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子夏问老师孔子,颜回是个怎样的人,直接引语

学生子夏问老师孔子,颜回是个怎样的人,直接引语,第1张

出自:《孔子家语第四卷六本第十五》

  原文:子夏问于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贤于丘.”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敏贤于丘.”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何为事先生”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反谓反信也君子言不必信唯义所在耳赐能敏而不能诎,言人虽辨敏亦宜有屈折时也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言人虽矜庄亦当有和同时也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与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贰也.”

  翻译: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颜回的为人怎样?”孔子回答:“颜回的仁义比我强。”子夏又问孔子:“子贡的为人怎么样?”孔子回答:“子贡的口才在我之上。”子夏接着问:“子路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子路的勇敢是我所不能。”子夏再问:“子张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子张的庄重是我所不及。”子夏越听越糊涂说:“既然他们都比你强,那么他们为什么都愿意拜你为师呢?”孔子说:“颜回仁义但不懂得变通;子贡口才好但不够谦虚;子路勇敢但不懂得退让;子张虽然庄重但与人和不来。他们为人的优点虽然是我不能及的,但是他们的缺点我是没有的,所以都愿意拜我为师,跟我学习。”

  这段谈话说明人没有十全十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向别人学习。

孔子认为更重要的是孝要产生于内在的敬意,做到在父母面前和颜悦色才是真正懂得了孝法。这是孝法清除认识误区,达到真实有效的根本要求。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意思是“现在所谓孝顺,以为能养父母则可。可是人也都能做到饲养狗与马。如无敬意,那和饲养狗马有何区别呢?”

这里解读为,如果只能尽赡养义务,并不尊重老人,就不能算为孝顺

认真分析这三个人的阐释可以发现,后两者的阐释都很合理,但第一种阐释过于绝对了,如果每个人都要和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恐怕就很难有朋友了.据此可合理表述即可.

答案:质疑第①句阐释,如果每个人都想着和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那么人人都难有朋友了.

(共(3分).理由(3分),能够从生活实际的角度提出质疑,自圆其说即可,否则酌情扣分)

原文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①,哀而不伤。”

注释

①《关雎(jū)》:《诗经》中的第一篇。

翻译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

解读

凡事都要把握好尺度

在本章中,孔子借《诗经》中的名篇《关雎》,提出了哀乐都应有所节制,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在他看来,男女情爱是很正常也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情感的表露应当以礼节之,不应过分快乐或哀伤,要把握好自己在情感上的尺度。倘若置理智于不顾,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对己对人都不利。在古代的政治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有修养的人对情感的处理都会遵循这个原则,追求中庸和适度。

战国时期的齐威王比较嗜酒,对朝政比较懈怠。楚国借机对齐国用兵,齐威王惊慌之下派出大夫淳于髡赴赵国求援,才解了齐国之危。事后,齐威王很高兴,便要赐酒给淳于髡。淳于髡便借机向齐威王进谏道:“喝酒喝得多了就会乱了礼节,人们快乐到了极点可能就要发生一些悲伤之事。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只要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都会走向它的反面。”齐威王听到淳于髡的劝告后,恍然大悟,改掉了酗酒的恶习。后来,齐威王励精图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

从这件史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做事应当把握好分寸,不能只知道贪图享乐。倘若齐威王不听淳于髡的劝导,恐怕还会招来灭国之灾,这也绝非是在危言耸听。历史上,因纵情声色亡国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齐后主高纬等。其实,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人的性情基本没有改变,正确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一个具有永恒性质的话题,所以孔子的这个观点仍具有巨大价值。他提醒我们,做事时要控制情绪、保持理智,言行应该把握好分寸。否则,很有可能会乐极生悲,对自己造成不利。

按照现代话来说,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还应时刻保持着理智,这样才算是完美。也就是说,凡事都要讲求适度,以中庸之道处理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才能将事情做得臻于完美。这句话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主要有两点启示:一是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恰如其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走极端路线;二是重视诗教的作用,也就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乐而不*,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品格,保全自己的名声和尊严。哀而不伤,则能让我们远离烦恼,避开那些让自己不快乐的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求索的过程,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失去的只能说明它本来就不属于你,不必为此而挂怀。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 愚 。

孔夫子他说,我和颜回谈话,有时谈了一整天,他从来没有反对过我的意思,看起来笨笨的,但当他离开我而单独生活,不在我面前时,作人做事都会自己检讨自己,结果不但是懂了我的意思,还能更进一步发挥我的意思,由此看来颜回并不笨。

现在问题在于为什么又把这样一段话,编在这里呢?就是谈到《为政》这一篇书,上面两段的问孝,第一个是“敬”,第二个是“色难”,和臣道、君道都有关。现在以颜回的态度来讲臣道,上面对你讲话都答“是”,都是只有接受、服从。可是,光接受、服从,有时候反而有问题,不一定是对的,所以有了接受、服从的修养,还要“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再加以发挥,能够扩而充之,这才是事业的好干部,为政的人才。所以把颜回的个人修养,放在《为政》篇的这一段。

 孔子说:“大家整天聚在一起,谈话丝毫不涉及道义,却喜欢 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是难办啊!”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群居终日”,意思是整天聚在一起。“群居”,即成群地聚集在一处。《说文》曰:“群,辈也。”皇侃在《论语义疏》中说:“三人以上为群居。”“言不及义”,意思是言谈丝毫不涉及道义。“义”,即正义,可以引申为合宜的道理、道德和行为。“好行小慧”,意思是喜欢卖弄小聪明。“小慧”,即小聪明。《论语集解》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也。”皇侃的《论语义疏》云:“小惠,若安陵调谑属也。”何晏在《论语集解》中引郑玄说:“小慧,谓小小之才知。”朱熹说:“小慧,私智也。”一群人终日相处,却不以善道相切磋。言谈丝毫不涉及道义,则会生放荡邪僻之心。爱耍小聪明,无非是想投机取巧,行险侥幸之事。这些行为对德行的修养都是有害的,所以这样的人“难矣哉”。“难矣哉”,即终难成器《论语集解》云:“难有所成矣哉,言终无成也。”皇侃曰:“难为成人也。”朱熹说:“难矣哉者,言其无以入德,而将有患害也。”

本文通过记述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次谈话,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以上内容参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59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