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风俗

结婚风俗,第1张

  婚 嫁

  建国前,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至于男女本人没有自主权,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经过通媒、定亲、送婚帖、贺喜、迎亲、住日子等过程。 通媒 男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由父母央媒求亲,也有在儿童年龄即定婚的,俗称“娃娃亲”。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亲,名曰“倒提媒”,如女方要求男方条件高,习称“攀亲”。双方父母在对彼方年貌、人品及家庭财产情况探听了解后,认为基本可以,即行“允婚”。允婚时必男家先允,女方后允,互相允婚后即委托媒人换“小启”(俗称换小字),载明属相年庚及生辰日月。双方央人(多为算命先生)“合八字,无冲克和不中意处方可成亲。再另择吉日交换正式婚约,称“大启”。也有到男家亲自看的,叫“相亲”,若相不中,则不吃男家饭告辞。男女通婚年龄以女大为贵,俗说“女大一,穿金衣”、“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

  定亲 多称“传柬”或“换帖”。男家写好柬帖(即定婚书)附彩礼送女家,女家回帖,作为定亲的依据。换柬后,亲友邻居送物送钱祝贺,男家备酒席答谢媒人和亲友。

  送婚帖 又叫“送年命帖”。男女到结婚年龄(一般女在十八岁以上,男小则十二三岁、大则二十几岁),男方根据女方的命相,请人择定吉期(俗称“选日子”、“看日子”),并将吉期通知女方,女方若同意,便选择吉日良辰,正式向女方送婚帖。帖上写明迎亲日期、新妇冠带、坐帐、开面、梳妆、上下轿的方向及禁忌等事宜。女方家中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置办被褥、衣物、首饰、家具等陪嫁,做婚嫁准备。

  贺喜 婚前,男方.的亲友邻居都备礼品祝贺。称“贺喜”。向待嫁的女子送喜礼,称作“填箱”或“添箱”。男方在结婚前一天备席庆贺。

  迎亲 俗称“办喜事”。迎亲的前一日,女方即将嫁妆送至男家。男方帖喜联、挂喜幛、铺炕、填枕头做好迎娶准备。晚上,新郎给近处的亲友长辈“行礼”。迎亲这天,按既定时辰,男方排列仪仗,吹鼓手奏乐,用轿(较贫者用车)到女家迎娶。娶亲有“大娶”与“小娶”之分。一乘轿为小娶,即备花轿一乘将新娘抬来,谓之“不迎亲”;大娶用两乘轿,新郎乘官轿到女家迎亲,另一花轿为新娘所备,去时由幼童乘坐,俗称“压轿童子”;轿内还要放一只大红公鸡,回时女方压回一只母鸡。不论大娶或小娶,其习俗大致相同。嫁女开脸、上头后便开始少吃少喝、坐炕待嫁的“禁闭”生活。男方到女家迎亲必须带红袄、红毡、红头巾等。

  是日,新娘早起梳妆打扮,蒙上头红,吹鼓手高奏喜乐,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辞岳父母,例行“谢亲”等礼,然后新郎先上轿,新娘由自家亲人用椅子抬入轿内,俗称“发轿”、“升轿”,宾客坐车随行。新娘升轿离家时必洒泪而泣,以示依恋。路上,大红纱灯开道,笙箫唢呐齐奏,车马轿夫前簇后拥,轿面四闭,新娘不得与外界接触,若路人相遇,即躲避让道。来到男家村头和门首,鞭炮齐鸣,并按规定的时辰和方向落轿。即有人点燃草束绕新娘所乘彩轿一周,称之“燎轿”,传说可以驱除邪气与不祥。在鼓乐及鞭炮声中,由娶女婆和陪女扶驾新娘进入大门,脚踏红毡(曰倒毡),至院内摆设的香案前,与新郎并立,行拜天地之礼,礼毕,新娘入洞房。有的地方入洞房时,男家长辈则在院子里撒大枣、栗子、花生(有的地方缝在被角内或装入枕头内),亦取谐音“早得贵子,并男女花着生”之意。洞房花烛高照,新郎揭去新娘的蒙头红,同吃“宽心面”、共饮“交杯酒”,并例行填枕等仪式,新娘开始“坐帐”,亦称“坐床”,多为一天。是日,不论辈份大小,好事者大闹洞房,直至深夜。新婚夫妇睡下后,有青年男女窗下“听房”(听悄悄话)的旧俗。新婚日,男家张灯结彩,帖红喜联,杀猪宰羊,盛宴款待亲友。境内还有抢娶的风俗。即同时同村若有多家娶亲者,则认为谁抢在前头谁家吉祥。故迎娶的时辰多在黎明之前。

  住日子、会亲家 婚后第三天,新娘回娘家住两日,曰“住对日”,或女家下帖接闺女请女婿。,新郎、新娘双方同去岳家,此谓“回门”或“认亲”(俗说“接三天”)。女家设宴款待女婿,俗称“请女婿”。接三天回来,新娘拜见公婆及近族长辈,并祭告于祖祠或去祖茔祭奠,然后下厨房做饭。至第六日,男家复设宴“会亲家”,同时宴请至亲好友。聊城一带除3天回门外,娘家人还要接6天、9天、12天等;同时还有“住对月”的风俗,即新婚后一个月,娘家人把新娘接回去住几天,然后送回婆家。这种风俗至今存在。至此,整个婚礼程序结束。如此繁缛礼节,贫寒人家难以讲究,极贫者则由老人陪同新娘持一小包袱至男家即为完婚。

  建国前,境内男女早婚现象较为普遍。富裕之家多有十几岁甚至八九岁即成婚娶妻者,女子的结婚年龄多在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之间,有的“童养媳”十二三岁即被迫“圆房”成婚。另外,男子可以一夫多妻,除“正配”以外,其他均称为“妾”。未婚青年男女死后,也有的经人撮合将尸骨并葬一处,配成“冥婚”,亦称“结鬼亲”,或叫“阴亲”。贫困者无力娶妻,亦有入赘于女家成婚者,俗称“倒插门”,或“招养老女婿”。还有抢婚(多为寡妇再嫁)、近亲结婚等陋俗,建国后均被革除。

  嫁女忌讳较多,如做嫁衣忌用寡妇及儿女不全者,寡妇不当送女婆,姑姑不迎娶新娘,姨、嫂不送娶,俗云:“姑不娶,姨不送,嫂子送了光着腚”。

  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自由恋爱和喜事新办,繁缛礼节多被革除。城乡自由恋爱者增多,但多数仍需媒人说合。双方认为合适,即安排见面,若互相有意,双方交换手绢或钢笔之类,此谓“换手绢”或曰“小见面”,然后约定订婚日期和仪式。订婚日,男方携带重金、重礼送至女家,女家设宴待客,即为“定婚”。女方同意后,择日到男家,称“认家”,男家长辈给“见面礼”。多有趁此照定婚像者,个别仍有换帖者。到了国家规定年龄,男女同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多数认为不举行婚礼不谓结婚,故多另行婚礼。婚礼较之过去大为简便,一般由婆家用车辆接新娘,也有娘家送来者。新婚之日,男家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盛宴宾朋。闹房之俗依然。城镇青年视举行集体婚礼或旅游结婚为时髦,简便文明,愈来愈兴。但是,门当户对的旧观念还根深蒂固,仍有恋爱不自由、索要彩礼、变相买卖婚姻、包办婚姻及早婚等现象。

  凡结婚者,男方亲友街坊多有道喜者。至亲厚友贺礼较厚,一般多送喜幛。喜幛一般有布料,亦有丝绸、毛料、被面、毛毯等,也有送工艺装饰品者,讲究实用的则送炊具、茶具等生活用品。街坊一般关系者多“凑份子”相贺(多为现金),每份多少不等。现金用红纸包好,俗称“红包”。主家下帖宴请送礼者。近年,喜宴之风愈来愈盛,规格也越来越高。女方在出嫁之前,亲友多送些衣料、时装等物品,以示祝贺,也有相助之意。

  寡妇改嫁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拥护和支持,已成为顺理之俗。老年人再婚,除个别家庭有子女和亲友的干涉外,多数人赞成,已被社会舆论接受。

  回族青年男女结婚,除登记领取结婚证外,举行婚礼仍沿袭旧俗。结婚时请阿訇证婚,念“伊扎布”(证婚词):“你们是自愿结合,成为夫妻,祝你们婚姻美满,孝敬父母,敬老爱幼,和睦亲邻,互敬互爱,白头到老”。问新娘;“有没有意见”新娘回答:“达丹”,意为“同意你的意见”。新郎回答:“盖不里楷尔丹”。意贝旷我承领新娘的意愿”。阿訇随将桌上的糖果撒向观众(俗名“抢喜果”),以示吉利。当晚由女方家嫂将新娘接回娘家,次日傍晚送回,方可同居。

  建国后,回族男女婚姻,均以“婚姻法”为准绳。回、汉通婚,男女双方互相尊重风俗习惯,任何人不得干涉和岐视。婚后子女从汉、从回,均有政策规定。

  玉林人比较不悯先人,故不合你说的。你要玉林习俗,这样吧,看下面:

  玉林民间信仰以祖先崇拜为基础,以佛、道、儒三教为主要对象,同时其它神道信仰为辅。民间信仰活动主要体现在各种节庆、寺庙、神诞等活动之中。

  在各种节庆习俗中,各式信仰活动渗透到各个节日活动之中。每逢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为送灶神日,习俗上往往家家户户大扫除,驱除瘟疫,干干净净迎春节。除夕之夜则贴门神、春联,拜祖宗、吃团年饭。正月初一为春节,是民间一年中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清光绪版《郁林州志》载:“元旦贺年拜祖神庙及族邻尊长”,各家男女老幼穿上新衣服一起庆贺,小辈向长辈拜年,亲朋互相祝贺,敬天地、拜祖宗,给孩子压岁钱。正月初二每家宰阉鸡祭祖先和社头(土地庙)、灶君等,烧鞭炮“开年”。初十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到社头、祠堂和自家厅堂“挂灯”,挂在社头的花灯到了正月十六才烧掉,叫“完灯”。清明节扫墓祭祖,端午节包米粽、凉粽,在门上插上艾草驱邪;中元节又称“鬼节”,博白、陆川、玉州、北流等地部分农村旧习俗于七月十四前,村民在村头村尾、山间田野吹响用勒鲁叶做的喇叭状的笛(客家人称“喃嘟乐笛”),笛声此起彼伏,“嘟嘟”“嗬嗬”作响,目的是为了怀念自己的祖先,以笛声引路招呼已故的祖先回家团聚过中元节。这种习俗大部分地方已消失,唯有博白少数乡村仍在流行。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最尚月饼,取团圆之意,各户人家习惯烧鞭炮、贡“月亮”(祭拜月亮)。而冬至节,则包米粽,祭祀祖先。

  玉林民间崇奉众多神祗,神诞甚多。诸神中除佛教“佛法僧三宝”、道教“三清”神、儒教孔子等外,还有各类天神、地祗,一些神化的人物或某些有关历史、传说人物等往往又作为崇拜的神明,建庙奉祀。如建天后宫以供奉天后(妈祖)娘娘,建寒山庙以供奉寒山三圣、建西山庙供奉西山蓝爷,建庞奶庙以供奉庞八娘、建龙母庙以供奉龙母娘娘,建谭苏庙以供奉谭姓和苏氏二爷,其它还有诸如玉皇堂、普庵堂、城隍庙、地藏堂、五显庙、雷祖庙、三清殿、孔庙、紫华庵、护龙庙、三教堂、三帝堂、关帝庙、文昌阁、魁星楼、文笔塔等等,供奉着各种神明佛像。神明佛像如此众多,各种神诞佛事活动便连绵不绝。如西山庙诞为农历三月三、寒山庙诞为九月十五、庞奶庙诞为三月十八、观音诞每年四次: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二月初二、八月初二为土地诞,祭社神,社为土地之主,各村都设有社头(土地庙)供奉本村土地神。庙会是为神明生日举行的庆祝仪式,主要的活动是从庙中抬出神像出游,仪式隆重,气氛热闹,神像所到之处受到群众朝拜。庙会期间请戏班演戏,吹奏“八音”、舞狮舞龙庆贺,附近各村群众纷纷前来参加仪式,祭拜神明,祈求美好愿望。规模较大的庙会还形成商品交换市场,异常热闹,一些庙会诸如樟木镇樟木中村的庞奶庙、石和镇沙坑村塘坡岭的西山庙,还请来民间艺人跳讲述各神生平事迹的傀堂戏。

  跳傀堂,又称跳鬼脚、跳庙、傩戏等,一般在庙会、诞期等场合表演。表演时,先演“戏头”请师傅,由两人同时演出,共跳同舞,锣鼓伴奏,节奏明快。“戏头”过后即开始正式表演,单人演出,不论表演什么角色,均戴上不同的面具,面具是根据表演的人物形象用木头雕刻而成。演员边跳边唱,主要表演神的历史故事或片段,文武神交替出演,演完一个接下来另一个人戴上另一个面具出台再演下一个神,个次不限,可演较长时间,表演动作简单、粗犷、热烈,音乐简单,主要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道具一般用木制的戟、刀、剑、护板、扇和旗令等。过去傀堂戏在玉林各县市不少地方都有流行,而今天只在福绵管理区的樟木、石和和博白县凤山、江宁等乡镇还有传承。石和、樟木等乡镇的傀堂戏介于“舞蹈”与“戏”之间,说它是舞,它有简单的唱词和道白,说它是戏,它的情节和表演程式又过于简单;而博白县凤山傀堂戏介于“舞蹈”与“戏”之间,说它是舞,它有简单的唱词和道白,说它是戏,它的情节和表演程式又过于简单;而博白县凤山傀堂戏则是一种更接近舞蹈的形式,即“傩舞”,每年农历九月十三定为傀堂跳岭头的节日,表演者面戴面具,扮成五雷将军,面具如同公鸡头冠,手拿铁凿斧头,在锣鼓钹的伴奏下起舞,它是一种驱赶邪魔纳吉接福、保佑平安的民俗舞蹈。

关于玉林风俗习惯的作文,可以列举玉林有哪些风俗习惯,然后分别阐述其具体内容,也可以针对玉林的某个风俗习惯进行论述,下面是一篇玉林风俗习惯的范文,仅供参考:

玉林人把春节叫“过年”,或“大年初一”。这是一年中最大最热闹和最隆重的节日。为了过一个好年,农村习惯于阴历十二月二十四便摆上清茶果品,烧香点烛,送灶神升天,祈求庇佑新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送走灶君,人们开始大扫除,搞卫生,陆川、博白客家人俗称为扫灰尘。然后是蒸发糕,舂糍粑,打米饼,包粽子,做汤圆,炒米花,炸白散,作为春节待客和走亲拜年礼品。过年买年货,猪鸡鹅鸭鱼,果品饼干酱醋茶,鞭炮神香,添置衣物家具,应有尽有。

大年三十,又称除夕。这一天,人们忙着上红,即贴春联、贴门神、贴利市钱、挂灯笼。古时门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唐后改为秦叔宝、尉迟敬德,近年有的贴上财神爷,招财进宝。贴上春联门神,人们先是祭记社公,然后祭拜祖宗。

以前敬祖宗胜过敬神,家境好者认为是祖宗庇佑,贫寒者也自认是命运不佳。祭拜过祖宗,接着是吃团圆饭了。这顿饭菜特别丰盛,白切鸡、炸扣肉、辞岁鹅成为必定上桌的菜肴。在陆川县客家人中,习惯于宰鹅辞岁,没有鹅不算过年。

吃过团圆饭,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坐于厅堂上拉家常,高堂健在的,习惯守岁到零时。接着是爆竹烟花震天动地响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年初一,进入欢度新年的高潮。客家人过去年俗说:年到初一二,家家打斗叙。年到初三四,人客来来去。

年到初五六,有酒又无肉。年到初七八,家家捧粥钵。年到初十边,依旧同先般。年到十五六,食了剩余肉,耕个耕,读个读。初一这天人们起得特别早,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大家都说吉利话。饮过早茶,人们又互相拜年道贺。

小辈见长辈口称恭喜发财,长命百岁,长辈给后辈打发红包。再祭拜先祖后,兄弟叔侄,几家人合吃饭,共享天伦之乐。过去年初一家人少外出,年初二才开年,一劏鸡,二舞狮龙麒麟,串门走亲,从亲至疏,络绎不绝。

容县农村小孩第一次随父母到亲戚家,回担礼品还送一只鸡,称爬路鸡,寓孩子从此记得这门亲戚。在探亲访友的同时,城乡还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舞狮舞龙舞麒麟,唱采茶、粤曲贺新春,成为数百年来玉林欢庆佳节的传统习惯。

舞麒麟是玉林人年俗所独有的。那麒麟为竹纸扎绘而成,长十余米,由4至8人组成,配以一人歌舞,撑罗伞,举彩牌,上写恭贺新禧,敲锣鼓,奏八音,飘妙震撼。歌舞者唱词清新,随机应变,见人赞人,见物誉物,七言四句,令人陶醉。

采茶贺年也别具特色。采茶盛传于玉林各县市区,尤其是博白县有几十个采茶班。演出中载歌载舞,喜闹剧俱全,生动活泼,诙谐幽默,令人捧腹畅笑。玉林、北流城乡有粤曲清唱,兴业县有鹩剧马戏。

一时间,玉林大地到处都可听到采茶、粤曲、鹩剧、牛戏、木偶的欢唱,为节日增添浓厚的欢乐气氛。经济基础决定人们的意识。改革开放后,玉林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提高了,玉林人过年既保留许多优秀的传统习俗,而许多旧习俗又在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在假日黄金周,城乡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有的外出旅游欢庆。欣赏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必看的娱乐大餐。传统的饮食也在变化。旧社会人们除夕买下肉菜,年晚劏鸡杀鸭,吃了一顿便收藏起来,开年后接待亲朋。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讲究鲜美味好,哪管上年有余没有余?在城镇,人们还邀上亲朋上酒家吃团圆饭,来几曲卡拉OK。

拜年之风也在变,利用现代通讯在电话上恭喜,在短信息上祝福,省时又省工。过去祭祀祖先是为了祈求庇佑好年景,现在为的是尊老爱幼,懂得只有拼搏才会赢。过去过年延续到元宵节,现在人勤春来早,过了初五六便劳作耕耘,外出打工赚钱,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2076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1
下一篇2023-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