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电影名字。好像是美国的

求一部电影名字。好像是美国的,第1张

  这不是**的名字吧,我知道这是美国一个很有趣的案件。是真实的案件。

  1994年美国报界评出十大最离奇的新闻。 其中一件新闻是这样的: 这一年的3月23日,纽约警察总局的法医检查了一具尸体, 得出结论:此人死于头部枪击。 死者名叫罗纳德·奥普斯,从他留下的遗书中得知,他本来是想从一幢十层高的楼的顶 部跳下自杀的。然而,当他跳楼后身子经过第九层楼前时,一颗子弹从窗户里射出,将他当场打死。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死者和开枪的人都不知道一个情况———当时八楼正在施工,工人 们在那里刚装了一张安全网,也就是说罗纳德·奥普斯如果不是被枪击而亡,他的自杀计划其实是不能如愿的。然而,根据法律,一般说来,一个人如果实施有计划的自杀并且最终身亡了,即使自杀过程发生变化未能如自杀者所愿,那么依法也应该认定这个人是自杀。可是,当警方对九楼射出的子弹进行调查后,案子的性质又有了变化。 当时,九楼的 一对老夫妻发生了口角,正在吵架,老先生拿出了一把枪恐吓老太太,后来又扣动了扳机,但是子弹没有打中老太太,而是从窗户飞了出去击中了罗纳德·奥普斯。

  根据法律,一个人如果想杀甲,却错杀了乙,那么仍然应该判这个人对乙犯了X人罪。因此,此案应该是一桩凶杀案。 当老先生面临X人罪的指控时,老先生和老太太都一致表示,他们俩当时都以为枪里面是没有子弹的。老先生解释说,用没有装子弹的枪恐吓老太太,是他许多年以来与 老伴争吵时一直有的一种做法。他没有杀害老伴的意图。如果老两口的话属实,那么这就是一起误杀的案子。

  问题的关键就是子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由什么人装进去的。警方在调查中找到了一名证人,这名证人证明在案发六周之前亲眼看到这对老夫妻的儿子往这把枪里面装了子弹。警方从更深入的调查中得知,因为老太太决定停止给成年的儿子经济支持,这个儿子怀恨在心,起了杀意。他知道他的父亲有用枪恐吓老太太的习惯,所以就给枪装了子弹,希望借父亲之手杀了母亲。

  既然这个儿子明知给枪装子弹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那么即使他没有亲自扣动扳机,他也应该被指控犯了X人罪。 所以,此案就成了 老夫妻的儿子对罗纳德·奥普斯犯下了杀人罪。 但是,峰回路转,警方在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这对老夫妻的儿子其实就是死者罗纳德·奥普斯本人。 他由于借刀X人之计一直没有得逞, 心生沮丧,于是,在1994年3月23日这一天他决定从十层高的楼顶跳楼自杀,然而却被从九楼窗户射出的子弹打死了。

  也就是说, 罗纳德·奥普斯自己杀了自己,所以此案最后仍被认定为是一桩自杀案。

宋宁峰和张婉婷这一对。一个是习惯当“受气包”,不论被伴侣嘲讽还是被伤自尊,永远是一副张口要解释又没有机会解释的样子,另一个是逮着机会就打压伴侣,咄咄逼人,从来不会好好说话。

张婉婷和宋宁峰是闪婚,认识不到一个月张婉婷怀孕,两人奉子成婚,直到孩子生了,两人之间出现种种矛盾,张婉婷依然在采访中如此评价这段关系——我们不熟。

观众觉得很奇怪,结婚三两个月可以说不熟,孩子都生了这么久还说不熟,这种婚姻该怎么过?

当然过不好,监控视频下张婉婷和宋宁峰吵架,采访里张婉婷也说,两人吵架的时候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掐着宋宁峰的脖子和他吵。

在这段婚姻里,吵架充斥其中,张婉婷觉得宋宁峰不够爱她,不断索求爱,而张婉婷口中的爱是什么呢?

是伴侣得无时无刻都要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是在外人面前给她留面子,是伴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离异的宋宁峰遇到愿意给他生孩子且小他十岁的张婉婷,就得无条件宠爱她。

而这个向伴侣索求爱的女人,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指责、打压伴侣,不尊重伴侣说话的权利,为了自己的面子卸掉伴侣的面子……总之,一系列操作非常让人窒息。印象最深的有这样几个场景:

一个是三对“夫妻”坐在行驶的大巴车上说笑聊天,张婉婷的矛头忽然指向宋宁峰,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宋宁峰命好,找了自己这样的好老婆,不像自己命苦,找了宋宁峰这样一个拖油瓶。

非常伤伴侣自尊的话,张婉婷能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说明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类似的“语言暴力”时常发生。

看宋宁峰的表情就知道了,尴尬且有些顺从。

第二个是宋宁峰和卢歌开心地玩飞盘,张婉婷和另外几位嘉宾聊天,说到宋宁峰,用了一个词“罪人”,并且在宋宁峰玩完飞盘落座后立刻开启攻击模式——嫌弃他作为演员不合格,因为连老婆的情绪都察觉不到;嫌弃他不会识人,和不真诚的卢歌玩得这么开心;禁止他发言,剥夺他表达的权利。

张婉婷觉得自己说的句句在理,最后还非常生气地离开了。

第三个场景是读情书,宋宁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张婉婷边听边落泪。就在大家以为她有所触动时,她却在采访中说宋宁峰的情书写得特别可笑,很矫情,并在宋宁峰面前嚷嚷着自己是不会改的,说他写的那些让自己很没有面子。

张婉婷时常把“面子”挂在嘴边,大多数打压伴侣的时刻都是为了面子,说宋宁峰是拖油瓶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优越感,玩飞盘后对宋宁峰的指责是觉得对方没有维护自己的面子,写情书也不对因为他让自己没有面子。

但是张婉婷应该从来没有反思过,当她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压、指责伴侣时,是她自己弄丢了自己的面子。

很多**都被贴过“情侣看完想分手”的标签:

比如《消失的爱人》,高智商变态女主让恋爱中的男生们瑟瑟发抖;

《黑暗面》,不忠的男主、作死的女主,让我们不敢再去考验人性;

以及《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血淋淋的真相彻底戳穿了女孩们自我欺骗的美好幻想。

但讲实话,这些**全都没有让我怕过婚姻。

直到这一部的出现——

《浮生路》

此片是凯特·温丝莱特与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泰坦尼克号》之后的首次合作。

凯特·温丝莱特和莱昂纳多,生活中的“好基友”、**中的好搭档。

同台飙戏有多火花四溅就不多说了。

当时因为二人在《浮生路》里的入戏太深(特别是和床单有关联的戏), 气得导演差点在片场摔相机暴走。

对, 因为《浮生路》的导演正是萨姆·门德斯,彼时他还是凯特·温丝莱特的丈夫。

萨姆·门德斯,美国公认的拍摄婚姻的一把好手。

其代表作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美国丽人》,在豆瓣有超过20万人为此片打下了85的高分。

萨姆·门德斯本人当年也凭借《美国丽人》获得了第7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第57届美国**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奖。

《浮生路》是萨姆·门德斯继《美国丽人》之后的再次把镜头对准美国婚姻的又一力作,这部影片呈现出的婚姻比《消失的爱人》更让人发颤。

同样也在豆瓣获得了80的高分。

而且还让凯特·温丝莱特拿下了第66届金球奖**类剧情片的最佳女主角。

影片背景设定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

弗兰克(莱昂纳多饰)和爱普莉(凯特·温丝莱特饰)住在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小区里。

小区生活富裕,经济欣欣向荣,正是标准“美国梦”的样子。

和大部分中产阶级夫妇一样,弗兰克夫妇也自视与其他邻居不同。

他们有梦想,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活出“人生的意义”,而不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比如妻子爱普莉,就是一个追求演艺事业、渴望独立的女性。

在她眼里,小区的生活显得陈腐老套且毫无生趣,她渴望到更远的地方去看世界,渴望过另一种充满激情和希望的日子。

影片一开始,就是弗兰克坐在台下看爱普莉话剧表演的画面。

显然这场演出不太成功,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他们就爆发了争吵。

这段争吵在描述夫妻矛盾的影片里,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了。

它完美诠释了 男女思维的不同是如何在夫妻争吵中持续把火药味升级的。

起初弗兰克只是试图安慰妻子,告诉她演出失败的原因不在她个人身上,完全是因为跟她合作的那些三流演员太不入流、太不专业。

但对于此时正沉浸在自己“事业失败、人生失败”的沮丧中的妻子来说,这话听起来像什么意思?

像:你的潜台词不就是说“人以群分”,不就是说我的能力只配跟三流演员演戏?

毕竟这时候最让妻子痛苦的,其实不是别人,正是内心深处对自我的深深否定。

所以和大部分正在经历七年之痒的女性一样,爱普莉表现出了烦躁、压抑、不想听,以及拿对方泄气。

难听话一句比一句多,旧账翻得一次比一次烂。

两人的火药味瞬间升级到顶点。

在弗兰克看来,爱普莉只是单纯地拿自己泄气,但这份气不应该由他来受。

但在爱普莉看来,弗兰克总是说一些无用的话,做一些无用的事,对她的人生毫无帮助。

而他们的生活之所以变成今天这样,就是因为弗兰克堕落了,不坚守理想。

所以她大骂弗兰克“不算个男人”,一句话直接触到了弗兰克作为男人最敏感的点。

看到这里,我们就知道爱普莉不是第一次这样骂自己的丈夫了。

而且在这场婚姻关系中,爱普莉一直是强势的一方。

但回归现实来看呢?

房子车子是弗兰克买的,孩子学费是弗兰克交的,整个家都靠弗兰克在养。

按理说,弗兰克才是掌握主动权的那一方。

但在妻子看来,弗兰克每天做的不过是他不喜欢的无聊工作,是这份工作给了弗兰克足够养家的钱。

说白了,诗和远方变成了苟且。

靠“堕落”挣来的钱,不值得炫耀。

但换一个角度看,这是不是,也是爱普莉对自己人生失败的借口?

是她掩饰自己的不甘和自卑的面具。

最后,这场争吵当然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经历了婚姻长跑的夫妻,大多数争吵最终都会以“吵不动”了收场,而不是“吵出了结果”。

第二天早上,爱普莉照样为丈夫孩子做早餐,弗兰克也照样去公司“堕落”。

生活还在继续,只是弗兰克开始会和公司仰慕自己的小妹调情。

爱普莉,也开始对“比自己老公优秀”的男人多了几分欣赏。

弗兰克的婚-外情,与其说是他想要寻找激情,不如说是他想要寻求肯定。

因为如同爱普莉所说,虽然弗兰克养活了全家人,但他每天面对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乏味工作。

而且这份工作,也只不过刚刚好够生活而已。

婚姻和事业的不如意,长期压抑着弗兰克。

公司和家里都得不到肯定,让他开始寻求来自第三方的崇拜。

不过很快,事情就出现了转机。

失意的生活让爱普莉开始回忆年轻时的美好,她想起自己和弗兰克恋爱时的梦想之地:巴黎。

于是她提议,全家移民到巴黎去,去开启新生活。

要知道,彼时的美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复苏,冷战的开启和欧洲关系的逐渐亲密,强势带动了一波美国人赴欧淘金的热潮。

所以爱普莉有这个想法也实属正常。

但对于此时的爱普莉来说,去巴黎,与其说是去追寻梦想,倒不如说是逃避现实。

而且和爱普莉不同,弗兰克是有稳定事业的,这份事业虽然未见得有多好,但是至少给了他们稳定的生活。

而放弃稳定生活,脱离舒适圈,是需要巨大勇气的。

但最后,他还是被妻子说服了。

因为说到底,弗兰克的内心也是不喜欢眼前的生活的,只是该怎么去改变现状,他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这时候,妻子的“洗脑”就变得更有力量。

决定去巴黎之后,弗兰克和爱普莉的生活都在开始转好。

他们为巴黎生活规划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爱普莉出去挣钱养家,弗兰克在家休息,从此有时间好好追寻梦想,再不必为生活苟且,孩子正常上学,家庭事业双丰收。

但是,仔细想想,这幅美好蓝图是不是哪里不对?

这不就是把弗兰克和爱普莉现下的生活交换了一下吗?

是的,梦想失败一事无成的强势爱普莉,其实内心早就开始向往和弗兰克一样挣钱养家了;

而多年事业无成一败涂地的弗兰克,内心也早就想做点令自己开心的事情了。

渴望自己没得到的,这不正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所以弗兰克和艾普利的这项移民计划,注定无法实现。

为着这份希望,他们确实开心了一段日子。

但很快,现实的无情一点点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而这正是《浮生路》高明的地方,你以为它会描述弗兰克夫妇去巴黎之后如何被现实摧残再不可避免地走到婚姻破裂的过程。

但没有,这项心血来潮的移民计划注定只能是一场闹剧。

而《浮生路》,利用这场闹剧展现了弗兰克夫妇在这场婚姻中的一系列问题。

有一句话说得好,好的婚姻就是势均力敌。

这里的势均力敌当然不仅指性格上,更是指人生成绩上的。

在婚姻长跑中,比感情变淡来得更可怕的,是没有一起变得更好。

而大部分人,都在失意、自卑和相互指责中,一起变得更差了。

《浮生路》改编自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理查德·耶茨的作品《Revolutionary Road》。

理查德·耶茨一直被认为是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其在文学史里长期遭遇不公正对待,但这依然妨碍不了世人对其作品的追崇和喜爱。

其中《浮生路》的原著小说《Revolutionary Road》就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此书当年曾与《第22条军规》、《爱看**的人》一齐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提名。

不管是从文学地位还是社会地位来看,其分量都不可小觑。

如果你想用一部**看透婚姻,《浮生路》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人说,如果当年杰克和肉丝结婚了,那《浮生路》就是他们此后人生的真实写照。

而我们在看过**之后也只能说,或许婚姻长久的秘诀之一,就是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自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7237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