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为什么要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第1张

减低法定婚龄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提高生育的几率,增加人口。个人觉得其实这种现象也并不能突出什么好处,本身18岁是属于刚刚成年。对于婚姻来说根本就没有做好准备,越是低龄结婚离婚的几率也就越来越高。所以不能只为了提高生育就忽略这样的问题,真正想要提高生育,不是从这些方面提高,而是要关注现在年轻人最困境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已经越来越严重,所以大家已经开始提倡生二胎三胎,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显著。于是提倡结婚的年龄降低18岁,根据研究生理发育的角度来观察,一般女孩子14岁,男孩子16岁基本上就已经都发育成熟。特别是晚结婚的年龄,就会导致大家非婚同居或者是婚外情泛滥。但也有很多坏处毕竟在经济方面18岁,有可能是刚刚高中毕业,就要面临家庭的责任和经济的责任,结婚之后有可能还需要伸手问父母要钱。这无形也是在啃老,有的父母没有退休也会给他们带来经济压力。在学业方面都是没有上大学,如果两个人结婚生育孩子,对教育方面也会缺失。如果选择婚后考大学,在这种分居两地的情况下,肯定也接受不了外面的诱惑,两个人感情会变得淡薄,婚姻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差。有很多结婚之后不愿意去求学,只能在家里打工,只凭着初中或者是高中的文凭,打工的压力会很大。本身现在找工作最差的标准也需要大专的学历,所以觉得这样的决定真的是特别不合理。从人体生理需求根本就没有关注人之常情,相信降低结婚的年龄,或许也解决不了人口根本上的问题。反而会给家庭带来负担,更会增加婚姻破裂的几率。不妨增加孩子们的学历,这样才利于国家的发展,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希望大家要慎重考虑。

依我之见,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不能够提高生育率。提高生育率应该从根本上解决夫妻生育的经济负担。

一是要加快婴幼儿照料、托管服务业发展。毫无疑问,孩子无人照料是家庭放弃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未来随着我国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祖辈在参与婴幼儿的照料看管方面将受到更多限制,从而会进一步加剧婴幼儿的照料问题。为此,必须加快发展婴幼儿照料、托管服务业,规范服务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是要努力降低子女养育成本。子女养育成本是家庭生育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子女养育成本也水涨船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家庭生育意愿。为此,政府一方面应进一步规范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收费标准,同时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子女养育公共成本分担机制,提高家庭生育意愿。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对男女结婚年龄的规定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虽然有人大代表认为我国的法定婚龄过高,应该适当降低。认为女性的结婚年龄应该不早于十八周岁,男性的结婚年龄不早于二十岁比较合适。事实上,这样的建议并不是近几年来出现。早在2012年,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就曾提案,降低男女的法定结婚年龄,有助于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法定结婚年龄保持一致,并且有利于我国人口政策的持续推进等等。

虽然看起来很有道理,似乎该提案有助于我国人口最新政策的推行,但个人认为男女法定结婚年龄都降低至18岁真的没有必要。尽管我国是现目前世界法定结婚年龄比较高的国家之一,但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和其他国家保持一致,毕竟国情不同生育情况也不同。加之,我国在1980年婚姻法中对男女法定结婚年龄的修订顺应我国的国情,如教育层次的整体提升,人口素质不断优化等。即便是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这样的情况还在不断变换,但明显是的教育层次和人口素质一直都在向上、向前发展。

除了国情,社会现状也不适合降低男女结婚年龄。尽管从生理上来说,18岁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但就现实生活来说,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还处于人生比较关键的时刻,要么在备考大学,要么是才成为一名大学生。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心理上或许还不够成熟。并且在学习阶段,如果过早结婚,自己都还没有走入社会独立。换句话来说,自己都还是在父母庇护下成长的孩子,怎么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生育和养育一个新生儿。所以,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怕的不是带来结婚潮,而是带来没有做好准备的生育潮。

婚姻虽然不限定双方必须要经济独立,心智上的完全成熟。但至少在自己还没有一定独立能力的情况下,未来还充满着变数的时候,不适合做一些要用一辈子负责的决定。加之,即便人大代表的初衷想要通过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来应对老龄化的问题,此路也不通。毕竟降低养育成本,提高社会保障,比怎么宣传、鼓励早婚早育都有现实且直接的作用。

降低结婚年龄是能够提高生育率的,因为生育的前提是婚姻,想要生育,其必须结婚,这才是影响生育最主要的因素。

现在的社会的情况是不是个体不愿不想,而是成本越来越高,已经高到了正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步,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国家不出台相关政策,其他政策出台再多,出生率也不会得到显著改善。而对于一方个体说最高昂的结婚成本莫过于房子,所以说没有房子,丈母娘就不同意;丈母娘不同意,就不可能结婚就必须有房子,所以房子的问题不解决,结婚就不可能。

如何解决房子问题,是要靠国家抑制房价吗?不是,虽然国家对于房价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国家对于房价的总基调是稳定发展,所以房子不可能大涨,再涨房地产泡沫就要崩溃,也不能大降,降了就会冲击国民经济。而房子不降,买房就是妄想,就根本不可能。所以国家必须走第三条路,而这条路就是保障性租房。是的是保障性“租”房,这是国家的第三条路,这是在保证房价稳定的情况下,促进婚姻的第三条路。

其原因在于,房价不降,房子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但是生育率的问题迫在眉睫,但是姑娘必须要嫁人,当因为房子问题导致越来越多的个体不愿结婚,当房子的金融属性被剥离,只因高昂的居住属性使丈母娘不同意时,社会就一定会促使丈母娘发生改变,而房子本身就是为了居住,当保障性租房发展起来后,当租房的稳定性解决了之后,因为房子而产生的问题就不复存在了,同时也会极大的降低了结婚成本,这将会是未来发展的必须。其次,虽然受传统观念影响,房子对于很多人,特别是丈母娘来说是必须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相信随着现在这一批刚刚结婚的人来说,对于饱受高房价折磨的这一代人来说,当几十年后他们的儿女结婚时,他们对于房子的执念会淡化很多,而再往后发展他们孩子的孩子结婚会更加淡化。所以房本位观念必然会不断淡化,最终向西方国家一样走向灭亡,所以,当房价不降时,保障性租房绝对会会成为未来婚姻的主要住房。

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当事人只有在此年龄以上始得结婚,不满法定婚龄则不许结婚。在我国编纂民法典的历史背景下,婚姻家庭编中如何规定法定婚龄备受注目。目前,婚姻家庭编草案二审稿中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延续了婚姻法的规定。笔者认为二审稿中对法定婚龄的规定依然过高,应当适当降低,建议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

学者:男22岁、女20岁的法定婚龄应适当降低

6月16日,北京理工大学第三届研究生集体婚礼在该校校园内举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颁布了两部婚姻法。第一部是1950年婚姻法,其第4条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第二部是1980年婚姻法,即现行婚姻法,其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婚龄的确定,一般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即男女双方的生理、心理发育情况和智力成熟情况,另外还包括某一地域的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在确定婚姻年龄时,应当尊重人的自然成长规律和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考虑男女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一般而言,女性在18岁左右、男性在20岁左右,身体发育基本成熟,并能够理解婚姻的社会意义和法律意义。社会因素,即当事人所在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的发展需求。以人口为例,降低法定婚龄可以缩短人口生产的周期,有利于促进人口数量的增长;而提高法定婚龄,则可以延长人口生产的周期,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法定婚龄,既反映了自然规律的要求,也反映了当时国家、民族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发展情形下,男22周岁、女20周岁的法定婚龄已不适应我国国情,应当适当降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我国关于法定婚龄的规定偏高。规定法定婚龄是世界各国的通例,各国基于本国国情,规定了不同的法定婚龄。如,丹麦、波兰、美国一些州规定为男二十一岁,女十八岁;瑞士、越南规定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德国、俄罗斯、新加坡规定男女均为十八岁;日本、罗马尼亚、巴基斯坦规定为男十八岁、女十六岁。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关于法定婚龄的规定是各国中最高的。纵向比较而言,我国1980年婚姻法与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相配合,出于适当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将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提高了两岁。可以说,现行法定婚龄的规定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高的。

第二,降低法定婚龄,是我国目前人口政策的需要。新中国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从客观鼓励生育到逐步提倡节制生育。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鼓励生育,我国人口数量从4亿激增到1954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的6亿,给社会带来了压力,政府提倡节制生育。1970至1991年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时期,1991年至2013年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发展时期。现行法定结婚年龄及鼓励晚婚晚育的规定,主要服务于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但是“十二五”以来我国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大幅放缓,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明显减少,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群众生育意愿发生了重大转变。为应对这些重大变化,2013年“单独二孩”、2016年“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意味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由以控制数量为主转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此历史背景下,适当降低法定婚龄成为可供选项。

第三,降低法定婚龄,有利于改变目前初婚初育年龄偏高的现象。第三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初婚年龄已从1982年的2370岁提升至2010年的2597岁。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从1990年至2017年,我国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从214岁提高到257岁,平均初育年龄也从234岁提高到了268岁。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的逐年提高,与我国婚姻法中的高法定婚龄和“晚婚晚育应予鼓励”的规定有直接关系。因此,改变偏高的法定婚龄,取消法律中关于鼓励晚婚晚育的规定成为当务之急。

第四,现实生活中,存在男女双方因未达法定婚龄、不能办理结婚登记而同居生活、生育子女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一些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常常引发纠纷甚至恶性事件。适当降低法定婚龄有利于这部分人缔结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关系,也有利于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法定婚龄的确定,应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笔者认为,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规定男20周岁、女18周岁比较恰当。当然,也有观点指出,20岁左右的成年人,多处于接受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时期,没有经济收入和负担能力,或者刚刚步入社会,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难以承担婚姻家庭责任,从个人学业、事业发展的角度,不宜结婚。诚然,基于对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受教育年限与初婚年龄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即受教育年限的适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是提升个体初婚年龄的重要因素,降低法定婚龄可能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影响甚微。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结婚的年龄,不是当事人必须结婚的年龄,更不是当事人最适宜结婚的年龄;是否结婚由当事人视具体情况而定。降低法定婚龄,可以赋予更多的人结婚的权利。有没有权利,与权利是否行使,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

“这一建议理论上扩大了适龄婚育人群的范围,使潜在的生育人群范围更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育率。”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2月6日对时代财经分析,在当前人口负增长的形势下,把婚姻年龄下调有利于鼓励生育。

  “对不想早结婚的人没有影响,对想早些结婚的人是福音。”上述《报告》的作者之一、人口与未来网主编何亚福对时代财经指出。他强调,法定婚龄降到18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对法律体系逻辑统一的尊重。

  针对这个问题,时代财经也采访了近日风靡互联网的ChatGPT。“从理论上说,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会导致年轻夫妇生育的愿望增加,从而提高生育率。然而,这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例如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因此,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不一定会直接导致生育率的提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证实。”ChatGPT如此回答。

  就网友们讨论较为集中的“18岁还在校园,不怕影响学业吗”。王鹏认为,目前社会对人们婚育选择更加包容,上了大学也可以结婚生子,通过休学等多元化的方式方法来实现。同时还要进一步夯实国民教育、基础教育,妇女即使结婚生孩,如果有意愿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无论高中、职高还是高等教育都应该尊重其受教育的权利。

  把法定结婚年龄降低至18岁合适吗?

  任泽平等在前述报告建议把法定结婚年龄降到18岁,给出的理由包括:当今世界主流的法定婚龄是男女均为18岁;法定婚龄降到18周岁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也有利于社会和谐。

  法定婚龄具体是指可以结婚的最小年纪,事实上,当前社会人们结婚越来越晚。

  据原国家卫计委2017年进行的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中国女性的初婚平均年龄从2006年的236岁上升到2016年的263岁,10年间上升了27岁。据安徽民政局,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龄上升至男3189岁,女3073岁。

  同时,结婚登记数也在持续下降。据国家民政局数据,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曾对时代财经指出,目前正在经历的结婚率下降与初婚年龄加速推迟有很大关系。陈卫解释,目前生育政策不断调整,这代表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社会竞争激烈、工作与经济压力大。

对此,有网友表示“确实应该降低”,也有网友表示“不支持改,20岁都早了”、“年轻人不结婚是因为生活压力,还是应该尽快提高居民收入”……

“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引热议

近日,某经济学家发文称,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另外,初婚年龄大幅推迟。

他就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应,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放宽收养和送养条件;法定婚龄降到18岁;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

其中,“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这一观点引发网友热议,并登上了微博热搜。有网友表示“建议的几条前面说挺好,早婚的这条就算了,糊里糊涂结婚,离婚率只会更高”。

还有网友认为“不支持改,20岁都早了”、“法定结婚年龄降了有啥用,生育率又不会提上去”、“年轻人不结婚是因为生活压力,还是应该尽快提高居民收入”。不过,也有人持赞同观点,认为“确实应该降低”、“支持18岁结婚”……

随后,该专家再次发文称,最近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引发社会讨论和争议,其实这是很常识的问题,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男性22岁、女性20岁,日本男性18岁、女性16岁,美国男性18岁、女性18岁,印度男性21岁、女性18岁,德国、法国、加拿大、墨西哥等男性18岁、女性18岁,可见中国法定结婚年龄偏大,影响年轻人婚姻、生育等一系列问题。

他表示,超低生育率以及年轻人口的迅速萎缩,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要提升生育率,政府部门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年轻人的结婚生育成本。此外,社会各方也需要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婚恋观,共同关心适婚人群的婚姻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帮助更多的单身青年走进婚姻、建立家庭。

我国面临出生人口减少等现实问题

事实上,“法定婚龄降到18岁”的建议并非第一次出现,此前也有人提及,如今再次引发关注。这背后,是我国生育率的走低和出生人口的减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据悉,这也是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分析表示,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出生人口减少。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另外,已公布人口数据的部分省市去年出生人口数较2021年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来看,甘肃省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211万人;重庆为192万人;江西为325万人;青海为63万人,贵州省出生人口为425万人。2021年上述5省市出生人口分别为2416万人、2083万人、3770万人、67万人和4692万人。

“出生人口下降的最根本原因是育龄人群规模缩小,特别是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群大规模缩小。”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崔树义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另外,宏观环境的变化,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生育成本偏高等现实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育率。

多地探索育儿补贴制度

面对生育率下降等问题,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印发,明确指出,当前,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地方层面,更多省市陆续开始探索育儿补贴制度。

1月10日,深圳市卫健委发布《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按照差异化递进式对市民发放育儿补贴,生育第三孩累计补贴19万元。

济南市发布公告,落济南市户籍按照生育政策于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

稍早之前,云南省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新出生并户口登记在云南的二孩、三孩,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并按年度发放800元育儿补助。

湖南省长沙市对依法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根据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1万元。

中国网财经注意到,在各地生育补贴政策上,虽然也有部分地方叠加住房等方面的倾斜政策,但更多的是进行现金补贴。

对此,崔树义分析称,因为现金补贴的方式最直接,看得见摸得着,操作起来也更简单,大众也更容易接受。

对于现行的生育补贴力度所能起到的效果,崔树义表示:“目前很难判断,至少短期内不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他分析,一方面,考虑到目前实际的生育成本和所投入的精力,一般的家庭不一定会因为每月几百元的现金补贴就去生育孩子;另一方面,延长产假、增加陪护假等措施对于大量自由就业者、个体户上的打工人来说,作用并不明显。此外,政策的显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过,崔树义也表示,生育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下降,是一个自然规律。及时关注生育率下降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是好的,但不必过于担忧。

降低结婚法定年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他们过早地进入婚姻,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具体原因: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大多数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还没有准备好面对婚姻所带来的责任和压力,过早地结婚可能会对其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防止早婚导致的家庭不幸:早婚可能会导致夫妻之间存在沟通问题、经济压力等各种问题,从而引发家庭纠纷、离婚等不幸事件。

促进教育普及和提高素质:通过延迟结婚时间,年轻人可以有更多时间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降低结婚法定年龄可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鼓励年轻人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和职业规划,以及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总之,降低结婚法定年龄可以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健康发展,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3401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3
下一篇2023-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