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推动加快发展、建设幸福资阳的铿锵脚步,秉承着“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理念,资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坚持民生的根本取向,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幸福资阳建设成果,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把大写的“民生”镌刻在了资阳大地上,留在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民生连着民心。资阳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认真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力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温暖了民心,凝聚了民气,激发了民力。
如今,资阳人民正以“幸福资阳”感到骄傲和自豪。
筚路蓝缕,成就喜人。
盘点近年来资阳改善民生的心路历程,一幅壮美而温馨的民生画卷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扶贫解困行动——为了30多万农村贫困乡亲
初夏的阳光,照进禹兴付红砖黑瓦的新房,打在了老人沧桑而安详的脸上;老伴蒋祖群照看着两个打闹嬉戏的孙子,心中充满甜蜜……好一幅农家和睦融融图。
年届耄耋的禹兴付是雁江区清水乡鲤鱼村特困户,失明多年;老伴蒋祖群70岁,腿有残疾;儿子患脑癌去世,智障儿媳丢下两个不满3岁的孩子独自离开了家,两位老人与两个年幼的孙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2009年5月23日,履新刚刚一个多月的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在得知禹家境况后,立即前往看望慰问。在破烂的草房前,她紧紧拉住老人的手,满含热泪动情地说:“老人家,你们辛苦了,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你们的!”掷地有声,情动田野,对禹家的帮扶迅速展开,立竿见影:6月20日,新房子落成;7月9日,禹家老小乔迁新居,相关部门还送来了卧具、衣柜、两头猪仔和饲料等;随后两位老人办上了低保,两个小孙子作为特殊对象被纳入了农村五保。
以解决禹兴付家庭困难为契机,资阳市、区、乡三级联动,对整个鲤鱼村实施整体扶贫解困,短短两个月时间,鲤鱼村面貌焕然一新,900多名村民喜上眉梢……
在资阳农村,感受到这种新变化的,不仅仅是禹兴付一家,也不仅仅是鲤鱼村。
面对97个贫困村、38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严峻现实,顺应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殷殷期盼,资阳市委、市政府站在大力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着手,把农村扶贫解困工作提上了重要日程,借鉴与完善鲤鱼村的帮扶模式,以领导联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三村扶贫行动”为载体,迅速启动实施农村扶贫解困行动计划,力争用两年时间,使全市97个扶贫新村的贫困人口实现生活水平、生产条件、居家出行、健康状况、致富能力“五个明显改观”。
2009年8月21日,以全市2009—2010年农村扶贫解困行动计划实施动员大会召开为标志,以97个贫困村为重点,资阳拉开了农村扶贫攻坚的序幕,正式向农村贫困宣战。
37名市级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每位市级领导干部带头联系两个以上贫困村,全市97个扶贫村均有市级领导挂点帮扶。“三村扶贫行动”开展以来,李佳多次深入简阳市石盘镇卫星村和方家林村调研指导,与当地群众一起共商脱贫致富办法,指导扶贫项目规划建设,帮助协调解决扶贫项目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其他市级领导也纷纷深入所联系的扶贫村,帮助搞好扶贫规划,带去技术信息,协调资金项目,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70余个市级帮扶部门和97名驻村干部迅速深入联系村开展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明确而具体:不完成帮扶目标任务绝不脱钩!
2010年3月全省“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启动后,进一步拓展联系范围、联系对象、联系内容,全市780余名市县级领导干部、350余个市县级部门、6400余名科级以下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活动,掀起了扶贫解困的新高潮。各级领导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主动深入农村,给项目、给资金、给技术;驻村干部与村民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为群众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有力推动了扶贫村的发展……
2012年5月11日,资阳市委召开全市“农村扶贫解困”暨新一轮“三村扶贫行动”工作会议,新选派173名机关优秀干部到重点扶贫村开展蹲驻帮扶工作。以此为起点,全市所有机关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直接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农村扶贫解困行动向纵深推进。
截至2011年底,资阳市共投入扶贫帮扶资金431亿元,扶贫新村建设顺利推进,落后面貌明显改善,5万多农村低收入人口告别了贫困,“五个明显改观”的目标初步实现。
重大民生工程——让民生福祉“落地生根”
初夏的夜晚,凉风习习,华灯初上,雁城九曲河畔台阳路市民文化休闲长廊好不热闹。跳舞爱好者伴随音乐声翩翩起舞,健身爱好者踏着节拍跳着健身舞蹈,老人们在这里悠闲地漫步……自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示范段、九曲河广场和台阳路文化休闲长廊投入使用以来,这里成了市民们休闲的好去处。
家住皇龙小区的张女士深有感触:“我做梦都没想到两年前还破烂不堪的地方会建成今天这样漂亮的长廊,现在,我出了家门就有地方跳舞了。”
一条河流的治理,带来了一座城市的嬗变。这就是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
九曲河是资阳人民的母亲河。她曾经是美丽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九曲河沿岸已变得“脏、乱、差、臭”,严重影响到市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到城市功能发挥和资阳对外形象,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整治九曲河,还母亲河一泓清水,还资阳一片蓝天,成为数十万资阳市民的最大期盼。
情系民生,闻讯而动。2009年5月27日,市委书记李佳,时任市长、现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勤宏,市政协主席罗雪松,时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郭云放等领导专门深入资阳城区九曲河进行调研。李佳强调,要从老百姓最关注、最现实、最紧迫的事情做起,坚定推进九曲河整治,改善百姓人居环境。
6月15日,中共资阳市委二届十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实施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决定》,提出用两年半左右时间,通过对九曲河城区段河道和沿河两岸的综合整治,使九曲河成为“水清、路畅、岸绿、景美”的景观带,全面提升资阳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6月18日,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誓师动员大会及开工典礼隆重举行,总投资约133亿元的资阳建市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正式开始实施。
市民奔走相告,网友好评如潮,社会各界纷纷捐款、建言献策、踊跃参与……
此时,距离李佳就任资阳市委书记只有两个月时间。权威人士指出,如此迅速的行动,如此雷厉风行的作风,折射出的是资阳市委、市政府认真倾听群众呼声,顺应人民群众迫切期待,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情怀。
如今,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实现了“水清、路畅、岸绿、景美”的目标,资阳城区旧貌换新颜……
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为资阳改善民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仅仅是九曲河。
另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川中旱区数百万群众近半个世纪的夙愿终于实现。
长期以来,川中老旱区433万群众(其中资阳旱区人口达366万之众)盼水、望水、等水、找水,饱尝缺水之苦、用水之难。自1971年毗河供水工程正式列入四川省《岷江水利初步规划》以来,整整四十年,旱区人民盼“毗河”、想“毗河”,望穿秋水;整整四十年,各级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一直都在为之不懈努力。
2009年,资阳市委、市政府把毗河供水工程立项上马作为当前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之一、列为“一号工程”,成立了高规格的工程推进领导小组。李佳明确提出:“促成毗河供水工程上马,解决旱区老百姓盼了几十年的吃水问题,是我们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资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全力以赴、超常付出、积极推动。三年来,市委书记李佳亲自带队进京汇报争取的次数就达18次,至于到省城汇报,更是难计其数……
就这样,在资阳市的强力争取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级相关部门的配合帮助下,在成都、资阳、遂宁三地联动下,停滞了多年的毗河供水工程立项建设工作再启动,经过无数次的艰辛努力,经过专家对工程项目建议书的预评估、现场评估,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国家发改委批复等多个环节,终于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同意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旱区人民饱受干旱缺水之苦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与此同时,老鹰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及防空洞工程也全面完成,有效解决了资阳城区数十万市民的饮用水问题;旨在把河流带回城市,彻底改变资阳城区的水环境,打造资阳城市“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宜居宜业美景的资阳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全国一流、西部首创、四川典范”为目标,集物资仓储、救助救济、应急避险、养老休闲于一体的民生家园——资阳市民政福利创新园等一大批重大民生工程,也在同步加紧实施……
在这里,以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为突破口,扎扎实实推动民生福祉“落地生根”,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成为资阳着力改善民生探索出的一条有效路径。
九大民生行动——分好“蛋糕”惠民生
雁江区丰裕镇二郎村五组年逾七旬的罗素芳老人,2011年11月体检时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罹患大病可是件天大的事,光医疗费用就可能把家庭压垮。但罗素芳老人并不为此担忧。她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康复出院,共花去医疗费3万余元,报销了一半多,自己负担了一部分。她说:“我参加了新农合,每年只要缴30块钱,看病住院都能够报销,多好啊!要是没得这个政策,你医得起呀,还不得等死呢。”
民生为重、民生为先。在这里,资阳始终坚持把维护全市发展的整体利益与实现广大群众的具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在推动加快发展的同时大力改善民生,在全力“做大蛋糕”的同时精心“分好蛋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共享幸福资阳的阳光雨露。
于是,看病是否便宜、入学是否容易、出行是否方便、就业是否顺利、住房是否有保障、是否安居乐业等等,维护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切身利益,成为资阳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重点。
于是,以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为主的“九大民生行动”,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实施,成果丰硕: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覆盖面不断扩大。近三年来,资阳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就业662万人;至2011年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到4469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数达到128815万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水平大幅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近三年来,资阳市建设保障性住房8729套、棚户区改造14063户、新建沼气池6万口,584万人喝上了干净、清洁的饮用水,5万多低收入群众告别了贫困生活,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和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极大改善。
——交通基础条件大为改观,群众出行更加方便。近三年来,资阳市在建高速公路336公里,通乡油路(水泥路)新增3011公里,通村公路新增33151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了13900公里;全市171个乡镇提前三年实现百分之百公路“硬化到乡”,2815个行政村提前两年实现百分之百公路“村村通”。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劲动力。
——卫生、计生事业蓬勃发展,“看病难,看病贵”有效缓解。近三年来,资阳市改扩建医疗机构270个,医疗机构总数达到4912个,总床位达到15067张;改扩建乡镇卫生院86所,完成了全市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9个乡镇卫生院、4079个村卫生室的基础医疗设备配置,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参合农民达到40935万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个,覆盖人口6212万人。人口与计生工作健康发展,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
——教育助学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加速发展。资阳市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近三年来,全市共免除125万余名学生学杂费628亿元,向1189万名学生免费提供115亿元的教科书,向146万名寄宿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134亿元,全市普通高中发放助学金额3826万元,中等职业学校发放助学金额5517万元;职业教育改革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中职在校生人数由2009年的46万人增加到51万人。
——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近三年来,资阳市新建村级农家书屋2000余个,免费开放各类文化场馆80万人次以上,广播电视村通率达到100%,社通率达到100%,在120个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工程,安装全民健身路径56个点;实现了全市行政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公益**。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平安资阳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在全省创新推出了“赔付制”保安、专职治安巡逻队建设、农村“四方合作”工程等治安防控机制,城乡一体化防控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扎实开展省、市、县三级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群体、“两新组织”、信息网络等服务管理,全市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健全和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目标,资阳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积极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深入开展依法治理活动,公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水平显著提高,资阳被评为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市。
在一项项民生行动实施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财政投入作为支撑。在这方面,资阳毫不吝啬,从来就是“大手笔”。近三年来,资阳市通过建立和完善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财政投入体系,共投入民生资金210亿元(其中用于“九大民生行动”的投入就达11442亿元),2011年民生投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62%,2012年财政的民生投入将突破100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72%。巨量的财政投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了实处。
九大民生行动的推进,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全方位改善,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最好的注脚。
不变的民生情怀——为老百姓做事最幸福
一封署名“李佳阿姨”的信件交到了胡燕桃手上。信中鼓励她“要坚强面对人生,勇敢战胜病魔”。病榻上的女孩热泪盈眶,激动不已,绝境中看到了生的希望……
写信的“李佳阿姨”是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女孩则是资阳籍女大学生胡燕桃。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把市委书记与女大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010年12月30日,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的资阳籍女大学生胡燕桃,被确诊患上急性淋巴白血病,几十万元高昂的医疗费使这个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陷入了绝境。李佳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迅速作出批示,并带头捐款。一场“拯救白血病女孩”的爱心接力随即展开,短时间内社会各界捐款就达40余万元,胡燕桃得到了及时救治。她激动地说:“一定把李佳阿姨和社会各界的爱心转化为动力,坚决与病魔抗争,争取早日康复,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倾听民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
李佳常讲:“对困难的群众,要看见一个帮助一个;对群众的困难,要知道一件解决一件。我们帮老百姓做一件事,可能就会帮他们翻过一道人生的坎。”
其言殷殷,其意切切,民生情怀感人至深。
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准确把握民生脉动,才能更好贴近民心,改善民生。于是,党委、政府与群众零距离互动的网络交流平台建立起来,“我有话对市(县)委书记、市(县)长说”、“书记、市长信箱”、“民声回音壁”等,在资阳各大网站开设,并建立起群众意见办理和回复机制,受到热捧。广大网民踊跃发帖、积极跟帖,说意见、提建议、吐心声、谈诉求、寄希望;各级领导关注网帖,从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掌握诉求;相关职能部门回应迅速,态度诚恳,内容具体而实在。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就办理网民来信和留言3827件,回复率达98%。
如今,网络平台成为了资阳加快发展的“助推器”、促进社会和谐的“减压阀”、干群互动的“连心桥”。
“共性靠政策、个性讲感情。”面对多种多样的民生诉求,资阳市始终坚持用不同质的办法解决不同质的问题,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简阳三岔湖养鱼网箱的成功取缔,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三岔湖波光粼粼、风景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资阳市委、市政府着意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山地湖泊型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但网箱养鱼成了一只“拦路虎”。多年来,宽阔的湖面上密布着10985个养鱼网箱,888户渔民、4000余人长期以此为生,但却严重污染了水体,影响到旅游开发,取缔网箱养鱼势在必行。
群众的生计大于天。按照“既要搞开发,又要维护群众利益”的思路,在多方听取意见、深入了解渔民诉求、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经过“先做做民意调查、看老百姓答应不答应,开展风险评估、看事情干不干得,方案具体公开听证、看事情怎么干”科学严谨、细致入微、丝丝入扣的“三道关”,三岔湖10985个养鱼网箱终于和谐取缔,4000余人的生活得到妥善解决,实现了群众生计与旅游开发有机统一,为推动三岔湖高水平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
事例多多,不胜枚举。
这一桩桩、一件件,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群众的心田——
“作为资阳人,我们感到幸福和温暖!”这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感受。
同样感到幸福的还有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和她带领的一班人。
她在《为老百姓做事最幸福》的署名文章中,深情地写道:“……当看到雁江区清水乡鲤鱼村特困群众禹兴付搬进新家,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时,我们感到这是一种心怀群众、真情为民的幸福;当看到身患白血病的乐至县大学生胡燕桃在绝望中又见希望,年轻的生命得到有效救治时,我们感到这是一种奉献爱心、传递真情的幸福;当看到九曲河畔面貌日新月异、‘三村扶贫行动’催生农村新变化,广大老百姓受益称好时,我们感到这是一种情系民生、造福百姓的幸福……”
“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两种幸福的感受在这里融合,淋漓尽致展现了资阳改善民生的不懈努力,把“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理念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幸福资阳建设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楼主采纳,谢谢。
人人都说最伟大、最无私、最纯洁的爱是母爱,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一天早晨,刚开始还是毛毛细雨,过了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雨就像瓢泼一样,拍打着窗户,发出“啪啪”的声音。这一天,妈妈领我去姥姥家,她竟忘带雨伞了,她把大衣披在我身上,顿时,好像有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田,这是什么?是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爱。
还有一次,寒风呼呼地刮着,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我拎着提包,向学校走去。而妈妈呢?妈妈嫌我穿得少,特意给我拿了一件毛衣,在后面追赶着我。“妈妈,你冻得瑟瑟发抖的,就不必管我了,”我对妈妈说。妈妈则笑着对我说:“孩子,我冷点倒无所谓,可我就怕你着凉感冒啊!”听了这话,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了下来,泪水已模糊了我的视线,这时,我已泪流满面。我感激地接过妈妈给我的衣服,对她说:“谢谢您”。妈妈则说:“不用谢”。
还有一次,我得了肺炎,高烧39度,妈妈一直守在我的身旁,给我吃药,搓酒,夜与灯都睡了,可我的母亲还在值班。我控制不住自己——哭了。泪水像小车,载着我,奔跑在母爱的跑道上。
如果母亲是天空,我就是自由飞翔在天空上的小鸟,如果母亲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如果母亲是宇宙,我就是宇宙中的一颗星,母亲像冬天的火,温暖着我的心。母爱多么伟大啊!
溺爱
父母对自己子女的爱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对自己的孩子倍加呵护,让自己的子女吃好的,穿好的,让他们渐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毛病,并且把子女的大事小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样,全部包办完。中国有句古话,乃曰:贯子如杀子。人家古人都知道,要让自己的子女懂得不再依赖父母,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去溺爱孩子呢?
所以父母应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不要让孩子过度依赖父母,否则那孩子长大后肯定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因为他根本没有社会能力,和要独立这个概念。
有一幅画,画着的是一个平静的夜晚,在郊外,萤火虫在草丛里钻来钻去,微风带来了淡淡的草香,深蓝的天空中,想着无数颗银白的星星。空旷的草地上,有一家人,只见大人们达成了一座很高的“塔”:爸爸站在最下面。在爸爸上面,又站着满脸皱纹的奶奶和年迈的爷爷,最上面站着的是妈妈。她手持一个小罗网,对准了一颗星星使劲一挥,高塔颤了一下,她没网到,又使劲一挥,还是没网到。接着又连续惠了七八次,大家都已经气喘嘘嘘了,但网里却还是空的。所有人的脸上都冒出了珍珠大的汗珠,大家腰都累弯了。
这时,天上掠过一道亮光,站在草地上的小孩看见了,一边哭闹,一边指着那颗星星说:“我不要那颗大的了,我要那颗会飞的!”
父母都这么肯满足孩子的愿望了,但孩子却还不满足,这就是过度溺爱的后果。
所以,父母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独立自主,不要象画里的人那样,只会迁就孩子。
另一篇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爱是一种崇高境界
爱与溺爱的区分我想应该在与理智和盲目区别。在我们的一生中,也许会得到无数的爱,爱可来自各个方面。同样我们也会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我们爱的人,爱也是无疆界的。
爱会使人的思想境界升华,爱可融化冰封的心灵。爱也会唤醒和启迪意识的形成,更都会起到无形的作用。。。。。。。
溺爱是在无形中形成的,现在很多父母把爱已经转换成了溺爱,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就有独生子女的出现特别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如今80后的年轻人都即将进入了30岁,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已经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80后的他们恋爱和结婚多数人都是在父母的资助下购建了自己的安乐窝。做父母的宁愿自己受苦受累,顶债借债也为孩子铸造幸福,父母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他们的子女身上。可是有一部分80后的年轻人,都认为向父母索取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事。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当霸主的习惯。独生子女的头衔和光环一直在笼罩他们,家庭条件的优越和溺爱换来是是孤僻,霸道,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只讲究个性等等。。。。。
现在部分80后他们子女也出生了,又一代人的优越家庭条件,给了祖辈不是关怀和赡养。更谈不上伺候家中的老人,老人只有当奴役的份。老人成了带着工资的保姆和勤杂工。家中的老人变成了孙子。。。
想想也别怪做儿媳妇的,因为她们同样也是独生子女,和儿子一样在家里霸道惯了说一不二,在娘家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她们都是父母伺候着,宠着,惯着。目中无人成了习惯。结婚后要求她们打理好家务照顾孩子丈夫和赡养公公,婆婆那可能吗?
真的不可能,是完全不可能!是溺爱造成的悲哀,是溺爱种下了溺爱的毒种子,溺爱把部分人性变的扭曲和贪婪,自私自利。。。。。。溺爱纯粹是毒药。
如何教育好下一代人,应该从理智出发。社会和家庭影响教育都非常重要。
您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不是溺爱的毒果子,从现在开始努力的去培养他们独立,自立,别在当他们附属品和依赖的拐杖。您需要自己解放自己。应该叫孩子在实践中去体验失败和挫折,家长永远是家长不能代替和包揽孩子的一生。要叫子女学会溶入社会,应该教育孩子首先学会尊重社会和他人。
社会是多员化的,培养孩子的目的做家长的应该明确。您的目的是想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材而不是废物。什么样的沃土和种子就会生长什么样的苗。今天您种下的就是您将来自己收获的。
溺爱是人生中的大敌,是毒药。。。。。。。。
老话常说,百善孝为先,身边最美儿媳,她们对婆婆们的孝值得每个人赞扬敬佩,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于最美儿媳个人先进 事迹 心得感悟 作文 5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最美儿媳个人先进事迹心得感悟篇一
在苦难中追求“幸福梦”的坚强女人
__ ,女,现年58岁,__ 县__ 镇__ 村__ 村民,一家七口幸福、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婆婆已__ 岁高寿,丈夫在家务农,大儿在外务工,儿媳和孙子在家,小儿现已大学 毕业 在外打工,虽说清淡平常,倒也温馨和美。本应儿孙绕身、四世同堂共享天伦之时,不料一连串的不幸却降临到这位干练、贤惠、坚强的农村妇女头上,幸福的家庭生活对于__ 来说突然远去。
1988年冬的一天,婆婆因年事已高,加之严冬路滑,不幸滑倒,摔坏了骨盆,大腿也骨折。她不怕脏、不怕累、喂吃喂喝,在她的细心侍候下,婆婆身体虽然恢复很快,但终因年龄大、医疗设施有限而落下后遗症,常年卧床不起,生活难以自理。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她偏要争口气,天天为婆婆端吃端喝、擦洗身体、翻身、按摩,几十年如一日的细心照料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现已能被搀扶着出门晒太阳了。
这样的苦日子没过多久,不幸又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庭。大儿媳结婚没两年得了红斑狼疮病,整天靠药物维持,自顾自都难,还生个孙子要哺育。大儿子看到家里负担重,开销又大,无奈在外拼命打工赚钱养家。家里__ 是厦房照顾婆婆,上房照顾儿媳、孙子,整天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地跑。每天除了干家务、农活外,就是照顾老人吃喝拉撒、给家人洗衣做饭、抚养孙子,晚上睡前必到老人炕前看看、问问:“炕热不热、冷不冷,还想吃点什么,还要不要啥”。多年来从不叫苦叫累,但凡到过她家,老人见人就说:“我前辈子积下福,碰着个好媳妇,像我这把年纪的还有几个,不都死了,老的做不了啥还拖累娃们,要不是我媳妇好,我早见他大去了,坟上的草都长成树啦!”只要是熟悉她的人,一提到__ ,人人都竖大拇指,直夸她是个好媳妇、好婆婆。
但命运总是捉弄人,屋漏偏遇连阴雨。由于家里常年躺着两位病人要靠药物维持,同时又要为小儿子娶媳妇积攒费用,夫妻俩身心长期超负荷运行,丈夫高余粮终于支撑不住,于__ 年患脑梗,经过治疗后仍行动不便、口齿不清,只能做一些轻活,她自己也劳累病倒,对这家人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人人都替她伤心、担心,但她一次次坚毅地站起,顽强地与命运抗衡。她常自言自语说:“我不能倒,我不能倒,倒了这家就真的塌了。”当人们与她聊起家常时,好多人说:“像你家这情况,放在我早就受不了了。”可她说:“再怎么样,人总是要活呀,日子总该要过的,看它还再能苦个啥样!现在虽苦些,将来一定会好起来的。”说着脸上洋溢着甜蜜和幸福的笑容,她对生话充满了信心和向往,梦想着一家人的生活会幸福起来。
在照料婆婆和儿媳孙子之外,一个妇道人还要养猪、养牛、养鸡,整天忙里忙外,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支撑着这个家。她家状况虽然艰苦,整天都操劳不完的,但她还挤用时间帮助邻里,谁家有红白喜事、生活有困难,帮忙的人群里总少不了她的身影。
__ 孝敬老人、关爱儿女、团结邻里、勤劳致富、自强自立,以浓郁的家庭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诠释了“崇文、厚道、自强、包容”的__ 精神。她就是这样一位善良、坚强的女人,面对种种生活的不幸,她以一颗坚强的心,依然在追求着普通农村妇女的家庭“幸福梦”。
关于最美儿媳个人先进事迹心得感悟作文篇二
今年__ 岁的__ ,是__ 县__ 镇上坪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提起她三十一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不离不弃热心伺候婆婆、精心照顾丈夫的感人事迹,金钱河畔十里八乡的乡亲无不交口称赞。
19__ 年__ 与丈夫__ 结婚,婚后育有4个女儿。__ 年10月,祸从天降,丈夫__ 在生产队农田基建时,不慎被石头打砸伤脊梁骨。从此,为了给丈夫治病,她四处借钱,求医问药,丈夫的病虽有好转,但一直干不了农活,千斤重担一下子全落在__ 的肩上,她不仅要下地干活解决一家人温饱问题,而且还要照顾有病的丈夫和70多岁的婆婆日常起居、求医问药,更要想法设法供应四个女儿读书。在当时那个年代,一个柔弱的农村女人承受的艰难可想而知!然而为了维持生计,__ 却没倒下,她白天干活挣工分,晚上打草垫攒钱,看到妻子如此幸苦,丈夫多次劝她放弃为他治病,而倔强的__ 却说:“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治好你的病;我一生不识字,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们读书。”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的病渐渐好转。受母亲影响,三个女儿都很乖巧懂事、学习很努力,相继考上了中专、大学,这无疑给__ 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可天有不测风云,20__ 年,93岁的婆婆却因病瘫痪在床、丈夫又患上了胃溃疡、胆结石和糖尿病,一生饱受艰难、60余岁的__ 又一次陷入了艰难之中,既要为他们穿衣、喂药、做饭、洗衣,还要抽空下地干活。特别是在婆婆瘫痪在床3年里,一直都是由她一人端屎端尿、擦洗翻身,为了不使卧床的婆婆皮肤溃烂,她天天更换床单,保持床上干净整洁, 晚上还一直坚持陪着婆婆睡,直到将老人养老送终。婆婆走后,__ 依旧忙着为丈夫四处求医问药,精心照顾日常生活起居, 家里的农活也从未落下。起初,看到她那样辛苦,也曾有“好心”人劝她改嫁,然而善良的__ 总这样说:“看到婆婆、丈夫那么可怜,一走了之,自己于心不忍,也良心不安,只要他们的病能治好,我苦点累点没什么。”__ 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__ 年__ 先后被__ 镇党委、镇政府,中共__ 县委、县政府授予“十佳好媳妇”、“__ 县第二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受到隆重表彰奖励,面对荣誉,她却淡然地说,她只是尽到了一个媳妇和妻子应尽的义务,她希望丈夫的病能早日康复,女儿们多为社会献爱心、做贡献。
关于最美儿媳个人先进事迹心得感悟篇三
“__ 家的儿媳妇啊,可厉害了,对自己老人好,对邻里街坊也好。”在__ 市石龙镇福平村,大家说起__ 家的儿媳妇__ 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赞扬。
__ 是湖南娄底人,陈胜锦是__ 市石龙镇福平村人,20__ 年,两人因工作关系于苏州相识相恋,__ 年回到__ 登记结婚,__ 跟着丈夫回到福平村生活。__ 年,__ 的两个儿子接连出生,她在村里办起了幼儿园,组织亲朋好友资助周边有困难的群众,在她的带动下,陈家幸福和睦,邻里和谐互助。近日,__ 一家被评为我市“最美家庭”。
“遇到这样的儿媳妇,是我家的福气”
远离家乡到__ 生活,__ 并未花太多时间去适应,因为她有一位好婆婆——杨阿姨。__ 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语言不通。她刚到福平村时因不熟悉环境,交流不畅,只能呆在家中,__ 的不适应引起了杨阿姨的注意。观察一段时间后,杨阿姨主动担起了“牵线搭桥”的重任,她经常带着__ 串门到邻居家做客。
“主任,又带你的儿媳妇出来啦!”杨阿姨在村委工作已有20多年,这几年担任村委妇女主任,她一直与村民相处融洽。在杨阿姨的帮助下,活泼开朗、勤快大方的__ 也逐渐与村民们打成一片。__ 十分孝顺,平日里主动承担 家务活 ,过年过节不忘给老人买衣物,对70多岁的老爷爷更是关爱有加。__ 年,杨阿姨到__ 市人民医院做了一次青光眼手术,__ 忙里忙外,无微不至地照顾杨阿姨,同病房的病友羡慕地夸赞:“这儿媳妇跟亲闺女一样,甚至比亲闺女还亲。”
“我儿媳妇真好,很孝顺,又能干,我非常喜欢。”杨阿姨拉着__ 的手说。
“我婆婆对我也很好,第一次到家里来我还担心自己的‘爆炸头’会遭人厌,没想到她非常开明,对我这个外来的媳妇也很好。”听到婆婆夸赞自己,__ 十分高兴地说起了自己初到陈家的情形。对于远嫁过来的新媳妇,村民们总是抱以高度热情,一直到__ 带着儿子回湖南探亲都还能听到乡亲们调侃的声音——“小艳,带儿子回去还会来吗”“主任,就不怕儿媳妇把孙子抱走不带回来了啊”每每听到乡亲们带着笑意的调侃,__ 婆媳俩各自回答“这么好的婆婆,我不舍得走”、“这么好的儿媳妇,我一百个放心。”
__ 与丈夫相识10年来,两人相濡以沫;嫁到福平村8年,__ 与婆家相处融洽,一家人从来没有因为生活琐事红过脸。在__ 的 教育 下,她的孩子对长辈也很孝顺,经常帮老人捶背捏腿,一家人在节假日还驱车到周边游玩,老小其乐融融。为拉近家人之间的感情,__ 还多次邀请远在湖南的娘家人到__ 做客。
“从小我妈妈就教育我们要孝顺老人,出嫁之后要孝顺公婆,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孩子的。”__ 说。
“遇上这样的好心人,是我们的幸运”
“他们的家庭真的很困难,想搭把手,能帮一点是一点。”说起自己去资助过的家庭,__ 唏嘘不已。
一次偶然的机会,__ 在朋友圈看到一条众筹求助消息:隔壁黄塘村一名小学生被烫伤病危住院,急需大笔治疗费。__ 跟家人提了想资助的想法,家里人十分赞成。于是,__ 带上亲戚朋友到黄塘村实地核查情况,经过村委确认,受伤的孩子姓戴,其父亲双目失明,母亲精神异常,家中条件非常艰苦。确认消息的真实性后,__ 通过微信朋友圈
等网络途径发动亲朋好友捐款捐物,丈夫陈胜锦也发动其所在的农村淘宝系统的同行们一同捐款。__ 的爱心行为感染了周边的群众,他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原来,早在__ 年,__ 已经和家里人开始做公益献爱心了,她从朋友处得知附近初中两名女生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与丈夫商量后,一家人齐力资助两名女生完成初中学业。
当了母亲的__ 把更多目光放在孩子身上,她发现村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 儿童 ,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决定办一家幼儿园。__ 在村委大院边租下了一栋民房,装修、招聘老师、招学生,幼儿园办起来了,村里的小朋友可以就近上幼儿园,减轻家长负担也提高了安全性。幼儿园在__ 的努力经营下,口碑越来越好,尤其是在外打工的父母更是赞赏有加。__ 深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更渴望父母的关怀,她给每个班级建立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不定期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视频通话,将学生在园的学习生活照片分享到群里。
关于最美儿媳个人先进事迹心得感悟篇四
近日,笔者来到____ 镇居民__ 的家,干净整齐的院落,砖瓦结构起脊彩钢房宽敞明亮,一进屋就纳闷:节气还没到冷的时候,可__ 却把屋里火炕烧得热乎乎的,而且暖气也热乎着。
__ 的公公赵学生今年91岁了,她与丈夫__ 结婚不久,公公婆婆身体就一直不好,经常生病。公公63岁那年患了严重性脑梗。大热天都嫌冷,身上盖着棉被,家里还要烧着火炕。丈夫是个独生子,与丈夫__ 结婚后,一直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为了让两位老人安度晚年,生活过得更加舒心快乐,__ 就和丈夫__ 商量,说她要辞去心爱的工作,竭尽全力孝敬老人,通情达理的丈夫很快就应许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位老人身体逐渐衰弱一天不如一天。1999年,__ 的婆婆去世。2000年3月,公公被检查出患有严重性脑梗,病情不断加重,语言不清,行动不便,性格孤僻等症状越来越明显,__ 和丈夫就经常把公公送到医院治疗,等病好些后再回家里静养。__ 每周都要去医院抓够公公一星期吃的药。现在公公吃饭、喝水完全不能自理。__ 就和丈夫轮流陪护。__ 说:“作为儿媳妇,就得把公公当成亲爹一样伺候,就是希望全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过快乐的日子。”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__ 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公爹烧热水洗脸,冲鸡蛋水,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天气热时,怕老人生褥疮,她就和丈夫经常给老人擦洗身子。为了让公公多吃点饭,身体壮实,__ 变着法为公公做各种各样好吃的,一日三餐给老人喂饭喂水。各式各样水果常年不断,公公有时心情不好还会和__ 发牢骚。受了点委屈,她不知在外面偷偷地哭了多少场,但她从没有丝毫责怪公公的怨言,仍然一如既往地精心伺候公公。为了让公公活着开心,帮他排遣心中的郁闷,就给买一台收音机,公公愿听新闻,让他听听国家最近发生的新鲜事。特意为公公房间里安装了一台电视机,让公公无聊时看看电视,共享天伦之乐。公公逢人便说:“我有这样孝敬儿媳,是我做长辈的福分,我得好好活着,争取超百岁。”
__ 和丈夫尽心尽力地孝敬老人的行为也感染教育了孩子,__ 的两个孩子总是抢着给爷爷喂饭,赢得街坊邻居们的赞誉。__ 和丈夫认为,孝敬老人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身为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因为人都有老的那一天。
17年来,__ 就是这样无怨无悔地照顾公公,至今,祖孙三代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__ 孝敬老人的佳话也在十里八村传颂着
关于最美儿媳个人先进事迹心得感悟篇五
如果不是早闻好儿媳尽心照顾,婆婆卧床十七年还生活得幸福,真是难以相信,在我们走进婆婆的卧室,看到一位仰躺在床上的老太太,眼睛运转正常,脸色红润,头发纹丝不,卧室的各种用具摆放井井有条。一个卧床一十七年的病室,没有闻到半点异常气味。
老太太叫__ ,县机械厂退休工人,今年80岁,育有一女二子。32岁那年,其夫去世,为了孩子,她终身守寡,独自将3个孩子拉扯长大。过度的劳累,使她身体透支,55岁就患了中风,一十七年来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俗话说,长病床前无孝子。可作为长媳的__ ,从嫁给丈夫那一刻起,就自觉担起照顾婆婆的责任。作为一名审计干部,工作很忙,工作很累,作为一名审计科室的负责人,责任重大,要求更高。为了确保婆婆的吃喝起居正常,做到照顾与工作两不误。__ 与未上班的姑姑商量好,轮换着全力照顾好婆婆。平常由__ 在家照顾,外出审计或审计工作忙时,就由姑姑照顾。婆婆卧床一十七年,儿媳尽心照顾一十七年。
2000年,__ 右手右脚突然不能动,吃喝拉撒全靠人照料,__ 与丈夫便每晚轮换着陪母亲睡,每半小时左右起来一次,搀扶母亲起来解手。有时母亲没解好就要上床,弄脏了衣服,__ 就细心地为她洗抹换衣……这样病人,已没有心疼子女的意识,脾气暴躁,只知道不舒服就吼,智力还不如3岁孩子。但是__ 总是不厌其烦,虽然每晚累计起来也睡不到3外小时。
2012年10月,__ 突然不能说话,只能用眼睛表示自己的思想。__ 与姑姑每天轮换着守在婆婆床前深情呼唤,精心护理,感动苍天,竞然让闭言25天的婆婆开口说话了。
随着年事益高,多年卧床,__ 的手脚也无力了,__ 一个人抱不动婆婆,便请人帮忙,全力帮助她。最近两年,为了更好的照顾婆婆,__ 与丈夫实行了明确的分工,一个负责抱动,一个负责洗抹,
一个主内,一个主外。__ 除了审计工作,几乎是大门不出,每天寸步不离的守着婆婆。衣服,床被弄脏了,随时换洗。__ 瘫痪17年,在一家人的照顾下,从没有生过褥疮。
给中风老人喂食是件麻烦事,病情严重时要先撬开老人的嘴,再用汤匙喂汤,__ 的咀嚼能力非常差,几乎只能吃软食。为了给婆婆增加营养,__ 每天保证给老人吃一个鸡蛋,喝一次骨头汤,__ 每年要住院几次,一家人就合力到医院照看。
虽然照顾婆婆化去了太多的精力,但从没有影响到的审计工作。__ 在审计工作三十二年,一直做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当科室负责人也有十三年了,她总是能带领科室人员出色完成各项审计工作任务。个人先后多次被县政府和审计机关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
2013年__ 发高烧,心率衰竭,再次住进了医院。主管医生说“这次老人家恐怕难保命了”,然而,经过医生78天的治疗,特别是__ 和姑姑的精心调养,__ 又安全的出院了。主治医生对__ 说“我们真佩服你这个好媳妇,也衷心祝福你婆婆有你这么个好媳妇。你婆婆在这几十天里能起死回生,并且精神越来越好,实践证明精心调养也能让人延年益寿”。
今天,__ 的婆婆__ 老人还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卧室里。
1、在婆婆面前多称赞老公,不要指使老公。媳妇当着婆婆的面教训自己的男人,让自己的男人做点什么事情,这样婆婆会心里不舒服,自己的宝贝儿子被儿媳妇指使干这干那个,所以聪明的儿媳妇会尽量在婆婆面前称赞丈夫,这样婆婆高兴,自己也就容易和婆婆相处了。
2、多孝敬婆婆。虽然婆婆没有养你,但是她养了你的老公,所以你既然爱老公,就要理解儿子对母亲的心情,就要和他一起尊敬他的妈妈,你也有父母,如果你的老公和你父母顶嘴,漠视,你会高兴吗?所以多给婆婆点笑脸,多陪她聊聊天。你对他的妈妈好,他自然也会对你的妈妈好。
3、在婆婆面前不要过分亲热。很早就看过这个对媳妇的忠告了。虽然你觉得你们习惯了这种沟通方式,但是老人毕竟是老人,她们有着传统的思想,这就像在外人面前一样,和老公过分的亲热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你说,这是你的家,你愿意怎样就怎样,这是没错,但是家里住了老人,这方面还是应该要注意的。
4、不要试图和婆婆争儿子。对于失去丈夫的婆婆来说,对于儿子的占有欲更强,她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非常的强势,儿子就是她的整个世界,所以媳妇不能表现出来要和她争儿子,对于儿媳妇的到来,本来就有点介意,而此时的老公一般对于婆婆会很顺从,毕竟母亲辛苦把自己养大,所以要好好的处理好婆媳关系哦,要是处理不好日后可有得受了。
5、对婆婆的期望不要过高。对婆婆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指望婆婆打电话对自己嘘寒问暖或是为孩子准备东西,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婆婆跟媳妇相处时间不长并没有多少感情,小孩还没有见面更谈不上感情。指望婆婆来照顾自己或是照顾孩子,那更是自找麻烦,婆婆永远不是妈,坐月子期间,媳妇既不能干活又不能献殷情,反而要她服侍,你想她会高兴吗?
6、不要和婆婆斤斤计较。婆婆的那个年纪,一般都读书少,对于一些小事情爱斤斤计较,他们会很容易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就争吵了,如果你也跟着吵,婆婆就会记住你的不好,这就会成为以后的把柄,留待日后再来火上浇油。毕竟婆婆是长辈,媳妇最好不要和婆婆吵,虽然婆婆需要教育,不过应该换一种方式,媳妇可以通过实际行动让婆婆知道自己的立场,让她知道她确实不对,这样她才会尊重你,友善的看待你们的关系。
7、不要拿婆婆和妈做比较。婆婆对自己的女儿、儿子比对媳妇好,那是天性,没有必要嫉妒。婆婆对别的妯娌好,媳妇也可以理解,因为人都有莫名其妙就看顺眼的人,这很正常。婆婆对老公的兄弟好,那更可以理解,那是你老公的问题不关你的事。不要拿婆婆和妈做比较,女儿是自己的妈妈身上掉下的肉,能没有感情吗?婆婆是老公的妈妈,因为老公的关系大家刚认识没多久,就算是媳妇的妈妈,那也是“后妈”,碰到好的“后妈”的比例实在太低,不要奢望。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身边都有哪些最美儿媳 事迹 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身边好人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 材料 作文 5篇,希望大家喜欢。
身边好人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作文篇一
泉水最清,孝道最真,奉献最纯。在巍巍积石山下有一户人家,37年里,无论小家庭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他们婆媳、夫妻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人传为佳话。她是这个家的女主人,也是村民口中的“最美儿媳”,她就是循化县积石镇草滩坝村的马阿乙下。
马阿乙下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平凡的农家媳妇,用三十七个春夏秋冬诠释了“孝”和“爱”的传统美德。她把快乐和温馨带给了这个幸福的家庭,她的真诚孝心感染着周边的群众,她的感人事迹传遍十里八村……
久病床前有孝媳
走进马阿乙下的家,就会看到,院内整洁有序、窗明几净,室内的摆设虽然不很豪华却收拾得井然有序。马阿乙下88岁的婆婆韩尕阿乙下正坐在沙发上,哄重孙子睡觉。听到有人走进来,马阿乙下急忙从厨房走出来,招呼我们。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和蔼可亲。
20岁时,马阿乙下嫁入草滩坝村,与韩放英结为夫妻。马阿乙下没有 文化 ,但是从小受母亲的 教育 熏陶,未出嫁时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孝敬老人的女孩。婚后的她挺起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尤其是对患有风湿病常年卧床的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对韩尕阿乙下老人来说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按理来说,家中母亲应该与小儿子住在一起,但是马阿乙下与丈夫商量,为了方便照顾婆婆,把婆婆接到了自己身边,省吃俭用攒钱给婆婆四处求医治病。自马阿乙下嫁进来,她就日夜陪侍卧病在床的婆婆,白天端水、喂药、洗衣;晚上陪床、聊天、接大小便……十几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撒拉艳姑脸上已有了皱纹,一头黑发也变得花白。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马阿乙下的悉心照顾下,婆婆身体一天天的康复,可以自己起来行动了。
看着日夜辛苦的马阿乙下,左领右舍都心疼她。邻居们告诉记者,马阿乙下既要服侍婆婆,又要照顾孩子、丈夫,还要到地里干活,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去地里干活,晚上要收拾家务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面对生活里的委屈她也从不争辩,总是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邻居们都感慨地说:“亲闺女也比不上马阿乙下这样的儿媳妇。”
身边好人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作文篇二
一个人干一件或几件好事不难,但几十年如一日难;一个儿子或女儿坚持服侍双亲能得到别人的夸奖,但一个儿媳妇坚持服侍婆婆却让人发自内心感动。
心似明月,侍亲无悔。每天给婆婆洗脸、散步、聊天也成为了马阿乙下的一种习惯。马阿乙下的大儿子说:“在生活中母亲宁可自己受苦,也不委屈每一个亲人,他起早贪黑地照顾老人和我们,但是对我们的学习她一点也不放松、不马虎。”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马阿乙下说:“我没有什么 经验 。只想用自己的踏实肯干,给孩子们树立个榜样,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勤劳善良的重要性。”丈夫韩放英还记得,那时候全家靠种地为生,生活的压力很大,当时他想让一个孩子放弃学业,但是妻子的一句话让他改变了想法。“当时她含着泪水说,‘为了孩子的教育我宁可卖血也要让他们读书’。”看到柔弱的妻子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决心和坚持,韩放英退步了,虽然家里贫困,但是孩子的教育耽搁不得。
马阿乙下的二儿子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即便是家里只有一块馍馍,父母让孩子,哥哥让弟弟,谁都舍不得吃,最后他只能拿着馍馍挨个往奶奶、哥哥、弟弟嘴里塞。就这样,一家人你一口、我一口把馍馍吃掉了。他回忆,虽然只有一小口,但甜蜜的滋味却久久地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家里即使只有一块饼,我们也要让孩子知道分享,懂得担当。”马阿乙下说。
供三个孩子上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马阿乙下把孩子的教育看得比任何事都重要。而从小懂得了感恩和分享的孩子们,也把父母的辛苦看在眼中,个个品学兼优,懂得为他人着想,一个个都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
身边好人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作文篇三
马阿乙下常说,自己家和其他家庭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很平凡。但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琐碎、柴米油盐中,他们用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的行动,共同经营着幸福。
如今,马阿乙下的儿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因为二儿子和三儿子常年在外工作,照看孙子的负担也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而且一照看就是5个孙子,这对于她来说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马阿乙下没有半句怨言,他们一家与大儿子儿媳妇生活在一起,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儿媳们与她也是和睦相处,其乐融融。马阿乙下的大儿媳妇说:“俗语说,盘子和碗都有碰到的时候,但是婆婆和我们儿媳妇之间从来没有吵过嘴,而且婆婆待我们如自己的女儿,从未埋怨过任何事。”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马阿乙下凡事以身作则,作为儿媳,她关心老人,孝顺老人,任劳任怨;作为婆婆,她与儿媳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作为母亲,她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为了履行好儿媳、婆婆、母亲的多重角色转换,马阿乙下总能巧妙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共处。她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家人,哪怕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也是幸福快乐的。她说:“在一个家里始终要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正是因为她的努力,这个家,成了婆婆、丈夫、孩子们温馨的港湾。
身边好人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作文篇四
“以前总觉得癌症这个字眼很遥远,谁知道竟然发生在了最亲的人身上。”回忆起16年前丈夫徐金栾诊断为食道癌时的情景,王建芹仍觉历历在目。丈夫徐金栾生病前是一家乡镇企业的负责人,王建芹担任村计生主任,自结婚以来,王建芹和丈夫便是大家眼中的恩爱模范夫妻,十几年来相互扶持感情深厚。儿子听话懂事在学校担任班干部,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甜蜜,街坊邻里无一不羡慕。“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以为是听错了,我反复和医生确定之后甚至都不敢相信,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吃不下睡不着的,感觉像是天塌下来一样。”
“当时没有农村合作医疗,治疗癌症的花销又很大,日子一下子就变困难了。”平日里健康的丈夫一下子病倒,伤心之余,更是让王建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能借钱的都借了,他走那年我们连过年的钱都没有。”懂事的儿子心疼母亲奔波劳累,几次想辍学打工为王建芹减轻负担,王建芹都坚决反对,她告诉儿子:“家里有我,你只管安心读书,不管是你爸爸的病还是你的学费,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也会你们供着。”直至2005年丈夫去世,三年半的治疗和给儿子上大学的费用花掉了家中全部积蓄,更是欠下了许多的外债。
对于丈夫生病后导致的经济压力,王建芹没有丝毫怨言,反而在日常生活中对丈夫的照顾更加细致。“一是怕他心理上接受不了,再就是得这个病真是受罪。”因为是食道癌,丈夫经常会几天没法吃东西。“不能吃,但是他看到吃的吃不了又难受,我就干脆不做饭,陪着他一起不吃。”
柔中带刚,不屈命运勇抗争
2006年7月儿子大学 毕业 回到胶州,经过考录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王建芹很是欣慰。“孩子有出息,他爸在那边也能放心了。”儿子工作顺利,小孙女也满两周岁,辛苦了半辈子的王建芹刚要松口气,却又在2012年6月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真没忍住,当即就哭了出来,心想老天怎么就这么不公平,怎么就不能让我过几天安生日子。”一开始儿子担心她受不了打击,想着该怎么安慰她,最后还是她反过来开导儿子:“儿子,不要怕,妈妈是不会就这么被癌症打倒的。儿子你要坚强,安心工作,妈妈没事。”同时她嘱咐儿子不要把自己得病的事情告诉公婆,“两个老人年纪大了,不能让他们再跟着担心。”
“癌症这个东西你越把它当回事它就越嚣张,生病之后我照常过日子。也许是我的坚强感动了老天吧,手术后我的身体逐渐好转,病情也没有反复。”照顾公婆,照看孙子孙女,患病后的王建芹仍继续热爱生活,继续努力工作,直至现在身体完全恢复。
母慈子孝,守得云开见月明
自2005年4月底丈夫去世后,工作、种地、照顾公婆,供养儿子,家里家外全都由王建芹一人操持。“两个老人身体都不好,每天都会过去给二老送饭、收拾卫生,天冷了早晚给他们烧炕。有的时候一早去镇上开会,早晨也都做好饭送过去,风雨无阻,从没有落下一天。亲闺女也就做成这样了。”说到王建芹的孝顺,街坊邻里无不点赞。除了日常生活的照料,给公公、婆婆操持着过生日,逢年过节都给他们添置新衣物。一直到2008年公公去世,2016年婆婆去世,王建芹都一直这样坚持着照顾这两位老人,“从嫁过来,两位老人都待我如亲闺女般,儿子小的时候帮我们带孩子,他们老了,我照顾他们也是应该的。”
丈夫去世后,周围人甚至包括她的儿子,看她上有老下有小的照顾实在辛苦,劝她趁年轻再找个伴,都被她一一回绝:“丈夫已经去世,如果我再婚离开了这个家,那公公婆婆和儿子怎么办,所以不管再难,我也要守着这个家。”
“不过现在日子好了,儿子儿媳也都特别孝顺,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用我操心。王建芹对生活充满着感恩,“我现在身体也很好,能看着孙子孙女一天一天长大,觉得很幸福。”
对家人百般呵护,对命运顽强抗争,对生活充满希望,王建芹的 故事 被十里八村传为佳话。而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我就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我只是做了每一个妻子、母亲应做的事,尽了每一个儿媳应尽的孝心。”
身边好人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作文篇五
杨丽华,女,现年37岁,曹家镇栗新村人,祖籍江西省赣州市,1999年与大她11岁的栗新村吴雄初结婚。婚后育有一男二女,两个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一个幸福的好家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4年,一场灾难,无情地砸向了这个本来就幸福平和的家庭,砸向了温柔体贴的杨丽华身上,砸向了三个幼小孩子的心灵,温馨的港湾就此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丈夫吴雄楚在一栋高楼贴外墙砖时,不慎失足从23楼坠落到11楼,还好被一个障碍物拦在了11楼,否则不可想象了。但是丈夫被摔成重伤,多处骨折,颈椎五六节脱落,脊髓严重受损,腰椎盘变形,最终导致上下肢瘫痪,无法行走,酿成了终身残疾,真是一失足成千古“痛”。
一个30多岁的女子,面对晴天霹雳般地打击,换作一般女子,是无法接受的,也无法支撑的。也许是爱情的鼓舞,也许是母爱的驱动,也许是孝心的萌动,杨丽华女士用顽强的意志,耐心,诚心,爱心,坚持了下来。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和所有的重任,都别无选择地落在了她柔弱的双手上和肩膀上。闭上眼睛都能想象,等待她的会是多么艰难的情景,会是多么严峻的考验和煎熬。为丈夫端屎端尿,洗澡,擦背,半夜三更要翻身,造成她经常失眠,头晕脑胀,还要喂丈夫的饭。五年来,天天如此。由于要照顾丈夫,五年才回了两次娘家。但娘家的父母亲很理解支持她,也很有家教,从小对她一直要求严格,教育有方,父母亲的支持使她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了下来。
除了丈夫瘫痪了,她的婆婆也是一个需要她关心和照顾的对象。婆婆是一个间歇性精神病人,经常外出不回家,真是操碎了杨丽华的心。每次都是她挨家挨户爬山涉水找回来的。一次,婆婆失踪了,找遍了附近的村子,找了好几天,没有音讯。杨丽华心急如焚,茶饭不思,精神萎靡,她真是太难了,焦急的同时还需要照顾病恹恹的丈夫,早上五点还要给子女做饭上学,公公现年76岁了,身体也不好,也是需要杨丽华照顾的对象。过了半个月,终于得到消息婆婆流落到了安化县梅城镇,她立即租车赶到了梅城,找到了心爱的婆婆,这时,她抱着婆婆伤心地哭了……
有一股暖流叫感动,总有一个故事叫奇迹,总有一种事业叫传承,总有一种感叹叫做孝心无价。孝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美德,古往今来都流传着一句话百德孝为先,几千年来,一个又一个故事带给我们不断的感动,我们在体会亲情接受感动的时候,也会由衷地感叹,爱!杨丽华爱的故事,感动天地,响彻山河!
杨丽华家是贫困户,由于要照顾全家,无法外出打工,家徒四壁,无任何经济来源,丈夫天天要吃药,一个月要2000多元,全家的一切开支,纯粹就是靠政府救济的低保金,一个季度仅3100元。被迫无奈,只好让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放弃上大学的美好愿望,去长沙打点零工,解决点零星开支,但这对于家里庞大的开支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在问到她是否对政府的政策满意时,她说:“感谢政府对我的帮扶,幸好有低保金,否则我家就雪上加霜了,但致富还得靠自己,靠自己自力更生,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虽然家庭遭遇不幸,但我不灰心丧气,不向困难低头,愿与丈夫白头偕老,共度难关,愿永远与家人不离不弃……”
当今社会,年轻人都乐于贪玩,乐于享福,乐于牌桌,乐于灯红酒绿的逍遥。一个37岁芳龄的女子,特别是跨省籍的女子,换作少数别人,遇到这样的灾难和长久的困难,肯定会选择退缩,选择新的生活,甚至选择抛夫弃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从江西嫁过来的杨丽华,没有选择离开丈夫和孩子,而是主动担当,主动承担责任,用自己的良心挑起了一切不幸。
据村干部和群众反应,杨丽华不但是最美媳妇,最美贫困户,而且邻里和睦,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多年来,没与任何人吵过嘴,受到全村群众的称赞。
她丈夫吴雄楚欣慰地说:“我这辈子遇到了不幸,但是遇到了一个好妻子,如果没有她,我无法坚持下去,全家不可想象会是什么情景。现在虽然没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有了她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这辈子心满意足了,我真是三生有幸,天赐良缘啊。希望全社会多出现我妻子式的好媳妇……”。
是的,杨丽华的事迹,品德,精神,会永远感动,激励和鼓舞着许许多多的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她学习!
身边好人最美儿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作文5篇相关 文章 :
1 最美媳妇事迹材料范文
2 贤内助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3 十佳好婆婆事迹材料7篇
4 2020感动中国人物周秀芳先进事迹材料5篇
5 最美劳动者作文800字5篇
6 最新2020五四最美战疫青年优秀个人事迹材料范文5篇精选
7 身边的好人好事作文5篇
8 新冠肺炎疫情中英雄人物的优秀事迹材料5篇
9 关于疫情期间感人事迹作文600字精选5篇
10 2020抗疫党员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作文大全5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