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六礼”。民国时期简化为订亲四个步骤。传庚,谷称“拿八字”,即由红爷(媒人)将女方庚贴送交男方,但须先按生辰八字推算,若双方八字合得来,才可订亲,如果相犯,即退还庚贴。订了亲,男方每年给妇方送一次礼物,叫“填庚”,到结婚为止。
经过一段时间,男方家长请红爷到女方家中征求结婚的意见,并商定婚期(一般为农历双日)。女方家长向红爷提出聘礼的要求(首饰、服装的数量和质量),让红爷转告男方家。男方若同意,即各自办理结婚事宜。结婚的前一天设宴待客,男方叫“暖郎席”,女方叫“梳头酒”。结婚之日,新郎衣冠齐楚,端坐官桥,领着花轿迎亲,一路上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到了女家,祭拜女家祖先,以表示愿作该家女婿。新娘头戴凤冠,身穿红袄,腰系罗裙,祖行行拜别礼后,由哥哥背上花轿,兄弟或侄辈相送,外叫“发亲”。新郎官轿前导,新娘花轿及嫁妆后随,在鼓乐鞭炮声中行进。新娘到了男家门口,由“牵亲娘”搀扶下轿升堂,和新郎一起拜天地,拜高堂。
礼毕,新郎、新娘入洞房,喝“交杯酒”,并把两人鞋子套在一起,以表示相亲相爱,偕(鞋)同一老。为了增加喜庆气氛,其表兄弟和青年客人进入洞房与新娘戏谑,名为“闹房”。有的伯公、叔公也“闹房”,所谓“三天不分大少”。次日晨,新娘给尊辈长上端茶,即一人一杯糖水泡米花,再加了两个近似月饼的特制点心。每个饮茶者均赏给茶钱。第三天,新娘由其弟妹或侄儿接回娘家,新郎带上礼品同往作客,名为“吃回门酒”。酒饭后,新娘随新郎返回,这是因为“三天不空房”。
寿诞 庆祝生辰,俗称“过生”或“做生”。儿童生日吃长寿面,穿新衣,长辈赠送玩具、文具或吃食。老人50岁、60岁、70岁生日较为隆重,多由晚辈操持,亲友祝贺,送寿联、寿匾或其他礼物,主人置酒款待。
湖北襄阳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独特风俗和习俗。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湖北襄阳的独特风俗和习俗,以及相关的来源解释和案例。
1 襄阳花鼓戏:襄阳花鼓戏是湖北襄阳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起源于明代。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而闻名,被誉为“湖北戏曲之冠”。襄阳花鼓戏以其精湛的表演技巧、丰富的剧情和悦耳动人的音乐而深受观众喜爱。
2 襄阳麻将:襄阳麻将是湖北襄阳地区的一种特色麻将玩法。与其他地方的麻将相比,襄阳麻将规则更加复杂,策略性更强。襄阳麻将的特点是注重胡牌的技巧和思考,同时也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
3 襄阳龙舟节:襄阳龙舟节是襄阳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这一节日源于古代的龙舟竞渡活动,是为了纪念屈原。在节日期间,人们会划龙舟、放龙灯、吃粽子等,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祈福。
4 襄阳古城墙:襄阳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城墙之一,被誉为“中原第一城墙”。这座城墙建于明代,全长1152公里,高约12米,宽约15米。襄阳古城墙是襄阳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们了解襄阳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5 襄阳民间舞蹈:襄阳地区有许多独特的民间舞蹈,如襄阳秧歌、襄阳花鼓舞等。这些舞蹈形式多样,动作矫健、优美,富有地方特色。襄阳民间舞蹈通常在节日、婚庆等重要场合表演,以展示襄阳人民的热情和豪迈。
以上是关于湖北襄阳独特风俗和习俗的一些介绍。这些风俗和习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襄阳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它们不仅反映了襄阳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是襄阳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阅读:
1 襄阳的传统手工艺:襄阳地区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襄阳剪纸、襄阳刺绣等。这些手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是襄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襄阳的传统节日:除了龙舟节,襄阳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如襄阳春节庙会、襄阳花灯节等。这些节日丰富多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3 襄阳的传统美食:襄阳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传统美食,如襄阳烤鱼、襄阳烧麦等。这些美食口味独特,制作精细,是襄阳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湖北襄阳拥有丰富多样的独特风俗和习俗,这些风俗和习俗反映了襄阳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方式。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风俗和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襄阳的文化遗产。
通常我们大家都知道,大多数的情侣到最后会走进婚姻的殿堂,而在结婚的时候有很多地方有婚闹的习俗,那么我们便要了解一下婚闹是哪里的风俗?新郎遭婚闹被绑树上狂泼面粉?
婚闹是哪里的风俗
河南的闹婚让很多人都曾无法想象,最出名的莫过于网上曾经出现的那个视频:闹婚现场男客强脱新娘内裤,在新娘新郎的新房内,一群男性客人试图脱下新娘的胸罩和内裤。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很多恶俗的闹婚。河南的闹婚最厉害,也最最离谱的。云南的闹婚也最厉害,各种让人无法想象的闹婚都出自云南。曾在2016年10月,有网友爆料云南大理又现闹婚。一新郎被同伴扒光,仅用一块破红布遮挡游街。这已经不是单纯的闹婚了,是非常离谱的闹婚。云南的闹婚有很多,近几年,至少发生了20多起,且都是非常厉害的。
新郎遭婚闹被绑树上狂泼面粉
1月8日,湖北襄阳,一名男子在结婚当天,举办婚礼的时候,去接新娘子之时,该男子在寒冷的冬天身穿红色的单衣服,被女方亲友团用胶带紧紧地绑在树上。几名男子拿出了一袋面粉,竟然直接朝着新郎官迎头泼下,男子满头浑身都是面粉,在树旁挣扎。据围观者介绍,泼面粉是寓意着白头偕老,是当地的结婚风俗,但是看到现场这一幕就是恶俗。新郎眼看被折腾的不成样子,看着属实有点过分了。有网友表示,看完这样的结婚都有心理阴影了。当下婚闹已成为人人厌恶的一种行为,先前伴娘被侵害事件常有发生,新郎新娘被整蛊更是屡见不鲜,但婚闹万不该危及生命、涉及侵犯。
婚闹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关于闹洞房的最早史书记载是始于汉代先秦时期,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描述当时的嫁娶情景时说:“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主要是说嫁女儿的家庭,为了表达对女儿的思念,三日之内不熄蜡烛,希望女儿随时回来。而娶媳妇的家庭,要照顾到嫁女儿家庭的心情,三日之内不要从事任何的庆祝活动,以安慰新娘父母的思女心情。这也反映出我国先秦时期纯朴的婚礼习俗。进入东汉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三日不举乐”的古训感觉沉闷而又古板,于是不再遵循,开始了婚礼大操大办之路,因为婚礼带来了喜庆和热闹的色彩。
为什么要婚闹
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交通并不发达。有些刚结婚的新郎想要宣誓主权,并想告诉那些对新娘有想法的人,现在新娘已经名花有主了,用此来打断那些人的念头。在古代结婚基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新郎与新娘并不熟甚至都不认识或者年龄差距大,所以为了带动活跃性必然少不了闹婚之人的帮助。在当时那个社会,每个人都处在不同位置,有着严重的等级制度,所以平时并不能跟自己长辈开玩笑,所以会选择一个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便产生了闹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