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5月的一天,接到电话订单的中国城快速准备好了来电的那位夫人所需要的菜蔬,并安排人送去。
送菜的中国人敲开了那户人家的房门,面容憔悴却遮掩不住其典雅气质的夫人接过菜篮返回屋中。她取出篮中的菜蔬,发现在最底下被人特意藏了一件自己没有购买的东西,那是一本《人民画报》。
正是这本看起来十分普通的《人民画报》,在接下来成功帮助了一位对新中国建设极其重要的科学家避免了美国政府的迫害,安全地回到中国。
他的名字,是 钱学森 。
说起“两弹一星”钱学森,相信所有人都不会陌生,他是我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也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更有一个响亮的别称——“航天之父”。
1991年,中央因钱学森的突出贡献,授予其“国家杰出科学家”的荣誉称号,而钱学森在获奖致辞中提及了自己太太 蒋英 ,他说:“我们结婚44年的生活非常幸福,我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
蒋英就是文章开篇的故事中,向中国城购买菜蔬、发现《人民画报》的那名妇人。
那么,蒋英的来头有多大呢?
她的父亲 蒋百里 是民国时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表哥是家喻户晓的民国诗人 徐志摩 ,表弟是武侠小说名家 金庸 ,丈夫则是“两弹一星”钱学森。
在这些殊荣加身的亲人中,蒋英却没有因此显得黯淡无光,面对别人在提及她时冠以的“钱学森夫人”这一称号,她不卑不亢地说道:“ 我自己就是艺术家、声乐教授。 ”
而她与钱学森这段“科学艺术在爱情上最完美的结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一辈人之间的情分。
钱学森的父亲 钱均夫 和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早在少年求学时就已经结交,而后同在北京就职,数年过去,两人的情谊非但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关系愈加密切。
以至于后来,仅有一个儿子的钱均夫“眼馋”蒋百里那几个花儿似的女儿,撺掇自己的夫人问蒋夫人讨一个女儿回来,而被他们相中的就是当时排行老三的蒋英。
大人们议定后为过继做了十分正式的准备,他们摆了几桌酒席宴请亲友,在席上公开宣布了这个消息。钱均夫为蒋英改名为 钱学英 ,带回自己家中。
有一回,蒋钱两家聚在一起,钱学森与蒋英就合唱了一首《燕双飞》。两人虽然年纪差了七八岁,更不是一母同胞的亲生兄妹,在唱这首歌时却默契而和谐,引得大人们纷纷鼓掌称赞。蒋百里看过两人的表演,对好友调侃道:“ 你钱均夫要我的女儿,恐怕不单单是缺一个闺女吧? ”
恐怕当年的蒋百里也不会想到,自己玩笑话竟然有成真的一天,三女儿蒋英会同“哥哥”钱学森结为夫妻,犹如歌曲《燕双飞》中那两只同心相协、穿空凌云的燕子一般,无论面对何种境地都携手进退,相扶相持地度过一生。
但那时候的钱学森与蒋英之间差了些岁数,玩不到一块儿,蒋英在钱家又住得很不习惯,再加上蒋百里夫妇这时候也醒过神来,舍不得三女儿在别人家中生活,于是蒋英顺理成章地又回到了蒋家。
但钱均夫对这小姑娘还是十分喜爱的,蒋英便认钱均夫夫妇作干爹干妈,喊钱学森干哥哥。不久后,蒋百里前往德国时带走了女儿,蒋英也因此与“干哥哥”钱学森分别,两人间断了来往。
蒋英来到德国后,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歌唱之路。
蒋英早在上海读中学时就报了钢琴班,父亲更是为了鼓励她买了一架钢琴,等她随父抵达德国后,德国的老师却认为蒋英身体外貌条件十分出众,比起钢琴家更适合做音乐家。在老师的建议下,蒋英试了试唱歌,她的嗓音得到外国专家的高度赞扬。从此,天赋被发现的蒋英专注于歌唱艺术。
1937年,蒋英考入德国柏林大学声乐系,后来更是前往瑞士,向多位知名音乐大师拜师学艺,她因此掌握了大量德国、法国艺术歌曲、清唱剧、受难曲、弥撒等室内乐作品,而对于古典、浪漫时期及近现代的歌剧她也有深刻的理解。
另一边,钱学森于1935年赴美留学,攻读航空机械理论。令人惊讶的是,身为一个标准“理工男”的钱学森对艺术同样有着很大的兴趣,在课余的时候他总会去听听音乐会放松心情,在学习上,他除了钻研专业相关的书籍,也常常阅览艺术方面的著作。
艺术就像冥冥之中的一根红线,跨越海洋,牵连身处两片土地上的钱学森与蒋英。1947年,他们两人不约而同地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蒋英回国后,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就是这场演唱会上,蒋英出色的发挥让观看的民众深受震撼,一同被震撼的还有坐在观众席中的钱学森。
音乐会之后,钱学森开始追求蒋英。在最后挑明时,钱学森率先向蒋英说:“ 你和我去美国吧。 ”面对这个提议,原本蒋英还有些犹豫,只是钱学森倔强,这种倔强让她心软,也叫她心动,蒋英便投降了。
妹妹却不赞成两人结婚,她向蒋英说:“姐,你真嫁了他是不会幸福的。”妹妹在美国时就听说过钱学森曾经把别人给他介绍的女孩子弄丢这件事,在她看来钱学森木讷又不懂浪漫,很难给蒋英幸福。
因为钱学森的一句邀请,蒋英决定和他结婚,两人在上海国际饭店举行了婚礼。婚礼之后,他们携手前往美国波士顿,并在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学院附近租了一座旧房子,算作正式安家落户。
家中的摆设虽然简洁朴素,起居间内却摆有一架昂贵的黑色大三角钢琴。这架与周围陈设不相符的钢琴是钱学森送给妻子的第一份礼物。在两人艰难地返回中国后,也设法将这架德国制造的钢琴带了回来,摆在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宿舍区的家中。
在美国生活的那段时间,钱学森忙于科研之余,也会帮助教导初来美国、英语使用还不熟练的蒋英,他在教授中时不时拿英语说俏皮话,逗妻子开心,而蒋英也尝试地将一些德国歌曲翻译成英文哼唱,小小而温馨的房屋中时常传出二人的欢歌笑语。除此之外,两人要是有空,也经常一起去听音乐、看画展。
他们对音乐也好,对画作也好,所喜好的类型都惊人相似,在蒋英看来,丈夫像是自己命中注定的知己。就在这样浓厚的艺术氛围下,两人的婚后生活幸福而安定。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了!
这个消息传到海外求学的中国学子们的耳朵里,大家欢欣雀跃,钱学森更是兴奋异常,他多年客居异国,心中满怀对故土牵挂与依恋,在美国求学的过程中,唯一能算作心灵安慰的只有陪伴在侧的爱妻。
而现在日月换新天,正是他回国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力量的时候。他和蒋英商量后,决定夫妻二人即刻回国,报效国家。钱学森购买了前往加拿大的机票,又辞去学校职务,家中的蒋英则收拾行李,将大的家具托付给搬家公司。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回到中国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对当时的钱学森而言,却是艰难至极的。
毛泽东 曾经这样评价过钱学森:“ 美国人把钱学森当成5个师的兵力,但是在我看来,钱学森比5个师的力量要大多啦! ”美国政府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具有极高价值的钱学森离开。
钱学森对回国的困难是有预料的,购买飞机票后,为了保证顺利出行,他要求去华盛顿拜访海军次长 金贝尔 ,金贝尔毫不客气地给出回答:“你不许离开美国。”
钱学森得到这个不容抗议的答案,经过考虑,他决定让妻子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先回去,而自己暂时待在加利福尼亚。蒋英却没有认同这个处理方案,她紧紧握住丈夫的手,坚定地说道:“ 我不同意,我要和你一起呆在这里。 ”
不久后,移民局来人带走了钱学森。美方给出的解释是钱学森是***人,前来美国属于非法入境。他们以此为借口,将钱学森扣押,拘留在特米诺的一个四面临海的小岛上。
蒋英在外设法营救钱学森,她找到律师打官司,美方提出要蒋英上交15000美金的高额保释金才同意释放钱学森。对于身为教授的钱学森而言,15000美金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幸而当时钱学森学生的夫人主动找上门来,提出自己可以援助蒋英。
但即便如此,钱学森也在那个满是非法过境人员和犯罪人员的监狱里被关押了整整15天。等蒋英见到被释放的丈夫时,他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大圈,她试图与钱学森说话,却发现由于这些天的监狱生活,钱学森暂时性地失声了。
美方收了钱后,并没有撤去对钱学森的监管,只是让他离开“监狱”这个地方。他们告知钱学森不能离开美国,并规定其能够活动的范围只有自己居住地30公里之内。
钱学森一家就在美国特工的监视下生活了整整五年,为了防止丈夫和孩子们发生意外,蒋英不敢请保姆,需要一手包揽所有的家务,她原来学习钻研的时间都被这些家庭琐事占用,每天只能挤出一些空闲坚持声乐的锻炼。
除此之外,蒋英遭受的还有来自特工肆无忌惮的恫( dòng )吓与威胁。他们时常闯入家中进行搜查,但蒋英却坚强地承担下了这一切,保护着自己的家庭,她的外表是柔弱的,内心却十分刚强。
钱学森与蒋英整日整夜被人监管,他们行动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也被监听,没有半点隐私可言,没有半点自由可言。
这种恐怖的日子,他们过了整整五年,但是五年的煎熬并没有动摇这个家庭回国的信念,甚至在此期间,钱学森依旧沉下心进行学术研究,写出《工程控制论》与《物理力学讲义》两本著作。
在漫长而压抑的等待后,钱学森与蒋英终于看到了回国的机会。
那一天蒋英打电话去中国城买菜,让他们将自己需要的菜送到家中,没过多久就有一个中国人就把东西带来了。蒋英购买的白菜和粉丝被随意地装在篮子里,她起先没有注意,直到在拿出东西时才看到了一本《人民画报》藏在下面。
画报上刊载了一张开国大典上的照片,上面除了毛泽东主席,还有一位她非常熟悉的老人—— 陈叔通 。陈叔通在求是书院里做过老师,曾经教导过钱学森与蒋英两人的父亲,更是钱学森和蒋英的“太老师”。
蒋英根据画报的提示,在和丈夫商量之后,决定设法和陈叔通联系上。但当时他俩寄出的信件都是要被美国特工检查的,为了躲避检查,钱学森写好信件后,蒋英使用左手模仿孩子拙劣的笔迹誊写信封的封面。
两人当天偷偷开车去往一个有许多黑人的超市,蒋英没有将信直接寄往中国,而是寄往生活在比利时的妹妹 蒋华 手中。蒋华非常聪明,她在收到信件后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将信转寄给身在中国的钱均夫。
如此几经辗转,信总算到了 周恩来 总理的手中。此时 王炳南 正在日内瓦与美国举行中美大使级会谈,在谈话中美国大使坚决地否认了美国政府方面对钱学森一家的迫害,但是非黑白容不得他颠倒,这封信作为证据被王炳南出示。
在中国方面设法援救下,被软禁的钱学森夫妻接到了一个电话:“你们可以回去了!”两人正将信将疑,不久又收到了一封信件,上面同样告知了他们可以回到祖国的消息。
钱学森与蒋英大喜过望,他们立即订购了船票预备坐船回国。但美方此时并没有放弃对钱学森回国一事的阻挠,他们觉得以钱学森的身份地位不会愿意坐三等舱,就在电话中告知一等舱没有票,如果钱学森执意乘坐这班轮船去往中国,就只能坐三等舱。
然而美方没有料到,钱学森恐怕夜长梦多,毫不犹豫地购买三等舱的船票,准备立刻回到中国。那是1955年的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人顺利地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
邮轮出发没多久,住在一等舱的人里有一名极有声望的女权运动***,她找到船长,对钱学森竟然住在三等舱一事提出质疑:“ 你们怎么能让一位如此有名的教授住在三等舱呢? ”
船长迫于无奈,准备在邮轮抵达夏威夷时,将钱学森一家请去一等舱。但钱均夫给他们发去一封电报,告诫他们不要在中途随意下船,因为在离开美国国境后,无论出了什么事情,美方都是不承担责任的。
两人就在这种紧张的形势中随船一路抵达九龙,直到他们坐小船到了罗湖桥,看到岸上的红旗与迎接他们的人,才彻底放下心来。
9月18日,国外多家报纸杂志报道了有关钱学森回到红色中国的消息。
回国之后,蒋英在中央实验歌剧院里工作,当时她的普通话并不好,为了能够重新回到自己热爱的舞台,她勤学苦练,更是向老艺人拜师,但她回归舞台放声歌唱的事情却并不顺利。
这个家庭中,上有三位老人需要照顾,下又有一双儿女,钱学森更是经常为了研究需要亲临一线基地,他每回去基地,往往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
甚至有一回,钱学森离家出差后,蒋英整整一个多月都没得到丈夫的消息,她无法遏制心中的担忧,到国防部五院询问钱学森的近况,五院的同志明白她的焦虑,虽然安慰了她,但能说的信息也只有钱学森外出出差暂时无法回来。蒋英知道事关国家机密,于是没有再问。
也因为这种情况,一家老小生活只能靠蒋英一人操持,要她再去外地进行巡演是不可能的,领导也考虑到这个情况,觉得她实在不适合在歌剧院工作,提出将她调去稳定的音乐学院教书。
那时的蒋英是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在知道自己即将离开舞台这个消息后,最开始她是无法接受的。但是她也明白这是中央领导在照顾她家的困难,于是她压下了自己对舞台的向往,转去幕后,成为了一音乐教育家。
但蒋英并没有因为无法登台就放弃自己的艺术事业,只要是遇到合适的机会,如学校的毕业演出,她都会登台。而在这时,钱学森会尽可能到现场观看妻子的表演。但钱学森毕竟工作繁忙,在实在无法到场时,蒋英会把自己的演出录制下来,等钱学森闲暇时观看。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投身音乐教育事业的蒋英做出的成绩同样斐然,她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声乐系教授、教研主任、歌剧系副主任,亲手栽培出了傅海静、祝爱兰、姜咏等在国际乐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杰出音乐家。
他们夫妻二人,一个专注于科学研究,另一个则专注于艺术,这种工作方向的差异并没有影响到两人的夫妻生活,相反,他们表现出了科学与艺术相辅相成的最完美模式。比如,钱学森出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这本书的英译名就是蒋英定下的,而蒋英也耗费了几个月的辛苦,参与组织指导《星光灿烂》音乐会,她将这场音乐会献给航天人,也借它歌颂航天工作者的艰辛与伟大。
在“蒋英教授执教40周年活动——艺术与科学研讨会”上,钱学森本要亲自到场,但他由于身体不适无法出席,他写下发言稿,委托自己的女儿在会上进行宣读,在发言中,他毫无避讳地表达了自己对蒋英的爱意与敬重。
他将自己科研生涯中所作成就一半都归功于爱妻,就好像2001年,香港霍英东奖评奖委员会授予钱学森“霍英东杰出奖”时,钱学森对蒋英调侃了一句:“奖归我,钱归你。”
这话表面上看是在说奖项与奖金的分配,但却俏皮地用了谐音,钱学森真正在说的,是“蒋(奖)英是我的,钱学森是你的”。 他们夫妻一体,是地上生出的连理枝,也是水中长出的并蒂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这两位分别在科研与艺术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日常生活中却秉持简朴不张扬的态度。两人回国后过着和普通人家没有差别的生活,所住的房子是50年代时建起的红砖老楼,家中的摆设与家具也是简单而低调,除了那架从美国带回来的名贵钢琴,最有价值的应该是那些摆放整齐、数量繁多的书籍。
有关部门曾经多次提出要给钱学森和蒋英安排更舒适的住宅,但他们不想因为个人生活给国家添任何麻烦,于是辞谢了国家的美意。在简朴生活中积攒下的金钱,他们也没有打算保留,而是拿去扶贫济困,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他们就这样平凡而纯粹地携手共度完这一生,2009年的10月31日,钱学森先生过世,而三年之后,2012年的2月5日,蒋英也离开了人间。他们相濡以沫62年,同经苦难,同迎盛世,用生命共同奏出了一曲科学与音乐的长歌。
问题一:徐志摩和金庸是什么样的关系 上世纪20年代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和金庸同出身于浙江的名门望族,而且还是一对姑表兄弟。
海宁查家在清代“一门十进士,兄弟三翰林”,被康熙称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赐以“澹远堂”、“敬业堂”、“嘉瑞堂”等匾额;而徐家则是硖石古镇一大富商,祖代相沿经营着酱园、绸庄、钱庄等业。
1914年,袁花小镇的新郎查枢卿与新娘子徐禄结为夫妇,徐禄即诗人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最小的堂妹。成亲以后,查枢卿与徐禄感情笃深,先后生下长成的有良铿、良镛、良浩、良栋、良钰等五子二女,查良镛(金庸)是老二。年幼时,查良镛常随父母到表舅徐申如家作客,与回乡度假的表兄徐志摩作伴。徐志摩乘飞机失事遇难后,查家以挽联“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表示哀悼。
琼瑶的母亲袁行恕则是银行家袁励衡之女,袁励衡曾执掌交通银行。袁行恕的外祖父是翰林,伯父是帝师,现悬挂在北京 的“新华门”匾,就是由那位当过宣统皇帝老师的帝师手书的。
袁行恕是袁家的三**,四**袁静则以一部《新儿女英雄传》影响了几代热血青年,她的其他作品还有《淮上人家》、《小黑马的故事》、《逃》、《芳芳和汤姆》、《众黄雄和小捣蛋》等。
按辈份,袁静是琼瑶的姨妈。琼瑶的大姨妈――袁晓园亦经历非凡,上世纪40年代就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
金庸、琼瑶不仅亲缘相近,有趣的是他们的作品思想、对待人生的看法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给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
金庸的名人亲戚:
堂哥:穆旦(查良铮,诗人)
表哥:徐志摩(民国旷世才子,新月派掌门)
表姐:蒋英(钱学森夫人,音乐家,是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 高级军事顾问、陆军上蒋百里的女儿)
堂姐:查良敏(琼瑶三舅妈)
问题二:金庸和徐志摩有仇吗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金庸(1924年3月10日― ),徐志摩死得时候,金庸才7岁,谈不上有多好的关系,而徐志摩在私生活上作风不好,始乱终弃,而金庸一直痴恋于夏梦,自然鄙视他这个不专情的表哥。1922年,徐志摩与有夫之妇陆小曼堕入情网,甚至为此与原配张幼仪协议离婚,引起轩然 。不但亲朋好友大为不满,文坛中人亦纷纷抨击,老师梁启超更是毫不客气。1931年,徐志摩空难丧生,查家(金庸本名查良镛)送来的挽联竟然是“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毫不掩饰讥讽之意。查家不顾“死者为大”的传统,对徐志摩的这种看法,显然会使得当时年纪尚小的金庸耳濡目染,不喜欢这个表哥。
问题三:金庸和徐志摩什么关系 徐志摩金庸原是亲表兄弟
上世纪20年代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留在剑桥的爱情和诗歌曾深深打动读者的心。而这位诗人竟是金庸的表兄,二人同出身于浙江海宁的名门望族,是一对姑表兄弟。徐志摩生于1896年,金庸1924年出生。
追忆起表兄,金庸说,“他是个浪漫的人,轻轻地来,轻轻地去,读了一年学,没有毕业。我不学他,我要做学问!”
1914年,浙江袁花小镇的新郎查枢卿与新娘子徐禄结为夫妇,徐禄即徐志摩父亲徐申如最小的堂妹。成亲以后,查枢卿与徐禄先后生下长成的良铿、良镛、良浩、良栋、良钰等五子二女,查良镛(金庸)是老二。年幼时,查良镛常随父母到表舅徐申如家做客,与回乡度假的表兄徐志摩做伴。徐志摩乘飞机失事遇难后,查家以挽联“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表示哀悼。
问题四:金庸和徐志摩是什么关系呀? 金庸是徐志摩的表弟
10月25日下午3时30分,查良镛(金庸)先生在嘉兴市领导沈雪康、王淳等陪同下,再次回到老家海宁。
4时20分,80高龄的查良镛先生不顾旅途劳顿,一下车就直奔硖石镇菜市弄32号表兄徐志摩的故居。这一故居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时的新房,查先生说他小时候曾来过。路还是那条路,门还是这个门,查先生在自己亲笔题的“诗人徐志摩故居”前驻足整整一分多钟,才迈出脚步走进正厅。从地上的每一块砖头、屋里的每一件摆设中,他极力搜寻着儿时的记忆,温习着曾经的温馨场面。看着橱窗里表哥与陆小曼的书信,还有梁启超在证婚词中对表兄“用情不专”的评语,他笑了。看到面容姣好的林徽音的照片,他赶紧向同行的人介绍:“这是林徽音。”
临走时,查先生欣然提笔,为表兄的故居题词:七十年后再访舅氏旧居。字里行间浸润着他深深的思念之情。
海宁袁花查家和硖石徐家,同是名门望族。查家在清代“一门十进士,
兄弟三翰林”,被康熙称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赐以“澹远
堂”、“敬业堂”、“嘉瑞堂”等匾额。徐家则是古镇一大富商,祖代相沿
经营着酱园、绸庄、钱庄等业,清末民初,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先后创办了
缫丝、纺织、发电、电话等新兴工业,硖石与袁花两镇相距仅14公里,两家
祖辈素有来往,早结姻亲。徐志摩在日记和家信中多次提到的“蒋姑母”,
即是查良镛同宗的远房姑姑查品珍,是徐志摩的姻亲婶母(军事学家蒋百里
之妻)。1901年,徐志摩5岁时在家启蒙读书,塾师便是查家“澹远堂”的查
桐轸。
后来,其子查猛济也入徐家,当了志摩独子徐积锴的塾师。志摩乘飞机
失事遇难后,查家以挽联“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表示哀悼。
后来,查、徐两家亲上攀亲,结成联表。1915年前后,查家“敬业堂”
赫山房查枢卿成亲,娶徐申如的堂妹徐乐为妻。徐乐嫁到查家后,先后生下
良铿、良镛、良钰、良镐四子和良王秀、良璇二女,查良镛是老二。年幼时,
良镛常随父母到舅家作客,与回乡度假的表兄徐志摩作伴。1931年,表兄遇
难身亡,翌年春上,灵柩迎回硖石安葬,查良镛随母前往吊唁。从此,表兄
的形象深深刻印在他的记忆中。
1937年日寇入侵,良镛的母亲徐乐在逃难途中撒手人寰。抗战胜利后,
良镛从重庆返回家乡,为纪念母亲,曾到徐家抚慰舅父徐申如,随后,他任
《东南日报》记者去了杭州,期间,他读了徐志摩写的《西湖记》和一些新
诗,深为表兄横溢的才华而钦佩。若干年后,金庸写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
剑恩仇录》,从书中人物陈家洛的身上,隐约可见徐志摩的书生形象和绅士
风度。
离乡50年,金庸对表兄徐志摩难以忘怀。80年代,他获悉家乡父老为徐
志摩修建新墓,十分高兴,多次致信表达感激之情。1991年,他又致信浙江
嘉兴市领导,表明心愿:“吾当返乡会友,拜谒徐志摩之墓地,凭吊表兄,
以表多年之思念。”
果然,1992年12月3日, 金庸一回到家乡海宁,便来硖石西山麓徐志摩
墓前,与夫人林乐怡双双向诗人默哀,献上鲜花,然后深深地弯腰鞠躬。他
缓缓地说:“我的母亲是徐志摩的堂姑妈,他是我的表兄。他死得很早,我
和他接触不多,但印象深刻。我读过他的新诗,看过他的散文,都是很优美
的,对我教益很深。听说为他新建了墓地,早就想来凭吊,今天终于如愿。”
后来,他铺纸调墨,饱蘸着对表兄的深情,写下了“诗人徐志摩”的条幅。
他久久地凝视着,沉缅在对徐志摩的深切怀念之中。>>
问题五:徐志摩和金庸是什么恩怨 可能因为陆小曼。喜欢林徽因又和陆小曼这个有妇之夫在一起而且陆丈夫是徐好友并且徐也有老婆。金庸可能觉得他过分轻浮了。所以在金庸作品中表哥之类的经常被塑造成徐的形象。我个人也讨厌徐志摩。个人见解止增笑耳。
问题六:金庸分别和徐志摩,钱学森,琼瑶是什么关系? 徐志摩――著名诗人。金庸的表哥,有人认为《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的形象是来自于金庸心中徐志摩的形象。
钱学森――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金庸的表姐夫。
金庸是琼瑶的远亲,金庸的堂妹为琼瑶的舅母
问题七:徐志摩、琼瑶、金庸三人什么关系? 金庸的母亲是徐志摩父亲的堂妹,也就是说金庸和徐志摩是表兄弟。
金庸的堂姐嫁了琼瑶的三舅~
附:钱学森的岳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诗人穆旦是金庸的堂兄。
问题八:徐志摩 琼瑶 金庸 钱学森的关系。。 蒋、查、徐、袁家图谱,徐志摩是金庸表哥,钱学森的夫人蒋瑛,是金庸的表姐。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给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金庸的大姨妈袁晓园,是汉语拼音的发明人,民国国大代表。当年在去法国留学的船上35天内掌握法语。
问题九:金庸与徐志摩,沈从文与黄永玉各是什么关系 黄永玉的奶奶 和沈从文的父亲是姐弟
金庸妈妈姓徐 与徐志摩父亲 同一个爷爷 即堂兄妹
徐志摩和金庸是表兄弟的关系,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两人都出身于浙江的名门望族。徐志摩是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是现代诗人和散文家。原名章垿,在留学英国的时候改名为志摩。而金庸原来的名字叫做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于1948年移居香港。
扩展资料:
金庸对记者说,“海宁地方小,大家都是亲戚,我叫徐志摩、蒋复璁做表哥。陈从周是我的亲戚,我比他高一辈,他叫徐志摩做表叔。王国维的弟弟王哲安先生做过我的老师”。
1898年生在海宁硖石的蒋复璁是查良镛的表叔、军事学家蒋百里的亲侄儿,算起来也是他的表哥,蒋复璁与查良镛的二伯父查钊忠在北京大学是同班同学,后来留学德国,专攻图书馆学,曾担任“中央图书馆”首任馆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参考资料: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想必大家都看过,即使没有读过原著,至少通过数量繁多的影视作品对他笔下的江湖也是有所了解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金庸的笔下,表哥们多是以道德低下、卑鄙无耻、内心险恶、结局不妙的形象存在着的,接下来就一起盘点一下这些表哥们。
1
王语嫣的表哥——慕容复
慕容复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是王语嫣的表哥。他身为武林世家姑苏慕容家的唯一传人,其成长环境优越,又有家传武功相传,这也使他成名较早、学武有成,可称得上是年少有为,在江湖上与乔峰齐名,有“北乔峰,南慕容”的说法,可见其江湖地位。
但就是这样一个出场自带光芒、看起来表面光鲜的“英雄人物”,却是一个落得疯癫结局的悲剧人物。同样的,与他的身世显赫一样,他的悲剧也来自他的出身。
姑苏慕容家乃是燕国皇族之后,燕国覆灭后,慕容家便以光复大燕为使命,并为了这个不现实的目标不择手段,其父慕容博挑唆中原武林,导演了雁门关事件,围杀了萧远山,之后假死潜入少林偷学武功秘籍。慕容复潜伏西夏挑拨与大宋的关系,少室山一战中妄图掌控武林,结果颜面尽失、狼狈不堪,之后又想当西夏驸马,后来还要改姓拜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为义父,他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光复大燕这个使命。因为这个使命,他的人生是悲惨的,也是不快乐的,这一点从他在西夏招驸马回答公主的问题可以看得出来,公主的侍女问他曾经最快乐的地方是哪里?他的回答书中原文是这么描述的:
“这问题慕容复曾听她问过四五十人,但问到自己之时,突然间张口结舌,答不上来,他一生营营役役,不断为兴复燕国而奔走,可说从未有过甚么快乐之时。别人瞧他年少英俊,武功高强,名满天下,江湖上对之无不敬畏,自必志得意满,但他内心,实在是从来没感到真正快乐过。他呆了一呆,说道:‘要我觉得真正快乐,那是将来,不是过去。’”
确实如此,他从来没有快乐过,或者说他的快乐不在过去,他只得期望于将来。之后的他也确实得到了快乐,尽管他疯癫了,疯了之后的他仍然不忘光复大燕,于众小儿之中继续做着他的皇帝梦,这时的他或许才是快乐的吧。
2
林平之的表哥——王家骏、王家驹
在《笑傲江湖》中,林平之的外公家是洛阳的豪门大户——“金刀王家”。尽管这个家族武功不高,但因为在书中洛阳一带是武林洼地,所以矮子里拔将军,“金刀王家”在当地也是有很高的声望的。
林平之的两个表哥,王家骏和王家驹,更是草包中的草包。武功平庸,又不通文墨,却还总是在当地嚣张跋扈。他们俩还把从令狐冲身上搜出来的笑傲江湖曲谱,当成了“辟邪剑谱”,闹出这样的笑话。
3
夏青青的表哥——温正
温正是《碧血剑》中夏青青的表哥,温正武功平庸,之所以可以在当地横行无忌、欺男霸女而无人能制是因为他是温家五老之一的温方施的孙子。
夏青青自幼在石梁温家长大,也就是她的外公家,表哥温正一直暗恋着她,但是夏青青喜欢的却是袁承志,妒忌也会使一个男人失去理智,并且温正还是一个醋性极大的小心眼儿,由于怒火中烧,温正做出了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后来他又贪图夏雪宜的财宝和秘籍,落得了个被毒药毒死的结局。
4
朱九真的表哥——卫壁
卫壁是《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是朱九真的表哥,长得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可惜时隔花花公子,同时被表妹朱九真和师妹武青婴暗恋,或许是被两大美女追捧的感觉真的很好,所以他极力维持这种状态并享受其中,既对这个甜言蜜语,又对那个含情脉脉。
但花心的人通常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金庸笔下的花心表哥更是如此,还没能享受到齐人之福,表妹和师妹就都因他而死了,而他自己的下场更是悲惨,被走火入魔的青翼蝠王韦一笑吸光了血。
5
水笙的表哥——汪啸风
汪啸风是《连城诀》中的一个人物,是水笙的表哥,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本是天生一对,江湖人称“铃剑双侠”。其实这二人武功平平,初入江湖就被血刀老祖和狄云给掳走了,大雪封山小半年。水笙在雪谷中拼命抵抗,又有狄云相助,总算摆脱了血刀老祖的魔掌,雪化后逃了出来。
但汪啸风不信任水笙,在花铁干的挑拨下,汪啸风认定水笙与狄云之间有私情,说不定还失身了,一时冲动打了水笙一巴掌。这下水笙彻底看透了这个表哥的虚伪,于是果断离开了他,汪啸风最后则将自己的命送在了天宁寺中。
6
胡夫人的表哥——杜希孟
杜希孟是《雪山飞狐》里的人物,是胡夫人的表哥,也是胡斐的表舅。平阿四带着年幼的胡斐去投奔他时,他却存心不良,想将胡家的拳经剑谱据为己有。
杜希孟虽然是位武林大豪,武功却明显不及胡一刀和胡夫人,但他在江湖上声名响亮。只是因他极其擅长交际结纳、市恩卖好、笼络人心。
他的于姓管家,是身手不凡的江湖好汉,却为了报恩,甘愿栖身为奴,侍奉杜希孟。可见杜希孟多么善于操控人心。
7
殷离的表哥——张无忌
看到张无忌不要意外,没错就是他。尽管他武功奇高,人品也不错,德行无可指摘。
但论起“渣男”,这位才是“渣男”中的战斗机啊,身为《倚天屠龙记》的主角,张无忌一路带着光环,一路成长,所向披靡。不仅练成一身惊天地泣鬼神的武功,而且还坐到了明教教主的位子上,加上身边一个个倒追他的美女,可谓是人生赢家。
但他唯一的一点就是对感情真的不够专一,从小就撩周芷若,后来又与表妹殷离山盟海誓。来到明教后,小昭、赵敏又被他的“王霸之气”所折服,一个甘愿为他放弃郡主的权势地位,一个为了他忍痛分别,前往波斯当“剩女”。张无忌具备渣男的所有特质:优柔寡断,不清不楚,见一个爱一个,所幸殷离最终悔悟,知道自己爱的是曾阿牛而不是张无忌,于是果断离去,所幸他自己最终也是认识到自己只有对赵敏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之爱。
至于为什么书中的这些表哥们都是这样的设定,有人说这是与金庸先生的表哥徐志摩有关的,不知只是一种巧合还是金庸先生有意为之。
也许查良镛这个名字你不太熟悉,但我相信金庸这个名字你一定熟悉无比,甚至可以说是记忆深刻也不为过了吧!从小到大,我相信很多人都同我一样曾经迷恋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吧!
一、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金庸的武侠世界
你是否还能记得住那些出自金庸大师手中耳熟能详的经典武侠小说呢?《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等等。每次观看都会有一番新的体会和滋味。让人不得不钦佩大师的功力之深,能力之强。
金庸先生以其超凡的功力叙述着武侠世界里的恩怨情仇,爱恨纠缠。在小说的世界中,金庸先生用笔创造了一个令我们憧憬的武侠世界,快意恩仇的江湖儿女,碧血丹心的英雄儿女,一个个经典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了我们心目中的偶像。
《天龙八部》里胸怀天下,继而如仇,武功高强的南院大王萧峰;《神雕侠侣》里手持无锋重剑除暴安良的杨过;《笑傲江湖》里放浪不羁、豪爽豁达的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当然还有许多金庸先生笔下的经典人物,都会勾起我们对金庸先生满满地回忆。
金庸先生在小说中通过塑造武林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等的冲突,最终成就了一段段恩怨情仇的小说情节。正是在这些情节之中,金庸先生想要表达出解构负面价值,达到弘扬正面价值的目的。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还特别喜欢用丰富的语言来进行补充,不仅白话文、文言文夹杂着,还有古诗、歌赋、词句等运用,无不体现出金庸大师的深厚文学和语言功底。那么,金庸先生这么好的语言和文学功底是从何而来的呢?这正是我们想要揭示和探索的。
二、从一出生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金庸先生家族在清代可以说是文星璀璨,光芒四射。先后有多人中举并入职翰林。金庸先生的父亲娶了徐志摩父亲的同宗堂妹。按老理算,徐志摩应该算金庸大师的表哥。殷实的家境,浓厚的文学氛围都对金庸大师成长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也为他踏上文学之路做了最坚实的铺垫。
初中的时候,金庸先生就可以说是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当时他与同学一同创作了一本升学参考书,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高中毕业后,他到了重庆上大学,并有幸进入了图书馆工作。在那里他有幸阅览了大量的书籍,为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文化。
抗战后,金庸先生继续完成大学学业。并有幸进入当时中国新闻报业的龙头之一--《大公报》任职,从此进入了报纸行业的大门。
在《大公报》工作的时候,金庸先生开始了自己正式的文学创作之路。在1955年的时候,他成为武侠小说刊目的专栏作家,并开始用“金庸”的笔名撰写武侠小说。
在之后的岁月里,金庸先生开创了《明报》,并创作了一系列受人欢迎的武侠经典小说,为人所津津乐道,众口相传。
相比较于文学创作之路,金庸先生的婚姻之路可谓是曲折不已。可能也是应了自古才子多风流的老话吧!第一段婚姻关系是在同事的牵线下结成的,可惜当时的金庸一心忙于工作,疏于对妻子的陪伴,两人感情渐渐疏远,最终只能通过离婚来结束这段感情。
第二段婚姻,夫妻两人因报结缘。两人曾携手共同度过创业时的艰难时刻,纵然是如此感情也并没有长久下去。
直到碰上第三个妻子林乐怡才算是找到了最终的情感归宿。
也许是事业上的成功太顺利了或者是金庸的个人魅力真的太强了。才会有让他的感情生活这么丰富。
三、家人多是大腕和文人,让人羡慕不已
出生江南名门的金庸,他的家族朋友圈可以说是令我们羡慕不已。可以说金庸朋友圈显赫无比!除了徐志摩外,还有许多我们都熟悉的人物也与金庸先生有姻亲关系。那么有谁呢?
第一个就是创作了一系列经典爱情、青春偶像故事的琼瑶。金庸先生的堂姐查良敏嫁给了琼瑶的三舅,按辈分来说,琼瑶是金庸先生的外甥女。应该说金庸先生对琼瑶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是有影响作用。毕竟榜样就在面前嘛!
下面我们继续看看,还有哪些人在榜上呢?结果,我发现钱学森也在榜上了,这可真是够爆炸性的了!钱学森先生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我国著名的大科学家!怎么还和金庸先生这样的文学大师结上了缘呢?
其实,钱学森先生与金庸先生的关系应该算是的,钱学森先生的老泰山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学家蒋百里将军,蒋百里将军的爱人就是金庸的姑姑,按辈分来说,钱学森先生是金庸先生的表姐夫。
如果你以为金庸先生的朋友圈的大腕名人,到此为止了,那么你就真的小看了金庸先生家族的能量了。
事情还没结束,还有许多大腕和文人,也和金庸先生有姻亲关系。比如著名的学者查良铮(穆旦)先生和金庸先生是堂兄弟关系;曾担任过特区事务顾问的查济民先生远房兄弟,虽然关系有点远,但架不住人家交流联系密切啊!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优秀杰出人物都或多或少地与金庸先生有血缘姻亲关系。
真是令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金庸先生的家族朋友圈太强大了。果然不愧是出生名门的人物。
虽然金庸先生有这么强大的朋友圈,但金庸先生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仅仅凭借着这些人脉关系来实现自己事业上的成功。
了不起的金庸先生,就像他所创造的武侠世界里的英雄人物一样,独自仗剑走天涯。金庸先生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