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泰山公园游记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泰州泰山公园游记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泰州泰山公园游记作文1初到泰安,一片茫茫,只有几步远的视野。导游带着我们来到宾馆住宿一晚,明日就上泰山。
第二天清晨,妈妈就把我叫醒了。我睁开眼睛,一看,才五点,就问妈妈:“妈妈,才五点,还早,还早,再睡一会儿。”“不行啊,”妈妈说,“如果晚一点上山的话,就会碰到人群的。”听到这句话我才极不情愿地爬了起来。
刚到台上脚下,有一点点细雨,打在身上舒服极了。抬头一看,泰山是那么高耸入云、雄伟高大。经过了3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半山腰——等缆车的地方。我不顾一切地往缆车乘坐点跑,咋么拦也拦不住。妈妈没办法了(妈妈原本想让我爬上山去的)只好陪着我去坐缆车。刚上缆车,就觉得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就捂着耳朵乱滚,妈妈看得在旁边咯咯直笑。从缆车上一下来,就看到山下是茫茫一片、云雾缭绕,仿佛身临仙境一般。没走几步,就看到了南天门——仙境的大门。南天门足有几十米高,围观者数不胜数。可是,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恐高(呵呵,现在我已经不再恐高了)妈妈把我扔在栏杆边,好悬没把我吓死。虽然没吓死,但也把我吓得不轻——我的两只手紧紧地抱住双腿,才稳住没有摔倒。时到中午,我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爬上玉皇顶——泰山的山顶。定睛一看,玉皇顶的草丛周围百花齐放、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们有的照相;有的跳舞,有的购买纪念品;有的召吉召子孙,有的躺在地上睡觉;有的放开嗓子歌唱,好不热闹。玉皇顶里还有一座庙,庙的名字叫南关奶奶庙。南关奶奶庙里也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我和妈妈赶紧找了一家店铺,买了一个登顶牌(这是我和妈妈每次上山都必须买的)最后,我们又到了后山。后山和前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山人山人海、百花齐放;可后山却冷冷清清,几乎没有几个人,而且怪石磷群、寸草不生。它被我称作——生命的墓地。(这显然很不恰当,但那时我已经没想出有什么更好的词来形容它了)
这就是泰山;这就是名符其实的泰山;这就是名符其实的五星级的泰山;这就是令人向往的名符其实的五星级的泰山。欢乐的一天——泰山一日游,结束了!!!
此行的首站从岱庙开始。岱庙是泰山的神祉,历代帝王封禅祭祀泰山的场所,而今的岱庙中依旧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岱庙中有楹联成——“泰山岳中之孔子,孔子人中之泰山”。
唐玄宗封禅泰山时以张说为“封禅使”,张说的女婿郑镒借此机会来了个连升三级,之后唐玄宗问及此事,有人便说:“此泰山之力也”。于是 中国人把岳父又尊称为“泰山”,泰山高处有丈人峰,所以岳父也是岳丈、丈老人。看来泰山和孙悟空一样,爱作人家外公呢。若拘泥此意,孔子就不是人中泰山了,他只是公冶长的“老泰山”。
其实无论怎样说,泰山与孔子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泰山因孔子的盛名而倍受历代推崇,孔子则因泰山而使他所倡导的儒家文化远播。
岱庙的主殿是天贶殿,它与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天贶殿始建于宋代,供奉东岳大帝,民间传说《封神演义》故事中的黄飞虎。殿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则以宋真宗东封泰山为蓝本,用以传奇色彩展现了泰山神出巡与回驾的场景,人物饱满且富有灵动之感。
和春水每到一处都要饕餮一餐,已然成惯例。游罢岱庙,我们步行来到泰山脚下的`“泰山菜馆”,一家三星级的饭店,可就我看,这里只有装修可以达到三星级,尤其服务水平最是差强人意,让人感叹“纯朴”与“机敏”是如此的难以调和。
登泰山是翌日的行程安排,所以在离岱宗坊不远的宾馆住宿。孰料当晚却下起了雷雨,雨借风势骤然下的还很密集,在我家乡的早春时节很少能有如此急雨,一时还担心第二天的行程是否会受挫。雨急风益劲,一个多小时后才渐渐疏落下来。而这时的我俩舒展了一天的疲惫,酣然入睡。
翌日早起后,见天空依旧阴霾,不时还飘着雨丝,在这样的天气下登山,情与趣俱佳。山下作了些准备,便开始了这次旅程的中心——登泰山。我们选择的路线是泰山中路,这是历代帝王封禅的必经之路。由起点红门到终点玉皇顶距离105公里,可是到了中天门处,我们便无余勇可贾了,眼望十八盘顿觉高不可攀。再望南天门,惊喜的发现玉皇顶居然一片白雪皑皑,原来昨天山上降雪,这样的景致实在是不可多得。于是我们改乘缆车直上南天门,在高处俯瞰山顶,岩承雪盖,树挂冰凌,自是一番绝妙景致。
1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大词人。
纳兰性德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于二十二岁时殿试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后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
娶妻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后诰赠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继娶官氏,赐淑人。其妾颜氏,后纳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选梦词》。纳兰性德三十一岁便与世长辞,葬于京西皂荚屯。留有三子四女。
纳兰性德一生所交,多为汉族布衣文人,如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其居渌水亭经常为他与朋友们的雅聚之所,无形中为康熙盛世的清政府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
纳兰性德虽然生命短暂,但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含赋一卷、诗词各四卷、经解序三卷、文二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而且,这些多是其鞍马扈从之余完成,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现存349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家族入关前可上溯至海西女真叶赫部。其部首领贝勒金台石在对抗努尔 哈赤统一东北女真的战争中,城陷身死。
纳兰其祖父尼雅韩随叶赫部迁至建州,受佐领职。在满洲入关过程中,积功受职牛录章京(骑都尉)。尼雅韩妻墨尔齐氏,有长子郑库,次子明珠。
纳兰明珠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早年任侍卫,従銮仪卫治仪 正迁内务府郎中,内务府总管、弘文院学士、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又晋太子太师,成为名噪一时,权倾朝野的康熙朝重臣。人以 “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十三年“掌仪天下之政”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作为封建权臣,他也利用皇帝的宠信,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卖官鬻爵,被参劾,在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经历 荣辱兴衰,有起有落。明珠妻觉罗氏为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正妃第五女。有三子:长子纳兰性德,次子纳兰揆叙,三子纳兰揆方。
纳兰揆叙,明珠次子,初为佐领、侍卫,后由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擢掌院学士, 兼礼部侍郎,迁工部右侍郎,转工部左侍郎,迁都察院左都御史,仍掌翰林院事, 著有《益戒堂集》、《鸡肋集》、《隙光亭杂织》、《后识》。因为立储问题使 康熙震怒,又被上疏以流言盛传遭指责。至雍正朝其身后名份又进一步被贬,直 至乾隆年才得以恢复。揆叙妻耿氏为耿聚忠之女。耿聚忠是清初“三藩”之一耿 精忠三弟;靖南王耿继茂之三子。耿聚忠娶安郡王岳乐之女和硕柔嘉公主为妻, 生耿氏。由于此种关系耿氏出入皇宫,上下以格格称呼。耿聚忠因忠于清王朝, 未从“三藩之乱”,被加太子太保衔得善终。
纳兰揆方为明珠三子,其妻为礼亲王代善曾孙和硕康亲王杰书第八女,是为郡主。揆方作为和硕额附(郡马),其礼遇与公爵同。揆方夫妻双双相继而亡,留有二子:安昭、元普。后经康熙命均过继给揆叙夫妇,并改名永寿、永福。
纳兰永寿于十六岁任佐领、侍卫,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礼部右侍郎,又改任兵部 左侍郎,永寿娶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含太公之女阿氏,生有四女,其一女后来做了 乾隆弘历的舒妃。
纳兰永福与皇九子允禟之女三格格成婚,官至内务府总管。他因与岳丈皇九子 允禟的亲缘关系,先后支持允禧、允禵谋取皇位,结怨于皇四子胤祯,成为 雍正的政敌,为其所恶,被革职。后任盛京户部侍郎,直至乾隆四年。
纳兰瞻岱为纳兰性德之孙,官至乾隆朝正红旗满洲副都统,提督直隶总兵都督同 知。并追赠其父福格为光禄大夫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又晋赠光禄大夫提督直隶总 兵官都督同知。其母卢氏,生母颜氏也“并诰赠一品夫人”。
纳兰家族因封建贵族制度而世代为官,并一度位极人臣,通过血缘、婚配等 与清王朝构成千丝万缕的联系。纳兰性德本人及胞弟揆叙和儿子福格均极具才学;父兄子弟所供职官亦文武兼俱,由此构成的家族世系,是封建上流社会的缩影,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
2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亦为五代时出色的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锺隐。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元宗李景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在位时间(961-975)。
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第二子。李弘冀为人“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是读书为乐。
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景遂后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为太子,钟谟说“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李璟怒,找了个借口把钟谟贬为国子司业,流放到饶州。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
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去开封时他托病不去。宋太祖就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
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因其“故国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而《宋史》等正史均未说是毒死,记载为“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李煜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
3、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不同版本又有做“溪(奚谷)”的)、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农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常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生平
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47年)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
家世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不过,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现实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今河南获嘉县)令。
4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20岁,作《浮山堰赋》。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又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
秦观的婚姻
秦观的正妻叫徐文美,而非传说中的苏小妹。这是他自己在为岳父写的文章里交代的。他的岳父是高邮一位姓徐的富商,因为有点钱,捐了一个主簿的官当,生了三个女儿,分别叫徐文美、徐文英、徐文柔。秦观在《徐君主簿行状》一文末尾说:“徐君女三人,尝叹曰:子当读书,女必嫁士人。以文美妻余,如其志云。”
关于其妻就是点了一下名字而已,在秦观的诗文中再无丁点提及,徐文美大概不是秦观钟爱的女子。有人统计,秦观留传下来的四百多首诗词,约四分之一为“爱情诗”,而其中的主人公绝大多数是青楼歌女。钱钟书在《宋诗选注》的序里说秦观的诗是“公然走私的爱情”。《茹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说了秦观的一件风流事。秦观在绍兴的时候,由当地最高长官太守接待,住高级宾馆蓬莱阁。一日,在席上看中一个歌妓,于是赋《满庭芳》,开头一句是“山抹微云”,后来就是“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秦楼薄幸名”了。此词流传甚广,苏轼曾戏称秦观为“山抹微云秦学士”。
明代的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中则透露了秦观的另两次艳事。“秦少游在蔡州,与营妓楼婉字东玉者甚密”,他专为情人写了一首《水龙吟》,还费心地将楼东玉的名字写进去,“小楼连苑横空”、“玉佩丁东别后”就是谜面。而“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照人依旧”是说他们幽会情景的。秦观还有过一位叫陶心儿的情人,他曾赠一首《南歌子》给这位名妓,末句的“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就是为陶心儿的“心”字打的哑谜。
才情都用在妓女身上,是不是有点“浪费”?以至于黄庭坚都看不过去了,写了一首诗劝告他,其中有“才难不易得,志大略细谨”的句子,秦观看了很不高兴。
传统的诗词鉴赏,分析秦观时,总是定性为写“歌妓的恋情,同时又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但这并不适合解读秦观的所有爱情词。拿他的经典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来说,就并没有牵连到什么仕途失意的身世之感。相反,如果结合他放浪的情感经历来看,完全可以大胆地假设,这只是秦少游安慰痴情女子的托词,或者说摆脱一段旧恋情的美丽借口。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国富则民强,有哪些为国家奋斗的民族英雄经历?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一下。
明朝的外患,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外,沿海地区的倭寇也是个令明王朝头疼的大问题。在明朝抗倭战争中,戚继光无疑是位重要人物,他骁勇善战,剿灭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维护了海疆的安宁。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年又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山东东牟(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十七岁那年,父亲去世,戚继光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江浙地区受到倭寇的侵袭,朝廷升戚继光为参将,由山东调往浙江,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
戚继光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在他的带领下,本来非常弱小的明朝军队变得有非常强大的战斗力,这支军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名字,那就是戚家军,戚继光就率领着手下的戚家军在浙江一带的沿海地区抗击倭寇,并且很快的就和倭寇打了几场战斗,但是让大明朝百姓非常高兴的是,这几次大的战役戚继光都胜利了,并且还打出来明朝的威风,这样就打得倭寇非常害怕,听到戚继光的名声就瑟瑟发抖。
戚继光还根据江浙地区的地形以及倭寇的作战方式,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莺鸯阵”。根据史料记载,“莺鸯阵”由十二名士兵组成,队长在队伍的最前头,队长身后有两行士兵,每行五人。
队长身后的两名士兵手持藤牌,遮挡箭支、刀砍,掩护其他战友。在他俩背后是狼筅兵两个,狼筅是戚继光发明的新武器,实际是在大毛竹上插上尖刀,可用于横扫挥舞,威力巨大,再后面分别是两行长枪兵和一行短刀兵,协同作战。这样一个小队既可以独立作战,又可以将上百个小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大阵。
戚继光在波澜壮阔的抗倭战争中,足迹几乎踏遍了我国的东南海疆,留下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实现了其“但愿海波平”的雄心壮志!
每年的大年三十,我都是在乡下的岳父家过的。
一进腊月,岳父家和其他乡下人一样,就开始准备过年,杀年猪、打粑钯、磨豆腐、炸糖馓、打年货……一直忙到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大年三十这一天,就专门办年饭、吃年饭,过大年。
早上七点钟,浓浓的年味就已扑鼻而来。岳母像换了一个人似,敲开一个个房间,把一家人喊起床,然后简单地吃过早餐后,岳父便将岳母呼来换去,将我们指挥得团团转,于是大家开始忙起年来。
岳父和岳母在厨房里忙做年饭。按照惯例,岳父主厨,岳母当下手。岳父是村里有名的厨师,炒得一手好菜,年青的时候在街上开过饭馆,村里办什么喜事都是他主厨,办年饭更是拿手好戏。在岳母杀鸡、宰鸭、破鱼、烧猪脚、泡海带、洗香菇……的时候,岳父已经生燃了灶火,并将大灶锅洗干净,缕缕炊烟在屋顶上升起,又随着风儿散去,与临家的炊烟融在一起在村庄的上空飘荡。一切准备就绪后,岳父和岳母就开始办菜,岳母切菜,“嚓嚓嚓……”“哚哚哚……”的声音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弥漫;岳父炒菜,“沙沙沙……”“哗哗哗……”的声音似一首激昂的乐章在流淌。浓浓的菜香不时从厨房里飘出来,向院子外飘出去,与临家的菜香混合在一起,在村庄的上空荡漾。厨房里还不时飘出岳父和岳母的说笑声。
我、妻子,还有小姨子、小舅母贴春联、挂灯龙,扯彩灯。妻子将红纸裁好,铺在八仙桌上,并将墨倒好后,我就开始写春联。岳父在村里算个文化人,年青的时候曾当过村里的秘书,对春联是很讲究的,这几年岳父家的日子越过越火红,先是起了两层楼的新房子,后是给小舅子完了婚。昨天晚上,就春联的内容岳父和我探讨了一夜,后来岳父选了这么几对春联:“家过小康欢乐日春回大地艳阳天”、“日暖华堂春燕舞、龙蟠宝地彩云归”、“年丰人寿家家乐,发展和谐处处春”、“灯火千门藤春气,笙歌万里颂尧天”、“矢志耕耘金土地,纵情歌唱好生活”、“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我写,妻子和小姨子、小舅母就贴,于是大门、窗棂、门楣等都贴上春联,就在她们贴的过程中,我往其它人家一看,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红红的春联将乡村映得一片通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好春联后,我们又开始挂灯龙和彩灯,灯龙是那年起新屋时,亲戚送的,一共四对。每年过年,岳父都要求我们挂灯笼,岳父说,除夕挂灯笼,过个吉祥年,让日子像灯笼那样红火。我们将四对八个灯笼挂在屋檐下,挂好灯笼后接着又扯彩灯,电线接通后,灯笼里的灯和彩灯就亮了,虽是白天,彩灯一闪一烁,煞是好看。
小姨父、小舅子、我儿子、还有外甥女则忙于买爆竹。大人盼中田,小孩望过年。早晨一起床,我儿子、小姨子的女儿就嚷着要买鞭炮,于是一吃过早饭,小姨父就开车上街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拉回了一车子鞭炮,有一万响,的大地红,有三百多元一坨的大礼炮,什么“万花筒”和“龙虎斗”,还有冲天炮、花炮等。儿子和外甥女又唱又是跳,还没有进屋,就喊道:“家公——”“家婆——”“快来看,卖了好多鞭炮!”岳父和岳母一齐跑出来,看到小姨父和小舅子从车上下鞭炮,满脸笑容。那是一种幸福的笑、一种骄傲的笑、一种自豪的笑……
在岳父和岳母的笑声中,丰盛的年饭菜办成了。于是,岳父搬出了整整搁置了一年的大圆桌,摆在堂屋正中央,岳母用水洗了三遍、用抹布擦了三遍。之后,岳父在大圆桌上摆了一个电磁炉,我记得前年吃年饭的时候用得是碳炉子、用得用得是酒精炉,今年竟用上了电磁炉,真是鸟枪换大炮,仅仅一年,岳父家的生活条件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切摆好后,一家人就出出进进,从厨房里将菜端进堂屋,摆在大圆桌上。
中午十二点正,岳父带领一家老小来带到院子里燃放鞭炮和礼炮。“过大年,放鞭炮,家公戴上大红帽,我和家婆看烟花,爸爸妈妈笑哈哈。”儿子和外甥女手舞足蹈地唱起了儿歌。这时,村庄里的家家户户也都燃放起鞭炮和礼炮,顿时鞭炮声声,此起彼伏,绵延不断,落红满地,灿若云锦……
堂屋的大门敞敞地大开着,神龛上的蜡烛熊熊地燃烧着。一家人按辈份高低和席位大小入座,围着大圆桌开始吃年饭。菜一共十二个,每个菜都有的寓意:一是鸡肉,寓意着一切都像鸡一样赶早;二是鸭肉,寓意着像鸭一样爱家顾家;三是清蒸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四是猪脚炖海带,寓意着将各种福气连带起来;五是扣肉,寓意着全家团团圆圆;六是红烧牛肉,寓意来年牛气冲天;七是油炸豆腐,寓意着一家人都有福;八是红烧猪头和猪尾,寓意着一年从头到尾都有肉,做事也能从一至终;九是小炒猪花,即猪肚、猪舌、猪肝、猪心等大杂烩,寓意着全家和和气气;十是酸萝卜和酸白菜,寓意着乡下人爱吃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闹蹿”;十一是肉丸子粉丝汤,寓意着一家人健康长寿;十二是青菜,寓意着一家人清清白白。“菜”“财”谐音,十二道菜寓意着寓意月月发财。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在觥筹交错与谈笑风生之间,一家人又送走了一个年,同时一种幸福又油然而生。年饭一直吃到中央电视台直播“春节联欢晚会”开始。
我们一边看“春晚”,一边谈论着,话题是扯东谈西,想到什么就扯什么,谈到哪儿算哪儿,当然大家谈的最多的话题还是农村这些年的变化。在扯谈和看“春晚“的时候,我们不时地往墙上的挂钟瞟几眼,看距抢新年的时间还有多久。终于,晚上十二点钟到了,“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岳父又带领一家老小来到院子里,岳父烧了一堆大火,我们先放一挂一万响大地红,接着就放礼炮,随着“嘘——”的声音,一颗颗礼炮升上天空,“嘣——”“哗啦——”礼炮在高空中炸响,放射出一道耀眼的乳白色的光芒,随即有开成一个圆球的,有开成花环的,还有开成单个的花的,红的、黄的、紫的、蓝的、绿色……煞是好看。儿子和外甥女则放烟花,,只见“唰”的一声,烟花棒立刻闪出了亮光,一颗颗火花如同清泉般洒向人间,犹如一颗颗珍珠从天而降,又好似朵朵菊花开满夜空。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一时间,万家鞭炮齐鸣,竞相传出,震响天宇,喧嚣的夜空中绽放着五彩缤纷的礼花,夜空一片灿烂……整个村庄沸腾了。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一家老小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放爆竹,无比欢乐,岳父和岳母也仿佛年轻了好多岁,成了小玩童,手舞足蹈。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缤纷的彩灯,院内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除夕的热闹气氛在此时达到了最高潮。我不禁想起了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段描述:“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红红火火的新年,终于盼来了,她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了岳父家,走进了村庄,走进了城市,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祖国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
文章《过新年》来自文章屋,转载请注明网址和作者违者必究!如果您喜欢《过新年》,别忘记推荐给您的朋友哟!
把感动留下
感动,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心头的乌云;
感动,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
感动,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点亮了生活的色彩……
世上有太多的情感,喜悦、欢乐、愤怒、悲伤……然而在这之中,唯有感动能长存于人的心田。闲暇之余,翻捡心中的感动,细细回味,真是无可替代的精神享受啊!
感动,是因为刘延信的至真至诚:与妻子结婚不久仅一年有余,妻子便不幸去世,留下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年事已高的岳父岳母与一个智障的小舅子。刘延信没有逃避现实,而是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为了更好地照顾岳父母和小舅子,他将自己的姓改为“谢”——这正是妻子的姓。30多年来,他历经了生活的磨难,却一如既往地将岳父母和小舅子照顾得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几十年如一日……读了《好人谢延信》的故事,你怎么能不为他而感动呢?
感动,是因为孟祥斌的舍生求义:他常年生活在部队,难得回家一趟。没想到就在一家人好不容易可以团聚时,他却奋不顾身地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有人轻生了。作为一名军人,本能与职责使他忘却了自我,保护生命是他的使命!人是救上来了,可是他那只有28岁的生命却永远地留在了冰冷的河水里。
感动,是因为钟南山的无畏——
感动,是因为高耀洁的博爱——
……
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例子向我们诉说着感人的故事,一位又一位执着的人在重复着无悔的举动。他们用最不普通的行动照亮了别人的生活,顺着他们的方向,我们也看到了更多的光亮。他们的精神始终在感动中国,感动公众,他们感人的事迹在你我的心里依然弥散着持久而悠远的回声。在我们的视线里,他们,是永远的英雄。
世间充满了感动,难道我们不应该留点感动在心中吗?它是催人奋进的号角,它是黑暗中的光明,它是激励人心的精神,它是我们精神世界的绚丽华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