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结婚有什么风俗

西安结婚有什么风俗,第1张

西安结婚风俗:1、食汤圆:西安当地的结婚习俗是,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2、讨喜:新郎在与女方的家人见到面后,应把捧花交到房中待嫁的新娘子,此时,伴娘要故意拦住及刁难新郎,新郎官应和伴郎积极面对及给伴娘红包。

3、拜别:准备出门前新娘应当拜别父母,新郎也同样的要拜别新娘的父母,以示道别。4、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长辈护送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希望婚后生活幸福美满,风调雨顺。

5、牵新娘:到新郎家后由新郎背起新娘一起跨过火盆进到大厅,以示驱霉运,接着进行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紧接着喝交杯酒,以示和和美美。

6、进洞房:仪式都进行完之后就是把新人送入洞房,在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新人从此以后早生贵子。7、婚宴开始:新娘换上婚宴礼服和新郎一起参加婚宴酒席,婚宴吃到一半应该向每位宾客一一敬酒,以表感谢。

结婚的婚嫁习俗在我国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了,已有很久的历史了,每个人结婚都必须遵循,因为结婚风俗不仅是一种婚礼文化么钱也是结婚必须的礼仪,然而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婚假习俗是不一样的,那么西安的结婚风俗是怎样的流程又是如何安排的一起来了解看看。

西安结婚风俗 1、食汤圆:西安当地的结婚习俗是,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

西安结婚风俗 2、讨喜:新郎在与女方的家人见到面后,应把捧花交到房中待嫁的新娘子,此时,伴娘要故意拦住及刁难新郎,新郎官应和伴郎积极面对及给伴娘红包。

西安结婚风俗 3、拜别:准备出门前新娘应当拜别父母,新郎也同样的要拜别新娘的父母,以示道别。

西安结婚风俗 4、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长辈护送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希望婚后生活幸福美满,风调雨顺。

西安结婚风俗 5、牵新娘:到新郎家后由新郎背起新娘一起跨过火盆进到大厅,以示驱霉运,接着进行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紧接着喝交杯酒,以示和和美美。

西安结婚风俗 6、进洞房:仪式都进行完之后就是把新人送入洞房,在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新人从此以后早生贵子。

西安结婚风俗 7、婚宴开始:新娘换上婚宴礼服和新郎一起参加婚宴酒席,婚宴吃到一半应该向每位宾客一一敬酒,以表感谢。

编辑小结:以上就是根据我了解的为大家介绍的 西安结婚风俗 ,其实西安的结婚风俗还是非常繁琐的,如果是要在西安举办婚礼的新人,最好向自家的长辈以及当地比较有这方面知识的人打听和了解,以免影响了婚礼的顺利举行。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 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 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 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 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5礼 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 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 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 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文:任泽平 李晓桐 华炎雪实习生张晋对本文有贡献

婚姻是家庭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个人来说,婚姻是情感的升华,家庭是切实的归属感。对于社会来说,长期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有助于社会稳定。

但近年来,多种选择和无奈之下,中国人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认为婚姻是束缚。另一方面,高婚育成本使年轻人实现家庭变得更加困难。从人口角度看,人口少子老龄化问题正在削减适婚年龄人数,结婚“主力军”减少。“婚都不想结,还生什么孩子”,正成为一批年轻人的选择,结婚率下降、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重是互为因果的。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婚姻现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建议。

1 中国婚姻现状

11 结婚少了、离婚多了、结婚晚了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婚姻状况发生很大转变,主要体现在结婚率下滑、离婚率持续攀升、初婚年龄推迟。具体来看,

一是结婚对数和结婚率自2013年开始下滑。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813万对,2020年同比下降122%。2013-2019年,粗结婚率从99‰降至66‰。其中,初结婚人数从2386万降至13987万人,再婚人数从3079万升至4559万人、复婚对数从299万对攀升至619万对。

二是“晚婚”现象突出;25-29岁接替20-24岁人群成为新的结婚“主力军”,高年龄层段(40岁以上)结婚登记占比大幅上升。2005-2019年,20-24岁结婚登记人数(含再婚)占比从470%降至197%,25-29岁从343%升至346%,30-34岁、35-39岁、40岁以上结婚登记人数占比分别从99%、49%、39%增至177%、81%和199%。

三是离婚对数和离婚率长期持续攀升。1987-2020年,我国离婚登记对数从58万对攀升至373万对。1987-2019年粗离婚率从05‰攀升至34‰。

12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结婚率下滑越明显

2013年以来,中国多数地区结婚率出现下滑。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与GDP大体呈负相关关系,也受人口流动、老龄化等因素扰动。具体来看,

一是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偏低。2019年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福建、天津结婚率全国倒数;其中,上海、浙江、山东排名倒数前三,分别为41‰、50‰和53‰。此外,北京结婚率60‰,在全国排名倒数第八,低于全国平均66‰水平。

二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偏高。2019年贵州、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甘肃、云南、四川结婚率全国排名靠前,超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排名前三,分别为99‰、96‰和88‰。

三是受人口流动和老龄化影响。中国“深度老龄化”省份分别为辽宁、上海、山东、四川、江苏、重庆、浙江、安徽。老龄化严重的省份,适婚年龄人口相对较低,如果长期存在人口流出,则导致结婚率下滑更加明显。山东、辽宁结婚率分别为53‰和59‰,全国排在倒数第三、七位;2013-2019年山东结婚对数下滑近40%。而人口流入的老龄化省份,结婚“主力军”相对较高;四川、重庆、安徽结婚率分别为73‰、76‰和85‰。

四是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流动也会影响离婚率,往往经济发展较弱、人口流出严重的地区,离婚率相对较高。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动摇感情基础,是导致离婚的重要原因。黑龙江、吉林、辽宁离婚率分别为45‰、45‰、36‰。

2 选择还是无奈?

21 自我选择:高学历、独立、社会包容

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在校学生人数攀高,受教育年限增加引发“初婚推迟效应”。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2019年博士在校学生数3267万人增至4242万人,硕士在校学生数从15847万人增至24395万人,硕士及博士学历占比1081%增至1406%。受教育时间增加、教育年限延长推迟就业平均年龄,进而推迟结婚平均年龄。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17年的96年,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1990年的220岁上升到2016年的254岁;男性同期从241岁上升到272岁。

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与高品质生活,对婚姻持开放态度;尤其是女性自我独立的实现与自我意识的觉醒。经济发展和受教育水平提高给女性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社会地位上升。女性不再只作为“家庭主妇”,而是进入职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998-2017年,在读女生占比从383%增至522%,女性在高等教育群体中开始占主导地位。高学历女性往往偏好不低于自身条件的男性,加大婚姻市场匹配难度,单身女性规模快速上升。2000-2015年中国30岁及以上未婚女性从154万攀升至590万;其中,2015年30岁及以上研究生学历女性未婚占比高达11%,远高于本科学历及以下女性未婚率的5%。

思想开放与社会包容性增强,离婚不再是一个“谈虎色变”的话题。经济独立使女性逐渐摆脱婚姻的束缚,更有底气承担离婚的不利后果。2015-2018年审结一审离婚纠纷案件近600万件。根据司法大数据报告,2017年全国法院共审结为140余万件。离婚纠纷案件数增加,感情不和(775%)、家庭暴力(149%)为主要原因。其中7340%的案件原告为女性,婚后2-7年为婚姻破裂的高发期。夫妻双方仅一方意愿离婚的案件占比为9109%。

22 无奈:社会压力、婚育成本

在中国传统观念下,结婚意味着,婚前彩礼、房产,婚后还房贷、生育等一系列问题。而当前高房价、高教育支出导致年轻人在婚姻面前望而却步,大城市尤为明显。

房价快速攀升,年轻人面临“买婚房”、“还房贷”双重压力。1998年房改以来,房价总体保持大幅上涨,给家庭抚养孩子和为子女结婚购房带来了很大压力,1998-2018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从1854元/平上涨至8544元。2004-2018年中国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从16万亿元增至258万亿元,增长161倍,占居民贷款余额的比例大致在50%以上,2018年为54%。房贷收入比(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可支配收入)从162%增至476%,带动住户部门债务收入比(居民债务余额/可支配收入)从286%增至884%。现实中还有不少居民通过消费贷、信用贷等形式凑集购房资金,实际的房贷收入比可能更高。

教育成本明显攀升,“教师减负、家长增负”,接送、育儿压力增大,导致家长承受时间、精力、财力三重负担。教育成本主要包括幼儿园学杂费、幼儿园及小学初高中阶段辅导班费用、大学学费及生活费等。根据新浪教育《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抽样统计,学前教育阶段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26%,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占21%,大学阶段占29%。公立幼儿园供给大幅下降,许多家庭被迫选择价格昂贵的私立幼儿园。2001-2019年全国公立幼儿园占比从601%降至384%,公立幼儿园在园人数占比从831%降至438%。此外,当前双职工父母面临中小学子女的接送难题;不少地方甚至还要求由父母批改学生家庭作业、并讲解错题,“家庭作业演变成为家长作业”。

23 婚姻背后是人口问题:出生率降低、性别比失衡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出生率下滑,二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

出生率下滑长期影响适婚年龄人数,进而导致结婚对数下滑。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80后、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19亿、188亿、147亿,90后比80后少约3100万,00后比90后少4100万。当前结婚年龄主力25-29岁(90后)人口大幅下滑,对结婚对数产生负面影响。根据结婚率的计算公式,结婚率=某年结婚对数/某年的平均总人口数×1000‰,分子下滑影响结婚率下滑。

未来十年的结婚主力持续减少,或影响结婚率持续下降。2015年末中央决定全面放开二孩,2016年出生人口升至1786万,但2017年下滑至1725万,持续下滑,2019年为1465万。1979-2019年人口出生率从178‰降至105‰。在长期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及规模分别在2010、2013年见顶,结婚主力人口见顶。

男女比例自计划生育后严重失衡,造成婚姻市场匹配困难,进而影响结婚对数。1982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男性:女性,女性=100)为1076,1990年超过110,2000年接近118,之后长期超过120。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00后男女性别比达119,男性比女性多近1300万;90后男女性别比达110,男性比女性多近900万。

3 客观看待中国婚姻现状

31 正面效应:促进单身经济兴起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约为英国、法国、德国人口总和。其中超过7700万名成年人处于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人。

单身人群普遍储蓄低,追求高品质、高质量、高消费的生活,助推新消费模式、以及促进文娱、宠物消费。单身人群具有偏好便利性消费;尼尔森的《中国单身经济报告》显示,42%的单身消费者为悦己而消费,远高于非单身消费者(27%);单身消费者中97%会选择网购,62%更倾向于点外卖。此外,单身人群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特点,注重自我投资。关于对未来一年的时间规划方面,“22%的单身消费者期望去读书,18%的单身消费者希望学习新技能,17%的单身消费者希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均高于非单身消费者的13%、11%和14%。同时,在对未来一年的消费意愿预期方面,分别有16%和14%的单身消费者更愿意在自我提升和运动健身多花钱”。尼尔森数据显示,单身群体注重感情寄托,在就餐、娱乐的支出意愿高于非单身群体;此外单身青年宠物消费占比高于非单身消费者,未婚人群占比达57%。根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2019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2024亿元,较去年增长185%,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消费规模达486亿元。

近日,有一则关于青海姑娘用牦牛陪嫁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近期在微博上流传着这样一篇帖子,其中描绘了一幅青海姑娘用牦牛陪嫁的画面。据说这是青海地区的习俗,即牛代表家庭的财富,所以结婚时要陪嫁牦牛,才能表示娘家有实力。但是,这一说法是否准确,有待考证。毕竟,当地的习俗和文化都是需要了解和尊重的。

西安有哪些有趣的结婚习俗?

西安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习俗。在结婚仪式方面,西安也有许多有趣的习俗,下面就介绍一些:

1 剪彩:新郎新娘在婚礼现场会剪断一根绳子,象征两个家庭的联合。

2 洒红枣:在婚礼现场,新郎新娘会手持着红枣,向四面八方洒掷,以祈求幸福美满。

3 七羊一腰带:在婚礼上,新郎会穿上七套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不同的人生阶段,最后换上一条腰带,象征着迈入新的人生旅途。

4 手绢传情:在婚礼上,新郎新娘会交换手绢,手绢上藏有各种祝福和爱意。

5 亲吻:西安的结婚习俗中,新人之间在公开场合亲吻是允许的,而且是一种被认为幸福美满的象征。

除了以上几种结婚习俗,西安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传统习俗,例如:“接新娘”、“猜灯谜”、“抢红包”等等,这些习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感受。

按目前西安的风俗习惯是这样的:如果是独生子女是不要提彩礼和嫁妆的,而且双方的父母还会送自己的孩子结婚礼物。如果不是独生子女的,一般都会按照西安的风俗来给彩礼的。

如果不是独生子女一定要有一套住房,需要付3至5万的礼金,三金也是一定不能少的,还要两床新被子,烟酒茶点心莲藕生肉等也是不能少的。嫁妆一般在3-5万扣除新娘买衣服的钱,还有家中接待客人的钱,就已经没有多少了。女方的父母再将待客收回的娘家亲戚礼金中拿出2至3万给新人置办一些家电或家具作为嫁妆,这个主要看新人缺什么,根据需求来买。

或男方家有房子写了女方的名字上去,加上一次性付清不用还贷款的,这样女方家还是会买一辆小车作为陪嫁的。

因为七夕是我国传统的情人节,在七夕节结婚不但非常浪漫,还很有纪念意义。结婚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肯定是要有多方面的考量。尤其是现在有很多年轻人认为结婚的日子一定要浪漫,并且非常有纪念意义,而七夕节就是这样一个日子。七夕节是我国的情人节,从汉代开始,七夕节就已经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更是在2006年5月20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以这个节日在古代是象征着爱情,是牛郎和织女见面的日子,在现代也是小情侣纪念爱情的日子。所以很多新人挑选七夕这天结婚,也是对结婚这件事的重视。在七夕这天,民政局的工作量是平时的五倍,同样,等待的时间也比平时结婚更长。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新人愿意一直排队等待。因为在传统观念中,领证结婚意味着成为了法律意义上的夫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值得纪念的日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而挑选七夕这样有美好意义的日子结婚更是表示了双方对这段感情的重视。并且还有很多人有过结婚纪念日的习惯,在一些平常没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结婚可能时间长了会淡化,但是几乎没有夫妻会忘记七夕节这个日子,所以选在七夕节结婚也会给平时的生活带来更多仪式感。而且七夕也被称为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7月7日。古代在七夕这天会拜月祈福,拜织女,乞求姻缘。而在这天求来的姻缘也会受到更多祝福。并且数字七在民间也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计算,时间往往以七七为终结,并且七和吉谐音,所以七七也有“双吉”的意思,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所以新人宁可排队也要在七夕这天结婚,就是想要在这个从古到今最浪漫的日子里和最爱的人完成终身大事,受到所有人都祝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0907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