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界文法师·正念禅(保持觉知 安住当下)

禅修·界文法师·正念禅(保持觉知 安住当下),第1张

界文法师

非常高兴,我们又相聚在这个美好的禅堂里。昨天介绍的是慈悲,今天晚上要为大家介绍如何在禅修中去体验智慧。开发智慧,就要通过正念的禅修,也称作内观或智慧禅。修习慈心禅,我们要观想可爱的对象,然后祝福他,安住在慈爱的心念中。而正念则不须要你去做任何观想,不须要让你自己生起任何一种东西,你只须要保持觉知:知道、知道、知道……

前天,我们在寺院巡礼的时候,禅堂里有个牌匾叫“正法眼藏”。“眼”,说明智慧是让我们看到,知道,照见,所以它常常被比喻为眼睛。你不知道的时候,就像盲人一样处在黑暗混沌之中,但当我们知道的时候,就好像刹那之间看到了,明了了,不再是混沌的,而是清清楚楚。正念的禅修就是一个不断学会知道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要比慈心禅更容易。因为你不须要去创造什么,甚至连让自己生起慈心这样的努力都不需要,你只须要“知道”。知道什么呢?知道诸法实相,知道生命究竟的奥秘。那就要从当下来做起。

第一步,就是知道我们的此时此刻。如果开始知道我们的此时此刻,那就已经开始了智慧禅的修习。所以,此时此刻,你知道自己在这个禅堂里吗?知道吗?大家知道,是吧?然后,知道自己在座垫上吗?知道自己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吗?不要直接回答我说知道,你真的知道吗?可能你要马上去检查一下:我在笑,还是在皱着眉头?我的面颊是放松的还是紧绷的?知道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吗?知道自己的身体是紧绷的还是放松的吗?当我们来向自己提问的时候,当我们去体会的时候,智慧禅的修习就已经开始了。

如果发现自己很僵硬,非常紧绷,你就可以去觉察这些紧绷僵硬的部分,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动一动,让自己放松。可能是你的坐姿有问题,也可能你的心态太紧张,也可能紧绷和僵硬已经是你的一个习惯了,因为你一直都没有关注过自己的身体。当我们发现它的时候,可以带着一种慈悲的自我关怀和自我了解的态度,轻轻地对自己微笑,让自己放松,再放松,看看是不是轻松一点,柔和一点,自在一点了。

如果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心还有点焦虑,有一点动荡,那么可以做做深呼吸,可以轻轻地告诉自己:这一个小时,我就是拿来体会自己的,我要让我自己放下,再放下。慢慢地,让我们的心安静,再安静,无牵无挂,无思无念,无忧无虑,就只是非常简单,非常安祥,了了分明地知道自己的此时此刻,对自己充满了慈悲,也充满了觉照,没有昏沉,没有散乱,不怀疑,也不产生贪和嗔,这就是消除了五盖。我们安住在这个状态的时候,就是正念的基本状态,所以大家此时此刻已经开始禅修了。

当你觉察自己此时此刻的身心现象的时候,你会感受到身体、坐姿、身体感受、表情和呼吸,你也可以觉察到你的情绪,感受到身体有些部位舒适,有些部位不舒适。你可以感受到你的心念流动变化,有的时候没有杂念,有的时候又开始思考,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有评价,内心里在说话,发展的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是你看到了心念。你还可以体会到你的六根门头,眼耳鼻舌身意所觉察到的现象。比如,现在我在说话的时候,有听到我的声音,是不是?一句一句地生起来又灭去,不仅听到声音生起来,也能知道每个字在它生起的当下都消失在虚空中,不仅知道有声音,也可以知道声音的灭去。

所以,身、受、心和一切法就是整个正念禅修所要觉察的,所有的都是在此时此刻发生。我们不可能去体会过去的法,因为它已经灭去了;不能体会将来的法,因为它还没出现。所有的法都是在此时此刻发生着,我们看此时此刻它们本来的样子。

对于初学者来说,观察的范围那么多,就会觉得有时候会有点不知所措或者有点乱,那么你可以选择观呼吸或者观察你的坐姿:坐着、坐着、坐着。以这样的方式观察你身体感受的流动变化,从这地方来不断地去觉察,这样我们的禅修就会变得比较单纯一点。但是,你如果很熟练了,就会对身受心法都有觉察的。只要保持“知道”就可以了,不需要去创造什么,它们是现成的,自然发生的,如是如是的。正念的禅修非常省力,甚至像慈心那样的,要让它生起来的那种努力都不需要,你只须要“看着、看着、看着”、“知道、知道、知道”,让自己安住在此时此刻就足够了。

古德们说,“知之一字,众善之门。”知道,是一切善法打开的门径,我们只有保持“知道”,才有可能开启无量的善法,所以说它非常得宝贵。如果我们进入不知不觉的状态,那么,你的禅修就错失了;如果进入心不在焉的状态,心不在,我们的禅修也失去了它的觉照力。要用一种非常放松、非常自然、完全不用力的方式“知道、知道、知道”。这种方法让你内心里很舒适,身心都会很安然,得到一个充分的自我了解、自我关怀与自我洞察。

就像慈心禅一样,正念的禅修也是生活化的,在行、站、坐、卧、走路、拿东西、跟人交谈、吃饭、洗澡、上卫生间、倒垃圾……所有的时候都是可以修的,它也是一个生活化的禅修。

法师释疑

营员提问1:近来,禅坐中口水直流,都不需要带矿泉水了,觉得渴了,我就静下来观察呼吸,这是什么情况呢?

法师开示:放松的时候,唾液腺的分泌变得非常发达,嘴巴里边会有一种甘甜的感觉,甚至觉得口水很多,这时,你就自然地把它咽下去,咽下去就行了。不要让口水成为你的问题,它只是你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既不期待它更多,也不想让它更少,如实观照就是最好的。除了口水增多之外,我们可能还有其它身体感受的现象,要觉察自己的心理反应,那么,我们的禅修就会比较健康地在不断进步。阿弥陀佛!

营员提问2: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禅修。在禅修的过程中,一方面觉得自己好像变得很重很重,但同时又觉得自己很轻很轻,我觉得我能意识到我的存在,但是我就是感觉不到自己,看不到我自己,就好像是我融入到周围的环境里。我尝试观察呼吸,我用力呼吸了几下,甚至没有任何感觉,就觉得好像是空气在流动一下。我试着动了动我自己,后来幅度加大了一下,也都好像是机器人一样。我觉得我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但是我真的没有感觉,我觉得这种感受很奇妙。我就想请问法师,这样正常吗?或者说这样对吗?

法师开示:可能在座的其他人也有类似你的这种现象,有时候坐在那里,突然就跟石头一样得动不了,或者找不到身体在哪里,都有可能。在禅修中有八种现象:变轻、变重、变得僵硬或特别得柔软、有虫爬、发冷、发热等等。这些都是放松之后的一些身心现象,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这时候你的心保持“知道、知道”就好。你要提醒自己是不是仍然在放松?是不是感受到僵硬?如果自己会有害怕或者说会紧张,就提醒自己“知道、知道、知道”,让自己不断地微笑。不管你出现了轻还是重、冷还是热,它都只是一个现象,就让它们自然地流动变化。如果感觉不到呼吸,哪怕你很猛烈地呼吸了几次,但是一放松,呼吸又找不到了,那也不要紧,你就保持“知道、知道、知道”。如果你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那也不要紧,这个身体只是一个幻象,是吧?我们不须要去找回我们的身体,你不会把自己的身体丢掉的,所以它肯定在那里。我们就在心上面下功夫。在这个时候,如果感觉身体消失了,你就观察自己的心念,检查自己的心,不断地保持觉照,让自己宁静再宁静,放松再放松,放下再放下,这样,你渐渐地去看到自己动荡的部分,看到自己紧绷的部分,慢慢地通过觉照,让自己的心进一步地放松,我们的禅修就会不断地进步。

营员提问3:我是利用呼吸来使自己平静,但是一旦平静下来以后,杂念会升起,然后呼吸可能又丢掉了。我就想起您说的,需要我们“知道、知道”。我知道我有杂念,可是我同时又想把呼吸也找回来,这个时候,感觉自己就忙不过来了,到底我是应该先知道我生起了杂念,我看着它起来又消失,还是说我应该先把呼吸找回来,让自己那个心能够安下来。

法师开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他出现的这个现象可能在座的很多人都有,应该怎么来处理呢?一般来说,如果你观察呼吸比较顺畅的话,那么你就应该不断地来知道呼吸,当你“知道、知道”的时候,你要提醒自己,知道自己仍然在呼吸着,知道呼吸是柔软的还是僵硬的,如果说你的呼吸很僵硬,你就让自己的放松再放松,微笑再微笑,让呼吸柔软。那心念怎么办?心里杂念很多,来来去去。你不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看心念上面,否则的话,对于初学者来说,你越看念头越多,就让这个念头像一条河流,自动地流淌,我们坐在这个生生灭灭的念头的河流里观呼吸,不断地找到呼吸,这样子的话,念头就不会成为你的困扰,否则的话,你可能会迷失在这个念头的河流里。

营员提问4:这是我第一次进行禅修。昨天修慈心的时候,环境那么恶劣,我还是感觉心情很平静。但是,今天在修正念的时候,可能大家都觉得很平静,很祥和,但是我修到一半的时候,呼吸有点不顺,所有的气都堵在胸口。我很想生气,觉得方法可能出错了。然后我尽可能让自己的呼吸缓慢,就是放不下来,头就慢慢冒冷汗,整个的人很烦躁,头很痛。然后我就醒过来,稍微观察了下周围,调整过来,就念慈经,心又平静下来,为什么我会出现这个情况呢?还是说正念不适合我修

法师开示: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她这个现象可能也非常具有代表性。这里边有几种可能,第一,我们的身体没有得到高度放松,心也没有完全放开的时候,呼吸就很容易产生憋闷、卡住、堵塞的感觉。当出现这种感觉的时候,如果你很努力地想要去修,想要去观,你就会特别地不舒服,甚至于像你感觉到就是有点烦躁了,甚至出冷汗了,所以你采取的方法是非常好的,你就及时地睁开眼睛,暂时地放下这个呼吸,来停止一下,观察一下周围,这样你就不会受它的困扰。然后,你通过修慈心,让自己重新安宁下来,这个是对的,你的处理方法是可以的。

在你感觉到自己急躁、憋闷、堵塞的时候,不要谴责自己,一定要非常温柔地对待自己,那可能是你太用功、太认真、太投入,不够放松,这时你要提醒自己微笑再微笑,活动一下自己的身体,让自己重新地舒适,这是最重要的。禅修必须在非常舒适、轻松的状态下来修行,它不能够通过意志力,狠狠地用力来修行。当然,有时你的那种僵硬、堵塞与急躁,如果你给自己一点时间,慢慢来,慢慢放松时,它也会慢慢地缓和下来,会渐渐地化开,会变化,渐渐地又通畅起来了,心慢慢地在安定,那也是非常好的,我们就可以渐渐地来进入。但是,如果你越观越紧,越观越焦躁了,那么,及时改换你的修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我们的修行就会非常得愉快,也很安全。

回家后,你们如果还想经常地练习修行,我建议上座以后先修一会儿慈心,先对自己修一会儿:平静喜悦、平静喜悦。等到你的心静下来了,身体很舒服,然后再切换到呼吸上;或者你修一会慈心,你的呼吸会自动浮现出来,你就观这个呼吸;如果观不好这个呼吸,观呼吸很憋闷,也可以放弃对呼吸的观察,就只是感觉自己“坐着、坐着、坐着”,就够了,不一定非要观呼吸。

营员提问5:正念的禅修是不是就是要感知自己的当下?比如说感知呼吸,感知坐姿,感知身体的部位或者感知周围风的流动等等这方面。我感知感知着就走神儿了,走了很远之后,突然意识到了,回来之后,然后又走神儿,总是走得特别特别远,然后我就很苦恼。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在禅修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去规避,有没有小方法、小技巧?

法师开示:对的,正念的禅修就是觉察你此时此刻的身心现象。

非常好的问题。当你知道你自己走神的时候,就说明你是有觉悟的。如果我们没有学习过正念的禅修和这个理念,我们是不知道自己走神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自己走神了吗?你是不知道的,因为你一直在走神。所以,你应该为此感到高兴,而不是应该为此感到苦恼,你应该感到很高兴,我的觉性又回来了,我正在觉知。正念的禅修就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就行了,发现自己走神就再回来,再知道,不断地提醒自己知道。所以,说它容易也非常得容易,说难也是有些难度的。在这里没有技巧,只有信心和精进力,你对这个方法有信心,知道这是通往觉性、通往觉悟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第二个你有精进力,不断地对治自己的懈怠心、放逸、散乱,常常地回来觉照。

你一旦体验到正念的好处,当你活在当下的时候,内心非常地清明,身心得到了很好的调整和关怀,你会越来越喜欢这个正念。走路的时候观察走路;吃饭的时候你观察自己嚼、嚼、嚼;味道的生起,到喉咙里的灭去;洗脸的时候你观察毛巾与脸的接触;喝水的时候,你感觉水进入嘴巴的状态;工作的时候检查自己是急匆匆的,还是用僵硬的姿势在工作。一切时都是可以开始正念的时候。

当我们拥有了正念,就能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了解了正念的好处,你会喜爱这个方法,你会不断地去让它深入到你的生活里去,最后能把你整个生活转化为一个觉悟的修习,这是非常幸福、非常愉快的一个道路,祝福你!

营员提问6:有一次打坐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一下子好像醒不过来了,当然内在的自己是很清醒的,我就想自己快点醒过来,快点醒过来,但就是出不来,这种状态是否正确?怎么会产生?

法师开示:醒不过来的时候,如果你的心知道的话,你不用要求自己醒过来,你就提醒自己“知道、知道、知道”。可以通过觉察自己的脚与大地的接触,让你重新回到当下来,也可以通过觉察自己呼吸的方式,觉察自己身体的存在、此时此刻的心念等方法。你不用担心,不会醒不过来的,因为你知道、知道,你就已经醒着,没有睡着,任何时间你都可以觉照,知道自己。如果你能够有系统地打坐,可能对正念的练习会更深入一些。当然,在书院学习的学员们,你不须要改换你的功课,念三皈依,或者说思维、观察修,那都属于正思维,正念的禅修是属于正念,慈心禅是属于正定,持戒就是属于正语正业正命,这些都是八正道的内容。它们是一个完整的修习,互相配合。学佛是一个系统工程。

最后,也祝愿大家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在我们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地吸收佛法的智慧,了解这个法,来实践这些法,把慈悲和智慧的甘露吸收到我们的生命里来,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好,让我们的生命走向光明和觉悟。阿弥陀佛!

  净空老法师开示: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大家好懂。这十个字在一心里面,一心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决定是这十个字。

  这十个字诸位要晓得,这十个字是一贯的,正是《华严经》上所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我们讲真诚,真诚里面就有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少一样不是真诚;说清净,清净里面一定有真诚、平等、正觉、慈悲,少一样也不叫清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说了十个字,实际上是一桩事情,这叫一心。由此可知,诸佛菩萨无非是“一心而贯诸法”,所以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的知见是正确的,一点错误都没有。佛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并不希奇,他有我们也有,一切众生个个不无。佛心清净平等,佛并没有说我有智慧,你们愚痴,我很高,你们很低,没这个念头;我有你也有,我悟了你在迷。我悟了,我的智慧没有增加一点点,不比你多;你迷了,你的智慧并没有比我少一点点,我们完全是平等的,所以佛的高下心没有了。他认识这个事实真相,虽迷并没有失掉,虽悟也没有增加,不增不减,这是事实真相。

  处事待人接物在事相上:“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八个字,我们用“念佛”做一个总归结。为什么?不念佛你不能得到真实究竟。

师父,阿弥陀佛。弟子每次念佛的时候心里都会酸酸的很想掉泪,请师父开示?

明证法师开示:这个是因为你以前曾经供养过无量诸佛,曾在无量诸佛所种诸善根,本非凡人,我们都不是一般人,才会这样,这是经里说的,《无量寿经》里你自己可以查,是佛对弥勒菩萨讲的,我自己刚才在经行念佛的时候,好几次我强忍才没有掉下泪来,当我快要哭的时候我就把麦克风拿开来,就关掉了,我怕哭出来影响大家,我自己念佛的时候经常是这样的,很感动。

摘自明证法师《八关斋戒暨念佛修行3》问答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云尔时世尊於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沈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华严经》卷第五十一,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大宝积经》第一百一十二卷 ,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有诸沙门多读诵经。而不能止贪恚痴渴。法水漂没烦恼渴死堕诸恶道。譬如药师持药囊行而自身病不能疗治。多闻之人有烦恼病亦复如是。虽有多闻不止烦恼不能自利。譬如有人服王贵药。不能将适为药所害。多闻之人有烦恼病亦复如是。得好法药不能修善自害慧根。

《像法决疑经》善男子。不行施者则戒不淳。戒不淳故则无悲心。无慈悲者则不能忍。无忍辱故则无精进。无精进故则无禅定。无禅定故则无智慧。无智慧故常为无量客尘烦恼之所得便。善男子。此布施法门。三世诸佛所共敬重。是故四摄法中财摄最胜。

《佛遗教经》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如来性品第四之四若不护持禁戒。云何当得见于佛性。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

夫宏阐净土,何以首列梵网。良以欲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欲净其心,非持佛净戒不可。果能持戒,则贪瞋痴心,不发现行。戒定慧道,彻底圆彰。恒沙功德,无量妙义,不求自得,具现心中。——印光大师《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疏注节要跋》

2008年9月18日下午四时许,一位83岁高寿的优婆夷在东林寺安详往生,这位有大福报的老菩萨,便是庐山东林寺代住持大安法师的母亲。

母亲的往生,使大安法师原定19日赴香港参加“净土之光诗歌音乐法会”的行程不得不延期了。经过商议,在安葬了母亲遗骨之后,大安法师于21日下午二时乘飞机赶往香港,在晚上的《净土之光》诗歌音乐会中,亲自朗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愿文。

21日下午四点多鈡,大安法师来到法会会场。待贤心法师讲座结束后,司仪恭请大安法师上台,给香港信众做开示。

在热烈的掌声中,大安法师上台向阿弥陀佛接引像深深一鞠躬,然后就自己的迟到向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主席净雄法师和全体信众表示歉意。

大安法师的开示从母亲善良苦难的一生说起。母亲一生生育了7个子女,一辈子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把孩子抚养成人。法师回忆说,母亲特别善良,可以说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每到逢年过节,家中无论如何拮据,母亲也会想办法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而自己却总是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服。不仅对家人,对邻里也是如此,家里有点好吃的,总不忘邻家的孩子。

大安法师对慈母的回忆,深深打动了台下四众弟子的心,会场上鸦雀无声。

大安法师说:“2000年,我萌生了出家的心愿,母亲并不赞成,她老人家怕儿子出家后吃苦,我只好采取了先斩后奏的方式,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很对不起她老人家。后来母亲看到我出家后的衣食住行,稍稍放心了,再后来在我的影响下母亲学佛了,慈母对我的出家完全理解和赞同了。母亲皈依后,请受了五戒,不久又受了菩萨戒,母亲一生的辛苦和磨难,使得她对西方极乐世界非常向往。去年母亲病重,我把她接到东林寺住,她老人家天天把一句佛号挂在心中口中,她说:‘我再不来轮回了,就是爬,也要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会堂中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许多人眼里都含着晶莹的泪花。

大安法师继续说:“今年8月底,母亲再次病危,东林寺四众弟子轮班为母亲助念。18日下午三点半我去看望母亲时,老人家神志还清醒,到了大约四点鈡,姐姐见母亲面容安详、面带微笑,还以为她睡着了,上前仔细观察,才发现母亲已经往生了。后来我摸摸母亲的头顶,是温热的……”

又是一阵掌声,打断了大安法师的话语。待掌声稍息,大安法师补充说:“再后来据姐姐和女居士们说,给母亲换衣服时,她老人家的身体,像婴儿一样柔软!”

全场信众群情振奋,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大安法师开示说:“从先母这样一个非常平凡的苦难众生的往生中,我们更加能够体会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实不虚,体会到阿弥陀佛摄受众生愿力的不可思议!记得母亲刚念佛时,听一位法师说‘万修一二去’,老人家泄气了,说‘我业障深重,肯定去不了’。后来在我的一再开导下,老人家鼓起了往生极乐的信心和勇气。”

大安法师提高嗓音鼓励说:“净土法门,‘信、愿、行’是关键,只要我们不怀疑不犹豫不自卑,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临命终时,就一定能感得佛菩萨现前接引,带业往生;就一定能在一刹那间莲花化生,永脱轮回!”

大安法师富有激情的声音,在会堂上空久久回荡。香港四众弟子纷纷站起,用雷鸣般的掌声,表达对法师的恭敬,对往生极乐的信愿和信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632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