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是一位中国女性科学家,于2004年与杨振宁结婚,当时翁帆年仅28岁,而杨振宁已经82岁高龄。近年来,翁帆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谈及婚姻背后的原因。
据翁帆透露,她与杨振宁是在一次科学会议上相识的。当时,翁帆是一位学生代表,杨振宁是一位嘉宾,两人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交流。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两人保持着书信往来。翁帆表示,她与杨振宁的感情最初是基于学术和人生观的共鸣。
然而,翁帆也透露了另一个原因,即她对自己在科学界的地位感到焦虑。当时,翁帆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她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竞争。与杨振宁结婚不仅可以使她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机会,同时也可以获得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
总之,翁帆与杨振宁结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术共鸣,也有个人情感和内心的不安。无论如何,她的婚姻选择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翁帆的第一任丈夫是一位香港居民,为某公司的职员。
翁帆1976年7越生于广东潮州,后来从大学毕业,经同校师兄介绍进入了汕头南安集团工作,但很快她放弃了这份安逸的工作,到了深圳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工作,并在俱乐部工作期间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
后来,翁帆觉得丈夫小职员的生活方式,始终不能跟自己磨合得来,两个人结婚两年,没有生儿育女,便分道扬镳。
扩展资料
2004年12月24日,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与未婚妻翁帆来到广东省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翁帆结婚以后,将夫妇二人的存款捐赠给清华近200万美元。翁帆和杨振宁并没用去追求豪华生活,他们的家,装修普通,陈设简单,与一般平民无异。
2018年5月10日,杨振宁先生与妻子翁帆合著的新书《晨曦集》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发布。发布会上,翁帆谈到,杨先生很喜欢“晨曦集”这个名字,因为它“寄托了先生一生的期望”。
名人故事之杨振宁的两任妻子
杨振宁共有两任妻子,均是其学生!
第一任杜致礼,是杜聿明的女儿,1944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杨振宁是杜的数学老师!
杜2003年10月因病过世。他们有两个儿子与一个女儿。1951年长子杨光诺出生,后来成为了一位电脑工程师,他曾跟爱因斯坦合照过一张照片。1958年次子杨光宇出生,他成为了一位化学家,1961年女儿杨又礼出生,她成为了一个医生。三个子女全部定居美国。
第二任翁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二人2004年底结婚时闹得全世界沸沸扬扬——时年杨82岁,翁28岁!
杨振宁谈前妻:58年前的师生恋
杨振宁和前妻杜致礼是标准的师生恋,杜致礼是杨振宁1940年代在西南联大教书时的学生。不过据杨振宁讲,杜致礼在当时他教的30个学生中,并不是特别出色的,他甚至没有太在意这个学生,更谈不上产生爱意。突变发生在1949年的一次重逢之后。那是在美国一家中国餐馆的聚会上,师生两人相遇了。离西南联大一别已经好几年,杜致礼那清新的气息给了杨振宁极大的好感,“套用香港话说,我们很快就"拍拖"了。1950年8月我们就结婚了。”从相恋到结婚,时间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杜致礼为杨振宁生了3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她陪伴了我53年,直到2003年她75岁的时候因一种很难治疗的疾病去世。”不过,杜致礼却见过丈夫的第二任妻子翁帆,并对翁帆表示满意。
杨振宁谈翁帆:遇见她是历史性事件
杜致礼见到翁帆那次,也是杨振宁第一次和翁帆见面。“那是1999年在汕头大学的学术会议上,学校派了一批一年级的同学来作客人的向导,这里面就有翁帆。这是历史性的事件。”杨振宁昨天强调,那次见面,“我和杜致礼都觉得这个女孩子很好。”而事实上,因为有杜致礼,杨振宁5年后才会下定决心和翁帆结婚。
汕头一别后,翁帆和杨振宁一家一直保持着联系,每年都会寄来圣诞卡片,而2004年初翁帆的一张贺年片,彻底感动了还处于失去杜致礼寂寞之中的杨振宁。“我收到贺年片之后,马上给她打电话,让她来香港看我。”几个月后,“杨振宁与翁帆结婚”的消息就已经路人皆知了。
热恋让他把恩师忠告抛到脑后
1950年初的某一天中午,杨振宁与同事如常到普林斯顿惟一的一家中国餐馆吃饭,忽然间,他看到了邻桌上一张似曾相识的、清秀漂亮的女孩子面孔,而对方似乎也认出他来了,但又有点不好意思主动打招呼,于是他离座走了过去,对方也礼貌地站起来自我介绍,这一下,他清楚地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在昆明西南联大附中教课时中五班的女学生杜致礼吗
杜致礼的父亲叫杜聿明,因为父亲的关系,她经常有机会接近蒋中正和宋美龄,宋美龄对致礼这个女孩子从小就很喜欢。
1947年底,年仅十八岁的杜致礼决定到美国留学。她自小就喜爱音乐、艺术、文学,英文学得很好,赴美前,宋美龄亲自为她安排,让致礼入读她当年在美的母校、有名的卫斯理学院。
杨振宁在普林斯顿的中国餐馆中看到杜致礼时,她来美已两年多了。振宁与致礼师生异地重逢,一位是聪明俊朗、热情自信,一位是秀外慧中、出尘脱俗,感情的种子很快就在两人中间萌芽、开花,杨振宁对杜致礼展开了热烈的追求,每个周末都要从普林斯顿赶到纽约去和杜致礼约会。
早在到普林斯顿以前,杨振宁的老师费米教授曾经忠告他,就是普林斯顿名副其实是一座“象牙之塔”,与世隔绝,在那里面呆得太久,对思想、学术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劝杨振宁在那里研究一两年后就转换到更开放、活跃的学术环境里去继续发展。可是,这时已陷入热恋中的杨振宁,为了方便和杜致礼见面,已经把恩师的这番“忠告”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不多久,1950年8月26日,杨振宁和杜致礼在纽约举行婚礼。
翌年,杨振宁和杜致礼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杨振宁按照中国人传统,写信给父亲,请爷爷给孙子取个名字。杨武之老怀大慰之余,给这位杨家的“长子嫡孙”取名光诺。
在为孙儿取名“光诺”的时候,杨武之的的确确没有想到:就在数年之后,杨振宁果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次获得这项殊荣的中国人。
和翁帆交往细节
在谈到自己1982年之后在香港的人生时,杨振宁说,1999年对他的人生来说,是特别的一年。“那一年,我和杜致礼去汕头大学考察,当时学校派了一个叫翁帆的'小女孩来给我们当向导,我和杜致礼都觉得这个小女孩十分可爱。”此时,荧幕上出现了一张当年翁帆陪同杨振宁、杜致礼夫妇考察后的合影,照片上的翁帆化着浓妆,一脸稚气。“回去后,我们有了一些断断续续的联系,主要是圣诞节大家邮寄卡片之类的。2004年初的元旦,我当时已经在香港了,我收到了翁帆寄过来的一张贺年卡。于是,我给她打了一个电话,后来,她到香港来看我。再后来,我们就结婚了。”杨振宁用平静地语气叙述着,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他第一次公开披露和翁帆交往的细节。此时,荧幕上出现了一张翁帆站在海边的照片,杨振宁的语气里充满了温情:“这张照片是2004年,我在香港第一次看到翁帆时给她拍摄的。”
汕头一别后,翁帆和杨振宁一家一直保持着联系,每年都会寄来圣诞卡片,而2004年初翁帆的一张贺年片,彻底感动了还处于失去杜致礼寂寞之中的杨振宁。“我收到贺年片之后,马上给她打电话,让她来香港看我。”几个月后,“杨振宁与翁帆结婚”的消息就已经路人皆知了。
他握着翁帆的手还是那么有力
3年多来,科学家杨振宁似乎成了一个娱乐人物,因为他娶了比他小56岁的翁帆。而杨振宁呢,也真的给了许多媒体做新闻的机会,这3年来,他在每一次公共场合现身,都会带着翁帆,两人十指紧扣,脉脉对视,媒体称之为“秀恩爱”。在长篇累牍的“秀恩爱”的报道之后,杨振宁依然显示着他对翁帆的爱,他总是很认真地谈到翁帆,谈到他们的爱情,也谈到当他“不在”后对翁帆的安排。3年了,杨振宁的认真没有丝毫改变,在全国书市上,他握住翁帆的那只手,还是那么有力,他看翁帆的眼神,还是那么含情。
他要毫无保留地告诉人们,他和翁帆结婚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杨振宁和翁帆的旷世之恋,称得上是超越时间的见证,但也一直备受世人的争议。因为杨振宁的前妻刚刚过世一年,他就和翁帆结合走在了一起,才短短一年的时间,杨振宁就把前妻忘掉而另娶新欢,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是最看不惯的。
于是一些抨击杨振宇和翁帆的 社会 舆论直接指向了二人,有的人说杨振宁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对前妻杜致礼用情不坚,还有的人说杨振宁和翁帆这对旷世之恋不会长久,总有分开的时候。
世人对于二人的结合众说纷纭,事实上,杨振宁先生真的向外界人说的是薄情寡义之人吗?他和翁帆的结合难道另有隐情? 诸多的疑问,驱使我们探究真相,找出问题的答案。
杨振宁和杜致礼的结合可以用相濡以沫,相伴50载来形容,当时杜致礼出生于名门望族,父亲和蒋介石、宋美龄有着很深的交情,同时也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
她和杨振宁的初识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中,杨振宁当时是她的老师,杜致礼当时就被年轻有为、幽默真诚的杨振宁所吸引,但是介于师生关系,他们始终保持着良师益友的关系。1947年,宋庆龄举荐杜致礼到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就读外国文学, 也让她和杨振宁失去了联系。
1949年随着淮海战役的失败,杜致礼的父亲被我军俘虏,此时的杜家也成了衰败的家族,杜致礼只能留在美国,不能回到大陆。
此时的她心情非常的糟糕,于是在圣诞节,独自一人来到美国纽约的一家中餐厅就餐, 偶然的机会再次遇到了前来就餐的杨振宁。
杨振宁当时被杜致礼的气质所吸引,心里暗暗滋生了对杜致礼的情愫,于是二人交谈甚欢、依依不舍。
从这以后,二人的交往日渐频繁,杨振宁本来就是一个直来直往的性格,面对来临的爱情也没有遮掩,而是大胆地向杜致礼表明了心意,此时的杜致礼也对杨振宁产生了强烈的好感,于是爽快的答应了, 两个人从此坠入了爱河。
爱情的诱惑力是非常强大的,这让专心物理学研究的杨振宁任性地做了决定,和杜致礼一起生活在纽约,放弃了到普林斯顿深造的机会,他的举动深深打动了杜致礼,于是答应和杨振宁结婚。
从此二人的世界只有对方, 并且以“一文一武”的爱好展现着爱情中的甜蜜,感情深厚不可动摇 。杨振宁在杜致礼这个贤内助的帮助下,在物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可超越的成绩,并且把自己大儿子的名字叫做光诺,希望杨振宁在学术界获得最高的荣誉——诺贝尔奖, 杨振宁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梦想实现,他和发妻高兴得连称儿子是福星。
杜致礼为了拉近和丈夫杨振宁的距离,放弃做全职太太的机会,而是走出家门进入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中文,用乐观的态度做着喜欢的事情,二人在科学界被称为最恩爱的夫妻,凡是出席每一次重大的场合,杨振宁先生都要带着夫人杜致礼参加。
杨振宁即使取得再高的荣誉,也没有嫌弃过杜致礼,他对妻子的爱是坚定的、深厚的。这也是妻子杜致礼先他离开人世,杨振宁始终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的原因, 如果没有真爱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悲痛呢!
杜致礼过世后,翁帆的第一次婚姻也走进了坟墓,二人可以说正是同病相怜,需要对方给与安慰、温暖的时候,于是这成了两个人走在一起的导火索,大家不要误解,翁帆在杜致礼活着的时候,就和杨振宁和杜致礼相识,并且频繁以书信往来。
杜致礼生前曾经夸赞翁帆照顾他们要比儿女照顾得好,可见他们之间是朋友,况且翁帆和杜致礼非常的有缘,二人从照片上看长相极为相似, 这个特点也让世人猜测杨振宁之所选择以翁帆作为人生伴侣是因她长相像极了前妻。
世人的猜测始终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当事人也没有权利限制世人的发言权,但是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杨振宁和前妻杜致礼是真爱,不要再妄自菲薄给他人身攻击了,至于他和翁帆的感情是否长久,还是留给时间考验吧!
很多人都知道杨振宁是我们国家物理领域的泰山北斗,他在六十多年前就因为其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跻身了物理学领域上的“武庙十哲”。如此辉煌的成就,让杨振宁成为了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备受子孙后代们的各种称颂。而真正让杨振宁的声望达到顶点的,莫过于他在晚年放弃美国国籍而恢复中国人身份这一举措。
其实,早在杨振宁还没恢复中国国籍之前,他就已经为中国的科研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比如带头以学术交流的目的访问中国,掀起了美籍华人科学家们的回国探访交流的风潮。可以肯定的说,杨振宁的科学成就举世无双,他的爱国之心更是彰显了他本人精神上的高洁。但尽管如此,仍有一件事情为杨老招来了无数人的唾骂。
2004年,杨振宁宣布要迎娶28岁女生翁帆。这则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先是引爆了整个学术圈,掀起的波浪又迅速淹没了圈里圈外。人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彼时的杨振宁已经是一位82岁的耄耋老人,而娇妻翁帆年方28岁,正值青春年华。
尽管在当时28岁和58岁结婚的新闻已经见怪不怪,但像杨振宁翁帆这样,光是年龄差距就五十多岁的婚姻,不少吃瓜群众表示自己这还是第一次听说。面对杨振宁晚年的情感生活,很多人极尽恶毒之语言,为新婚夫妻编撰了无数流言蜚语。一时间无数的谩骂与批评声充斥着整个互联网,让杨振宁的个人声誉一落千丈。
杨振宁的原配夫人名叫杜致礼,和杨振宁基本是同龄人,双方的年龄差距只有五岁,两人于1950年结婚,时至2003年杜致礼因病去世时,经共同生活了五十多年。而翁帆则生于1976年,对于杨振宁来说,这只是一个孙女辈的小娃娃。
1995年,杨振宁和杜致礼在参加汕头大学的物理学研讨会时,翁帆被学校安排负责接待杨振宁夫妻二人。在会议结束之后,翁帆跟他们夫妇二人保持了一定的书信联络。
2004年,杨振宁还沉浸在丧偶之痛的时候,翁帆给杨振宁寄来了一封慰问信。当时杨振宁刚好人在香港,而翁帆则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攻读翻译硕士,因此双方便约定见面叙叙旧,拉拉家常。
从此之后,两人的联系与互动也就愈发频繁。终于在五月份的一天,翁帆与杨振宁一起在香港的石奥村携手同游,两人也在这次约会上相互表明了心仪。恋爱拍拖半年之后,同年11月5日双方宣布订婚。
当时翁帆也刚结束了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前夫在婚后对翁帆家暴,致使翁帆愤而离婚继续追求学术。而杨振宁也失去了与自己一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妻子,此时最需要的就是陪伴。于是,缘分就这样顺水推舟的让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虽然婚后外界的批评与质疑之声从未停过,但两人从没理会过外界的无意义言论,一门心思的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很多人都问翁帆,你嫁个糟老头子到底图啥?直到2017年的时候,翁帆才第一次对外回应,她根本不是为了钱,夫妻双方早就把两百多万的积蓄捐给了公益组织。唯一驱使她行为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
2004年,清华大学博士生翁帆嫁给杨振宁,她以为她和杨振宁结合是相爱的人关系的水到渠成。
却没想到他们的婚姻会引起轰动。
因为她28岁,杨振宁82岁。
因为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成绩斐然。
有人说杨振宁老牛吃嫩草,有人说翁帆贪图杨振宁的财产。
事实呢?
两个人重聚前,翁帆人生沉落,不知未来模样。
杨振宁失去发妻,孤单寂寞。
是缘分,让两个不会交集的人走到了一起。
一晃,轰动一时的爷孙恋已过十六年。
如果不是杨振宁担任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分院的名誉院长上了新闻,很多人已忘记这对夫妻,忘记曾有个女孩不惧流言嫁给了一位老人。
1976年7月,阳光正热,翁帆在广东潮州的一户人家诞生。
顺风顺水的长到了18岁,考入汕头大学。
离开了父母的管束,翁帆像一只脱缰的野马,身体里的反叛因子集体爆发,她不再乖,性格开始张扬,变得恣意妄为。
她不仅穿衣大胆前卫,还染了一头扎眼的金发。
目光也不再像高中时候只流连于书本,兴趣使然,他参加了学校里的模特队,穿高跟鞋走T台的她是学校里别样的风景。
这一年,杨振宁应邀带妻子杜致礼来汕头大学参加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
大一新生翁帆负责接待他们。
谁都没有想到,一段奇妙的缘分在悄悄展开。
1998年,翁帆大学毕业,先是在汕头南安集团工作,一个多月后,她辞掉工作,只身去了深圳,在一家高尔夫俱乐部担任翻译。
离开汕头,是因为翁帆遇到了爱情。
爱情至上的翁帆,即使爱的人不优秀,即使彼此间不够了解,但为爱,翁帆愿放弃一切,也敢面对未知的陌生。
或许是柴米油盐冲淡了爱情,或许是相爱的人出现了矛盾。
结婚两年后,翁帆离婚了。
不知道是现实让翁帆看到了自己知识的贫乏,还是她想用象牙塔的安静疗婚姻的伤。
离婚后,翁帆回归校园,进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读研。
这一年,2002年。
杨振宁80岁,发妻杜致礼病重,落叶归根,杨振宁和妻子回到祖国,定居清华园。
2003年,陪伴杨振宁53年的妻子杜致礼病逝,杨振宁的生活变得异常冷清。
他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在林间散步,一个人看书、看电视,然后,一个人,默默睡觉。
无人与他立黄昏,无人问他粥可温。
孤独,像蚕,一点一点啃噬杨振宁,他渴望有人走进他,填满他的时间空隙。
一切都有安排,我们只需等待。
研二时,翁帆一人到香港游玩,面对拥挤的人流,想着自己目前的处境,翁帆心里有些失落,她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突然间,她想到了大一时她接待过,后来,还偶有书信联系的杨振宁,想起他曾说:他和太太一般会到香港中文大学来度假。
她突然渴望这个她认为很有智慧的人给她提些人生建议,如果能把她从现在的处境中解救出来更好。
她给杨振宁写了信。
她没有想到,她的信会如风吹皱杨振宁干涸的心,更没有想到,这信,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未来。
杨振宁回了信,并邀她到香港中文大学见面。
此时,杨振宁邀请翁帆,是因为寂寞,是他希望有人搅动一下他死海一样的生活。
翁帆应约,是礼貌,是期望自己的生活因为杨振宁出现转机。
杨振宁不是翁帆想象中的垂垂老矣,年龄的距离没有影响两个人的谈兴,这让杨振宁以后再邀翁帆,她都欣然前往。
杨振宁枯寂的生活因为翁帆有了亮色。
但这时,他们只是朋友。
朋友走向恋人,需要时间,也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
2004年的5月份,香港的凤凰花开了,看着红艳艳的凤凰花,杨振宁想到了翁帆,遂邀请翁帆到石澳游玩。
穿着高跟鞋的翁帆在走一段陡峭的山路时,脸上露出了为难和犹豫,杨振宁看了,自然地牵起她的手。
此时,两人不知道,这一牵就是余生。
7月,翁帆和好友去内蒙旅游,途中她接到杨振宁的电话,邀请她去清华园的家中做客。
旅游回来,翁帆赶到清华园,走进“归根居”,她看到桌上摆着杨振宁吩咐保姆准备的饭菜,心里不禁一阵温暖。
两个人谈笑风生,杨振宁风趣幽默
翁帆落落大方。
友情悄悄蜕变。
就像两人婚后接受访谈,杨澜问翁帆什么时候,将对一位科学家和长辈的尊敬或崇拜变成了爱情?
翁帆说:“不知不觉中。当一个女人崇拜一个男人的时候,假如这个男人又喜欢或者爱她,那么这个女人是很容易爱上这个男人的。”
不知不觉中,杨振宁走进了翁帆心里。
从北京回到广州的翁帆想到杨振宁,想到两人在一起的片段,心里出现了她不敢相信的情愫,她没有遮掩,把情愫化成诗通过邮件传给了杨振宁。
诗中写道:“无悔我爱,惟余欣喜,有意逃出,心已陷入……触汝额发,气息拂手,无声胜有。”
诗真切地表达着翁帆内心的矛盾,年龄的差距让翁帆不敢接受自己的心意,爱的感觉让她不忍放弃,爱,还是不爱?翁帆犹疑。
她希望杨振宁给她答案。
而且,她也不知道,她是爱,杨振宁呢?对她是爱情还是友情?
也是她对杨振宁的试探。
很快,她收到杨振宁修改的诗,看着杨振宁改的诗,翁帆的心定了,她欣喜、又娇羞地说:“那是你的诗”。
两人以诗为桥,跨过了年龄,向彼此靠拢。
2004年国庆,杨振宁约翁帆到广西北海旅行。
碧海蓝天,两个人骑着双人自行车,在椰林小道享受独属二人的快乐。
旅游结束,回到北京的杨振宁打电话向翁帆求婚。
翁帆又惊又喜,她笑问杨振宁:“哪有向人求婚不送玫瑰的?”杨振宁听了,许她:“下次见面一定补给你。”
两个心意相通的人确定了关系,让翁帆心里打鼓的是她不知道父母会不会接受一个比他们年龄还大的人做女婿,她小心翼翼地把她和杨振宁的事情告诉父母。
听到女儿的决定翁帆的父母很是惊诧,但女儿已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最终他们还是对女儿的决定选择了尊重和支持。
2004年12月24日上午,杨振宁和翁帆领了结婚证,并向外界公布了婚讯。
他们的结合如石子惊起千层浪。
年龄的差距,杨振宁的社会地位,杨振宁和翁帆的结合在很多人眼里成了交易,认为他们是“老夫贪恋美色,少妻贪图名利”,认为他们有伤风化。
但爱情是很玄妙的东西,没有道理可讲,一旦彼此有了感觉,年龄、地位这些外在的东西都会被自动屏蔽。
况且,就是没有爱情,人家愿意一树梨花压海棠,别人也没有资格指手画脚。
不论人家的生活是一地鸡毛,还是琴瑟和谐,好像跟别人也没有关系。
可就有人喜欢操心,喜欢看笑话,喜欢拿放大镜审视别人,找证据证明别人错误,自己正确。
不无聊吗?
现实打脸。
两人结婚十六年,没有婚变。
杨振宁虽已98岁,依旧精神矍铄,翁帆的眼角眉梢依旧带笑。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爱情的意义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
翁帆的细心照顾,让杨振宁重新焕发了生命的光彩,虽已九十多岁,仍能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也很少因为身体耽误给学生们上课,有时还参加一些娱乐活动。
翁帆,在杨振宁的带领下,前几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建筑学院的博士学位,常踏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到各地考察文物古迹,也常撰写专业论文。
以后,即使杨振宁不在了,依靠自己的学术地位她也能生活得很好。
两人如缠绕在一起的树,互相给予营养,共同成长,而这,也应该是婚姻的意义。
不在年龄相当,不在门当户对,只在互相给予,只在共同成长,只在岁月静好,活出彼此希望的模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