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僵持在这里是因为你自己,没有大担当(男人要有男人的样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主,父母是建议),彩礼立即给女方(养个女孩子长大何止40万,那是割女方父母的肉;留好给钱票证即可),娶回她;
2、一个人一辈子赚的钱何止40万元,小看自己了;娶个好老婆富贵三代,这账你算算,值不值得的娶她;一旦错过,后悔一辈子,何况孩子3个月大了,有选择吗?担当全部是你作为男人立即面对的事;
3、哪怕日后,他为难你,那是为难她自己和孩子,已经结婚了,这个明白人都知道;
4、给钱结婚,立即办;肚里的孩子等不及,时间长了伤了女方父母以后日子不好过;
回答言辞不当,海涵笑纳。
我一同学结婚那天去接新娘,到了家门口,提出新郎拿一万元才能进门,事发突然,男方家没有准备,正在犯难。我同学勃然大怒,用手指着防盗门里的新娘大声道:×××婚礼取消!你想结婚就跟我走,不想结婚明天就离婚!那天新娘跟着新郎走了,婚礼没有举行仪式,大家默默地急匆匆吃完喜宴就走了。还有一位老兄做得更绝,也是接新娘时,未经商量狮子大开口要钱,新郎扭头自己走了,还关了手机,谁也没找到他,一个月后,新郎自己旅游回来,与新娘办理了离婚手续。
我经历过:昔阳一般需要给女方3种钱,订亲钱、看家钱和采购新娘衣物首饰钱,订亲一般6000---10000不等,看家比订亲少点,衣物首饰钱一般2万左右,现在也有一次性全包给3--5万不等,不过这些钱都用来采购新娘衣服、首饰和其他嫁妆,其他人听起来体面,女孩子找了个殷实的婆家
订亲就是订婚,男孩子到女方家,和女方家亲戚一块吃顿饭,认认亲
看家是女孩子和她家一个长辈到男方家认亲,以前的意思是看男方家庭经济状况如何,(要给来的长辈准备个红包,一般168、268元)
其他就是娶亲时需要的红包,每个6或者8元
娶亲还有包袱钱,新娘衣服里娘家包的红包,里面有多少,婆婆再放进去多少(这钱是留给小夫妻的,一般提前问好多少钱) 。
其实:
自古以来,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婚姻礼仪都遵循着周代即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和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程序不断得到简化。尽管山西各地区之间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其总的演进趋势都是由繁到简。近、现代以来,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
---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定婚---
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和“纳征”,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
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晋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在翼城一带,“吃面”则仅限于女家,称为“吃许口面”。
定亲这一天,晋东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在晋南的闻喜,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除各色衣料、金银首饰、酒肉糖果外,还有90个花馍。女方的回礼,除衣装鞋帽,各种文具外,也有几十个花馍。男女双方把花馍切成薄片,分送亲友、乡邻,称为“散喜馍”。
晋南襄汾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晋中祁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
山西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XXX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帖”广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姻愚弟(兄)鞠躬”。“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全柬制成,太原、大同等地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九)。祁县、平遥一带则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
在订婚之日,晋南一些地方,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
---出嫁---
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寿阳一带称为“会择”,大同等地则称为“择期”。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列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雁北一带称为“通书”,晋南等地则称为“送好日”、“下知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吕梁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
山西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几天或头一天,也有的在迎娶当天早上,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送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太谷等地把“催妆”称为“饷飧(sun孙);寿阳一带称为“送嫁妆”,同时把女方陪送的妆奁叫做“陪随”。在迎娶之前,大同一带,男方要送面粉和肉给女家,面粉叫做“离娘面”,肉叫做“离娘肉”。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
收到妆奁后,男方要回送女方一些礼物。太原一带,男方回送女方的是清酒、猪头和蒸卷,称为“上头盒”。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迎娶---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山西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大同一带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带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女儿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饱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
---婚礼---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上年国庆七天假,从上海回来时不管是在车站还是在车上,都让我觉得如同春运是一样的感觉,火车上过道里都是挤满了许许多多没有座位的人。这不,我们不大的小镇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片繁华似锦的模样。汽车嘀嘀声喇叭声连成一片,沿街的店铺里家家户户都开起了音乐,让我错以为这是到了春节了吗?
10月2日,是日历上所标注的黄道吉日,加上适逢在假期,办婚礼的更是成群结队,看那每家酒店门前排得满满的贴着喜字的车辆就可知晓了,酒店都是提前两月预订的。
昨晚我也受邀去参加了表弟的婚宴,婚礼安排在我们以小镇上最豪华的酒店,我六点到达时,参宴宾客已到达得差不多了,现场布置得热闹很喜庆,我左右环顾了下大概有20多桌,每桌上放着一条中华烟、口子窖酒、雪碧、橙汁、水果……等,听同桌闲聊中得知这一桌不带烟酒1288元。
在大家的期待中,主持人已请新娘新郎走上舞台,音乐适时响起,有摄影师在跟拍,金童玉女在前面洒花,我们也掏出了手机拍下新人的神圣时刻,接着请了双方四位长辈上场,新人敬茶鞠躬,台下掀起了一轮轮热烈的掌声,当主持有请新郎长辈上台说话时,我分明看到了舅舅舅妈眼里都噙满了泪水,几次哽咽着说不下去……
面对儿子完成了终身大事,做父母的当然是充满着激动喜悦幸福,可以卸下心头的重担了,同时也标志着他们总算把子女养大成人了,完成了一种责任和使命吧!
回来的途中,我听说到舅妈为这次表弟的婚礼,急得是睡不着觉,半年前就在四处求人筹钱,共借了二十多万,甚至有小部分是二分息的高利贷,订婚彩礼和结婚照等开销就得要20万左右,喜宴24桌带烟酒就小五万了,还有婚庆一万,算起来表哥结婚不带房子就花了近30万。本来去年在老家县城买房付首付的三十万就已花光了他们一家的积蓄,还得要还房贷。对于农村里种点田地,舅舅偶尔在工地上的做点小工的家庭来说,儿子结婚是一场脱富返贫啊!一年来他们老两口为儿子的事,操老焦虑憔悴了好多,但他们还是说只要儿子顺利结上婚就好,再苦再累拼了老命都无所谓了,只要他们小两口幸福就好了,他们的心情一定是五味杂成 。
农村现在很多地方,大家相互攀比的风气愈演愈烈,彩礼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为满足所谓的虚荣心面子,女方要的彩礼金额是水涨船高,像我弟媳妇这样不算过分的了,其他有的人家要房子,车子,彩金开口都是15以上,黄金,铂金手饰,以及女方亲戚长辈的见面礼物,都是中华烟,酒至少都是150以上的两瓶,婚宴要接所有亲戚去市里隆重地办,有远路亲戚的还得开上好几音档次的宾馆,凡是女方亲戚家小孩不得少于400元的红包喜钱。
这些一切不断上涨的费用,远远超过了农民收入上涨的速度,有媒体曾用数据报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上涨了25倍,但结婚彩礼钱却上涨了100倍。
村民们甚至形象的用“一年结婚,十年还债”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如果是家底厚实的家庭,无灾无难的家庭,再问亲戚们借下,倒还能勉强应付,有的家庭有成员老人生过病花光了积蓄,再要给儿子办场婚礼,简直真是要了他们才一把老骨头。有多少男青年只能“望婚兴叹”,很多百姓对“天价彩礼”叫苦连天,“如果一个普通家庭有两个儿子,为了娶儿媳妇,会欠一堆账、穷一辈子。
最让人感到痛心的是,有些地方高昂的彩礼金,名目繁多的各类结婚开销,甚至把老两口家人逼上绝路的悲剧…
湖南邵阳新邵县一男子在杀死未婚妻及未婚妻母亲后自杀。当地警方内部人士披露,男子未婚妻怀有身孕。该案是因结婚彩礼纠纷引发,一起因为结婚彩礼纠纷的人间悲剧,男方在杀死未婚妻和准岳母娘后自杀。 安徽砀山关于这样的事,媒体也报道了好多,那里男多女少,老实本分的父母省吃俭用,从儿子16就开始辛辛苦苦攒着血汗钱,儿子一场订婚,就倾尽了所有积蓄,面对结婚日期的逼近,丈母娘又提出要聘金,在外打工的儿子不堪重压选择了跳楼…
这样的悲剧足够刺痛人心,给予很多人一种警示!
这样的丈母娘,这样的天价彩礼,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值得我们反思…
齐帆齐微刊
个人认为不管是旅行结婚,还是传统的结婚,首先是要两家商量的事情;作为男方想要说服女方不想办隆重的婚宴,出去旅行结婚,更应该先把礼做到,比如说男方家长应该去女方家提亲,给彩礼这个是不能少的,如果男方没有这些礼数会让女方家挑的 就不好了 你可以先和自己的父母说说 或者直接和你女朋友说下让她帮你稍微打听下她家父母的意思如果对方家里讲究很多 有什么忌讳的你也好有个准备 下面是基本上结婚的礼数了 不过各地方不一样 也会有差别 你可以参考下希望你能幸福
结婚是人生大事,从此以后你的生活中不仅多出一个人、两个人,甚至从未抚养的“父母”。结婚即是一个坎,也是你生活的转折,婚礼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关键的转折点是相处。当你踏入这个坎,你看到的会是另外一个世界,所以在看到另外一个世界之前,一定让自己做一个不糊涂的新娘,一定要真正疼爱自己和家人,充分做好并享受这个转折点。建立习惯和未来生活的互敬互爱。
都说“婚”字的含义是女人昏了头才出现了“结婚”,确实,我能了解在每个女人从小时候的心中都对结婚的憧憬是浪漫而又梦幻,幸福和喜悦。这是我们在不了解结婚的过程,也是我们被即将到来的幸福冲昏头脑而,简单单纯的想法。因为我们忽略了曾经经历过这些的长辈,我们也忽略了这不是从小长大的家庭环境。
现代生活中,婚礼的选择形式是必不可少,但是无论什么形式,中国的传统始终不会被人摒弃,所以始终不应该忽略的传统我们一定不能忽略。
求婚:
其辅助物和形式都是男士的真心行动,男方须配以必不可少的戒指。(求婚是钻戒)
提醒各位女士:此时你可以冲昏头脑,但是请在那一刹那对你的将来进行正确的选择。
提醒各位男士:真正决定肯去担负你另一半的责任,从求婚的那一天开始,并且明白自己已是一个要结婚的人,单身时的放荡不羁将消失,你的脑海里不能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另一半考虑。
定婚
双方父母见面,由男方家长上门提亲,女方负责宴请,双方择吉日做婚礼的准备
注:定婚了方可去领结婚证。
聘礼、聘金
我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西周时确立并为历朝所沿袭的“六礼”婚姻制度,是“彩礼”习俗的来源。“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中的“纳征”是送聘财,就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彩礼”。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为什么结婚前要收对方家里的聘礼呢?
1.彩礼是一种祝福
2.彩礼是对方家庭对自己的一种认可
3.彩礼是因为自己家养育女儿这么多年,对方给予的感谢。
4.彩礼是一种面子。万一被亲戚朋友问起来,不会觉得自己没身价。
5.彩礼是一种风俗。风俗要遵从。
聘金应在婚礼的前一个月送到,包括金额,整套首饰和从头至尾的衣物。
嫁妆
嫁妆一定放在男方过礼之后,即便是在准备过程中已经有所开销,最后也要列出清单,交以对方婆家,以免徒劳。过嫁时间大都在婚礼的前3天。聘金与嫁妆是相关联的。
其他婚礼上的事宜大都会由婚庆公司安排,新人大可不必担心过程。
结婚当日
对于婚礼当天,最为重要的环节更是“改口”
改口时双方父母备以红包。
婚宴上给新人的礼金应归新人所有。
婚后的财政
婚后的生活计划是长远打算,也表示着相互之间将来该如何相处生活。这是生活的实际长远问题。
至于整个结婚过程的开销都应由哪放支付,以下的资料仅做参考:
1、 房子:新房价值约50万(4年前),男方父母负责全部;
2、 装修:男方父母负责全部;
3、 家具:男方父母负责全部;
4、 家电:女方父母负责全部;
5、 床上用品及零碎家居用品:女方父母负责全部;
6、 钻戒、婚戒:男方父母负责全部;
7、 婚纱照:子女自己负责;
8、 婚庆事宜:男方父母负责全部;
9、 婚宴(包括喜糖、喜烟等):男方父母负责全部;
10、蜜月旅行:子女自己负责;
11、聘礼:男方送6万
12、 嫁妆:女方现金嫁妆(10万左右吧);
13、 结婚当日男方送给儿媳红包:现金红包(2000);
结婚当日女方送给女婿红包:现金红包(2000);
1、房子:二手房,价值约 70万,男方父母负责全部;
2、装修:男方父母负责全部;
3、家具:男方父母负责全部;
4、家电:女方父母负责全部;
5、床上用品及零碎家居用品:女方父母负责全部;
6、钻戒、婚戒:男方父母负责全部;
7、婚纱照:男方父母负责全部;
8、婚庆事宜:其他情况(请写明);酒水桌数多,所以,酒店负责
9、婚宴(包括喜糖、喜烟等):男方父母负责全部;
10、蜜月旅行:没有
11、聘礼:聘礼2万
12、嫁妆:女方实物嫁妆:家电,床上用品等.
13、结婚当日男方送给儿媳红包:现金红包(多少钱忘记了,不是很多,几千吧)
14、结婚当日女方送给女婿红包:现金红包(多少钱忘记了,不是很多,几千吧)
时间控制
婚纱照:半年前开始物色和拍摄婚纱照,建议选择春秋天,因为夏天容易脱装,冬天景色不 好,同时天气也比较凉。早选早有余地,即便遇到突袭的雨天和大风天也可另择其日。
酒店:提前大半年物色,谨防你喜欢的酒店被定满。
婚庆公司:早选早安心,留出选择的余地,并防止无职德的司仪因价钱问题在婚礼前夕脱逃。
婚纱:婚纱可在店里选择样式购买,也可订做,如要订做的话要留出时间。
也许大家会觉得在写的内容中大都涉及到的是钱的数目和归属,我想新人们能看到很现实的情况就是,一个完整的婚礼需要大量的钞票。合理的分配和明帐,能减少双方和双方家人的伤害,将不愉快的机率减到最低。婚礼的最终目的是两家能够长远和睦地相处,清清楚楚是无害的。其实结婚累的是新人,所以时间和经济合理控制和安排,让你的婚礼一生幸福难忘。
结婚是一件幸福长久的事情,经历了漫长的恋爱之后,通过婚姻的形式让两颗心紧紧拥抱在一起。在苏州,结婚一般会选择传统风俗,“姑娘上轿一枝花,夫君洒水莫回头”,老一辈人的心中,姑娘就是心头肉,可一旦寻到了好后生,也会忍痛割爱,成全这段姻缘。
苏州婚俗三大怪,结婚正午妻持扇,礼车启动扇抛外。意思非常简单,新郎要中午迎亲,将妻子从娘家接过来。妻子从父母家出来的时候,要接过童子送上的扇子,登上婚车之后,要将扇子从车窗户扔出来,寓意:给父母留下念想。
苏州地理位置优越、民风民俗醇厚,自古便是名人雅士闲情寄趣之地。也有人说,苏州女子温婉如玉,最适宜做妻子。那么要娶一位苏州姑娘为妻,新郎一方又要经历哪些挑战呢?除了上面所提的三大怪,苏州结婚风俗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环节,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步“上门”。
苏州民丰物足,上门正好可以看看新郎家是否殷实,观察一下新郎和新郎父母的为人做派,考评邻里之间的口碑,为女儿守好门把好关。作为对新郎家长的敬意,女方会邀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一同前往,同时馈赠六样礼物,分别是桂圆、红枣、莲子、烟、酒、茶,寓意“五谷丰登、家业兴旺”。
男方作为回礼,要亲自动手置办一桌家宴,同时请出上好的黄酒款待亲家。“上门”是岳父母对新郎以及新郎家族的评测,看到对方家境殷实、父慈子孝,便知道这家人是忠厚人家,也就放心将姑娘嫁过去了。在迎亲的那一天,除了必有的撞门、洒红包、寻鞋等喜庆环节,也有许许多多的禁忌,作为新郎一方可千万要铭记于心。
不能说再见:接新娘后要快速离开,所有的人不能说再见、也不能朝女方家门口回头 泼水:与北方的“离娘肉”,“离娘面”类似,“姑娘一枝花,离家万万里。”为了让男方家族安心,新娘上婚车之后,女方家长要将一盆水挥洒到地面。 炮城:鞭炮是中国人遇到喜事时作为庆祝的方式之一,而在苏州结婚风俗中,鞭炮需要摆成“炮城”,用64个花炮摆成正方形,新娘上车后,一起燃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