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婚随礼了生孩子还用随吗
在社会的交往中,人与人感情的沟通有着不同方式,随礼便是其中的一种。
挚爱的亲朋好友,朝夕相处的同窗同事,尊敬的上级领导,家中有事,都要去看看,或随上一份礼物,表达一份心意,这是延续友谊的手段,增进感情沟通的机会,这些都无可非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礼的名目越来越多,风气愈刮愈烈,波及面越来越广,花样不断翻新,让人真有些难以应付。结婚要随礼,死人要随礼,孩子满月要随礼,乔迁要随礼,开业要随礼,孩子上大学,上高中的要随礼,过生日,再婚再嫁……等等,名目繁多。
2 从结婚生子都应该有哪些礼节
先相亲,再订亲,再到结婚生子 一、婚俗 清宣统元年(1909年)之前,怀远县民间婚礼已有承租花轿、雇用唢呐班子、举行仪式之俗。
开埠后,少数富裕人家婚礼阔绰。国庆街南头花轿行备有各式官轿、花轿,并有轿夫;锣坊备有乐队和全套婚礼仪仗,包括“銮驾”使用的木制金瓜和钺斧等。
举办婚礼人家根据富裕状况,承租全套称“满朝銮驾”,半套称“半朝銮驾”。一般贫民并无此铺张。
男女尚在襁褓之中,多由父母定终身。婚龄小者十三四岁,大者不出二十岁,男大于女五岁之内为宜。
女到男方,是为夫家添人进口、分担家务之计。女家则有的以礼钱作养家糊口之用。
议婚、订婚、择期、迎娶、拜堂、回门等与皖北农村习俗大同小异。30年代后,稍有知识的人家或新式闺秀多废弃旧礼,实行文明婚礼。
但富豪大户都要用小汽车或乘黄包车在城里兜圈摆阔,其花费不惜一掷千金。而更多的下层市民仍是因陋就简,按旧式婚礼。
贫民家女儿出嫁一般只雇一乘蓝布小轿抬过去,或步行至婆家,再邀几个亲朋,备四大碗碟的喜酒庆贺了事。建国后,随着婚姻法的实施,以拜天地为主要仪式的封建婚礼被革除,现代婚礼中的婚宴、旅行结婚、集体婚礼等形式,与全国各城市趋同。
二、旧式婚俗 合八字 城郊人家不论贫富,均重视男女属相和生辰八字相合。富商豪绅及书香门第用红纸写上属相八字“过帖”,贫苦人家则托媒人以口喻方式互传双方。
算命先生对“合八字”要价高于一般问卦者数倍。 四大红媒 城郊富裕人家,订婚有四个媒人,即男女双方各请两人,都分别为正媒和陪媒。
双方亲戚和世交关系的好友多被请去充当媒人。 下水礼 喜庆前三天,男家给女家备下彩礼,蚌埠人称“水礼”,意为“长流水不断头”。
礼品一般有双刀肉、两条大鲤鱼、一对鸡、24个顶头带红点的大馒头、24瓶酒(或两坛酒)。各种礼品忌单数;鱼的品种认鲤鱼,忌混子鱼或其它鱼,鸡忌毛白色;礼品上剪红纸双喜覆盖或贴红纸。
地处西郊的席家沟曾是外埠来蚌贩猪的装卸码头,此地人家下水礼的习俗是把一头百十斤重的活猪赶到女家。礼品至女家,由女家对送礼人赏喜钱,并操办宴席招待。
临走时要用一块肉和一只鸡回礼。此俗相沿至今。
八货挑子 寒门小户陪女嫁妆最为简单的有两个大凳子、两个小凳子、一张小桌子、一个盆架、一个带架子马桶,以及床上用品,称作“八货挑子”。童谣云“小妹妹累赘,长大要问哥哥要箱柜”,即指此种状况。
凑份子 此俗伴随滥发喜帖陋习而产生。男家喜期择定,借此喜事显示自己广为交际,地位显著,有的男家乘此收喜礼,欲捞上笔钱财。
除发喜帖外,有的对亲友和熟人多的单位还送邀单,单上名列前首的人与主人交情深厚。被邀人碍于情面,要“凑份子”送贺礼。
送假礼 怀远早期街市上混世之徒专趁人家喜期,借所熟悉的商店四件喜礼,向喜主送贺,随礼言称自己虽家境窘迫,但贵府是积善人家,不能不来庆贺,现暂赊某店号喜礼四件,以表庆贺。喜庆人家虽明知他们是骗吃喝而无诚实之情,为求喜期平安无事,只得笑脸相迎,其实也不过添上一副碗筷,陪上一顿饭。
而这些人吃得酒醉饭饱,叫声“打扰了”,把嘴一抹,便扬长而去。待喜期过后,主人只好把收来的喜礼原璧归还商店。
市面上称这些送假礼的人为“痞子幺”。迎娶 迎娶分“等婚”和“领婚”。
“等婚”是由男方发轿接新娘上门成亲,一般人家都用此俗。发轿前新郎官要叩头拜轿,由跑郎官乘上被抬走,回时换新娘乘上。
轿至女家,以吹喇叭等乐器“催妆”。新娘上轿前,以留恋父母兄弟姐妹而放声哭泣,为“哭嫁”,哭声响者受人赞扬,不哭者会被人笑骂为不知羞耻喜出嫁。
此俗相沿至建国后仍然可见。“领婚”是新郎披红挂彩,乘花轿去女家领回新娘成亲。
“领婚”须雇一乘花轿和一顶小轿,新郎去女家乘花轿,跑郎官乘小轿。回来时,新娘坐花轿,新郎官则跟轿走,专有人给他糕点吃,一路上不空着嘴。
三天回门 市区形成后,新娘满月后回娘家“住对月”习俗日渐废除。城里新娘多在三日回门,也有三天或六天由娘家来人探望新人,九天或十二天接回新娘到娘家。
又因许多娘婆两家在市内相隔仅三五里,嫁后女儿随时可回家探望,无长住之必要。附:旧时淮河船民婚俗 淮河船家遵守封建礼教甚严,又因居住船上,与陆地城乡人家相比,有较多相异之处。
结婚当日迎娶,媒人划子(船)在先,轿划子在中间,送亲划子在后。划子离娘家船距婆家一半水路时,送亲划子上的新娘兄弟或侄儿始喊声“姐姐(或妹妹、姑姑)请转镜”,新娘即把胸前的镜子背向前,镜面向里,意为福光先照婆家,后照娘家。
这时送亲划子转头回去。男方迎亲划子早晨由媒人代表去迎亲,必须将划子划在女方轿划子的上水,到女方划子边时,贺喜的人用船把女方划子并在一起,媒人须拿红封散发“解缆礼”,两船方可划开。
在鞭炮声中,新娘全身穿上婆家带来的衣服和鞋子,顶上盖头,才可由娘家妇女搀扶上男家的轿划子,嫁妆也随着搬上。 拜天地,船民以左舷为上,右舷为下。
香案摆在上首,供先人牌位,父母和亲戚分序坐在上首。新夫妻同坐床上,以喝枣子汤为交杯酒,意为早。
a访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配讲究“门当户对”,是旧社会访亲(问名)的中心思想。大都要: 一访“底子”,了解对方家庭是否有狐臭。双方查访很严,除本户外还旁及亲族,这在当时也算一种朴素的优生优育观念。 二访“门第”,分清土农工商,要求门户相配,或是“攀高亲”。特别回避与那些所谓社会职业低微的“下九流”人家通婚。 三访“辈分”,要论班排辈,不能乱“字”(大族人家有家祠,每代人裔都统一规定名字上的一个字,如“道德文章荣华富贵”等,以字按序排辈)。 四访“家境”,女方对男方的田地、房屋、家具、粮食、树木‘牲畜以及租佃关系等都要详细了解。还要访男方兄弟姐妹的多少,这是因为“小家搬穷,大家分穷”,直接关系到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但男方对女方的经济条件要求稍低,认为“买猪不买圈”,家当无关紧要。 五访“对象”,这是最主要的一项,也是最难访的一项。由于封建时代父母包办婚姻,男女方常不能见到面,媒人从中捣鬼,弊端百出,往往造成终身痛苦。 访亲时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双方年龄适合,生肖相配,并传下许多俗语。如:“女大一,粮食囤子没处摺”,“男大三,金山靠银山”;“女大三,必讨饭”等等,这些都是毫无一点科学根据的胡言。 b订亲 互访认可后,若双方有意结亲,则女方将女之出生年、月、日、时各系所属天干,地支,即八字书于草纸上,外包红纸,由媒人送交男方,称“发庚帖”。庚帖又称草纸帖儿。男方以之供于神柜炉下,并体察凶吉,三天之内不能发生打碎器皿或其他不祥之兆,否则退给女方。如三日无事,男主即以“八字”交算命先生推算“合婚看乾坤两造的八字是否相配。也有少数人家“爱亲做亲”,不搞求神问卜的一套。合婚认可,男方请媒人择吉日到女方家送义务、银钱、首饰等作聘礼(彩礼),成“押帖儿”或“纳彩”。海安镇押帖时,一定要送桂圆、茶叶。曲塘一带女方受聘后,以糖果赠亲邻,表示已受聘。订亲后,未婚女婿逢年过节要到女方家中送“上门礼”。过大礼“定礼”仪式隆重,有一定的规格。一般要送猪膀、鲤鱼,糕粽团圆(谐音“高中团圆”)等。男主、女方同时邀请亲友宣布订婚。 c婚前准备 男方迎娶前,须先与女方商定迎娶日期,并将正式迎娶日期书写于红帖,由媒人送往女方,俗称“通话”,另外,男方要送“通话礼”,即要通过媒人商讨礼金、衣料、首饰、赔送等条件,就以女儿年幼、嫁妆尚未办等推诿;如协商成功,即由男方发出亲迎红柬帖(俗称“日子”),确定“良辰吉日”成婚。男方在迎娶前三天给女方送“开面礼”,包括“上头全”(胭脂、花粉、红绳、金花)、婚礼服(租用的凤冠、霞帔、彩衣、绣裙、盖头红巾)、爷娘席子(这是女儿不断娘家路的表示)以及供女家燃放的鞭炮、高升(俗称“起火”)等。女方必须赠女婿上下服装、鞋帽、腰带(苍缨带子)、寄富袋(绣囊)等六样,连同陪嫁妆奁一起交付,这是“回好”之礼。 女子出嫁前,嫡亲要请她玩几天以示惜别,称“晾嫁”,所赠礼物称“花仪”或“添妆”。女子出嫁前一天,家中办“待女酒”,父母教以新妇的规矩,虐人要拜谢天地、拜辞祖先。 婚期先一天,男方到女方家接嫁妆。嫁妆分硬铺盖(木器)、软铺盖(新被褥要请有福有寿者缝制)。其中木器需有三圆(马桶、脚盆、汤桶)(既为女子生活必需物,又含“三元及第”之意。马桶又称“子桶”,因为人坐桶上状如骑马),马桶内装红筷子(谐音“快子”)、炒米、草纸(以红纸封成夹子),上面放红枣、花生、桂圆、栗子(谐音“早生贵子”,分朝日供儿童分食)。是日,男方须请多子多孙、有福有寿的人伴房、暖轿、铺房、吃暖房酒。 d亲迎(迎娶) 结婚当天,男家天没亮就要派花轿往女家迎亲,条件好的有名堂的灯笼前导,并配有吹鼓乐手,新郎还要坐官轿同行,媒人在前;条件差的,河北用船,河南用两人抬的竹架轿(或独轮车)。无论穷富,新娘绝不步行。 花轿未到女方家时,媒人先告知女家接轿,燃放鞭炮。女家大门紧闭,男方须给女方发“开门封”(此钱留给娘家的兄弟分)。然后开门待茶,并检点礼物是否符合要求(其中须有“万年青”,由男女两家分别栽种在庭院中)。茶毕,由男方鸣炮奏乐,首次“催妆”。饭后,再而三“催妆”,这才由父母吩咐女儿上轿。 如系“一天圆”,在要茶后、饭前发嫁妆(河北用船,河南用车或靠人力挑、抬),其中“马桶”由喜娘搬,并要发赏钱。否则需新郎自己动手。 开门落轿传入催妆,由有福者为新娘梳头打扮,父母吩咐女儿上轿。新娘出房要脚父兄旧鞋,以示不沾娘家土财。上轿时要怀揣“三言真经”(代以红纸封好的老皇历)用以辟邪。上轿时,新娘之母要放声大哭,以示对女儿的爱惜。沿路过桥必放鞭炮、起火。有的地方,由新娘的弟兄持灯相送称“送亲”。河北地区新娘商船后,由哥哥用洗锅帚在船的三个角上刷一下,留一角不刷,表示女家分享男家财气;开船时,船在河心回旋打转三次,以示新娘对娘家人依依不舍之情。花轿到男家,燃放鞭炮,鼓乐齐奏。新娘入门时,脚踩柴草(谐音“财”),跨旺火盆(表示日子兴旺)。 My idea: 海安也有少数抢亲的陋习,因为男方家境贫寒或女方滥索财礼,百般刁难不准带人,男方无奈,有时就出此下策。抢亲前,未婚夫预约帮手准备停当,然后到女方家设法引未婚妻出门,由众人拥上,强行将她背回成婚。这种陋俗往往造成双方家长长期不睦,夫妇感情生伤,甚至酿成恶果。 e花烛 花烛日前下午,男方亲友就陆续来到吃“暖房酒”。新婚的床铺,要请亲戚中福寿双全的人先睡一夜,称为“暖床”。结婚正日,男家布置焕然一新;洞房门口要贴方形红纸,或贴双喜剪纸;房门口要挂“鲤鱼跳龙门”或“龙凤呈祥”等吉祥图案的绣帘;新娘父母的房门口还要挂新娘敬献的“孝顺门帘”。堂上、洞房内同时高烧一对红烛,炉焚香料,喜气洋溢。新房房门上除贴:“梁家夫妇齐眉案,郭氏儿孙笏满堂”或“海燕引雏朝凤阙,江鱼带子跳龙门”之类的喜联外,上方还要挂两只箩筛(箩筛中贴红纸圆心,据说可以驱邪,防止来客中有人生辰属相与新郎、新娘生肖相冲、相克的)。 拜堂是结婚的正式仪式,顺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父母,然后新人对拜,接着就是“送房”的节目。这些仪式多由喜娘引导,并由亲戚中福寿双全的老夫妇主持。 前来祝贺的亲友开怀畅饮喜酒开始,新郎要到席敬酒,并由喜娘代表新娘向客人敬酒,以后便逐渐转入“闹新房”的阶段。筵散后,亲友、贺客按当地“三天不分大小”的习俗,在新房里对新郎、新娘说笑逗趣,尽兴欢乐。闹房的花样百出,有时甚至很不文明,但只要主家多打招呼,一般的就适可而止了。 闹新房后,洞房紧闭,新娘卸妆,一对新人共饮“交杯酒”(古称“含卺”)。所食之鱼是带鳞煮的(谐音“粘”“余”),其寓意是:祝新婚夫妇互敬互爱,如胶似漆,吉庆有余。然后,夫妇结成“百年好合”。 f分朝 婚期第二日,堂屋内焚香点烛,新娘拜家神、祖先、公婆长辈,叫“分朝”。是日,邀请新娘的父兄长辈作客(不请女客),称“请朝”。同时邀请男方亲友隆重宴会,称为“会亲”。会亲时,以女方来客为贵宾(称为“朝客”),要坐在正席上,辈分高的要尊坐首席。老亲除陪新亲外,均坐侧席。如主家安排不当,往往引起新、老亲之间的争执。 分朝上午,新娘开箱请公婆查看衣物,并向公婆和长辈敬毛巾、手帕等小礼品,受赠者赠“红包”。用红纸包钱,新娘对小辈也要给予“小红包”。小姑子以主人身份设宴款待新娘,同时请几名未婚姑娘相陪,称“待新娘”,也叫“坐花桌”。 g回门(三朝回门) 新婚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做客,当日须返回。有的路途远较近,则在婚期正日餐后当天回门,也有六朝或九朝回门的。女方长辈给新郎纸封,俗称“叫钱”。李堡一带,结婚满月才回门,去时女轿在前,回时男轿在前。 h会亲 婚后(亦有在婚前),男方择日邀请男女双方亲族隆重宴会,称“会亲”。女方家长赴宴时,要携带女儿平时穿的几件衣服前来,表示女儿在夫家生根开花结果。会亲时,女方来客坐正席,辈份高的要尊坐首席。 i冲喜 有的未婚夫长期生病,要带童养媳(小带),或马上结婚(大带),进行所谓“冲喜”。对此,女方家庭很不情愿,女方本不的精神上也很痛苦,这种情况大都发生在男方有权势的富裕之家。 j月忌 结婚一个月内,新娘子不能到邻居家串门,否则被人称“毛脚鸡”上门,不吉利;甚至要给人家“挂红”赔礼。 k有关 如果婚后长期不育,便要引起男方家长的不满,小两口更有沉重的心理负担,访医求神无所不至。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往往怪罪新妇,甚至闹出休婚的悲剧。 有的妇女不育到庙上求神,脱女神的绣鞋回来供奉(如生儿子,就以“鞋小”为乳名),有的偷庙上的“太子”神像(生儿子就叫“太小”)。有的供奉“送子观音”像的;有的组织人“送秋”的,风俗各不相同,迷信色彩很浓。 如夫死子幼,赘婿上门,称为“招夫养子”,如改嫁他户,称为“跳门槛”。有后夫者称“两山一水”,有后妻者称“一山两小”,一般群众对此并无非议。 l特殊婚俗 旧时,农村有数岁就做小亲的,其后如男方家道中落,女方悔约或侈索财礼,男方即行“抢亲”。穷苦人家小女儿无以养活,往往将女儿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待成年时再圆房。男子丧妻后,可以续娶,其习俗与初婚无异,而女子改嫁者则甚少。富裕人家娶妻后无子的,往往另外娶妾。女家无子又无族子可以继承的,有“赘婿”之举,女婿上门,不改己姓,而婚后生子则从女姓。有的未婚男女早逝,好事者择门当户对的为之结“鬼姻缘”,婚嫁如同人生,婚礼将女方牌位以素轿迎娶,两棺同葬一穴。上述均为旧社会的畸形婚俗,今绝迹。 m婚俗变革 民国后,婚姻礼俗略有更改。城镇一些知识界人士提倡“文明结婚”。男着西装,女着旗袍,佩戴红花,见长辈行鞠躬礼。男女双方这长为主婚人,媒人称介绍人,地方著名人士作证婚人,亲友来宾致祝词,证婚人发结婚证书,礼毕宴请宾客,一般“一天圆”。新中国建立后,废除封建包办婚姻,禁止童养媳。男女青年一般由他人介绍认识,或是双方自由恋爱,如认为感情融洽,择双日或节日订婚,拍订婚照。到法定婚龄后,持单位介绍信到有关部门领取结婚证书,择日结婚。结婚时发喜糖、喜烟,并宴请亲友。迎亲不用花轿多用车。有的男女青年利用婚假外出旅游;有的举行集体婚礼。
古代的婚姻礼仪——六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曾命刘歆制婚仪。汉朝以后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无亲迎礼。而从东汉至东晋更是因社会动荡,顾不得六礼,仅行拜时(拜公婆)之礼,连合卺仪式也不要了。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复行亲迎礼,帝室成婚也照六礼行事。宋代官宦贵族仍依六礼,民间则嫌六礼繁琐,仅行四礼,省去问名和请期,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征。《朱子家礼》连纳吉也省去,仅取三礼,三礼也成为明代的定制。清代仅重纳采、亲迎二礼,中间加女家铺房一礼。清代《通礼》载,汉官七品以上才实行议婚、纳采、纳币、请期、亲迎五礼。清末后,六礼演变纷繁,也就逐渐衰落了。 又称迎亲。婚姻礼仪。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 天之妹,女定阙祥,亲迎于渭。”亲迎礼始于周代,女王成婚时也曾亲迎于渭水。此礼历代沿袭,为婚礼的开端。亲迎礼形式多样。至清代,新郎亲迎,披红戴花,或乘马,或坐轿到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岳家为加双花披红作交文,御轮三周,先归。新娘由其兄长等用锦衾裹抱至轿内。轿起,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新郎在家迎侯。 婚宴 婚宴也称"吃喜酒",是婚礼期间答谢宾客举办的隆重筵席。如果说婚礼把整个婚嫁活动推向了高潮的话,那么婚宴则是高潮的顶峰。 民间婚宴,礼仪繁琐而讲究,从入席安座到一席上菜,从菜品组成到进餐礼节,乃至席桌的布置,菜品的摆放等等,各地都有一整套规矩。 新郎新娘在婚宴上的礼节是否周全、适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婚宴以至整个婚礼是否能够顺利、圆满地完成,决定着客人对新郎新娘印象如何。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饭店举行婚宴,当客人开始入席时,新郎新娘要双双立于门外,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感谢(对虽然路程较远、工作繁忙或身体不适而仍前来者以及对长辈客人,不妨多说几句),一直到最后一位客人入席。 按照"长幼有序"的传统思想,婚宴开始,首先要由一位"牵客"的人(专门负责接待客人,(专门负责接待客人,安排座位的人)负责将贺喜宾客按一定的秩序引座。席位安排有主有次,具体坐法,各地不尽相同。主席一般为新娘的长辈、媒人、单位领导等重要人物。二席一般为新娘的同辈亲戚和一般宾客。其次是同事、朋友、邻里等,最好是把同性别、年纪相仿、互相熟悉的人安排在一桌。这样在酒店上有共语言,可增强婚宴气氛。 宾客入座后,不是马上开席,而是先要行一个"茶礼"。新娘在小姑的陪同下,给入座的客人倒"喜茶"(即红糖水),名为倒茶,实为认亲。小姑给嫂子介绍客人的称谓,新娘随后喊一声"××请用茶",客人站起,接过茶杯,喝完后,将准备好的约包放进杯中,新娘收起红包,再给另一位客人倒茶。茶礼结束,筵席才正式开始。 筵席上的菜肴本来都是供人们吃的,但出于某种礼仪,有的菜却只能看而不能吃,叫做"看菜"。"看菜"是一条经过炸制或腌腊的鲤鱼或鲢子鱼,鱼的尾部贴有一张小红纸,这是看菜的标志。 在民间婚宴上,有的菜是给赴宴宾客带回家吃的。这类菜叫"分菜"。分菜一般是炸制的无汗菜,常作成块状或圆子,便于分装携带。这种作法在农村普遍存在。 新朗新娘不要大吃大喝。新郎新娘在婚礼宴席上应多照应客人,让亲朋好友吃好喝好,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不要只顾自己,大吃大喝,甚至饮酒过度,当场醉倒,那就过于失礼了。但是,要是一点酒都不喝,一点菜也不吃,显得过于拘束、紧张,这种做法也不礼貌。对于客人的敬酒,即使酒量再有限,也要略加表示,至少要举起酒杯向客人致以谢意,并说明不能多喝的理由。 婚宴进行到一定程序(一般多在要结束时),新郎新娘要按主次,依次到各席向每位客人敬酒。敬酒时要亲手为客人将酒杯倒满并双手为客人端起,但不要一律强求客人一饮而尽。等客人放下酒杯后,新郎新娘要说声"谢谢",并再为客人将酒杯添满,方可再向下一位客人敬酒。 婚宴结束,客人离去时,新郎新娘要双双立于门口,一同客人握手再见,并说些"谢谢光临"、"请慢走"之类的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