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结婚用的话,如:树上喜鹊叫喳喳、一对新人成了家

我想找结婚用的话,如:树上喜鹊叫喳喳、一对新人成了家,第1张

一、洞房挂门帘:大红门帘落地拖,一对凤凰来做窝; 凤凰不落无宝地,千年媳妇万年婆; (在场人喊:“好大红门帘七尺长,一对金钩挂两旁; 中有游龙来戏水,来年生个状元郎; (在场人喊:“好

二、全福奶奶铺新床:吉日良辰喜洋洋,铺床铺的子孙塘;子孙塘呀子孙塘,一代更比一代强。新床新被新罗帐,新郎新娘福寿全;恭喜主家春常在,富贵荣华万年长!

三、新郎迎花轿:锣鼓喧天轿临门,五色彩棚接新人;艳阳照耀兴隆地,代代儿孙跳龙门。揭开轿帘喜连连,双手搀出玉天仙;金枝玉叶开鲜花,来年生个小探花。

四、点吞烛:手点清香数寸长,双手插在炉中央; 今日神仙来保佑,来年生个状元郎。手点蜡烛亮堂堂,一对红烛放光芒; 毫光头上结灯花,灯花头上落凤凰。

五、拜堂入洞房:香烟缥缈,灯烛辉煌。新郎新娘,齐登华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手捧花烛亮堂堂,我送新人进洞房,今日洞房花烛夜,明年生下状元来。

六、洞房撤花歌:洞房花烛喜腾腾,今宵才子配佳人。吃酒要吃交杯酒,撒帐要说百花名。 春撒桃杏花,夏撒百合花,秋撒黄菊花,冬撒腊梅花。公婆撒的椿萱花,弟兄撒的紫荆花。 姑娘撒的蔷薇花,夫妻要撤合欢花。 花开盼的早结果,明年养个大头大脸的胖娃娃。

七、童男摸马桶内糖果:子孙桶,使劲掏,子子孙孙步步高。子孙桶,滴溜圆,代代子孙做状元。

八、童男捣窗户纸:洞房花烛喜融融,日照窗纸红彤彤。金童捣破大吉利,生个儿子必成龙。

九、挑盖头:秤杆子上头滑如油,一路星子顶到头。二十八宿来保佑,称过元宝挑盖头。关关睢鸠好风流,在河之洲左右求。窈窕淑女羞俯首,君子好逑挑盖头。

十、饮交杯酒斟酒者唱: 一敬长命富贵,二敬金玉满堂,三敬状元及第, 四敬事事如意,五敬五子登科,六敬福禄双全,七敬七子团圆,八敬八仙上寿,九敬九连环, 十敬全家福。万代富贵,恭喜!恭喜

十一、开脸歌:新婚后第二天早晨新娘子起来后,全福奶奶用线绞去新娘脸上的汗毛,把额头刘海梳到头上,后面的长发或辫子绾成鬏,从此把姑娘的发型改成大娘的发型,这一仪式称为“开脸”,是女子已婚的标志。手里拿着红棉线,喜为新娘来开脸。新娘心里喜洋洋,敬烟敬酒又敬糖。 一把枣子生麟儿,两把花生落凤凰。 左扯三下中状元,右扯三下福满堂

“一戳窗户”习俗的祝福词因地区和习俗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祝福词:

               

                                   

                   

祝福新人早生贵子:

手拿红筷子,站在窗户外,

点破窗帘纸,来年生贵子。

祝福新人多子多福:

手拿红筷子,站在窗户外,

多点几下窗,子多福满堂。

祝福新人婚姻美满:

手拿红筷子,站在窗户外,

夫妻恩爱甜,婚姻美满久。

祝福新人财源广进:

手拿红筷子,站在窗户外,

财源广进来,幸福长长久。

这些祝福词都是通过手持红筷子在窗户上捣破红纸的方式,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在这个过程中,通常还会说一些吉祥如意的祝福语,如“恭喜发财”、“吉祥如意”等。

总的来说,“一戳窗户”习俗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传统习俗,它通过红筷子在窗户上捣破红纸的方式,表达了对新人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为婚礼增添了喜庆和欢乐的氛围。

                                   

知识拓展:

“一戳窗户”习俗是指在结婚仪式上,由一位会说祝福词的童男手持三根红筷子,把糊在窗户上的红纸捣破,边捣边说一些祝福新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话语。这个习俗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尤其是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

关于这个习俗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这个习俗起源于古代的占卜习俗。在古代,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占卜新人的生育情况,其中包括在窗户上捣红筷子。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占卜生育的一种方式,因为红筷子代表着阳,而窗户代表着阴,通过在窗户上捣红筷子,可以占卜新人的阴阳是否和谐,是否能够生育健康的孩子。

另一种说法是,这个习俗起源于古代的“开市”仪式。在古代,人们在新婚夫妇入住新家时,会进行一些仪式化的开市仪式,其中包括在窗户上捣红筷子。这种做法被认为是祈求新人婚姻美满、早生贵子的仪式。在开市仪式上,人们会用红筷子在窗户上捣几下,象征着打开窗户,迎接好运和幸福。

                                   

此外,还有一些说法认为,“一戳窗户”习俗起源于古代的“打井”仪式。在古代,人们在新居中打井,可以带来清洁的水源和财富。在打井仪式上,人们会用红筷子在窗户上捣几下,象征着打开窗户,迎接清洁的水源和财富。

不管这个习俗的起源具体是什么,它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结婚仪式上的一种传统习俗。在今天,这个习俗仍然被广泛地传承和延续着,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嘴里要高声念着:左手挂,右手提,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生状元,两手一起挂,来年生个胖娃娃。

结婚挂门帘是一种风俗习惯。

传说西汉时期,匈奴四起。汉王为了边境不受侵犯,并促使匈奴对汉王称臣纳贡,便采取通婚方式以达到两国和善的目的。后宫明妃王昭君自请北嫁匈奴,汉王十分高兴,立刻认她做义女,并为她的出塞准备了极为丰富的嫁妆,从工业产品、五谷种子、纺织绘画到首饰衣物、金银财宝,应有尽有,样样俱全。

昭君是个有胆略、有心计的才女,她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把这些嫁妆一一查看完毕,便对汉王说道:"父王,还缺少一件东西。"汉王心想:你是我为了和亲才认下的义女,按说这嫁妆已经是很丰富的了,怎么还缺东西?

于是便问:"还缺哪一样呀?"昭君说:"孩儿听说草原上的房屋不比咱们这里的皇宫,那屋子虽有门,可是不挂门帘,人在外边一眼就能看到屋里,多有不便。父王何不把宫中的门帘送给孩儿,一来遮屋挡门,为孩儿方便;二来,孩儿天天看着门帘,也就天天想念家乡了。

汉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便立刻差人去做门帘,并命专使护送门帘,在婚礼那天为昭君挂在门上。

据说后来,唐朝文成公主嫁藏王松赞干布时,唐王也曾令太子亲送文成公主,并在成婚的当天为文成公主挂上门帘。

就这样,新娘弟弟挂门帘这一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解放后,人民生活富裕了,购买力也提高了,陪嫁中的门帘不仅是实用品,更多的已经成为装饰品了。

近年来,虽然婚礼从简,门帘却仍然还要挂,而且一定还要新娘弟弟来挂。如果新娘没有弟弟,也要从娘家请一个小男孩来挂。

扩展资料:

沙河民间门帘画匠:

沙河民间有画匠,他们主要从事农家的彩画装修事宜。旧时,为新婚用房画墙围子、画顶棚、画粗布门帘等。源于何时、何地并无记载。

然而,从我记事起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当时的沙河农村非常流行彩绘门帘。每到冬季,寒潮来袭,北风凛冽,刺骨冰冷,各家各户门口上挂着的各种图案的门帘,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虽然现在沙河大地,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民间艺术几近失传,但在农村仍然流传着彩绘门帘的制作工艺:先将纯棉白布放在锅里加水煮开、蒸透。

接着将加热蒸透的白布放在白面做成的糨糊里浸泡、搓揉,使布料充分浸透,粘满糨糊。然后取出布料,再将浸揉好的布料放在平整的次次捶布石上,用棒槌均匀用力敲打,使糨糊充分浸入布料。之后用清水将布料上的残余糨糊漂洗干净。

再将布料放在槌布石上,用棒槌敲打平整。把布料晾干晒透,形成布毡。最后用圆珠笔或铅笔在布料上勾描画作、图案,彩绘着色等。

彩绘门帘的选材一般是喜庆吉祥,或者与爱情有关的图案,传统的如《丹凤朝阳》、《孔雀牡丹》、《腊梅迎春》、《喜鹊斗梅》等,也有戏曲人物《天仙配》、《白蛇传》、《朝阳沟》等。图案画完后还需要缝边装饰。最后穿上木杆(俗称串门帘竿)。至此,一幅彩绘门帘即告完成。

新娘梳头十句顺口溜: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老爷行好运,出路相逢遇贵人;五梳五子登科来接契,五条银笋百样齐;六梳亲朋来助庆,香闺对镜染胭红;七梳七姐下凡配董永,鹊桥高架互轻平;八梳八仙来贺寿,宝鸭穿莲道外游;九梳九子连环样样有;十梳夫妻两老就到白头。

结婚上头是婚嫁较为重要的习俗之一,上头又名上梳,是女子出嫁前改变发型的仪式,指婚礼前将新娘的辫子改梳成发髻,并戴上头饰。在现在,上头这一仪式通常是在大婚的前一天晚上或者是在当天完成的,不仅可以给新娘带来福气,还象征着这一对新人已长大成人开始组织新的家庭。

新娘梳头的讲究

1、要说吉祥话

梳头的人要一边梳头一边说一些吉祥话,以祝福新娘婚姻幸福,生儿育女,钱财广进。

2、梳头前新娘需要先洗澡

结婚前晚,新娘在洗完澡洗完头之后才能进行梳头,因为这时的新娘已经洗去身上的污秽,能以更美好的姿态去迎接婚后生活了。

3、梳头人的讲究

在过去给新人梳头的人要经八字先生算过,选出与新人八字相符之人才能帮新娘梳头。不过现在给新娘梳头的只需要是生活幸福美满的人的女性就可以了,由她们梳头可以把好运气传递给新娘。

费县那边结婚的费用都是男方出,无论是结婚还是订婚,

亲迎

迎娶礼仪,通常称为喜事、将媳妇、娶媳子,婚礼之前要请亲戚朋友或街坊邻居共同来帮忙。主持操办喜事的头目称为总管,或称大总管,为了与办丧事的总管相区别,亦称红总,由他按照主人家的意图来安排各项事宜,诸如写对联、下请柬、启用车轿、请乐队、厨师、帐房先生、勤杂人员、安排迎亲、送亲、宴客等等。这场喜事办得是否红火热闹,主人家花钱多少是否得当,亲家宾客是否满意,礼仪是否周到,就全看红总的能力了。所以,红总是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村里懂得这套礼仪的长者来担任。婚礼之前还要下帖邀请客人,有的客人不搬不来,那就要用马车、地排车或者胶轮小推车去搬。至此,结婚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娶亲是整个婚礼过程中最有情趣的环节,旧时临娶的前一天,新郎要换上新装,鼓乐相随绕村挨户行礼,称为行家礼,意思是恳请亲邻在婚娶的日子里多多帮助。有的地方只给本族的人家行礼,谓之演家礼。东平县的男子,在迎娶新妇的前一天到亲友家行礼,谓之告冠,而亲友送礼亦谓之冠敬。无棣将婚之夕,婿衣冠谒家庙;陵县将婚者,成人冠服,拜父母兄弟姊妹而已;桓台将婚时,着成人冠服,告庙,拜父母、叔伯、兄、姑及姊,并宗族长辈、乡先生;泰安、东阿都以婚礼为冠礼,即婚娶为成人,未婚为童子。

  婚礼的前一天,女方家里的亲朋也都到齐,为新娘暖嫁,或称暖轿。暖嫁就是晚间请一班吹鼓手吹打一番,有的还要请一小戏班来清唱几出。这天晚上,新娘要向父母行“辞娘礼”,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临沂一带习惯“送亲”,婚礼前一天晚上雇的轿子就来到女家。轿夫们一起参加暖嫁,这时要盛情款待,让他们在第二天能把轿子抬得稳当,不颠不晃。莱阳一带,在婚礼前一天下午,男家把轿子送往女家。送轿子时,新郎先在轿里坐上十几步远,然后再下来,意思是压压轿子。

  娶亲之日,礼俗繁多,迎娶新娘过门是首要的一项。山东各地,在迎娶方式和迎娶时间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迎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新郎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也可以称为迎亲;第二种是新郎不亲自去,而是派其兄弟或叔侄到女家接新娘,可以称之为等亲;第三种是男家不派人去女家,而是由女家把新娘送来,可以称之为“送亲”。迎亲在有的地方称为“大娶”,多为有钱人家所采取,生活富庶地区的一般人家也常采用。等亲和送亲有的地方称为“小娶”,适宜于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临沂、济宁、泰安、淄博、滨州等地区,大多采用此种形式。梁山贫寒人家娶亲多数乘车,仪式简单,俗称“一车二牛俩灯笼”。迎娶新娘进门的时间,一般都在中午,但曲阜、泰安、博山等地却在子夜,日照等地多在午后。中午娶亲者,早晨最先来到办喜事人家大门前的是吹鼓手,他们用大杆号对着主家的大门鼓吹一通,这在龙口叫“鼓门”。主家听到号声,便开门将吹鼓手迎进家里,再去“鼓洞房”。稍事休息以后,便开始奏乐。乐队一般有粗细两班,轮流演奏,有时还夹有戏曲清唱。这时,轿夫抬着花轿,带着旗、锣、伞、扇、灯笼等各种执事来到门前,帮忙的人也陆续就位,院里院外喜气洋洋,一派欢乐景象。早饭吃过喜面后,迎亲的花轿即要起程。新郎换上新装,从前多是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或者大礼帽,胸前别上一朵大红花,坐进轿子。迎娶的轿子有两乘,新郎乘坐的叫“官轿”,准备给新娘坐的叫“花轿”。迎亲花轿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压轿,俗称为“压轿童子”,或称“压轿孩儿”、“压轿生”,轿内还要放上一只大公鸡,轿门上要贴写有“吉星高照”的红符,执事的大扇上也要写上“小登科”的字样。日照地方娶亲的轿后紧随人员抬“上头礼”。一切就绪,三声炮响,几棒锣鸣,粗细乐齐奏,迎亲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启程了。

  德州在迎亲的这一天,男家要写好迎亲帖,迎亲队伍由一人肩挎红带持迎亲帖前导,吹鼓手高奏喜庆乐曲随后,旗锣伞扇两边排开紧跟,新郎不坐轿,而是骑在高头大马上,帽插金花,走在仪仗之后,最后4人抬的花轿抬着“压轿孩儿”和大公鸡。到女家门前,在鞭炮声中,花轿门向喜神方位落定,有人拿着钱请压轿孩儿下轿,执事人员具“迎亲帖”领新郎去会岳翁。龙口迎亲的花轿是两乘,新娘的花轿装饰得更加华丽,里面没有压轿童子,而是放一脸盆,盆里有个大饽饽,上插几朵准备给新娘上头的红绒花。新郎去时上轿前要咬一小口饽饽,上轿时吹鼓手先吹大杆号,然后粗细乐齐奏。鄄城的平民百姓,多用太平车迎亲,车上扎拱形车棚,前头用红毡遮蒙,后头用被单遮蒙,车前拴一只大公鸡,一人执鞭驱车,一人肩背褡裢沿途鸣放鞭炮;娶女婆一人,上车时携带“上头盒”,内装新娘嫁衣、冠饰等物;另有挑灯笼者4人,所有去迎娶的人员胸前以及拉车牲口的额前,都系一红布条,以示吉利,车进出村庄必依规矩,即“出东进西”。同时,新郎不去迎亲,娶亲车出村后,即身着新装,拜祖先,拜父母,拜亲邻。新娘的嫁妆是在迎娶当天的清晨派人送往男家的,途中不得与娶亲车相遇,故须绕道而行。

  花轿到女家门前,吹鼓手要吹打“鼓”女家的门。旧时黄县迎亲的轿子在女家大门前一停落,女家便特意将大门关闭,把新郎拒之门外,名曰“憋性”。于是吹鼓手用大杆号对大门吹一通,粗细乐和大锣吹打一阵,如此重复三遍,谓之三吹三打,意思是叫女家开门请新郎进去。三吹三打以后,女家的好事者和小孩子们在大门叫新郎唱歌,否则不准开门入内。这时男家的夹毡客和女家的送亲客从中替新郎周旋说情,请求放人。有的长时间不能开门进屋,新郎怕误了吉日良辰,只好唱几个歌以满足大家的要求。

  新郎进入女家后,有的要拜女方的祖先和家长,有的稍事休息,便端上酒菜,由送亲客陪着边吃边谈,等候新娘梳妆。新娘在上轿前要穿嫁衣,有的还要“开脸”和“上头”。山东各地开脸和上头的时间并不统一,有的地方早在“送日子”订下婚期后就上头,有的地方则在上轿前或者入洞房后上头,有的上头和开脸一块进行,有的则在婚后第三天才开脸。所谓开脸,就是用红线把脸上的绒毛绞掉;上头,则是把发辫绾成髻,这些都是新娘由姑娘向媳妇转变的标志。上头时,通常要坐在马鞍上或者圈椅上,取“马上来,轿上去”荣华富贵之意。新娘梳妆打扮,一般由公婆、夫婿、儿女皆全的中年妇女代劳,除上头、开脸外,还要穿上新嫁衣。嫁衣要上下一身红,通常喜棉忌单,遇夏天出嫁也要在腰间缠一缕棉絮,据说是为了表示“儿女厚实”。许多地方的新娘是凤冠霞帔、绣花鞋,满头珠花和金银首饰(不少人家是租借来的),最后搭上蒙头红。费县、蒙阴一带,新娘在绣花鞋外还要套一双用黄绫子做的软鞋,谓之“黄道鞋”,此鞋在进婆家门时,有人扯去给小孩做帽子。上轿前,新娘手里也要拿些东西。德州的新娘,左手拿柽子,右手拿酒壶,怀里揣着黄铜镜,柽子、酒壶表示过门后勤于纺织、体贴丈夫,黄铜镜称“照妖镜”,可以驱邪。泰安的新娘,手里要拿手帕、小镜子等物品,怀中要揣一些制钱、手帕等,手帕是准备路遇娶亲的花轿时,与对方交换礼物的,制钱是过井、河、庙等扔出来敬神的。胶东一些地方的新娘,手中拿小手帕,里面包有各种花样的面制品,还拿着镜子、葱等。葱,谐音聪,到婆家后要扔到房顶上,面制品是过桥时扔到河里敬神的,手帕则和泰安一样,是与路遇的新娘互换的,有的还互换戒指等。

  新娘梳妆打扮收拾完毕,吹鼓手高奏喜乐,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辞了岳父母,女家为其十字披红。有的新郎再到新娘闺房隔帘行礼,送女客代为还礼。有的新郎再到新娘闺房隔帘对面冠笄,然后新郎先行上轿。新娘由其兄弟用圈椅抬出闺房,送入轿内,意思是脚不沾娘家的土。胶南、日照一带新娘由“嫁女客”搀扶,踏红毡或花席入轿,若遇雨天,必由兄或弟背入轿中。临上轿前,母女分离,难免要哭上一场。新娘口里要含一口饭,或者含一口宽心面,吐半口,留半口。据说吐的多了娘家富,留的多了娘家穷,另半口主婆家的穷富,这往往使新娘左右为难。有的地方新娘要从其母亲兜里抓一把钱,抓多抓少意思与吐饭一样,也有以粮食代替钱的。龙口在新娘上轿后,要把两个瓷盆分别送到新郎和新娘的轿里,新郎轿内的盆里放两个面做的桃子和两面镜子,象征健康长寿。另外,龙口还有新郎窃物的习俗,即在酒宴结束时,新郎趁人不注意,偷偷地拿一只酒盅和一双筷子带回去,取意为婚后早生忠孝之子。博山一带,新娘是“抢”上车轿的。结婚之日,新郎带车带轿,跟着一帮人到女家去“抢亲”,新娘的兄弟背着她跑,伴娘在后面卫护,新郎则带人追赶,经过一阵象征性的争夺之后,才把新娘“抢”上轿子。新娘上轿后,许多地方都有泼水的风俗,谓之“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临朐是新娘的弟弟妹妹们去给她送水,也称送汤,是新娘临出嫁之前享受的最后一次手足之情的伺候。有的是新娘的母亲或其兄嫂,把一瓢水泼在门外,据说是表示嫁出的女儿象泼出去的水一样,再也收不回来了,隐藏着母女怜惜之情。

  待新郎、新娘在轿中坐稳后,轿头便喊号起轿,两顶轿子同时抬起,娶亲的队伍就返回婆家。有“送小饭”习俗的地区,肩挑小饭的人先行一步。所谓小饭,就是一木盘生水饺,一木盘生面条,外用红包袱包住,用勾担一头一个挑着,送到男家去,再煮得半生不熟地给新郎、新娘吃。与之相应的还有“送大饭”,即用食盒抬着酒菜,供“ 饭”用。娶亲的队伍一般都比较庞大,走在最前面的是撒喜帖的,遇到桥、井、庙宇、拐弯处,都要贴一个喜字帖。有的地方帖上写着青龙,谓之撒青龙帖。胶东有的地方,前面走的是夹毡客,手拿红毡,凡遇庙、井、桥等,均用红毡一挡,让花轿过去,类似撒喜帖。后面是两面开道的大锣、旗、伞等仪仗,接着是两乘轿子,官轿在前,有粗乐队伴奏,花轿在后,有细乐队伴奏,花轿两边由送亲者扶持,俗称“把轿杆”,最后是送客的轿车。娶亲的队伍,路上不能落轿,经过村镇要鸣锣奏乐,吸引人们夹道观看。旧时结婚称为“小登科”,不仅准许无功名而官服冠戴,就是县太爷的官轿遇到娶亲的队伍也要让路。娶亲的途中若遇上出殡的,并不躲避,谓之“白头到老”;若遇上另一娶亲队伍,两个新娘交换礼物,有的日后还当作亲戚走动。日照、海阳等地,村中若有数家同日迎亲,新娘子都要抢先过门,谚称“来得早,过得好”。

拜堂合卺

  花轿到男家的村头,先是鸣锣吹号,男方接客的出村迎接。这时花轿在街心徐徐而行,抬轿者卖弄精神,稳稳地颤动着轿子,谓之压街、晃轿、踏街。粗细乐翻着花样地吹奏,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簇拥着花轿来到男家的大门口。迎亲的人首先对着花轿放一挂鞭炮,或者是三声响炮,然后花轿面对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此时,男家的大门紧闭,要让花轿在门前停一会儿,谓之勒性、憋性、顿生性,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绵软,进门后服婆婆的管教。许多地区这时还要“燎轿”,或者“燎车”,由两个小男孩或者小女孩,手持麻杆或者苘杆扎成的火把,绕轿或车对头燎3次。在临清,花轿落地,婆母上前送上红纸包的织布机“剩花子”,要新娘抱持,表示婆媳共同纺织。在德州,老公公过来将一个筛子扣在轿顶上,谓之“天罗地网”,表示妖邪跑不了,还要在轿下泼一盆水,谓之“泼汤”。在蒙阴、费县,为了吉庆欢乐,也为了试探女子的才能,男家往往在轿下放些易碎的石头,落轿压碎石头,做公公的便故意板起面孔,声称新娘要说几句吉利话才能下轿,有那乖巧的新娘便顺口念道:“新人压得石头破,儿孙辈辈有官做。”于是皆大欢喜,马上便有人端上两碗宽心茶,新娘并不喝,浇在轿前即可。龙口此时有祭门的仪式,将猪头、鸡、鱼三牲摆在大门口的供桌上,由新郎的伯父带领叩头祭门,祭过门后,方可开门。

  新娘下轿前,一般由两个姑娘或者两个有夫的妇女掀开轿帘。泰安一带是先由两个姑娘“递手盒”,再递一包麸子、一包盐塞在上轿鞋里,新娘手捧手盒,踏着一块蒙有红布的大方糕走下轿来。鄄城是新娘下轿后,由两个小孩分别拿一包麸子、一包盐,塞在新娘手里,盐和麸子取“贤惠”、“有福”的意思。有的地方,下轿前要用熨斗盛火炭烤烤新娘的脚;有的地方轿内放一把斧头,婆婆要去“兜福”,新娘从在娘家穿上上轿鞋后,脚就不许沾地,直到入洞房脱鞋坐帐为止。因此,下轿时脚下要踩着红毡走,谓之“倒毡”。新娘头盖蒙头红子,由两个有夫的女人搀着,怀里抱着瓶、花等,有的左右有两人打着火把,前面有一人挑火盆,来到大门口。门口放着一块捶布石,石上放一马鞍,鞍上放一串制钱,新娘从上面迈过去,谓之“前进平安”。二门口放一火盆,新娘迈过去,象征以后的生活红火、旺盛。胶东和鲁北都有在门旁放两束草,上披以女孩衣服的习俗,谓之“狮王”、“草姑娘”,临淄则在门左右束薪 之。泰安、淄博、滨州、济宁等地区,这时新娘一过门,都要在门上压一对红砖,下压一双筷子,有的还必须属龙虎的二人去安放,据说可以避邪。在新娘向院内走时,一路有人向其身上撒五谷杂粮、彩色纸屑、草节、麸子、栗子、枣、花生等,目的在于驱邪。有些地方还同时撒火烧和饽饽,人们争抢为乐。

  新娘被搀扶进院内,即开始举行拜天地的仪式,这是婚礼告成的主要标志。天地桌摆在堂屋门前,上放升、斗各一个,装满高粱,蒙上红纸,斗中插一杆秤,斗前的升内烧一束香,升前再竖一面铜镜。新郎、新娘站在桌前的红毡上,女东男西,跟着司礼者的喊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泰安是在香台子前拜天地的,香台上摆着供品,点燃香烛,香台子下铺上红毡,放一块糕,新郎磕头拜天地,新娘站在糕上不动。有的地方在拜天地时,人们抓起斗内的高粱往新娘头上撒,谓之“撒穗”,实为“撒祟”。莱阳羊郡乡一带,花轿到门口,由公公向前搭轿帘,搀人客在搀新娘下轿前要用火炉为新娘烤脚,而此时新郎正躺在洞房的炕上,俗称“压炕头”。搀人客搀新娘至大门前,连呼新郎乳名三声,新郎闻声而至,陪新娘跨马鞍,进大门。拜天地之前,由公公先于天地桌前磕头,拜天地之后,进屋门,由公公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挑下的红盖头要立即甩上屋顶,甩得越高越吉利。日照等地在拜天地的同时,由管家或轿夫于洞房门上挂门帘,边挂边诵吉语:“上八仙,下八仙,请下八仙挂门帘。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出状元。两手一齐挂,一个状元一个探花。”仪式结束后,新郎要用一条红绸牵着新娘走向洞房,过屋前的滴水檐时,新娘要一步迈过去,据说“踩了滴水檐,还待十二年”才能生孩子。到了洞房门口,新郎用供桌上的秤,将新娘的蒙头红挑下,然后新娘才进入洞房。用秤挑盖头,是因为旧秤一斤为十六两、十六个星,按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共应十六之数,取“吉星合到,大吉大利”的意思。挑盖头并不是都在门前用秤挑,也有在洞房内用手揭的。临沂、济宁地区的一些地方,新娘下轿后,由一个小姑娘挑着一块系有红布的长方形腊肉作为前导,当新娘进入洞房时,将腊肉扔到房后,据说也是为了避邪。临清一带,新人进入洞房后,新郎含一口酒喷在新娘的头上和脸上,再端一碗面条给新娘,要她将面条挑在炕席下,俗称“落脚长寿面”。

  新娘被送进洞房后,有的挑盖头,喝下轿面,有的开脸、冠戴,重新梳妆,然后踩着糕或者石板等上床,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帐”,邹平则称“坐庐床”。此时,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床上,边撒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此谓之“撒帐”。以前坐帐要坐三天,为此新娘在婚前几天便要节食,以免坐帐时难堪,后来改为一天,或者象征性地坐一下午。日照地方新娘入洞房后,新郎、新娘要共吃邻居送的水饺,俗称“小饭”,并且将一部分水饺放在床下,任闹房的人抢去给小孩吃,俗信孩子吃了这种饺子好养。微山县是新娘送入洞房后,由搀扶下轿的妇女为她开脸,用染了红色的鸡蛋在她脸上滚几趟,边滚边念吉语:“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吃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喜鸡蛋。”新郎在白天不可进洞房,俗以为白天进了洞房,将一生惧内。到夜晚,客散之后,由一对未婚姑娘陪送至洞房,到洞房后,一个姑娘代为点灯,另一个诵吉语:“太阳一落黑影影,一对大姐来点灯。床上坐的是花大嫂,进门来的是俊相公。花大嫂,俊相公,一条枕头俩顽童。”新娘在洞房坐帐,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则都来看新娘,让新娘点烟,向新娘要糖果、点心吃,闹腾一番。无棣县此时不闹媳妇,而是闹婆婆。来看新娘的人,从锅底摸一把黑灰抹到婆婆的脸上,婆婆不仅不恼,反而高兴,抹得越多说明越有人缘。洞房之外,新郎则忙于用酒宴招待宾朋,女家的来客是贵客,必须请到正屋坐上席,由相应的人陪客,其余按亲戚或庄乡分别成席招待,一般男女不同席。梁山县地方中午喜筵,女家搬亲的由男方请人陪客,单设一席,贺客七人一席。梁山以东席面八个碟子、八个大碗,俗称“八八席”,梁山以西则兴“十大碗”。开宴时新郎安座、安茶、安酒、安饭。席间敬酒,先新郎兄弟敬,再新郎敬,最后由新郎父亲敬,饮必三杯。

  从前办喜事的人家,常有唱喜歌者来贺喜。他们多是乞讨为生的穷人,听说谁家有喜事,便赶来凑热闹,混顿饭吃。这些人称为喜郎,唱的多是颂辞,无固定格式,即兴创作,竹板一打,便在门前唱起来,其词有:

  月儿弯弯照九州,

  里挂红灯外挂绸,

  今日黄道吉星照,

  花轿抬到大门口。

  大门口,铺红毡,

  又吹喇叭又放鞭,

  旗锣伞扇两边站,

  新娘下轿贵人搀。

  顶红袱,穿红衫,

  柽子酒壶拿两边,

  贵人搀着新娘走,

  迈过石头迈马鞍。

  进大门,喜气添,

  进二门,保平安,

  一走走到当院里,

  八仙桌上摆的全:

  一斗粮,一杆秤,

  三支箭,一张弓,

  又烧高香又摆供,

  敬着天地老祖宗。

  新娘来到当院里,

  叫来新郎拜天地。

  一拜喜天,二拜喜地,

  三拜公婆都满意,

  四拜四季大发财,

  五拜五福临门第,

  六拜六六大顺利,

  七拜七星大紫气,

  八拜八仙来贺喜,

  九拜九赐大加官,

  十拜事事都如意。

  ……

  喜郎唱罢喜歌,进门高喊一声“给大爷道喜了!”便跪倒磕头,随手将用红线穿制钱而编成的“钱串子”扔在院内,撒得遍地都是,然后起身退到门外,找个地方休息等赏去了。管事的要赶紧将“钱串子”拾起来,开给赏钱,管他一顿饭,才能把他打发走。

  一般白天娶亲的婚礼,都是傍晚喝合卺酒,俗称交心酒、交杯酒、合婚酒等。古代的“合卺”是分瓢而饮,以后则是把两个酒杯用红线拴在一起,或者换杯而饮,这是夫妻第一次面对面喝酒,通常有闹房者围观,气氛相当活跃。换杯饮,是新郎左手执杯递给新娘的左手,新娘右手执杯递给新郎的右手,夫妻同时各饮半杯,然后交换酒杯再饮;牵线饮,是用一根红线,两头各系一制钱,分别放在两个酒杯内,夫妻同时端起一饮而尽,或者交杯再饮,但制钱不能扯出酒杯,为了凑趣,红线越短越有意思。饮交心酒时即可闹房,让新郎新娘互相布菜,甚至互相喂菜等。饮过交杯酒后,在威海新娘要吃一碗海蛎子、一碗老板鱼,意思是“立子”和“相伴到老”。在沂蒙山区新娘要吃鸡蛋,鸡蛋往往煮到八分熟,吃时别人故意问“生不生”新娘则轻轻答以“生”,即生养孩子的意思。然后还要吃栗子、枣之类,一人在旁念“先吃栗子生贵子,先吃红枣生娇娥……”,这时,小姑和婆婆也登场了。先是小姑将一新的尿盆放到床下,大声念道:“撂小盆,撂小盆,等到来年抱小侄。”婆婆则将一木墩放到床下,也念道:“撂木墩,撂木墩,等到来年抱孙子。”接下来吃长寿面,在场的人为了凑热闹也都去抢着吃。有的地方喝完交心酒后,夫妻二人下床去抬尿罐,谓之抬聚宝盆,婆婆在洞房内把门关上,由新娘叫门,婆婆问:“是谁,抬的什么”答以“您媳妇和您儿,抬的是聚宝盆”,然后开门放行。

民间结婚四言八句大全

一、开脸歌:

新婚后第二天早晨新娘子起来后(北方是在新娘人洞房坐富贵后),全福奶奶用线绞去新娘脸上的汗毛,把额头刘海梳到头上,后面的长发或辫子绾成鬏,从此把姑娘的发型改成大娘的发型,这一仪式称为“开脸”,是女子已婚的标志。

手里拿着红棉线,喜为新娘来开脸。

新娘心里喜洋洋,敬烟敬酒又敬糖。

一把枣子生麟儿,两把花生落凤凰。

左扯三下中状元,右扯三下福满堂。

(宝应地区称未婚女子叫“姑娘”,近婚女子叫“大姑娘”,已婚女子叫“大娘”,**叫“小大娘”。)

摸摸新娘袖,她弟是我小舅舅;

摸摸新娘脚, 大红鞋子六角角。

二、迎新娘:

1、迎新娘来迎新娘, 震天动地鞭炮响,男女老少都来看, 说笑跳耀喜洋洋。

2、迎新娘来迎新娘, 我看新娘好容装,一步下车见富贵, 二步下车是吉祥。

3、一步桃花开,二步李花开,三步莲结子,四步引男来。

三、拦新娘进喜房:

1,闹新娘来闹新娘, 我拦新娘进喜房,亲朋好友都来看, 看看新娘多漂亮。

2,看新娘来看新娘, 新娘三步两步进过厅堂,我劝新娘慢点走, 看看院内好风光。

3,进喜房来进喜房, 想进喜房莫要慌,要进喜房也步难, 新娘拿出烟和糖。

 

四、请新娘进喜房:

恭请新娘进喜房,一步鸿福二健康,

三步走上脚踏板,四平八稳坐牙床。

五、看新娘,照新娘:

富贵花烛亮堂堂,新娘房里好嫁妆,新床新被新罗帐,鸳鸯枕头分两旁。四仙桌,在中央,茶烟水果还有糖。结婚三朝无大小,男女老少闹新房。这个喊,那个嚷:“令夜织女会牛郎。”新房里头闹哄哄。忽听有人大声讲:

“我看新娘不是人!”惊得新郎多紧张。“九天仙女下凡尘!”新郎心里赛蜜糖。“养个儿子会做贼,”新娘一听着了慌。“偷得仙桃供母亲,”笑得大家眼泪淌。新人心里喜洋洋,敬烟敬酒又敬糖。

手举红灯亮堂堂,我送新人进新房。一进房,喜洋洋,我说几句喜话闹新娘:摸摸新娘嘴,好吃馋猫嘴;摸摸新娘鼻, 口水往下滴;摸摸新娘手, 牵手送门口;

六、洞房挂门帘:

大红门帘落地拖,一对凤凰来做窝;凤凰不落无宝地,千年媳妇万年婆。(在场人喊:“好!”)

大红门帘七尺长,一对金钩挂两旁;中有游龙来戏水,来年生个状元郎。(在场人喊:“好!”) 

七、全福奶奶铺新床:

迎亲正日前夕,男方必须布置好新房。新房的核心部分是新床。铺新床的动作,要由全福奶奶(即夫君、儿女俱全)承担。先铺床草,说如下喜话:良辰吉日喜洋洋,我代王家来铺床,两头铺的金丝草,中间铺的子孙塘。子孙塘呀子孙塘,一代更比一代强!

再挂帐子,说:新挂帐子四角方,新郎新娘睡中央,早开花来早结果,早生贵子喜洋洋。

安帐沿,说:新挂帐沿六尺长,中间有对小凤凰,凤凰不落无宝地,状元出在你府上。

装帐钩,说:新挂帐钩亮堂堂,赛如太阳和月亮,日里照见四海明,夜里照见子孙塘。

折被单,说:新摺被子四层连,主家福寿都齐全,恭喜主家春常在,富贵荣华万万年!

挂门帘,说:新挂门帘着地拖,量量足有六尺多,六六大顺事事顺,恭喜府上娶媳妇!媳妇善解公婆意,乐得公婆笑呵呵。

吉日良辰喜洋洋,铺床铺的子孙塘;

子孙塘呀子孙塘,一代更比一代强。

新床新被新罗帐,新郎新娘福寿全;

恭喜主家春常在,富贵荣华万年长!

八、新郎迎花轿:

锣鼓喧天轿临门,五色彩棚接新人;

艳阳照耀兴隆地,代代儿孙跳龙门。

揭开轿帘喜连连,双手搀出玉天仙;

金枝玉叶开鲜花,来年生个小探花。

 

九、新娘跨火盆:

新娘跨火盆,大人养小人。

福来都是五,喜到必成双。

新娘跨进门,带来聚宝盆。

合家保平安,贵子早早生。

十、新娘进门时喜话

一进大门喜融融,门前高搭五彩棚;二进门,步三开,脚下踩的紫金阶;三进门,芒财房,黄金白银用斗量;四进门,进楼房,楼上**赛凤凰;五进门,进厨房,新砌锅灶亮堂堂;六进门,进书房,养儿必中状元郎;七进门,进后堂,满堂酒席请客尝;八进门,进穿堂,瑞气千条花满廊;九进门,进马房,龙驹宝马排成行,龙狗宝马不是旁人骑,宝应榜眼探花郎;十进门,进新房,房中生下九个郎:大郎镇守海关岛,二郎领兵押草粮,三郎南关领人马,湖广巡抚第四郎,五郎进了翰林院,六郎朝中为栋梁,七郎又做扬州府,吏部天官第八郎,九郎生来年纪小,蹲在房中读文章。府上子孙多兴旺,恭喜万事都吉祥!

全福奶奶先把新娘引入新房。这时点香、点烛,点香时说:手点清香七寸长,双手插在炉中央,今日神人来保佑,来年必生状元郎。

点烛时说:手点蜡烛亮堂堂,一对红烛分两旁,新郎新娘心花放,我送新人入洞房

十一、点吞烛:

手点清香数寸长,双手插在炉中央;

今日神仙来保佑,来年生个状元郎。

手点蜡烛亮堂堂,一对红烛放光芒;

毫光头上结灯花,灯花头上落凤凰。

十二、拜堂入洞房:

香烟缥缈,灯烛辉煌。新郎新娘,齐登华堂。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手捧花烛亮堂堂,我送新人进洞房,

今日洞房花烛夜,明年生下状元来。

十三、洞房撤花歌:

洞房花烛喜腾腾,今宵才子配佳人。

吃酒要吃交杯酒,撒帐要说百花名。

春撒桃杏花,夏撒百合花,

秋撒黄菊花,冬撒腊梅花。

公婆撒的椿萱花,弟兄撒的紫荆花。

姑娘撒的蔷薇花,夫妻要撤合欢花。

花开盼的早结果,明年养个大头大脸的胖娃娃。

十四、童男摸马桶内糖果:

子孙桶,使劲掏,子子孙孙步步高。

子孙桶,滴溜圆,代代子孙做状元。 

 

十五、童男捣窗户纸:

洞房花烛喜融融,日照窗纸红彤彤。

金童捣破大吉利,生个儿子必成龙。

十六、挑盖头:

秤杆子上头滑如油,一路星子顶到头。

二十八宿来保佑,称过元宝挑盖头。

关关睢鸠好风流,在河之洲左右求。

窈窕淑女羞俯首,君子好逑挑盖头。

十七、饮交杯酒(合卺)斟酒者唱:

一敬长命富贵,二敬金玉满堂,三敬状元及第,

四敬事事如意,五敬五子登科,六敬福禄双全,

七敬七子团圆,八敬八仙上寿,九敬九连环,

十敬全家福。万代富贵,恭喜!恭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1607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