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女子”张幼仪,旧思想支配对内生活,新思想支配对外事务

民国“奇女子”张幼仪,旧思想支配对内生活,新思想支配对外事务,第1张

在张幼仪的人生中,她的价值观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她虽然在西方也接受了西方的进步思想,但她并没有因此否定封建旧思想那一套,其实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接受了一个世界但又不愿去否定另一个世界,即便明知另一个世界是错误的存在。张幼仪将自己的人生分为“德国前”和“德国后”,其实这个分界线更形象说应该是徐志摩彻底抛弃她之前和徐志摩彻底抛弃她之后,因为张幼仪去德国的原因就是徐志摩明确的告诉她自己不要她了。这才有了张幼仪自我人格和独立意志的迸发,从而有了后来在民国商场叱咤风云的金融大姐大。张幼仪在民国商场上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她从未失手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幼仪这也算是情场失意商场得意了。

在上海,张幼仪生活了二十多年,在这里,她接手了正处在困境中的上海女子商业银行,那个时候张幼仪风四哥张公权在中国银行做总裁,上海女子商业银行请张幼仪过去做总裁,就是希望她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助银行从困境当中走出来,张幼仪也不辱使命,在四哥和上海金融界的帮助下,她带领银行走出了困境,这在当时成为美谈,张幼仪的名字也在上海金融界打响。张幼仪在掌管上海女子商业银行期间,始终称呼自己为副总裁,原因是四哥张公权叫总裁,自己不能和他平起平坐,从这样的细节当中不难看出,在张幼仪的思想深处依旧存在着封建旧思想当中的男尊女卑。

张幼仪称得上是民国的一个“奇女子”,她的身世经历自在不必说,她的思想也同样担的起一个奇字,她用西方的新思想去处理商业上的事情,却在生活中让自己被自幼在家中接受的那一套旧的思想去支配。张幼仪就是如此,中国古代女子就是如此,幼年为父母而活,嫁人为丈夫而活,最后还要为儿女而活,她们在生活中想要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张幼仪的前半生“德国前”自不必说,她顺从家里人的安排嫁给了徐志摩,又为了徐志摩在家中上孝公婆下育儿女远赴欧洲照顾徐志摩的生活。在与徐志摩分开之后,为了顾及家中的颜面,张幼仪四哥曾告知张幼仪希望她在五年之内不要找男友,因为在那个时候,夫妻双方离婚,普遍被认为过错方在女人,张幼仪如果过早的结婚,张幼仪和张家都会被别人戳脊梁骨,正因为这个原因,张幼仪错过了她离婚后的第一个可能结婚的对象罗家伦。

时间飞逝三十载,张幼仪终于又碰到了一个能够许配的人,他就是张幼仪的第二个丈夫医生苏纪之,在和苏纪之在一起的时候,张幼仪曾向二哥、四个还有远在美国的儿子徐积锴征询意见,她的二哥张君劢给张幼仪回复电报,一会是“好”过会又发来一封说“不好”,如此反反复复,踌躇数次之后,张君劢终于给了一个准确的回复,让张幼仪自行决定,一直然张幼仪遵循内心的四哥张公权则并没有回复,其实这已经是最好的回复,就是让张幼仪自己决定,徐积锴的回复非常明确,完全尊重母亲的决定。

从此不难看出,即便徐家和张家在感情问题上都对她有亏欠,但是张幼仪在决定情感问题的时候,那马已经进入晚年,她还是要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果,有人不能同意,恐怕张幼仪还是会放开这段迟来的感情,张幼仪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以及她处事的沉着和冷静,完全就是一个化茧成蝶的女强人,可是在生活里和感情问题上,她完全没有丝毫的强势可言,完全就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旧社会家庭中走出来的传统女人。如此巨大的反差也让人不得不感叹,张幼仪真的是一个“奇女子”。

  《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1928年在出国欧游的归途中写下的,下面是我整理的,以供大家阅读。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菸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不过当时的徐志摩留下的是英文版的《再别康桥》,当时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翻译过来的。

再别康桥诗人徐志摩求学历程

小时在家塾读书,十一岁时,进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从而打下了古文根柢,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1910 年,徐志摩满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来到[1]杭州,经表叔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现为浙江省杭州高阶中学,与郁达夫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一生的第一篇作品。同时,他对科学也有兴味。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

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接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同年十月,由家庭包办,与上海宝山县罗店钜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

生性好动的徐志摩并没有安心念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1916年秋,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在北方上大学的两年里,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这高等学府里,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这又燃起他对文学的兴趣。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梁启超对徐志摩的一生影响是大的,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徐梁虽系密切的师徒关系,但他们二人的思想差别还是存在的,已经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他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争取婚姻恋爱自由。

他在北方上大学时期,亲身感受了军阀混战的场景,目睹屠杀无辜的惨象。他厌恶这“抹下西山黄昏的一天紫,也涂不没这人变兽的耻”徐志摩:《人变兽》战歌之二的社会,他决计到国外留学,寻求改变现实中国的药方,实行他心中的“理想中的革命”。

徐志摩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启行赴美文》的爱国热情,离开北大,1918年8月14日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留学第一年,进的是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他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以期自己将来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入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徐志摩他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的种种知识。是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也辗转波及到远隔重洋的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同时,他的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徐志摩在美国待了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他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买舟横渡大西洋,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故,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结果“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著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这时,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皇家学院。

徐志摩在英国也住了两年,在英国,尤其是在康桥的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乃是因为他以为现实社会是丑陋的,生活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是纯洁的,美好的,为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医治当前生活的枯窘,最好的办法是: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向自然的单纯。只有接近自然,才能回复人类童真的天性,社会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

他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接受了“吸菸的文化”,他是那么赞赏英国,那么留恋牛津和康桥。他喜与英国名士交往,他广泛地涉猎了世界上各种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在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他创作的意念。他开始翻译文学著作,他翻译了英国作家曼殊斐儿的几个短篇,德国福沟的小说《涡堤孩》,法国中古时的一篇故事《吴嘉让与倪阿兰》,义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死城》和伏尔泰的作品《赣第德》。同时,他诗兴大发,写了许多诗,他的“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指康桥妩媚河中的两岸”徐志摩:《康桥再会吧》。他崇拜的偶像不再是美国的汉密尔顿,而是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

  再别康桥诗人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与诗本来是一无家族渊源,二无个人癖好,可是,在英国康桥大学留学期间,却一反往常,不写则已,一写不止,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暴发期。这时期他虽然写了那么多诗,但现今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的也仅有二、三十首,大部分都散失掉了。但从尚能见到的有限的诗篇中,还可以约略窥见徐志摩初期诗作的状况和他的思想印痕。

这时的徐志摩为什么写诗象著了魔似的,他是怎么暴发诗情的

首先,与他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是他生活的康桥的环境触发了他的诗兴,点燃起他的创作欲念的。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吸菸与文化》。因此,这时期,他创作了象《夏》、《夏日田》,此时,他的个人生活“照着了一种奇异的月色”。

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人艳如花”的“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随后谈起恋爱,并有谈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像《情死》、《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再有,他所以倾向分行的抒写,是他接触了大量的英国文学艺术,拜伦、雪莱、济慈、哈代等的作品令他入迷。他吹着了这股“奇异的风”——欧风,他踏着他们的路,于是借助诗的形式,把他的思想感情“奇异”的表现出来。

因此,徐志摩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不无感慨,异常兴奋,他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当时的抱负和志趣,而且形象地传达出他的诗绪汹涌的状态,他开放创造的喷泉,他放喉歌吟,因此,他要做一个诗人了。这些早期诗歌,总的是调子清新,情绪高扬,反映了“青春的呼唤,燃点着希望灿灿”徐志摩:《春》。同时,也开始多方探求新诗的形式,诗式比较多样,但尚未定型,有自由体,新格律体,也有西洋诗体,甚至还有无标点诗,但讲求音韵、节奏,格式的匀称和整齐,要求“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这也正是徐志摩作诗的一贯追求。

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但思乡怀国之情缠绕着他,于是在1922年8月离开欧洲,启程回国。回国途中,曾在新加坡、香港、日本稍作停留,经历两个月的旅程,于10月15日到达上海。

回国后,徐志摩开始了另一种生活。现实社会的纷扰,扰乱了他内心的平衡,有时还感觉精神上的烦闷和焦躁。于是他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诉之笔端,开始了文学创作的生涯。

这一切,都要从1915年的隆冬说起。那一年,徐志摩与张幼仪结了婚。然而,本该浪漫温情的洞房花烛夜,徐志摩却冷漠至极,敷衍了事地行使了作为丈夫的义务。张幼仪其实是名门望族之后,见过她的人都评论说“线条甚美,雅爱淡妆,沉默寡言,秀外慧中”。但到了他眼里,她的沉稳踏实却成了僵硬乏味,呆板无趣。

徐志摩似乎忘了,他还有一个家庭。他和林徽因的联系,也一直没有断。1921年春,徐志摩取得了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的资格,和张幼仪一起搬到了沙士顿乡下居住。他却每天早上都以导师喊他帮忙为借口急匆匆地出门,然后跑到伦敦与林徽因见面。后来,林徽因也选择与徐志摩不辞而别,决然回国。

离婚后,徐志摩立即回国,试图追回林徽因。林徽因已经被许配给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徐志摩备受打击,但因林徽因与梁思成还没正式定婚,所以他没有放弃。徐志摩对此视而不见,坚定不移地挖墙角。尽管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学生,但次数多了,还是被梁思成给轰了出去。最后,还是林徽因亲手断了他的念想,说她马上就要和梁思成去美国了,他们必须“离别”。几年后,徐志摩在北平交际场找到了另一位灵魂伴侣。19岁的陆小曼,正是“京城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不过,当时的她早已罗敷有夫。她的丈夫王赓,与徐志摩是故友。日防夜防,兄弟难防。

在他的猛攻下,陆小曼决心开始新生活,甚至堕胎打掉了王庚的孩子。王庚无奈,只得同意离婚。众所周知,徐陆两人的婚后生活也并不顺利。陆小曼染上了毒瘾,终日吸食鸦片,徐志摩为了让她继续过奢侈生活,不得不在多个工作中奔波。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在南京会见故友后,搭上了邮机。第二天,这架邮机在一片大雾中撞山炸毁。这位浪漫多情的诗人,终于如来时一般轻轻地离开,死时34岁。

其实,张幼仪的故事既悲惨又励志,她被徐志摩无情的抛弃,之后奋发图强,成为女强人并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一、强扭的瓜不甜,徐志摩对张幼仪的印象一直是乡下土包子

徐志摩家是江南的富商,他的家族经营很广,电灯厂、蚕丝厂、布厂、酱厂、钱庄等,徐志摩作为唯一的男丁,从小备受宠爱。

张幼仪家同样是名门望族,她的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为著名医生,二哥张嘉森曾做过段祺瑞内阁国际政务评议会书记长和冯国璋总统府秘书长,四哥张公权曾担任中国银行总裁。

有一次张公权在巡视杭州的教育工作时,看到了徐志摩的考卷,他对徐志摩的才华赞叹不已,于是便托人向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说媒,将妹妹张幼仪许配给徐志摩。张家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地位,与他们联姻是徐家求之不得的,于是徐申如欣然同意。当年在双方家长的安排下,徐志摩与张幼仪订婚,那年徐志摩16岁,张幼仪才13岁。

徐志摩看到张幼仪的照片时,非常不屑,轻蔑地称之为“乡下土包子”。其实看过张幼仪的照片的人都知道,她虽然不是特别漂亮,但并非土包子,还是挺有气质的。

那么徐志摩为何如此轻视张幼仪呢?张幼仪12岁时江苏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5岁就辍学,她只读过三年书,而且她年幼时母亲曾经帮她缠足三天,虽然在她哥哥的反对下最终取消缠足,但是在接受新式思想并且才华横溢的徐志摩眼里,张幼仪是旧社会培育出的旧思想女子,两人在精神层面注定难以交集。

后来徐志摩曾经带了一位穿西服,裹小脚的女人与张幼仪见面,之后张幼仪对徐志摩说感觉那位女子小脚和西服不搭调。徐志摩咆哮着说:“我知道,所以我才想离婚!”在徐志摩的眼中,张幼仪就是那过时的小脚,他自己则是新潮的西服,小脚注定配不上西服。

1915年,在家人的张罗下,18岁的徐志摩非常不情愿地与15岁的张幼仪结婚。

二、痴情女被负心汉在异国他乡无情抛弃

1918年,张幼仪为徐志摩生下长子徐积楷,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国留学,1919年转往英国。

1920年,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他们在英国的沙士顿落脚。同年,徐志摩邂逅了他一生的最爱林徽因。

林徽因是民国四十美女之一,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子,这样的人才是徐志摩渴望拥有的,于是他向林徽因展开热烈的追求。

尽管林徽因也被徐志摩的才华打动,但是她不忍心破坏他的家庭。

为了和心上人长相厮守,徐志摩准备与张幼仪离婚,此时张幼仪正怀着第二个孩子。

徐志摩要求张幼仪打掉孩子,张幼仪难过地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

徐志摩冷漠地回应:“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的呢,难道人家就不坐火车了吗?”

张幼仪心碎了,她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因此拒绝离婚,徐志摩干脆一走了之,狠心地将张幼仪一人抛在异国他乡。

张幼仪只有写信给在巴黎的二哥张嘉森求救,张嘉森将张幼仪带往德国,安顿在七弟那里。

1922年,张幼仪在柏林生下次子彼得。

这时一直杳无音讯的徐志摩露面了——不是为了看张幼仪母子二人,而是为了逼张幼仪离婚,因为林徽因已经回国,徐志摩急着回国追她。

哀莫大于心死,看着绝情的丈夫,张幼仪知道一切无法挽回,她平静地签下离婚协议书。

三、离婚后涅槃重生,成为上海滩女强人

坚强的张幼仪没有被不幸击垮,她在柏林刻苦攻读德语,并进入德国裴斯塔罗齐学院学习幼儿教育。

命运似乎要考验这个不幸的女人,彼得在三岁时夭折。1926年张幼仪带着次子的骨灰回国,安葬完毕后,张幼仪来到上海,在这里闯出一番天地。

张幼仪最初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一个学期后,上海女子商业银行的人请她担任总裁。

张幼仪只同意出任副总裁,上任后,她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在她的打理下,银行起死回生,重唤生机。

不久后张幼仪还与弟弟以及几个朋友(包括徐志摩)开设了云裳时装公司,她出任总经理,由于公司的时装款式新颖,做工精良,成为当时引领上海时尚的潮流地带。

离婚后的张幼仪活出了精彩,她证明了自己不是土包子,她也可以是女强人!

四、单身31年后终于觅得真爱

1949年,张幼仪的儿子和儿媳妇在美国留学,她带着4个孙子孙女定居香港。

1952年,张幼仪决定带孙辈前往美国与儿子团聚,但是当时港英政府规定,一个家庭必须留下一人住香港,张幼仪决定自己留下,把四个孙子孙女送往美国。

之后张幼仪在香港找了一份工作——替一位离异的苏纪之医生教育他的4个孩子。

苏纪之性情温和,心地善良,他的前妻弃他而去,留下4个孩子由他独自一人抚养。

相似的遭遇,让两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在长期交往中,张幼仪被苏季之的善良和体贴打动,张幼仪多年紧闭的心扉重新打开。

有一天张幼仪和几位朋友在家打麻将,此时她苦无不能去美国与儿孙团聚,朋友给她出主意——找人假结婚,婚后把假丈夫留在香港,她就可以去美国了。

此时苏纪之刚好进来,于是张幼仪的朋友请苏纪之与张幼仪假结婚。

苏纪之痛快地答应了:“不必作假,真的亦可。”

1953年8月,53岁的张幼仪结束了31年的单身生活,与苏纪之在日本东京喜结良缘。

两人恩爱地携手走过二十年,直到1973年苏纪之因病去世。

五、胸怀宽广,以德报怨对待徐志摩和徐家人

尽管徐志摩的绝情曾经刺痛张幼仪,但是她从来没有怨恨徐志摩和他的家人。

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后,徐志摩的父母心疼张幼仪,将她认作干女儿,因此她不必离开徐家。

张幼仪照顾两位老人的起居,在他们病逝后,张幼仪以义女的身份为他们操办身后事。

1931年徐志摩遭遇空难去世后,他的妻子陆小曼不愿相信这一事实,拒不认领徐志摩的遗体。

张幼仪派人带着徐积楷前往处理徐志摩的后事。之后张幼仪知道陆小曼生活拮据,于是以徐家的名义每月寄钱给陆小曼。

六、结语

张幼仪所处的年代,处在新旧思想碰撞的时期,许多名人都曾反抗这种包办婚姻,比如孙中山、胡适、鲁迅和徐志摩等人都对他们的原配夫人不满,并希望作出改变。

这些女子是旧社会思想毒害的牺牲品,她们本身并没有错,很多人都善良淳朴,比如张幼仪、孙中山的夫人卢慕贞、鲁迅的夫人朱安,她们都听从丈夫的要求,放手让他们自由飞翔,其实她们都是时代的牺牲品。

张幼仪晚年回忆和徐志摩的感情时说到:“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跟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可惜的是,张幼仪对徐志摩的爱从来没有被他认可。幸运的是,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后,独立自强,依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空,最终收获了真正的爱情。

结了,这个百度上有,就是这一段“解放前夕,张幼仪赴香港,1954年与与医生苏某成婚。苏医生曾留学日本,在上海行医,也是离异有子女。1967年,张幼仪67岁的时候,曾和苏医生一起,到英国康桥、德国柏林故地重游。她站在当年和徐志摩居住过的小屋外,没办法相信自己曾那么年轻过。第二任丈夫过世后,张幼仪到纽约居住。 在共同生活了28年后,1972年苏医生病死,张幼仪赴美,1988年病死于纽约,是诗人情感生活中,活得最长的人。”

1953年,53岁的张幼仪在香港要和苏季子医师结婚时,写信给二哥和儿子征求意见,二哥君励很犹豫,回信说:“兄不才,三十年来,对妹孀居守节,课子青灯,未克稍尽绵薄,今老矣,幸未先填沟壑,此名教事,兄安敢妄赞一辞?妹慧人,希自决。”

幼仪在给儿子积锴的信中有“儿在美国,我在香港,展昏谁奉,母拟出嫁,儿意如何?”积锴回信云:“母霜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够劳之恩,昊天罔极。今幸粗有树立,且能自赡,诸孙长成,全出母训,去日苦多,来日苦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幼仪有子如此,平生可慰!在今天也许平常,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其子有心如此,实在难得,“母如得人,儿请父事”令外人也动容,徐氏父子实非常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080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