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时候,接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我们北京,接亲的规矩有很多讲究和礼仪,下面就让我来一一介绍吧。
1、根据双方的风俗调整见面时候的礼仪,态度,交接过程。男女结婚,两边地域民族的差异,肯定会让民俗有差异。你是代表,最好就要先问清楚,协商好过程,从男方出发的时间,礼仪。到最后送女方上车时候需要准备注意的 。
2、不走回头路:中国自古就有“不走回头路”的说法,因为回头路暗指婚姻不能长久,所以要选取一条“一心一意走到头的路”。
3、很多地方都有“去单回双”的习俗,即男方接亲的人应是单数,等接到新娘回来后的人数应是双数,寓意“添丁添口、双双对对”。所以,男方接亲的人,包含新郎在内就应是单数,而女方送亲的人,包含新娘在内,也应是单数,这样才能保证“去单回双”。这人数是不包括摄影摄像的,因为他们属工作人员。另外,双方最好提前沟通,两边接送亲的人数不要悬殊太大,否则人少一方会略显礼薄。
4、接、送亲的人应以未婚为主,如果是已婚长辈,也最好别是离婚、再婚或丧偶人士。
5、上下车有顺序:首先是摄像车为了方便拍摄,最好安排摄像车在最前面,摄影摄影及伴娘、物品携带员坐此车,物品携带员需携带主婚纱、鞋子、酒店要张贴的囍字、鞭炮等先行到酒店。然后是头车婚车,头车婚车坐新郎、新娘、伴郎。伴郎需坐副驾驶,方便调度、指挥、联系沟通。新郎新娘应一左一右坐在头车后排,不能颠倒。最后才是其他车辆,其他车辆坐双方接送亲的人,怎么坐都可以,但不能走空车,每辆车必须要有人坐。
还有就是北京人现在不太讲究这些,但为了尊重女方,可以事先问一下新娘娘家想怎样接亲。老北京的风俗就很多,也很复杂。也不好一一细说了哦
北京结婚习俗婚礼礼仪流程
北京结婚习俗之聘礼
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送彩礼往女家,表明聘定女方为妻。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聘”是婚礼前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北京结婚习俗之陪嫁
女方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一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中等人家陪嫁一般为24抬、32抬,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嫁个女儿也不容易啊!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电器,这个比较实用)
北京结婚习俗之娶亲
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算给双方的家境来了一场大展示。
“娶亲太太”扮演着重要角色,随喜轿执事上门迎亲,引导行礼。她主持婚礼仪式,另有傧相指导新郎新娘完成婚礼礼节。
北京结婚习俗之洞房坐帐
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拜堂后要“闹新房”。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仪式。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发达兴旺的主题。
北京结婚习俗之回门
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新婚夫妇喝酒。饭后,新郎独自回家,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回来。到了此时,一场富有戏剧色彩的婚礼才告闭幕。
北京人结婚习俗:在北京结婚都需要什么彩礼别再去问别人了!北京人就要用北京人的习俗举办婚礼!
北京结婚习俗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双方父母协商后才会有所谓的彩礼!北京人“好面、讲究”确实不少,但是在婚礼这方面,大部分是根据双方家境来商量彩礼问题,很多都是商量到最后,就无所谓了!下面列举北京传统三样彩礼,在结合自身事迹和大部分北京人选择的彩礼范围,为大家逐一讲解!
PS:最后一段如果说到了新人及家庭的痛处!还请谅解,各地风俗不一样,理解彩礼的地步也是不一样的!(请不要被现实打败)
1、万里挑一(男女双方都需要准备)
男方、女方各给一万零一红包(10001元):表示男女双方父母对儿媳妇的肯定,一万个人里面才挑出来一个这样的好儿媳妇和这么好的姑爷!
给予红包时间:一般是在婚礼上,儿媳和姑爷为父母敬茶叫“爸妈”的时候,父母答应的声音越大,红包给的就越痛快!所以,父母一般会准备很大的红包包好等待给到新郎新娘的手里!
2、三金(男方准备)
三金一般是男方为女方准备的结婚首饰:结婚戒指、结婚项链和结婚手镯或耳钉。不过一般北京人都会遵从新郎新娘的意见!把三金转换成钱,直接让新人去买喜欢的!这价格一般在2-3万以内!主要看双方家庭情况。
3、嫁妆(女方准备)
嫁妆则是女方为新郎新娘的婚房,增添家具或装饰新房的
有些男方家里富裕点的!父母会直接为新人购置新房或是付房子的首付;也会在原有的空房中,给予新人当做婚房用!但新房里面几乎是没有家具或装修的!
自身事迹
我的姐姐!双方父母直接给孩子准备现金,让其购买,就不再有什么三金、嫁妆之类的事情了!像梵梵姐姐在结婚的时候,父亲大人就的给了我姐十万块钱!因为我的父母和亲爹亲娘是一样的性格不希望出现尴尬的事情!索性,双方老家就直接给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现金!剩下的就是新郎新娘他俩自己解决了!
北京结婚彩礼一般需要多少钱
1、如果男方家经济状况一般的,那么聘礼就不是很计较了!给多少全靠两个新人之间和老家商量,大概也就4-6万。房子就是直接住男方家里,腾出一个屋子装饰新房了!这样女方也不需要有太多的经济压力。
2、家庭状况还可以的,彩礼价格在8-10万,也是大多数北京家庭希望控制住的结婚成本!
3、比较富裕的家庭就没有数了,10-20万也是他!有些男方直接买房,女方直接就回了个豪车!
PS:以下为大实话。请深呼吸后再看
虽然彩礼的价格参差不齐,但目的是一样的!走个形式,而不是赚钱的手段!是让父母知道,你们会很恩爱!会孝敬父母!结婚后会一直陪伴到永远!
然而却又很多新人因为结婚,让自己背负上“房奴、车奴以及钱的奴隶”,从此过上了无休止的还款生活么所以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来确定具体彩礼。心意到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床头打架床位和了呀!一起和心爱的人生个小宝宝!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多好!多好!
楼主参与一下:
老北京人的婚嫁,都有那些程序呢,虽说这个时代结婚不应拘泥形式,可旧时的礼俗也还是影响着现代人,人们不由自主的去寻仿那些有代表性的礼俗,常常听到朋友问:他们家是老北京,结婚该怎么面对亲家啊?这里叙述的老北京婚俗,您不一定照搬,但却可以从中悟出一二,免得让人说您不懂礼儿!
老辈子北京人结婚有下述一些程序:
一:相亲,男女到了20岁的时候就有媒人登门,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介绍,一般是家长先点头,然后媒婆把女方和女方的父母、亲戚带到男方家里或选定的地点见面。见面时男女说话的机会很少,只要双方的父母同意基本上就算相中了。
二:交换信物,双方家长同意后,男女要交换信物,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是却是颇费家长心思的,因为信物交换后即使将来男女不成,信物是不退还给对方的,所以更多的人采取交换钢笔、照片等小物件的办法,即使不成损失也不大。
三:放定,双方只要是家长有意,并且觉得这门亲事可行就要放定,放定是要通过媒人来完成的,如果亲事不成,定礼由媒人索回,但是不通过媒人的定礼就无法索回了。放定后男方基本就认定女方为“妻子”了,女方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到男方家里住(一般不会男女住在一起)
四:过礼,过礼是男方将双方商定的迎娶日期正式通知女方,结婚的日子是要挑选好的,讲究“四平八稳六六顺”的农历双日子。并将新娘在结婚当天所穿戴的衣服首饰送交女方。另外备有送给女方的礼品。礼品有鹅酒(双鹅双酒或单鹅单酒);鲜鱼、猪腿、羊腿、糕点等,通称为四合礼 。
五:办事儿:就是结婚办喜事
结婚当天,男方在早晨派车到新娘家去接亲,车上迎亲的人可以是新郎的任何亲戚,但是唯独姑姑不能去接亲,避讳姑-孤的意思,女方送亲的则不能是姨妈,避讳姨-疑的意思。
男方的接亲车到达女方家后,照例要吃饭,趁着接亲的人吃饭的功夫,女方将嫁妆装上车,然后女方要吃一碗面条,面条是一根长长的宽面,也叫宽心面,表示嫁到男方家里后,事事宽心、如意。男方要有一个与新郎同辈分的兄弟去压车,女方照例也要给红包的。
车将新娘接到后,新娘不能下车,要新郎将新娘从车上背进屋子,然后新娘要迈过火盆,表示结婚以后日子可以过得红红火火,这样新娘才算正式进了男方的家。接下来就是婚礼仪式,拜天地、拜长辈、拜媒人,然后新娘才能到新房洗脸,洗脸后要有新郎的妹妹给新娘泼洗脸水,新娘要给红包,这时的红包要重一些,为的是以后好和小姑相处。
新郎家里要找几个能喝酒的亲戚来陪新娘家送亲的宾客,只有把新娘家里的人都陪到酒喝多了才算喝好,然后才能再送回去。新郎新娘则要由媒人带领按桌向宾客们敬酒,这时一般不会让新郎新娘喝多的,只是有些新郎的弟弟和侄子才可以和新郎新娘开玩笑,让他们喝酒。
到了晚上新郎新娘入了洞房,还会有子侄们闹洞房,闹洞房是新郎新娘的一个关口,因为闹洞房的人可以想出很多的坏主意让新郎新娘吃苦,可是新郎新娘又不能把人赶出去。新郎在新婚之夜也很少能同新娘睡个安稳觉。
结婚三天是新娘回家的日子,新郎要陪同,从女方家再回来后,新郎开始带着新娘到亲戚家认亲,亲戚照样要给红包。
这样女方才真正成了男方的妻子。
双方不是一个地区的:
由于距离的原因,双方父母见面的步骤大都将双方见面认识,和提亲合二为一了。就是商定好日子后男方直接带上礼物和钱到女方家去提亲。因为两个人不是一个地方,风俗自然会有差异,既然是男方到女方家里去提亲,男方最好按照女方家的风俗来,女方应该向家里问清当地风俗,告知男方,让男方好做准备。
这一次男方上门提亲大可不必计较两地差异,第一次上门礼多人不怪,让未来岳父岳母有个好印象,下面具体的婚事习俗两家就一起商量着来。
商定结婚各项事宜之后一般由于距离原因,之后就直接电话联系,婚礼见面了。
北京自元、明建都以来,已成为五方杂处之地。蒙古入主中原后,蒙古族的风俗也随之传到北京,元大都中的蒙古人的婚俗,与中原地区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他们自己的特色。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颁布的圣旨确定了元朝的婚姻礼制:“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递相婚姻者以男为主,蒙古人不在此限。”这里包括了三项准则:第一,尊重各族的婚俗,各族的人自相婚姻,各从本俗法:第二,以男子为中心,各族的人递相婚姻者,以男方婚俗为主;第三,以蒙古人为上,他族男子与蒙古女子为婚,不必以男方婚俗为主。
元大都中蒙古人的婚俗也实行一夫多妻制,在男人所娶妻妾数量方面没有限制,蒙古男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但是蒙古族传统的习惯,对于两性之间的关系限制得非常严厉。如果发现通奸现象,不论女方是否成婚,通奸者都将被处死。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就记载说:“(蒙古族妇女)她们不但把不贞看成一种最可耻的罪恶,而且认为这是最不名誉的。”
元大都作为元朝的首都,聚集了大量仕宦之家,这些家族相互攀比,婚事办得越来越奢华,不但聘金越来越高,而且酒席越摆越大,这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元朝统治者在大德八年(1304年)颁布诏令,规定了聘礼和喜筵的最高限额。一般根据财力多寡分为上、中、下三等户。上等户的聘金为“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中、下户依次递减。喜筵的规格为“品官:不过四味;庶人:上户、中户不过三味,下户不过二味”。
元大都地区的汉族民众对结婚的礼俗也十分重视。男女双方订婚之后,男方要给女方一笔钱财,作为聘金。办喜事的前一天,新娘还要沐浴、剃面等,一切费用均由男方支付。成亲之日,双方还要大办筵席,广宴宾朋好友。
明代,北京地区的婚嫁礼仪更为隆重、繁杂。当时,北京人订亲要合礼,算男女年龄生是否相配,如果相配,就正式定亲,双方确定嫁娶的日子。到了正式娶亲前一天,男家向女方送席一张,公鸡二只,以及其他杂物,俗称“催妆礼”。在明代,男子娶妻俗称“小登科”,是可以穿九品官服的,新娘则必须用凤冠霞帔,以象征吉祥。据《清稗类抄》记载:“明时,皇妃常服,花钗凤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相传谓出于明初马后之特典。”可见,当时新娘穿凤冠霞帔,一是图吉利,二是证明自己是嫡妻。新郎将新娘接回家后,会将马鞍放在地上,让新娘跨鞍而过,称作“平安”。进洞房之前,男方还会请阴阳先生以五谷杂粮在洞房内“撒帐”。结婚三天后,女方娘家给女儿送衣服和食品,并且走访男方的亲戚,称作“三朝”。从明代北京婚俗看,较辽、金、元诸代有所不同,更多地吸收了南方地区婚嫁的因素,没有太多陈规陋俗,显得喜庆、大方。
红白事不能放在一年里的,
红事总是要让白事,今年有了白事至少要等过满了一年再行红事,要是讲究点孝顺点的话,要避3年呢
旧时,京西一带结婚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家抬去食盒,内装米、面、肉、点心等:娘家要请“全福人”用送来的东西做饺子和长寿面,所谓“子孙饺子长寿面”,把包好的饺子再带回家。结婚这天,新娘下轿,先吃子孙饽饽长寿面。
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同坐,并由“全福人”喂没煮熟的饺子吃,边喂边问:“生不生?”新娘定要回答:“生(与生孩子同音)”!睡前要由四个“全福人”给新人铺被褥,要放栗子、花生、枣,意为“早立子,早生”。结婚这天请客人吃面条,讲究吃大碗面。也有的人家吃大米饭炒菜,菜肴多少视条件而定。
京北一带结婚这天由娶亲太太(由“全福人”充当)把新娘接来,拜天地入洞房时,要放一袋米(一般是高粱米),新娘被人搀扶退着走,登着粮食上床。接着吃子孙饽饽,新郎新娘各咬一口,窗外则有人问:“生不生”屋内要连答三声:“生!”新娘结婚后的前三天要坐在床上,每天只吃少许饭,一般只吃栗子,主要为的是可少出门上厕所。结婚后的第四天男方要请女方娘家人吃酒。这天由男家找人端布(落红布)给大家看,若无喜布,娘家人就无脸吃酒了。酒席毕,新娘与新郎一起回娘家
回门”当天再回男家。近些年来,之后,这些习俗渐渐淡化了,旧时,结婚后一个月,娘家要接女儿回娘家住一个月,叫“住得月”。
每年二月初二是接出嫁女儿的日子,娘家人要说:“二月二,搬宝贝”。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看父母,娘家要做面条、烙薄饼卷豆芽菜等各种好吃的招待女儿。
“北京人”这个概念下分几种,咱们分开说:
一种是老北京,就是北京四九城(内城)里的老居民,一般是49年之前来北京的,尤其是旗人(满族)。老北京礼节繁琐, 结婚前提几个点心匣子里面都放什么东西都有讲究,嫁妆箱子里装什么东西也有讲究,错了还有人挑眼,但唯独没有给彩礼的习俗。要是女方家长直接要钱,在老北京人看来简直是丢人现眼了,姑娘自己非气哭了不可。
一种是49年以后进京的北京人。一般是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各种方式跟着***进来的,基本都在体制内。这样的北京人家庭,实际上和上海、西安、重庆等大城市的人一样,最好说话,只要男女俩人愿意,怎么都行,但绝对没有彩礼。一般是双方家长量力而行,帮着俩孩子置办一个小家庭。
一种是京郊农村的,比如怀柔、延庆、房山、密云、通州等地。这些地方在50年代之前是河北的,后来划入北京的,习俗与河北一样。就是说这些地方原来穷的时候也没有彩礼一说,姑娘能嫁个好人家就不错,近十几年和全国各地的农村一样,不知为啥,有的人开始要彩礼。也不是都要,开明的家长就不要。比如我顺义农村的姨家的女儿,嫁了个北京城里的孩子,她家觉得对方条件比自己家强得多,生怕对方瞧不起,彩礼提都没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