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苗寨,位于铜仁至松桃公路中段,是铜仁、湘西进入松桃腹地的必经之地。从松桃自治县潘新镇政府所在地向西南方向走15华里,你就会进入迷人的大湾苗寨。
三面环山,形似撮箕。除了西边相对平坦的上河或下河的路,都要从东到北到南爬山。苗寨150多座吊脚楼坐北朝南,镶嵌在撮箕北沿。
大碗的名字是从哪里来的?传说很久以前,村子附近的河水泛滥,从源头和下游请来三条鲤鱼沿河而游。游了一会儿后,他们感到口渴,于是他们到处寻找淡水喝。到了大湾村,一股清泉刚刚汩汩流出,三条鲤鱼争着游到河湾喝水。这里泉水甘甜,水生植物丰富,鱼虾成群游动。三条鲤鱼在这里嬉戏打闹,不知不觉洪水渐渐退去。当他们醒来时,洪水已经消失了一大半。两条小鲤鱼挣扎着从捏筐口出来,游回了大河。其中一个逆流回到张家沟,另一个顺流到了龙塘。剩下的大鲤鱼转不过弯,永远呆在大碗的簸箕里,最后变成一座山,即鲤鱼山。
传说这三条鲤鱼是海龙王的三位公主变的。海龙王为了营救女儿,想尽办法让他们回归大海,最后不得不给他们财富和代价。据村里的老人说,解放前,大湾60%的人都是地主,有一点土地财产,是这鲤鱼山的福气。
古老的传说给苗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海变了,星变了,今天的大湾苗寨更加迷人。
苗寨远离城市的喧嚣。这里有纵横交错的小溪,有洞外流出的水,有四面环水的山,有秀美的山川,有奇特的地形。进入高岩石林,地表凸出的石林锏雕刻在丛林中,让人流连忘返。寨子旁边,一条小河静静流淌,河边有一条蜿蜒的小路,将寨子与外界连接起来。寨子依山而居,山峦起伏,歌舞升平,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
进村,好客的苗族姑娘端上一碗米酒,让你甜甜的。夕阳、炊烟、古井、古树在其中,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走在干净的石板上,听着鸡鸣狗吠,偶尔看到几个村民赶着牛在田里悠闲地劳作,会净化你的心灵。
村口的乡村,稻浪随风起伏,会听到一首优美的苗歌,回荡在你的耳畔;河边,苗族姑娘挑水洗衣服,孩子们过来玩耍;山上,牛羊悠闲地吃草;田野里,鸭鹅不时争抢食物,一派田园风光,迷人至极。
至今,大湾苗寨仍保持着完整的传统吊脚楼。很久以前,苗族的祖先迁徙到这里。由于到处都是高山,而且山里有野兽和毒蛇,为了适应山区的恶劣环境,他们不得不吊梁、吊脚、盖房子。久而久之,流传至今,成为了现在的特色民居吊脚楼。
大湾村的吊脚楼通常是一家一户的建筑,顺应山势,依地而建。它的形状奇特、多样、独特。一字母、七字母、凹字母、凸字母、四边形等单体住宅建筑和谐自然。放眼望去,整个苗寨一排排悬挂的建筑,很有意思,像是黔东苗族建筑文化的活博物馆。
近年来,该县投入巨资规划建设了大湾村村门、通寨公路、人行道、桥梁、排水与污水处理、活动场所、亮化工程、四角休闲亭、房前屋后改造等13个项目
目前,潘新石林大湾苗寨以凤凰古城、苗王城等景点为基础,规划了大湾千年苗寨欧百川故居等旅游线路,打造了文化、生态、民族风情精品乡村旅游景区,让您感受魅力苗情。(来自铜仁日报)
编辑:邝其然
传承不同和内容不同。
1、湘西苗族与五千多年前的“三苗”、“九黎”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主要流传于花垣、吉首、泸溪、古丈、保靖、龙山等县市,松桃苗歌是流传于松桃苗族自治县境内的苗族歌曲,是盘信、大兴、牛郎、盘石、长兴、迓架、太平、大平、黄板、木树、正大、世昌等乡镇的苗族人民用来表达自己生活的宝贵文化瑰宝,所以传承不同。
2、松桃苗歌以男女情歌为主,湘西苗歌内容丰富,体裁形式多样,就苗歌的演唱风格而言,大多属于或接近山歌体,所以内容不同。
松桃武陵兰书手工苗绣旅游产品有限公司是2018-05-28在贵州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街道九龙湖苗人古城C-1-12-2号。
松桃武陵兰书手工苗绣旅游产品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20628MA6H12QQ2G,企业法人龙炳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松桃武陵兰书手工苗绣旅游产品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苗绣、苗布、剪纸、苗包、刺绣、苗族手工工艺品生产、加工、销售;音响制品零售,苗绣,蜡染,苗歌,剪纸技能培训。)。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松桃武陵兰书手工苗绣旅游产品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的制约,湘西苗歌在传承过程中起教化作用,是苗族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考察,苗族歌曲是经过长期的群众性的口头创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湘西苗族人在歌唱中保存和传播了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用歌声叙述了本民族起源、男女相爱生子、人们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这种多声苗歌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本身,使它具有史诗般的特征。在湘西自治州和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有一种叫“沙筛”的多声部苗歌,各声部进入整齐,七言一句,四句一联,整部歌曲在四联或四联以上,唱的都是苗族来源、祭祀鬼神、生产生活等内容,和汉族民歌的一般特征极为相似。如这首多声“沙筛”苗歌《情歌》:
眼望姣娥年二八,登林的笋正发芽,
人正年轻花正茂,恰好风流贪野花。
这首歌两声部旋律交织突出,上、下两声部作大二、大三度移动,乐句之间分别采用苗歌中典型“和韵”的办法,运用换韵、押韵、谐韵等技法,使两声部巧妙连接,和声进行规整。湘西多声部苗歌是湘西苗族民歌发展的自然产物,没有经过雕琢和专业加工,属于朴素的原始民歌,是我们研究多声部民歌的最好蓝本。苗族学者陆群在研考苗歌时有这样的论述:“苗歌是苗族人对自然的感性描绘,这些歌都是以湘西山川大地为背景、为舞台,故可视为对大自然的最好表达。”(见《苗族巫文化的宗教透视》、陆群著,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湘西苗歌基本特征还表现在这种多部歌曲中多声思维形成的方面。在湘西苗歌及多声部苗歌中,一般都是以旋律当中最低的那个音开始,又用最低的那个音结束;或是以旋律中最高的那个音开始,又用最低的那个音结束;由于这种低起落或高起落的旋律流动,造成了曲线型、山峰型两种旋律线条,它为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苗族歌曲最初的思维形成过程中,苗歌的旋律线条、欣赏习惯及歌手的演唱处理,使这种多声、立体的思维形式由不自觉走向自觉,形成了一种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和声特性。
湘西苗歌与其他民族歌曲一样,不需要专业加工和故意摆设,它是自然、平衡的产物,有时演唱中歌手的即兴性还会占去大量的时间和位置。
研究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基本特征,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中去掌握它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程式,这是关键的一个技术问题。 湘西苗歌一般在演唱时都带有引子、插部和尾声,节奏非常自由和复杂,在一首歌曲中时常有不少停顿。由于地区与发声特点的不同,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演唱形式有着固定的组织形态,它同苗族山歌一样,被分成了两大类。第一类是韶唔类,这种多声的苗歌流行于湘西花垣、吉首、古丈、保靖一带,因为是高腔类,曲调的抒咏性很强,节奏非常自由,抒情优美。这类形式的多声苗歌适用于野外劳作演唱,音程跳动大,高亢激越。我们在考察时发现,韶唔类多声苗歌主要是男声合唱,因为这种歌曲在野外劳作而唱,劳动强度大,只由男人来承担的劳动类多声苗歌。如这首《椎牛舞歌》(女客合):
椎牛大鼓置中堂,青年击边震山岗。
请客都来跳鼓舞,给咱椎祭添彩光。
椎牛大鼓置大坪,青年击边震山岗。
请客都来跳鼓舞,年年岁岁五谷丰。
除这种男声合唱、女声应合的多声歌曲外,有些风俗类歌是由女声合唱担当的,和男声合唱一样,它也是韶唔类中的一种。
第二类是韶萨类,流行于湘西自治州各县市,根据其演唱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如下几类。
1情歌类:这类多声苗歌在吉首、花垣、保靖等地最为流传。在演唱时,高音声部作引子出现,后一声部接腔,加上一些称呼语,如“嗨一噢”或“乃晤一色噢”等,听起来旋律平缓、流畅,仿佛山泉流水。
2古歌类:这是一种粗犷、原始的歌曲,旋律跳动不大,结构不太规整。这类歌一般只有两声部,用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相互配合而成。
3扛仙歌类:这类多声部苗歌气势单薄,演唱人数一般在三四人左右。它的特点是在唱歌前,歌手先打个呵欠,然后用凄凉的颤声演唱。这类歌只有两个声部,一声部用颤声唱衬词,另一声部用颤声唱歌词,气氛严肃,情绪凄惨。
4哭嫁类:这类多声部歌曲是由新娘、伴娘、娘家人(只能是妇女)、新娘母亲等哭唱的一类多声苗歌。哭嫁类的多声苗歌艺术性很强,腔调有一定的装饰性,演唱时拖腔、颤声贯穿于歌乐始终。多声部演唱时,常常有这样一些特点:一声部先哭唱,另一声部再用第一声部第二乐句为头起唱,第三声部接着模仿第二声部的办法,这样反复不断地往下唱。
5跳香类:这类多声苗歌流行于吉首、泸溪、古丈等县市。它和其他苗歌的平调一样,都时常采用拖腔、下滑音等方法,衬词颇多。在演唱时,人们跳着舞,欢庆丰收;领舞者左手拿绺巾,右手持师刀或牛角,后面跟着四个小伙子,边舞边唱,合迎着舞蹈的节奏,气氛欢快、谐合。
在演唱苗歌时,歌手们运用了滑音和假声的演唱方法。滑音是苗歌演唱的基本方法,它是由一个音向上或向下滑唱进入到另一个音,然后拉直真嗓。在多声苗歌演唱中,不论是句首或句尾都可用滑音。
假声演唱也是苗歌演唱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有些苗歌旋律音域较宽,旋律起伏又大,在演唱时要想达到有足够的气息,有正确的共鸣而声音不抖,只有用假声来代替真声,使长音轻松自如,声部尖而有根。
笔者在这里要提到的是,在演唱陈述性的多声部苗歌时,真声演唱还是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它需要有粗犷、类似朗诵调的音色。 湘西多声部苗歌的节奏比较自由,近似于散板,但它散而不乱。在研考湘西多声部苗歌时,我们似乎感觉到它节拍很自由,无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好像全是散板,不能划分小节线。但仔细观察,其实多声部苗歌存在着一定的、固定的节拍,只不过在部分乐句中,由于歌曲本身需要,歌手们即兴的缩短、延长、休止,使节拍和节奏在一首歌曲中显得多样化。想找出规律性的节拍与节奏并不难,只要了解湘西苗族人的生活习惯与多声思维方式,这种形散拍不乱的多声部苗歌的神秘面纱就会揭开。
在掌握了苗歌的节拍与节奏形成的自然规律后,一种湘西多声部苗歌节拍的典型特点就会出现,它们在力度的处理上是:头拍强、二拍弱、三拍次强,与欧洲音乐理论中节拍强弱规律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西方传统的节拍规律中,2/4、3/4、4/4等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或强、弱、弱或强、弱、次强、弱,但在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中2/4、3/4、4/4的后拍或后半拍,都要比它的前一拍强。这种处理是湘西苗歌及多声部苗歌的特殊现象。 湘西多声部苗歌大多数是二声部,三声部和四声部苗歌有时在衬腔的作用下也会出现(衬腔作内声部,有时也作旋律声部)。我们在研究湘西苗族二声部歌曲时发现,苗族二声部歌曲多为支声型,也就是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变体,这是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最常见的声部结构类型。韶唔类主要以声部加花的手法为主,运用加花与模仿互为变体,造成旋律流畅与节奏疏密的对比。韶萨类主要是以分开声部、交叉声部的手法为主,在演唱这类型的二声部苗歌时,二声部各以同一旋律为变体,以相同的速度、相同的节奏演唱同一歌词。
三声部和四声部苗歌的演唱少见,有时必须在苗家“四月八”、“赶秋”等特定的节日中才能聆听到这种多声民歌的神韵。三声部和四声部苗歌演唱的人数一般都在十几人以上,有时还按年龄、性别分别排成二至三排,运用衬腔与唱词的相互交替、结合,构成了三个或四个声部的轮唱现象,这种声部构成形式使湘西多声部苗歌在风格上突破了多声部民歌的原始风貌。
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和声特点是五声性的和声音程,它和其他民族的多声民歌一样,都以五声性自然音程为主,以四、五度以内的密集音程为主,以大二度和纯四、五度及小三度的运用最为常见。 湘西苗歌大部分由两个或三个声部组成(四个声部少见),其织体形成多样。
我们平时常见的织体形式是主旋律与衬托声部或低音声部(第二旋律)相结合发展的一种声部结构形式。例如这首三声部的《故事歌》,歌词大意是:
雷公炉内去打铁,打成快箭四五根。
盘古把箭拿在手,分别插中海水门。
一箭射出消海水,二箭射出见山村……
在演唱中,一个声部演唱旋律,另一声部作陪伴或补充式进行,第三声部作持续音、固定音型演唱,这两个声部对旋律声部分别起到了陪衬、烘托、补充的作用。在湘西多声部苗歌的织体形式中我们发现,它在演唱中陪伴、衬托(模仿衬托)的织体形式较多,有时还会偶然地出现少部成对式织体,这样,它跟汉族的对比式复调型织体很接近了。笔者认为,湘西多声部苗歌的这种织体形式体现了湘西多声部苗歌在多声思维形式上走向了成熟。
湘西苗歌在演唱方式、表现内容、唱腔润腔等方面极为丰富,织体形式除了常见的支声外还存在着接应型与主调型等多种织体形式的倾向。 湘西苗歌的调式很多,宫、商、角、徵、羽或类大、小调式都有。从调式构成来说,以宫(Do)调式最为常见,其次就是羽(La)调式、徵(SoL)调式,商(Re)调式,角(Mi)调式有时偶尔出现,而其他民族多声民歌中无角调式现象。例如现今流传于湘西花垣一带的苗族哭腔调《抓壮丁》就是角调式,其歌词大意是:
回忆往日恨夜长,泪洒枕衾自凄凉。
抽丁捉我小儿子,我儿欲跑遭了枪。
失声喊娘倒下地,口吐鲜血把命亡。
它的曲调自由、悲伤,歌曲旋律声部第一段为E角调,衬腔声部开始也为E角调,到中段转到D商调,形成一种调式交替现象。为什么其他民族多声部民歌无角调式樊祖荫教授解释说:“这可能与五声在三分损益律中产生的次序有关,角为最后一律。”[8]笔者认为,由于地区与和声思维方式的不同,各乐曲在调式上的构成也有自己民族的偏爱,这不足为怪。
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大都采用五声性音阶,在主音确定的情况下,其他音有可能被看成经过音,在组织音阶形式上呈多样性。在多样调式中,有转调现象。由于多声苗歌旋律的变音现象存在(如1、b7),这样会使另一声部在重唱结束处采用“以清角为宫”的手法,转入下五度宫音系统的调式中去。”这种变音现象是苗族歌曲的特色,也是其自然转调的最好、最方便的一种手段。 和其他民族的民歌相比较,湘西苗族歌曲的曲式结构最为特殊,它在曲式结构上以乐句为单位核心,用乐句前、中、后来划分歌曲的曲式、段落。多声部苗歌开始的部分往往被称为引子,它是整部多声部歌乐的起腔。由于苗族多声部歌曲中有许多衬词和衬腔,在中段或中间的乐句中,往往被歌手看作是歌曲的呈示部,也就被歌手们称作间腔(加腔)。在歌曲结束时,有专门供衬托结尾的衬腔,这也就是苗歌的尾声。这是多年来苗族人对其歌乐的曲式结构的表述,是湘西多声部苗歌本身具有的一套独特的曲式结构。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曲式主要有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四段体、多段体等,它常常被人们划分为偶句歌和奇句歌,大多数歌曲都是二句为一联,两联或两联以上为一首。一首多声部苗歌或一段多声部苗歌,一般为一个或两个乐句加上引子、间腔、尾腔组成。在演唱当中,每一个乐句又可能由一个或几个不同的衬腔不断地重复和变化着出现。
湘西苗族歌曲的曲式结构是其多声部歌曲艺术形式的集中体现,在我们考察中还发现,湘西苗歌的曲式结构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它同其他民族民歌仍有许多共同之处,是民歌艺术的普遍反映。
松桃苗族与五千多年前的“三苗”、“九黎”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由于历代统治者竭力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松桃苗族被赶进深山老林。历史上,有关“九黎”、“三苗”的地域、地区有许多记载,据王桐龄的《中国史》载:“扬子江流域八省(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贵州、湖南、四川),为苗族分布地”。据《韩非子》载:“三苗之不服者,衡山在南,岷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又据《史记·吴起列传》载;“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从史书上记载来看,如果把九黎、三苗连起来,那可是一片广阔的大地。松桃苗族人和其他苗族人一样,由于历史原因,被迫迁入大山深处,他们大都分散居住在群山峻岭、深山峡谷之中,他们为了生存,辛勤生产,他们惟一的方式是用歌乐形式来交流思想和感情。由于苗族在不断迁徙中,文字逐渐消亡,他们的文化传承也只能靠歌唱形式来实现。在各种历史和文化熏陶下,松桃苗歌产生了。至今是松桃苗族人民过年过节,用来表达喜悦的最好方式。
苗语口音操东部苗语西部方言吉首音。
花垣苗语口音参考
1花垣音(又称吉卫音,花垣大部分乡镇使用)
2保靖音(长乐乡使用)
3凤凰音(雅酉镇使用)
4吉首音(董马库乡、排碧乡、排料乡使用) 董马库乡属苗族聚集乡,风俗禁忌同县内其他苗族地区大致相同。
苗族禁忌很多,主要有如几种:
忌踩三脚架 苗家火坑里放一铸铁三脚架,用作炊事,传说三脚架是3个护火的祖先变成,任何人不能踩,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恭。
忌坐火坑上方 火坑右边靠中柱的地方,苗族称为“夯高”,设有祖先神位,是长辈坐的,年轻人和儿童严禁坐在此地,更不准在这方打闹、波水或说脏话,否则就是亵读祖宗,神人共愤。
忌震“龙岩” 苗家堂屋中央有一岩板,岩板下为“龙穴”,最忌震动,据说震动“龙穴”,“龙”就会受惊离去,主人就会遭殃。
父母健在忌戴白帕 戴白帕则标志丧亲守孝。
忌吹口哨 苗族风俗认为吹口哨是招鬼。
忌带未满月婴儿去别人家, 乘坐他人车辆。
大年三十忌吹柴火 据说是吹柴大会把新的一个的财运吹走,从而贫困潦倒。
其他禁忌与县内汉族大则致相同。 解放前,花垣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个别富家一夫多妻。男女婚姻以媒婚为主。苗族青年通过劳动、集会、赶场、串亲等方式相互接触爱慕,经多次约会,对唱情歌,互赠礼物等确定恋爱关系,而后自由结婚的。
订婚,通常是男方家主动向女方家求亲。当男方看上某家姑娘或某男女相爱之后,男方必须备礼物,央请媒人去女方家“讨口风”,女家如高兴热情,说明有意开亲,媒人便回告男家,相机前去正式提亲。媒人往返的次数越多越好,俗称“多求为贵”,女家商量同意,亲事初定,通过放鞭炮,吃放话酒,正式订婚。订婚后,男方要择日向女方“过礼”,时间一般在结婚前一年,礼物有糍粑、酒、肉、米、糖等,礼物多少,双方视经济条件而定,主要是让女方请家族亲友喝喜酒、认新亲。随后,男方便向女方“讨庚”,取女方生辰八字,以便请“阴阳先生”择吉日委亲。娶亲前一晚,男方抓一兄弟为“管亲郎”,带抬花轿、嫁妆的队伍前往女家迎亲。
此前,新娘要隔居族家。娶亲这天,新娘的姊妹们喜开玩笑,用锅烟灰掺合笋壳毛或辣椒水,往“管亲郎”脸上涂抹,惹人大笑。发亲一般是深夜或次日凌晨,新娘修眉整装后,哭拜父母等,由兄弟背着上轿。新娘出嫁由亲属女友陪伴,特别是请儿女满堂的妇女做“引亲娘”,还要请男女歌师一同前往,到新 郎家赛歌。发亲后,由“管亲郎”打灯笼引路,行往男家。同时,到女方家吃喜酒的宾客,全部往男方家去吃“撵脚酒”,叫做“正客”,男方家另外的散客叫“副客”。新娘接至男家门前,男家必烧旺火一堆,象征吉样兴旺,然后新娘按择定的吉时吉刻进屋。进屋时,男方全家人要躲避在一处高地方,意为以后新娘不会压制全家人。新娘进屋以后,要接过男方中年妇女交给的炊具,以示从此成家理事。然后,坐在火塘右侧置有“符纸”的凳子上至通宵。下午,宾客前来贺喜,男方摆宴款待,特别对“正客”必须热情款待。晚上,新郎与新娘家请的“巴江莎”(苗语,意为歌师)开场对歌,宾客以此为乐,随宵达旦。第二天上午,举行吃酒仪式,主客双方各由一名老人互敬贺词和祝酒词,祝贺夫妻恩爱合好,百头偕老,诸事顺遂,并唱歌欢庆,讲结亲古老话,互赠礼品,婚庆期间,男方亲族 在合伙请客吃饭,俗称“排家饭”。因而婚期为两天。客人未散,新郎新娘只能见面,不能同宿。散客后,新婚夫妇进入正常生活。 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赶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尤其以赶秋节最为隆重。
赶秋节又称秋社节、交秋节,是湘西花垣、凤凰、吉首及贵州松桃地区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立秋之日举行。董马库乡一直是花垣县苗族传统节日传统举办地。
在立秋时,当地群众停止干农活,穿上盛装,结伴成群,欢聚在传统的秋坡上,进行打秋千、吹笙、歌舞等娱乐活动。活动完毕时,由众人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公”和“秋婆”,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在立秋日那天,当地群众停下手中的农活,穿上节日的盛装,结伴成群,从四面八方的村寨来到赶秋的集上,欢聚在秋坡上,观看吹笙、演戏、武术、舞狮子、耍龙灯、上刀梯等娱乐节目,并且亲自参与打秋千、打球等等娱乐活动,同时还进行物质交流,青年们则多利用这次一年一遇的机会物色对象、谈情说爱。
传统节日主要节目有锥牛、秋千、刀梯、苗鼓、舞狮、武术、杂技、演戏、散棋、扑克、篮球等等
椎牛为苗族人民的传统习俗。苗语称“弄涅”。由苗老司主持, 四个手执梭镖枪的枪手在他的指挥下将圈在将军柱上的神牛锥杀,再由他做法送魂升天。该活动主要流行于湖南花垣、凤凰、湖北恩施、贵州雷山等地, 是一种传统祭祀活动,在人类学范畴中属于 “年度仪式”的一种,但又同时具备一定的“生命危机仪式”性质,是一个由祖先崇拜发展而来的复杂仪式体系,它以祈求平安与祭祀先祖为目的,在长时段的发展中吸收了各种的文化因素与“神话素”最终形成这样一 个具备巫师、行动与表象成份的完整集体现象——巫术。事前,主人须选购—头四膀有旋,耳、眼、鼻、口、角俱完整美观的上好水牯牛。届时,在宽坪中竖一根涂以五彩的龙凤花柱,以麻绳穿牛鼻,系上蔑圈套于花柱上。经给牛喂水,巫师绕柱三圈,将梭标传至舅家(称后辈亲)年青人手中时,即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开始杀水牛,年轻人追杀不止,牛绕柱旋跑。最后,牛伤口喷血,倒地而死。接着分割牛肉。晚上,要举行跳鼓,唱歌(苗语称“独乐”),通宵达旦。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传统体育项目,苗语称“求侗”。每当赶年场或重大节日都有勇士表演。相传民族英雄吴八月打响反清第一炮就是利用“刀梯会”聚集苗民起义的。上刀梯时,表演者身着民族服装,赤脚光膀,双手抓住银光闪闪、寒气逼人的刀刃,双脚睬在刀刃上步步登高。爬上三十六把横档刀,领头人在刀梯顶上吹响海螺,下面勇士接踵而上,一个个神态自然,如走平梯。刀梯器材,立一根高十米以上的木杆,杆上凿眼安插钢刀,钢刀长一尺五寸,刀背厚O点五到一厘米,刀刃锋锐。安装时,加闩固紧,以防摇动。一尺一梯,共三十六梯。桩杆四周拉线固紧,即可攀登。关于上刀梯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苗山出现了一个兴风作浪的妖怪。一位叫石巴贵的青年,自告奋勇为民除害。百姓们有的提公鸡,有的扛供桌,簇拥着身带三十六把钢刀的巴贵来到一座山上。巴贵将钢刀全钉在一株古树上,一步一步攀上树顶,站在树尖舞动手中降妖鞭,吹响大海螺。与此同时,树下百姓点燃鞭炮和铁铳,敲起响具,终于把妖怪吓跑了。为纪念石巴贵为民除害,上刀梯活动世代流传下来。解放后,上刀梯经过改革,弃其封建迷信糟粕,保留了精华之处。那些有深厚武功基础的苗族小伙子每逢热闹场面都要参加表演。上刀梯之前必须运足气力,气贯涌泉和劳宫,节节向上攀登。
八人秋即八人秋千,苗族传统的体育器械,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形似纺车,高约8米,以粗木支撑,上设八个秋千,每处可坐 1一2人。八人秋以人力转动,当转动一阵停下来谁居于最高处时,就由谁唱歌。在八人秋架上,分别坐着四男四女,架下站着两位老人--秋公和秋婆,先由秋公、秋婆念几句诗,再唱“开秋歌”,然后由秋公秋 婆转动秋千,这就是“开秋”。当快速旋转的秋千停下来以后,谁停在最上面就要唱歌。因为玩八人秋有“竖秋千八人坐,谁转上面就唱歌”的规则,在上面的两个人对歌,一直到大家满意为止。传说,以前有个苦孩子叫“苦人”,从小死去爹娘。有一天,他上山打猎时,看见天上飞着一只叼着绣花鞋的岩鹰,苦八岖把岩鹰射了下来。他想,做绣花准的人。一定是心灵手巧、美丽善良的姑娘。苦八蚯照着水车的样子做了一个八人秋,送给了调秋会,好在调秋会上找绣花鞋的主人。终于找到了做绣花准的花妹,苦八岖 向花妹讲了射绣花鞋的经过,并表达了对花妹的爱慕,他俩结成了 终身伴侣。从此玩八人秋就成了赶秋节上不可缺少的活动。
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在湘西苗区代代相传。湘西苗族鼓舞的形式独特、种类繁多,包含有“花鼓舞”、“踩鼓舞”、“团圆鼓舞”等,湘西苗鼓的艺术风格十分独特。在表演上,因表演者的表达情绪不同,分打鼓、踩鼓、嗲鼓等。此外根据鼓声传递的内容,还可以展现出多种多样的舞蹈姿态。如表现生产劳动的动作有:梨田、耙田、插秧、割谷、打谷,还有纺纱、牵纱、织布、砍树、锯料、扯炉、打铁等。表现生活方面的动作有洗脸、美女梳头。模仿动物的动作有: 大鹏展翅、水牛擦背、鸡公啄米、黄牛摆尾、猴子摘桃等。这些动作在代代相传中逐步形成了苗族鼓舞基本舞蹈的动作及特点。苗族鼓舞表演形式的多样化。一般根据其表演人数不同,可分为双人花鼓舞、男子徒手鼓舞、女子双人鼓舞、女子单人鼓舞、四人跳鼓舞、团圆鼓舞、多人鼓舞、盾牌鼓舞等。 “双人花鼓舞”,即架一面大鼓横于木架上,两女各打鼓的一边,同时起舞。凤凰县就有这样的风俗:新郎在春节时去岳父家拜年,岳父家门口设有一面大鼓,新郎和新娘进门之前必须合跳一次花鼓舞,于是就逐渐形成了一男一女的双人花鼓舞。猴儿鼓舞是苗族鼓舞中较原始的一种舞蹈形式,后来的单人鼓舞、双人鼓舞或多人鼓舞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猴儿鼓舞即是一种以摹拟猴子动作为主,围绕苗鼓而舞的鼓舞形式。它属于单、双人鼓舞的范畴,舞蹈除摹拟生产劳动以外,还要随着鼓点摹拟表演猴子摘桃、抓痒挠腮、戏鼓等动作,样子滑稽、诙谐风趣。其中夹杂着很多高难技巧 ,舞姿非常轻盈敏捷,情绪激昂。此舞既可化妆成猴相表演,也可摹拟猴儿状表演,都非常的引人入胜。女子单人鼓舞是苗族女性们最熟悉的一种舞蹈。表演时将一面大鼓斜放在鼓架上面,选出一妇女两手拿鼓棒一根,由另一个敲边进行伴奏,或敲包包锣与大锣进行伴奏。舞蹈者根据敲边的节奏,打鼓起舞。主要舞蹈动作有梳头、照镜、纺棉花、织布、插秧等等。男子单人鼓舞主要是由一人敲边伴奏,另一人击鼓表演。动作粗犷有力,节奏紧奏鲜明。打法有两种:一是拿鼓棒打鼓,另一种是赤手握拳打鼓。这种鼓舞的动作最多,有穿裆、转身、翻身、扯须、挖土、播秧、割谷、打谷、推磨、上山、下山等等。
苗族武术。苗语为“勾动”。它和“劳动生产”、“功夫”、“技术”属同音异义。谁的武艺好,则称谁为“汝勾动”。在湘西花垣地区尤为流行,2006年花垣县已将其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以提高搏斗技能为主旨而又能 “健体延寿”的全能运动,是湘西苗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具有气势刚烈,步法稳健,招法多变,劲力突出,发招狠绝的特点。苗族武术 源远流长。苗拳中的“蚩尤拳”据传诞生于公元前二十五世纪以前的蚩尤时代。据苗族民间传说,其武术立堂子念的《请师诀》和一般咒语所言,苗族武术始于“裒尤”,即蚩尤,乃九黎三苗之首领。苗族武术起源的主要原因是战争。人们为了提高格斗、械斗的技能和技巧,寻找一些方法与形式,湘西一带苗族称之为“舞拳舞棍”。在苗区,“舞拳舞棍”经久为习俗,蔚然成风,不管男女老少,几乎每人都懂得技击的常识和几手过硬的武功。其开展之经常及广泛,实为罕见。武术主要项目有拳术、气功、耍棍、甩连枷、扔流行陀等。
舞狮是苗族地区最盛行,苗族群众最喜欢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若逢正月玩年、“四月八”、“赶秋”、“上刀梯”、“椎牛”等,各寨的后生们要舞狮子来参加。随着简洁明快的锣鼓点子,一只只纹彩斑斓、威风凛凛,怒目相视的狮子或闪或扑,或趴或跃,忽面扬蹄嘶鸣,忽而龀牙裂嘴,从四面八方赶到“出闹势”(苗语称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叫出门热)的地方。苗族的舞狮活动流传很久,相传苗家古代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狩猎是他们十分重要的生产活动。有一次,一位老猎户带领青年猎手上山打猎,在密林中遇上一群猛虎凶猛地向猎手们扑来,箭射完了,火药打光了,只有用短刀或徒手同猛虎相拼。在这十分危急的关头,突然从林中跳出一对狮子,几个纵跳翻扑,鸣声如雷。猛虎有的被咬死了,有的带伤逃走了,雄狮救下了苗家猎人,不送了张狮皮,嘱今后遇到猛虎和妖魔,披着狮皮,学着他们腾跳、怒吼,自会消灾免难。从此苗家人视狮子为神物。平时逢喜庆节日,那些体强力壮的青年人,穿上自制的狮子皮,学着狮子的翻腾跳跃,嘶鸣怒吼,串乡走寨,表示驱妖除怪,祝贺节日幸福,苗家安乐。现在舞的狮子是苗民自己扎的,狮子头用石灰纸浆压模,并用彩笔画上鼻子眼睛,下嘴唇可以上下活动,狮身的皮毛,则是用苗家自织的各色花布和染色的苎麻编织而成。舞狮时,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身,一人要 “宝”,还要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队伍配合,在前面的是十对、八对甚至二、三十对的苗族短打“武装”。他们手持棍、刀、棒、枪等各种器械,在前头开路,边走边表演苗族武功的各种招势,动作整齐划一,气势威武庄严。跟着的就是耍“宝”武士,他们舒展优美的动作举“宝”引狮出山。跟着狮子后面的是戴着面具,手持大蒲扇的“罗汉”,不时做一些滑稽可笑的动作,十分惹人喜爱。最后是锣、鼓、钹、唢呐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那明快悠悠的交响乐,绕山转水可传数里。在花垣苗家,不管大人或小孩,只要一听到熟悉的乐曲,便知道:“狮子来了。”这是和汉族以及其他地方苗族所不同的地方。
舞龙,苗族人称为“舞融”。相传苗族始祖“普戒”是龙人,故苗人自认为是龙的传人。现今花垣苗族崇龙、敬龙仍是一个普遍的思想观念,所以视龙为吉祥、富贵的神物。每逢喜庆,往往选择龙日龙时,修房建墓必须选龙脉龙地,屋梁桥柱,无不雕龙画凤。舞龙也是花垣苗族群众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舞龙”一般在正月初三到十五,有时大的节庆也举行“舞龙”活动。龙头是用竹蔑扎成,糊上各色彩纸,画好龙眼,做好龙须。龙身是细蔑扎在的圆筒形,再用苗家的机织连成长长的龙身,在布上画上龙鳞。苗家的龙分黄、白、花三色,以三三九节起底,三九二十七节为最长。苗族舞龙要组织四五十人,先要有三、四对彩灯开路,继而是扎制的鱼虾、蚌、蝴等,象征着巨龙出宫,鱼类相伴,耍龙领头人手续一颗大红球开道,在锣鼓号角声中,巨龙摇头摆尾,穿山过林,走乡串寨,所到之处,鞭炮齐鸣。“舞龙”是一项运动量较大的运动。体力较弱的人还真难以担负起舞龙的重任。龙头一摆动,龙身的十几人甚至几十人要按照“龙出洞”、“龙观景”、“龙转身”、“龙抱柱”、“龙抢宝”、“龙戏水”、“龙归海”等套路,变换队形,你追我赶,时而仰身侧翻,时而旋转起跳。舞完一场龙,苗家后生们往往一个个都大汗淋漓。“舞龙”舞到正月十三到十五,就要“烧龙”。这一天成百上千的观众事先准备好了花炮和土制火药,将火药放进三四尺长的竹筒里,待龙绕场起舞时,就开始点燃引线,火药花和鞭炮花直对龙身喷去。而“要龙”的勇士们,为了炫耀自己的体魄、技艺和勇敢精神,有的脱下外衣,光着膀子,面对燃烧着的花炮和火药,随着龙头摆动按照套足翻腾跳跃,来往穿插。这时,“耍龙”人也要点燃预先备好放在龙头、龙尾的火炮筒,龙在翻舞中喷出朵朵烟花,时上时下,时弯时卷,整个场上一遍零海火花。“耍龙”的青年门,随着龙身的滚动,发出阵阵的吆喝声,此起彼应。在场内场外一片欢笑声中,苗家热热闹闹地“送龙归海”,结束了一年一度的“耍年龙”活动。
篮球,为外来体育运动,篮球运动约上个世纪50年代传入后,很快受到苗区很多年轻人热爱并追捧,成为苗区最热门的一项体育运动。董马库每逢苗历节日都会举办篮球比赛,届时吸引花垣、保靖、吉首等县市上百支球队赶来参加比赛,三个球场同时比赛,往往要赛至3-5日后才能决出冠军,球场上拼搏厮杀十分激烈。
山棋,下山棋,是苗族人民的一项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在苗寨,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会下山棋,成为他们歇脚休息的最好娱乐。赶场天在路边、在溪旁、在山坳歇担时,苗族人们喜欢随手拾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一“”形,两人蹲下来就可拉开战幕。对弈时,你放一草,我下一石;我隔断你的子,你拆除我的“锤”。
2013年2月17日,董马库乡卧大召村举办了中国首届“苗族巴代文化艺术节”,巴代文化学会组织了128人的苗师(巴代雄)队伍和189人的客师(巴代杂)队伍参加了此次祭祀仪式活动,来自花垣、吉首、保靖、古丈、凤凰、泸溪等县市50多个苗寨约4万苗族同胞齐聚欢度艺术节。节庆节目分表演类和比赛类共36项,分为文艺表演、舞龙舞狮、苗鼓舞、上刀梯、椎牛、苗歌6个赛区进行;其中椎牛仪式从13日开始到17日共进行24场,每天的法事各不相同;800名苗族青年男女参加了古老的跳鼓舞。这是花垣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苗族巴代文化艺术节,全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苗族传统文化艺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