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侗语作 Gaem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省交汇处。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 侗族自称Gaeml(发音近似于汉语的“干”、“佄”或“更”字),依据联合国倡导的“名从主人”原则,国际标准译名为“Kam”、“Kam People”。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 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Kam Sweet Rice) ;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桥上建有五座多脚宝塔,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结构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洞眼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侗族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风雨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表性。 侗寨鼓楼 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全长644米,宽34米,高16米,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侗寨鼓楼,外形像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法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以《珠郎娘姆》、《莽岁》、《三郎五妹》、《蝉之歌》 等流传最广。音乐曲调既多又美。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大歌”声音宏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琵琶歌,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侗语称ki212,俗称牛腿琴)伴奏而得名,曲调欢快流畅,为侗族所特有。民间的故事传说,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表现手法富于浪漫性,体现了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追求光明、战胜邪恶的善良愿望。侗戏是由原有的叙事说唱发展起来的,始于19世纪初,相传是黎平侗族吴文彩(约1798~1845)所创。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演唱时,用胡琴、“格以琴”伴奏,击锣钹鼓闹场,着侗装,不画脸谱,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侗族民间舞蹈,有“哆耶”、芦笙舞和舞龙、舞狮等。“哆耶”是群众性的集体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牵手搭肩,围成圆圈,边走边唱。芦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乐器除上述者外,还有侗笛、唢呐等。手工艺品有挑花、刺绣、彩绘、雕刻、剪纸、刻纸、藤编、竹编。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有服饰上刺绣各种图案花纹、人物、禽兽、花卉、草虫,形象生动,色彩绚丽而调和。银饰有颈圈、项链、手镯、耳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后涂蛋白的“蛋布”,颜色鲜亮,为侗族固有衣料。 鼓楼、风雨桥是侗家建筑的典型代表。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鼓楼、风雨桥是其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为木质结构,以榫头穿合,不用铁钉。有三、五层以至十五层,呈4面或6面8面倒水,高4~5丈,飞阁重檐,形如宝塔,巍峨壮观,是族姓或村寨标志,也是公众集会的议事场所。风雨桥是石墩木桥,长廊桥道,桥亭重瓴联阁,雄伟壮丽,以三江县的程阳桥最负盛名,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
侗族是一个擅长唱歌的民族,据统计,侗歌不下200余种。
侗族以锦屏县为界,大体上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无论南侗、北侗,都娴于演唱婉转悠扬的“侗歌”。几乎所有的侗族村寨,都有业余的唱歌队。侗歌历史久长,其音乐大体可分为南部侗族民歌和北侗族民歌。南部侗族民歌多有乐器伴奏,常见乐器有琵琶、牛腿琴、侗笛、芦笙等。而北部侗族民歌则多不用乐器伴奏,偶尔用木叶吹奏伴唱。
侗族民歌按形式大致可分为“大歌”、“小歌”、“广场歌”、“叙事歌”、“酒会歌”和“拦路歌”等六种。
更多侗族民歌的详细资料:http://wwwartwork-cncom/Html/minzuyinle/1742html
侗族民间舞蹈主要有芦笙舞、多耶舞、赐鱼舞、狮子舞、龙灯舞、羽毽舞等等。
芦笙舞跟笙曲一样多已消失,现流传的主要分表演性舞蹈和赛场狂欢舞两类。表演舞蹈舞主要表现在脚步的变化和多样,在笙曲由一个音段转到另一个音段时,上身与头部和持笙的手及臂部随着一个右摆的舞姿变化。这种笙舞主要是笙队自己在舞笙吹奏或在进行曲中缓步入场的芦笙舞蹈。芦笙的狂欢舞蹈是在赛笙坪上举行的大型性芦笙舞蹈。这种芦笙舞蹈节奏强烈,动作迅猛,感情奔放,犹如雷鸣电闪、狂风卷括,气氛热烈。
多耶是一种大型的歌场对唱舞蹈。侗语“多”有唱、舞等含意,“耶”是一领众和的歌曲。多耶是数十上百男女青年围在一个场中的对歌舞蹈。
赐鱼舞是在“抬官人”活动的一种原始渔猎舞蹈。
“狮子舞”是侗族人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舞蹈活动,主要分庆贺舞、戏狮舞和绿狮舞。
关于侗族舞蹈的更多内容您可以看:http://wwwartwork-cncom/Html/minzuyinle/1741html
还有关于侗族的乐器,或许对你也有帮助:http://wwwartwork-cncom/Html/minzuyinle/2173633_2html
侗歌从大角度来说,可分为四种类型:大歌、小歌、礼俗歌和叙事歌。大歌由歌队(最少5人)在特定的公开场合即鼓楼集体演唱(异性歌队之间的公平对唱)的歌种,也是侗族地区各种集体民俗活动的中心内容。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又分四大类:1、“嘎所”直译为“声音大歌”,这种歌以强调旋律的跌宕、声音的优美为主,一般歌词短少,以显示旋律为主,突出拖腔部分,拖腔部分无具体歌词,只用衬字来炫耀曲调的动听和体现歌队的好嗓音。拖腔时由几个歌手轮流换唱高音,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很长的持续音,与高音(领唱部分)形成反差和映衬。“嘎所”有的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之声,其标题(歌名)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命名,如“嘎俩”《蝉歌》。此外,声音大歌也常以其产生的村寨命名,如《嘎银潭》和《嘎高顺贵州》等,并以其曲型的旋律方式成为特有的地方性标志。2、“嘎嘛”直译为柔声大歌。这是以抒发男女之间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可译为抒情大歌,其特点:歌词多,拖腔部分较短,旋律有的缓慢、婉转,有的节奏轻快、活跃,如《装呆傻》等。3、嘎想(伦理大歌),这是一种以劝诫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其音乐旋律起伏不大,主要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达,通过歌唱形式来传颂伦理道德,如《父母恩情歌》、《懒汉歌》、《单身歌》等。4、嘎吉(叙事大歌),这类大歌以民间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较工整,大多低沉而忧伤。以单人领唱歌词,众人集体在持续低音上唱一个固定衬词为其主要表现方式。这类歌的歌词长、多,典型的“嘎老”曲目多以故事主人翁的名字命名,如《董之歌》、《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歌》、《美倒之歌》。
侗族大歌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其突出特点是其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主要由领唱声部、高声部和低声部构成。“礼俗歌”是在特定民俗和礼仪场面中使用的歌种,往往与大歌的使用形成不可分割的礼俗系统。礼俗歌按不同礼仪功能又分为:拦路歌、祭祀歌、酒歌。“小歌”一般使用在异性的单独交往中,内容以性歌为主。小歌分为:琵琶歌、牛腿琴歌、笛子歌、山歌、流水歌。“叙事歌”自弹自唱或领唱,内容为神话、历史、伦理、婚恋等,并以故事的形式传唱本族经典,根据演唱方法和歌词的不同可分为:叙事歌、琵琶叙事大歌、牛腿琴叙事歌。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你噢
侗族民间音乐的形态,按传统习惯可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北部方言区民歌以单声部山歌为主,有一般山歌、 玩山歌、白话、酒歌、伴嫁歌及其他礼俗歌曲。山歌 侗语称“阿高井”,意为高坡歌,是北部侗 歌的主要歌种。常在山坡上劳动和行路途中唱,曲调高 亢嘹亮,音域宽广,内容有古歌、放排歌、拉木歌、苦 情歌、反抗歌等,多为见景生情,即兴编唱。 具体细分:
1、玩山歌:玩山是侗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每逢节 假日,男女相约上山唱歌游玩,故称玩山歌。玩山歌有一 套歌曲,按一定的程式唱。如初次见面唱“初相会歌”; 初恋时唱“深情歌” “成双歌”;失恋时唱“伤心歌” 等。玩山歌曲调优美抒情,唱时常运用一种独特的装饰 性颤音,使歌曲独具风韵。流行于天柱、锦屏、清水江 流域一带的河边歌(侗语称阿惹),也属于玩山歌类。曲 调简单朴素,每句尾音延长,然后以装饰音六度下行,很 有特点。
2、白话:侗语称“垒”、“晓宋巴”、“阿板宋”等, 是唱玩山歌中插入的一段朗诵性歌调,音域较窄,基本 是一字一音,速度较快。 酒歌 亦称好事歌,侗语称“阿煞”,在喜庆筵席 时唱,曲调丰富,内容广泛,除有历史题材的古歌外,还有 赞颂、感谢主人的歌,相互问答斗智的盘歌等。有的曲 调流畅优美,含蓄深情;有的音域宽广,开朗热情。以真 假声结合的唱法,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气氛热烈。酒歌 还常因衬词的不同而冠以“阿哦哩”、“阿诺”、“阿 哩”等名称。
3、伴嫁歌:出嫁前夕由新娘及伴嫁姑娘们唱,曲调委 婉,多倾吐包办婚姻的痛苦及离别亲人之情。除上述歌种外,北部侗歌中还有孝歌、上祭歌、龙 灯歌、桃源歌以及宗教歌曲──佛歌等。
音乐特点:
1、只有单声部民歌,从乐 曲结构来看,属于分节歌的形式,歌节的划分以歌词为 准。
2、曲调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常以sol、do、re、la为 调式主音。旋律中有时出现上下滑的非调式音(特别是 在朗诵风的歌曲里),但并不影响调式的确定。在同一 歌节内有时有调式、调性的转换。
3、歌曲中衬词衬腔较 多,这使乐句得到扩充,使曲调更加优美。
4、侗歌一般 都押韵,诗行为偶数,韵脚一般在偶数行上。每行字数 不定,但必须是奇数。如3777或9797等不同的组合形式, 曲调的节奏、结构要与此相适应。 具体细分:
南部方言区民歌 可分为小歌、大歌、习俗歌与仪 式歌3类。
1、小歌:侗语称“嘎腊”,是南部侗歌中单声部民歌 的统称。大多在青年男女社交的“行歌坐月”时由 1人 独唱或 2人对唱。用小嗓轻声慢唱,内容多为情歌,曲 调短小,委婉缠绵。其中有用乐器伴奏的琵琶歌、牛腿 琴歌、笛子歌;有无伴奏的河歌、山歌等。
①琵琶歌:侗语称“嘎琵琶”,以侗族琵琶伴奏而得名。侗族琵琶 有大、中、小 3种。以低音大琵琶自弹自唱的称叙事琵 琶歌,唱时穿插说白,由“桑嘎”(即歌师)1人表演多 种角色,是一种说唱性音乐。曲目有《秦娘美》、《秀 艮与吉妹》等。以中、小琵琶伴奏的琵琶歌,是男青年 晚间唱的一种情歌,用小嗓唱,曲调含蓄轻柔。
②牛腿 琴歌:侗语称“嘎给”,以牛腿琴伴奏,多为情歌和叙 事歌,结构短小,速度徐缓,音色柔美,乐器伴奏与歌 声常构成简单的支声复调。
③笛子歌:侗语称“嘎滴”。一般由男子吹笛,女子唱歌,曲调华丽流畅,悠扬动听 吹 奏者运用循环换气法使笛声不断,并为民歌吹奏前奏和 间奏,使乐曲结构更趋完整。一般音域在八度以内。还 有一种苇笛伴奏的侗歌,称为“嘎笛套”。
④河歌:侗 语称“嘎尼亚”,意为流水歌。结构短小,曲调轻柔质 朴,接近口语,节奏比较自由,旋律多级进,音域一般 在四、五度以内。
⑤山歌:侗语称“嘎摆进”,意为上 坡的歌,在野外演唱。歌词结构短小,由上下两句构成, 节奏较自由,曲调开朗豪放,唱时用大嗓,有时用木叶 伴奏,使曲调更具有山野风味。
2、大歌:侗语称“嘎劳”,是由集体演唱的结构比较 长大的民间复调歌曲,流行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 和广西三江县部分侗族村寨。南部侗寨都建有形如宝塔 状的鼓楼,是村民聚会、议事、歌唱娱乐的场所。大歌 的演唱形式比较隆重,由男女歌队坐在鼓楼里唱。歌队 按性别、年龄和一定亲缘关系组成,少则4、5人,多则10 余人,由1人担任领唱。每个侗寨都有自己的歌师,歌师 由经验丰富的长者担任。侗族少年一般由 6岁开始随歌 师学歌并参加歌队活动。传统大歌多为领唱与合唱,以 同声合唱为主,近年来有了男女声参加的混声合唱。侗 族大歌有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等 4类。
①鼓楼大歌:侗语称“嘎的楼”,多在鼓楼里迎接 宾客时唱。有的以村寨名为歌名,如《坑洞大歌》,《高 僧大歌》,有的以歌词的韵脚命名,如《嘎景行》。歌 词讲究韵律,曲调因地而异。
②声音大歌:以表现声音 和曲调的美为主,又称“花唱大歌”。衬词及其曲调是 大歌的主要部分,而有内容的歌词居于次要地位。其旋 律常模仿自然界的音响,如流水、鸟叫、蝉鸣,再以和 声衬托,形成丰富的多声效果。
③叙事大歌:侗语称“嘎 所”,为叙事性合唱歌曲,内容多为神话、历史故事和 英雄人物的传说等。在音乐上分“嘎锦”和“嘎节卜” 两种。嘎锦采用分节歌形式,多由女声齐唱,仅在插句 和尾腔时用合唱。嘎节卜的旋律比较平稳,多采用五声 音阶式级进。每首歌的第1段为序歌,均由歌队齐唱,终 止处有一尾腔。第2段由1、2人领唱,歌队只唱一持续低 音(通常是主音)衬托曲调,在全曲结束前还有一较长的 尾腔。曲调具吟诵性。
④童声大歌:侗语称“嘎腊温”, 为儿童歌队演唱的大歌,曲调活泼,音域不宽,歌词以儿 童游戏或传授知识的内容,如《小米歌》、《螃蟹歌》 等。侗族的大歌歌队 1958年以后,侗族青年突破了过去男女不混合编队 演唱的传统习惯,已经演唱了适于表现新生活的男女混 声大歌。此外还有戏曲大歌。
3、习俗歌与仪式歌:有踩堂歌、拦路歌、酒歌、赖油 歌等。
①踩堂歌:侗语称“多耶”或“耶”,为古老的 祭祀歌。侗族敬奉萨玛神,每年春节要举行祭祀活动。全寨老少在供神的社堂前围成圆圈,手牵手边歌边舞,因 而称踩堂歌。传统唱词以歌颂祖先、祈求丰年和老少平 安为主,也可由歌师即兴编唱,歌中多出现“多耶”和 “耶”的衬词。
②拦路歌:侗语称“嘎撒困”。侗族于 婚嫁、节日相互请客吃酒,客人来时,男女歌队列于寨 前,以各种杂物将进寨路阻塞,相互唱“拦路歌”、“开 路歌”等,以歌声问答,客方回答了主方的各种提问后 方可入寨。贵州从江龙图寨仍保留着一套比较完整的拦 路歌,有数十首歌曲,曲调丰富,其中一些歌曲带有多 声部民间支声复调性质。
③酒歌:侗语称“嘎靠”,包 括酒令歌,在请客吃酒时唱。歌词与北部地区酒歌相同, 音乐具有南部侗歌特点。送客歌、分手歌都属于风俗性 歌曲。
④赖油歌:侗语称“嘎拉油”。广西三江地区盛 产茶油,每年收油季节,外寨女青年常常结队到侗乡讨 油,每讨一次油,唱1、2支歌,故称为赖油歌。内容为 歌颂茶油丰收,感谢主人盛情等,曲调欢快流畅,是当 地一种独特的风俗歌。
音乐特点:
1、结构多样,既有 短小的两句歌,如山歌、河歌、牛腿琴歌;又有以上下 句为基础作变化重复后再加引子及小结尾所构成的琵琶 歌和小歌;还有由一些相互有联系的歌组成的套歌,如 拦路歌、踩堂歌等。大歌的结构完整,一般都有各自固 定的序歌、3支歌为一组的主歌和尾歌。
2、 在调式上基 本只用以la为主音的五声调式,在琵琶歌中有以do为主 音的七声调式,但四度音fa只作下行经过音和倚音,七 度音si只作六度音的上助音用,此外还有大量以do为主 音的五声调式。
3、侗族多声部大歌在声部结合上具有支 声复调特征,表现在声部派生性及相互应和或模仿,以 及对主句的装饰、变奏等。
谈到歌、音乐,我们与之联系的是审美、抒情、娱乐,常用“艺术”一词表达它的价值。在我国西南边陲生活着一支与乐共生的民族——“侗族”,他们的 大歌(嘎老)、小歌(嘎腊) 闻名于世,同时,令我深思的是侗族的歌乐在整个侗族的历史延续、人格培育、文化传承、社群交互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说,在侗族社群结构的各个方面,侗歌发挥着作用,承载着多样的“功能性”,同时,它又超脱一般语境下“音乐”的定义,让音乐解脱、得以实现不同语义的突破。
侗族就是这样一个与音乐相融的民族,可以说“歌唱”便是侗族人对于自我与民族身份认知的重要环节。侗人讲“饭养身子歌养心”,歌唱满足着侗人的精神需求与心灵启迪。
在侗族数种歌乐之中,大歌是最复杂、最具艺术性之一种。侗语称大歌为 “嘎老”[al laox] ,[laox]即为侗语中“大”、“老”之意,一种高级的、庞大的指代,[al]在侗语中往往是“歌”之意,将“嘎老”译为“大歌”十分贴切。大歌传唱于贵州南侗地区的黎平、从江、榕江、三江这四个南侗聚居的自治县,同时,这些地区自古就有歌唱的习俗。明代诗人邝露在其《赤雅》一书中,记述了侗人“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歌唱场景,这被视作对侗族大歌的描写。在岩洞镇采访时,老歌师肯定了这种说法,“闭目”便于长篇大歌的记忆、“顿首摇足”便是演唱到投入时的情不自禁。
1952年,参与土改工作的两位音乐工作者“萧家驹”、“薛良”意外地发现了噶老,推翻了“中国民歌仅有单声部”这样一种旧说,从此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发掘掀开新的一页。什么是嘎老?老歌师们普遍认可“嘎老是鼓楼里,男男女女对唱之歌”,具备多声性的特点。虽然侗族绝大部分歌乐是抒发男女之情,但并非所有的侗族歌乐题材都是爱情,其间亦有不同题材,与侗族社会的不同结构紧密相连。
以上是马名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侗族传统音乐》中对南侗侗歌的划分,其中大歌皆为多声部,其他或徒歌、或兼具乐器伴奏,为单声部结构。侗人喜唱自古以来的传统歌曲,新编新创以“旧瓶装新酒”、歌颂政府政策为主,数量较少。
(一)儿童教育
大部分的侗族男性与几乎所有的侗族女性皆会侗歌,这种歌唱习俗的普遍性值得我们思考。从上述谣谚可发见,侗歌的传唱以“心口相传”为主,同时,侗歌在侗族社会的教育层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侗人世代不立文字,侗族社会结构的完整不可缺少教育传承,所以侗歌理所应当地承载了教育功用,并通过“歌班”(高嘎)这条传承线索得以维系。 “汉人有书,侗人有歌” ,岩洞镇歌师在参访中将侗族的“嘎腊温”(童歌)比作汉族的《三字经》、《弟子规》,可谓十分恰当。
当侗家孩子到了7、8岁时,父母便会把他们送到附近的歌班接受歌师的训练,歌班可分男班与女班,并按班内孩童的年龄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班,这种传统的师承便是教授侗歌的基本方式。歌师在此环节中举足轻重,他是村寨中熟知本民族历史文化、礼俗禁忌、伦理道德的长辈,是侗族内部的智者。对于侗家孩童的教育涉及“万物起源”、“民族历史”、“生产劳动”、“伦理道德”与“恋爱婚姻”等多个方面。
在我看来,“侗歌”就是侗族的书本、“歌班”就是侗族的学堂、“歌师”就是侗族内部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
以上是一首有关“生产劳动”的“嘎腊温”,活用童语、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曲调则富有侗族常见羽调式的灵动。
(二)民族体认
各个民族都对“民族起源”的探讨充满兴趣,并依此呈现出不同的“宇宙观”、“民族观”。上述是一首有记载的侗歌,其中“姜良”、“姜美”是侗人祖先,并暗藏有近亲关系,这首古歌兼具侗人对周围苗、瑶、客家的思考,反映出同一地域内、不同民族间的相互关系。
这是一首关于“风的来源”的起源歌,春夏秋冬四季由“风”来划分,这是侗族对于四季起源的理解。
(三)生产劳动
侗乡长久以来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结构,自然而然,农业生产的知识传授必不可少。
这是一首采用民间常用的“十二月体”结构的侗歌,教育侗人不同时节、不同劳作。歌词反映出侗人长期以来留下的宝贵生产经验,对传统农业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伦理道德
侗族是一个向善的民族,在侗乡内,重视伦理道德的观念灌注进每一个侗人的体内。这些侗族传统美德,与汉族长期形成的美德观念存在共性、又兼具个性。侗歌对伦理道德在侗族内部的塑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恩情之深,这是高于任何民族共通的道理。
“萨岁" [sax siis]是南侗文化中最大的神,又被称为"萨玛"[sax mags]、"萨丙"[sax biing],[sax]在侗语中意为“祖母”,[siis]意为“首要的”、"最重要的“。萨岁是侗族父系社会中的“母性崇拜”,侗人普遍认同,萨岁是反抗外敌、保卫村寨的“女英雄”,因其对侗族的巨大贡献而设坛祭祀,萨岁的神坛也被称为 “萨坛” 。可以说南侗地区,每个侗族村寨的大大小小事件,都会有“祭萨”的参与,以求保佑平安与顺利。“祭萨”活动的核心便是 “哆耶” [dos yeeh],一种祭祀歌舞,其中演唱的歌曲被称为 “耶歌” [al yeeh],歌词中必定有衬词“耶”字参与。祭祀形式以侗人踏歌起舞、一问一答为主,在这问答之中,关于“萨岁”的英雄故事便通过口耳相传,刻印在每个侗人的心中。
侗族是一个尚巫、尚鬼神的民族,实际上,这种“巫文化”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有利于侗族内部的认同与团结。侗族传统的民间信仰中,鬼尚恶、神尚善,例如恶鬼“萨变”,其属苗族,传说中年轻女子死去后,她会在坟头假装哭泣,如果有人上前安慰,“萨变”就会趁机吸干他的血,这告诫侗人“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再者,除了“萨岁”这样一个绝对地位的神外,仍有司职各个领域的小神,例如“萨并”(龟祖母)、“萨棉比”(棉祖母)、“萨花淋”(爱情祖母)等等。鬼是侗人对于外部势力的想象,神是侗人对内部稳定性的渴盼,一外一内促成了侗族结构在精神与信仰体认上的一致。
(一)朋友档
“高伴” [gaos banl]是一种以地缘联系为基础的组织,[gaos]可理解为“一撮”、“一拨”,[banl]可理解为“朋友”、“伙伴”,亦即学者所指出的“朋友档”。“朋友档”有男性朋友档、女性朋友档,可以说每个侗人自始至终都属于某个“高伴”之内,“高伴”又与侗族“歌班”密切结合,形成社交组织与传承组织的二位一体,实际上,在侗族“歌”与“社交”紧紧相连,唱侗歌同时也是“朋友档”与“歌班”的主体行为。
男性侗人只有加入“朋友档”,才有资格获得不断增加的社会权利、公共资源。日常生活中,“朋友档”也会参与村寨中的“红白喜事”、“架屋”、“满月酒”等活动,在春耕秋收之时,“朋友档”也会互助出力。这样一来,通过礼物馈赠或帮工的方式,侗族内部的个人事项转化为公共事项,地缘关系得到不断地维系。
在某种程度上,女性“朋友档”更像是一个“待嫁群体”,“朋友档”与“歌班”相交集,以之有了与别寨男性“朋友档”(或“歌班”)交往联姻的机会。“朋友档”是女性侗人融入社会化组织与“再亲缘化”的关键。
(二)“款”组织
“款” [kuant]是南侗地区内部的自治组织,以契约关系为纽带,通过民主推选产生“款首”。“千人团哗,百人合款”描述的便是以地缘关系为主的多歌班交互与以契约关系为主的款组织治理。自宋元以降,中央政府与南侗存在治理的“双轨制”,官方与地方相互制衡,侗族内部彼此认同的仍是“款”这样的地方自治组织。学者将“款”定性为“地缘性的半军事自治、自卫组织”。
“款”组织有大、中、小三个规模,彼此层层递进、互为隶属,围绕“款”产生“款首”、“款约”、“款坪”、“款兵”,其中“款坪”是“款”组织集会的场所, “款约” [kuant yedc]类似于“款”组织的律法条文,“款首”也必定能背唱“款约”。在侗人观念中,侗族大歌区域的划分也是通过“款”的范围划定,例如“六洞”、“九洞”、“二千九”等。
某种程度上,“款”组织与“款约”也影响着政府政策的制定,这种长久形成的内部条律,融入了侗族自身的“宇宙观”、“价值观”、“习俗”、“风土”。
(三)鼓楼对歌与“行歌坐月”
侗族鼓楼对歌与“行歌坐月”均是围绕男女交往、婚恋展开,整个南侗地区男女从交往到婚恋与歌唱行为息息相关。鼓楼对歌围绕着“来”与“去”两次空间转换,同时又为“行歌坐月”的开展做了铺垫。
鼓楼对歌具体所指:侗族男歌班与女歌班于侗寨鼓楼对唱“嘎老”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同族异寨间男女交往。鼓楼对歌往往集中于春节期间,此时正处节庆、农闲之时,村寨男女有一定时间忙活个人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强了青年男女间的联系,也促进了寨与寨、村与村间的交互与联络。
以黎平县岩洞镇鼓楼对歌为例,形式主要分为“请姑娘”与“吃相思”。 “请姑娘” [dul lagx miegs]主要指一个寨子的男歌班,邀请另一寨女歌班到本寨鼓楼对歌。“请姑娘”一般安排在每年春节的正月初三、初四、初五与初六四天,尤其以初五的对歌活动最为繁盛。在正式鼓楼对歌前,男女歌班在一起吃长桌宴,尽兴之时,姑娘们会捧起米酒唱起“酒令歌”:
男歌班众人彼此商讨后,唱出:
酒足饭饱后,一众人便去鼓楼对歌,传达彼此的爱意。
“吃相思” [weex yeek]往往又被称为“为也”,不像“请姑娘”单方面的邀请,“吃相思”是双方互相做客、互相走访对歌的形式,一般安排在春节初九或初十进行,做客三天。去“主寨”做客的“客寨”一方不需要携带礼品、但要带去属于本寨的大歌与侗戏,“客寨”一方宰牛杀鸡,以最好的饭食款待宾客。期间加以“拦路歌”、侗戏表演、鼓楼对歌、“行歌坐月”,最后送客出寨,于“花桥”处再次唱起“拦路歌”,表达对宾客的恋恋不舍。“为也”既是侗族男女互通友谊的方式、又是侗寨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行歌坐月” 往往安排于鼓楼大歌之后。鼓楼中集体对唱的大歌与“行歌坐月”中两人情意绵绵地对唱“琵琶歌”[al bic bac]与“牛腿琴歌”[al is]形成对比与联系。正是鼓楼大歌给予青年男女相识的契机,他们得以通过“行歌坐月”这样一种小型的互动,拉进两人间的感情;“行歌坐月”中的情歌相比鼓楼大歌,更私人化、柔情、缠绵。在这个过程中,男女二人或许会互通信物,立下爱情之约。
七日的黔东南之行,瑶族、水族、布依族、苗族、侗族为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热情好客、善良朴实令人感动。其中侗族、侗族文化、侗族歌乐震撼着我的心灵,不曾想遥远的西南边陲有这样一支少数民族,他们将音乐融入侗族社会的各个结构层次、扮演着多重角色,与侗族血脉共流淌。可以说,没有侗歌就没有侗族的文化、就没有侗族社会的繁荣。
久久不能忘记的是侗乡的“行歌坐月”,鼓楼里、伴着月光,男歌师弹着侗琵琶、侗家女儿用“假嗓”唱着琵琶歌,在昏黄的灯光下,侗家女儿眼神的一瞬让我难以忘怀!啊,我要再次回到侗乡、与青山绿水拥抱、与侗歌共呼吸!
说到底,实在是想回山里,书读不进、饭咽不下。最近在读水稻种植、植物学、物种起源方面的书籍,想来为种田、养鸡养鸭做些准备吧。
民族音乐经典曲目如下:
1、苏杭:苏州评弹
最喜欢的是江南地区的苏州评弹了。第一次听评弹还是在《金陵十三钗》中的**插曲《秦淮景》,这种似吟似唱的吴侬软语最是能撩拨人心弦,怪不得都说温柔水乡。评弹的前身是苏杭一带的“陶真”—— “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
2、安徽:黄梅戏
说起黄梅戏其实应该大家都很耳熟,但不一定非常了解。曾经对黄梅戏的误解就是以为它也是类似京剧一样大开大合的那种腔调,但是偶然一听,这黄梅戏其实更为有趣,适合戏曲想入门的票友去听。
3、燕京:小曲儿
能够完美融合现代歌曲的还有北京的小曲,而让小曲变得流行起来的是德云社的张云雷,一曲《探清水河》让一群德云社女孩都为之而疯狂。小曲其实是市井化了的昆曲,而小曲这个门类中,包含了很多我们熟知的民歌,比如《茉莉花》就是非常经典的中国民歌。
4、贵州湖南:侗歌
侗歌和前面的几种民乐都不同,侗歌是中国少数民族侗族的独特唱法,没有伴奏,没有指挥,多声部,被世界公认为是中国的多部和声艺术。
侗族大歌(标准英文译名:Kam Grand Choirs)是中国侗族地区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侗族大歌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其中心区域在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含今黎平县岩洞、口江、双江、永从、肇兴、水口、龙额及从江县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民间习惯称这些地区为“六洞”、“九洞”。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等。
大歌——侗语称“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参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队,有的侗寨多达10来个歌队。对歌、赛歌一般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更为有趣的是村与村,寨与寨举行对歌比赛活动。那时,男女青年们不断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对方,彼此含情脉脉,他们常常通过唱大歌的这种形式初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于是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歌为乐,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戚戚相关,不可分割,侗族的各种民歌,特别是侗族大歌,便成了他们久唱不衰的一首古歌。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这首侗家的歌谣很清楚地指明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在侗歌。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从古至今,他们叙事、传史、抒情等都是通过口传心授。也正因为如此,侗族文化尽管经受过历史的风风雨雨、人间沧桑,它仍以一枝独秀保存下来,并逐步引起世人的关注。
汉人有字传书本 侗族无字传歌声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聚居在中国贵州、湖南、广西、湖北4省,人口约296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而贵州省的黎平县是全国侗族聚居最多的县,有侗族人口35万。侗族不仅民风淳朴,而且也极富创造性,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侗族特有的民间音乐。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
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大歌的演唱场合是比较讲究的,除平时训练外,大歌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所以侗族大歌又被称为“鼓楼大歌”。 歌师年逾古稀 大歌后继乏人
侗族大歌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之一,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侗族大歌中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新中国成立之前,因侗族无文字,长期以来只能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世代相承,鲜为人知。因此有些外国学者在论及中国音乐时妄加断言,称“中国音乐一直是单声部的”(1911年德国莱比锡出版的《中国音乐补遗》,费吾尔著;“中国音乐根本没有多声部进行,更不必谈和声与和弦了”(1933年上海出版社出版的阿尔斯特著的《中国音乐》)。当时的中国音乐家和文化人也很少了解或根本不知道侗族大歌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民间多声部音乐,故无人出来反驳。
其实侗族大歌的形成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这种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音乐像是被隐藏在山林、海洋里的一蔟蔟鲜艳的奇葩和一串串美丽的珍珠,日夜散发出迷人的清香,闪耀着熠熠的光芒。直到解放后全国进行土地改革期间,才为老一辈音乐家肖家驹、郭可诹等发现,并组织音乐工作者深入黎平县侗族山区去收集发掘、记录整理。
1959年10月黎平县侗族民间合唱团组织强大阵容晋京演出,为人们带去有声有色、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在首都舞台上唱响,打破了侗族大歌长期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引起强烈的反响,当时中国唱片社还为侗族大歌录制了唱片。那是侗族大歌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迈出的重要一步。
黎平县的侗族合唱团,从解放以来,已有35名侗家青年男女到过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唱《侗族大歌》。1986年10月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组织侗族合唱团11人,首次出国赴法国巴黎,参加秋季艺术节活动,她们在巴黎夏乐宫演出非常受到欢迎,仅谢幕就达37次。艺术节执行主席马克尔维多,在观看后激动地说:“美极了!美极了!在东方一个仅有百多万人口的侗族能够创造和流传这样古老纯正,如此闪光的艺术,在世界上实为罕见”。
1994年春节文艺晚会和2001年的春节文艺晚会,黎平县侗族大歌队演唱的《蝉之歌》、《布谷催春》等侗族民间的歌曲,从而使黎平县这朵藏在深山里的民间艺术奇葩,名扬海内外。
然而,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侗族大歌的保护和“申遗”
随着侗歌在国内外频频亮相,贵州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1984年榕江县,在县里的中小学开展了“侗歌进课堂”实验,其影响力扩展到黎平、从江、锦屏,并辐射到湖南、广西等侗族地区。“侗歌进课堂”前前后后经历了18年的风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没有经费来源、没有制度保证、没有师资支持,使得其在实践中存在一定困难。在从江县高增乡,因外出打工的人增加,歌手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会唱侗族大歌的大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学唱侗歌的已寥寥无几。
自然生态需要保护,人文生态也需要保护。像侗族大歌这样的珍稀“物种”,应当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科学有效地抢救和保护。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永远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协调发展、不断进步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居于这样一种现实状况和人文理念,黎平县提出了“抢救、保护、继承、发展侗族大歌”的行动计划。
在侗族大歌主要流行地区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已建立侗族大歌保护试点基地,通过一系列活动建立大歌文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研究和制定侗族大歌歌手、歌师的奖励及命名政策;将侗族大歌纳入学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中;发掘、抢救和整理濒临失传的大歌作品,进行文字记载、制作出版物等等工作。
“若不唱歌青春好像流水过/人过三十好似绿叶变枯黄/人生一世多短暂/春秋已度心有余/而力不足/岁月如梭你我各奔前程/此时相聚应永记心中”—这是侗族大歌中一只曲子的歌词大意,充分说明了侗族对于歌曲的热爱。愿这悠扬、神秘,宛如天籁般悦耳的大歌永世长存,也愿这梦幻般的旋律让世人同醉。 侗族地区历史上曾划分为若干个“洞”,每个“洞”管辖一大片地区(若干村寨)。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洞泛指哪一片地区已经弄不清楚了,但“六洞”、“九洞”、“十洞”却一直沿用。“六洞”以黎平的肇兴皮林和从江的龙图贯洞为中心;“九洞”以从江的增冲、信地为中心;“十洞”以黎平的岩洞、新洞为中心。侗族大砍主要流行在“六洞”、“九洞”、“十洞”地区以及与之毗邻的地区或村寨。榕江县栽麻乡的苗兰、宰荡、加所一带,古属“九洞”范围,也是大歌的流行地区之一。由于演唱场所、表演形式和演唱人员性别及年龄的不同,大歌可分为“鼓楼大”、“声音大歌”、“礼俗大歌”、“叙事大歌”、“儿童大歌”、“戏曲大歌”;或者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等。鼓楼大歌,侗语叫“嘎得楼”,这是不同村寨男女歌队在鼓楼对歌演唱的主要歌种,其它以中心衬词来称谓,有“嗅嗬顶”和“干赛”两种,内容多为情歌。“干赛”是正式对歌的主要曲调,也是“嘎老”的主体,各地男女声都有自己的声腔,多以流行地区来命名,如“嘎兰”(苗兰的歌)、“嘎滴”(曹滴洞的歌)、“嘎宰荡”(宰荡的歌)等。声音大歌,侗语叫“嘎唆”(al soh),它不是鼓楼对歌的主要歌种,而是对歌过程中的精彩插曲。多数是应听众的要求或歌队为了显示自己的嗓音才演唱,俗称“换嗓子”。声音大歌歌词短小,以展示音乐曲调为主,常常摹仿虫鸣鸟叫,接腔时由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此起彼伏,优美动听,最能发挥歌队的整体演唱水平。从音乐的角度看,声音大歌是侗族多声歌精华中的精华。歌名常冠以鱼虫鸟兽或季节时会的名称,如“嘎仑朗”(蝉歌)、“嘎夜”(青蛙歌)、“嘎三月”(三月歌)等。叙事大歌,侗语口叫“嘎君”(al jenh)或“嘎尽”(aI jebl)。它既是民歌的一种,也是曲艺的一种。按歌词体裁,可分为唱故事的“嘎君”和道理的“嘎乡”两种;按音乐唱腔,可分为“嘎君”和“嘎尽”两种。歌名常以故事的主要人物名字或中心内容来命名,如《珠郎娘美》、《金汉列美》、《孝顺父母》、《劝懒人》等。礼俗大歌,侗语叫“嘎礼乡”(al liix xangh),是各种礼俗场合演唱的多声歌的总称。一般分为“拦路歌”、“酒礼歌”、“踩堂歌”三种均由领唱和合唱构成。儿童大歌,侗语叫“嘎腊温”(al lagx uns),这是儿重游戏娱乐时唱的多声歌。歌词短小,曲调欢快,以齐唱为主,合唱为辅。歌名多根据内容来定,如“蚂蚁歌”、“小山羊”、“探外婆”等。戏曲大歌,侗语叫“嘎瓦”(al wagx),是侗戏演出时唱的多声歌。多用于一出戏的开场或收场,或是仙人、官人出现的场面,由前台、后台的演职员一起唱,气氛热烈。没有固定的歌名。“嘎老”之所以叫做大歌,一是它要由侗族民间合唱队来演唱;二是它有两个声部;三是它的五式演唱是在鼓楼当着众人放声歌唱;四是歌词长大,长歌四五十分钟才唱完一首,往往给人以“长歌闭目”的感觉。
大歌流行地区村村寨寨都有大歌队,这些大歌队都是民间业余组织。由男女自由组合,少者四五人,多者十多人不等。男女歌队又按年龄分为:儿重歌队、少年歌队、青年歌队、成年歌队、老年歌队等。 儿童歌队
是在歌师或歌兄歌姐的指导下,接受大歌的启蒙训练,以学唱童声大歌为主,也兼学别的大歌,培养兴趣。
少年歌队
是在歌师或歌兄歌姐的指导下,开始全面的大歌训练,少女歌队往往边纺纱、做针线活,边学歌练歌,各种歌种都要学,为对歌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有客队进寨对歌,就站在旁边见习。
青年歌队
是在歌师的指导下,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大歌曲调和唱词,具有较高的演唱技能,是本寨与客队对歌的主力,有时亦主动出访别的村寨。成年歌队,平常协助歌师对歌弟歌妹进行训练,当好青年歌队的参谋,是青年歌队强有力的后盾。
老年歌队
主要为青少年歌队作示范,亦是老有所乐的需要,以唱叙事大歌为主。歌队中最有名望的是歌师,他们是歌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般年龄较大,阅历较为丰富。歌师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原来就是优秀歌手,久经对歌的锻炼;二是精通各种大歌和演唱方法;三是掌握大量的歌词,并能改编和即兴创作;四是作风正派,为人师表,有组织领导能力;五是有奉献精神。歌师是侗族人民中最有民族文化知识的人,最受人们尊敬和爱戴。为弘扬侗族的优秀音乐文化,格江县文化部门,把民族音乐引进学校。并在车江小学建立金蝉侗族少儿艺术团,以学习演唱侗族童声大歌和其他优秀民歌为己任。取得显著的成绩,成为侗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面旗帜。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文声复调合唱歌曲,除少数地区男声演唱鼓楼大歌时用三弦大琵琶伴奏外,其余均为无伴奏十天指挥合唱。大歌的基础调式属自然五声羽讨式。但亦有调式转换的情况。常见的音程关系是三度、五度、四度、七度、二度,极少六度,不用八度和其他变化音程。其中三度是大歌女声复调中的基本音程关系,而三度无论大小都是协和音程。对四度、七度、二度等不完全协和或不协和音程的出现,侗家人亦很习惯。大歌基本上是两个声音,低音部是主要声部,由众人齐唱;高音都是派生的,由一人领唱或由多人轮流领唱,这是大歌的一个特点,也是侗族人民对民间合唱的一种创造。特别是演唱声音大歌时,衬腔由几个歌手轮流领唱,模拟虫鸣鸟叫,此起彼伏,不仅使歌声连绵不断,同时求得音质、音色、音量的对比。而低音都转入一个长主低续音,退到从属的作为背景的地位,把主角让给高声冲击,让它自由地发挥。“侗族大歌”是中国最早发现、最早搬上舞台、最早编辑出版、最早在世界上演出并受到世界音乐界所瞩目的一个歌种。这样一种美好的音乐确实代表了我们国家的一个方面的水平。世界上曾经有这么一个论调:中国只有单声音乐,中国音乐是单线条地思维的。事实上我们中华民族有丰富的多声部音乐,侗族大歌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侗族大歌的存在和发展,是侗族人民的骄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