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的三国,人才辈出。诸葛亮,早年随叔父投奔刘表,为何刘表不重用这个聪明才智的青年呢?
刘表看不起诸葛亮
唐朝时期,人们非常重视门第、血统, “王侯将相真有种” 。刘表更甚, 对待人才,多重门第,少重才德。这种重视有名份的人,往往会忽视有能力的青年人,从而导致有才不用。
代表人物蔡瑁。 蔡瑁,既无才,亦无德。刘表却说其“称美于内,诵德于外” ,只因为蔡瑁是荆州四大家族的人。刘表之用人,意思明白:名门望族,来者不拒,若是还有本事,更好。太注重有名望的人,以至于他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才。
这就导致了人才就在他眼皮子之下,他却视而不见的情况。 代表人物王粲 ,王璨少年出名,客居襄阳十余年,刘表却以王粲相貌不佳而不重用。
除王粲外,当时在襄阳的,有一大批杰出青年:诸葛亮、庞统、徐庶、孟公威、崔州平、石广元等,这些人当时都年青,没有什么名气。所以,根本就不在刘表视野。
诸葛亮从小死了双亲,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拖家带口来到荆州这陌生的地方,混得自然很不好。有史书说, 诸葛亮又并非诸葛丰之后,无父无母,靠种田谋生的小小诸葛亮,一个没背景、没人脉,躬耕乡野的穷书生,如何入得了刘表的眼呢?
刘表不需要用诸葛亮
刘表,出身于大汉宗室,自幼学习儒学,一腔忠君报国的思想,所以,他似乎不敢有丝毫称帝、称王的野心。
自公元190年,刘备表为荆州刺史、荆州牧,他统治荆州18年之久。荆州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沃野千里, 据说他爱民如子,致力于农事,从而使荆襄成为了肥沃、文明、和谐的一方净土。
刘表作为一方诸侯,当时是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但是, 刘表内心深处,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刘表也就一直没有寻找谋士的欲望。
当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刘表遣使奉贡, 又北与袁绍相结。有人说刘表“两面三刀”,刘回答道:“对内,我没有对朝贡之事上失责;对外,我亦没有违背盟主,这才是当今天下的达义之道。”
刘表拥地自保,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无心争霸天下的心态,决定了他有才而不能用,也无须用诸葛亮。
其实,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拥地自保是极不现实的。你不吃他,他就吃你,是那一段 历史 的真实写照。
刘表不敢用诸葛亮
刘表,是名义上荆州的***,实际上荆州的权力,是在当地蔡、蒯、向、黄四大家族手里。蔡氏家族当时最有权势,为此,刘表娶了四大家族中蔡瑁的姐姐为继室,并让次子刘琮娶了蔡瑁的侄女进行政治联姻。
刘表要稳固自己的地位,必须依赖当地大族豪强,但是又不能让他们势力过大。而是分而治之,让他们互相牵制,让各大家族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一旦被打破了,就会给荆州造成乱内乱。
诸葛亮,是四大家族中黄氏家族的女婿,假如他也进入荆州政治中心,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
所以, 刘表不是不想用诸葛亮,而是不敢 !他不敢打破四大家族所带来的平静,不敢打破他在荆州经营多年的政绩,平和的荆州古城。
刘表心胸狭窄,容不下诸葛亮
荆州,方圆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刘表称雄荆江,是汉末三国一股重要的地方割据势力。刘表刚到任之时,荆州是一盘散沙,他又没有实权,想募兵又怕无人响应。
当时的刘表政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荆楚的蔡、蒯、向、黄四大家族,荆州政权的核心力量,是刘表的主要依靠;
二是荆楚名士,如韩嵩、宋忠、刘先、邓羲等,他们是刘表争取团结的对象;
三为外来流移人士,如傅巽、王粲、弥衡等,点缀而已,量少而不受重用。
三 股力量下的荆州,在刘表仁爱的治理下,荆州进入一种安居乐业的氛围。
但刘表手下几乎没有特别优秀的人才,主要是多有疑忌。像黄忠、魏延、甘宁等名将一直得不到重用,诸葛亮、庞统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只能赋闲在家或者外出谋职。 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刘表心胸狭窄有很大关系 。
《三国志·刘表传》中说:“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刘备当时虽为丧家之犬,但刘备是何等人物,刘表未必不知,连曹操也不得谓叹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可是,刘表对刘备猜过多,甚至不敢让刘备住在襄阳城中,把他派驻在前线新野,当做一般将领使用。后来事实证明,刘备并没有对荆州政权有什么野心。
诸葛亮无意事刘表
三国时期,不缺能人奇才,缺的是英明的君主。
诸葛亮幼年丧失双亲,随叔父投靠刘表,17岁时叔父去世。此时的刘表已经60多岁,这个年纪的刘表,早已经丧失了博取天下的锐意,居安自保,充其量是个据守一方的军阀而已。
于是,诸葛亮离去。
良木择禽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诸葛亮一生谨慎,尤其在择主的问题上,聪明的诸葛亮深知,他所需要的明主,要胸怀天下,仁德爱民,德才兼备、胆识过人,能够治理天下匡扶汉室,而并非俯首称臣的人!
于是,诸葛亮在隆中种菜。但很明显他种的不是菜,而是寂寞,他在等待买主,果然他等来了三顾茅庐的刘备,从此不再寂寞。
他在《隆中对》里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这里的”其主”就是指刘表,蕴含着诸葛亮对刘表的评价, 是他多年观察刘表的总结。诸葛亮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前途,命运,特别是自己的政治抱负,寄托给这样一个人的身上呢?
历史 注定刘表不会用诸葛亮,诸葛亮也无意刘表!
昨天刚回答了一个问题是关于诸葛亮的舅舅蔡瑁被曹操杀了之后,诸葛亮不但不伤心,还很的高兴。今天就出了一个诸葛亮的姨父刘表为啥不重用诸葛亮这个问题?
1我们先捋一捋刘表和诸葛亮怎么沾亲带故的。
诸葛亮的老家在山东,他和荆州湖北这片儿的人沾亲带故,基本上都是因为他老婆黄月英的关系。
就比如说蔡瑁是诸葛亮的舅舅,实际上是黄月英的舅舅。而同样的这个刘表说是诸葛亮的姨夫,实际上是人家黄月英的姨夫,因为黄月英的亲爹黄成彦与刘表是同一个老丈人。
所以刘表这个便宜的姨夫是这么来的。话说诸葛亮认还是不认还是个问题。
2不管这门亲戚掺了多少水,他们毕竟是亲戚,刘表作为荆州的老大,为什么死活不用他这个外甥女婿?
个人分析有可能有两个原因:
1刘表想用诸葛亮,但诸葛亮不想跟刘表一起玩儿。
刘表还是有能力的,要不然的话他不可能在荆州做了20年老大。诸葛亮作为他的外甥女婿,以卧龙自称,名声也是在外的。
所以就不要很可能去邀请过诸葛亮出山。但同样的诸葛亮是自比管仲,乐毅的。对于他这个老姨夫,他不一定看得上眼。
所以这就是说诸葛亮不想和刘表一起玩儿。
2为了政治平衡刘表不能用诸葛亮。
刘表不能用诸葛亮,原因是当时的荆州有五大家族:庞氏,刘氏,蔡氏,习氏,蒯(kuai)氏。
诸葛亮是黄承彦的女婿,还是庞德公的徒弟,更是蔡茂的侄女婿,同时还是刘表的外甥女婿。
所以诸葛亮他就像一个平衡器,这样的平衡器只能看不能用。谁用了诸葛亮,谁就打破了荆州的平衡。
所以当诸葛亮在襄阳能够一呆好几年,出不了山的时候,只能隐居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他是大才,但谁也都不敢用的。
高人的眼中观天下,自不同于俗人。俗人有奶就是妈,谁给的奉禄高就往谁那里跑。
常言道,良禽相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诸葛自知刘表虽割居一方,而无展足之志,又何况内中实权皆被蔡氏兄弟把持,他怎么会投靠刘表呢?
曹操有天下之志,但携天子以令诸侯,其心不规。诸葛自不会保他!
孙权雄居江南,人才济济,势可立国,此时汉帝尚在,孙家之行为亦属不臣之心,诸葛亦不会投之。
至于其他小军阀,更不在话下。
而刘备身为汉室之胄,胸怀天下,以复兴汉室、救民于水火,又曾演出了“携民渡江“的大戏,搞得轰轰烈烈,天下皆知。此仁义之君,正是诸葛所向往的,又加之三顾茅庐之恩,足现出刘备仁义、谦恭、胸怀大志。常言说“士为知已者死”,这一些奠定了诸葛保刘备的决心。
虽然当时刘备势单力孤,而以诸葛怀经天纬地之才,加之刘备“救民于水火”的政治理念,三分天下是能做到的。小人谋衣食,君子谋天下,正此谓也。
前提:“刘表与诸葛亮老丈人是连襟,诸葛亮叔父与刘表是好朋友。诸葛亮住在襄阳城西二十里。”
诸葛亮又有经天纬地之才,那个时代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一、刘表看在友人侄子的份上,很早就会给诸葛亮安排一个职位,使诸葛亮不受农耕之苦;
二、黄承彦是刘表连襟,诸葛亮是刘表的外甥女婿,这关系够近的,于情于理刘表都应该给诸葛亮安排一差事,而且是肥差、美差!
三、诸葛亮即便有天大的本事,其才超过子牙子房,这些都应该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而到达,不可能刚刚结婚(古人可能是十四、五岁)其智慧就达到顶峰。此时的诸葛亮有妻、子、年幼的弟弟妹妹,生活所困可想而知,亟需解决工作问题,必然千方百计的去刘表处谋职。
四、三国时代,是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各路军阀都在网络人才。曹操、江东孙氏集团谋士如云,袁绍、刘章等都是人才济济,刘表要与之争雄或在夹缝中求生存,必然不放过眼皮底下的诸葛亮这个人才。
而最终刘表毫不关照诸葛亮、毫不欣赏诸葛亮,诸葛亮也不去刘表处求情,最终等到二十六岁才被刘备发现,并且三请而见,只说明了:要么襄阳没有刘表,要么诸葛亮不在襄阳。
结论:前提是假的。
原因很简单:诸葛亮不想出仕,尤其是对刘表。
刘表就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人。和诸葛亮意愿冲突。
虽然刘表在交州和益州边境也搞了小动作,但还是以防守为主。刘景升说白了就是个汉末阎老西!就占了他的一亩三分地,他就满足了。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人,是助弱国兴起霸天下,佐强邦定九州王天下的人。
诸葛亮在荆州生活了十几年,刘表什么人也是很清楚的。这种佛系军阀诸葛亮是不会辅佐的。
诸葛亮在遇到刘备之前极有可能会终老山林。
诸葛亮没有孝廉,没有多大名气,之前也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什么天下名士夸他几句,刘备在荆州呆了六七年才知道有此人。还不是荆州名士介绍,是一个颍川剑客徐庶做的中介。
连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所写“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些更加证明诸葛亮如果没有遇到明主可以辅佐,他宁可把自己的本事烂在肚子里,终老山林。尤其在汉末三国时四十可以叫做老夫的年代。诸葛亮二十七岁还在赋闲在家,可能早有此准备。
至于后来诸葛亮为何辅佐刘备 ?你要想想刘备一穷二白之时,曹操都认为他是英雄,陈登认为刘备精通王霸之略,诸葛亮自己都认为刘备信义著于四海,四十七岁还在奋斗壮心不已的人给予他古时大贤的三顾大礼,诸葛亮自然要下山相助。
哪怕他早就知晓那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君以国士待我,我已国士报之。
有一种精神叫做义无反顾。
“关系说”也是“襄阳说”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认为“刘表绝不会让其故交诸葛玄的侄子去南阳那样动乱的地方,刘表当时手握节钺,生杀予夺,皆可自专,安排诸葛亮在自己幕下供职,不过是举手之劳”。这脑洞有点儿大了,把今天的不正之风安到东汉时期了。这些有记载吗?刘表哪一点照顾诸葛亮了,给了诸葛亮什么官职了吗?如果有刘表在襄阳的照顾,诸葛亮何至于落到躬耕期间“苟全性命”的“卑鄙”地步?稍微看看史书就知道刘表是一个“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之人,不仅没有重用诸葛亮,连当时已经很为 社会 所推崇的外来名士如祢衡、王粲、甘宁、徐庶、司马徽、庞统等人都没有委以重任。故史书称他“好谋无决,有人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再说了,以诸葛亮的智慧,能跟在这样的襄阳渣男身边吗?“其主不能守”,这就是诸葛亮对刘表的认定。刘表照顾诸葛亮的记载没有,但刘表请庞德公的事情却有,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后庞德公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所以,和庞德公渡汉水到鹿门山“遗之以安”一样,诸葛亮不远走卧龙岗,在襄阳跟着刘表等死吗?打脸吧?那些惦记东汉“不正之风”的“襄阳专家”们!
关于这个问题,要从诸葛亮和刘表这两个人身上谈起,首先诸葛亮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不会轻易出山,当年刘备也是“三顾茅庐”,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请出山,说明诸葛亮一定要选一个明主才来辅佐,而刘表显然不符合要求,这样来讲,就算刘表“四顾、五顾茅庐”,诸葛亮都不会出山,宁愿躬耕南阳,也不愿辅佐刘表。
我们再来重点说说刘表。
一、缺乏雄心张志。
作为荆州之主的刘表是知道诸葛亮这号人物存在的,只是刘表作为荆州之主,一直只是拥地自保,他本人并没有什么上进心。说白了,刘表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不像曹操刘备一样,一个雄主希望征服天下,一个常怀扶汉之心,一心匡除汉贼。但是,刘表这个人很谨慎,领荆州主位,且只做荆州之事,这就是导致他有用之人不任用的根源。
二、在人才任用上畏手畏脚。
刘表已经盘踞荆州多年,深植的根系也比较深,在荆州的地盘上,刘表不可能像刘备那样,用人自由自在,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刘表在荆州经营十几年,人脉关系分成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便是荆州的望族豪强,例如蔡瑁、张允、黄祖 点地方,盘踞在刘表的旧部就那么多,任诸葛亮再有才,恐怕在刘表这里也难以找到立足之地,英雄无用武之地。
三、自身的人才观狭隘。
还有就是刘表自身的人才观,他要使用的人才都是希望非常有名望的。像诸葛亮这种不是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很难入得了他的法眼。
综上所述,诸葛亮和刘表虽然是同乡,因为彼此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一样,很难走到一起,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也很难共创大业,我们也许就看不到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精彩表现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刘备成全了诸葛亮,他给了诸葛亮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才成就了诸葛丞相一片伟业,同时也应了那句话,“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我是镜中 历史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刘表, 历史 上的评价两极分化。一种是像郭嘉评价的“坐谈客耳”,另一种是“宇称八骏”,而且还是“八骏之首”。
但是不管是什么评价,刘表在乱世中,守护一方和平的贡献还是可圈可点的。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选贤任能,那么为什么刘表没有发现并举荐诸葛亮呢?
事情要从刘表到荆州上任说起。
刘表之前的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杀死后,荆州就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董卓上书任命刘表出任荆州刺史。等刘表到了才知道这是个巨坑:
袁术、孙坚、还有其他地方宗族势力都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刘表一个外来户根本说了不算,甚至正常上任都做不到
面对这个局面,刘表轻车简从,悄悄拜会了荆州最大的宗族势力:蒯良蒯越兄弟,和蔡瑁共商大计,采取了诱杀地方宗族,建立独立武装的策略,很快就平定了整个荆州。
从此,确立了蒯家掌控钱粮,蔡家掌控军备的局面。有了最大宗族的支持,刘表的位置才做得稳当。
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拔诸葛亮,是因为在当时荆州高层的眼中,诸葛亮的人望才华都不够看。由于父亲早死,他和弟弟就跟着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玄本来担任豫章太守(今天江西南昌),没想到政府又改派了别人,却没给诸葛玄安排去处。无奈诸葛玄只好投靠刘表,所以诸葛亮兄弟才“躬耕与南阳”。
在当时,够级别的官员每年都有一次举荐的名额,可想而知像当时诸葛亮兄弟这样的没有家族支持的,举荐了也是浪费名额。
另一方面,诸葛亮的才华也没有得到荆州高层的认可。尽管他常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你看,连基层群众都不认,何况高层?
第三,诸葛亮主动放弃
完全说诸葛亮不打知名度也不尽然,起码当时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庞德公就给他贴了“卧龙”的标签,这可比“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好多了。同时,他他大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自己也娶了黄承彦的女儿,算是了荆州士族有联姻关系了。
黄承彦的是荆州名士,老婆更不一般,是荆州大族蔡讽的大女儿。而蔡讽的小女儿,老公就是刘表。所以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关系。
如果诸葛亮想要做官,找老丈人说句话,混个一官半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必须承担一个严重的后果:以后晋升渠道就要看高层斗法的结果,同时没有特殊理由,他也不可能更换门庭了。在当时的道德体系中,这意味着背叛。
所以诸葛亮必须为自己的未来,慎而又慎。
两相叠加,就导致刘表没有选择和重用诸葛亮。
诸葛亮自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是诸葛亮其实与包括刘表在内的荆州上层人士关系密切,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南郡名族代表蔡讽的女婿,刘表也是蔡讽的女婿,蔡讽则是掌握实权的荆州名将蔡瑁的父亲,换个说法,刘表是诸葛亮的姨父,蔡瑁是诸葛亮的舅父——之前带年幼的诸葛亮前去荆州的他的叔父诸葛玄本身也是刘表的朋友——而与此同时,诸葛亮的大姐是出身荆州大族的蒯祺的妻子,二姐是庞德公之子庞山民的妻子。
(诸葛亮拜谢刘表图,两人应该还是有很多交集的)
总之,诸葛亮与刘表以及荆州大族名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照理说刘表应该提携奖掖这个“自己人”,然而刘表并没有重用诸葛亮。
刘表没有重用诸葛亮简单一点说无非是两个理由:刘表没看中诸葛亮;诸葛亮没看中刘表。
前一个理由是这样的情形:一方面刘表本身以保境安民为方针,无意争霸中原,用不到诸葛亮这一类型的人才;另外,重用与蔡氏关系密切的诸葛亮有可能使得蔡氏的力量更大,打破荆州豪族派系的平衡,与刘表依附于荆州集团却不能让其中某一家坐大的策略矛盾。上述这两种原因其实本质上都源自刘表本身没有过硬的班底实力,最初是作为空降大员进入荆州有关。
后一个理由则是如此:以当地豪族大族为代表的荆州集团是相对保守的,他们的战略定位是守境安民,在必要的时候不妨归附中原霸主,后来他们也确实向刘表建议不如直接以荆州依附曹操,而对于曹操诸葛亮是不认同的,这可能出于体现在《隆中对》中的他固有的匡扶汉室的理想,也可能包含对曹操曾经在自己故乡徐州一带大屠杀的不满;另外以他自比管仲、乐毅的自我期许,也不希望勉强出仕后在可以预见得到的将来,跟随刘表或者刘表的继承人还有蔡瑁等人投顺曹操。
在我们看来,这两个理由都有一定的可能性,两者同时存在的可能性也不小,而刘表没有重用诸葛亮,才使得诸葛亮与刘备有了一番云从龙、风从虎的风云际会、君臣相得。
首先,很多人肯定对刘表是诸葛亮的姨父、两人沾亲带故这件事会表示怀疑,因为在很多人印象中,诸葛亮只是一个隐居在卧龙岗的山野村夫。 所以为方便大家理解,这里我先给大家把诸葛亮的家庭背景详细列明下:
当时,荆州名士蔡讽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黄承彦,小女儿嫁给了刘表。后来黄承彦和蔡讽的这个大女儿也生了一个女儿,叫做黄月英。 也就是说,黄月英老妈的亲妹妹,是刘表的妻子,这样黄月英就应该叫刘表为姨父。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应该知道,诸葛亮娶了这位黄月英为自己的妻子,所以按照辈分来说,诸葛亮也应该叫刘表为姨父。当然,诸葛亮不仅与刘表有亲戚关系,他还与荆州军界一把手蔡瑁,也有亲戚关系。
因为,蔡瑁是上面那位蔡讽的长子,相当于是黄月英老妈的亲哥哥。 所以按照辈分,诸葛亮还应该喊蔡瑁一声舅舅。 不仅如此,诸葛亮自己的大姐夫,是蒯祺。蒯祺的哥哥是蒯良、蒯越。蒯氏家族,是荆州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
想当年,刘表能够成功在荆州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得到蒯氏家族的支持。还有,诸葛亮的二姐夫,叫做庞山民,他是庞德公的儿子。大家知道,卧龙、凤雏、水镜先生的称号,正是这位庞德公给评定的。而庞德公则是荆州地区的文坛第一领袖。
从这层意义上说,诸葛亮不仅和刘表有亲戚关系,还和荆州地区的绝大多数高层都存在着沾亲带故的关系。 所以按理说,凭借诸葛亮的才能,他在荆州政坛应该是混得风生水起,刘表也应该重用他,万万不至于沦落到隐居山间过日子。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 在《三国志》中提到过,那就是诸葛亮常以管仲、乐毅自比。
大家都知道管仲、乐毅是什么人,那都是曾经一度大权在握的人,是最受君主信任和重用的人。
简单点说,诸葛亮心目中的理想职位,那是要在权力核心位置就坐,拥有对众人发号施令的权力。对于这样的职位,刘表能给他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且不说刘表本身是个弱势首领,就算他是一个强势首领,他的嫡系班底也早已经搭建完成,它是以蒯氏兄弟、蔡瑁兄弟为核心的班子。在这种背景下,诸葛亮再怎么努力,也只能进入第二梯队,进入不了刘表的权力核心。
或许等到刘表的儿子起来后,老一辈的人都先后去世,诸葛亮才有机会进入第一梯队就坐。 面对这样的结果,且不说诸葛亮本身就不看好刘表,就算他看好刘表,以管仲、乐毅自比的诸葛亮,肯定也无法接受。
在这种背景下,诸葛亮自然懒得搭理刘表,所以他在荆州自己聚集了一帮少壮派人士,比如徐庶、崔州平、石涛等人,他们以诸葛亮为核心,希望能够扶持一个新的首领统管荆州,这样他们这些二代们就可以直接进入权力核心位置就坐,而刘备恰好就是他们一致选择的人。
当然,如果刘备上来也让诸葛亮从基层干起,或者只让他进入自己的第二梯队,那诸葛亮肯定也不会搭理刘备。
同样,如果曹操愿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让他到自己集团的第一梯队就坐,和荀彧、程昱等人并列,那诸葛亮肯定也会跟着曹操混的。
只不过,曹操给不了诸葛亮这样的待遇,因为他们的嫡系班底已经很成熟,诸葛亮这个时候加入曹操,最多也只能和司马懿一样,进入第二梯队,等到他的儿子上来后,才能真正进入权力核心的第一梯队。
对此,诸葛亮自然不愿意,因此当时的刘备就成为诸葛亮最好的选择。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徐庶主动投靠刘备,在获取刘备信任后,再给诸葛亮抬轿子,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
诸葛亮隐居在南阳市的武侯祠。
古代的南阳和襄阳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南阳市在河南,而襄阳市则在湖北。
南阳武侯祠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十年躬耕隐居地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也是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历史上著名的“三分天下”和“草庐对策”发源地。
扩展资料:
诸葛亮的生平事迹: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武侯祠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在恢复了与东吴的联盟、平定了蜀汉南中的叛乱后,真正开始着手准备刘备临终所托"兴复汉室"的大业。在之后的6年中,诸葛亮先后五次对曹魏用兵,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为这段有名的历史冠上了一个更有名的称号:"六出祁山"。
而在真正的历史中,诸葛亮只对曹魏发动过五次战争,而且其中只有两次是从祁山出兵的。只可惜诸葛亮发动的这五次北伐最终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宣告失败,而且诸葛亮也因积劳成疾最终病逝于五丈原。
其实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构想早在《隆中对》的时候就已经有所提及了: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在诸葛亮的战略构想中,刘备集团想要兴复汉室,必须拥有荆州和益州两块土地,并依靠两地的天险先巩固住地盘,紧接着安抚好附近的原住民,对外还要与东吴交好,这样的话,一旦天下有变,就能从荆州和益州分两路出击,这样就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了。
但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战略构想,诸葛亮此后的数次北伐才显得如此令人费解。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诸葛亮在兵出祁山的那一刻已经违背了自己当初定下的两大前提:
第一、此时的荆州因为关羽之死而尽归东吴,并不满足当时"兵分两路"的构想。
第二、此时北方并没有发生诸葛亮当初所说的"天下有变"。
如果硬要说诸葛亮北伐之时曹魏有什么变故的话,可能只有曹丕病死,曹睿继位这件事了,而且当时曹魏有一部分大臣趁新帝登基,提出了一举讨伐蜀汉的建议,这也在朝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诸葛亮听闻后,觉得如果再任由曹魏平稳发展,那么蜀汉的灭亡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于是想趁曹睿刚刚登基,立足未稳之时主动出击。便上奏刘禅,准备出兵北伐。
那么刚刚登基的曹睿是不是诸葛亮口中那个"立足未稳"的软柿子呢?显而易见,不是!刚刚继位的曹睿虽然不比曹操、曹丕等人,但他也绝非庸主,上任之初,曹睿将军国大计都交给了大将军曹真,还任用了一系列曹魏老将。这样看来,曹睿上任之初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动荡,相反,曹魏的军事实力还因为一众老将的上任而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而且诸葛亮的北伐还有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那就是粮草补给。我们都知道,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的补给速度,大家应该都听过李白所作的《蜀道难》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行人通过都成问题,更何况粮草的运送呢?我们可以看到,在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粮草不济这一点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更是导致第二次北伐失败的直接原因!
诸葛亮一生大大小小的作战也经历了无数次了,北伐能否成功,我想他肯定比其他人都清楚,但是他却在明知会无功而返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北伐,甚至在死后还让徒弟姜维继承遗志,消耗了蜀汉极大的人力物力不说,还得不偿失,实在令人费解。
直到现在,有学者提出了一个观点,而这个观点似乎能解释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那就是为了转移蜀汉政权的内部矛盾!
一个政权的建立,背后都是有着士族的支持的,无论是魏、蜀、还是吴,他们的政权内部都并非是看上去的那么和谐,各个士族势力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互相争斗。刘备的一生也是在竭力讨好各方势力,平衡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但是诸葛亮毕竟没有刘备那种与士族打交道的经验,所以在刘备死后,蜀汉内部的矛盾不仅无人调解,而且愈演愈烈。诸葛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只好想出"北伐"这么一个由头,想通过一致对外的方式暂时平息蜀汉的内乱,稳定局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还是依照诸葛亮的嘱咐多次北伐,正是这个原因。
这么想来,诸葛亮看似令人费解的北伐之举,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了。所以,我认为诸葛亮的北伐纯属无奈之举,明面上是为了"兴复汉室",其实只是为了解决蜀汉内部矛盾的无奈之举。但也正因如此,蜀汉才能在诸葛亮死后屹立多年,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北伐虽然不是为了兴复汉室,但对蜀汉而言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隐居在襄阳隆中,由徐庶向刘备指引,后经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一开始并不被关羽张飞所看好,火烧博望坡后关张对诸葛亮的智谋心悦诚服。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军退走江夏,临走时诸葛亮设下伏兵水淹、火烧曹操军。
而后作为使者去往江东舌战群儒并说服孙权与刘备联盟共同对抗曹操。与周瑜合作但斗智斗勇火烧赤壁,并料到周瑜想要加害自己而预先让赵云驾小船来接应,回刘备营中后调遣关羽张飞赵云对曹操进行追击,策划出关羽华容道的典故。
曹操败走后,诸葛亮用计袭取了周瑜马上就攻下的江陵,反攻荆州后识破了周瑜的假道灭虢计策,将周瑜活活气死,致使周瑜临死说“既生瑜何生亮”。
扩展资料:
刘禅刚即皇帝位不久,曹魏司马懿用计安排五路大军进攻蜀汉,诸葛亮不出丞相府就将五路大军悉数平定。而后调兵遣将七擒孟获平定南中,但在火烧兀突骨时自觉杀伤太过有损寿命。
积蓄到足够的力量后,诸葛亮率军北伐,六出祁山,虽然颇有战果,但未能完成克定中原、兴复汉室的目标,寿命临尽之前布七星灯阵续命,但被魏延无意中弄灭灯火,将平生所学传与姜维并定下计策后去世。
诸葛亮为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备受赞誉的人物,《三国演义》更将他描绘成一个能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智慧之神。他辅佐刘备建立蜀国,其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人生与品格,是人们心中非常完美的形象。
实际上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从诸葛亮出山到刘备去世的十五年里,诸葛亮并非像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始终身处前线,整天研究排兵布阵的军事家,实际情况是在蜀汉政权的建立时期,诸葛亮主要从事外交和政务方面的活动,充当政治家的角色。
他出使江东,成功与东吴缔结友好盟约,消除了刘备政权东部的隐患,为政局的稳定以及蜀汉政权的建立谋求到了一个较好的政治环境。
在征战中,诸葛亮常常承担着巩固后方的重任,由此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在政务处理方面过人的能力。
然而从三国历史的大局来看,蜀汉是一个战败之国,许多战略上的失误与战术上的败笔,也都与诸葛亮有关。如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但是关羽的责任,同时也是掌握总局的诸葛亮几乎不作为的结果。
再有刘备死后,诸葛亮对蜀国的经营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才的储备、国力的提升等方面,都捉襟见肘、自以为是。尤其是缺乏群策群力的谋略,往往一意孤行,对大将魏延抱有成见,使刘禅成为扶不起的阿斗,乃至蜀国很快灭亡。
诸葛亮的神化可能就是后人所提倡的忠心了吧。毕竟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在那个乱世是极为难得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