张浪费。
趁着李云龙快要结婚的时候。老婚宴上,全军只用几罐肉和冻烂白菜招待了这么一群人。那个时候,李云龙只能吃他手里的黄面煎饼和烂白菜。不过,新版李云龙的生活水平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层次。烹饪课不仅带了很新鲜的大白菜和大量的罐头,还有一整块猪肉。
看这架势,肯定是一道硬菜,就是卤肉粉丝。除了猪肉,酒也够了,因为剧中李云龙和赵刚并没有因为喝酒吵架。我们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艰辛。别说是梁建的八路军,就连投靠日军的伪军也吃不到肉。赵刚俘虏伪军的时候,伪军正在吃包子!这是亮剑前期最好吃的一餐!连猪肉都没吃。
新版《亮剑》在应对李云龙的婚宴时,显得有些过于“奢侈”了在很多观众的印象中,李云龙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干部,这并不意味着李云龙可以让军人天天吃大鱼。新版《亮剑》虽然升级了一些大场景,但在一些细微处存在明显的处理不当问题。比如李云龙的婚宴也是一样,只不过是新版《亮剑》在婚宴之上。
猪肉和其他肉类食品。要知道,新版《亮剑》呈现的食品标准,甚至与当时的国军相差甚远。李云龙虽然很能干,但如此夸张的剧情,真的无法让大家感受到当时中国人抗日的艰辛。
秀琴对比拿秀琴的形象来说,老版的秀琴看起来像一个偏僻的女人形象,符合秀琴原本的性格和当时的情况,但新版的秀琴更像是世界名媛。在造型方面,新版秀琴不仅保持了干净的脸庞,还保留了民国时期才走红的学生头。不提表现如何,似乎很矛盾。
不过,这部剧虽然拍得并不好,但在新版《亮剑》的背景下,也算是一部良心剧。至少它没有搞乱套路。只是努力还不够。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以后的这类电视剧,无论是翻拍还是改写剧本,都能尊重历史,不敢说100%还原,但至少当时的社会环境应该是考虑在内。
总结:只能说这个薪水可能连当时的国民党都没有新版的“李云龙军”吃得好。相比于接下来的两个版本号,有非常大的区别。 就当时的自然环境而言,还是老版的《亮剑》最为合适。 只能说,对于知名演员的舞台表演来说,这将不再是问题。 只是**导演控制剧情的问题在关键点之上。
1、第一集: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129师386旅新1团团长李云龙,率部凭借过硬的战术战法,越战越勇,让敌人闻风丧胆。在与日本坂田联队的交战中,成功从正面突围并干掉了坂田。同时国民党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也注意到了这个非同凡响的李云龙。因李云龙抗命,上级决定让准备去延安学习的28团团长丁伟代替李云龙的原职。而调李云龙去后方做被服厂厂长。日军派出战斗小分队突袭了独立团,因团长孔捷指挥不利致使全团损失惨重,总部首长不得不再次抽调还背着处分的李云龙去独立团任职。
2、第二集:李云龙接到命令,带着被服厂的200套棉服来到386旅独立团。在路上原团长孔捷向李云龙介绍战情,并指出这次鬼子的打法较以往有所不同,他们三人一组弹无虚发,还专门照人头上打。李云龙了解情况后,任命其为副团长。在两人的努力下,旅长喝下孔捷奉上的酒。败军而后勇,全团将士士气大振。日军利用中国俘虏进行训练,在少林寺练过功夫的魏大勇请战,出手不凡,徒手干掉鬼子军官,夺枪并带领众俘虏逃离。组织上派了赵刚做独立团政委,赵刚在归团路上搭救了刚刚逃出虎口的魏和尚魏大勇。魏大勇向李云龙提供了鬼子利用战俘进行徒手杀人训练的情报后,受李云龙邀请留在军中。
3、第三集:根据丁伟的暗示,李云龙找到了国民军骑兵营,并派孔捷带领一营去万家镇偷袭。赵政委也慢慢开始理解李云龙的行为。随着骑兵精锐连长孙得胜的到来,骑兵连开始训练并初见规模。1940年日军增援部队挺进晋察冀,抗日开始了第二阶段的作战。日军华北派遣区大队长山崎冶平在一次部队行进中偏离了预定行进方向,偶然发现了我军兵工厂。我军损失惨重,总部发出命令包围消灭长崎大队。并最终派出了386旅独立团。
4、第四集:李云龙带领部队,施行土工作业的方式向前挖战壕,依托掩体工事投掷手榴弹,打得长崎部队阵脚大乱。李云龙从新一团带来的得力助手张大彪带领突击队趁机挺进,刀枪混战山崎大队全军覆没。骑兵连伤亡13人,让李云龙心痛不已。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莜冢义男身后两员大将都败在李云龙手下,这使其不敢小看李云龙这个人。李云龙在赵政委的帮助下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并带领战士们进行一对一的实战训练。
5、第五集:李云龙炖了一大锅肉作为奖励,在全团找出武功过硬的战士组成加强排。日寇军也受到宫野参谋长的命令,对特种部队的训练越发重视。二战区国民党团长楚云飞奉命作为友军,来独立团学习交流。楚云飞赠枪给李云龙,面结同心。李云龙通过调查得知白家村的官兵和鬼子有勾结,遂决定以征面为名钓大鱼上钩。狡猾的山本却恐其中有诈不敢轻举妄动,在谈论军事的过程中,李、赵二人和楚消除了隔阂。此时张大彪来报说白家村面粉已经筹到,总部发现日军9旅向前行进,加紧派人调查到底是什么刺激了他们?
《亮剑》这部作品非常的优秀,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原著小说,都拥有极好的口碑。
不过总体来说,书生还是更喜欢原著小说多一些。原著小说中,人物塑造的更为完整,戏剧冲突更加精彩,整部作品的情感表达也更为饱满。
同时,原著小说后半部分,建国授衔后,荡气回肠的人物命运,更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令人读着读着就痛哭流涕,难以自已。
这也是书生为什么如此推崇《亮剑》原著小说。
魏和尚
魏和尚是小说中非常传神的一个角色,是书生非常喜欢并且崇拜的一个人物。
在清风店拼刺刀,魏和尚以一敌五,两招之内放倒五个鬼子,声震独立团,被破格提拔为排长。那一年,魏和尚18岁。
李云龙说:“别当你那个排长了,给老子当警卫员吧!”魏和尚高高兴兴的答应了,一点不在意从排长到警卫员是连降了三级。
和尚对李云龙忠心不二,武艺惊人又胆大包天,跟着李云龙去河源县,联手楚云飞袭击了几乎全部守备县城的日本军官;在野狼峪白刃战中,和尚一根白蜡杆红缨枪,令鬼子闻风丧胆;在赵家峪突围中,和尚拎着10颗手榴弹集束捆,为部队打通了突围的通道……
可以毫无疑问的说,魏和尚是李云龙最心疼的一个兵,陪李云龙闯祸,和李云龙抢酒喝、抢肉吃,也时不时挨李云龙踹两脚。
如果不是在那次送信时,被土匪从背后打了黑枪,和尚这一生,应该是最为传奇的一个存在。
李云龙听到和尚牺牲的消息时正在喝酒,他怔了足足有二十分钟,一声不吭,脸色变得煞白,哗啦一声,手里的酒盅被捏得粉碎,鲜红的血顺着指头流下来,众人惊呼着要掰开他的手,刚要动手,李云龙噗地喷出一口鲜血,喷了别人一身,大家都吓坏了。
独立团死了谁都行,惟独不能死了和尚,他一身的武功,抡开拳脚四五个人近不得身,双手使枪,百发百中,除了一身的本事,还有极稳定的心理素质,多次和李云龙深入敌穴,多险恶的情况下都面不改色,要不是李云龙舍不得放,他现在早当连长了。
李云龙顾不上面子了,他扯开嗓子就嚎哭起来,他记不得自己什么时候这么哭过,大概是第一次,眼泪成串地滚落在胸前,哭得惊天动地,哭得团部所有的人都跟着掉泪,这一哭足足哭了一个小时,吓得旁人都以为他要哭死过去。
突然,哭声嘎然而止,李云龙拍案而起,他低吼道:“和尚呀和尚,多少大风大浪你都闯过来了,怎么在几个小土匪手里翻了船?我要给你报仇,传我的命令,一营全体集合。”
偷袭和尚的土匪是黑云寨二当家山猫子,抢劫绑票,逮谁干谁,是个只认钱的主儿。大当家谢宝庆正想着接受孔捷收编,也做回八路军;山猫子就想,趁着被收编前多干几票,存点钱花。
千不该万不该,山猫子杀了和尚,那是李云龙的心头肉啊!
孔捷求情,李云龙直接把孔捷绑了。“老子杀光黑云寨再回来放你!”
自二当家山猫子以下共三个匪首被抓住,被绑在木桩上,山猫子自知难逃一死,便闭上眼垂下脑袋听天由命了,李云龙根本没打算审问,他到这里是来讨命的,开口说话干什么?他拎着鬼头刀轻喝一声:“山猫子……”山猫子下意识地抬起头,眼睛还没睁开,李云龙的刀锋已经斜着飞出,刷地一声,山猫子的脑袋连同背后碗口粗细的木桩被齐崭崭地砍断,嗖地飞出一丈多远,脖腔里的血喷起一尺多高。连惯使大刀的29军大刀队员张大彪都吓得一愣,乖乖,团长的刀法这么娴熟,八成是他妈的刽子手出身。转眼间,李云龙又砍掉三当家的脑袋,当时的情景很可怕,两个被砍断的木桩上还绑着两具没有脑袋的尸首,木桩上、地上到处溅满鲜血,活像个屠宰场。第三刀已经砍出去了,刀锋也已落在那人的脖子上,李云龙的手腕突然被人托住了……
他定眼一看,竟是政委赵刚,李云龙叹了口气,扔掉鬼头刀,他知道,剩下的这小子算是拣了条命。
政委赵刚
李云龙和赵刚,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谁也看不上谁。
李云龙看赵刚是知识分子、小白脸,不会打仗;赵刚看李云龙是泥腿子,举止粗俗、不守纪律。
可谁也没想到,到最后,两个人却成了过命的交情。
李云龙心情不好总爱骂人,大家一看苗头不对都躲着他。偏偏赵刚不识相,和李云龙互相骂个狗血淋头,骂完了气也出了,李云龙又拿出酒劝赵刚一起喝。喝的动了感情,又眼泪汪汪的亲热的像一个亲娘生的。
赵刚说:“自从和你做了搭档,好的一点没学着,骂人喝酒倒是学会了,这叫他娘的什么与工农结合!”
赵刚的妻子冯楠说:“你呀,在军队这么多年,过命交情的老战友,只有李云龙一个。真怪,一个大学生和一个粗鲁的军人结成生死交情。”
赵刚和李云龙的感情,是在战争中培养出来的互相敬佩,吵架、喝酒、掀桌子、挨处分,两个互不相让的人,却打心眼里深深佩服对方。
电视剧中没有告诉你的是,赵刚和妻子冯楠,最终是自杀而死。
在批判罗瑞卿的斗争中,赵刚拒绝表态和检讨,他不能容忍从政治上陷害别人、打击异己。赵刚的刚直遭到其他人的攻击。
会场上喧哗起来,群情激愤。有人站起来愤怒地大喊道:“枪毙这个反革命分子!”“……什么他妈的老革命?肯定是国民党特务……”“打倒反革命分子赵刚……”赵刚正端着茶杯喝水,一听见这些喊声,便猛地站了起来,把手中的茶杯“哗啦”一声狠狠地摔碎在地上,他轻蔑地环视着会场,目光中饱含着一种愤怒和怜悯,他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会场里所有的人,包括台上的领导都被赵刚的强硬举动惊呆了,会场里竞鸦雀无声。
在随后的斗争中,赵刚被喝令跪在地上,但他倔强地直挺挺站着,即使被多次毒打,硬是不曾低过一次头。
那天,李云龙在夜里望着北京的方向,心事重重。
遥远的天幕中,一颗流星候然划破夜空,消逝在宇宙深处,紧接着又是一颗……李云龙心里一动,他猛地扔掉烟蒂,怔怔地望着流星消逝的地方,他感到一种不祥的预兆。
赵刚和冯楠自杀了。
赵刚,你恐怕至死都是个理想主义者,你参加革命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准备为了某种理想而献身,当现实违反了你的初衷时,你便有了一种破灭感。因为你无力阻止现实的发展,那种无奈和痛苦是很深刻的,如果带着这种痛苦活着,你会感到生命变得毫无意义。
冯楠露出凄楚的笑容道:“性格即命运。我没有能力改变你,惟一能做到的是,始终伴陪你直至死亡。”
赵刚的四个孩子,都托付给了李云龙。
我们很难体会,李云龙知道赵刚自杀后的痛苦心情,却都会在读到这儿的时候,热泪盈眶。
“ 他紧闭的眼睛里渗出了两滴黄豆粒大的泪珠,转眼之间,泪水就成串地滚落下来。
他在痛哭,但听不见一点儿哭声,田雨惊慌地摇晃着他,连声喊道:“老李,你要哭就哭出声来,千万别憋着……”
李云龙像突然从睡梦中醒来,脸上已无半点儿泪痕,他看看老战友的几个儿女,张开双臂把孩子们拢在胸前,爱怜地摸摸这个,拍拍那个,一种少见的温情从他心底泛起。”
安顿好赵刚的孩子,李云龙梦游般地走进自己的卧室,把门关得死死的。他拉开抽屉,翻开影集,看着自己和赵刚的几张合影照片。
他的目光渐渐模糊了,眼前似乎升起一片迷蒙的白雾,泪水不停地滚落下来,他狠狠地用袖子撩去眼泪,这没用,新的泪水又止不住地涌出眼眶,他的手脚在剧烈地颤抖,心脏在一阵阵抽搐,似乎在渐渐裂开,涌出了滚烫的鲜血,他觉得呼吸有些困难,胸口像是被压上重物,想扯开嗓子吼上几句,嘴张了张,却没有声音。
他狠狠地咬住一块毛巾,忍不住呜咽起来,他绝望地向空中抓了一把,似乎想抓住老战友逝去的灵魂……这现实实在太残酷了,几十年的血与火中建立的生死情谊啊,就这么一下子,人就没了,没倒在敌人的枪下,赵刚却自己杀死了自己,那些逼死他的人,竟然都是他的战友!
一阵撕心裂肺的痛苦使他终于号啕起来,他边哭边小声数落着赵刚:“老赵、老赵呀,你不够意思呀……你不够朋友,就是有天大的难处,你也该找我商量一下啊,你我兄弟一场……你这是信不过我呀,我要是知道,说什么也不让你走这一步啊……老赵啊,你不够朋友,就这么一甩手就走啦……”他的声音越来越大,终于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赵刚啊,你别走呀,我求求你啦,你他娘的知道不知道?
我这里疼啊,疼死我啦……“他发了疯似的扯开衣服,在自己赤裸的胸膛上撕挠着,捶打着:”……几十年的交情啊,你就不管我啦?几十年的流血拼命啊,就他娘的落个这下场?我操他娘的,这叫什么‘文化大革命‘啊?这是作孽啊,伤天害理啊……***出奸臣啦,老子不干啦,老子回家种地去……我操你个姥姥,老子要毙了那帮奸臣……“”砰!的一声,卧室门被小吴狠命撞开,小吴和田雨冲了进来,一左一右抱住李云龙,他视而不见,目光散乱迷离,肆无忌惮地破口大骂,他挣扎着、咆哮着,用拳头向写字台桌面上狠命地砸,桌面上的玻璃板在他的重拳下被砸得粉碎,手上全是鲜血……小吴拼命抱着他的手臂,流着眼泪哀求道:“首长、首长,您小声点儿……”“去你娘的……”丧失理智的李云龙一拳把小吴打出两米远,仰面摔倒。他从抽屉拿出手枪“咔嚓”顶上子弹猛地站起来,他两眼血红,声震屋宇地大吼道:“赵刚,你告诉我,是哪个狗娘养的害死了你?告诉我,我要给你报仇……”小吴从地上一跃而起,不得不使用擒拿动作枪下李云龙正在挥舞的手枪,李云龙颓然坐下,发出一声长长的、惨痛的哀嚎,犹如受伤的野兽。
田雨泪流满面地抱着丈夫,她分明感到,李云龙心中的那座精神殿堂在崩溃……
命运不会放过每一个人,李云龙和田雨最终也是选择自杀来抗争这个时代。
惺惺相惜楚云飞
李云龙和楚云飞是战场上的死对头。
淮海战役中,李云龙和楚云飞的部队遭遇,一发迫击炮在李云龙身边爆炸,李云龙也还了楚云飞一梭子。两个人都重伤昏迷,却也都大难不死。
金门岛战役中,国民党损失惨重,甚至楚云飞的掩蔽部被炮弹直接命中,同时楚云飞也使李云龙损失了15名梁山小分队队员。
虽然战场相见、互为敌手,但是两人却是惺惺相惜彼此敬重。抗日战争时,两人就曾一起大闹聚仙楼,也曾一起对付过山本的特工队。
在第一次见面后,楚云飞送给李云龙一支勃朗宁手枪。这支枪,李云龙一直珍惜保存着。
在被批斗的最后时刻,李云龙选择用这支勃朗宁送自己一程。
李云龙默默地抚摸着蓝汪汪的枪身和枪柄上精致的花纹图案。这枝枪很能反映出制造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制造工艺极为精良。他想起了当年楚云飞送他这枝枪时的情景,心里突然感到一种暖意,这个楚云飞,倒真是个人物,他把玩着这枝手枪思念着它的前主人。要说心里话,他还是挺喜欢楚云飞的,他和楚云飞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一会儿是朋友,一会儿是对手,见了面除了喝酒就是谈军事,就是不能谈政治,一谈准要唇枪舌剑地干起来,彼此攻击对方的政党。淮海战场上的最后一别,李云龙送了他两发机枪弹,他回赠了一发迫击炮弹,那十几块弹片至今还留着呢。
朋友嘛,平时惺惺相惜,战场上各为其主,先是一起和日本人干,打完了日本人,朋友自己又于起来,打得你死我活的。1949年你小子跑了,我还挺高兴,不然逮住你我李云龙可救不了你,八成1950年镇反时就把你小子毙了。这还不是最好的结局?我还以为这辈子没有交手的机会了。想想吧,咱们当团长的时候吵,当师长的时候打,没想到都当了将军又隔着海干了起来,我的特种兵收拾了你一下,你反过手又折了我几员大将,这辈子和你小子算是粘上啦,你一嘴我一口,你一拳我一脚,谁也没占什么大便宜,昨老闹个扯平呢?楚兄,你我兄弟之间也该有个了结了,谢谢你送我的这把枪,我就带它上路了,怎么样?这够给面子了吧?老兄我先走一步,到了阎王爷那儿,要有机会,咱们接着干。
赵刚死了,孩子们都由孔捷接走保护了,梁山小分队解散了……走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李云龙想起妻子田雨,想起故乡大别山,想起无数牺牲的战友,也想起惺惺相惜的对手楚云飞。
李云龙坐在沙发上,赶走了段鹏、林汉和梁军。这三个梁山小分队的骨干,从造反派手里救出李云龙,李云龙却拒绝躲起来过苟延残喘的日子。
然后,李云龙打电话叫来了马天生——这个一心想要取代李云龙成为军队1号的野心政治家。他告诉马天生:
告诉你,军人的死法应该是用子弹。你看,我把枪口对准太阳穴,当我扣动扳机时,子弹会从我另一侧太阳穴穿出,随着子弹喷出的是我的血和脑浆,那时你会看到,我李云龙的血是热的,滚烫滚烫的,冒着热气,我的脑浆是白的,像没点好卤的豆腐,糊里糊涂的,这是因为我这辈子没闹明白的事太多。这颗子弹从我太阳穴穿过后,应该打进那边墙里,那墙是灰墙,不会产生跳弹,如果你想留个纪念,就把这弹头挖出来,我送你了。如果你不稀罕,就把它留在墙里,将来不管谁得到它,和我都是个缘分。还有,这颗弹头可能有些变形,因为我的颅骨比较硬……
枪声响了。
马天生几乎没有犹豫,他一个箭步冲到那面墙前,迅速地挖出了那颗弹头,仔细地端详着,李云龙说得没错,那弹头的确变了形,他的颅骨还真硬……
马天生默默地把弹头放进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客厅。一个细心的战士发现,马政委的脸色惨白,在他转身的一刹那,他的眼中竞闪出了一丝泪光。
两天以后,田雨在监狱中割腕自杀。
郑波,李云龙的秘书,因为拒绝马天生所谓的告发李云龙的引诱,失去了去海防团做政委的机会,被发配到军队农场劳动改造。在劳动改造的时候,他听到海峡对岸,李云龙的老对手,楚云飞……
那天郑波正在围海造田工地上背石头,对面敌占岛上那功率强大的广播站又开始广播了。一股宏大的铺天盖地的音乐声像飓风一样掠过海峡,郑波的心脏猛然收缩起来,这是贝多芬英雄交响乐的第二乐章,那首著名的《葬礼进行曲》,肃穆、悲哀的音乐过后,往常那娇滴滴的女人声音没有出现,一个声音浑厚的男广播员缓慢的声音传来:“……驻岛全体国军将士对李云龙将军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民国三十一年冬,李将军率部与倭敌激战于野狼峪,白刃战中手刃侯寇数百余,日军闻风丧胆。民国三十三年,李将军于晋西北全歼装备精良之日军山本一木特种部队,凭血肉之躯及劣势装备与敌浴血奋战,实乃中国军人之楷模。……现在广播在抗战中曾与李云龙将军协同作战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原‘国军’第二战区上校团长、现役‘国军’陆军中将楚云飞的悼念文章,楚将军引用南宋词人刘克庄《满江红》词作为开始: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极……”
郑波把背上的石头狠狠地扔进海里,禁不住泪如泉涌……
后来,将军平反,已经成为老人的段鹏、林汉、梁军,在会场哭得撕心裂肺,令人动容;
再后来,赵刚、李云龙的孩子们回到故居,在曾经的院子里,抚摸着院墙上的弹孔,失声痛哭……
读罢全书,没有谁能够不为之动容。
什么是亮剑?是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的精神;是纵然敌众我寡,也要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是铁血军魂,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演绎的不只是战士精神,更是传奇军魂。英雄的本质都是负隅顽抗的凡人,没有必要神化,那些捐躯赴国难的军人们,只需要真实还原,就足够让人敬佩。
这就是深陷抗日神剧泥潭里却能出淤泥而不染的《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将一个个的抗战时期的铁血英雄呈现在大众视线,烙印在大众心中的《亮剑》!
主角李云龙,也并不像其他抗日剧那样,道德楷模,神兵天降。他骂人骂得痛快。打鬼子时的口头禅是“干他这群狗娘养的!”进攻平安县战局紧张时大嗓门一吼:“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我拉来!”
李云龙他是肉体凡胎,会得疟疾,会中弹,躺在医院大半年。变脸变得比天气还快,他会偷会抢,会耍无赖,会暴脾气,不高兴了还踹士兵几脚。时不时撺掇两个警卫员打架,挑拨两个营长对殴。喜欢抠脚丫子,抽烟,他有很多缺点,但他有血有肉。
他被妹子撩会害羞,撩妹子时却比谁都胆大。他先是被性格直爽敢爱敢恨的秀芹妹子撩:“俺就是想做你李团长的女人。”咱们天不怕地不怕的李云龙团长却害羞了,扭扭捏捏的貌似被迫的答应,秀芹妹子却不幸在新婚之夜没有片刻温存便被日本特种兵偷袭抓走。
平安县城城楼上,秀芹视死如归,对李云龙大喊“团长开炮,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那一刻,她打动了观众,多少男儿在电视机前流泪。恨不得自己跑到电视机里,飞上城楼救下她。
就这样,以悲剧的结局,咱们的李云龙团长告别了他人生当中第一场恋爱。或许上天总是会眷顾英雄吧,后来咱们的李云龙团长竟因祸得福。他负伤在医院养病时,刚还在哼哼唧唧的,却碰到了护士田雨。一个大老粗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撩妹”模式,凭借着“厚厚的”脸皮,咱们的李云龙团长硬是蹭上了田雨这朵鲜花,两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在感情面前绝不让步的龙哥,甚至为了为了田雨不惜得罪战友,怒怼王副军长,那叫一个狠啊,怎么看都像是苦大仇深一样。终于,在我们李云龙团长不懈的努力下,终与田雨喜结连理。从此,咱们的李云龙团长过上了他的“幸福生活”
剧中的李云龙最后是功成名就,抱得美人归。但小说《亮剑》中的李云龙却是用楚云飞送他的勃朗宁自杀的,死的十分悲壮
李云龙斜倚在沙发上,双眼睁着,似乎还在沉思,勃朗宁手枪掉在地板上,空气中迷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儿,一缕鲜血从他左面颊上流下来,像一条红色的小溪汨汨流淌,染红了他肩章上那颗金色的将星……
马天生几乎没有犹豫,他一个箭步冲到那面墙前,迅速地挖出了那颗弹头,仔细地端详着,李云龙说得没错,那弹头的确变了形,他的颅骨还真硬…
马天生默默地把弹头放进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客厅。一个细心的战士发现,马政委的脸色惨白,在他转身的一刹那,他的眼中竞闪出了一丝泪光。
两天以后的一个深夜,田雨在狱中割腕自尽。看守人员为此受到严厉的训斥,他们始终没搞清楚,那块小小的保险刀片是怎样躲过严密的搜查带入狱中的。看守人员私下里议论说,这女人是做好赴死的准备来到监狱的,她根本没打算活着出去。
看她手腕上的那个伤口,割得像个孩子嘴,喷喷,这女人,真下得去手……看守人员从田雨的遗物中发现一张信纸,这是狱方发给她写交待材料的。这张信纸马上被送到马天生的办公桌上,那上面很潦草地写着南宋词人陈与义的一首《临江仙》:
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马天生默默看了很久,始终没说一句话。
同日,负责看守李云龙遗体的两个战士,突然遭到几个不明身份的人袭击,使他们昏迷了整整四十八小时。事后检查,除了少了军礼服肩章上的将星和那三枚勋章,别的什么也没动。
郑波因为立场问题,去海防团当政委的任命被取消,他被发配到部队农场劳动改造。那天他正在围海造田工地上背石头,对面敌占岛上那功率强大的广播站又开始广播了。一股宏大的铺天盖地的音乐声像飓风一样掠过海峡,郑波的心脏猛然收缩起来,这是贝多芬英雄交响乐的第二乐章,那首著名的《葬礼进行曲》,肃穆、悲哀的音乐过后,往常那娇滴滴的女人声音没有出现,一个声音浑厚的男广播员缓慢的声音传来:“……驻岛全体国军将士对李云龙将军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民国三十一年冬,李将军率部与倭敌激战于野狼峪,白刃战中手刃侯寇数百余,日军闻风丧胆。民国三十三年,李将军于晋西北全歼装备精良之日军山本一木特种部队,凭血肉之躯及劣势装备与敌浴血奋战,实乃中国军人之楷模。……现在广播在抗战中曾与李云龙将军协同作战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原‘国军’第二战区上校团长、现役‘国军’陆军中将楚云飞的悼念文章,楚将军引用南宋词人刘克庄《满江红》词作为开始: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极…
…”郑波把背上的石头狠狠地扔进海里,禁不住泪如泉涌……
李云龙去世几个月后,中苏边境战争在珍宝岛地区爆发,整个世界的目光都投向这个位于黑龙江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仅为0。74 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在这一地区进行了一场有限的边境战争。双方的军人在战斗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牺牲的决死姿态。孔捷将军指挥的重炮群与苏军炮群激战数日。是役,苏军比金边防总站战时总指挥列昂诺夫上校,总站长扬辛中校饮弹身亡。战斗结束后,孔捷将军在作战室里独自坐了很久,他想起十几年前南京军事学院丁伟将军的论文,他的重组战略大格局的构想,他的战略预见性。继而想到老战友李云龙早逝,孔捷将军不禁热泪纵横,难以自抑……
李云龙的野战军也奉命调防,作为战略预备队调往可能爆发战事的地区。而马天生到底没当上这个军的1号首长,李云龙死后,他的精神似乎也垮了,变得沉默寡言起来,后来他主动要求调走,被调往北京的一所军事学院。据说,还是干他的老本行搞政治工作,再往后,就不清楚了……
这年的7月,在美国佛罗里达洲东部的卡纳维拉尔角的宇航中心发射场上,一枚巨大的运载火箭喷出耀眼的火光冲天而起,以第二宇宙速度飞向远方。这艘名为 “阿波罗ll号”的载人宇宙飞船载着人类的希望穿过黑暗的茫茫太空,第一次将人类送上月球,从这一天起,人类向宇宙进军的新纪元开始了。在这个躁动的、喧嚣的,充满暴力、鲜血和争斗的地球上,各种不同肤色、不同政治信仰的人群都暂时停止了争吵和厮杀,全人类都怀着庄严肃穆的情感迎接这伟大的新纪元,这是人类的骄傲,人类的希望。
伟大的、举世无双的贝多芬,他把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对人类的无限爱恋和希望溶进了一曲响彻天宇的颂歌。在这伟大的时刻,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响起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那辉煌的第四乐章。
那规模宏大、气势磅碍的大合唱《欢乐颂》,把全人类的情感都推向了极致。
拥抱起来,亿万人民。
让全世界接着吻!
此时,在这个喧闹、杂乱无章的地球上,只有少数人类的智者能够以窖智的眼光透过重重迷雾,预见到在不远的将来,一场全新的工业革命将席卷全球。人类和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的结构将随之而引起巨变。这场在量子电子学、信息论、分子生物论、海洋工程、核子学、生态学和太空科学的综合科学理论上发展起来的新工业浪潮将要使人类从此步入辉煌的时代。不仅如此,还要深刻改变人们赖以行动与处世的信息结构。改变人类对思考问题、综合情况、预测行动后果的方法,改变识字在生活中的作用,甚至改变自己大脑的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
这一年,与中国毗邻的日本及后人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都展动起日渐丰满的羽冀,开始了后来令世人瞩目的经济起飞。……
时间又匆匆过了十年,公元1978年。在李云龙将军恢复名誉、平反昭雪的大会上,在大会将要结束人们即将散去时,从门外匆匆赶来三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者,他们都穿着便衣,腰板挺直,动作敏捷,与会的人们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曾是职业军人。这三位老者刚刚走进会场,猛地看见李云龙将军的遗像。他们突然像遭到雷击般地僵住了,顷刻间三人跌跌撞撞地扑倒在遗像前,为首的老者发出一声凄厉的喊声:“老首长,我的老首长啊,我们来看你啦……”说罢泪飞如雨,三人都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号陶,久久的、不间断的痛哭声使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他们离去时留下一束鲜花,在花束的红丝带上没有任何署名,只别着一颗金星,由于年深日久,金星的镀金层已经氧化褪色,变得暗淡无光。与会的大部分人都不识此为何物。只有几个退役离休的老军人一睹此物,都不禁老泪纵横,烯嘘不已,老人们告诉年轻人,这是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代表将军军衔的将星……
又过了二十年,这个城市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临海滨的一座哥特式小楼前,来了一群中年男女军人,他们按响了门铃。小楼的主人是个来大陆投资的台湾商人,他曾在军中服役过,认得军衔,他发现这些军人的军衔都不低,其中有一个少将,其余都是大校、上校。军人们很有礼貌地提出请求说,他们曾经在这座小楼里度过了童年;今天是特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故地重游,不知主人能否满足他们的请求。
商人是个好客的人,既然是此楼的前住户,当然有权利参观一下故居,这和他也是一种缘分,更何况这些人都是一些有身份的高级军官。
主人热情地领着军人们参观了楼上楼下所有的房间。军人们又提出能否去后院看看。主人说当然可以,他把客人领到后院时,客厅里的电话铃响了,主人抱歉地请客人随意参观,自己匆匆去接电话。电话是有关合资项目的事,主人谈的时间稍稍长了些,当他放下电话匆匆赶到后院时,不由被眼前情景惊呆了,这些穿着笔挺的毛料军服的军官竟齐崭崭地跪在院墙前,抚摸着墙面的点点斑痕,正哭得像一群孩子……
商人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打扰这些正在痛哭的军官。他知道军人一般是不喜欢流泪的,看来这座小楼里可能发生过一些令人辛酸的故事……89小说阅读网
孔捷吃惊,丁伟没反应,是因为丁伟比孔捷更了解李云龙。1942年华北日军大“扫荡”之后不久,李、丁、孔三人曾在独立团驻地有过一次短暂的会面,谈话期间丁伟提到李云龙当兵时发生的种种奇闻轶事,说明丁与李很有可能是同班战友,至少也是同期入伍的新兵。而孔捷对李云龙的熟悉程度,肯定比不上丁伟。因为早在李家坡战斗期间,独立团起初没有争得主攻任务,为此,三位团领导李云龙、赵刚、孔捷彼此之间发生激烈争吵,李云龙曾用一句很有力量的话语训斥孔捷:“你小子给我闭嘴!当年老子是怎么教你打枪的?”这句话当场使孔捷张口结舌。由此可见,孔捷的入伍时间比李云龙晚,在李、丁二人面前,只能算是个新兵。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丁伟与李云龙一样,都是喜欢不走寻常路的人。俩人在四处化缘、招兵买马这方面都颇有建树,李云龙一贯打完仗贴封条抢战利品,丁伟对此极为赞许,想必这种事他在辽沈战场上肯定没少干。而且俩人会时不时地违反政策和纪律,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比如李云龙战场抗命、斩杀投降土匪,丁伟私自开烧锅酿酒赚钱等等。由于李、丁二人在性格、作风等方面具有诸多共同点,彼此熟悉对方的套路,所以,当听到李云龙扩充兵力达到8个营时,丁伟不会感到任何意外。
相反,孔捷的行事风格与李、丁二人完全不同,或者说,他与李、丁二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当然就会对李云龙的扩军业绩感到不解和吃惊。因为孔捷是服从领导、遵守纪律的模范,根本不会想到像李云龙那样采用“邪门歪道”的方法扩军备战。
大家好,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
《亮剑》是一部以八路军抗日为题材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李云龙是该片创作的一个英雄人物,他是129师386旅新1团团长,李云龙自称有8个营的兵力,他到底是吹牛呢?还是真实的呢?这里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部队按照常规编制是三三制,即一个军三个师,一个师三个团,一个团三个营,一个营三个连,从这个角度来讲,显然,李云龙是在吹牛。但我们不能静态地看问题,要放在当时的特殊环境来看,当时是国共合作抗日时期,红军接受了国民党的整编,由此八路军诞生,李云龙所在的师就是八路军三个师,即115师、120师、129师中的一个,每个师下辖2个旅,每个旅下辖二个团,算来,八路军只有12个团,国民党一方面是要利用***军队共同抗日,另一方面也想限制其发展壮大。
为了打破国民党的限制,不断壮大革命武装,党中央发布了扩军的指示,任何部队都可以自行招兵,一个战士能招7个人,战士就可以当班长,一个班能招四个班的战士,班长就可以当排长,一个排能招三个排的战士,排长就可以当连长,以此类推,八路军的队伍不断壮大,直到1940年八路军发动对日“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已具有了一百个团以上的兵力。
李云龙说此话时,正是“百团大战”的前夕,上级给予团的编制指标还没有下来,如果一旦下来,李云龙团部就该有新的团长产生了,如果不是为了不刺激国民党,此时李云龙起码也可以升任旅长的,李云龙直到解放战争才当上师长,解放后任军长。所以,李云龙与孙捷、丁伟摆“龙门阵”时说,当时自己一个团有8个营兵力,绝对不是在吹牛皮,凭李云龙的本事,发展到8个营,他是完全有能力做到了。
谢谢阅读
一
在晋西北铁三角聚会的时候,李云龙毫不客气的说,自己有八个营的兵力。当时孔捷说我的个天哪,丁伟却没有任何意外的反应。
自从百团大战后,日本华北派遣军就对八路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扫荡。由于八路军扩军的速度太快,训练跟不上,装备更差,两个人配不上一枝枪。这次扫荡,让2/3的八路军战士不见了。
再加上重庆蒋介石政府停止给八路军三个师发放军费和后勤补给,八路军就以连排为单位,化整为零,进入敌后,长期埋伏,继续力量。
李云龙要求自己的部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做一群狼,要敢于向日伪军抢夺武器,并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二
就这样李云龙的三个营都没有闲着,今天东边打一张,明天西边打一仗,硬生生从日伪军手中抢到了很多装备。差不多每个连都有六七百人,李云龙的部下就有了5000多人。
丁伟的新一团是从李云龙手中接过来的,本来也是一个没有什么战斗力的非主力团。当时386旅的独立团是7711团和772团。李云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把部队的装备换了一茬。因此在苍云岭头一战中敢于和坂田联队面对面较量,从正面突出重围。
丁伟也是一个脑子非常灵活的家伙,他接过李云龙的新一团,应该也没有闲着。部队扩军的速度也不会慢,毕竟有李云龙打下的好底子。他手下的部队不会比李云龙少,因此他不会给李云龙有八个营感到惊奇。
孔捷的部队是新二团,也就是说是新组建的部队。各方面装备应该都比较差,所以在日军扫荡后伤亡最大。恢复起来也就比较慢,发展的速度肯定和李云龙有差距,所以他才会对李云龙有八个营感到非常惊讶。
三
抗战爆发后,红军被蒋介石改编为三个师3万多人。但八路军扩军的速度非常快,当然扩出来的军队都是非正式编制,重庆政府不会发给他们军费。
到了1940年,八路军就发展到100多个师,40多万人。到了1945年抗战结束时,***的武装发展到100多万正规军、200万民兵,根据地拥有一个多亿的人口。
通过以上分析对比,我们就明白了八路军扩军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因此我们可以说,电视剧中李云龙扩军的速度并不算特别夸张,基本上接近事实。
孔捷是比较憨厚正直的汉子,在做事灵活性上,他不如李云龙和丁伟,因此他的军队就会发展的比较慢。像李云龙和丁伟这样的刺头,就算没有大的战争,他们也不会闲着。总会找一些仗打一下,从日本人那里搞一些武器来扩大自己。
少时读抗战史,曾经对此有过不解,因为1944年以后日军的兵力数字反而大幅提高,到1945年初已经达到600多万的峰值,怎么反而在华北就走了下坡路,让“李云龙们”壮大得一塌糊涂呢?读懂李云龙所部的兵力变化,不妨从宏观角度看微观事件,1942年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进行残酷的大扫荡之后,八路军总兵力一度从40万人下降到不足30万人,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的时期。
然而到了1945年初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时,八路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91万人,正如《亮剑》里孔捷惊讶于独立团的发展:“部队扩充了近三倍”!这个数字不是编的,其实就是准确代表着这一变化,那么,仅仅两年时间里,战略形势变化为何如此之大呢?
“主力部队地方化”的正确发展思路
1942年以后,为适应新的华北敌后战争形势,第129师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的方针,将一部分主力部队分期分批与各抗日根据地军分区合并,实行分兵发展。比如新编第9旅与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机关合并;新编第11、新10旅与太行军区第1、第2、第3军分区,“李云龙团”所在的第386旅与太岳军区合兵等等。各部队大力组织游击集团对敌作战,张大彪一营的战斗方式和队伍能够发展到2000多人,诠释了这一战法的正确性。
日寇华北方面军已经被抽断了脊梁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参加华北会战的都是日军老牌常备师团,比如第5、第6、第10、第14、第20等师团,战斗力非常强悍。华北大部沦陷后,日军大本营调走了绝大部分老牌师团,另以新组建的一批警备师团和独立混成旅团充当占领军的角色。
鉴于双方综合国力和军队战斗力的巨大差距,日军的二流师团、混成旅团仍然对八路军构成质量优势,并且此时华北日军仍然保留着第14、第27等几个精锐师团,然而到了1944年,这几个重装备师团要么调往太平洋战场送死,要么南调参加“一号作战”。诺大的华北,日军虽空有三个军的番号,却只剩下第110、第114(重建)、第115(新建)、第118(新建)、第47师团(新建)。
以及一堆拼凑的独立警备队和混成旅团,部队数量和质量严重缩水,连三流都算不上了,只能取战略守势了。
日军“拆东墙补西墙”发动豫湘桂战役
1944年,侵华日军(不计入关东军和台湾军)还有25个师团,为了打通所谓“大陆交通线”进行的豫湘桂战役,日寇纠集了19个师团50万人,仅在河南段战场,冈村宁次就动用了第12军的8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除了从关东军和本土临时调来的部队之外,华北地区稍有战斗力的部队也被抽调一空,日本人在华北沦陷区不得不全线收缩,八路军进入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而豫湘桂战役出惨败,也使重庆政府的声望和军事实力遭受严重打击,中央军势力几乎被完全扫出华北平原,对八路军进行的摩擦、挤压大大减小,晋绥军更是龟缩一隅,客观上使八路军的压力骤轻。以《亮剑》独立团为代表的八路军各部,通过分兵发展和战略反攻,部队实力恢复和扩充较快。
独立团不大可能一直保留八个营的编制
从1944年下半年开始,《亮剑》独立团所在的八路军第129师为贯彻“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战略思想,开展进行大规模的反攻作战,当年收复县城28座,次年春再收复县城59座,从日伪军手中解放了大片国土,使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边四个根据地连成一片。解放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400余万,129师所属部队发展到近30万人,是1937年东渡黄河(9000余人)时的30倍。
在上述部队中,第129师早已不再仅仅下辖第385和第386两个旅,而是成立了若干“新编旅”(番号已经发展到新11旅),各旅下面则成立了几十个自拟番号的基干团,比如386旅下辖的第772团,第20团和第21团,后面两个明显不是重庆军政部给的番号。
所以独立团壮大到7000人的事件是成立的,但不会编成什么八个营全部隶属于独立团,一定得抽出部分人马去组建新的团级部队,否则129师那十几个旅和几十个团怎么来的呢?
李云龙叫嚣肯定是有资本的,但是这家底他不可能全部留下,而丁伟和孔捷的部队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肯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从表情包上看,聪明的丁伟其新一团兵力比李云龙少不到哪里去,淡定如斯。
孔捷就明显不成,所以一脸的惊讶。
当李大脑袋在孔捷和丁伟面前吹嘘自己有八个营七千人的时候,那是一九四四年。而在亮剑刚开始的时候,老李已经是主力团团长了,经过几年的发展,到抗战结束之前的一年,老李才只有八个营,只能说他这个发展速度有点拖后腿了。
虽然有八个营,但是如果除去团部直属的警卫连,特务连,工兵连,炮兵连,通讯连,卫生队之类的技术部队,剩下的战斗人员,最多也就是六个营,两个步兵团的规模。要是1939年的一个团,到1944年才发展到两个团,解放战争就没法打了。
来看看八路军的发展情况。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全军三个师六个旅,十二个团,总共五万人。而到亮剑开始时的1939年,八路军全部兵力的数字是多少呢?四十万人。到抗战结束的时候,新四军和八路军的兵力总计120万人,这就等于说,从1939年到1945年,八路军的兵力增加了三倍。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一个1939年的主力团,必须要把自己的兵力扩张三倍,这才算是完成基本任务。因为这是平均数字,连这个指标都达不到的人,就是没有完成任务。而老李这时候才完成了两个团的任务,距离达到八路军的平均水平,还差一个团。
老李所在的是一二九师,抗战爆发后上前线的时候,全师兵力大约一万五千人左右,而到抗战结束的时候,不算徐帅在山东拉起来的队伍,就算算陈锡联,陈再道,杨勇,王新亭,秦基伟,陈赓这些人的纵队,合计兵力大约二十万人。
其中,1939年的时候,秦基伟的职务级别实际上就相当于团长。不过,这时候秦基伟的团还是一千多人的小团,不是两三千人那种主力团。到1945年的时候,秦基伟的职务是二级军区司令,实际上兵力相当于一个三个团的纵队,兵力大约一万多人。到解放战争初期,秦基伟也还只能说自己是陈赓的四纵小兄弟。
而李大脑袋在剧中的上级,也就是三八六旅旅长陈赓,这时候已经是二级军区的司令员,到抗战结束,解放战争办法的时候,整个四纵兵力大约四万人,是中野各部队中兵力最多的部队,因此才被军委明令留下来当做军委的战略预备队。要是他手下的团长都和李大脑袋是一个水平,一个发展速度,让旅长的脸往哪儿搁?
至于说孔捷表现得十分惊讶,而丁伟表现得比较淡定,这只能说孔二愣子确实是太老实了,但在这次吹牛之后,孔二愣子也赶紧开始跑马圈地,招兵买马,大肆扩张队伍了,所以才要强行收编黑云寨的谢宝庆,并且给了一个独立大队的番号,实际上也就是一个独立营。
不过,在集结队伍围攻平安县城之前,老李其实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兵力,集合起来一清点,才发现自己已经有近万人的部队了。而这时候老孔和丁伟都还没有把部队集合起来,还在分散游击的状态,所以老孔可能也不清楚自己的新二团这时候到底有多少人。大概率是要到他集合起来以后才会发现,他的部队人数也不比老李少多少。
李云龙叫嚣自己有8个营七千多人马的时候,已经是1944年初。我们来看看在 历史 上,此时八路军的真实实力如何。
1937年,红军接受国军改编时,蒋介石只给了三个丙种师的编制:三师六旅十二团。再加上八路军给每个师扩编的教导团/独立团,加上八路军总部直属的特务团,共计16个团,四万多人。
等到1940年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已经拥有105个团,40万人!这才三年时间,八路军扩军十倍!
等到1942年,八路军经历了日军发动的5次“治安强化运动”。抗日根据地的面积缩小1/6,人口减少1/3。但是,依然拥有30万部队。
而到1944年5月时,八路军已经建立面积达24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人数也有成倍增长。而且,抗战局势开始好转,八路军在这一年对日伪军发动局部反攻。
按照八路军这个发展标准李云龙的扩军行动,很符合实际。李云龙本来是772团3营营长,1937年底升任386旅新一团团长。1940年,接手孔捷的独立团,出任独立团团长。1942年是独立团发展最困难时期,反扫荡时独立团伤亡过半,二营长沈泉,三营长王志强,骑兵连长孙德胜都牺牲。
等到1943年开始,李云龙开始分兵,让部队充分发挥自己能动性,去“搞副业”。用李云龙的话说,赔本的买卖咱不干,只要能捞油水,你们随便来!
趁着日军华北兵力空虚,李云龙部充分发挥游击战特长,化整为零,四处出击。八路军打鬼子,老百姓就全力支持,就会踊跃参加八路军。所以,不到一年时间,独立团拉出来小一万人马!
要不是李云龙为了救老婆打平安县城,自己都不知道现在手下有这么多士兵。平安格勒战役之后,李云龙直接将部队扩编为八个营。
其实,八路军扩编快还有一个原因。八路军士兵不是每人都有枪,揣上六颗手榴弹就敢上前线打仗。等到1944年时,依然有一小半八路军士兵没有枪。
最后,回归正题。丁伟不吃惊,那是因为丁伟跟李云龙一样脑子聪明。他肯定也在抓住时机,扩编部队。而且,丁伟领导的新一团本来就是李云龙带出来的。他又和李云龙是老战友,知道李云龙的实力。
并且,在知道是李云龙打平安县城时,他也应该能猜到李云龙有不少兵力。所以,丁伟不吃惊。
孔捷吃惊是因为他资历比李云龙浅,还是李云龙教他放的枪。他的能力也不如李云龙和丁伟。
从孔捷后来收编黑云寨的事就能看出两个问题:第一,孔捷看老战友的部队扩编了,自己也急了。第二,孔捷眼光不行,能力不行,竟然想收编土匪!真是不挑不拣啊!
(文/勇战王聊 历史 )
李云龙打仗勇猛,智勇双全,经常打大胜仗,所以无论群众参军、无论是士兵,都喜欢当他的兵,感觉在他的团打仗痛快。所以是士兵越来越多,实际兵力比一个加强团还多。另一方面李云龙也是变相说明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同时说明在队伍中一名“将”的重要性。
李云龙有一个臭毛病就是爱炫耀,李云龙将一个团和楚云飞进行对峙,结果集结在一起发现自己有八个营,于是臭屁的给跟孔捷和丁伟进行炫耀。
在炫耀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大概是抗日战争结束前夕,国民党只是授予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两个番号,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中国***吸收很多有志人士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正如楚云飞说的***拉队伍的能力简直可怕。
老李爱炫耀李云龙团最初的正编大体也就1000出头,分兵后各营迅速扩编,只能再分解组建新营,每个营都拥有武工队,县大队,区小队等下属的编制,其中抽调主力编制形成新编连,每个营拥有七八百兵力是可能的,算上团属通讯连、警卫连、骑兵连、炮兵连、侦查连、卫生队。
所以当时,通过这种打散重组的方法,利用骨干力量然后广泛发动群众的方法,这样慢慢地就将队伍发展起来了,当时李云龙得知自己有这么多队伍自己也吓一跳,不过后来遇到这铁三角商讨军情,李云龙当然是要逮住这个机会炫耀一番。不过,至于炫耀后为什么孔捷表现和丁伟表现不一样的原因是: 孔捷是一个直肠子的有什么表达什么,所以会表现出来,当时各自的部队都是打散了,团内联系都是通讯兵,那还是在要紧的情况下才联系。所以撒出去就是独立的,然后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部队,李云龙都有这么多部队了,他们差不了多少。
《亮剑》可以说是最优秀的一部抗日电视剧,可不是那些抗日神剧可以比拟的,因为细节几乎是真是展现。
先带着这么一个问题,从八路军整编建军到解放军整编建军的人数方面数量级数的增长是如何实现的。这个问题今后若干代人大约都不能确知。从结果推测,这个数量级的增长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团这级建制上严重超编才得以实现。
题主的问题我认为从根本上看是营一级的建制管理权归属到什么八路军的哪一个层级。即建立一个营需要哪一级部门同意或向哪一级部门报备。按小说或电视剧里的情节推测至少是旅一级,放到师一级也正常。这就是另外两个团长的态度的关键。
按风气丁伟和孔杰肯定也有超编,但估计规模不大,因为按百团大战推测,军队对团级建制管理的还是比较严格的。
所以两个人很可能是这样想的。丁伟想的是你小子有什么能耐可以搞定旅长?旅长知道你有一个旅的兵从你这里调人看你怎么办!孔杰想的是你TM太嚣张了,把超编放在连排一级就好了,一个连安排300人或者一个营编8个连也比你编8个营强。
近些年的影视作品种类有些单调,基本以 爱情剧、宫斗剧、抗战剧 为主。即便某些聚集冠以架空的朝代,然而恢弘的场面下依然逃不过上述三类的本质。
有网友说, “男人不能整日为情所困,男人就该淦男人。” 说句不成熟的话,男性网友应多看一些类似于《康熙王朝》、《三国演义》、《亮剑》等饱含男性荷尔蒙的电视剧。
提起《亮剑》,那么《我的团长我的团》就不得不说。这两部剧均为抗战片,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却又有 很大不同 。
《团长》以较为 真实的角度 刻画了各地军民联合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的那种心理、状态、 社会 环境;而《亮剑》则以更具 艺术性的手法 彰显了我国军队英勇作战的精神。
《亮剑》自播出以来,至今已有15年了,却依然有着 极高的热度 ,可见这部作品是多么的优秀。然而,这部剧在带给大家感动的同时,也被细心的网友整合了其中的 幽默元素 。
今天,让我们来 温故知新 ,给年长的前辈们贡献一些能够眼前一亮的喜剧色彩。
《亮剑》中有四名当世英雄,素有 “晋西北铁三角” 之称的李云龙、丁伟、孔捷分别为我军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的团长;另有楚云飞以国军358团团长的身份,和李云龙惺惺相惜。
他们收获此F4称号的背景为:李云龙新婚之夜遭日本以山本一木为首之特战队的袭击,致使众多百姓被杀害、李云龙的妻子秀芹被抓,因此而展开了李云龙的 复仇之战 。
在此次战斗的结尾,山本以秀芹为人质而在城墙上与李云龙进行最后的谈判,却以 秀芹以死明志 而要求李云龙开炮干掉山本而结束。
李云龙要求二营长以意大利炮开炮,一炮轰掉了山本,秀芹也因此而死。有网友说,李云龙放了三炮,笔者却不以为然,应是 开了一炮,而镜头放了三遍 ,参考《警察故事》中成龙跳楼的那一幕, 好的场景当然要放三遍啦 !
李云龙大喊的那声“开炮”,也让他收获了 “李开炮” 的称号。
在此期间,各地武装、部队均不约而同的参与到这场战斗中。
为了帮助李云龙阻挡敌人的增援部队,丁伟不惜命令手下炸掉了敌人的必经之桥,并严明:
自此收获 “丁拜寿” 的称号。
而孔捷看到众多武装力量的参与,也明白这是一场硬仗、大规模的战斗,更为此次酣畅淋漓的战斗而直呼过瘾,曾说:
因此收获 “孔过瘾” 的称号。
除了我方力量的参与,就连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也念及好友之情、以及 共同的抗日情绪 ,参与到了此次战斗中。并声称:
因此收获了 “楚帮场” 的称号。
日军坂田联队是个硬茬子,曾让孔捷、楚云飞都吃过苦头。而李云龙因逆向突围而冲破坂田联队的包围圈,并 一炮干掉坂田联队长 的事件,使得楚云飞十分敬仰。
楚云飞怀着对李云龙的 敬仰之心 ,来到独立团参观李云龙的部队。在双方博弈期间,楚云飞受李云龙的言语相激而露了一手本领,双手持两把勃朗宁手枪将麻雀击落,收获名场面 “云飞打鸟” 。
李云龙的部下张大彪担任一营营长,一向作战勇猛的张大彪在战斗时有一个习惯,就是与敌人拼杀前经常丢掉自己的帽子而展现气势。
据不完全统计,大彪一言不合就摔帽子的行为在整部电视剧中多达5次,更有调皮的网友戏称“ 大彪一摔帽、生死难料 ”。于是,收获了名场面 “大彪摔帽” 。
后李云龙的生死兄弟魏和尚在送信途中,为土匪所杀。李云龙以兄弟之情而 为和尚报仇 ,带着部下轻松拿下黑云寨,并杀掉了二当家了却一种心事。
而大当家谢宝庆 自知不敌 ,便于李云龙进攻时,于后山抛绳挂树、落地而逃。在落地后,因地面有冰,谢宝庆曾多次滑倒而形似滑冰,以此收获名场面 “宝庆溜冰” 。
值得一提的是,谢宝庆的演员曾于 央视版《水浒传》 中饰演店小二,于酒馆多次提醒林冲睡觉当心,免为他人所害。
最后,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侦察连连长段鹏带着部下查封了国军的一屋服装,并命令部下 王有胜看管 ,自己则带领着其余部下继续前进。
而有胜毕竟 没见过世面 ,穿上干净、帅气的新鞋便往门口一站,这丰富的表情尽显得瑟。恰逢有兄弟部队路过,有胜一路 打着招呼 、开心的笑了,跟阅兵一样。
至此收获了名场面 “有胜阅兵” ,至今有胜的笑容已被做成 表情包 而在多个社交软件中广为使用。
其实,《亮剑》之所以能够成为男女都 十分喜欢 的抗战片,有一定的原因是:
1表现的 内容明亮 、简单,即便是对 历史 并未做过研究的百姓也依旧看得懂;
2服装、道具、演员的 刻画十分接地气 ,十分符合那个年代战士们的容貌。比起现在的演员拍抗战片女演员穿着超短裙,男演员打着发蜡发胶,《亮剑》可以说真的是一部艺术品。
另外,李云龙的一些 粗话、歇后语 ,依旧是本片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毕竟,打仗的英雄们说话哪有那么多文绉绉的?这些通俗易懂的歇后语,反而彰显了那个年代人们说话的 有趣之处 。
笔者也希望各个导演们可以多拍一些类似于《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雪豹》、《永不磨灭的番号》等优秀的抗战片,减少一些类似于 《抗日奇侠》、《一起打鬼子》 等雷剧。
最后,请允许笔者以李团长的金句来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一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