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 李逵元宵闹东京 这一情节概括80字左右

水浒传里 李逵元宵闹东京 这一情节概括80字左右,第1张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宋江、柴进扮做闲凉官,同戴宗、李逵、燕青来到李师师家,给钱,与之饮酒,李逵不满而骂。宋江欲让李师师启奏皇上,李师师不懂;适逢此时皇上来了,宋江等三人商议要就此告一道招安赦书,未商量妥,李逵用交椅打倒杨太尉,用火烧李师师家。宋江等先自出城,吴用派人接了。李逵、燕青还在城内。

扩展资料

该回主要人物简介:

1、李逵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沂州沂水县(今属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得到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大劫法场,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享福,后因老母在沂岭被虎所害,李逵怒杀一窝四虎。

李逵膂力过人,善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

2、李师师(1090年-1129年),北宋末年青楼歌姬,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人。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并得到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有染,传说爱慕燕青,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李师师是汴京名伎,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在仕子官宦中颇有声名,她与宋徽宗的故事也传为佳话,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高俅、王黼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3、燕青,又名燕小乙,绰号浪子,北京人氏,原是北京富户卢俊义的心腹家仆,随卢俊义上梁山。他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在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三十六位,上应“天巧星”,担任步军头领。曾在东京李师师处面见宋徽宗,促成梁山招安。征方腊后退隐江湖。

而在水浒续书《水浒后传》中,燕青参与抵抗金军入侵,后在海外辅佐李俊创立基业,是书中主角之一。

导读: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 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水浒传》中敢与皇帝争二奶也许仅仅只有周邦彦了。周邦彦自从与皇帝的二奶李师师好上以后,他也开始走上了霉运。

《水浒传》中的李师师

李师师是北宋东京名妓。《东京梦华录》记载:“李师师本角妓也。”所谓“角妓”,乃歌妓。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徽宗时期,她的小唱在东京瓦肆独占鳌头,《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云:“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因李师师所唱多“长短句”,即今之宋词,故与北宋词人多有交往,如张先、秦少游、晏几道、周邦彦等。关系最为密切者,只有周邦彦一人。

周邦彦同李师师,宋徽宋赵佶的“三角恋”的故事首载于宋朝张端义的《贵耳集》,描绘得有声有色的,十分生动。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周邦彦当时与名妓李师师相好,可是风`流皇帝赵佶听到李师师的艳名后,置六宫佳丽于不顾,经常微服出宫与李师师相会。有一次,周邦彦正与李师师相亲昵时,突然皇帝赵佶大驾光临,周邦彦急忙躲到了床下,他大气都不敢出,忍受着心上人与别人戏谑,心中无比痛苦。第二天,他作了一首《少年游》,送给了李师师以表心迹,词是这么一句:“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描述了那天晚上皇帝为师师剥桔子等暖昧行为,充满了醋意。

不久后,徽宗再次来到李师师所在的矾楼,师师一时兴起,把周邦彦的那首《少年游》唱了出来。这词题得情景真切,清丽芋绵,李师师十分喜爱,常依着谱,练习歌唱。

宋徽宗一听,说的竟全是那天在李师师房内的情事,还以为是李师师自己作的,正准备夸奖几句,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谱的,话一出口就知错了,脸色顿显局促不安,宋徽宗看了李师师的表情,就知那天周邦彦一定也在房内,脸色顿时变了。心想:朝中大臣明知李师师是我的外宠,还敢再来,那还了得,如果不严加惩处,必定会使李师师门户顿开。

当天怏怏地回到后宫,就派心腹收罗周邦彦平日所写的艳词,作为罪证,说他轻薄,不能在朝为官,把他贬出汴京。

处理完这件事后,宋徽宗心中高兴,便又来到李师师的家中,李师师却外出未归,一直等到初更,才见李师师回来

“师师,你到哪里去了,我苦等了好几个时辰!”

李师师回来了,满脸愁容,宋徽宗以为她身子不适,起身安慰。别看宋徽宗是九五之尊的帝王,治国事不行,但于这惜香怜玉上,还是个行家:“是不是你亲眷之中有人穷苦无依?拿出些银两……”

没等宋徽宗安慰的话说完,李师师款款跪下,泪流满面:“请皇上恕妾之罪!周邦彦今天被押解出京!妾念他为妾谱了许多歌词,今为妾填词而获罪,且又年事高迈,好生不忍,所以到都门以杯酒相送!”

宋徽宗心里一怔。天子亲自治罪的人,李师师居然敢去送行,可见她的胆识。再说,周邦彦又有什么罪呢,自己只是因为他来到了矾楼一次便寻了借口却打发的。

宋徽宗心里这样想,口里却问道:"周邦彦说了些什么?"

李师师是何等机警的女子!见宋微宗这样问,她觉得周邦彦的命运有了转机:“心里好生懊悔呢。他说他是罪有应得,天子圣明呢。临行,他还为妾教唱了他的新词《兰陵王》。”

“真的啊,你还背得下来么?”徽宗很有点佩服周邦彦了。

“容妾理弦而歌吧!”李师师站起,理了理乌云般的头发,取下琵琶,唱出哀而不怨的《兰陵王》:

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李师师一边唱,一边用红巾擦泪,特别是唱到:“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时,几乎是歌不成声,宋徽宗听了,也觉凄然,他自己也是个大有慧根的人,第二天就降旨复召周邦彦为大晟乐正,想不到经此一事反而使周邦彦天天与徽宗混在一起,填词作诗。

有道是:女娲补天已荒唐,又将荒唐演大荒,曹老头说得极是。

两首词居然让周邦彦的人生大起大落,当真是不可思议。

更有趣的是徽宗竟然和自已的外宠的情夫谈起了诗画,简真尽乎荒唐了,却忘记了自己是当朝天子。由此想到的不是徽宗此后如何败国,却是一人的生来的艺术细胞居然让其忘却了人间伦理,忘却了人间的尊卑和封建纲常

宋徽宗如果不当皇帝,一定是个相当不错的艺术家。他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诗词歌赋无所不精,花鸟鱼虫无所不爱。他的书法自成一格,后世称为"瘦金书",他的水墨丹青,追溯起来,竟是国画写意的开山祖。

只可惜他 下坐的偏偏却是龙椅!

而周邦彦按理说,应该时来运转了,可事与愿违,周邦彦第二年就死了。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梁山108位好汉聚齐。

宋江提议在忠义堂上做7日罗天大醮,公孙胜主持,第七日三更时,天降石碑。

石碑上就是梁山108位好汉的名字,36天罡,72地煞,梁山好汉按着石碑天书重新排好座次,梁山竖起“替天行道”大旗。

各位好汉的职务也统一安排,马军五虎将,八骠骑;陆军将校、水军头领等等……

宋江选了良辰吉日,108位好汉在忠义堂对天盟誓。

梁山好汉庆祝重阳节,召开菊花会,宋江醉填一曲《满江红》,渴盼招安。武松、李逵、鲁智深不满,大家不欢而散。

元宵将近,宋江决定去东京看花灯。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苑 李逵元宵闹东京

宋江宋江、柴进、燕青和李逵四个人一伙,去东京看花灯。

柴进混入皇宫,看到皇帝书房的屏风山写着: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就把“山东宋江”字样切割下来带走。

宋江约见到李师师,还没来得及谈事,皇帝就来了。第二次,宋江在李师师处喝和醉醺醺,还填了一曲《念奴娇天南地北》,刚准备和李师师说正事的时候,皇帝又来了……

李逵不爽宋江勾搭李师师,要自己在门外把风,打了秦太尉,还在李师师的院门纵火……把皇帝吓得一溜烟跑了。

宋江赶紧逃出东京,幸好吴用派关胜等五虎将来东京城外接应。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李逵和燕青一道返回,路过四柳村,帮狄太公捉鬼,把狄太公的女儿和奸夫王小二都给杀了。

路过刘家庄,刘太过说女儿被宋江抢走,李逵砍倒梁山“替天行道”杏黄旗,逼宋江交出刘太公女儿。

宋江和柴进陪着李逵到刘家庄对质,证明是有人假冒宋江之名强抢民女。李逵找到牛头山杀了恶贼,救出了刘女,并给宋江负荆请罪。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相扑高手擎天柱任原在泰安州设下擂台,挑战天下高手。燕青去参加比赛,李逵偷偷下山跟随。燕青用自己的绝招鹁鸽旋,把任原摔下擂台。

任原的徒弟哄抢利物(奖品),李逵上去厮打,被公差认出,官兵涌上来捉拿。

卢俊义、武松、鲁智深、史进等人带兵过来接应,李逵走散了,只救走了燕青。

李逵闯进寿张县衙,穿上知县的官袍服,升堂问案:打人的凶手无罪释放,被打的人反而要枷起来。

李逵闯进学堂,老师吓的跳窗逃走,学生们吓的乱哭乱叫!

穆弘找到李逵,硬把他拖走。

宋徽宗接受了御史大夫崔靖的建议,派太尉陈宗善到梁山招安。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骂饮差

蔡京门人张干办、高俅下属李虞侯陪同陈宗善,带着10瓶御酒到梁山招安。济州知府张叔夜接待他们,建议与梁山好汉打交道时,要小心和气。

宋江对朝廷来招安很重视。

阮小七带着水手驾船来接,张干办和李虞侯两人嚣张跋扈,打骂船员。

阮小七和手下把10瓶御酒喝光,换了10瓶普通村酿。

到了忠义堂宣读诏书,诏书内容激怒了梁山好汉,李逵更是撕毁诏书,要殴打陈太尉被卢俊义阻止。

宋江命令将御酒拿上来给好汉们喝,鲁智深、武松、刘唐等发现是村酿,觉得被耍了,更加气愤。

宋江、卢俊义送走朝廷天使,吴用认为朝廷必定来讨伐,要把朝廷打怕了,才能招安。

朝廷任命童贯为大元帅,领兵征伐梁山。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头五方旗 排九宫八卦阵

宋公明

童贯征调10员大将,统兵10万讨伐梁山,梁山好汉倾巢而出,摆下九宫八卦阵迎战。阵前斗将,秦明一棍打死郑州兵马都监陈翥。

董平、秦明等趁势杀进敌阵,杀得童贯人马大败亏输。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童贯大军结成一字长蛇阵,来到梁山水泊前,发现空无一人,接着四周伏兵四起,童贯再次一败涂地。毕胜保着童贯逃脱。

梁山活捉了御前飞龙大将酆美、杀死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和嵩州兵马都监周信。

宋江为了日后招安大计,释放了酆美。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童贯败回东京。

高俅率领十节度,统兵13万,水陆并进攻打梁山。十节度都是被朝廷招安的绿林强人。

董平和张清率军在凤尾坡拦路打败王文德、杨温联军。

双方再战,阵前斗将,林冲战平王文焕、呼延灼打死荆忠,项元镇射中董平右臂;

朝廷水军刘梦龙部驾驶战船深入梁山泊,中了埋伏,刘梦龙抄小路逃生,党世雄被张横活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在上党节度使徐京推荐之下,高俅聘请安仁村秀才闻焕章担任参谋。

呼延灼大战韩存保,呼延灼绕溪而走,激战中连人带马都摔进小溪里面,继续扭打在一起,张清活捉了韩存保,并飞石打中梅展额头,打死张开的战马。

宋江释放了党世雄和韩存保,再度表明招安的态度。

水军方面,朝廷大船都用铁锁连环,遭遇梁山火攻,李俊捉到刘梦龙、张横捉到牛邦喜,在路边直接斩杀了。

石秀和杨雄潜入济州城,烧了高俅的营寨。

高俅败逃回济州城,朝廷派钦差来传旨,命高俅招安宋江。宋江招安心切,将活捉的朝廷将士都放了,并决定去济州城听诏书。

吴用在济州城外埋伏好兵马。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高俅在诏书断句上耍小聪明,不赦免宋江,花荣一箭射杀开诏使臣,众位好汉大闹一场返回梁山。

朝廷派护驾将军丘岳和车骑将军周昂来助战。

高俅采纳叶春建议,打造海鳅船对付梁山。孙二娘夫妇、顾大嫂夫妇混入船厂纵火。

张顺凿穿海鳅船,活捉高太尉。其他好汉活捉了徐京、梅展、王文德、杨温、闻焕章等人。

宋江将高太尉奉为上宾,跪求招安。高俅酒醉,与燕青相扑,被燕青一招放倒。

高俅承诺回京就奏请皇帝招安,然后带着宋江送的厚礼(数千金)返回东京,萧让和乐和也一同进京寻求招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出乐和

吴用算定高俅靠不住,派戴宗和燕青到东京走李师师的门路。

李师师帮燕青引荐了宋徽宗。燕青解释两次招安不成的原因,皇帝才明白被童贯和高俅蒙蔽了。

燕青和戴宗拿着闻焕章书信求见宿太尉,并重金贿赂宿太尉,拜托招安之事。

燕青和戴宗设计救出被软禁在高俅府的乐和和萧让,四个人返回梁山。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皇帝派宿太尉到梁山招安,宋江将其接入梁山,大摆筵席,庆祝三日。

梁山泊买市10日之后,宋江等108位梁山好汉入东京,皇帝在文德殿检阅,有意给宋江等授予官职,遭到童贯反对,童贯建议将梁山兵马分散,遭到梁山好汉的抗议。

童贯建议将梁山108位头领骗到东京城内剿灭,皇帝犹豫不决,宿太尉大骂童贯是奸臣。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朝廷决定派梁山兵马去抗击辽国侵略。宋江、吴用先回梁山安排将士老小还乡,焚化晁盖灵牌,拆毁忠义堂等建筑。

出征前,皇帝御赐梁山军每人一瓶酒、一斤肉,却被贪官克扣大半——酒扣半瓶,肉扣六两。

有个小头目气不过,找厢官理论,反遭欺辱,怒杀厢官。宋江斩杀小头领,并枭首示众。

宋江率梁山军攻打檀州,徐宁不敌辽将阿里奇,张清飞石建功,将阿里奇打瞎左眼后生擒。

辽国派王子耶律国珍、耶律国宝率军来援救檀州,董平一枪刺死耶律国珍,张清飞石击杀耶律国宝。

梁山水陆并进,攻占檀州。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宋江兵分两路攻打蓟州,

卢俊义率3万人马攻打玉田县,张清咽喉中箭被送回檀州。卢俊义被辽国四员大将围攻,斩杀耶律宗霖,惊退三人。董平和徐宁夺了玉田县城,卢俊义等率军入城。

辽国将玉田县团团围住,宋江领兵来救。并派石秀和时迁混入蓟州城。

梁山大军兵临蓟州城下,林冲阵斩辽国大将保密生,徐宁杀天山勇,索超杀咬儿惟康,史进斩杀楚明玉、曹明济,包围蓟州城。

石秀和时迁在城内四处纵火,城内混乱,宋江趁机攻入城内,夺取蓟州城。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渡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辽国皇帝派欧阳侍郎来招安梁山,条件十分丰厚:封宋江为镇国大将军,总领兵马大元帅,108位好汉人人加官进爵。

吴用有心投靠辽国,宋江坚持忠义,不肯背叛朝廷。

宋江前往二仙山道观拜访了公孙胜老师罗真人,答应征辽结束后放公孙胜回家。

吴用设计,宋江假意接受辽国招安,趁机夺取了霸州。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辽国大将贺重宝设诱敌深入之计,派贺拆佯攻霸州,贺云佯攻蓟州;吴用和朱武识破敌计,但宋江和卢俊义没有听从。

宋江和卢俊义合并一处,大军深入攻打幽州,中了埋伏。

辽将贺重宝施展妖术,顿时天昏地暗,等公孙胜破开妖法的时候,兵马被从中间截断,不见了卢俊义等几十个头领。

卢俊义等被困青石峪,白胜从裹了棉被从山顶上滚下来,找宋江求援。

解珍和解宝打探清楚地形,宋江率军猛攻,打开青石峪的通路,救出卢俊义等人。之后合兵一处,杀死辽国统兵大将贺重宝,攻陷幽州。

辽国都统军兀颜光奉旨擒拿宋江,收复失地,派长子兀颜延寿(兀颜小将)领兵3万攻打幽州。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宋江摆下九宫八卦阵迎敌。兀颜小将先后摆下许多阵法给宋江辨认。

兀颜小将率军进攻,被呼延灼活捉。秦明一棍打死辽将李金吾。

兀颜统军率20万精兵兵临幽州城下,琼妖纳延和寇镇远为先锋。

琼妖纳延挑战史进,史进败走,花荣一箭将琼妖纳延射落马下,史进回身将其一刀砍死。寇镇远前来报仇,被孙立击杀。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辽国郎主御驾亲征,兀颜统军布下太乙混天象阵,梁山军抵挡不住,孔亮、李云、朱富、石勇受伤;

第二天再战,杜迁、宋万重伤,李逵被辽军活捉,宋江用兀颜小将将其换回来。

朝廷郑州团练使王文斌,押运50万领棉袄前来,见宋军受挫,建功心切,出阵挑战,被辽国将领曲利出清斩杀。

当日夜间,九天玄女显灵,传授宋江相生相克破阵之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宋江破了辽国太乙混天象阵,关胜、张清、花荣三人围杀兀颜统军,武松杀辽国亲王耶律得重,扈三娘和辽国公主扭打在一起,王英赶来活捉辽国天寿公主。

辽国郎主逃回燕京,宋江率军追击到燕京城下,将辽国都城团团包围。

辽国郎主十分惊恐,在大臣的提议下,城头竖起降旗。宋江不敢擅专,让辽国派大臣到东京朝见天子。

辽国丞相褚坚重金贿赂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其他各个部门也都打点到位,最后蔡京等奏请天子,宋江罢兵回国,之前夺取的檀州、蓟州、霸州、幽州全部归还辽国,俘虏也全部放还。

回京途中,鲁智深要去探望五台山智真长老,宋江陪同前往。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射雁

鲁智深到五台山,将多年立功积蓄的财物赠给寺庙,智真长老赐予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燕青在路上学习弓箭,射下了十多只鸿雁,宋江很不喜,因为鸿雁是五常足备之物!

梁山大军驻扎陈桥驿,宋江等108位好汉在文德殿面见天子,天子想给宋江等封官,被童贯、蔡京等上奏劝阻。

最后宋江被封保义郎,卢俊义被封宣武郎,都是不入流的官职,宋江怏怏不乐。

公孙胜辞别宋江等人,回二仙山修道;

水军头领请吴用做主,大家重回梁山落草,吴用不敢挑头。宋江得知之后,以死相逼,声称:谁要再有异心,就先杀斩宋江首级!

燕青和李逵到东京闲逛,探听到江南方腊反了,朝廷正要派兵前去征剿,报告给宋江。

宋江请宿太尉奏明天子,梁山军愿意去江南剿灭方腊,天子命宋江为先锋。

大军出征前,皇帝调走了玉臂匠金大坚、紫髯伯皇甫端;蔡京要走了萧让、王都尉要走了铁叫子乐和。

第九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宋江率大军到达扬州,派张顺、柴进、石秀、阮小七等人去打探润州的消息。张顺打听到陈将士父子勾结方腊,近期准备过江献粮给润州守将吕师囊。

吴用派燕青、解珍、解宝冒充吕师囊的使者,前往陈将士家,用毒酒将陈家主要人物放倒,然后放信号,武松、鲁智深、史进、李逵等冲杀进来,将陈将士一家杀光。

接着让穆弘和李俊装扮成陈将士的手下,驾运粮船到江对岸,好汉们藏在粮船上,一起发难,夺取了润州。

混战之中,云里金刚宋万、九尾龟陶宗旺、没面目焦挺战死。

第九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关胜一刀斩杀对方苏州差元帅刑政,夺取了丹徒县。杨志患病不能征进,留在丹徒休养。

梁山兵分两路,卢俊义率精兵3万进攻宣州和湖州,宋江率军攻打常州和苏州。

常州城下,双方将领大战,韩韬和彭玘双双阵亡,关胜斩杀钱振鹏,马失前蹄,幸得徐宁等人救回。

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带500人闯入敌阵,杀了敌将高可立和张近仁,为韩韬和彭玘报仇。

常州守将金节私通宋江献城,里应外合,夺取了常州城。

卢俊义夺取宣州,攻打宣州时,梁山好汉郑天寿被魔扇打死,操刀鬼曹正和活闪婆王定六被毒箭射杀。

第九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关胜领兵先夺取了无锡,接着宋江大军进攻苏州,对方守将是三大王方貌。

双方各出8人阵前斗将,朱仝一枪刺死敌将苟正,方貌鸣金收兵。

李俊、童威、童猛在太湖结识了卷毛虎倪云、太湖蛟卜青等4位好汉。这四位好汉帮忙召集六七十条渔船,截下了方腊给苏州守军运送衣甲的船只。

梁山好汉藏在衣甲运输船上,杀进苏州城。武松斩杀方貌。丑郡马宣赞战死。

阮小七率水军攻打常熟和昆山,施恩和孔亮落水淹死。

第九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丧 涌金门张顺归神

柴进和燕青前往方腊贼巢当细作。

宋徽宗乍感小疾,把安道全调回东京汴梁。

宋江兵分三路进攻杭州。徐宁和郝思文巡哨到北关门时,遭遇埋伏,郝思文被活捉,之后凌迟处死,枭首示众,徐宁中了毒箭,不治而亡。

张顺想从水门偷爬入城中,放火为号,让宋江攻城,不料被敌人察觉,死在涌金门下。

第九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卢俊义带兵攻打独松关,周通被厉天闰一刀斩杀。董平去报仇,关下大骂贼将,被火炮轰伤了胳膊。

董平伤势稍微好转,就和张清去报仇,两人被厉天闰和张韬杀死。

顾大嫂找到了一条小路进入独松关,半夜放火,卢俊义夺取独松关,随后追击四五十里,斩杀厉天闰报仇。

鲁智深在杭州东门挑战,宝光和尚邓元觉迎战,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武松舞动双刀直奔宝光,方天定手下贝应夔挺枪跃马直奔武松,被武松一把抓住枪杆,连人带枪拖下马来,一刀剁下头颅。

石宝出城搦战,关胜与他大战20回合不分胜负。雷横在德清县南门阻敌,被司行方斩杀。

石宝迎战索超诈败,索超追赶中了流星锤,死于马下。邓飞飞马救人,被石宝一刀砍成两段。

卢俊义率军攻打侯潮门,刘唐见城门未关,独自抢入城去,被闸板砸死。

李逵、鲍旭、项充、李衮迎战石宝、吴值、廉明三将,李逵冲上去一斧头砍断石宝马脚,鲍旭杀了廉明,石宝败入城中。

宋江率军想要冲进城去,滚木礌石乱打下来,宋江只好退兵。鲍旭却单人冲进城去,被石宝一刀砍死。

梁山好汉扮作运粮船的艄公混入城,里应外合攻下了杭州。张顺的鬼魂附身哥哥张横,杀了方腊之子方天定。

第九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梁山军再次兵分两路,宋江进攻乌龙岭,卢俊义进攻昱岭关。

杭州城内爆发瘟疫,张横、穆弘、孔明、朱贵、杨林、白胜病倒,呆在杭州休养,命朱富、穆春留下照顾病人。

柴进到了方腊的老巢清溪,被招为驸马。

乌龙岭险要,易守难攻。宋江派阮小二、孟康、童威、童猛驾船攻击敌军水寨,孟康被敌军火炮打死,阮小二被挠钩搭住,不愿被俘虏,拔刀自刎而死。

解珍和解宝想爬上岭去放火,被敌军发现,解珍被挠钩搭住,拔刀砍断挠钩,从空中掉落摔死。解宝被岭上砸下来的大小石块击中,打死。

这一回,侯建、段景住、阮小二、孟康、解珍、解宝战死。

第九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马麟和燕顺找到一个当地老人,给宋江指引一条小路可以越过乌龙岭。

路上遇上邓元觉来拦截,秦明出马迎战,不敌败走,邓元觉直奔宋江,被花荣一箭射中面门,落马之后被众人杀死。

宋江率军攻打睦州,方腊派妖道包道乙、先锋郑彪(外号郑魔君)来救援。王矮虎迎战郑魔君,中了妖法,被一枪刺于马下。扈三娘冲上去报仇,被郑魔君用铜砖击中面门,落马而死。

郑魔君施展妖法,使得天昏地暗,宋江被困。鲁智深和武松率步兵过来救援。武松舞动双刀直取郑彪,被包道乙使用法宝飞剑偷袭,斩断左臂,鲁智深奋力向前,救回武松,夺得了那口混元玄天剑。

李逵、项充和李衮追赶郑魔君,李衮被乱箭射死,项充被绳索绊倒,敌军将他乱刀砍死。鲁智深追杀敌将夏侯成,追进树林深处。

关胜迎战郑魔君,包道乙施展妖法偷袭,被樊瑞破掉,关胜一刀将郑魔君斩于马下。凌振用火炮将包道乙轰杀。

宋江夺取睦州城。

第九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郭盛在攻打乌龙岭时,被山上砸下来的石头击中而死,吕方和敌将白钦在山岭险峻处厮杀,一同滚下岭去,当场摔死。

关胜率军杀上乌龙岭,堵住石宝去路。石宝不愿受辱,自刎而死。

卢俊义进攻昱岭关也不顺利,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等六位好汉前去哨探的时候,中了埋伏,被庞万春率军乱箭射杀。

时迁找到小路,爬上昱岭关放火,庞万春急忙回来救火,林冲、呼延灼趁机冲上关顶,活捉两员敌将,只有主将庞万春逃脱。

卢俊义继续攻打歙州城。欧鹏迎战庞万春,被其连珠箭射落马下,敌军乘机进攻,乱战中菜园子张青战死。

朱武猜到敌人必定来劫营,预先做好埋伏,活捉了庞万春,打死了高侍郎。庞万春也被卢俊义剖腹挖心,祭奠史进,石秀等六位好汉。

单廷圭和魏定国率军冲进歙州城,中了埋伏,掉进陷马坑,被埋伏在一旁的长枪手和弓箭手杀死。

尚书王寅击杀李云、石勇,被孙立,邹渊、邹润、黄信围住,林冲也及时赶到,五人将其围杀。

卢俊义占领了歙州城。

宋江率军进攻方腊老巢清溪洞,秦明迎战方杰,两者激战之时,敌将杜微飞刀偷袭,秦明躲避飞刀时,被方杰一戟刺死。

李俊、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混入清溪城,并在城内纵火,宋江趁机攻入城内。

混战中,郁保四和孙二娘被杜微飞刀杀死;邹渊和杜迁被马踏而死;李立、汤隆、蔡福重伤而死;阮小二被娄丞相杀害。

宋江将方腊藏身的帮源动包围。

第九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方腊派驸马柯引(柴进假扮)领兵出战,柴进和燕青趁机袭杀了方杰,率军杀进皇宫内苑。方腊化装逃走,在树林里被鲁智深活捉。

鲁智深听到钱塘江大潮的声音,突然圆寂了。武松心灰意冷,在杭州六和塔寺出家为僧。

林冲中风瘫痪,留在六和塔寺,武松照看,半年之后死亡。

杨雄发背疮而死,时迁得了绞肠痧而死,杨志病逝,

燕青收拾了一担金银珠宝悄然离开,浪迹天涯。

李俊不愿去东京,装作中风留在苏州,童威、童猛留下来照看他。后来李俊找到费保等人,一起远赴海外,成为暹罗国主。

最后,只有包括宋江在内的27位好汉回到东京。

朝廷论功行赏,幸存的好汉都被封了大小不同的官职。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奸臣高俅、杨戬见宋江等人都封了官职,很不甘心。

于是就用水银害死了卢俊义,用毒酒害死宋江。宋江担心自己死后李逵造反,坏了梁山“忠义”之名,就让李逵也喝了毒酒。

花荣和吴用在宋江的坟前上吊死了。

关胜喝醉酒,从马上掉下来,重伤不治而死。

戴宗忽然有一天,大笑而死。

柴进辞官回沧州做良民,忽然一日,无疾而终。

女真入侵中原,呼延灼抗击女真侵略者,战死沙场

《水浒传》原著中燕青最终归隐了,对于李师师作者无明确交代。

《水浒》中写道:“不愿恩赐,于路上去正偏将四员:正将二员:燕青、李俊。偏将二员:童威、童猛。”原著中写道,四人其实分作两路,李俊、童威、童猛等出海了,单只燕青一人是路上归隐。

李师师在《水浒传》中是个不可多见的正面女性角色,是个奇特的角色,和江湖上的诗词大家相识。在《水浒》原著中,对于李师师的最终归宿并没有做明确交代,她最后一次出场在最后一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当时她在宋徽宗皇帝身边侍寝解梦。

扩展资料:

关于李师师最终的结局,历史上和民间有以下几种说法。

1、李师师被金兵所俘后,坚贞不屈,自杀身亡。

“靖康之难”后,金兵俘虏了赵佶父子,宰相张邦昌为了讨好金人,把李师师找了出来,献给了金主。但李师师宁死不屈,试图用金簪自杀未遂,后将金簪折断,吞金自杀。

2、李师师出家为尼,了结残生。

在金兵破城之日,李师师捐出全部家产,助力宋军全力抗金。自己孑然一身,一贫如洗后出家为尼,伴着青灯古佛,了却残生。

3、李师师流落江湖,归于平凡。

在金人攻破汴京后,李师师逃出虎口,流落民间,嫁给了一个富商,从此相夫教子,回归常人生活,安享晚年。

4、李师师仍委身青楼,最终凄惨离世。

在宋室南迁后,李师师流落到了湖广一带,仍以卖唱为生。但随着人老珠黄,生活无以为继,最终孤独去世。

- 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

2011版鞠觉亮执导的《水浒传》中李师师是第72集出场的,分别出现在第73集、第78集、第79集、第80集。

1、第72集讲述宋江心系招安之事,以赏灯之名带着众兄弟来到东京,吴用也用计出除去了宋江脸上的金印,梁山一行人欢天喜地的来到东京,宋江暗使燕青拿着黄金细软找到和皇上相好的李师师,希望借李师师之口向皇上请求,达成招安之事。

2、第73集讲述燕青通晓音律,和李师师很投缘,令其颇有好感。初探顺利,燕青请宋江前往李师师处道明来意,宋江向李师师说明希望朝廷招安的意愿,并将刻有”山东宋江”的牌子留给了恰巧刚来的宋徽宗。待宋江一伙走后,李师师将实情告知宋徽宗,宋徽宗不禁后怕。

3、第78集讲述林冲势要报仇雪恨,却被梁山众人拦下,林冲自觉无脸面,悲愤下山。宋江依旧为招安之事担心,为了防止高俅向宋徽宗进谗言,吴用出一妙计,除了向朝廷忠臣宿太尉传达意思以外,遂安排燕青前往东京名妓李师师处,意欲向皇上请求招安。

4、第79集讲述燕青自己做了一支笛子,赠给李师师。李师师嘴上说不值钱,但心里还是挺喜欢的。李师师的母亲故意出去,留两人单独在房间闲聊。燕青和李师师说了他们招安的经过,他恳求李师师向皇上表明梁山108好汉都是忠义之士,李师师说可以帮忙,但皇上未必会信。

5、第80集讲述燕青还给李师师看了他身上的刺青,让李师师帮他刮掉。燕青惜别李师师,两人结拜为姐弟。虽两情相悦,师师视以为拜堂,但也无可奈何。即后宋徽宗误会师师和宋江,但后解除误会,重用了宋江。

  招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我却认为这个选择无比正确,甚至认为这是宋江一生中做的最正确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到底正确在哪里呢?宋江为什么不顾众人劝阻,坚持招安?宋江招安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有的呢对于招安,宋江又做了哪些呢?

  这集我们说招安的事。

  招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为什么呢?他们认为,是招安让梁山好汉们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所剩无几。就连正先锋宋江也被毒药毒死,副先锋卢俊义吃了带有水银的御赐食物后落水身亡。其他人也不怎么好,出家的出家(如武松),战死的战死(如秦明),病故的病故(如林冲),回家的回家(如阮小七),最后只有呼延灼、朱仝、关胜三人在朝为官,后来屡立战功,官做得很大。我却认为招安这个选择无比正确。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没有招安,宋江等人会怎么样。如果没有招安,梁山好汉们无疑是在梁山度过一生。打进京城当皇帝就不太可能了。首先,宋江第一个不愿意,梁山好汉们都听宋江的,肯定不会去打。第二,就算去打了,堂堂大宋也不会轻易被梁山灭了。宋江等人如果不招安情况会好的多,如果这样认为的话,那就是目光短浅了。我觉得不光要看宋江等人过得好不好,活得好不好,还得看他们死后如何。若没有招安,宋江等人虽然不会像招安了那样,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但他们死后只会被人们说成贼寇、草寇。反过来,宋江等人招安了,虽然基本上死翘翘,但是,他们死后就会被人们说成英雄、好汉、忠臣,而不是贼寇、草寇。据说,宋江等人死后,徽宗皇帝赦封宋江为忠烈义济灵应侯,在梁山泊盖庙宇,建祠堂,并塑宋江等一百单八位好汉的神像,还在殿宇牌额上御笔亲书“靖忠之庙”。

  这样一分析,就能看出招安正确在哪了。弄清楚了这点,我们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就不难了。宋江为什么不顾众人劝阻,坚持招安呢?

  第一:宋江深谋远虑,目光长久,生前还想着死后的事。不像李逵等人,目光短浅,只想着此生如何快活,完全不顾死后如何名声。

  那么,梁山好汉们会同意吗?当然不会。因此有了“黑旋风扯诏”、“阮小七盗酒”等故事。但梁山好汉们最后还是同意了。因为宋江永远坚持招安,一些想招安的(如卢俊义、呼延灼)也会帮宋江,一些反对招安的好汉们(如李逵、阮氏兄弟)见两位寨主(宋江、卢俊义)都坚持招安,反对也不好,就也一起招安了。宋江知道梁山好汉们虽然会反对,在最终还是会一起招安的。这是宋江坚持招安的原因之二。

  当然,我们还要搞清楚宋江招安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有的。

  宋江在上山后不久就有了招安的想法。如,呼延灼上山后,宋江为其松绑,亲自扶呼延灼坐下,向呼延灼跪下。呼延灼问他何故如此?——为什么这样?宋江就把自己隐藏在心中多年的理想——招安大事,与呼延灼说了,呼延灼才肯归顺。(此事在三山聚义一集中会详细说明。)所以说,宋江在上山后不久就有了招安的想法,只是那时晁盖是寨主,不允许,宋江也只能等。等到晁盖死了,宋江是一把手了,按理说应该可以实行他的“招安大事”了。可是宋江却没有。宋江是要干什么呢?是找一位既文武双全,日后能在招安后立大功的,又是主张实行“招安大事”的的这么一个人。因为宋江知道日后他提出招安一事,梁山兄弟们肯定大多数不同意,所以他需要一个主张招安的人,而且这人要地位高。卢俊义就是这样一个人,武功又好,文才又好,而且是一个大员外。因为他是大员外,所以他被逼上梁山后肯定会想招安。所以宋江和吴用用计让他上山入伙。(此事会在河北俊杰一集中详细说明。)等到卢俊义上山了,宋江先为天王晁盖报仇,血刃仇家史文恭祭晁盖,在此之后,宋江还来了一次“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宋江自然是梁山一把手了,卢俊义则是二把手。排座次之后,宋江做了很多准备,才实行了“招安大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招安大事”,宋江是等了很久了。

  那么,对于招安,宋江又做了哪些呢?

  第一件事:元夜暗访名妓李师师。李师师何许人也?是妓院的名妓,当今天子徽宗皇帝的情人。宋江此来,想让她为自己在徽宗皇帝面前打点招安之事。谁知李逵见宋江等人在与李师师饮酒,却叫他看门,一肚子怒气,竟与徽宗皇帝一起来的杨太尉打了起来,还把蜡烛打到地上,害得李师师家中起了大火,正在与李师师作乐的徽宗皇帝一溜烟似的逃跑了,还惊动了高太尉和一些官兵。结果,梁山好汉大闹东京,返回梁山。

  我们这里着重讲第二件事:宋江三败、三放高太尉。宋江三次捉住了高太尉,每次又把他放了,这件事真好玩。为了招安,宋江什么好玩的事儿都做得出来。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为了讽刺宋江三放高太尉,加了件更好玩的事儿:因为宋江三次捉住高太尉,又三次将其放了,所以林冲气愤过度,导致身亡。这件事历来被老百姓们看做宋江为招安不顾兄弟的最好的例子。这件事导演编的太好玩了。“好玩”的第一个原因是:一个人竟活活的因为仇家捉住后被放而气死,未免太气量狭窄了,真是和《三国演义》中的周大都督有的一拼,真好玩。“好玩”的第二个原因是:历来被人们崇拜的林教头竟如此气量狭窄,因此事而死,实在不可思议。

  当然,我们不能光看好玩不好玩,还得看对错。那么,三放高太尉是对是错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认为宋江这么做是错误的人觉得:宋江可以用高俅威胁徽宗皇帝,徽宗皇帝对高俅言听计从,便下诏招安。等招安了,再杀了高俅这厮。对于这些朋友,我想对他们说,高俅死后,徽宗皇帝若查出来是宋江干的,为之奈何?撒谎?皇帝他不吃这套。反抗?那你还不如不招安。撒谎也不是,反抗也不是,那只有乖乖地把高俅放回去,而且还要早早地。若迟了,他不在皇帝面前大说你坏话?所以,我认为宋江这么做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呢?第一,宋江三次放过高俅,高俅日后还要害他,大家会觉得:高俅这小子太坏了,人家救你,你还要害他。反过来,宋江若杀高俅什么的,也会挨骂。宋江没那么傻,让别人骂,所以他放了高俅。第二,放了高俅,徽宗皇帝自己心里自然也高兴,还对宋江的忠心有了肯定,一高兴,没准马上下诏招安了。

  但是,徽宗皇帝并没有马上下诏招安。宋江只有再派燕青和戴宗去找李师师为自己在徽宗皇帝面前说好话。正巧,燕青在李师师家遇见了徽宗皇帝,借此机会诉说了梁山的忠义和高俅等的奸诈。徽宗皇帝回宫后,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大骂高俅、童贯,还派太尉宿元景前往梁山招安。宋江等也接受了招安

《水浒传》里的潘金莲和李师师,为何一个万人唾骂,一个万人追捧

在《水浒传》里,被施耐庵用浓笔重墨,着力渲染的漂亮的美女,只有潘金莲和李师师。

如此塑造潘金莲,是为了烘托武松的英雄。特写李师师是为了说明,皇上是凡人,但燕青却不是人,是个攻关先生。

其实若深究下来,会发现潘金莲比李师师单纯、浪漫。因为潘金莲的婚姻很不幸,明显是鲜花插在牛粪上。所以对于潘金莲来说,找个能配的上自己容貌的男人最重要。也就是说,潘金莲对精神上的追求,明显高于物质追求。

当威武的武松,带着打虎英雄的光环出现时,潘金莲动了小心眼,为了接近武松,潘金莲可算大费周折。但可惜武松是一位命中注定,要过美人关的英雄。所以失败后潘金莲最终从了西门庆,算是补偿了自己。

再看李师师,可千万别被她的外貌所迷惑,她是《水浒传》里最复杂的女性,《水浒传》里的其他女人捆一起,也比不上她的复杂!

李师师是一代名妓,接触的都是王公贵族,最后成了宋徽宗的二奶,也就是说,李师师一直都游走在上层,最后钓到宋朝老大宋徽宗。

反观潘金莲呢?西门庆和武松就到头了。哪怕她比李师师还漂亮十分,也是没用的。品味,情调就要了她的命――琴、棋、书、画潘金莲会吗?就更不要说,建立在这上面的气质、修养、谈吐等了。

写到这,其实该说的似乎都说完了,因为再说下去实在没必要了。结论已经出来了。李师师之所以被武松的老大宋江,敬若救命菩萨。潘金莲之所以会却被武松一刀所杀。

一个被万人唾骂,一个被万人敬仰,正是大盗窃国和小盗窃钩之间的差距。

电视剧中。最后李师师放弃了京城的名和利,两个人私奔了。两个人坐着船浪迹天涯了。

至于李师师心里是怎样转变的电视剧没有交代。毕竟电视剧不用拍的太详细,要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吧。

这个结局虽然我知道是假的,是电视剧虚构的,但是看着心里也很舒服。毕竟燕青的结局在108人中算是比较好的了。其他的人很多都死得很惨。

再介绍一下真实的结局:书中写的真实情况应该是燕青离开了主人卢俊义,流浪去了;李师师水浒传中没有交代,但是史书中写到李师师不愿意伺候金国皇帝,折断金钗并吞下自杀身亡。还是死得很壮烈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5590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6
下一篇2023-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