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形容沅江

怎样形容沅江,第1张

沅江人文历史悠久,生态环境独特,长期生产、生活在八百里洞庭湿地的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独具湖乡特色的地域文化。经千年积淀,以其包含和开放的特征,已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沅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0年国家文化部曾授予沅江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称号。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沅江文化的发展历程,其中的得失、利弊足可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催人警醒,促人奋进。

目前,沅江国有文化单位和人员主要集中在文化、广电部门,包括文化、博物、图书三馆,剧院、文化市场稽查、**放映发行、广电网络传输和电视台,共有文化从业人员392人。

市文联下辖作家、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诗词、曲艺和戏剧八个文学艺术家协会,拥有各级各类会员1965人,其中国家级会员4人,省级会员67人。

在文化产业上,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门类已涉及到演出、娱乐、网吧、电游、艺术品生产,音像制品,书报刊发行等九大门类,从业人员一万余人。农村业余剧团、**队、农家书屋等自办文化,实际已成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始或者初级形态。

苗家还保存一种独特的、优良的传统习俗。一是在赛龙船之前,定要把秧插完、搞好农活,不然,参赛时会给人瞧不起;二是平日关系中发生一些矛盾而参加比赛的人,一上龙船必须握手言欢,团结一致;三是比赛的组织者在终点地方放出一只肥大活鸭,让抵达终点的水手追逐捕捉,场面十分有趣。

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龙船,制作精美;还为保护龙船而建船房。在陡水河畔,往往可以见到一幢幢长长的瓦顶木架房,那就是船房。龙船下水前请寨老一人位于沙滩下,面对龙船唱念祖先起源的古歌,并杀一只公鸡祭祖先以保佑船只平安。比赛一结束,龙船进库,以免雨淋日晒。因此,苗家的龙船可以用得10几年或数10年,甚至上百年。

各村寨在龙船节结束时,必须挑全村最肥大的猪,宰后请全寨聚餐一次,以酬谢全村对龙船节的支持。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为苗家龙船节的正日,而早在五月十八九日,就得将龙船洗刷一新。至二十二、二十三两天,将母船于船系为一体并安上龙头。二十四日隆重举行开划仪式,在河边或缓口有龙神之位的井边、沟边,置方桌一张,桌脚要绑上去掉树叶和树皮的树枝,绑雨伞一把,绑红布、纸钱和一把青草。桌上供米一升,去毛白公鸡一只,以扫邪敬神。过去过龙船节的头一天,要请巫师念经,现在这里巫术礼仪大多从简。但巫术规矩不停,如龙船在划渡中不得半途停顿或休息,须一鼓作气划至终点。待龙船调头后,掌舵者分给水手每人一束青草用以驱邪,合一齐投入江中。

龙船节期间,清水江两岸人山人海,除竞船外,还有踩鼓、吹笙等民俗活动,这期间更是男女青年游方对唱、谈情说爱的佳节。 龙,是苗族人民心目中吉祥和力量的象征。苗族的龙船很别致,一般是一株大杉树或大梧桐挖成。分母船和两侧子船三部分,母船的船中心前后共六舱,中四舱装载着龙船节期间亲友馈赠的猪、羊、鹅和竞渡水手食品,两侧子船则为水手划桨之地。苗族划龙船是站立着划桨的,不同于汉族的坐着划桨。船身长20米左右,船头翘起水面很高,安装上一个大龙头。龙头是由水柳木雕刻而成,雕刻十分精美,上面涂着金、银、红、绿、白各色,犹如鳞片熠熠耀眼,一对龙眼炯炯有神,弯弯的比角,昂首向天,可谓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宛似牛角的龙角上,通常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语。

平时,龙船放在专放船体用的龙船硼内,有的龙船棚还写满楹联,如:龙船千古事,忠孝一生兴,典祀千年重,绵延百事传,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兴'等等。横批则多为民众团聚、万宝来朝。两个角尖之间拉一根细绳子,挂上小红旗。角后有四根一米多长的野鸡毛立着,显得很威风凛凛。船尾也翘出水面,插着芳草,名曰凤尾。 划龙舟由鼓头、锣手和手手组成。鼓头是龙舟上的指挥,是全寨推选出来最有威望的人。一个十来风的孩子担任打锣手,水手共三十八名,由寨子里剽悍青年担任。比赛中水手每人手持一支一手掌宽,约一米五长的扁担形木桨。身披蓑衣,头载斗笠,以示祈雨。

划龙舟比赛场面十分激烈,是一项赛体力、比技术、比智慧、练勇敢、保团结的体育活动,是苗族民间体育活动中较为引人瞩目的一类,同时也深得各族人民的表睐。龙船节展示了早期苗族人民持朴的信仰,同时,追叙了苗族人民早期文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再现了当时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的勇敢意识和团结历进的精神。 清水江为沅水流域干流的上游河段,以水之清纯而闻名,流经贵州黔东南全境。源自贵州锦屏县茅坪镇下的杨渡角流入天柱县境,经天柱的坌处、竹林、远口、白市、江东、瓮洞六乡镇,沿岸濒江的村寨50余个,流经河段77公里,沿河接纳三门溪、鉴江河、圭大溪、汶溪河、江东溪、瓦窑江、瓮瓦溪等诸条溪河,然后浩浩东下,于瓮洞镇的下金紫村流入湖南,称沅江,注入洞庭湖。清水江两岸,群峰叠翠,风光旖旎,江水清澈,急缓有致,从宰贡下至清浪,就是著名的清浪滩。清水江中盛产鲤鱼、鲇鱼、青鱼、马口鱼等多种鱼类,尤以长吻鲍最为著名。两岸居住着苗族、侗族少数民族同胞。这里适宜多种林木生长,是优质杉木的生产地。所产杉木颀长挺直,质地紧密,富有弹性,含脂量高,不易腐烂,用途广泛,为优等建筑材料。

各地各民族春节习俗

一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四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脆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五台湾春节习俗拾趣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七桂林春节习俗

•从"小年夜"到除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八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十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十一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十二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十三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十五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十六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十七侗族: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十八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十九撒尼族:食汤圆

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

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农民要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几圈,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

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

1幸福沅江的诗歌怎么写,

你轻轻的来了, 带着一点顽皮。

你是那么的纯真, 虚伪无可逼进。 你轻轻的来了, 带着一点梦想, 你是那么的可爱。

你幽幽的来了, 清新是你的气质, 单纯是你财富。 我想拥你入怀, 但,你哭了。

于是,我不再亵渎你的清醇。 只因为,你是我的青春。

快乐, 犹如一缕缕黑暗中的阳光, 开启心灵的钥匙, 释放满腔的热情; 快乐, 犹如一幅幅屏风里的画卷, 清秀淡雅, 舒展朦胧的心情; 快乐, 犹如一句句散文中的诗行, 隽秀永恒, 放飞扬起的思想, 快乐, 犹如波光粼粼的湖面, 犹如山野蔓蔓的红花, 犹如黄沙滚滚的绿洲, 犹如涝水茫茫的睛天…… 呵,你快乐么? 青春诗歌 青春是一个美梦 却终有梦醒的一天 青春是一条小河 却终有干涸的一天 青春是一道彩虹 却终有消失的一天 青春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却终有凋落的一天 青春是握在手里的细沙 不知不觉已然漏去 青春是天上的一颗流星 虽然美丽却瞬间逝去 青春是幸福留下的阵阵香气 想要珍惜它已离去。

2描写大通湖的诗句

诗情画意何处有 梦里水乡大通湖

魂牵梦绕大通湖

◎ 孙东海

许多年前,曾出一上联:门对大通湖,大通湖水通大湖。弟弟对的下联是:船过三岔河,三岔河道岔三河。那时候觉得兄弟俩好有才的。现在回头来看,其实上联平淡无奇,下联则不合平仄。

但是,“门对大通湖”几个字,却使我回忆起家乡的大湖——大通湖。

我家离大通湖不远,门对大通湖。小时候我常到湖边去玩。站在湖堤上,但见微风拂浪,波光粼粼,时而有鱼儿跃出水面;远望则烟波浩渺,水天共色,使人感慨水乡泽国的浩瀚广博。天晴时,在天水相接处,隐约能见到湖对岸的房屋、树木,和华容县境内的凤山,但却虚无缥缈,疑幻疑真;阴雨天或有雾时,这一切都消失不见,但见天也迷茫,水也迷茫,茫茫湖水无边无垠!

双闸渡位于大通湖与五七运河交接处,是五七运河的起点,渡口对岸是沅江县的千山红农场。摆渡人年近花甲,古铜色的脸,额头上刻满岁月的沧桑。不管天晴落雨,吃饭睡觉,只要听到有人喊:“过河嘞!”,他都会立即钻出低矮的土砖房,驾起渡船,迎送来住的过客。那时望着长长的渡口,我对对岸那片土地充满好奇,总希望能渡过河去,看看异乡的风景!

初中毕业回乡务农后,二哥在南湾湖包了几十亩湖田,种一季稻,我帮忙除草,终于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

走下渡船,踏上河对岸的湖堤,眼前立即一亮:嗬!好一片绿!垸内沟渠里满是翠绿的荷叶,高低参差,挨挨挤挤,荷叶上的露珠儿在阳光下如珍珠般闪闪发光。湖堤上长满了野生的芦苇,风吹苇叶沙沙作响。深秋,这里则是另一番景色:满渠残荷败叶,秋风瑟瑟中,苇叶飘摇,苇花纷飞,另有一种萧杀凄凉的美!

过了千山红与南湾湖的分界线,耳中就隐约听到“轰隆隆”的波涛声。在湖堤上没有芦苇的地方,我看到湖中波浪一排连着一排,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越往前走,涛声越大。到达二哥借住的那排废弃的连队营房时,半里路外都能听到惊涛拍岸!这是和家门前的大通湖完全不同的景色。

此后很多次我沿着湖堤走回家去。经常看到被波浪卷到礁石上拍打而死的鱼儿,多是草鱼和鲢鱼,从一两斤到七八斤的都有。翻着白色的肚皮,在湖面上随波漂荡。我有时去捡起来,却发现大多已腐烂发臭。有一次正好看到一条四五斤重的草鱼被甩到一块大石上砸晕,心中狂喜,立即下湖去捞了起来,那鱼却用力摆动尾巴,从我手中滑落,跌进水里不见了。我觉得很惋惜。第二天下午当我返回时,那鱼却又露着肚皮漂在湖面,我再次捞起,它终于不再动弹……

大通湖最美的景色,应该在老河口。湖堤边栽着几排杨树,绿荫如盖,老态龙钟。树身斜卧湖中,树枝垂落湖面。涛声如雷,似千军万马在厮杀。波浪狠狠地扑打着湖中的礁石,浪起时吞没了所有石块,潮落时又露了出来,那些巨石都被打磨得光滑圆润。一浪连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如飞珠溅玉般,浪花溅起一米多高,湖堤上满是潮湿的空气。如此壮观的景色,也许只有东坡学士的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可以形容!

我对大通湖记忆最深的,却是家乡的堂客们,下湖摘菱角的场景。俗话说“七菱八落”,七月半间,菱角成熟了,家乡的堂客们就争相下湖摘菱角。她们下湖不用船,用澡盆——长椭园形,以前用来洗澡,现在屠夫杀猪烫猪用的木盆,人坐在中间,也不用桨,而是用手划水。早晨,薄雾笼罩湖面,二三十个堂客们,各自划着澡盆,浩浩荡荡向湖中开去。摘好一澡盆菱角后,又划回来,把菱角交给守在湖堤上的男人。这时,澡盆边几乎已平齐湖面,湖上风浪不小,我很担心她们一不小心,就会翻落湖中,但从来没听谁出过事故。下午收工时,大家都欢声笑语……

记忆中的大通湖,是那么美好!而如今身在他乡,大通湖的波涛,就只在魂中梦里汹涌澎湃!细细想来,我已有二十多年没去过南湾湖和老河口了,不知是否涛声依旧?而我确切知道,大通湖已不再有菱角,那些家乡堂客们下湖摘菱角的场景,就成了永恒的记忆!

3写沅江的作文

我四岁的时候又一次回到了老家——沅江。

没有高速公路,坐了几个小时的车,然后是过轮渡,到爷爷奶奶住的地方:洞庭湖中心的小岛。在船上没点意思,只能听见湖水溅起的声音。

那船也慢,一辆自行车都比这辆“奔驰”厉害了。到了爷爷奶奶家已经是10点了,该入睡了。

那床也小,三个人睡,你挤挤我,我挤挤你,整宿睁夜睡不着。还有那被子,冻得我们全身冰冷,象一只从水中好不容易爬上岸的猫。

“咯咯咯。”清晨6点,鸡叫三声,我要发生屎尿战争。

“妈妈,好脏,一大堆蛆!”“好了,他不会爬到你脚上的。”“好臭,这足以臭死一只老鼠了。”

“你拉就拉,不拉就罢。”我只好闭着眼,捏着鼻子,半信半疑的过了这一关。

到了屋外,看到的是一栋栋脏兮兮的房子,而且才一层,真是和城市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九岁时,又回了一次老家。

高速公路修好了,而且人们在洞庭湖上建了一座白沙大桥。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很有气势。

到中心岛不过一两分钟。路也修得很好,过桥时只得听见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到了爷爷、奶奶家只见一栋三层大楼在院子中间。走进一看,大气的客厅,干净的厕所,可爱的小狗,环境好得不得了。

清晨一起来打开窗闻闻清鲜的空气也是一种享受,闲着无事时钓钓鱼也是一种享受,中午,拿着一张钓床在树中间睡睡觉也是一种享受,半夜打打水飘也是一种享受。城市般的设施加上优美的环境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你知道为什么人们怕小偷吗?告诉你人们开始怕小偷了。我回到家看见了一栋栋楼房的墙壁雪白雪白的。

我说了声:“家乡跟上了新时代了。”。

4记得曾国藩当年在沅江凌云塔写过一首诗,有谁知道

清代湖南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曾结伴游洞庭湖,于凌云塔前每人吟诗一句,联成七绝一首: 咏凌云塔 洞庭秋水砚池波,且把君山当墨磨。

宝塔倒悬权作花,苍天能写几行多? 凌云塔,耸立在离沅江市区五公里的万子湖千秋浃水上,水退洲上立,水涨湖中浮。远看,艳阳映照的湖面,波光闪闪,凌云塔像一朵出水芙蓉,亭亭玉立于碧水之上,在笑迎游客。

近看,塔身突起,直插蓝天,塔影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之中,秀丽的湖光水色,让人爽心悦目。 凌云塔修建于湖洲,奠基于1793年冬,竣工于1797年春,历时200余载。

此塔每年春秋都遭受洪水浸泡数月,但迄今塔身坚固。整个宝塔用花岗岩石砌成,共用石料167万块,耗用白银4710两。

至今保存完好。宝塔正门原有石牛一对,第一层门楣上书刻有“凌云塔”三个大字。

第二层北门则刻有“挺出一支挥翰墨,联登七级会风云”的对联。从二层到七层,每层有窗户两扇和东南西北四门,窗格图案多样,窗花格调清新,每层有左右旋梯相通,供游人登高远眺。

5怎样形容沅江

有个地方,叫沅江!!!

沅江是个神奇的地方

一个小巷遍地茶馆的地方

一个谁都和谁扯得上关系的地方

一个见面第一句问你昨晚手气好不好的地方

一个三十岁没结婚就被人议论的地方

一个堵车的可能性不大的地方

一个有了个单位就神得不得了的地方

一个有着外来人看来很匪夷所思--喝早酒的地方

一个早上会吃"牛肉米粉",半夜会吃"漫酒"的地方

一个住在这的人想走,而在外的人想回来的地方

······

沅江是一个湖乡,处在洞庭湖畔,碧湖衔远山,十里溢荷香。

尽管有她的缺点,有她的不足。

但她终究是养育了我二十年的故土

我只想说

我真的很爱你,沅江!!!

如果你是沅江人,如果你也喜欢沅江,请顶上去,让别人记住:湖南有个地方,叫沅江!

6写沅江,《我的家乡》作文600字以上

人们常说,最美不过家乡的水。我的家乡虽然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但风景如画,景色迷人。在离我家屋后不远有一条清澈的小河。碧绿的河面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波光粼粼。小河两旁绿树成荫,树影婆娑,那些花花草草随风摇曳,令人赏心悦目,恋恋不舍。小河里成群的小白鹅排成一列,欢快地游来游去。岸边三三两两的人们一边洗衣服一边聊天;夏天伙伴们在水边嬉戏,打水仗。小河就是我们快乐的天堂。近年来,我的家乡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狭窄的公路变得更宽阔了。一条条宽阔的水泥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川流不息的汽车在公路上飞快地驶过。公路两旁人来人往,一到晚上,一盏盏路灯把公路照得如同白昼。街道两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房,取代了以前破烂不堪的小平房。形形色色的商店,一个个大型的超市,象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真是应有尽有。店里的顾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的家乡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晏家广场。广场有一个大花园,分为里外两层,广场中央有三根大理石柱,最粗的石柱上刻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晏家广场左边石柱上顶着一个圆圆的太阳,右边石柱上有三颗亮晶晶的星星和一个弯弯的月亮,他们象征着日月同辉;中间的石柱上有一匹飞奔的骏马,高高的马头仰天长啸,目不转睛的注视着远方,你看它浑身每个部位都搭配的那么得当,每块肌肉都显得那么有力量,胖墩墩、圆滚滚的屁股上,长长的鬃毛上往后飞扬,四只蹄子平稳的停在空中,看起来那么雄壮威武。这匹骏马象征我们晏家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繁荣苍盛!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广场成了人们聊天纳凉的好地方。晏家广场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晏家镇的中央。晏家广场是晏家人民的骄傲!由于长寿经济大发展,我们这里的田地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接比的厂房,一座座美丽的厂房就像一座座美丽的大花园,厂房四周那一块块绿油油的草坪象一块块绿色的地毯,花坛里的花儿争奇斗艳、吐露芬芳。晏家可谓是旧貌换新颜!晏家人民真是有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呀!

听了我的一番介绍,你大概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请你快到我的家乡来吧!我的家乡比我描绘得更美丽,定会让你大饱眼福!

  瑶族人民丰富多采的生活习俗,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人民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历史遭遇、卫生条件、生活方式、生产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反映,是瑶族人民共同生活及其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居家习俗

  大山区瑶族住房多为“茅寮”,四壁用小木条扎成,俗称“千个柱头下地”。上盖杉皮或茅草。有少量木板房,多为一栋三间,名曰“三间堂”。正屋两侧多用杉条另辟两间,俗名“披杉”。东间堆放杂物或作畜圈、厕所;西间作伙房、洗澡间。瑶族习惯洗热水澡,不论寒暑,每日一次。另有一种“吊楼”式木板房,一半在平地上,另一半依山势坡度用树木支架起来,上面居人,下面放东西,俗称“瑶家吊脚楼”。现在,“茅寮”式房屋逐渐减少。

  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多砖木结构,上盖青瓦、二层窗户形式的“三间堂”楼房。楼上虽有窗户,较矮,不住人,用作储存室。中堂开大门,两侧有侧门。

  生产习俗

  进入大山区的瑶族,当时因地广人稀,实行插标占地,刀耕火种,“种了这山种那山”。后随着人口增多,封建统治势力逐渐向大山区深入,瑶民的土地逐渐被侵占,为了生计,被迫借土耕种。借土的条件:“种树还山”。即瑶民在借种的土地上,播种作物时,要为“山主”种上林木;在护理作物时,要结合护理林木,待林木成长,土地不能再种作物时,才把土地和林木交还“山主”,再到别处借土耕种。造林,习惯“插条”和林粮间作。

  粮食作物以玉米、红薯、旱禾、小米、乔麦、山芋为主,间种油桐、棕片、茶叶、药材等,肥料就是利用新伐地土壤中的腐殖质和烧垦的草木灰。生产工具主要是锄头镰刀、斧头,辅以竹木工具。运输主要靠人力背、挑。背篓是瑶民最习惯用的运载工具。劳动形式,以户为单位,男女同劳动,需要请帮工时,被请的人不管自己的事多忙,都得去帮助。垦植大片山场,则采取按户或按劳动力入股,秋后按股分红的方式进行集体劳动。

  打猎是大山区瑶族人民的生产内容之一。主要是打野猪,只要发现野猪危害作物,就集体进行围猎,直至捕获或赶走为止。围猎时1~2人带猎犬觅踪,其余人守卡。捕获野兽的分配既使是背着的小孩,也可分得一份。个人捕猎,主要是放套绳和装弩。

  婚恋习俗

  婚前交友 历来,瑶家青年男女,交友恋爱,比较自由。在生产劳动,赶圩作客,节日聚会中,多以歌声为媒介,表达爱恋之情。一经双方同意,即可互相往来,父母不加干涉。这种行为,男方称为“交客姑”,女方称为“带后生”。到正式结婚时,如新郎不是初交之友,男友则必须备一篮子礼物(糖食及梳妆用品),送给女友,名曰“拿篮子”。女方备一包袱,内装云头鞋、带子等,作为回赠,叫做“丢包袱”。

  在大山区,盘、赵两姓可同姓通婚,其它各姓一般为异姓通婚。但瑶汉一般不许通婚,民国时期,稍有松动。解放后,民族交往日多,团结融洽,通婚之禁,基本放开。

  婚姻形式 主要是“赘婿”(即招郎),瑶语叫“纠千”。男到女家落户,通常要写“赘书”,内容为赘后男子的义务和权利、子女承祀、财产继承等条款。入赘者一般要改名换姓,按女家排辈,也有少数夫妻换姓的。赘婿还有另外两种形式,一种叫“两边走”,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承父姓,以此类推;另一种叫“明招暗讨”,这种婚姻多因女方父母年老,弟妹年小,家里无劳力,一旦上述条件改变,男则携妇归家,所生子女随父姓。女嫁男家的,主要在平地瑶中,妻保持原姓,子女随父姓。

  结婚仪式 男到女家入赘的,婚事由女家操办,新郎由一群未婚青年陪送步行,女家鼓乐半路相迎,晚间举行拜堂仪式,并遍接亲友(有的不请自来),“坐歌堂”通宵达旦。女到男家的,出嫁前,女家“坐歌堂”,出嫁日,新娘由父兄或娘舅背负出门,然后,本村姑娘陪送打伞步行到男家,举行拜堂仪式,接受亲友祝贺。

  离婚与再嫁(赘) 岭东高山瑶,妇女地位较高,婚后双方共同劳动,如感情不合,任何一方都可提出离婚。一般请村寨老人“喝茶”,提出离婚原因,经调解无效,就“判”离婚。夫妻拿一节竹筒到山上,一刀劈为两半,各执一半,相背而行,就此分手。入赘男子,如违反“赘书”条约,女即可“休夫”,财产全部归女方。寡妇再嫁不受限制,但严禁兄终弟继、姐去妹继的婚姻结合。解放后,瑶族人民按“婚姻法”规定办理手续。

  哭嫁 姑娘出嫁前,遍接至亲好友及村中姐妹,来家聚会,连续两晚,头晚茶点相待,夜晚设酒宴。宴后齐集堂屋,唱“女歌”、道私情或笑语逗乐,“坐歌堂”。新娘则按辈份依次向亲友“哭嫁”,亲友赠送“红包”。

  打新郎 婚后三日,新郎回门到岳家,女方村中妇女,相约而至,争打新郎,以示今后不可虐待新妇。有的村寨,则是婚后第一个春节,新郎到岳家拜年,村中青年男女,敲锣打鼓(有时还要耍龙舞狮),向新郎祝贺,新郎则回赠“红包”,这也叫打新郎。后来逐渐演变成全村妇女小孩索取“喜彩”钱,否则,便不罢休,有时弄得新郎大为尴尬。

  丧葬习俗

  瑶族都实行土葬,老人垂危时,便为之梳头、淋浴、穿寿衣,亲属守侯“送终”。死后移置厅堂(男左女右),全家举哀,子女前往亲友报哀,择吉安葬。停柩一般三天,请师公做“道场”。家贫者则一碗水为之“开路”。死者若是师公,则要请同等水平的师公念咒,将尸体用红布捆在坐凳楼梯上,法事完后才入棺。

  出殡时,师公只引送到门口,由孝男或孝女,手持火把或菜刀引路上山。高山瑶不讲究什么“风水”宝地,只要在离住房不远的山脚,选上一地,即行安葬。

  现在,瑶族已经实行殡葬改革,丧葬办法开始试行火葬。

  盘王节 赶鸟节

  尝新节 吊脚楼

  对 歌 长鼓舞

  女 书 坐歌堂

  赶歌圩 桶 浴

  酒 浴

  瑶族人民丰富多采的生活习俗,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人民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历史遭遇、卫生条件、生活方式、生产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反映,是瑶族人民共同生活及其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居家习俗

  大山区瑶族住房多为“茅寮”,四壁用小木条扎成,俗称“千个柱头下地”。上盖杉皮或茅草。有少量木板房,多为一栋三间,名曰“三间堂”。正屋两侧多用杉条另辟两间,俗名“披杉”。东间堆放杂物或作畜圈、厕所;西间作伙房、洗澡间。瑶族习惯洗热水澡,不论寒暑,每日一次。另有一种“吊楼”式木板房,一半在平地上,另一半依山势坡度用树木支架起来,上面居人,下面放东西,俗称“瑶家吊脚楼”。现在,“茅寮”式房屋逐渐减少。

  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多砖木结构,上盖青瓦、二层窗户形式的“三间堂”楼房。楼上虽有窗户,较矮,不住人,用作储存室。中堂开大门,两侧有侧门。

  生产习俗

  进入大山区的瑶族,当时因地广人稀,实行插标占地,刀耕火种,“种了这山种那山”。后随着人口增多,封建统治势力逐渐向大山区深入,瑶民的土地逐渐被侵占,为了生计,被迫借土耕种。借土的条件:“种树还山”。即瑶民在借种的土地上,播种作物时,要为“山主”种上林木;在护理作物时,要结合护理林木,待林木成长,土地不能再种作物时,才把土地和林木交还“山主”,再到别处借土耕种。造林,习惯“插条”和林粮间作。

  粮食作物以玉米、红薯、旱禾、小米、乔麦、山芋为主,间种油桐、棕片、茶叶、药材等,肥料就是利用新伐地土壤中的腐殖质和烧垦的草木灰。生产工具主要是锄头镰刀、斧头,辅以竹木工具。运输主要靠人力背、挑。背篓是瑶民最习惯用的运载工具。劳动形式,以户为单位,男女同劳动,需要请帮工时,被请的人不管自己的事多忙,都得去帮助。垦植大片山场,则采取按户或按劳动力入股,秋后按股分红的方式进行集体劳动。

  打猎是大山区瑶族人民的生产内容之一。主要是打野猪,只要发现野猪危害作物,就集体进行围猎,直至捕获或赶走为止。围猎时1~2人带猎犬觅踪,其余人守卡。捕获野兽的分配既使是背着的小孩,也可分得一份。个人捕猎,主要是放套绳和装弩。

  婚恋习俗

  婚前交友 历来,瑶家青年男女,交友恋爱,比较自由。在生产劳动,赶圩作客,节日聚会中,多以歌声为媒介,表达爱恋之情。一经双方同意,即可互相往来,父母不加干涉。这种行为,男方称为“交客姑”,女方称为“带后生”。到正式结婚时,如新郎不是初交之友,男友则必须备一篮子礼物(糖食及梳妆用品),送给女友,名曰“拿篮子”。女方备一包袱,内装云头鞋、带子等,作为回赠,叫做“丢包袱”。

  在大山区,盘、赵两姓可同姓通婚,其它各姓一般为异姓通婚。但瑶汉一般不许通婚,民国时期,稍有松动。解放后,民族交往日多,团结融洽,通婚之禁,基本放开。

  婚姻形式 主要是“赘婿”(即招郎),瑶语叫“纠千”。男到女家落户,通常要写“赘书”,内容为赘后男子的义务和权利、子女承祀、财产继承等条款。入赘者一般要改名换姓,按女家排辈,也有少数夫妻换姓的。赘婿还有另外两种形式,一种叫“两边走”,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承父姓,以此类推;另一种叫“明招暗讨”,这种婚姻多因女方父母年老,弟妹年小,家里无劳力,一旦上述条件改变,男则携妇归家,所生子女随父姓。女嫁男家的,主要在平地瑶中,妻保持原姓,子女随父姓。

  结婚仪式 男到女家入赘的,婚事由女家操办,新郎由一群未婚青年陪送步行,女家鼓乐半路相迎,晚间举行拜堂仪式,并遍接亲友(有的不请自来),“坐歌堂”通宵达旦。女到男家的,出嫁前,女家“坐歌堂”,出嫁日,新娘由父兄或娘舅背负出门,然后,本村姑娘陪送打伞步行到男家,举行拜堂仪式,接受亲友祝贺。

  离婚与再嫁(赘) 岭东高山瑶,妇女地位较高,婚后双方共同劳动,如感情不合,任何一方都可提出离婚。一般请村寨老人“喝茶”,提出离婚原因,经调解无效,就“判”离婚。夫妻拿一节竹筒到山上,一刀劈为两半,各执一半,相背而行,就此分手。入赘男子,如违反“赘书”条约,女即可“休夫”,财产全部归女方。寡妇再嫁不受限制,但严禁兄终弟继、姐去妹继的婚姻结合。解放后,瑶族人民按“婚姻法”规定办理手续。

  哭嫁 姑娘出嫁前,遍接至亲好友及村中姐妹,来家聚会,连续两晚,头晚茶点相待,夜晚设酒宴。宴后齐集堂屋,唱“女歌”、道私情或笑语逗乐,“坐歌堂”。新娘则按辈份依次向亲友“哭嫁”,亲友赠送“红包”。

  打新郎 婚后三日,新郎回门到岳家,女方村中妇女,相约而至,争打新郎,以示今后不可虐待新妇。有的村寨,则是婚后第一个春节,新郎到岳家拜年,村中青年男女,敲锣打鼓(有时还要耍龙舞狮),向新郎祝贺,新郎则回赠“红包”,这也叫打新郎。后来逐渐演变成全村妇女小孩索取“喜彩”钱,否则,便不罢休,有时弄得新郎大为尴尬。

  丧葬习俗

  瑶族都实行土葬,老人垂危时,便为之梳头、淋浴、穿寿衣,亲属守侯“送终”。死后移置厅堂(男左女右),全家举哀,子女前往亲友报哀,择吉安葬。停柩一般三天,请师公做“道场”。家贫者则一碗水为之“开路”。死者若是师公,则要请同等水平的师公念咒,将尸体用红布捆在坐凳楼梯上,法事完后才入棺。

  出殡时,师公只引送到门口,由孝男或孝女,手持火把或菜刀引路上山。高山瑶不讲究什么“风水”宝地,只要在离住房不远的山脚,选上一地,即行安葬。

  现在,瑶族已经实行殡葬改革,丧葬办法开始试行火葬。

  盘王节 赶鸟节

  尝新节 吊脚楼

  对 歌 长鼓舞

  女 书 坐歌堂

  赶歌圩 桶 浴

  酒 浴

  200628 23:42 作者:ybaoc 收藏 | 评论:0

  瑶族的历史分类:我们瑶家

  瑶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关于瑶族来源问题,学术界多数人认为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原居住地在长沙、武陵两郡,即今之湖南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瑶族先民古称“尤人”,“尤”是其自称,也是今瑶族的自称。

  “尤”为九黎、三苗之后。九黎、三苗最初活动在中国江南地区,由于人口不断繁衍,向北寻找生活基地,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与东进的黄帝、炎帝部落接触并发生战争,九黎、三苗战败,被迫向南迁徙,到秦汉时期,瑶族先民逐步形成了以长沙、武陵或五溪为中心的活动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瑶族先民一度北迁,进入河南、安徽一带活动,但主要居住地仍在湖北、湖南、江西部分地区。隋唐时期,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促使了瑶族先民原始社会的分化和瓦解,开始了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当时居住在湖南西南部和两广北部山区的瑶族先民被称为“莫徭”。到了宋代,宋王朝在瑶族地区不断完善羁縻统治,使瑶族先民进一步分化、发展,逐渐形成为单一的民族。元明时期,瑶族被迫继续大量南迁,不断深入广西腹地。特别是明代,两广已成为瑶族主要分布地区。进入明末清初,部分瑶族又由广东、广西分别迁入贵州和云南的南部山区,少数瑶族向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从而形成了“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分布格局。

  瑶族自唐末宋初形成为单一的人们共同体后,由于迁徙频繁,居住分散,经济发展特殊,故名称也复杂多变。瑶族名称可分为自称和他称两种,自称有90余种,其中自称为“绵”、“门”、“敏”为最多,约占瑶总人口的65%以上。他称则更多,有400余种,多与瑶族崇拜、政治、经济、居地、服饰、姓氏等密切相关。例如崇拜盘瓠的称盘瑶,崇拜盘古的称盘古瑶,崇拜盘王的称盘王瑶,崇拜密洛陀的称布努瑶;反映了政治内容的有安宁瑶、太平瑶、本地瑶、外瑶等等;反映其经济生活的有山子瑶、过山瑶、蓝靛瑶、木皮瑶、石灰瑶等;以居地称呼的有东山瑶、西山瑶、八排瑶、平川瑶、高山瑶等;以服饰称呼的有红瑶、白瑶、黑瑶、花瑶、白裤瑶、青衣瑶等;以姓氏称呼的有十二姓瑶、胡家瑶、盘家瑶、赵家瑶、侯姓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瑶族的“瑶”字加上带污辱性的“犭”旁,称作“猺族”。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执行民族平等政策,废除了过去对少数民族带有歧视、侮辱性的名称和字眼,把“猺”改为“瑶”,把自称、他称的各地瑶人统称为瑶族。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瑶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缔造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早在秦汉时期,荆蛮中的一支瑶族先民,就活动在洞庭湖和鄱阳湖的平原地区。但因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推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政策,瑶族人民为了生存,被迫不断向南迁移,由平原,越丘陵,入溪谷,进山区,辗转流离,最后只得在荒山野岭中寻找落足之地,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勤劳勇敢的瑶族人民,在长期辗转迁徙的过程中,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披荆斩棘,垦地造田,栽种树木和土特产品,为开发祖国南部山区做出重要贡献。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如五彩斑斓的刺绣和蜡染,《评皇券蝶》等一批民间文献,著名的长鼓、铜鼓舞和民间流传的歌谣等等。这些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在我国的文化宝库中,独放异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2376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