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证能染发拍照吗

结婚证能染发拍照吗,第1张

结婚证能染发拍照。民政部对于结婚证照片的尺寸和背景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并未对发色做出要求,因此新人拍摄结婚证照片时是可以染发的。

结婚登记照的要求如下:

1、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提供的照片应该是红色背景的免冠合影照片;

2、结婚登记照片是比较正式的照片,照片中的不能像生活照一样有太过夸张的表情;

3、结婚证件照的拍摄,一般要到当地正规照相馆或者婚姻登记处拍摄。

结婚登记的条件如下:

1、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

2、结婚年龄,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

3、双方均无配偶;

4、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综上所述,于新人来说,不选择原本的黑发而染其他时尚美丽的发色拍摄结婚证照片是可以的。结婚证照片的底色为红色或者蓝色,红色背景更为常见,新人如果要染发,为了让照片更好看,可以考虑染怎样的发色才能与背景色更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四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新郎是需要带着婚车的队伍,然后去新娘家接亲接亲的人数一般都是双数的,在正式举办婚宴的时候,到了酒店是需要放鞭炮,礼花在新郎新娘装扮好之后是需要来酒店的大门迎宾的,然后要选在选定的时间内进行拜堂仪式。

清末民国时期,区境嫁娶多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历沿旧俗语,婚制多为一夫一妻单偶婚,亦有富豪官宦娶三妻四妾者。还有较多的表亲婚和童养婚。其他如转房婚招夫婚,间有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区境普遍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一夫多妻制被彻底革除,民间婚俗有较大的改变。

一定亲

旧时,男女结婚年龄多在16至20岁之间,一般男大于女,有“宁肯男子大一甲,不愿女子大一春”之说。清末时嫁娶,习依纳采、问名、纳谷、纳征徵、请期、亲迎等6礼。即先由父母托婚,尊称媒人为“月老”。再由媒人根据男女双方的年龄相貌和门当户对等条件,分头说合。如双方父母同意,女方即将闺女出生的年月日时,用红纸写明,包好后又在红纸封面上写上“天作之合”,称“红庚”。择日由媒人送往男方,称“送八字”。男方收到红庚后,要藏在神龛罄坛内。凡在3日内无不祥预兆为大吉,信为“合天婚”,订婚就算完成。还有的请相士占卜合婚,男女生庚相合在五字以上者,算“合庚吉利”,届时再写出庚书,男女双方各执一份。

二婚礼

清末民国时期,区境民间办婚事,程序颇多,也较热闹。男方要分别备办待婚酒入堂酒夜酒和出堂宴,以招待婚人和宾客。筵席多尽主家所有。结婚之日,男方须派人迎接,谓之接亲。运送女方嫁妆或男方往女家送礼之人,谓之礼夫。接亲时,新娘须头盖红纱,轿停于女方门外先迎女高宾,后迎新娘。新娘出轿时,不少地方习以一人张伞遮神龛。新娘进入堂屋立即举行拜堂礼。其时,新郎要肩披红绸,由傧相引入房内。然后新郎新娘并立,先拜花烛,再相对拜。后入洞房坐于床,吃交杯茶,谓之合卺。继后是出拜,亦称“告祖”,礼成后,则公别拜见尊长亲属,谓之“分大小”。先拜双方父母,后拜亲戚,受拜者,均应馈送“接拜钱”,即“见面礼”。入晚要闻洞房。对闹房诸人,主家要皆热情接待,多以茶点待客,俗称吃“新人茶”。闹房中,习唱赞词,或称“赞茶”,多由新郎、新娘抬着茶盘逐人敬奉。闹房时,向来有“三天不分大小”之说,即家族、亲友亦可以参与逗趣。

婚后,新妇皆有“回门”之俗,即于毁后第三天进行。届时,新婚夫妇须盛服浓妆,双双前往女方娘家,届时娘家备茶食果品,以资贽见。抵达后,新婚伉俪要先谒祖,次拜尊长,拜尊长时多对新郎有所馈赠。女方家的幼辈如见新郎,则新郎亦赠以小礼,人均分一分。见面毕,即由新娘引着新郎至女方父母寝室入坐,亲眷同入,欢语喧杂,颇为热闻。返回男方家时,夫妻出门,女前男后。昔时,还有夫妇新婚后,一月不能离家歇宿之俗,以忌“空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7025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