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三

形考任务三,第1张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  )两个方面。

选择一项:

a 组织影响力

b 权力影响力

c 自身影响力 

d 文化影响力

答案:自身影响力 

题目2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 )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选择一项:

a 1-9型 

b 9-1型

c 5-5型

d 1-1型

答案:1-9型 

题目3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

选择一项:

a 糊涂法

b 转移法 

c 不为法

d 缓冲法

答案:转移法 

题目4

(  )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选择一项:

a 需要层次理论 

b 成就需要理论

c 双因素理论

d 公平理论

答案:需要层次理论 

题目5

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

选择一项:

a 消极强化 

b 正强化

c 自然消退

d 惩罚

答案:消极强化 

题目6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选择一项:

a 将工作布置下去

b 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c 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d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答案: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题目7

(    )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选择一项:

a 电子媒介沟通

b 非语言沟通

c 书面沟通 

d 口头沟通

答案:书面沟通

题目8

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

选择一项:

a 目标差异

b 协调不够

c 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 地位差异 

答案:地位差异 

题目9

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    )原因造成的。

选择一项:

a 非语言提示

b 选择性知觉 

c 信息操控

d 情绪

答案:选择性知觉 

题目10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  )过程。

选择一项:

a 通报

b 上报

c 下达

d 反馈 

答案:反馈 

题目11

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  )。

选择一项:

a 局部控制

b 前馈控制 

c 现场控制

d 反馈控制

答案:前馈控制 

题目12

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  )。

选择一项:

a 实物标准 

b 成本标准

c 价值标准

d 收益标准

答案:实物标准 

题目13

某销售人员去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今年初,企业为其制定了本年度的销售额指标为1600万,在今年市场情况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控制标准的(  )要求。

选择一项:

a 目的性

b 可行性 

c 可检验性

d 协调一致性

答案: 可行性 

题目14

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  )。

选择一项:

a 人事调整

b 股票期权

c 培训

d 直接监督或巡查 

答案:直接监督或巡查 

题目15

(  )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选择一项:

a 损益

b 成本

c 流动性

d 运营能力 

答案:运营能力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6

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法定权力 

b 处罚权力 

c 组织权力

d 奖励权力 

答案:ABD

题目17

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  )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上下级关系 

b 员工素质

c 任务结构 

d 职位权力 

答案:ACD

题目18

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它们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情感能力 

b 行为能力 

c 认知能力 

d 意志能力 

答案:ABCD

题目19

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积极进取的措施 

b 消极防范的措施 

c 寻求激励的措施

d 紧张不安的措施

答案:AB

题目20

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 

b 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 

c 年老时有所依靠 

d 维持生命的衣食住行 

答案:ABC

题目21

在双因素理论中,(   )体现的是保健因素。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b 要给职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 

c 工作得到认可和赏识

d 对职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 

答案:ABD

题目22

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惩罚 

b 消极强化 

c 积极强化 

d 自然消退 

答案:ABCD

题目23

通过沟通的含义可以看出沟通最关键的环节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信息的传递 

b 信息的编码

c 对信息的理解 

d 信息发布渠道

答案:AC

题目24

按照沟通方式不同,沟通可以划分为(  )等类型。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 

b 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c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d 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答案:AB

题目25

按照组织系统划分,沟通方式分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正式沟通 

b 非正式沟通 

c 工具式沟通

d 情感式沟通

答案:AB

题目26

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企业基层管理人员 

b 行业主管人员

c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d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 

答案:ACD

题目27

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下列(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适当的授权 

b 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c 较高素质的管理者 

d 很强的预测能力

答案:ABC

题目28

下列选项,(  )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准类型。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耗电量

b 工资总额 

c 成本总额 

d 销售额 

答案:BCD

题目29

为了保证对组织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者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刚性原则

b 目标明确原则 

c 及时性、经济性原则 

d 控制关键点原则 

答案:BCD

题目30

一般来说,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   )等问题展开。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成本 

b 采购 

c 利润

d 质量 

答案:ABD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目31

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  )

选择一项:

错 

答案:错 

题目32

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

选择一项:

错 

答案:错 

题目33

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  )

选择一项:

对 

答案:对

题目34

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据美国一家公司估计,生产率的提高有20%得益于工人提出的建议,其余80%来自技术的进步。管理人员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20%上。(  ) 

选择一项:

对 

答案:对

题目35

人们常常会说:“那不是我的意思!”或者“我还以为是这样!”这说明错误地发出和接收信息在沟通中经常出现。(  )

选择一项:

对 

答案:对

题目36

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  )

选择一项:

错 

答案:错 

题目37

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  )

选择一项:

错 

答案:错 

题目38

控制工作只是上级主管人员或主要是中层主管人员的职责。( )

选择一项:

错 

答案:错

题目39

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

选择一项:

对 

答案:对

题目40

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体现,也是工作质量的基础和保证。(  )

选择一项:

错 

答案:错

四、 案例分析 (20分)

题目41

让班组做主

    前进通用机器厂金属加工车间主任史涛,不久前被厂里派到市经委办的第三期基层管理短训班学习。听到了不少专家、学者所做的关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报告,觉得很受启发。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孟的老教授关于群体决策的讲演。孟教授强调说,根据大量国内外研究结果及实践表明,只要给广大职工机会,他们就会集体想出高明的主意,领导也会乐于采纳。就是说,应当充分发扬民主,让各班组去做主,制定有关他们工作的决策。

    老史觉得这个观点很有道理。短训班结束回到车间后,老史决定在实践中试一试他所学的某些原理。于是他把本车间第二工段的25名职工全都召集起来,对他们说,因为他们工段新近添置了高效率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新设备,几年前制定的老生产定额看来已过时,显然已不适应新情况。现在想让他们自己来讨论一下,集体决定新的生产定额。布置完了,老史就回车间办公室去了。他觉得自己不该参加讨论,领导在场,大家不易畅所欲言,而且显得对大家不够信任。但他坚信,群众准会定出连他本人都不敢提出的先进标准来。

    一个小时之后,老史回到那个工段。工人们说,他们都觉得原来的定额不够合理,定得过高;现在既然授权他们自己来设置定额,经集体讨论决定,新定额应比原来的降低10%。这使老史大吃一惊,跟他本来的如意算盘截然相反,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使他一时不知所措。

    该怎么办呢接受大家的决定吧,又实在太低,肯定要赔钱,对厂里怎么交代得过去拒绝吧,失信于民,下回谁还听你的 

    老史实在进退两难,只好去登门拜访孟教授,请教他的高见。而且心里老大不高兴:这老书呆子,光出傻主意坑人,说的那套根本不灵嘛!

    问题:

1.孟教授讲的领导应发扬民主,给员工决策权的说法对吗(4分)为什么(6分)

2.实行民主管理应具备哪些条件(6分)该工段具备这些条件吗 (4分)

1.孟教授讲的领导应发扬民主,给员工决策权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一个团队的实力不以团队中实力最强的人为标准,想要发挥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必须要使团队中的人为同一内因努力,不能各自为政。简单点就是目标一致,行动统一。

2.真正的民主管理应具备哪些条件 该工段具备这些条件吗

答:根据领导权变理论,领导方式必须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实行民主管理要求员工既有工作热情,又有必需的知识与能力。

该工段不具备这些条件。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

呼吸 水   食物   睡眠   生理平衡   分泌   性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

人身安全   健康保障   资源所有性 财产所有性 道德保障 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友情   爱情   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

自我尊重

信心 成就 对他人尊重 被他人尊重

信心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道德 创造力   自觉性   问题解决能力   公正度   接受现实能力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

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更高需求

自我超越的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一个模棱两可的论点。通常被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中。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敬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

南京大学出版社版《管理心理学》课后思考题详细答案

江苏泗洪mingjian379329@163com整理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A:个体心理 B:群体心理 C:组织心理

3、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管理心理学?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二、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三、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四、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美国的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用严格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二、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金钱是刺激工人积极性的唯一手段。

5、早期管理理论主要代表有?

A、 “亚当斯密”,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

B、 “大卫李嘉图”,他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

6、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A:人是社会人,社会和心理因素在提高生产率中最重要;

B: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

C:在企业中还存在非正式群体

D:组织必须有新型领导者。

7、西方管理心理学发展史上出现过哪几种人性假设?它们的基本观点是?相应的管理措施有哪些特点?

一、“经济人”假设

X理论的基本观点:“每个人都具有”:

1天生懒惰、逃避责任;<2>没有大志、不负责任;<3>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4>满足安全和生理的需要;<5>多数属于上属情况,只有少数人能鼓励自己、控制冲动。

2X理论的管理措施

<1>重点是提高生产率而对人的情感和道义,则是无关紧要的。

<2>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无关。

<3>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二、“社会人”的假设

1“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1>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2>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

<3>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会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4>作为领导者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

2“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1>管理人员注重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应把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

<2>管理人员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从而“提高士气”。

<4>管理人员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Y理论的基本观点:

<1>人都是勤奋的;<2>控制和惩罚不能实现组织目标;<3>人主动寻求责任;<4>有高度的想象力、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5>在现在工业条件下,一般人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

Y理论的管理措施

<1>管理重点的改变;<2>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3>奖励方式改变;<4>管理制度的改变。

四、“复杂人”假设

1主要观点:

<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2>人的需要和动机在同一时间内结合成统一整体;

<3>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4>一个人在不同部门会产生不同需要;

<5>没有一套适合任何时代的管理方法。

2超Y理论的管理措施:

<1>在管理中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

<2>如果企业的任务清楚、分工明确,则可以较多地采取授权形式。

在企业任务不明确、工作混乱的情况下,需要采用较严格的管理措施,才能使生产秩序走上正轨。

8、西方心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演变历史对于发展我国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具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1、一个管理者对人性持什么观点,会对他的管理方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应当从西方管理心理学关于人性假说的演变中吸取一切合理的成果为我所用;

3、应当从我国国情出发,来借鉴西方管理心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成果。

9、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0、如何理解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心理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11、什么叫感受性和感觉 限?测知人的感受性有何意义?

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最低程度的刺激量叫感觉 限

意义:一、感受性是身心健康状况的一个标志;

二、了解人的主导感受性有助于发现有天赋的人;

三、产品的设计和营销策略的决定,也得考虑到人的感受性和感觉 限。

12、什么叫知觉?它有哪些特性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的特性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组织特性等。

13、注意的品质包括哪些内容?

指注意的集中程度和特性。

注意的品质主要包括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

14、记忆有哪些分类方法?这些分类方法的意义何在?

1、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2、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3、动作记忆和情感记忆4、语词记忆和形象记忆。

科学的分类有助于人的记忆保持的更长,几种记忆类型结合起来,有好效果。

15、什么较思维?它有哪些特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间接的概括反映。

1、概括性,间接性2、与语言的不可分性3、思维的问题性

16、情绪具有哪些作用?怎样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1动机作用2调节作用3交际作用

1拓宽胸怀2增强适应能力3转换心情4自知之明5助人为乐6请人疏导

17、意志的品质包括哪些内容

1自觉性2坚韧性3果断性4自治性

18、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管理对象个性特征的意义何在?

1了解个性的不同特点,可以在人事配备上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

2了解个性心理差异,可以在人群配合上,做到取长补短、提高整体效率。

3了解个性心理特点,在人员的培养和训练上,可以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19、什么是人的个性?它具有哪些特征?

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的特征:

<1>独特性<2>整体性<3>稳定性<4>倾向性

20、简述气质的概念、特点和常用的分类方法。

1所谓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三个特征:A:强度B:均衡性C:灵活性。

2气质的类型

<1>多血质。 <2>粘液质。 <3>胆汁质。 <4>抑郁质。

21、简述性格的概念、特点和常用的分类方法。

1所谓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性格的特征结构

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理智特征

3性格的类型

<1>按人的心理机能分类: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

<2>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外倾型、内倾型”。

<3>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类:“顺从型、独立型”。

<4>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类A:活泼型性格B:力量型性格C:完美型性格D:和平型性格

22、简述能力的概念、特点和常用的分类方法。

1所谓能力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或是指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2特点:<1>能力是完成任何一项活动的基本条件

<2>能力的高低影响任务完成水平的高低和程度

<3>能力的最佳组合是创造性完成任务的前提

3我国学者一般从三个角度进行分类:

<1>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2>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3>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2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力的类型差异;<2>能力的水平差异;<3>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23、什么是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机制是什么?

1对人的认知称为社会认知

2<1>人们是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认知的;<2>人们一般都是根据他人的外部行为来观察和认识他人的;<3>人们是把他人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来认识他人的。

24、社会认知中会产生哪些偏见?认知这些偏见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管理工作有何意义?

1 <1>第一印象<2>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刻板印象

2把握偏见产生的原因,克服偏见对行为管理的影响。了解认识过程中的这些障碍,以便自觉的去克服这些障碍,提高管理者认识人的能力和水平。

25、什么是归因?归因过程有什么特点?管理者从归因过程的这些特点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1所谓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行为特征解释和推论其原因。

2归因的2个特点

<1>归因的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认知对象的过去的评价;

<2>当事人常常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客观情况,而旁观者倾向于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当事者本人。

3有益的启示<1>要引导组织成员学习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的特殊性,避免拟人化归因。

<2>要引导组织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归因外在因素的偏差,以影响他们对工作的作用。

<3>要引导他们克服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低的归因偏差,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6、简述自我意识的概念、内容及特征。

1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是指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存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2自我意识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物质自我, <2>社会自我, <3>精神自我,

3自我意识的特征:1社会性2形象性3主客观统一性

27、管理人员为什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水平?

<1>首先,自我意识为自我管理提供根据;

<2>其次,自我意识决定了自我管理的方向;

<3>最后,自我意识使自我管理获得了一致性。

28、什么是态度?态度有哪些因素构成,它们在态度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所谓态度是主体对某个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

2态度的构成,由以下四个要素组成:

<1>认知要素。<2>评价要素。<3>情感要素。<4>意向要素。

29、简述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

A:社会环境因素B:团体因素C:态度系统特征因素D:个体人格因素

30、简述海德的“平衡理论”的基本内容。

1认知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事物、概念等,有的各自分离,有的相互联结,组合成一个整体而被认知。

2海德把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

3海德把人对每种认知对象都有喜恶、赞成反对的情感与评价,称为感情关系。

4海德认为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是属于同一方向的。不平衡状态会引起个体心理紧张,产生不满的情绪。人们总是试图消除这种不平衡关门状态,以恢复一定的平衡状态。

31、试述影响劝导效果的因素。

1劝导主体2劝导的信息3劝导的对象

32、什么是需要?它有哪些特点?

所谓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物质的或精神的)时,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是个体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特点1客观性2社会性3周期性4无限扩展性

33、试述动机产生的原因及动机的激发过程。

产生动机的内在原因是人自身的需要,外在原因是个人身外的刺激。

激发过程:内外刺激因素----需要---动机—行为—目标---需要满足。

34、动机有哪些不同的分类方法?这些分类方法的意义何在?

1根据动机作用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2按照动机性质分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3根据刺激因素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这些分类对个人的行为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让我们知道如何进一步研究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

35、马斯洛的需要此次论可以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哪些有益的启示

1管理人员要理解下属需要2要设法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3要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36、试述赫茨伯格的双因数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管理工作的有益启示。

(一)双因素的基本观点内容

1双因素的划分与各自构成(1)满意因素(2)不满意因素

2双因素的理论分析(1)双因素的性质;(2)双因素的作用;(3)双因素的需要结构;(4)双因素的非对应关系;

有益的启示:1在管理工作中既要重视外在激励因素,更要重视内在激励因素

2应注意区别对待不同人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3应当注意两类因素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和条件;

4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示了有益启示。

37、什么是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对管理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是研究需要与目标之间规律的一种理论

指导意义:需要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1)努力与成绩的关系;(2)成绩与奖励的关系;(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38、什么是强化理论?在管理实践中如何让正确应对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谓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外在刺激过程。

强化的基本原则(在管理实践中如何让正确应对强化理论)

1奖惩结合;2以奖为主,以罚为辅;3及时强化;4奖人所需;

(奖人所需有三层含义:一是奖励的内容应因人而异;二是奖励的时机也应因人而异;三是奖励的程序应因人而异;)

39、简述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的基本观点。

<1>目标与奖励的关系

<2>合适目标分析的三个方面:(1)目标的具体性;(2)目标的难易性;(3)目标的可接受性;

<3>合适目标的设置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目标具体性与难易性对工作效率的影响;(2)目标难易性与能力的关系;(3)明白可接受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40、情感激励有哪几种主要方式?

1仁爱激励2信任激励3理解激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308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