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色彩构成后的感想

学习色彩构成后的感想,第1张

  色彩小结

  关于这一个月的色彩学习,还有前期的图示语言的学习。我对色彩的理解更一步加深了。从茫然无从到能够主观的去理解,判断,处理。知道了一定的色彩能够反应人的心理,没有单一的色彩,色彩之间的相互和谐,融洽的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自然界色彩丰富,当然色彩的运用也相当的广泛,并且存在与人们生活的空间之内,从古到今都有着对色彩的研究,对色彩发展史也有了关注,在19世纪产生的印象派,绘画一创新的姿态出现,反对当时的腐朽古典主义艺术观念和法则,受到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注重在绘画中的关的表现,注重了自己的主观的想法,从而变的不是单一的绘画方式。在此,我们知道了更多的关于色彩的表现方式,有马奈,莫奈,德加等等。在他们之后的新印象派{修拉}和后印象派{塞尚,梵高和高更}。梵高的绘画着力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色彩明亮,线条奔放。高更具有象征性的寓意和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塞尚绘画追求几何形体结构,他是现代艺术之父。到后来的野兽派,现在美国的波普艺术。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们也在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来完成自己的画面,尽量做到与高考不同,老师也反复强调注意细节,形体,画面的和谐等等,尝试不一样的画法,彩铅,油画棒,换掉素描纸等等,改变一些原有的习惯了的作画方式,其实,在这里也总结了这么多,可是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没有感觉到自己有什么大的进步,一直都很迷茫,很不适应。但是可以肯定是的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在这个瓶颈期,然而“色彩”对我的学习的动画专业也是很重要的。色彩的正确运用对场景,人物等等起着很大的修饰作用。色彩在影视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提高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质。对此,我要打开思维和观念。提高自己审美观念。

  色彩这门课程也要结束了。但是对它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我生活中关于色彩的实在太多了,色彩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来是生活的色彩灵感,浓妆淡抹总相宜,温柔的色彩,有斑驳陆离的色彩情感,色彩线条下的情感。

  生活的色彩,在同学,朋友老师等等那里我也学习到了很多,都有着灵魂深处的色彩。像老师说的一样我不能仅有的是习作,而是一副正在意义上的色彩画。对于色彩,我们会理解的更多。这次学习受益匪浅。

  摘 要:黑、白两色在色彩构成中属于无彩色,但它们又是独特的、个性化的色彩,在色彩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协调与统一、整体与和谐的作用。黑、白两色比较鲜明,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且时尚。一幅作品就是要通过“配角”来烘托“主角”的,用黑白搭配,视觉冲击力强,所以优秀的平面设计师经常巧妙地使用黑、白两色,利用黑、白两色来形成画面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关键词:色彩构成中的黑色;白色;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62-02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是平面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色彩可以表现出情感,可以表现出力量,可以展现出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让人很平静也可以让人很兴奋,总之它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的心理和生理。在这个缤纷的世界里,色彩是商品最重要的外貌特征,它可以刺激人的消费心理,可以左右人的情绪,但是在花花绿绿的颜色中,黑色和白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黑、白两色在色彩构成中属于无彩色,但它们又是独特的、个性化的色彩,在色彩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协调与统一、整体与和谐的作用。黑、白两色比较鲜明,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且时尚。一幅作品就是要通过“配角”来烘托“主角”的,用黑白搭配,视觉冲击力强,所以优秀的平面设计师经常巧妙地使用黑、白两色,利用黑、白两色来形成画面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色彩构成中黑色和白色的特性

黑色和白色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里,不属于原色,也不属于间色。如果把“光”的三个原色——红,蓝,绿,加在一起,得到的结果为白;而如果把“颜料”的三个原色——红,黄,蓝,混合在一起,则得到黑。黑色和白色非常对立而又统一,是色彩最后的抽象,能够用来表达富有哲理性的东西。黑色、白色在色彩构成中属于无彩色,相对于有色彩具有极大的单纯性,最具代表性的。“万物负阴而抱阳”,黑、白色无不渗透着中国文化中特有的黑白精神。黑白对于其他的色彩具有包容性和神秘感。“阴到至极就是黑,阳到至极就是白”,若是万千色彩,一定是杂乱无章的,黑白是将五彩缤纷的世界归纳为统一。它表现的是一种永恒与稳定,这一切都是在追求视觉的真实中自然而然地得以实现的。画家瓦里西·康定斯基这样描述黑色:“黑色在心灵深处叩响,像没有任何可能的虚无,像太阳熄灭后死寂的空虚,像没有未来、没有希望的永久的沉默。”黑色是个性化的色彩,给人以黑暗、深沉的心理感觉,黑色代表着神秘,黑色富于尊严感。白色则给人以纯洁、虚无、光明、高雅的心理感觉,正如阿恩海姆说:“白色它是一种最圆满的状态,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各种色彩加在一起之后得到的统一体;但另一方面,它本身又缺乏色彩,从而也是缺乏生活多样性的表现。也就是说,它既具有一种尚未进入生活的天真无邪儿童所具有的纯洁性,又具有生命已经结束的死亡者的虚无性。”在色彩构成中黑色明度最低,白色明度最高。黑色与白色代表着色彩的两极,是色彩最后的概括与抽象。

二、黑色和白色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在现代人眼中,黑白虽然不如有彩色那么绚丽,没有丰富的色阶与美妙的色彩效果,但是它给人一种朴素而高贵的气质,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韵味,以鲜明的节奏构成美的旋律。黑白两色将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繁杂自然生态概括于一体,给人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因而黑白设计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平面设计中起这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黑色和白色在平面设计中起着协调与统一画面色彩的作用

现代的生活节奏以及生活状态,让我们更喜欢那些饱满、有纯度的有彩色系。然而,平面设计属于瞬间艺术,需要在有限的范围内营造出让受众过目难忘、回味无穷的视觉效果,于是,简洁便成了很多设计师所极力追求的艺术风格,所以在用色中,就离不开黑色和白色。一件设计作品没有了黑色,所有的色彩都显得轻浮、不实在;没有白色,所有的色彩又都显得阴暗,见不着光明。黑色就像大地一样深沉、雄浑、扎实,如古人说的“厚德而载物”;白色就像天空,是那样的高远和豁然开朗。有彩色之所以鲜艳,富有光泽,就是因为背景的白色和黑色衬托出来的,就像红花总有绿叶来相配。黑、白色在所有色彩中起着协调、统一其他色彩的作用,其他色彩的美,也是通过黑、白色衬托出来的,黑白色还可以增加作品的空间感、层次感。一副鲜艳的、有红色、绿色,**的画,在经过黑色的分割后,有彩色就像被驯服的野马,听候主人的使唤。黑色明度最低,白色明度最高,有彩色处于明度中间,明度从低到高逐渐变化,作品有了空间感、秩序和节奏。这些色彩秩序就像音乐中的音符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的排列,作品产生了节奏和韵律。

(二)黑色和白色在平面设计中起着整体与和谐的重要作用

好的设计作品,具有“理想的形态、严谨的文字编排、准确的图像选择、黑白色的对比与和谐、有规矩的构成格式、有动感的视觉旋律、到位的色彩配置、个性化的纸材运用、毫厘不差的印刷工艺”等特点。吕敬人认为:“一本理想的书应体现和谐对比。和谐,为读者创造精神需求的空间,对比则是创造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五感之阅读愉悦的舞台。”现代很多的设计作品,在形式与内容、功能性与艺术性中为了突出了内容的精神特质,充分利用黑白两色与有彩色之间的互相配合,使作品画面看起来比较整体,色彩比较丰富、和谐,传达出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黑色起到稳定、平衡画面色彩的作用,有些色彩设计看似随意、简单、无序,其实是经过设计师一番苦心经营的结果。如黑、白、普蓝、黄、橙、红、桃红色互相搭配,产生一种强烈的节奏、运动、秩序感。白色清新、纯洁,更显出画面的简洁、明快、透气感。在平面设计中有时表现得太直接则趣味全无,相反使用一定的白色或黑色,使之与有彩色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一定的含蓄,让受众去体会、感受才有趣味,作品意犹未尽的含蓄美感便油然而生,受众的思绪与作品的意境也能因此得到升华。神秘的黑色是最神秘之色,因其玄,故不可测,更不可知,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纯洁的白色给人带来亲近的感觉,能够给受众一个足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受众能有感受、想象和喘息的余地,代表理性的黑与代表情感的白碰撞出火花,黑白是一种整体,是一种节奏,是一种内在的本能。平面设计作品文字或主体图案被处理为黑色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底色留白,这便属于典型的对比色搭配。

平面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诸多因素中,构图、色彩固然重要,但总的来说,不管平面设计作品格调如何、画面是否简洁或繁琐……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黑、白关系的处理,提炼与概括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所在。学会运用黑与白的艺术表达语言,是设计、创造经典平面设计作品的前提和基础所在。中国香港的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的“北京2008奥运会——举重篇”的海报设计则完全遵循黑、白色典型应用的风格,在整版白底上衬托出黑色主体,给人以浑然一体的协调之美。

总之,黑白简约的设计风格永远都不会被淘汰,是永恒的主题。总之,平面设计尊崇着一个至高的原理,那就是用最少量的艺术语言表达出人们最深挚的情感。经过了复杂、喧闹的都市生活,现代人更渴望追求一种平淡、安静的生活方式。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设计也从过去的多色彩组合向简约组合,从强对比向中对比转变。现代平面设计的色彩设计更加追求一种简约、简洁之美。色彩设计不是以多胜少,而是用简约的色彩体现出设计的品位与韵味。白色不是时髦的色彩,而是具有现代感的色彩。黑白色具有优雅感,迪奥说:“优雅是与高贵、自然、细致与简单构成的混合体。优雅要求放弃豪华,放弃招摇。”通过放弃色彩以适应客观性和功能性的要求,这是现代设计的品质。在平面设计作品中,黑白可以使受众的审美意识得到足够的发挥和满足,为受众的审美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受众的感受、意识和体验,乃至心灵的投入。

参考文献:

[1]赵子江编平面设计艺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李莉婷编色彩构成湖北美术出版社

[3]李向荣编广州设计师作品集广州设计论坛,岭南美术出版社

[4]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

[5]爱娃·海勒著吴彤译色彩的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6]李以泰编黑白艺术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扩展资料

多种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明度、纯度等不同差别,所产生的总体效果称为综合对比。这种多属性、多差别对比的效果,显然要比单项对比丰富、复杂得多。事实上,色彩单项对比的情况 很难成立,它们不过是色彩对比中一个侧面,因此,在创作和设计实践中都较少应用。设计师在进行多种色彩综合对比时要强调、突出色调的倾向,或以色相为主,或以明度为主,或以纯度为主,使某一主面处于主要地位,强调对比的某一侧面。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弱,反之则对比越强。

色彩构成教育以掌握规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基本原则,以能力的培养为其重点。通过运用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进行教学,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与灵活的构思方法,通过对审美判断力的阐述,可引导学生对文化、风格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对构成方法的实践,可掌握色彩原理与制作技巧,了解和开拓现代艺术与设计色彩的新语言。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可以理解为色彩的作用,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配 色有三类要素:光学要素(明度、色相、纯度),存在条件(面积、形状、肌理、位置),心理因素(冷暖、进退、轻重、软硬、朴素华丽),设计的时候运用逻辑 思维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产生恰当的色彩构成。最优秀的配色范本是自然界里的配色,我们观察自然界里的配色,通过理性的提炼最终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色彩混合对于效果有很大作用,通过它,可以实现物体透明,例如玻璃、水、窗户等等。

  alpha是混合的基础,前面说过,色彩是由RGBA表示的,A就代表alpha,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透明度。A值为0代表完全透明,1代表不透明,指定A的值0到1之间可以调整色彩的透明度。

  当使用混合时,始终要记住两个不同的颜色,一个是源色彩(用来参加运算),一个是目标色彩(已经存在于缓冲区)。混合就是进行两个色彩的运算。

  一、色彩构成三原理

  1)色彩的印象方面

  指从自然界的色彩效果入手去发现色彩的规律,对我们的视觉造成心理的反应。

  A、有色彩表现温度感肌理效果。

  B、体现喜怒哀乐。

  c、用色彩表现抽象效果。

  d、色的表现方式: 属于色彩心理表达各种色彩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感受。

  2)色结构方面

  美的结构是决定美的独立形式,是一种内在的色彩之间的关系表现。

  A、缺乏象征性真实和没有感人印象的视觉艺术效果。

  B、缺乏视觉的准确性和没有感人力量的象征。

  C、缺乏结构象征和视觉力量其感情效果也只会被局限在表面的感情表现。

  3)色彩构成的原则

  图形色和底形色:图形色要有前进感,底形色要有后退感,取绝于色彩的明度、纯度。

  A、色彩的明度、纯度面积,图形色要比底形色更为明亮、鲜艳,明度、纯度比底形色略高一些。图形色和底形色的明度、纯度不能太接近。

  B、面积明亮颜色稍少一些,暗的稍大一些。

  C、色的平衡:有单纯视觉感强的感觉,属对称平衡;面积方向大小形状相互平衡属非对称平衡。

  二、色彩定义

  在黑暗中色彩消失。四周不管是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都有各种色彩和色调。这些色彩看起来好像附着在物体上。然而一旦光线减弱或称为成为黑暗,所有物体都会失去各自的色彩。

  看到的色彩,事实上是以光为媒体的一种感觉。色彩是人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视网膜的兴奋传送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

  1)牛顿的光谱

  光是电磁波,能产生色觉的光只占电磁波中的一部分范围。而其中人类可以感受到的范围(可见光),是780毫米到380毫米之间。太阳光属于可见光,牛顿第一次实验时,利用菱镜分散太阳光,形成光谱。

  2)单色光和复合光

  这种分散的光谱,即使再一次透过菱镜也不会再扩散,称为单色光。我们日常所见的光,大部分都是单色光聚合而成的光,称为复合光。复合光中所包含的各种单色光的比例不同, 就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

  三、色彩的的产生

  1)光源光。

  光源发出的色光直接进入视觉。

  2)透射光。

  光源光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后再进入视觉的光线,称为透射光。

  3)反射光。

  反射光是光进入眼睛的最普遍的形式,在有光线照射的情况下,眼睛能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由于反射光进入视觉所致。

  四、色彩的范畴

  色彩分为无色彩与有色彩两大范畴。

  1)无色彩指无单色光,即:黑、白、灰;

  2)有色彩指有单色光,即:红、橙、黄、绿、蓝、紫;

  五、色彩的三要素

  1) 明度:在无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在彩色中,任何一种纯度都有着自己的明度物特征。例如:**为明度最高的色,紫色为明度最低的色。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的特征而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色相与纯度则必须依赖一定的明暗才能显现,色彩一旦发生,明暗关系就会出现。我们可以把这种抽象出来的明度关系看作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结构的关键。

  2)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

  如果说明度是色彩的骨骼,色相就很像色彩外表的华美肌肤。色相体现着色彩外向的性格,是色彩的灵魂。

  色相环:在从红到紫的光谱中,等间的选择5个色,即红(R)、黄(Y)、绿(G)、蓝(B)、紫(P)。相邻的两个色相互混合又得到:橙(YR)、黄绿(GY)、蓝绿(BG)、蓝紫(PB)、紫红(RP),从而构成一个收尾相交的环,被称为孟赛尔色相环

  3)纯度: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浊成度。混入白色,鲜艳度降低,明度提高;混入黑色,鲜艳度降低,明度变暗;混入明度相同的中性灰时,纯度降低,明度没有改变。

  不同的色相不但明度不等,纯度也不相等。纯度最高为红色,**纯度也较高,绿色纯度为红色的一半左右。

  纯度体现了色彩内向的品格。同一色相,即使纯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立即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

  五、色彩表示

  1) 混色系统:分为色光混合与色彩混合。实际上,我们又把它们称作减色混合和加色混合。舞台灯光使用的色彩混合就是色光混合,而我们绘画时常用的调色法就是色彩混合。

  2) 显色系统:显色系统的理论依据是把现实中的色彩按照色相、明度、纯度三种基本性质加以系统的组织,然后定出各种标准色标,并标出符号,作为物体的比较标准。通常用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明度、色相与纯度的关系,因而获得立体的结构,称为色立体。

  A 明度进阶表位于色立体的中心位置,成为色立体垂直中轴,分别以白色和黑色为最高明度和最低明度的极点,在黑白之间依秩序划分出从亮到暗的过渡色阶,每一色阶表示一个明度等级。

  B 色相环:色相色阶是以明度色阶表为中心,通过偏角环状运动来表示色相的完整体系和秩序的变化。色相环由纯色组成。

  C 纯度色阶表呈水平直线形式,与明度色阶表构成直角关系,每一色相都有自己的纯度色阶表,表示该色相的纯度变化。以该色最饱合色为一极端,向中心轴靠近,含灰量不断加大,纯度逐渐降低,到达另一个极端,即明度色阶上的灰色。

  D 等色相面:在色立体中,由于每一个色相都具有横向的纯度变化和纵向的明度变化,因此构成了该色相的两度空间的平面表示。该色相的饱合色依明度层次不断向上靠近白色,向下运动靠近黑色,向内运动靠近灰色,这样的关系构成了该色的等色相面。

  E 等明度面:若沿着明度色阶表成垂直关系的方向水平切开色立体,可以获得一个等明度面。

  3) 三种主要色立体:

  美国画家孟谢尔的孟谢尔色立体;奥斯特瓦德色立体;日本色彩研究会色立体。关于这几种色彩立体的详细说明十分复杂,请读者自己参阅相关书籍。

  六、色彩混合

  色彩有两个原色系统:色光的三原色、色素的三原色。色彩有三种混合方式:加法混合、减法混合、中性混合。

  1、原色

  不能用其它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用原色却可以混出其它色彩。

  原色有两个系统,一种是色光方面的,即光的三原色,另一种是色素方面的即三原色。

  三原色:红光(Red)、绿光(Green)、蓝光(Blu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RGB模式)

  三原色:品红(Magenta)、**(Yellow)、青色(Cyan)。(用于印刷的MCY)

  2、色彩的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指色光的混合。两色或多色光相混,混出的新色光,明度增高,明度是参加混合各色光明度之和。参加混合的色光越多,混出的新色的明度就越高,如果把各种色光全部混合在一起则成为极强白色光。所以把这种混合叫正混合或加法混合。

  在色环上,相混合的两色光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较近,中等,较远相混,形成的新色光均为两色光的中间色光。相距近混了的新色光纯度高,相距远混出的新色光纯度低,相距最远的补色光相混,混出的光为白光,其纯度消失。混出新色光的明度为参加相混色光明度之和。

  电脑显示器的色彩是通过荧光屏的磷光片发出的色光通过正混合叠加出来的,它能够显示出百万种色彩,其三原色是红(Red)、绿(Green)、蓝(Blue),所以称之为RGB模式。

  RGB是加法混合。

  说明:相近的两种颜色相混合必得到它们中间的那种颜色,也就是说红色和绿色混合肯定是得到**,相对的是互补色,互补色混合会得到白色。

  3、色彩的减法混合

  减法混合指色素的混合,色素的混合,色素的混合是明度降低的减光现象,所以叫负混合或减法混合。颜料、染料、涂料等色素的性质与光谱上的单色光 不同,是属于物体色的复色光,色料的显色是把白光中的色光经部分选择与吸收的结果,所反射的和所吸收的色混合的结果,而是吸收部分相混合所增加的减光现 象。

  在色环上相混合的两色距离近,距离中等,距离较远的色相混,混合的结果均为相混两色的中间色。两色相距较近时,混出的色纯度降低得少;两色相距远时,混出的色纯度降低得多。若两色为相距最远的互补色时,混出的新色纯度消失,明度降低为黑灰色。

  因此要混合出纯度较高的新色彩,一定要选择在色环上距离较近的色,如用黄绿和蓝绿混出的绿色,一定比用**和蓝混出的绿色的纯度高。由于各色料的本质的不同及混合时分量的误差都会影响混色的结果。还有些色彩是无法用其它色彩混合出来的。

  在理论上,将品红(Magenta)、**(Yellow)、青色(Cyan)三种色素均匀混合时,三种色光将全部吸收,产生黑色,但在实际操 作中,因色料含有杂质而形成棕褐色,所以加入了黑色颜料(Black),从而形成CMYK色彩模式。这是电脑平面设计的专用色彩模式,在印前处理中有着最 重要的作用,是四色的基础。

  4、色彩的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它包括回旋板的混合方法(平均混合)与空间混合(井置混合)。

  (1)回旋板的混色

  回旋板的混色是属于颜料的反射现象。如把红色和蓝色按一定的比例涂在回旋板上,以每秒40-50次以上的速度旋转则显出红紫灰色。可是如果我们 把红和蓝两色光用加法混合则成为淡紫红色光,明度提高。把红和蓝颜料用减法混合,则成为暗紫红色,明度降低。通过以上不同方法的混合对比,发现用回旋板的 方法混合出的色彩其明度基本为参加混合色彩明度的平均值,所以把这种混合方法叫中性混合。回旋板的中性混合实际是视网膜上的混合。正如上面举的例子,由于 红、蓝两色经回旋板快速旋转使红、蓝二色反复刺激视网膜同——部位,红、蓝,红、蓝,交替而连续不断,因此在视网膜上发生红、蓝两色光混合而产生红紫灰色 的感觉。

  (2)空间混合(并置混合)

  由于空间距离和视觉生理的限制,眼睛辨别不出过小或过远物象的细节,把各不同色块廓受成一个新的色彩,这种现象称为空间混合或井置混合。

  如果把红、蓝色点(或块)井置的画面经过一定的距离,发现红色与蓝色变成了一个灰紫色。同样,胶版印刷只用品红、黄、蓝三色网点和黑色 网点便可印出各种丰富多彩的画面,除重叠部分的网点产生减色混合外都是色点的并置混合,这种井置混合叫近距离空间混合.空间混合的距离是由参加混合色点 (或块)面积的大小决定的,点或块的面积越大形成空间混合的距离越远。回旋板的混合和井置混合实际上都是视网膜上的混合。

  这两种混合均为中性混合,混合出新色彩的明度基本等于参加混合色彩明度的平均值。

  七、色彩心理

  1) 色彩的物质性心理错觉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

  红光和橙、**光本身有暖和感,照射任何色都会产生暖和感。相反,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

  冷色和暖色除去温度不同的感觉外,还会有其它感受,如重量感、湿度感等。

  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密度强,冷色稀薄;冷色透明感强,暖色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在退远感,暖色有迫近感。

  色彩的明度与纯度也会引起对色彩物理印象的错觉。颜色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暗色重,明色轻。纯度与明度的变化还会给人色彩软硬的印象,淡的亮色使人觉得柔软,暗的纯色则有强硬的感觉

  2) 颜色的表情:

  色彩的情感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色彩的世界中,积累了许多视觉经验,视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剌激产生呼应时,就会在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红色:是强有力的色彩,是热烈、冲动的色彩,高度的庄严肃穆。在深红的底子上,红色平静下来,热度在熄灭着;

  在蓝色的底上,红色就像炽烈燃烧的火焰;

  在黄绿色的底上,红色变成一促冒失的、鲁莽的闯入者,激烈而又寻常;

  在橙色的底上,红色似乎被郁积着,暗淡而无生命,好象焦干了似的。

  橙色:是十分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

  橙色稍稍混入黑或白色,会成为一种稳重、含蓄又明快的暖色,但混入较多黑色,就会成为一种烧焦的色;

  橙色中加入较多的白色会带有一种甜腻的味道。

  橙色与蓝色搭配,构成了最响亮、最欢快的色彩。

  **:是亮度最高的色,在高明度下能保持很强的纯度。

  **的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因此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

  **有金色的光芒,因此又象征财富和权力,是骄傲的色彩。黑或紫色的衬托可以使**达到力量无限扩大的强度。

  白色是吞没**的色彩,淡淡的粉红色也可以像美丽的少女一样将**这骄傲的王子征服。

  **最不能承受黑色或白色的侵蚀,稍微渗入,**即刻会失去光辉。

  绿色:鲜艳的绿色非常美丽,优雅,很宽容、大度,无论蓝色或**渗入,仍旧十分美丽。

  黄绿色单纯,年青;

  蓝绿色青秀、豁达。

  含灰的绿色也仍是一种宁静、平和的色彩。

  蓝色:是博大的色彩,是永恒的象征。

  蓝色是最冷的色,在纯净的情况下并不代表感情上的冷漠,只不过表现出一种平静、理智与纯净而已。

  真正令人情感冷酷悲哀的色,是被弄混浊的蓝色。

  紫色:是非知觉的色,神秘,给人印象深刻,有时给人以压迫感,并且因对比不同,时而富有威胁性,时而又富有鼓舞性。

  当紫色以色域出现时便可能明显产生恐怖感,在倾向于紫红色时更是如此。

  紫色是象征虔诚的色相,当紫色深化暗化时又是蒙昧迷信的象征。一旦紫色被淡化,当光明与理解照亮蒙昧的虔诚之色时,优美可爱的晕色就会使我们心醉。

  用紫色表现混乱、死亡和兴奋,用蓝紫色表现孤独与献身,用红紫色表现神圣和爱和精神的统辖领域——简而言之,这就是紫色色带的一些表现价值。

  黑、白、灰色:无彩色在心理上与有彩色具有同样价值。

  黑和白是对色彩的最后抽象,代表色彩的阴极和阳极。

  黑白所具有的抽象表现力以及神秘感,似乎能超越任何色彩的深度。

  康丁斯基认为,黑色意味空无,像太阳的毁灭,像永恒的沉默,没有未来,失去希望。

  而白色的沉默不是死亡,而是有无尽的可能性。

  黑白两色是极端对立的色,然而有时又令人感到它们之间有难以言状的共性。

  白色和黑色都可以表达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都具有不可超越的虚幻。

      每天我们都生活在色彩斑斓的世界中,怎样把自然色彩变成设计色彩,整理、归纳、重组与创造我们的生存环境,并使丰富的色彩服务于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色彩构成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色彩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色——指颜色,

彩——指各种色彩。

色彩就是各种-有色光-反映到人们的视网膜上的感觉!

(构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形式。就是构成)

色彩构成: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性,按照美的色彩关系法则,重新设计、组装、搭配,形成符合审美要求的色彩关系。

人类早期就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了

色彩构成的方法与设计的应用。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利用自然的有色物质来文身、文面、装饰器物,如图1-1所示;

或者绘制图腾纹样与壁画,如图1-2所示;

或者巧妙地用带有色彩的兽皮和花草做装饰,并逐渐用更多的色彩如红、蓝、绿、黄、金、银、白、黑等色美化宫殿和庙宇,直到现代,人们仍能从中感受到它的豪华、灿烂和神秘。可以说,以上是人类较早的色彩构成实践与设计实践。

现代人类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设计色彩时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色彩和设计的要求也日趋强烈。我们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无论你是否在意,色彩都与你形影相随。人们始终希望并尽一切可能利用色彩的特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信仰,装扮自己丰富而美丽的生活,使色彩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色彩构成与生活

由于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因此,正确选择色彩,可极大地美化人们的生活。仅从人们的居室色彩来看,大多数房间在色彩的选择上往往单调沉闷,如果在选择色彩时注意与家具及其他物品的色调搭配协调、相辅相成,就能相得益彰,同时可以增强房间的色彩效果,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增光添彩,从而改变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离不开色彩!

色彩的情感与表现对画面的色彩构成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色彩既是客观存在,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不同的色彩,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彩色情感这些联想,是人们主观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人们在与自然界的物体所呈现的色彩反复接触之后,便在大脑中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形成了不同的感受。但是色彩的情感不是绝对的,它要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个人的性别、年龄、文化修养、文化程度、对色彩的偏爱等等的不一样,对色彩的情感联想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 色彩联想是相对的,在进行画面色彩构成时摄影师对情感色彩的设计要灵活运用,应该用心灵验,感受客观世界中色彩的情感,画出富有情感内涵的优秀的作品。

一、色彩的联想、感觉与象征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

在设计创作中,设计师是创作主体,是主宰和控制色彩以达到感情激发与传播的先决条件,而观者(或欣赏者)则是受到设计师所设计的色彩与营造的色调的艺术氛围的感染,才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情绪活动。比如一幅画面中有充满着张力、跳跃感的大红色块,画面会使人感觉到热烈、热情、温暖、激动、向上或前进等的心理情绪活动,如图1。设计师在考虑用色和色彩搭配时,首先要理解色彩的心理是否有促进主体的感情形成、升华画面艺术意境、达到丰富艺术意蕴的作用,也就是说,设计师在从事服装创作时,不但要选择和控制色彩,还要注意控制或张扬色彩所特有的感情。

无论是设计者还是设计作品的观赏者,在感觉到客观的色彩时,就会自然的产生联想、记忆、思绪和情感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所以在整个色彩体系里,有暖色系、中性色、冷色系和消色四个类别的常用色,当人眼视网膜感觉到时,不同的色彩会使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感情情绪,所以我们在拍摄人像时,画面的色彩构成就要参照和考虑色彩所具有的某些象征性的情感含义。

1、色彩的冷色系的联想、感觉与象征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

冷色是指那些给人寒冷、凉爽、深远等感觉,使人们联想到冰雪、大海、天空的色彩,如蓝色、青色、蓝青色等,如图2。

蓝色象征着宽广、沉稳、坚韧、庄重、肃目等,所以我们在设计这样的主题时,画面的色彩可以运用不同明度、不同饱和度等的蓝色来构成画面,它也可以与其它的消色进行搭配使用,如图3。

青色象征着洁净、爽朗、意志与毅力等,; 所以我们要表现这样的画面主题时可以运用青色来构成画面,但要注意在色彩的三要素上进行变化,这样可以避免画面用色单一,如图4。

2、色彩的暖色系的联想、感觉与象征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

在色相环中,那些使人们联想到火焰、日出、日落等给我们温暖、热烈、喜悦、活力等感觉的色彩称之为“暖色。”如红色、橙色、**以及偏这些颜色的色彩,如图5。

在色彩中,红色象征着热烈、热情、温暖、前进等也有危险、恐怖等象征,在我们的设计创作中大多体现热烈、热情、温暖等积极向上的感觉,所以红色是我们使用比较多的,如图6就给人一种热烈、热情的感觉。

橙色象征着温和、灿烂、光明、欢乐、活力与权贵,这样的色彩象征也是我们经常表现得主题,橙色可以配合相关邻近色相使用,在明度、纯度上追求变化突出重点,如图7就是这样的运用,主要利用了色彩的明暗来突出了橙色的明亮,体现了温和、灿烂、光明的感觉。

**象征着华贵、权威、活力与朝气等,在实际的运用中金色也可以归类为**系。在构成画面色彩时,如果要表现华贵、权威等主题内容时可以使用**系来布置画面,如图8。

3、色彩的中性色系的联想、感觉与象征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

在色相环中,中性色是指那些由一个暖色与一个冷色等比例混合而成的色彩,如绿色、紫色,如图9。

绿色是我们设计时经常使用到的色彩,绿色象征着生命与成长、和平与稳定、舒适与柔情等,这样的主题画面我们可以使用不同明度的绿色如:深绿、浅绿、墨绿等,不同饱和度的绿色如:草绿、翠绿等。这样的搭配画面会有微妙变化,如图10。

紫色象征着绚丽、高贵、权威等,一般我们设计时在表现高贵的贵族感觉时首选紫色或紫色的邻近色(玫瑰红、粉红、青莲等色相)来构成画面,如图11。

4、色彩的消色系的联想、感觉与象征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

色彩学中大体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那么无彩色也就是消色,是指那些物体表面对照射到其表面的光线中的光谱成分等比例反射和等比例吸收的,也可以说,消色就是黑、白、灰,如图12。消色可以和任何色彩搭配,这也是消色的特点。

黑色是对各种光谱成分全部吸收的物体表面色;黑色象征着庄严、沉重、负担、压力、黑暗或恐怖等,也是我们拍摄低调人像时首选的,如图13 。但是在运用黑色构成时黑色并不是死黑一片,我们也要注意黑色的层次,更多时是可以和少量的黑灰、深灰、中灰等结合搭配,这样的画面会有紧有松,有透气感。

白色是我们设计时大量使用的,白色是指对照射到其表面的光谱成分全部反射的物体表面色。白色象征着明净、圣洁、高尚、悲伤、素雅等,如图14 。在具体运用白色时,基色与主色是我们要注意的,否则白色会没有层次。

灰色是指对照射到其表面的光谱成分等比例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的物体表面色;灰色象征着消极、柔和、平稳、朴素、雅致等,灰色的层次变化很多,如:深灰、浅灰、亮灰、中灰等,我们在设计时尚类的时会经常使用,如图15。

色彩的情感联想如表格:

色彩 色彩联想 色彩情感

红 血液、夕阳、火焰 热情、危险、喜庆

橙 橘子、柳橙、秋叶 温情、明朗、积极

黄 香蕉、黄金、黄菊 光明、注意、不安

绿 树叶、草木、公园 和平、理想、安全

蓝 海洋、蓝天、湖水 自由、凉爽、忧郁

青 洁净、爽朗、活力 希望、意志与毅力

紫 葡萄、茄子、紫罗兰 高贵、神秘、病态

白 白云、雪花、干净 纯洁、神圣、虚无

设计师往往在表现某一主题或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时,通过对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的运用,来达到象征、寓意、哲理或抒情的作用。在一幅照片的画面里,可以从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使作品在感性形式与理性的内容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二、色彩的表现效果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

色彩的表现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色彩。所以,色彩的各种表现也影响着我们的感受,包括我们设计师,这也是我们进行画面色彩构成的源泉。

1色彩的柔美感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

色彩的柔美感是色彩一种清淡、飘逸感觉的表现。这类的色彩的明度基本偏高 ,饱和度偏低,给人比较柔美、淡雅。这样我们在创作设计时如果想要得到清淡、柔美的画面效果就可以选择明度基本偏高 ,饱和度偏低的色彩来构成画面,如图16。

2色彩的轻重感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

物体表面的色彩不同,看上去有轻重不同的感觉,这种与实际重量不相符的视觉效果,称之为色彩的轻重感。感觉轻的色彩称为轻感色,如白、浅绿、浅蓝、浅**等;感觉重的色彩称重感色,如藏蓝、黑、棕黑、深红、土**等。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取决于明度上的对比,明度高的亮色感觉轻,明度低的暗色感觉重。另外,物体表面的质感效果对轻重感也有较大影响。明度高的轻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明度低的重色彩使人联想到沉重、稳固、安全等。所以我们得画面的色彩搭配时就要注意轻重颜色的使用,一般重色在下面轻色在上面,这样可以避免头重脚轻的压抑感,如图17。

3色彩的软硬感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

色彩的软硬感也是它的重要表现,色彩的软硬也与明度和饱和度有关系, 明度高纯度低的色彩给人以柔软、亲切的感觉。在拍摄中,可利用色彩的软硬感来创造舒适宜主题的色调。

一般来说,软色调给我们明快、柔和、亲切的感觉,这在高调和画意设计中尤为常见如图18-1。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

明度低的色彩则给人坚硬、冷漠的感觉,这在设计低调或中低调的主题是使用得比较多。

软色和硬色的使用有时并不是单独得,往往可以相互配合互相衬托如图18-2,但要注意在面积上的变化,突出主体。

4、色彩的大小感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

色彩的表现效果很多,色彩的大小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色彩的大小会使画面的色彩有一种生动的对比效果,在大面积的色彩陪衬下,小面积的纯色会有特别的效果。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觉,因而暖色、高明度的色彩有扩大、膨胀感,冷色、低明度色有减小、收缩感觉。一般说来,暖色有扩散性并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冷色有收敛性且不大引人注意,有滞后感。按大小感觉的划分,色彩的排列顺序为:红、黄、橙、绿、蓝、青。充分利用色彩的大小感觉也是我们人像拍摄中画面色彩构成常见的一种表达方法。如图21、就是使用了不同明度的色彩来体现色彩的大小感,从而来加大画面的空间突出主体。

图22 、是利用了暖色有扩散性并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冷色有收敛性且不大引人注意,有滞后感的特点来构成画面突出主体的。

6色彩的兴奋与平静感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

色彩的表现与人的心理感受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色彩的兴奋与平静感也可以叫做色彩的积极或消极,积极向上的色彩能使人产生一种兴奋、热烈、努力进取和富有生命力的心理效应。消极的色彩则适合于表现一种沉静、郁闷和失落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兴奋与平静感和色相、明度及纯度 都有关系,其中尤以纯度影响最大。纯度高的色彩就会给人兴奋感,纯度低的色彩就会给人平静感,同时还与色相的冷、暖感有关。像红、橙、**都给人以兴奋的感觉如图23、;蓝、绿色给人以沉静感觉如图24。色环中的暖色系中,明亮而鲜艳的颜色给人以兴奋感,深暗而浑浊的颜色给人以沉静感,我们要根据所设计的主题来使用。

色彩的情感与表现对画面的色彩构成的影响也要和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有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运用以适合不同的人群。大自然的各种色彩使人产生各种感觉,并可陶冶人的情操。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引起人的心境发生变化。心理学家对颜色与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红色表示快乐、热情,它使人情绪热烈、饱满,激发爱的情感。**表示快乐、明亮,使人兴高彩烈,充满喜悦之情。绿色表示和平,使人的心里有安定、恬静、温和之感。蓝色给人以安静、凉爽、舒适之感,使人心胸开朗。灰色使人感到郁闷、空虚。黑色使人感到庄严、沮丧和悲哀。白色使人有素雅、纯洁、轻快之感。总之各种颜色都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变化。俄国一位学者研究表明,红色使人心理活动活跃,紫色使人有压抑的感觉,玫瑰色使人已经消沉或受到压抑的情绪振奋起来,蓝色可以使人镇静并可抑制人过于兴奋的情绪,绿色可以缓和人的紧张心理活动。颜色可使人绝望,也可使人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当然这种作用是间接的诱发作用。国外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桥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自杀。后来把桥涂成天蓝色,自杀的人显著减少了;人们继而又把桥涂成粉红色,在这自杀的人就没有了。从心理学观点分析,黑色显得阴沉,更会加重人的痛苦和绝望的心情,把人向死亡推进了一步。而天蓝色和粉红色使人感到愉快开朗,充满希望,使人从绝望中挣扎出来,重新燃起生命之火。在临床实践中,学者们对颜色治病也进行了研究,效果是很好的。高血压病人戴上烟色眼镜可使血压下降;红色和蓝色可使血液循环加快;病人如果住在涂有白色、淡蓝色、淡绿色、淡**墙壁的房间里,心情很安定、舒适,有助于健康的恢复。颜色对人的脉搏和握力都有一定影响。国外有的学者做过实验,证明人在黄颜色的房间里脉搏正常,在蓝色的房间里脉搏减慢一些,在红颜色的房间里脉搏增快很明显。法国的生理学家实验发现,在红色光的照射下,人的握力比平常增强一倍,在橙**光的照射下,手的握力比平常增强半倍。由此可见,颜色不但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而且还对人的健康发生影响。

色彩是物质世界里的东东,而情感属于精神世界。听人说,物质世界的每一种色彩,都能对应着精神世界的每一样感情。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就说红色。人的血液是红的,充满血液的心脏也是红的。热情奔放,充满希望的红色,象朝阳一样明艳,像火焰一样浓情。平静的心因它而躁动,炽热的情因它而迸发。故此,人们总是用它来代表爱情。爱情的颜色就是热烈的红色。友情是除了爱情之外的又一种高贵的感情。它扎根于信任与诚实,它生长于温暖与关怀。它给人自信,给人平安,给人慰藉,给人希望。但它不同于爱情。没有爱情的如痴如醉,没有爱情的歇斯底里,它更多的是一种平静,一种悠长。一种平静悠长的淡淡清清,一种平静悠长的密密绵绵。什么样的色彩能准确表达这样的情感呢?只有**。它蕴含着金子的珍贵,承载着皇权的高尚,散发着光明的温暖,预示着沉甸甸的希望。用它来表达友情,实在是惟妙惟肖。以前我不能理解,一个人死后,人们为什么总是用白色和黑色来表达对他的怀念。因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它象征着死者纯洁的灵魂。它是对死者的褒奖。黑色是崇敬的象征。它象征着后人对死者的敬佩。它是对死者的颂扬。在这个黑白分明的世界里,人们借用这两种极端的色彩,强烈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哦,更多的是乡情、亲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透过窗户的月光是一片银白,在黑黑的夜里粼粼发亮,就像是那一双双因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无法入寐的眼睛。黑和白,韵味无穷,乡情无限。世界上最难表达的情感,要算是母爱。你能不能告诉我,用什么样的色彩来表达这无穷无尽、深邃无底的母爱呢?用红色么?哦,太俗;用**么?哦,太浅;橙色,太艳;黑色,太冷。你一定告诉我,这无私无畏的母爱该用什么颜色。其实,我知道,你也不一定懂得。乡情亲情也好,爱情友情也罢,它们都不过是母爱的一种折射而已,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颜色,都无法包容这博大无边的母爱。因为母爱是这世上所有感情的真原色啊!由此,让我想到那些痴迷的习练者,他们为了达到所谓的圆满抛家舍子,不知道他们的身上流的是什么颜色的血?我想,我难以找到一种合适色彩与情感

设计师关注色彩,研究色彩,是为了把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具有表现力的设计因素来使用,而色彩的确在观者的感受中具有表现力。色彩的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故色彩在室内设计应用是否协调可直接决定整个设计方案的成功与失败。

色彩的情感效应和情感表现了既涉及到色彩刺激本身,也涉及到人类共同的生理反应,既有关于观者的视觉经验,也与他的记忆、联想等心理活动发生联系,还取觉于他与环境的关系。

的颜色去形容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563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