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人生规划专家)张怡筠(情商博士培训师)
武志红(心理专家、作家)
蓝怀恩(男性文化研究者)
苏芩(资深情感专家)
巫昂(情感心理时尚传媒人)
方刚(性社会学博士)
吴迪(麻辣情医心理专家)
鱼顺顺(情感畅销作家)
素黑(灵性启迪者、作家)
李子勋(权威心理学者)
小龙女(世纪佳缘CEO)
宫学萍(专栏作家、心理专家)
麦小麦(畅销情感作家)
ayawawa(两性专栏作者)
陈彤(情感作家、编剧)
陶思璇(著名心理专家)
杨谨(著名心理专家)
赵格羽(两性专栏作家)
黄佟佟(资深情感传媒人)
陆琪(情感畅销书作家)
赵永久(情感教练)
玛利亚(性心理专栏作者)
李轶男(情感专栏作者)
夏景(情感专栏作者)
枪久久(情感专栏作者)
戈娅(情感专栏作者)
沈慕文(驻澳情感专栏作者)
艾小羊(资深情感专家)
柴齐(西方婚恋观研究)
卢悦(两性心理专家)
杜胜祥(情感心理专家)
曾子航(情感畅销书作家)
圆圆(资深婚庆司仪)
寒冰(婚恋与心理专家)
李扁(性学专家、专栏作家)
爱的信使(会员爱情专家)
烟雨秦楼(情感专栏作家)
薇薇安(台湾星座爱情专家)
李歌(女性情感专家)
毛利(两性情感专栏作者)
尹珊珊(80后代表作家)
都市放牛(时尚媒体作家)
故宫蟋蟀(婚姻咨询师)
陈保才(情感专栏作者)
坏蓝眼睛(情感专栏作家)
作者\戈娅
在这里,分享一些这几年来学习治疗教育的笔记精华。我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我甚至没有上完所有的课程,但我想,这不仅是对特殊孩子,而是对所有的孩子都适用的,因为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完全完美的孩子。我们都会带着一些或大或小、不同类型的伤口长大,父母或者老师对小时候的我们哪怕多那么一点儿理解,都有可能影响我们一生。
1我们要从孩子所在的位置开始,从他们与世界相遇的方式开始。
不好好看到他们的位置,而只是一味告知他们「你应该变成怎样」是没有意义的。对家长也是一样,不从他们所处的位置开始,直接告诉他们如何教导孩子(比如「你多带孩子出去和同龄人玩儿玩儿就好了」之类的)是非常粗暴而轻率的行为。要知道,每个特殊孩子来到班级,都像背着一大包沉重的石头,而在每个兵荒马乱的早晨,他们的父母比任何人都希望生活有一些不一样。
2节奏、温暖的情绪和幽默感,是三个最重要的治疗工具。
那么如何让自己有幽默感?华特老师这样回答:「我想,幽默感是你看待生活的方式。」
3要学会看到问题的根本。
比如,很多人把孩子的问题归结为电子产品。但是,如果一个孩子看了太多的电视和iPad,那其实问题的根本是养育者对他们的忽视。相比父母的忽视,电子产品本身造成的影响并不是最重要的──懒惰的教育方式才是。
4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千万不要去寻找和制造问题。
最糟糕的破坏是担心。老是想找到孩子的异常,对孩子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因为你没有享受他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障碍,但是我们都很好!!!
5如果孩子觉得无聊,注意力不集中,那么老师不应该去指责孩子,而是需要知道怎么让课变得有趣。
6教育者一定要理解教育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每让孩子做一件事,都要思考。如果你的方式达不到这个意义,那么就改变一种方式,达到同样的意义。而如果你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那就不要做。
7多对孩子说「等下……」「把什么做完了再……」「五分钟后……」「睡醒后……」等等,这样可以把孩子从当下扩展到一定的未来。
8对待孩子,一味地包容是没有意义的,你需要学会「主动的容忍」。
要知道哪些可以容忍,哪些不可以。比如,运动型的孩子需要非常多的运动,他们总是在动,你得允许他们;而运动有障碍的孩子也许长时间坐在那里把东西拧开、合上,他们需要理解。
9教育者时时刻刻需要与孩子成长的习惯做斗争。
有两种方式可以对习惯做功课:第一,不再喂养它;第二,养成一种新的习惯。比如,一个孩子老是在老师讲故事时踢凳子,如果老师阻止他,就正合他意──阻止本身就是一种供养。此时,你应该忽略他的习惯,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让他指出故事里讲的动物。
10这个世界没有暴躁的孩子,没有懒惰的孩子,没有总是在生气的孩子,没有迟缓的孩子,只有被剥夺了以他们自然的方式去学习的孩子。
11很多父母问:为什么他们不听话?你得知道,孩子本身就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12不要过早让孩子学习书写。
在儿童的垂直中线没有充分整合时,他们活动一只手的手指,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另一只手的手指通常也会跟着动,我们会看到僵硬的握笔姿势和潦草的字迹。判断孩子的垂直中线是否整合的一个标志是:他们的惯用手能否越过身体的中线去捡起放在身体另一侧的物品。
13要多给孩子一些疗愈性的诗歌。
推荐阅读:小柯P在你家里吗?亚斯伯格症&自闭症是什么?
疗愈性诗歌的基础就是节奏,人在一次呼吸时心脏会有四次跳动,所以四拍的诗歌代表心脏的节奏,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舒适、安稳,并加强他们的界限。
14不要教条地依照孩子在几岁时应该做什么就去教他们什么,而应该在他们已有的能力上进行扩展。
比如绘画,你可以把剪好的形状放到纸下,他们只需要用蜡笔就能画出形状;可以让他们在泥上压出图案──首先,你得让他们感觉到,画出东西来是好的,才能给他们扩展更多。还是那句话:一切从孩子现在所处的位置出发。
15淘气和好奇是儿童发育的两个好帮手。
学校不应该成为崇拜良好行为学生的地方。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一种沟通:告诉你他们要做什么、在想什么、有什么需求。所以做为一个教育者你必须时刻看到那些行为并且知道为什么。
16强迫孩子改变偏侧性(指惯用左脑或右脑)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伤害。
要尽量让孩子的偏侧性在同一侧,因为如果他们在使用手和眼睛产生交集时,会让他们产生困惑,带来不协调的很多问题。──不要强硬改变一个左撇子!
17痛是非常重要的。
痛可以帮助他们苏醒生命觉(对于自身体质和健康的觉知),所以不要太快帮他们摆脱疼痛(我想,对所有人来讲,任何形式的疼痛,身体、心灵,也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18九~十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内心非常艰难的时段,他们会有很多的恐惧。
感受到了世界的不友善和敌对,有的会出现尿床、咬指头……但是都正常,都会过去。大人需要做的是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可以从现在开始自己度过自己的人生,但一定要保持对话,注意到他们何时需要我们(不然孩子会成长为很独立但是很孤独的人)。
19孩子会问很多问题,要搞懂这样的问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比如,有的孩子老是问别人「你从哪里来?」也许是他们对位置感兴趣,可以给他们一个地图,利用他们对位置的兴趣来找到沟通的方式。问「你多大了?」也许是他们对数字感兴趣。「你结婚了吗?」也许是他们对人际关系感兴趣。如果一个孩子老是重复问你同一个问题,他们也许是健忘也许是强迫,如果他们每次都问你五遍,那么你可以让他们重复六遍,来打破他们的习惯。总之,老师要永远对孩子的问题保持兴趣。
推荐阅读:两岁幼儿还不会说话?常见语言迟缓四大原因
20不要过早地向孩子展示世界的残酷。
因为他们太小了,他们还没有能力对周围的世界做点儿什么,这会让他们焦躁、抑郁(我曾听说过一个在父母的争吵中成长的敏感小孩,才四五岁,会把自己的脸抓得到处都是血)。
21如果你老是保护你的孩子,那你的孩子就会变得愈来愈无助,他(她)不会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22思考是在不断地重复中产生的,重复是思考和记忆的基石。
所以不要太频繁地给孩子太多新的信息,否则他们的大脑会因此习惯了进进出出,无法打下思考的基础。
23很多孩子的自我都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我们要允许他们花时间找到他们自己。(其实大人也一样,很多人到了很大的年纪都还没办法找到那个「我」。)
24不要帮助孩子做那些他们明明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否则就是一种懒惰的教育方式。
比如,别再随时伸手去给孩子擤鼻涕了,你直接告诉他们去做就好了──每次独立完成一件事情,都在滋养孩子的生命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