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位于哪里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位于哪里,第1张

属于: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

富宁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邻接越南。富宁县总面积5459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新华镇,邮编:663400。代码:532628。区号:0876。拼音:Funing xian。

基本概况

富宁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与越南河江省接壤,东部和北部分别与广西百色右江、西林、田林、那坡、靖西五县(区)毗邻,西与文山州的广南、麻栗坡两县相连,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国道323线贯穿县境,是云南通往广西、广东等沿海地区的重要门户。 富宁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323国道和正在建设中的衡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云南通往广西、广东等沿海地区的重要门户。全县辖15个乡(镇)、145个村(居)委会,总人口391万;国土面积535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6%。

这里曾是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土地肥沃、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因盛产八角,被誉为“中国八角之乡”。

详细内容

历史沿革

富宁古为句町县地,西汉隶__郡,蜀汉以后隶兴古郡,北周废。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地,唐前期为僚子部,隶岭南道,后为黔中道地。宋初属邕州,皇祜五年(1053年)后为特磨道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境内置富州、安宁、罗佐三州,属广南西路宣抚司。明初,安宁、罗佐并入富州,属广南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建富州城,治所在普厅(今县城),崇祯中州治所移驻皈朝(今归朝镇驻地),仍称富州,又称土富州。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设广南府分防普厅塘经历,驻普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土归流。二十八年(1902年)州治所从皈朝移驻普厅,称富州厅抚彝府,同时改普厅塘经历为巡检,移驻剥隘(今剥隘镇驻地),仍为广南府节制。1912年改为富州县,属云南蒙自道。1937年,以古富州、安宁州各取一字组合命名富宁县,属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建国后,仍称富宁县,1960年属文山专署,1958年改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市政建设

名优特产 旅游风光 综合指标

富宁县市镇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县城为核心,以沿交通干线为骨架,以中心小城镇为基础,重点建设富宁县城、归朝、剥隘、田蓬带动周边乡镇建设,大力培植支助产业,走市场化道路 剥隘七醋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末清初就畅销东南沿海一带。其制作选料精良,生产工艺独特,水质优良,具有味道浓烈、酸而不涩、绵甜爽口、久存不坏的特点,为国内其他醋品所不及驮娘江于2000年9月被评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驮娘江景区是一个集壮乡田园风光、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熔岩河谷地貌独特景观为一体的一个自然保护区。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60万元,增长3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488万元,增长107%;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12022万元,增长2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93万元

民族风情 远景规划 人文古迹 资源优势

新时器时代,富宁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民族共同体。壮族为土著民族,汉、瑶、苗、彝等民族随势入居,前后不一。 “十五”期间,富宁县将以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统揽全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绿色经济强省” 富宁古为句町县地,西汉隶__郡,蜀汉以后隶兴古郡,北周废。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地,唐前期为僚子部,隶岭南道,后为黔中道地。 初步探明我县金矿储量29吨、铅锌矿储量36万吨、水晶矿375吨、钛矿43万吨、铁矿518万吨、锰矿58万吨、锑矿10万吨、煤矿12亿吨

行政区划

富宁县辖6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新华镇、归朝镇、剥隘镇、里达镇、田蓬镇、木央镇、板仑乡、谷拉乡、者桑乡、那能乡、洞波瑶族乡、阿用乡、花甲乡。

2000年,富宁县辖5个镇、10个乡:新华镇、里达镇、皈朝镇、剥隘镇、田蓬镇、睦伦乡、花甲乡、那能乡、谷拉乡、者桑乡、洞波瑶族乡、木央乡、阿用乡、板仑乡、郎恒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8291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新华镇 47125 归朝镇 39262 剥隘镇 20288 里达镇 21027 田蓬镇 32961 板仑乡 24738 谷拉乡 24091 者桑乡 14740 那能乡 18303 洞波瑶族乡 36014 阿用乡 17323 花甲乡 21566 睦伦乡 17814 木央乡 29042 郎恒乡 18619。

2003年,富宁县行政区划:

新华镇 辖:团结社区、文华社区、新兴社区、那平村、坡地村、格当村、岩纳村、坡油村、各甫村、腊拱村、力追村、那农村。

归朝镇 辖:归朝村、孟村村、那腊村、百油村、里马村、里呼村、那旦村、架街村、百社村、登冒村、龙山村、龙跃村、龙绍村、龙门村、旧寨村。

剥隘镇 辖:剥隘街道居委会、剥隘村、那长村、那良村、百洋村、板达村、者宁村、甲村村。

里达镇 辖:里达村、中坝村、小木匠村、牛场村、里拱村、达孟村、小里达村、那坡村。

田蓬镇 辖:田蓬村、龙哈村、下寨村、木卓村、金竹坪村、大坪子村、下坪寨村、龙修村、碗厂村、中厂村、庙坝村。

板仑乡 辖:板仑村、木都村、四亭村、瓦窑村、弄楼村、弄歪村、郎六村、平纳村、龙迈村、木腊村、龙洋村。

谷拉乡 辖:龙色村、峨村村、马贯村、新村村、谷桃村、多贡村、龙灯村、那龙村、平蒙村、立达村、能地村。

者桑乡 辖:者桑村、那马村、安哈村、平安村、弄所村、民村村、百民村、百恩村。

那能乡 辖:那能村、弄停村、那瓜村、登合村、那吉村、那法村、那拉村、六温村。

洞波乡 辖:洞波村、洞洪村、里那村、那哈村、安那村、坡甫村、洞塘村、坡令村、芭莱村、那达村、那沙村、三湘洞村。

阿用乡 辖:阿用村、那柳村、那翁村、里往村、者兰村、那来村。

花甲乡 辖:花甲村、里色村、龙三盘村、那耶村、木垢村、戈里村、炮火村、达木村。

睦伦乡 辖:睦伦村、中寨村、寒洞村、木树村、下者梅村、田坝村、木兄平村。

木央乡 辖:木央村、木贵村、大坪村、木杠村、普阳村、木令村、上寨村、木树村、木思村、木寒村、木匠村。

郎恒乡 辖:木坝村、那连村、八龙村、安良村、田房村、戈桃村、者斌村、上农村、那年村。

2006年,撤销郎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田蓬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睦伦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木央乡,并将木央乡改设为木央镇,镇政府驻原木央乡政府驻地。

革命老区,历史悠久。富宁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是骆越人栖身繁衍之地。秦时属句町部族,宋朝属特摩道隶邕州,元朝在富宁境内设置富州、安宁州、罗佐州,明朝将安宁、罗佐二州并入富州,1912年设置为富州县,1936年改为富宁县至今。在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张云逸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红七军开辟了以富宁七村九弄为中心、覆盖滇黔桂3省28县的革命根据地,成为云南省创建时间最早、斗争范围最大、坚持时间最长的红色革命根据地,1997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

区位良好,资源丰富。富宁县是文山州乃至云南省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桥头堡”,东部和北部与广西右江、那坡5县区相邻,西与文山州广南、麻票坡两县相连,南与越南河江同文、苗旺两县接壤,处在两国三省九县结合部;县城距百色火车站175公里,距防城港490公里,北海港630公里;距中越边境70公里,国境线长75公里,边陲重镇田蓬镇属国家二类省级边境贸易口岸。富宁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全县热区土地面积占65%;年平均气温193℃,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年均日照1804小时,属南严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尤其盛产八角,总面积达32万亩,质量居全国第一,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特产经济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八角之乡”。水能理论蕴藏量24万千瓦,可开发21万千瓦。已初步探明有金、煤、铁、锰等20多个矿种,其中褐煤储量超亿吨,金矿储量达29吨。

民族聚居,风情浓郁。富宁境内居住着汉、壮、苗、瑶、彝、仡佬6等种主体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64%,仅壮族就占54%。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柔情”文化,古老神秘的彝族铜鼓舞、雄浑粗犷的盘王歌舞、精湛细腻的苗族芦笙舞独具特色,尤其是壮剧源远流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壮剧繁衍地之一。

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境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溶洞岩石星罗棋面,有神奇如画的驮娘江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者桑热带原始森林、归朝田园风光、里达鸟王山、睦伦溶洞群、田蓬边境异国风光,史称“滇之胜景”、“粤地风光”,旅游开发潜力大。

加快发展,前景广阔。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发扬“团结实干促发展,创新高效争一流”的富宁精神,牢牢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高速、扩大对外开放三大重点,培育林、畜、矿、电四大支柱产业,作好构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大通道绿色经济带建设、扶贫开发、招商引资、劳务输出五篇文章,推动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0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7100万元,同比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39820万元,同比增长5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38收入万元,同比增长249 %;农民人均纯收入1146元,同比增长10%。以水、电、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村通路、村村通电的目标基本实现,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县城规模从1998年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4平方公里,展现了“云南东大门”的良好形象。

旅游资源

普阳瀑布位于富宁县木央乡普阳村,距县城44公里,在南利河上游。瀑布两侧,峭壁如削,怪石睁峙。山上林木葱笼,野花烂漫,清香溢于幽谷。瀑布落差96米,宽20余米,瀑布上依悬崖,下临绝涧,直泻而下,如洪波决堤,似匹练悬空,水石相搏,雪花四溅,声闻数里。阳光照射,宛如七色彩虹,其声其景,蔚为壮观。

柔情富宁

壮族--山歌婚姻

壮家人说:“山歌是第一个媒人。”此话一点不假。壮族男女青年从认识到完婚,都在山歌中进行。有人戏为“山歌婚姻”。素昧平生和男女青年,他们用山歌结识,传情:男:“初相会,难称呼,妹在哪个山头住?无路可曾识妹屋?” 女:“初相会,我俩歌友来称呼。妹在白云山顶住。无晴(情)相见也模糊!”风吹马尾千条线,高机打布万条纱,不知哥你叫什么,不知何处是你家?”

要是姑娘有意,第二次见面就送一双亲手做的布鞋给对方。男的则回赠毛巾一条,袜子一双。经过了解,双方情投意合,男方便到女方家去求婚。如果女方父母同意,就送男方一双布鞋和一匹布。

订婚时,双方交换庚书,商定完婚日期。婚期到了,男方邀请几位女歌手(须是姑娘)去接新娘。女方也按对等人数请几位女歌手送新娘。迎队伍一到,立即遇到女方歌手的挑战。先在饭桌上对唱,饭后,有些小伙子也参加进去,大家一直唱到第二天早晨。

新娘被接到男家,新郎的长辈就说:“良辰到了,快用歌声谢谢送亲的歌手吧。”于是男家的歌手唱开了:“多谢了,多谢诸送亲来。不是春风化细雨,哪有百花满寨开。”

他们时而唱传统歌词,时而即兴编唱。对了一阵后,男方推一位小伙代表新郎,女方推一位姑娘代表新娘,互问互答,把对歌推向高潮。

照壮家习惯,新郎新娘要在完婚后的第四天才能同居,第二天新娘要随送亲歌手们回娘家。在送行途中,双方还要对歌。大家一边走,一边唱:“走了来,下回转来摆歌台,幸福山歌年年唱,如同江水滚滚

2019年3月15日,富宁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富宁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左右江片区)。

2016年7月,富宁县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和尚叹》小嘛啊小和尚,头光光,袈裟披身上,小木鱼敲了乒乓,念佛有嘛有烧香。忽然刮过一阵风一股香味飘过墙,阿弥托福 是什么贼辣辣的香。 U/ Y) u6 T, }$ W6 O; i9 l) D( W2 L) i0 I' Y《尼姑叹》尼姑坐在庙堂四季花儿为谁开放,背地里埋怨我的亲娘, C7 2 J g) I, ~) |9 l l1 w人家的儿女成双配对啊,可怜小奴我来梳妆啊,掐朵鲜花儿插头上啊,插也插不上,为什么插不上?(孙:怎么插不上啊?)你妈是个秃亮亮。(孙:玩去!还真彻底是怎么着?)《和尚尼姑唱山歌》3 t) u0 _4 @ V% F2 S; \' O% ~小尼姑,笑哏儿噶,叫了声和尚听哏呀:你往姑娘的脸上看起名叫做什么花?& Q5 / e2 L: s9 |+ T小和尚,笑哏儿嘠,叫了声姑娘听哏呀:我往姑娘的脸上看起名叫做玫瑰花。) W4 ^% K# o8 d9 a7 [' L6 `小尼姑,笑哏儿噶,叫了声和尚听哏呀:你往姑娘的耳朵上看起名叫做什么花?& V" o- G, _: Y# u5 k$ o小和尚,笑哏儿嘠,叫了声姑娘听哏呀:我往姑娘的耳朵上看起名叫做牡丹花。 G; D ~& Y+ }; P$ c小尼姑,笑哏儿噶,叫了声和尚听哏呀:你往姑娘的脑袋上看起名叫做什么花?小和尚岳云鹏笑场~台下111111111}(孙:这是你笑场啊?是我爸爸笑场啊?岳:你挑一个!孙:我不挑了,我先说了你头里了我。岳:告诉优酷的朋友们孙:哈哈,哪儿啊?岳:你爸爸笑场了!孙:没,没有!像话吗?" ^/ f E) e3 |: v& O, g \9 S! k小和尚,笑哏儿嘠,叫了声姑娘听哏呀:我往姑娘的脑袋上看起名叫做大松花。 Z$ `8 |& q7 a/ j8 G j- D/ p《杨家庄》3 o6 _! G: D6 Q/ e9 @ e( [8 w在城东有一个那是杨家的庄啊,有一个老员外他就本姓杨啊。3 n' E0 d, t9 S! R J一辈子无有儿所生下一个女儿啊,这姑娘长得强婚姻大事没有妥当啊,; a( g0 M: W7 R4 V5 i6 e杨姑娘终朝每日盼想夫郎啊。这一日闲下来无事站在门旁啊,走过来叫孙越俊俏的郎啊,大眼珠子高鼻梁闲来没事嚼冰糖,走上前来尊姑娘。这姑娘长得可是真漂亮啊,杨姑娘看看四外无有人行啊。2 x$ R; S" Z: D低言悄语口尊相公啊,今天晚上咱们来相会啊,要相逢在三更。来趟我家中不中啊我丈夫不在家啊(我爹妈不在家)咱们俩个里个儿楞啊。 l% |, h( i1 l9 [' _《送情郎》一不叫你又来呀啊,二不叫你愁啊,三不叫你穿错了小妹妹的花兜兜哇。小妹妹地兜兜本是一个银锁链儿啊,情郎哥的兜兜八宝镀金钩啊。小妹妹送我的郎啊(哟哟)送到了大门东啊,偏赶上这个老天爷下雨又刮风啊。; B c Q7 j) X) D a: S刮风不如下点小雨儿好哇啊,下小雨儿留我的郎多带上几分钟啊。小妹妹送我的郎啊(哟哟)送到了大门南啊,顺腰中我就掏出来两块大一元那。这一元留给我的郎买上一张火车票哇啊,这一元给我的郎买上一根中华烟那。小妹妹送我的郎啊(哟哟)送到了大门西啊,一抬头我就瞧见了有一个卖梨的呀。 I3 y! a, n) @+ U1 \% A; q k我有心给我的郎买上梨两个啊,又想起身子虚吃不得那凉东西啊。/ v U; \+ y; P0 T: M) c q小妹妹送我的郎啊(哟哟)小妹妹送我的郎啊(哟哟)小妹妹送我的郎啊(哟哟)。送到了大门儿北啊,一抬头我就瞧见了王八驮石碑啊,若问这王八犯了什么罪啊,$ e" x7 v3 r1 {5 }: f只因为他说相声桌子挡住了腿啊。$ N6 M# p' e& ^" f4 f! ~ s' F- i$ C0 t4 j9 v, d) g9 n" q& @% n+ G6 m二人转《双回门》7 z B1 x8 m$ n3 g4 E% @1 {& k$ _( \岳:等到大年初一的时候回娘家串门子要个一般家庭说两句就完了,他们家非得唱。(孙:习惯了)岳:他还喊他媳妇呢,媳妇啊!媳妇出来吧!媳妇(台下手机响~)0 l' T! n p" j" C% f先把手机关了,媳妇。(孙:你看男的女的你就说啊。)出来吧!; J' o+ X/ |- e" I4 _' [0 J) T& _( _+ o5 Y2 L正月也是里啊,正月初三四儿啊,单位里放年假咱们两个去串门啊。转回身来叫了一声他呀,你过来我有点事咱们两个人儿啊抱着孩子啊去串门啊,当天去咱们当天回儿啊看一看我爹我妈你的那个老丈人儿啊哎嗨哎嗨咿呀啊。孙越心中想啊我算什么东西儿啊(孙:哎嗨!我拎点什么东西儿),6 H7 U9 A; q% c槽子糕大八件马粪来一斤儿啊(孙:送你们家去,一样儿来一斤儿)转回身来打开箱子柜儿啊取出来我的心上衣儿啊,裤子本是所料的儿啊(孙:所料的?毛料子儿的),' M( _" b2 P n v- v Z l3 裤子本是毛料子儿,枪毙哪天穿过一回儿啊(孙:别,可不就穿一回吗?结婚)。到今天穿上它还是那么合身儿啊哎嗨哎嗨咿呀啊。二人往前走哇,来到了自家门啊,/ P5 i: X& @( B- ] q七大姑八大姨迎出来人一群儿啊,丈母了接过孩子亲了个嘴儿啊,呸!呸!(孙:嚯~别啐了!亲!),这个孩子啊真有哏儿啊,肥头大耳儿双眼皮儿啊不像他的舅也不像他的姨儿啊,0 P2 `; G1 ]' r8 Q, X! \$ [真正像他的爹~(孙:我!)王八糕子儿啊。

      七月三十日下午,我们班集体活动,来到霍童村。雨中的霍童民俗文化街更富诗情画意。同学们三三两两在一起,穿着崭新的鲜艳的蓝色红色衣裳,撑着一把把五颜六色的小雨伞,漫步在独具明清时代风情的古街老巷。也给略显寂寥的狭长幽静的古街增添了勃勃生机和亮丽色彩。和风细雨中,淡定从容。不经意间,我走进了一家屋顶上盖着厚厚的青黛色瓦片的古宅。古宅厅堂正中央有一幅霍童山水画,上方是一篇《霍童山歌》,作者(明)崔世召。山歌的两旁有一副对联:“双星渡河渡来福禄寿喜,麒麟送子送进富贵荣华”。纸张的颜色新鲜红润。这对联比较明显是婚联。祖宅有后裔青年结婚,按照传统习俗,到祖宅厅堂张贴婚联,并且焚香爇烛向列祖列宗报告喜讯。

        我对于民间民俗比较感兴趣,又没有时间细细品读,就用手机拍了下来。近日,偶有闲暇时间,翻出来慢慢读之。极像黄牛吃草,如今反刍咀嚼体味之。

      一般来说,山歌是民间文化艺术,大众创作的。而这首山歌是经过文人之手笔,精雕细琢创作而成的。作者是明代霍童村举人崔世召。

        山歌是一首七言古体诗,作者满怀深情盛赞天地大美霍童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无比热爱!山川奔涌,极写霍童山磅礴气势。“碧海微茫望蓬岛,清都隐约桃花村。”极写霍童山是东南形胜,屹立高山,面朝大海。大可与神仙居住的蓬莱,清都媲美,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大赋手法,极其夸张铺陈之能事。情满怀,歌满山,豪放奔腾。相传,霍童山古称霍桐山。山高,溪低,临海,九十九峰形如莲花。霍林洞天名列“三十六小洞天”之首。 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唐玄宗将霍桐山敕名为“霍童山”。 “霍林洞天”敕名“霍童洞天”。  这么美的山水难免会给人羽化登仙的幻想。对于人间仙境,道教人士情有独钟。人间仙境是道教之家。道教人士,渴望在此寻找通往远方的路。难怪有那么多道教人士争先在此潜心修炼。

      身在远方,思远方。山水田园,比较适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自古靠天吃饭,碰上圣上英明,天下无事,加上风调雨顺,没有天灾人祸,人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温饱解决之后,培养人才,苦读诗书,求取功名,兼济天下。但是,并不是每个有识之士都能够才为世用,大显身手的。因此,命运坎坷,时乖命蹇之人,则思游历名山大川,遁入空门,求仙问道。他们的理想追求,就如同现代人所津津乐道的诗和远方。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儒道的结合点,也是儒道的分界线。儒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解难分的。古代的文人墨客,千年来一脉相承,如出一辙。

      这首山歌也体现了作者儒道思想的纠结。作者思想深受陶渊明、李白思想影响,有着世外桃源的情结和访道登仙的愿景。诗风则是深受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熏陶,而且尚存斧凿之痕。试例举如下:李白《蜀道难》诗句:“剑阁峥嵘而崔嵬”,《山歌》诗句,“霍童之山何崔嵬”。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句“势拔五岳掩赤城”,《山歌》诗句“霞起千秋接赤城”。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山歌》诗句“与君试卜东南美”。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句,“大江茫茫去不返”,《山歌》诗句“大地何当脉不回”……从以上列举的事例,可以管见作者对于李白诗歌的热爱和传承。

      《霍童山歌》有长篇七言古诗的气势,写出了闽东的山水大美,写出了人物的山水之癖,风流倜傥。《霍童山歌》写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写出了属于那个时代的诗和远方。是一首难得的传世佳作,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颂。

        闽东地区自然环境优美,霍童山文化底蕴深厚。深挖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这次闽东之行,收获颇丰,也让我们深深爱上了闽东大美山水。

(写于2017929)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一个壮族聚居的小村庄里世代传唱着一种山歌,唱山歌时人们会参照一张画着奇怪图形符号的土布帮助记忆,这就是后来被惊叹为“活着的图画文字”的坡芽歌书。

“坡芽”为壮语,是开满染饭花的山坡之意。当地村民习惯用一种叫做“染饭花”的花朵与糯米浸泡,做出彩色的米饭招待远道而来的贵客,“芽”即染饭花。

坡芽村现有55户人家,全是壮族,其中农姓有48户,其余为韦、黄等姓氏。他们世代以稻作为主业,有时也进行狩猎。坡芽村由于地处深山,极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因此民风古朴,代代相传的山歌也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坡芽歌书是2006年富宁县对全县壮族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时在剥隘镇坡芽村发现的,原件为一块画有81个奇特图形符号的土布。

据介绍,这是祖传的一份歌书,每一幅图画代表着一首特定的山歌,81幅图画记载了81首壮族情歌。这些图画根据每首歌中用以表情达意的主要物象绘制而成,书写符号相对抽象而固定,且能唤起人们对歌词的相同记忆,只要见到这个图画,即可根据它约定俗成的特定涵义演唱整首山歌。

如果你到广西,千万别忘了,刘三姐的故里——宜州——罗城;如果你要倾听山歌,千万别忘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坛乡四堡片区;你在这里,将感受到最淳朴的民情、民风,亲身体验壮家小伙以盆喝酒的酣畅淋漓,壮家妹子敬酒歌、拦路歌的调皮 ,结情歌的甜蜜,抛绣球时人山人海的火热景象;将倾听到宛如天籁、浑然天成的原生态山歌……

四堡片区位于九万大山南麓,这里常年雨量充沛,森林植被完好。东面的鸡冠山与龙岸镇的泗潘村相邻,西面的羊角山与宝坛乡的平阴、白马村相邻;北部紧靠融水县的杨梅坳 ,正南则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第一高峰青明山……那么,如痴如醉的天籁之音,就深藏于四堡片区的四堡、西华、拉郎、庄洞四个村民委。其中,四堡村民委为片区中心,亦是山歌传唱较为集中的区域。景色迷人、风光秀丽,令游客流连忘返,乐不思归的四堡野马滩点缀其中,将四个村民委连在一起。发源于庄洞村的好洞和鱼西的两条小河,与发源于融水县洞马的古善河交汇,流经金洞后与融水县洞禄流出经拉汪而拉郎的小河相汇,最后汇成野性十足的四堡河。四堡河逶迤南去,将拉郎村管辖中的板腊、纳敢、群莆;四堡村管辖的板往、板坪、板坡、老街、新村、山脚、吉王、地吴、四法分割开;发源于羊角山的清冽见底的冰洞河,绕西华村管辖的四海、后头、中塘、平田、men水、排来各村屯后,亦缓缓流入放荡不羁的四堡河。

四堡野马滩,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最大的滩涂盆地,北起拉郎村民委的拉郎村,南至四堡村民委的四法屯、西华村民委的排来屯,长约五公里,宽约三公里。滩涂上引人入胜、永铭于心的莫过于那连绵不绝的野生的乌桕林,一旦到了秋季,层林尽染,红叶似火,游人如织。自古至今,即是少男少女约会的最佳选择地。

有了茂密的山林,有了清澈的水,有了好的约会之地,你得来几首山歌,阿妹阿哥的唱到月落坡。四堡片区的山歌,以桂柳话传唱,有别于宝坛、乔善、怀群部分壮族地区的山歌(做比)。一首歌分为四句,每句七字,也有首句三字,但以七字居多。山歌多以地方方言入韵(押韵),一首歌除了要表达歌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做到朗朗上口,正所谓“千条歌头,万条歌尾”,唱歌押韵放在第一位。唱山歌要有歌师、歌手。歌师绝对是记忆力绝佳之人,不但歌唱得好,而且信手拈来,随编随唱,随唱随编。歌手除了要有好的嗓音、好的记忆,还能在歌师的轻声细语中听清歌词,一字不漏的传唱出去。

水有水路,歌有歌路,唱歌也得有歌路,否则,你嗓音再好,最终也唱不到一块。正应了那句:“丢久不唱牡丹花,晓得声音nia不nia声音nia来我俩唱,声音不nia莫唱它。”对歌的男女双方,只有歌唱到了一块,你方歌声未落,我方歌声又起,彼落此起,做到“唱歌莫给歌声断,吃酒莫给酒壶干。”这样,听的才能听得热血沸腾、如痴似醉,对歌的才唱得面带桃红、忘乎所以,进入物我两忘之最高境界。

所谓歌路,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谁无论为客为主,都首先有一方带头,就是领唱。如果头带得不好,把歌带到死胡同,那歌就没法唱了。

四堡片区的山歌,主要有半路上男女不期而遇时的“拦路歌”,也叫花歌,有口口相传的,也有随编随唱的;其次有相逢歌、苦情歌、情歌、古文歌、排歌、分离歌等等,而进到别村做客时,还有贺主、安主等山歌;再就 ,相逢歌又分初相逢、初相会,情歌又分新情、旧情……山歌文化源远流长,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尽叙,故在此就不敢瞎扯了。

笔者现将自己年轻时记忆里的一些山歌歌路,稍事编排,呈现给广大山歌爱好者,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进村歌:

一、花歌

女主:邀、劝、求(省略)

男客:男方再三谦让、推辞,然后带着女方顺着歌路对唱。

比如:

男:

心想开口又怕丑,心想开声又怕人;

又怕老人谈着弟,说弟来村不正经。

女:

心想开口莫怕丑,心想开声莫怕人;

老人也做后生过,先有日头后有天。

……

大约唱到夜晚十一点左右,主家会通知男女双方吃夜宵,这时候主唱方催客唱方去吃夜宵,推辞一番后相互起身。

夜宵完毕后,开始唱些夸奖主家的歌。例如:

二、贺主家歌(男女接龙唱)

1、

一枝二枝枇杷树,三枝四枝油麻花;

管它成唱不成唱,唱首山歌贺主家。

一枝二枝枇杷树,三枝四枝油麻芯,

管它成唱不成唱,唱句山歌贺主人。

2、

管它成唱不成唱,唱句山歌贺主人;

唱句山歌贺主家,恭贺主家年年发。

年年有,后园黄土变金砂。

唱句山歌贺主人,恭贺主家年年行;

恭贺主家年年有,后园黄土变金银。

3、

门前栽蔸摇钱树,门后栽蔸树保平;

摇钱树来树保平,早落金子夜落银。

初一早晨捡四两,初二早晨捡半斤;

初三初四不去捡,金银财宝堆满门。

4、

捡的金银有用处 ,买田买地给子孙;

上头买到云南转,下头买到北京城。

买得长田好跑马,买得烂田好养鱼;

烂田养鱼千斤重,长天跑马出孔明。

5、

余下金钱有用处,主家留来打谷坪;

又去东边请石匠,又去西边请匠人。

东西匠人一直到,这个谷坪打得成:

一打金鸡上墙岭,二打鲤鱼跳龙门;

三打桃园来结义,四打狮子配麒麟;

五打五龙来会水,六打南海观世音;

七打天上七姊妹,八打神仙吕洞宾;

九打九龙管九海,十打十龙水不清;

十一就打张四姐,十二就打穆桂英;

十三十四打完了,把妹打到月中心;

月中妹,日头不晒雨不淋;

这个贺主贺完了,这个贺主贺不成;

贺不好,洞口桃花莫笑人。

三、安主歌(男女接龙唱)

1、

一字安到主家公,公公胡子白如葱;

公公翘腿堂中坐,福禄寿喜笑融融。

二字安到主家婆,纱罗纹帐好睡着;

后生唱歌不知礼,吵闹老人睡不着。

三字安到主家爷,金银财宝年年得;

年年有,买田买地到外国 。

四字安到主家娘,寿源如同江水长;

人到三十又转嫩,花到三月又转香。

五字安到主家哥,栽蔸芙蓉配绫罗;

芙蓉配得绫罗树,金银财宝多又多。

六字安到主家嫂,生男生女得做官;

男的得坐金銮殿,女的得坐紫金山。

七字安到主家弟,锦上添花要二妻;

红裙天上陪仙女,龙王美女结成真。

八字安到主家妹,妹去南京读书回;

读书转,皇帝得见都请媒。

九字安到主家孙,儿孙代代出孔明;

儿孙代代有官做,做官坐府管朝廷。

十字安到众位良,众位好友放宽肠;

这个安主安不好,洞口桃花莫笑良。

四、罗通古文排歌(省略)

五、李元霸古文排歌(省略)

六、八仙古文排歌(省略)

七、十二时辰排歌(省略)

八、祝英台排歌(省略)

九、正月比古排歌(省略)

十、正月立春雨水排歌(省略)

十一、孟姜女排歌(省略)

十二、九字恭贺妹娇娥(男女接龙唱)

一字恭贺妹娇娥,妹是天边那绫罗;

绫罗绸缎妹家有,妹比仙女好得多。

二字恭贺妹娇莲,妹是仙人在天边;

聪明伶俐也是妹,进京考试中状元。

三字恭贺妹花枝,三十六芽一样齐;

人才赛过十三省,肚才赛过世间人。

四字恭贺妹牡丹,妹是桂花多喜欢;

妹比前朝刘金定,文武双全顶江山。

五字恭贺妹英雄,妹是仙女在空中;

妹是桂英来挂帅,天门阵内妹英雄。

六字恭贺妹祝英,妹去杭州读书行;

三只大船装歌本,九个先生送妹行。

七字恭贺妹花球,妹同八仙过海游;

妹同八仙过东海,八仙里面妹在头。

八字恭贺贵家人,妹是仙女下凡行;

妹同刘三共家住,刘三还是妹教精。

九字恭贺贵家良,妹是仙女刚下凡;

妹同刘三隔壁住,歌手出在妹的乡。

十三、十担娇娥排歌(男女接龙唱)

一担娇娥心莫多,千万莫听人挑唆;

如今世界人眼浅,架桥人少拆桥多。

二担娇娥心莫嫌,连双莫听人哄莲;

如今世界人眼浅,旁人搞乱妹姻缘。

三担娇娥在梦中,梦中得见妹英雄;

醒来却是得一梦,脚踢床板手拍胸。

四担娇娥在心怀,日思夜想路南来;

寄话许人不到妹,写信又怕人乱开。

五担娇娥心莫多,好花不用栽满坡;

我俩有心栽一朵,花不成林枉栽多。

六担娇娥天又阴,十字路头讲私情;

同妹恋情这样好,好比得吃龙的心。

七担娇娥真了心,真心恋妹不恋人;

天上云多月不亮,塘中鱼多水不清。

八担娇娥去八排,八排也有好花买;

要在八排买花栽,分朵好花同园栽。

九担娇娥去九州,得妹情义笼里收;

天晴落雨开来看,几多情义在里头。

十担娇娥哥真心,话语匆匆说妹知;

哥把真心说许妹,莫给塘干丢了鱼。

山歌唱到这里,应该是凌晨两点左右,接下来该唱初相逢、相会歌,情歌(新情、旧情),天将亮未亮时唱分离歌。山歌最能打动人心的是情歌和分离歌,而且歌者到这个时候,音色是最好的。唱的声音颤抖,听的唏嘘不已,有的女孩子禁不住还发出抽泣之声。

十四、初相会

男:

今日哥来妹也到,前世有缘命里招;

若是同心那就好,竹排下水慢撑篙。

女:

哥若有心下大海,老妹跟哥去蓬莱;

哥若真心把妹爱,泰山拦路妹搬开。

……

十五、情歌(旧情、新情)

1、新情

男:

妹鸳鸯,好话打动哥心肠;

今世不得成双对,死下阴间心不甘。

女:

戴帽出门天打闪,生要连来死要连;

和哥连情连到老,不连到半给人传。

男:

人死留名在世间,鸟死留声在半天;

和妹结交留名誉,留好名声给人传。

女:

生在阳间我俩爱,死下阴间共灵牌;

灵牌上面供八字,灵牌下面供花开。

……

2、旧情

男:

当初和妹坐树下,谈心谈到月影斜;

讲了几多私情话,不料反心跟人家。

女:

当初和哥坐草坡,蚊子叮脚妹帮搓;

哥你今天反心意,反情倒怪妹娇娥。

……

十六、分离歌

男:

一更一点排妹坐,哥说妹来妹说哥;

妹说情歌莫丢妹,哥说秤杆不离砣。

女:

同哥坐到一更头,眼泪同往肚中流;

我俩情深说不尽,想不说来无处收。

哥:

二更二点鸡开口,听闻鸡叫哥心忧;

忧到天亮妹回去,忧妹去了不回头。

女:

二更鸡叫双流泪,红薯进灶真该煨;

和哥有意哥莫气,久久又来伴一回。

男:

三更三点鸡叫三,情歌怄气妹心烦;

等到天亮妹回去,见天容易见妹难。

女:

同哥坐到三更时,眼泪流来洗得衣;

哥若不舍娇娥妹,久久又来伴一回。

……

十七、相送歌

男:

哥送老妹出大门,又难舍来又难分;

一对鸳鸯俩分手,哥住一村妹一村。

女:

情歌送妹出巷口,脚碰石头鲜血流;

手抹眼泪说一句,说哥痛妹在心头。

女:

哥你送妹出村头,看见水牛泪也流;

水牛水牛莫流泪,我俩分离你莫忧。

哥:

哥送老妹出村头,一路送去一路忧;

好情不得长久伴,肝肠挂在万花楼。

男:

送妹送到芭蕉岭,芭蕉结果一条心;

说妹要像芭蕉树,莫要心多去连人。

女:

情哥送妹芭蕉山,破开心事说一番;

我俩围园种灯草,大家心事共条肠。

男:

送妹送到茶子下,茶树结果压弯桠;

说妹莫学茶子树,未曾摘果又开花。

女:

情歌送妹到茶山,茶树开花白茫茫;

说哥莫看茶花贱,满岭茶花都是糖。

……

记得七十年代中期,如果要唱山歌,还得偷偷唱,生怕给工作组听到要挨批。当年我邻居阿姐结婚,晚上唱山歌落半,听说工作组来了,便急急收场。然而改革开放后,政府不但不禁唱山歌,而且还鼓励村民传唱山歌。一部《刘三姐》的**,传唱大江南北,蜚声海内外。而宜州(宜山)、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又恰恰是刘三姐的故乡。

我深信,在政府的扶持、关怀和鼓励下,四堡这块孕育山歌的沃土,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刘三姐”,越来越多的“阿牛哥”!他们将脱颖而出,走出四堡,走出广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的乡恋曲里总是回荡着悠扬的山歌声。山歌,是我们苗家人的热情表达,也是我们苗家人的婉转倾诉。

不论谁家来了年轻的客人,不管你来得多么的隐秘,总会有人知道。晚饭后,亲戚家另一头的房门就会被推开,而后响起轻轻的笑声。不用说,准是寨上的异性同龄人来对歌了。你可以谦虚一两次,但继续谦虚下去,或是唱输了,接下来就会收到门角落里泼来的冷水甚至是潲水,这是一种玩笑似的惩罚,所以有经验的人总会随时留意门外和楼上的响动。

大方的就会直接进来跟你坐在一起,彼此看个清楚后再开唱;羞涩地就躲在另一头试探着放起嗓子:

喜鹊嘎嘎有客来

剪刀落地有布裁

哥哥要是不嫌意

唱首山歌来开怀

有心接歌的话,就该是这样客气的回答了:

我在我乡不唱歌

来到你乡现来学

晓得哪首唱哪首

不知哪首唱得合(huó)

如果唱得合心,往往一唱就要到天亮。难分难舍的话,第二天你可以欲盖弥彰地带着她们赶集去,或是在路口收下姑娘们早已准备好的鞋垫或手绢。而后就要这样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说起分离就分离

说起分离眼泪滴

手拿帕子揩眼泪

左边揩了右边滴

这分离并不是汉人所说的分道扬镳,而是暂时的离别。几天后,如果来到姑娘家没见着人,你可以这样唱:

太阳落坡哥启程

来到妹乡不见人

唱起山歌叫声妹

不见回音眼泪淋

正月和八月之夜,是我们苗族青年男女玩月亮的良机,你会在路上看到三五成群的后生们。姑娘们则在自己寨子附近的树下或田坎边等着缘分。于是,你会听到这样的歌词:

唱支山歌在路口

哪人心好哪人收

哪人心好哪人接

好人来接我不羞

有时你走在马路上,忽然间就会听到山上传来清脆悠扬的山歌声,那也许是某个正在劳动的姑娘在自娱自乐,她并不是为了引起谁的注意,纯粹是自然流露,透着自在,她甚至根本没留意路上走过什么人什么车,天上飞过什么机。

不仅仅是青年男女之间为了情爱而唱山歌,中老年人也一样可以对歌,不一定为了情爱,仅仅出于一种风俗和礼节,甚至只图一个乐。亲家来了,唱亲家歌。姑妈回娘家,有姑妈歌。当了家的姊妹来了,有姨妈歌。建了新房后,装门是件较为重大的事,要摆酒请客,送礼来的舅舅家不能直接进门,得跟主人家的歌手唱一通开财门的歌。有缘无份的人各自成家后在外遇着时,也可以用山歌来思前想后。比如:

河水弯弯门前过

记得曾经把心合

早知同床异梦苦

不该只听父母说

有时夜间坐在寨子旁的石头上,看不见唱歌的人,但听着来自邻寨或山外起伏的山歌声,我总会想起更远的山外的城市,而后就生起一阵阵莫名的惆怅。

前年回老家去给奶奶和父亲立碑,见到寨上的大人们没事就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山歌碟;今年暑假回老家去给爷爷立碑,又见到他们乐此不疲地聚在一起听山歌碟,我认真一看,发现碟里唱歌的竟是他们自己,歌词也是他们自己编的,连歌碟也是他们自己出钱请人录制的。我很欣慰,族人们终于不再去瞎追貌似时髦的肥皂泡连续剧,不再一味地去哼流行曲,回归自己熟悉又热衷的生活方式了。但我再仔细一看,就发觉有点美中不足,碟里唱歌的全是成了家的人。我问怎么不找些年轻人来做主角,他们无奈地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你看现在赶集和有月亮时,哪还有以前那样来来往往的年轻人?他们打工几年后回来,都只喜欢蹦蹦跳跳着唱那些不知害羞的流行歌了。”我叹气,却又无可奈何。如今我们苗族的青年男女们都知道结婚后要有平房和家用电器,但在山里,一个月哪能挣到一两千?

地方政府也时不时组织些民族节,要大家去唱些歌热闹热闹,但也不可能天天都是这样的日子,因此也不可能靠山歌来谋生。

回到县城,瞎逛着日益繁华的大街时,我惊喜地听到影像店里传出了山歌声。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一下子就买了十几盘。要是在十几年前,在大街上肆意地放着山歌碟,准会被追赶着时尚的城里人耻笑,更别说亲自陶醉地唱上两首了。

我想再多买点苗族山歌,老板却说没货了。我叫老板再到仓库里搜搜,老板又搜来了好几盘。热情的老板似乎只庆幸遇到了个稀有顾客,并不想了解我买这么多山歌碟的原因。倒是几个象是刚从农村到城里生活不久的阿姨停下脚步来,对我表达了她们的好奇,我坦然甚至自豪地依次回答了她们的询问:对,我是苗族人,在山区长大,我要带这些山歌碟回广州去欣赏。

准备离开影像店时,手机响了,是身在广州的朝宽兄问我起程了没有,我说正在买山歌碟,他立即要我给他买几盘他们布依族的山歌。

揣着山歌碟走在日益时尚的故乡县城大街上,我忽然间标榜起自己来:以后要么欣赏经典的,要么融入原生态中。但是,因为我们苗族人没有文字,又也许由于进化的原因而失传了纯苗语的歌调,从我能记忆时起,我老家的同胞们就只习惯于用汉语来编歌词,这总使我感到遗憾。

回到南沙,我在家里一连气听完了买回的山歌碟,听得我百感交集,甚至热泪盈眶。后来一有空又听上一两碟。听着听着,老家那首意味深长的送别歌又在我心里强烈地响起来:

两眼汪汪捧玉碗

问君去后几时还

别人礼物莫乱收

家中还有半边环

十指尖尖捧玉杯

问君去后几时回

路边野花莫乱采

家中还有一枝梅

这本是女子唱给远行男人的山歌,但我把家乡当作了我心中的“环”和“梅”。我越来越觉得该多尽点力让故乡这只环圆满起来,让故乡这枝梅茂盛起来。无奈我既不是大官也不是大款,故乡也早已没有我的工作,我能为故乡做多大贡献呢?但是,另一个声音立即就出来告诫我: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毕竟我还有一枝拙笔,能用手中这枝拙笔向外面的人描绘好我的故乡,也是一种报答。于是,我心里便冒出了自编的两首山歌:

我从远方苗寨来,

来到异乡砍异柴。

不忘旧柴砍新柴,

砍来新柴旺旧柴。

我是远方苗家娃,

来到异乡栽异花。

不忘旧花栽新花,

栽起新花发旧花。

唱山歌实在是深受我们苗家人喜爱的娱乐,可悲的是同胞们以前竟然只敢在家乡唱唱,一出去就不好意思了,总觉得是很土的风俗,上不了大雅之堂,生怕别人笑话。当然,中国的主流认识也确实常把民间的东西当成下里巴人的玩意。但如果我们自己也跟着妄自菲薄起来,那更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刮目相看。

好在近年来官员们也似乎已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都在打着地方文化的牌子来发展经济,所以我们老家的山歌也开始走上了竞赛舞台。从跟家里人通电话中得知,如今老家已有了靠山歌找点钱的人,比如谁家有了喜事,便出点钱去请专门的山歌队来唱唱,以助喜兴。有了市场需要,也许就有了繁荣的机会,虽然投其所好式的商业方式会退化山歌的自然色彩,但总好过让它没落下去。

加上自己买的和家里寄来的,我已听了几十碟的山歌,欣慰于家乡这令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又有复苏希望的同时,又生出了两个忧虑,一是以后的年轻人会不会把山歌的棒接下去,二是老家的人什么时候才自觉又自豪地用我们自己的苗语来唱歌和编歌?

盼望着老家的年轻人能自得地把山歌当作随时随地表情达意的手段,并且用自己的母语苗语来唱。

摘要: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另有满族、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壮族是广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的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和节庆、宗教、风俗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那么广西的结婚习俗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将详细的介绍广西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结婚文化。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广西汉族结婚习俗:

(1)男为结婚,女为于归,男女双方均设筵席迎宾客,一般为三天,分入场、正席、散席。个别地方以第三天为正席,谓之为隔日酒,女方设筵所需的主要物品,均由男方以聘礼提供,有猪肉、鸡鸭、大米、喜酒、山味(木耳、香茹等)、海味(尤鱼、螃蟹等),饼干、面条、香烟、礼炮、红烛、红绒等。女方的内亲(如外祖父、外祖母、舅爷等),要猪蹄一只(猪脚的上半部分,约两斤重左右),还要一只回去奉祖。

(2)入场那天,男家备齐礼物,由媒人领队送去女家,在清代民初,所有礼物用石脚抬去(石脚:木料制成,为长方形的一种担具,用至四十年代后期,之后多用手扶拖拉机代替),两人抬一担,抬和担都要成“双”,以示吉利。

(3)安床,由夫妻两全,有子有女,如且必须是男丁头孩的人按择日先生拟示时辰吉时及方位安床、铺席、设账,安置完毕要道上几句吉语,说:“吉日安床,两姓成双,夫妻合好,生子生孙”。

(4)男方外家如外祖父母、舅爷父等人,一般在入场当天就来庆贺,有些地方来时先在村边略停,未直接进屋,要主人家亲自或派人邀请,备些清水、香烟、茶水、毛巾等,在外洗面,喝茶之后才进屋等礼数,否则,外家亲戚则结队哄然返回,对外家要特别的招待,要在中堂设席,由专人旁待。否则,主人或代东要遭诸多指斥,甚至不欢而散,现在这种现象已大为减少。

(5)正席当天,远近亲友,齐来道路贺宴饮。司簿官应对来贺之亲的礼物、礼金作登记,也要提前写喜联张贴,备写各种喜红、代东、司簿、厨师等大小十多个红包和各种拜帖礼目,做庚谱对联。庚谱对的字数要遵循“生、老、病、死、苦”五格出对联,即不能空落在“病、死、苦”三字上。有些司簿出庚谱对联专想出难题,企图难倒对方,以表自己的才学高深。

早餐后,去女家接新人员要带好礼物、礼炮出发,有乐队(唢呐、大号等),采旗四至八面,一路鸣放礼炮,大吹喜乐,新郎在伴郎的陪同下前往。亲迎新郎出门前,请两老者点烛。秉烛道词:“龙烛辉煌,照耀满堂,百年偕老,五世其昌”。新郎拜祖宗、父母,由一老者给新郎挂红,挂红颂词:“红挂新郎,结为良缘,恩爱夫妻,建设家园”。新郎挂红后,才去迎亲。

去迎新的一行人,每经一村由炮手鸣放礼炮,待到女家村边,先放炮,后进屋。到屋后由传帖生将帖式、大小封包交女方司簿。挂红人取出两条红布挂职在女家大门的乾三和坤三上,媒人请来代东交点送去的礼物。此时,新郎在伴郎随同下步入大厅的厅堂右方转到左边站立,(在大位)有细舅来奉茶,伴郎以封包赐给细舅。接着媒人带上岳父母等长辈到厅堂,新郎一一拜见后,方才入座。

下午,迎亲队伍返回,到村边鸣放礼炮,稍停。以示新娘来到,做好准备。新娘入屋时,男方家中大小均避开,意为能相处。新娘的骄停在大门外,扶新娘老妈手扶点燃的“火木”(用稻草编成)转摇大骄上下四周,经师公念经作法洒水后,扶新老妈便掀骄启帘,拉出以采扇掩面的新娘,半拖半推,不让新娘站在门槛上(谓之新娘踏门槛,日后不受公婆的约束),拖到堂而皇之上扶新老妈强行将新娘向外跪下,与将郎同拜天地,再拖向后转同拜祖宗,最后夫妻对拜,然后才入洞房。

(6)女方送新娘到男家有“嫁她”一个和“勒她“几个。有些村坡当夜新郎不能与新娘同宿,因为“嫁她”和“勒她”要在新新房作歌台与男家亲友对歌。新娘嫁妆放在院里,由做家婆的给“嫁她”一个封包,讨取锁匙,逐一开箱,道颂词:“今年开柜箱,明年吃酒姜”,后抬入房间。

(7)次日晨,新娘洗漱罢,即去“拜爷”,拜罢由一未婚女子伴同新娘去“担水”,同时备三支香冥钱一把,由新娘把冥钱放在井(河)边,点燃香插在冥钱中,即舀水挑回家。即安饮甜茶,甜茶是白糖冲开水,花生、槟榔等调成,在大厅举行,饮甜茶为翁姑、叔伯父母,外祖父等长辈齐坐堂中,由新娘捧茶依次一一而敬,并作介绍,以便认识,由新娘逐一叩首称呼。受茶老要经红包,有的边喝边颂词:“口饮喜茶甜又香,祝酒词你夫妻百年长,今日甜茶齐齐饮,明天又齐饮花茶”。堂中充满喜气,茶甜人欢,此俗现不是盛传。

二广西壮族结婚习俗:

广西壮族的婚姻形式一般有两种:父母包办和自由恋爱。

1父母包办:

历史上,壮族曾普遍实行早婚,根据有关地方志书记载:“依人,多早婚”。父母包办必请媒人说婚。媒人说婚通常要进行若干次,第一二次去女家,若女方父母亦有意,则以便饭招待。如此往返三五次,即可议定亲事,并以“合八字”订婚。订婚礼银很重,一般须送与女子全套银制饰物。父母包办婚姻,在壮族中亦占有一定地位,男女通常在十三四岁、有的早在七八岁就被双方父母“合八字”定了终身。

2自由恋爱:

男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自由婚姻的主要方式是男女青年通过唱山歌择偶。此种方式当地谓之“唱流”或“赶风流”。长期以来,在壮族婚姻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制度,直至解放前后,广南一带壮区仍然十分盛行。在壮族社会中,男女通常在十二三岁起就须学会唱几首山歌,到十七八岁时,必须能学会即情歌。唱山歌地点有着严格规定,无论在僻静的山村,或于街日闹市,都必须是大家所公认或任何人都能看见的地方。时间则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而定。各地每年举行次数不一。说到这,大家是否想起了歌仙“刘三姐”的甜美嗓音。

3恋爱方式有:对歌、抛绣球和打木槽。

(1)对歌:

壮族人对青年男女的交往是持开放的态度,有山歌唱到:“老人也有十七八,父母也有风流时。”成年的壮族青年男女外出赶墟,在田野、村头对唱山歌(有很多色色的歌词啊!),一般父母不会加以约束。而封建社会中汉族对儿女(特别是女儿)的约束是有名的。所谓的“大门不迈,二门不出”是也。因此,对歌成了壮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壮族社会中,男女通常在十二三岁起就须学会唱几首山歌,到十七八岁时,必须能学会即情歌。唱山歌地点有着严格规定,无论在僻静的山村,或于街日闹市,都必须是大家所公认或任何人都能看见的地方。时间则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而定。各地每年举行次数不一。

(2)抛绣球:

抛绣球是壮族赶歌圩时,姑娘们手提五彩缤纷的花绣球,整齐地排队唱山歌,若见到中意的小伙子,便把绣球抛给他。小伙子接过绣球,如果对姑娘满意,就把小件礼物缠在绣球上扔回女方,恋爱就这样开始了。抛绣球是认识对方,是恋爱的开始,而不是一些文人所说的是爱的结局。

(3)打木槽:

打木槽一般在农历年初举行,最初由青年女子以木棍来打槽,击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大家尽情地欢乐。然后由几个女子击木槽数棍后就唱山歌,接着就有许多青年男子拿着木棍,跑到木槽边来共同敲击,每敲一下,大家就唱山歌,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不同地区之间也有一些不同的特别方式。)

(4)隔街相望:

在广西靖西一带,有种“隔街相望”的恋爱风俗。每到赶场那一天,青年男女一早就来到街口,男的站一边,女的站一边,仅相隔几步,相互对望。一直站到太阳落山。双方眉目传情,如果有意,就示意对方离开大家。在相望过程中,双方阵营中的同伴有商有量,相互参谋,十分有有趣。

(5)碰鸡蛋:

广西都安的壮族“三月三”中有一项特别有趣的“碰鸡蛋”的恋爱习俗。三月三”的前一天晚上,青年们特意准备好十几个染红的熟蛋,忙得不亦乐乎。三月三”中的游戏开始时,男女双方各握一个蛋,相对而立,然后手握红蛋相互对碰。如果双方红蛋同时破裂,则被认为两人的命运相连,有缘分,便将红蛋互赠吃掉。如果只是单方面的红蛋破裂,则表示双方没有缘分,只好自己将红蛋吃掉。

(6)不落夫家:

壮族社会普遍保留着结婚后、生育前“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女子婚后第三日即回娘家长佐,待怀孕后才正式到夫家生活,此时即称“坐家”或“落夫家”。其实,此乃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一种风俗遗留。已婚女子在“不坐家”期间,社会观念仍认为是姑娘,有权与青年男子对唱山歌和进行其他自由社交。但若与其他男子发生性关系以至怀孕,如被发现,须由“寨老”调处,对通奸男子进行处罚,处罚方法通常是以五尺红布挂于门上,表示为原夫“接红”;同时赔偿原夫部分礼银,以示歉意。此种情况,多不离婚,甚而原夫父母竞为其子解嘲,劝子无须介意。如通奸男子将女子拐去,原夫有权邀亲友追究,拐骗者必须向原夫退赔全部札金。已婚女子“不落夫家”时间一般以是否怀孕生子为限,若三五年仍不孕,而且弟妹已长大结婚,这时即便不孕也得“落夫家”,反之则行改嫁。壮族有招赘习俗,招赘女家通常要派媒人到男家说媒,从妻居男子改与女家姓。夫死妻子可以改嫁,也可以转房。但转房仅限于兄死弟无妻而嫂转为弟妻。

(7)夜婚:

凌云县城内壮族过去有一种“夜婚”习俗。它的由来系明清时期土司荒唐的“初夜权”制度下的产物,即土官规定土民取婚时,新妇必须拿到土司那里去过初夜生活。这是卑鄙无耻的一种霸婚行为,日子越久百姓越难忍受,但在封建王朝和土司统治下,平民百姓是呼天无门,只能选择夜深人静之后进行接亲,以避免土司对百姓婚姻的糟蹋。凌云县城的壮族历代有夜婚的习俗,为广西唯一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婚俗。这种婚俗直到现在,虽然在婚序婚礼形式上已经简化得多了,但仍经久不衰,甚是流行。

(8)背新娘习俗:

龙胜龙脊壮族有一种“背新娘”婚俗,即婚礼要经过背新娘、砍梯、拆桥、对歌等步骤。婚礼前选择一个父母健在的男子背新娘,女的在出到门口前不能穿鞋,表示自己的脚印已经出来了,而且也表示不是自己愿意出来的。新娘由10几位伴娘和歌手陪着,到了新郎家通过临时搭的竹梯上楼,并走过“新桥”,然后有人砍断竹梯和“新桥”,表示新娘要永远地忠于夫家。当晚,新郎带新娘和村寨的小伙子对歌,直到天亮,新娘次日回门,新郎当天或次日接回,晚上又继续对歌,共对3夜,可对杂歌、赞歌、情歌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0902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