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被处以宫刑之后 他的妻子怎么样了?

司马迁被处以宫刑之后 他的妻子怎么样了?,第1张

司马迁因为李陵的事情被汉武帝处以宫刑,但是事情却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当时司马迁是死罪,想要免除罪过,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可以靠花钱来消灾的,另一种就是宫刑。如果司马迁出够钱了,那么他其实还是可以免除这个灾难的,但是很显然他无可奈何,因为还要写史记,所以只能选择了宫刑。那么,他在遭遇宫刑之后,他的妻子又是什么结局呢

1司马迁早年经历

鲁迅先生一向对《史记》都是非常高的评价。那么他的作者自然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史学家,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司马迁,司马迁是一个具有广大胸襟的人。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散文家,任太史令。司马迁小时候在父亲司马淡的指导下学习,十岁的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那个时候就可以诵读《左传》、《国语》、《尚书》等国学经典。

在司马迁长大一点后,其父亲司马谈就让司马迁出门游历天下,搜集以前的一些有关历史的故事,然后再去看看一些历史旧址。

后来因为父亲的缘故,司马迁也得以上朝为官。在父亲临走前,留给司马迁一项非常大的遗命,就是编纂国家的历史。身为太史令,这就是本职工作,自然也就答应了。

又因为当时的汉朝处于盛世,长安汇聚了天下有才能的贤士,其中对司马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董仲舒和孔安国。董仲舒是著名的儒学大师,孔安国是孔子的后人,家中有大量著作,对司马迁写史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司马迁遭遇宫刑

天汉二年的时候,汉武帝下旨剿灭匈奴右贤王,汉武帝召见李陵,想要让他为大军运送粮草。但是李陵可不愿意,李陵自恃自己的将士都是虎狼之师,认为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不愿意为其他人运送粮草。

李陵决定向皇上请求,希望皇上可以给他5000步兵去与匈奴作战。汉武帝认为这样也很好,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但是再厉害的军队也会因为中埋伏而发生溃败,李陵在浚稽山遭遇了单于主力部队,由于自己的部队,过于深入,援兵不能及时赶到战场,匈奴的军队却越打越多,弹尽粮绝之后,李陵最终选择了投降于敌军。

这件事之后,汉武帝非常的愤怒,朝廷里的大臣,都要求给李陵定罪。但是这个时候一个瘦弱的身躯站了出来,这个就是司马迁。要知道当时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帮李陵这个投敌的犯人说话的。

司马迁对皇上说:“李陵本性是一个好人,在军队里都有很好的信誉,心中有一颗爱国之心。这一次,李陵只带了5000步兵,却吸引了匈奴的主力部队,而且还杀了10000多匈奴,虽然战败投敌了,但是功过相抵”。

而且他还相信这次李陵并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想找机会为汉朝立功。最后禁不住小人的谗言,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司马迁也因为帮李陵说话被定为诬罔之罪。要知道这个罪在当时按律要斩头的。

司马迁在狱中感慨良多,《汉书》写到“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死可能可以保住名节,但是史书未写,又怎敢离开人世。

汉朝的刑法还算通融,被判死刑的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第一种是用钱买命,司马迁为官清廉怎么可能会有钱来为自己赎死,第二种就是受“腐刑”。

司马迁选择了第二种,在极大的屈辱中,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的遗命,以及自己一生的理想,在坚韧与屈辱中,完成了这旷世著作《史记》。

3司马迁的妻子是怎么对他的

遭受这个极刑之后,他的妻人又是怎样看待他的呢司马迁的妻子也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名字叫做:柳倩娘,这个人是飞将军李广的外孙女,柳倩娘的父亲也是一个文人,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之下,柳倩娘也是有名的才女。最后在李陵的介绍下,与司马迁相识结婚。

两个人都是文人,有很多的共同话题,婚后生活自然是夫妻和睦,相敬如宾。柳倩娘知道司马迁写史记要不停的在外收集资料,她不怕劳累,陪着丈夫一起到处游历,寻找素材。

司马迁遭遇刑法的时候,两人已经有了孩子。但毕竟是个文人,有自己尊严。每一次司马迁和柳倩娘同床共枕的时候,司马迁都会百感交集,悲愤难当。司马迁曾经在《报任安书》中说到过“诟莫大于宫刑”。可见司马迁内心是多么的难受。

柳倩娘也深知丈夫内心的痛苦,选择了离开司马迁,每一个月都回去照顾他一次,让司马迁专心的投入到写书中区,即使在司马迁死后,倩娘也还是选择了一个人度过余生,要知道当时的汉朝女性地位是很高的,改嫁在汉朝时常有的事情,但是倩娘身为司马迁的妻子,她选择牺牲了自己,知道倩娘死前还一直维护着丈夫的尊严。

1:柏拉图(公元前427-347)

古希腊圣贤,

“精神恋爱”的鼻祖,认为男男之间的爱慕为世间为最高级的情感形态。他还是最早的共产

主义分子,在其不朽著作《理想国》里论及婚姻时曾说,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共产、共妻、

共子。81岁的时候,在一次婚宴上兴高采烈谈笑风生之际溘然长逝。

2: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天才

嗯,

你只能这么介绍他:天才!一个和小帅哥迪卡普里奥有着同样姓氏(莱奥纳多)的百年难遇

的天才。他是艺术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还是工程师,建筑学家他曾经设

计过直升飞机、飞行器、热气球、攻城器,以及城市防御体系、排水系统,他还研究过人体

解剖、比例、透视24岁的时候,曾被指控与男子有暧昧行为,遭其否认,1519年病逝

法国。但其同志的身份,基本已被后人公认。

3: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国女王

很小的时候,

我一直以为,伊丽莎白二世就是伊丽莎白一世的女儿,这个笑话闹得可真不小,呵呵。不过

至少有一点是相似的,她们在位的时间都很长。

一世的伊丽莎白青少年并不怎么走运,三岁时,母亲被父王赐死,她继承王位的机会也

很渺茫,除非前面的弟弟和姐姐全都绝后才能轮到她,而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弟弟爱德华

10岁登基,16岁夭亡,然后姐姐玛丽继位,不久也抑郁而终,于是25岁的年轻漂亮而且开明

的伊丽莎白走上了英格兰之颠。只是不幸的是,她为了巩固王位,纵横捭阖于当时的强国西

班牙与法国之间,放弃了婚姻,最后以老处女的身份绝后而终,换来的是大英帝国的崛起。

4:牛顿(1642-1727)英国伟大的科学家

有人说,

因为有了牛顿,全世界所有的独身者,都将不再孤单。信哉斯言!和克林顿一样,他们都是

父亲的遗腹子(废话啊,有母亲的遗腹子一说吗,呵呵),他的出生,毫不夸张地说,改变

了整个世界。

不要再说上帝砸他的苹果了,还有他煮熟的手表,以及给大小猫各开一洞的美谈,反正

历史总是越传越悬乎,只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是:他是现代力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的发

现者,分析过白色光的组成,与莱布尼兹同步发现了微积分

牛顿的一生,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纪录,他孤独的走完伟大的一生,晚年在宗教中寻找

慰藉(有一点应该强调:科学与宗教是可以并存的),1727年3月,他被安葬在著名的西敏

寺大教堂。

5:伏尔泰(1694-1778)法国近代思想家

路易十六在没上断头台前,

读到了伏尔泰与卢梭的著作,他说:这两个人摧毁了法国。的确,18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

是世界上最早的革命试验田,而伏尔泰他们,是这场革命的精神领袖。

他有99卷的煌煌巨著,与有夫之妇的情人艾米莉共居20年,直到后者去世,没有子嗣,

1778年,84岁的伏尔泰去世,教会拒绝他葬在巴黎,1791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的遗体被

迁葬在巴黎先贤祠,并补行国葬,墓在卢梭的旁边,他的心脏,被装进一只盒子,存放在巴

黎国家图书馆。

6:贝多芬(1770-1829)德国音乐家

是啊,

你瞧,贝多芬的头发,那名副其实的愤怒,还有他乖戾的眼神,冷冷生威。就是这个愤怒的

他,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还是这个愤怒的他,写下了柔美的

《月光》《致爱丽丝》。

贝多芬一生充满了痛苦,爱情不顺,壮年失聪,他爱慕过数不清的女人,但她们都宁愿

嫁给别人,是因为他相貌丑陋?还是出身卑微?我们难以知晓,我们知道的就是他更加愤

怒,接着写出了更多的美好乐章,幸耶非耶?谁能说得清?

7: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作家

奥斯汀生活在老英国,

自己终于也成了老姑娘。“班那德太太整天发愁的就是如何顺顺利利地将五个女儿嫁出

去”,这是简最有名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小说的开头,想必奥斯汀的妈妈也有过和班那德

太太一样的烦恼,与小说中不同的是,奥斯汀的妈妈终于没有看到女儿出嫁的那天。

奥斯汀聪明而且美丽,据说也曾情痴,年轻的失恋是她终身不嫁的原因,也有人说她可

能是lesbian,跟自己姐姐的非常亲密关系让人起疑(她姐姐卡桑德拉死前曾焚烧了简给她

的大部分信件),但这些都已不可考,可考的只有,小说里伊丽莎白找到了达西,而奥斯汀

却没有找到属于她的那一位,42岁的时候,她英年早逝。

8:诺贝尔(1833-1895)瑞典科学家

诺贝尔一辈子最大的功绩不是发明了炸药,

而是发了这样一个奖,不论国籍,不论男女,只论你贡献的大小,这使得后世所有的伟大科

学家(文学家及和平主义者)都笼罩在了他的光环之下,诺贝尔只用一个遗嘱,便赢得了身

前身后的千秋功名。这是钱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我这么以为。

诺贝尔不是没有恋爱过,可惜的都是被爱的可心人儿都另嫁他人,至于说最后没设置数

学奖,是因为他的情敌是位数学家,其实多半是好事者杜撰,我能够说的只有一句:诺贝尔

没这么小气。

9:金岳霖(1895-1984)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情痴

若论近现代中国第一才女,

非林徽因莫属,三个举世无双的优秀男人终身都为她苦:一个摔断了腿(梁思成为博美人一

笑,失急慌忙掉下车来),另一个为觅得佳人,嫌飞机太慢,自己先飞了下来(徐志摩),

这最后一个,就是我们的金先生,为了她,一辈子不娶(想想林去世后,梁都曾续弦),且

与情敌毗邻而居,终身为友,一段情,三洲人士共惊闻。

“一身诗意千寻瀑,人间万古四月天”,这是林去世后,金先生的挽联,很多年后的一

天,他突然招呼朋友吃饭,席间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举座皆然。

晚年,曾有记者套老先生的这段‘绝对隐私’,他想了好久,才略带伤感地说:我所有

的话,都应该同她说,我自己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说了,所以我不愿意说, 也不愿

意有这种话!

10: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

无论梵高的画作还能拍出什么样的天价,

这一切都已经与他无关。他短短37年的人生,到处充满了屈辱与酸楚,无数次的解雇与不

解,无数次的拒绝与争执,让他陷入执迷的疯狂,直到1890年7月的那个黄昏,他举起手

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1888年,他屈指可数的朋友高更来访,不久两人起了争执,气愤之余,梵高割下了自己

的一只耳朵,高更被吓跑了,他则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四周弥漫的都是迷茫,和无人能解的

愤怒半年后,一直照顾他的弟弟拉奥梵高因悲伤过度,精神亦失常,不久去世,他

葬在了哥哥的墓旁。

参考资料:

http://wwwlazycn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1118

霍去病,24岁,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生于公元前140年,是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人,父亲是平阳县衙役,曾在平阳公主(汉武帝之姐)家当差,母亲是公主家的侍女。

霍去病少年时生活在奴婢群中,贫贱艰苦。但他随舅父卫青习武,骑射、击刺技艺超群,体魄健壮,寡言守信,智勇兼备。由于姨母卫子夫擅歌舞,受宠于汉武帝,被封为皇后,致使霍去病18岁即为天子侍中(皇帝身边保卫安全的官),同年便随大将军卫青参加与匈奴右贤王争夺河南地(今河套地区)的最后一战,号“票姚校尉”(意为行动迅猛的武官)。他率领800精骑,距大军数百里之遥,乘匈奴不备,选择便于进攻的目标,出奇制胜,斩杀敌兵1028人,首战告捷,被封为冠军候。

此后,匈奴主力远遁漠北,河西走廊的匈奴势孤力单。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升为“骠骑(意骁勇)将军”,率骑兵万人从 陇西出发,进击河西匈奴右贤王(匈奴辖西部地方的最高长官)诸部,6天连续攻破五个部落,险些活捉单于(匈奴最高首领)之子,且以直取之势,使浑邪、休屠二王惊恐万状,日夜筑城提防汉军正面进攻。突然,霍去病令全体将士口衔竹箭,马摘响铃,悄悄沿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东南)东急驰1000多里至皋兰山(今甘肃兰州市南)下,与卢候、折兰二王进行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当时,汉军因长途跋涉,人马已疲备不堪,但见霍去病一声高呼,跃马向前,连连击杀敌军,汉军士气大振,奋勇斩杀卢候、折兰二王及部众近9000人,俘浑邪王之子,缴休屠王“祭天金人”(作为匈奴人崇信“天主”亲把用的丈高偶像)。

同年夏,霍去病又与公孙敖串数万骑兵从北地郡(今甘肃永昌西)出发,进攻匈奴右贤王,以彻底歼灭河西匈奴有生力量。由于沿焉支山北正西挺进的公孙敖部迷失道路,未能如期会师,霍去病随机应变,率军越过居延海(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北),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2000多里,从祁连山麓烁得(今甘肃张掖西北)猛攻浑邪铄、休屠二王侧翼,斩敌3万余,迫使匈奴退出河西走廊。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由于匈奴单于欲以战守不力,将浑邪、休屠二王问罪,秋天,二王决定降汉。汉武帝唯恐是诈兵之术,命霍去病率万骑前往受降,霍去病尚在途中,休屠王已然反悔,浑邪王情急刺杀休屠王,收编其军队。惊闻风云突变,霍去病毅然率军渡黄河,令全军在四万余匈奴部队前列阵进逼,这时浑邪王部许多无诚意降汉的人,纷纷投转马头逃跑,阵营骚乱,颇具倾刻瓦解之势。霍去病当机立断,飞马跃入浑邪王阵中,抓住浑邪王,稳住了匈奴众部,再通过谈判,命浑邪王斩杀八千名作乱官兵,派人护送浑邪王赴长安,自己率领几万匈奴兵,功成而返。汉朝把归附的匈奴部众安置在陇西等五郡关塞附近,又沿祁连山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筑边防城寨,在原休屠王、浑邪王驻地分设武威、张掖两郡与酒泉、敦煌总称河西四郡,既进一步孤立了匈奴,又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公元前119年,汉朝决定派卫青、霍去病率骑兵5万,步兵几十万人合围漠北。霍去病出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右北平(今河北平泉县一带),卫青出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分兵越过沙漠,寻求与单于决战。

根据沙漠作战的特点,霍去病大胆选用部分降汉的匈奴人和留居匈奴时间较长的汉人为军校,造成熟知匈奴军情和漠北物候的优势。率领有向导的轻骑兵,离开基地,深入敌后,“取食于敌”,“追奔逐北”两千多里,寻找单于。由于单于主力西移,他又率部翻离候山(今何地不详),渡弓卢水(今蒙古克鲁伦河),与匈奴左贤王(辖匈奴东部地方的最高长官)部酣战,结果获匈奴顿头等3小王将军、相国、都尉等83人,共斩俘7万余人,匈奴左部几乎全军覆灭。卫青率部北进1000多里,穿过大漠,向颜山赵信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进发,遭遇匈奴单于所率主力精骑,激战中匈奴单于向西北逃走,汉军虏匈奴近2万人。霍、卫两军终于胜利会师于瀚海(今贝加尔湖),为庆战功,在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德尔山)立祭天高坛,在姑衍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开祭地广场,后班师凯旋。此役收复大漠以南所有土地,屯田筑垒防御匈奴,“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解除了西汉初年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霍去病也晋升为大司马骠骑将军。

两年后,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汉武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由披铁甲的官兵列队将灵柩护送到自己的墓穴茂陵东,葬于外形仿祁连山状的高大墓中,墓前还有汉武帝为表彰其战功而立的14件大型圆雕石刻。上书其座右铭:“匈奴末灭,何以家为!”李白《乐府诗胡无人》写道:“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虎剑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司马迁,历史家,<<史记>>的作者,青年时因李陵时间受了宫刑

佛祖释迦牟尼,当皇子时出家

太上老君李耳,道家创始人

唐僧玄奘,到印度取经,鉴真日本传经

张三丰,王重阳,邱处机,等道家的思想家

武松,一生未取妻

达摩老祖,少林祖师

郑和,三宝太监下西洋

一生未娶妻的名人有很多,如和尚,道士很多!现只列出众所周知的名人

李广、李陵都是西汉名将,与匈奴作战都有战功,可惜都时运不济,飞将军李广虽然勇猛,却始终没被封候,与匈奴决战漠北迷了路,被朝廷问责愤愧自杀。孙子李陵为了振兴家族,冒险率五千步兵出击匈奴,在浚稽山抗击八万匈奴骑兵,打出了汉朝步兵的威风,但终因寡不敌众,战败后假意投降匈奴,以备东山再起。

然而汉武帝以为李陵已投降匈奴,夷其三族,将李陵母弟妻子诛杀,李陵也断了与汉朝的联系,前74年,李陵在匈奴大漠病逝,汉土李陵家族后裔也不复存在,匈奴中李陵的后裔更是茫茫无处寻。

时光流转,到了1983年9月,宁夏固原县一座墓葬的发掘,让人惊喜地发现李陵的后裔在汉朝之后又活跃于汉家土地上,而且墓主在他生活的年代,深受皇帝信任,聪明英勇睿智,功绩成就远胜先祖李陵。

发掘出的这座墓葬是夫妇合葬墓,该墓曾遭盗掘,但仍然出土了数百件随葬品,包括彩绘陶俑和金银器物等。而对于研究历史最为珍贵的当属那出土的墓志。通过志文得知,此墓是南北朝时北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原州刺史李贤和妻子吴辉的合葬墓,埋葬年代在李贤卒年太和四年(569年)。通过墓志得知李贤竟是汉朝名将李陵的后裔。当年李陵在汉土已无亲人,李贤应是当年李陵在匈奴大漠的后裔。

墓志称:公讳贤,字贤和,原州平高人,本姓李,汉将陵之后也。十世祖俟地归,聪明仁智,有则哲之监,知魏圣帝齐圣广渊,奄有天下,乃率诸国定扶戴之议。凿石开路,南越阴山,竭手爪之功,成股肱之任,建国拓跋,因以为氏。公即平凉府君之孙,司空公原州史君之子……。

墓志中说,李贤的十世祖名叫俟地归,是位非常有威望和权力地位的鲜卑拓跋部族首领,李贤既然是李陵之后,而李陵归化了匈奴,其后裔怎么成了鲜卑族了?应是当年北匈奴被汉朝打得狼狈西迁,崛起后的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留守漠北的10万匈奴人就被鲜卑兼并,李陵后裔也融合成为鲜卑族。李贤的家族出自鲜卑“帝室十姓”中的“拓跋氏”,墓志中明确提到家族“本姓李”的记载,追溯至先祖李陵。另外史书说他卒时六十八岁,而墓志则为六十六岁(503-569年),因此当以墓志记载为准。

李广、李陵都是英雄,想建功立业都有志难伸,李广一生想封侯而未得,李陵建功心切想光耀家族,却败于匈奴,家族被灭。而李贤真正做到了光宗耀祖,实现了李广、李陵毕其一生都没能实现的理想。李贤的一生都有哪些事迹呢?

平叛高手谁不服灭谁

李贤(502-569),字贤和。祖籍陇西成纪(甘肃秦安县)人,生于高平(今固原县),历北魏、西魏、北周三朝。李贤的事业起步,是从平定内乱开始的。先是北魏尔朱天光镇压匈奴人万俟丑奴叛乱,李贤作为内应助平叛,事后任原州主簿。不久叛军又返回原州攻城,大军围城危急之际,李贤冒险出城求援,叛军得知大军将到,慌忙撤退,原州得以解围,李贤因功升威烈将军。

之后李贤追随宇文泰征战,身受重伤,又被授抚军大将军、都督。因护卫魏孝武帝有功,不久又授左都督、安东将军,镇守原州。536年,叛军首领豆卢狼率众起事,杀死都督大野树儿。李贤召集众人平叛,趁黑夜率300勇士,擂鼓呐喊好似有千军万马,叛军一触即溃,豆卢狼也被李贤派出的追兵斩杀。

明知李贤是平叛高手,有人偏偏不长记性。两年后,西魏叛军首领莫折后炽率数州众人造反,兵势甚盛,官兵平叛屡次被击败,还是这个李贤率数百名轻骑直捣莫折后炽老巢,俘获500人,莫折后炽逃跑,叛乱得以平定。

攘外敌威名远扬,权臣敬重信任有加

542年,李贤升任原州刺史,这年他39岁。在任期间李贤为政清明,人民安居乐业,颇得人心。李贤入仕以来,出生入死平定叛乱,造福百姓,威名远播四方。

547年,柔然侵扰原州,杀害城外居民,劫掠财物和牛羊,气焰极为嚣张。李贤身为原州地方长官,当即要求出兵,无奈受大都督王德节制不允。李贤据理力争,王德才同意出兵。柔然虽然凶悍,但早就听说过李贤的威名,知道他经历过战场厮杀,谋略过人,匆忙撤退。

但已经晚了,像以往一样,李贤的快速反应部队—骑兵一路追杀,斩首200人,抓了100多俘虏,缴获马牛羊2万头和大量财物,完胜柔然。柔然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到成全了李贤的军功。此战后李贤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李贤早年就随宇文泰出生入死,血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李贤,更是得到宇文泰的赏识和信任。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西魏朝政被权臣宇文泰掌控,宇文泰多次西巡,只要来到原州,都会亲临李贤宅第看望他。

对于李贤的信任和赏识,宇文泰可以说是表现得“无所不用其极”。宇文泰掌控西魏大权,虽未称帝,却有皇帝般的生杀大权。554年,宇文泰西巡原州,特意让李贤乘坐高大华丽的车驾,并为他配备了诸侯规格的仪仗和服饰。这样的见面方式是莫大的礼遇和敬重信任,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就是一对铁哥们,也是这一年,李贤晋爵河西郡公。

不仅如此,宇文泰还把自己的亲骨肉,两个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宇文邕、宇文宪委托给李贤抚养。因避忌,他们不宜在宫中抚养。这两个孩子在李贤家里成长,6年后才回宫。长大后宇文邕当上皇帝(北周武帝),宇文宪后封为齐炀王。这种事情在谁看来都是奇闻,没有对臣子绝对的信任,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可见宇文泰对李贤信任之深,这种信任在中外历史上也是凤毛菱角,甚至是绝无仅有的。而这种殊荣恐怕也是李贤先祖李广和李陵做梦都想不到的。

宇文泰死后,他儿子宇文觉于556年十二月受魏禅,废西魏。557年正月即天工位(史称悯帝),建立北周王朝,建都长安,追尊其父宇文泰为太祖文皇帝。可怜这个宇文觉虽名义上是开国之君,其实也是个傀儡,朝政由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把持。宇文护先是废黜周悯帝,立宇文泰长子宇文毓为帝,后又将其毒死,然后又立宇文邕为帝。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宇文邕即位,是为北周武帝。

这一次宇文护可算遇到克星了,宇文邕很聪明,为避免两位兄长的命运,对宇文护极为顺从。暗地积攒力量终于找到机会铲除了宇文护,掌控了朝政。

周武帝即位后第三年,两次到原州感恩。这时李贤已调任瓜州刺史,周武帝特意让人持诏书前去瓜州慰劳李贤。赐给衣服一袭及被褥和自己所佩带的一条十三环金腰带,金装鞍勒良马一匹、杂彩500段、银钱1万。宇文邕跟他老爹宇文泰一样,对李贤宠信有加。李贤府第曾是他幼年生活的地方,多年后再次来到这里,和曾经抚养过他的李家人,再次见面一定感慨异常!

为此周武帝专门颁布一道诏令,意思是旧地重游,让我对过去岁月更加怀念。朕来到这里感到分外亲切,感谢李贤家辅导联多年,劳苦功高,朕不会忘记李家的恩惠,凡属弟兄子侄等,全部赏赐了宴席,李贤家男女老少上上下下都得到了封赏。

老当益壮,独当一面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历史上是位不错的皇帝,关心民间疾苦,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国力强盛。而且他还是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564年,北周武帝讨伐腐朽的北齐政权。可又担心大军出征,西北防御薄弱,西羌、吐谷浑会趁机袭扰。为了消除后顾之忧,确保东征的顺利,63岁的李贤开始独当一面,上任河州总管、三州七防诸军事、河州刺史,经略河西,军政生涯也达到了顶点。

李贤在河西屯垦营田,广设斥堠,随时侦查西羌和吐谷浑的动向,领兵击退西羌。西羌又联合吐谷浑觊觎北周边境。但在李贤的威名震慑下,始终不敢侵犯边塞,为边疆的安宁立下赫赫之功,周武帝特授李贤为大将军。

569年三月,李贤病逝,享年66岁。北周武帝宇文邕悲恸不已,亲自吊唁,悲切之情令文武左右为之动容。武帝追赠贤为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谥曰桓。

李贤去世后,灵枢运回原州。妻子吴辉,因抚养宇文邕兄弟有功,赐姓宇文氏,宇文泰收养为侄女。吴辉38岁时卒于原州,早李贤22年,夫妻二人同穴合葬于原州(今固原市原州区南郊深沟村)

纵观李贤一生,有胆有识,出生入死,建立赫赫功勋。杰出的才能加之上级的信任和重用,使他如鱼得水,建立了远超先祖李陵的功绩,可谓人生一大幸事。

  李陵-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李广之孙。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李陵-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李广之孙。

初为西汉将领,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

由于之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他本人也因此引起争议。他的传奇经历使得他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物件及原型。

  汉飞李广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曾俘获了一名身份为“当户”的匈奴官员,就给刚出生的长子取名为“当户”。本文通过对李广服兵役的年龄和结婚年龄以及李当户生年的考察,认为李当户生于李广俘虏匈奴当户的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卒年在元光元年至三年前134至前132,活了24~26岁。

汉朝李陵介绍

李陵,字少卿,少年时任侍中建章监。善于骑射,爱护关心他人,对部下谦让,很有好名声。武帝觉得他有李广的风度,让他带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领地二千多里,经过居延地区察地形,不见匈奴,返回。拜官骑都尉,率勇士五千人,在酒泉、张掖地区教射箭,以防备匈奴侵犯。过了几年,汉派贰师讨伐大宛,派李陵率五校兵随后。行军到边塞时,遇到贰师返回。皇上赐书李陵,李陵留下军官和士兵,与轻骑五百出敦煌,到盐水,迎接贰师还师,然后驻屯张掖。

天汉二年,贰师率三万骑出兵酒泉,在天山攻击匈奴右贤王。皇上召见李陵,想让他担任贰师的辎重运输任务。李陵在武台被召见,叩头自请说:“臣所率领的屯边士兵,都是荆楚的勇士奇材剑客,力大可扼虎,射箭能中目标,希望独立带领一队,到兰干山南去吸引单于的兵力,不让匈奴集中兵力攻击贰师。”皇上说:“哪里能拨给你人马呀!我派出了很多部队,已经没有骑兵派给你了。”李陵回答说:“无须派骑兵,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就可以开进单于王庭。”皇上认为他勇壮便答应了,于是令强弩都尉路博德率兵在途中迎接李陵军。路博德原是伏波,也耻于为李陵的后卫,上奏说:“正当秋天匈奴马肥之际,不可与之交战,臣愿留李陵到春天,同时率酒泉、张掖骑兵各五千人,一起出击东西浚稽,一定可以擒获单于。”书奏上以后,皇上大怒,怀疑李陵后悔不想出兵,而让路博德上书,便下诏对路博德说:“我想派给李陵骑兵,他说‘欲以少击众,。如今匈奴进入西河,我军应率兵奔西河,你要去钩营阻挡敌军。”又下诏对李陵说:“从九月出发,出兵遮虏鄣,到束浚稽山南龙勒水边,来回寻找匈奴,要是没有发现敌军,便从浞野侯趟破奴的旧路抵受降城休整兵士,按骑兵驿站安排休整。与路博德讲了些什么话,全都写出来上报。”于是李陵率领步兵五千从居延出发,北行三十13,到浚稽山驻扎,将所过山川I地形全部画出来,派部下骑将陈步乐上报朝廷。陈步乐被召见,陈述了李陵作为将领能得士兵效命的情况,皇上很高兴,拜陈步乐为郎。

李陵到浚稽山,与单于遭遇,足有三万骑兵包围了李陵军。李陵军队在两山之间,以大车为营。李陵带士兵出营外排列战阵,前行执戟、盾牌,后行持,下令说:“听到鼓声进击,听到钮声止步。”匈奴见汉军人少,就径直冲到营前,李陵交战相攻,千弩齐发,敌军应弦而倒。匈奴退回上山,漠军进击,杀死数千敌兵。单于大惊,召集左右步兵、骑兵八万多人攻击李陵。奎瞳且战且退,南行数E1,到达山谷中。连续交战,士兵中箭受伤,三处受伤的躺在车上,二处受伤的驾车,一处受伤的执兵器作战。李陵说:“我军士气减低衰退,鼓不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军中难道有女人吗”开始出兵时,关东群盗的妻子徙边的便随军当了士兵的妻子,深藏车中。垄陆搜出来,全部杀掉。第二天再战,斩杀敌兵三千多人。率军向东南行进,沿着旧龙城道路行军,四五天到达大泽葭苇中,匈奴从上风放火,李陵也让军中放火烧出隔离带以自救。南行到山下,单于在南山上,派他的儿子率骑兵攻击李陵。李陵军在树林中交战,又杀死敌军几千人,用连弩射单于,单于下山退走。这一天捕到俘虏,交待说:“单于讲:‘这些是汉朝的精兵,攻击不能取胜,日夜诱我南近边界,会不会有伏兵呢’各部落当户君长都说:‘单于亲自率领几万骑兵不能消灭几千人的汉兵,以后再也无法派遣入边的人了,会让汉朝更加轻视我匈奴。再到山谷中大战,还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地,不能击败,就退回来”’

苏武被困匈奴十九年,真的与匈奴女子生了一个儿子。当时苏武做为西汉的使臣,前去与匈奴交谈,结果被匈奴扣下了,这一扣就是整整十九年。匈奴扣下苏武后一直劝导他并承诺给他高官俸禄希望他能投降,可是苏武却一直很坚定,因为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

匈奴见苏武态度坚决,就决定把他放在一个非常严寒的地方,只给他一些简单的食物,希望以此来打击他的意志让他投降。可是即使再艰难,苏武的内心也没动摇过。没有办法,匈奴便把苏武发配到更偏远的地方去放羊,就这样苏武过上了和羊群日夜相处的孤独的生活。一年过后,李陵带兵和匈奴交战,结果战败被抓了,于是李陵就选择了投降还和匈奴公主在一起了。

见到自己昔日老友苏武,李陵十分感慨,于是他经常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苏武,还给他找了一个媳妇。就这样苏武和这位匈奴女子在一起了,两人日后还生下了一个孩子,苏武给他取名叫“通国”,主要是想通过这个名字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思念之情。一直到后来汉朝和匈奴和平相处,苏武才得以回家,受了这么多年的屈辱的苏武,回去后自然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唯一可惜的是他的妻儿却没能和他一起回去享受这幸福生活,直到苏武晚年时期,汉宣帝可怜苏武没有儿子,身边的大臣才说出来苏武的儿子没能回来。汉宣帝听完立刻派人带了大量钱财从匈奴手里赎回了通国,苏武终于得以和自己的儿子相见,。晚年的苏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着家人的陪伴十分幸福,而选择投降的李陵结局自然不会好,他成了汉朝百姓人人厌恶的对象。

当初苏武被匈奴人押送到北海无人区去放一群公羊,而单于则承诺苏武,什么时候公羊生下了小羊,什么时候苏武就可以回到汉朝,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单于的真实目的就是逼着苏武投降匈奴,但是苏武宁愿在苦寒之地与一群公羊生活,也不肯投降。不过公羊虽然一直没有生下小羊,但是苏武却和匈奴女子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苏通国,后来苏通国归汉,成为汉宣帝时期众多郎中的一员,也算是朝廷对苏武的特别恩典。

而苏武越是坚持不投降,单于越是想要让苏武投降,单于见好话歹话都说服不了苏武,于是将苏武扔进一个没有任何食物的大窖中,窖中很冷,而且苏武想要逃出来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苏武也没有屈服,外部恶劣的生存条件完全浇灭不了苏武内心的火热。

没有食物,他就就着雪吃毡毛,只要能活下去,苏武吃了任何能吃的东西,独自在这个大窖中生活了数天,这让单于对苏武刮目相看,但越是这样,单于越是不肯放苏武回汉。

紧接着,单于又想到了一个招数,他将苏武流放到北海苦寒之地,给了苏武一群公羊,让苏武在北海放羊,等到公羊能够生出小羊的时候,单于就放苏武回汉,这样的命令虽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苏武也不能拒绝,因为他根本就没得选,于是就到了北海放羊。

在最初的几年里,苏武只能自食其力,单于依旧不肯提供给苏武食物,因此苏武只能见到什么吃什么。什么能填饱肚子就吃什么,倒是也安然无恙的过了几年,即便生活困苦,但是苏武依旧时时刻刻拿着汉节,矢志不渝。

后来等苏武适应了北海的生活,又遇到了到北海打猎的单于弟弟于靬王,于靬王很赏识苏武,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于靬王提供给苏武食物和衣服,倒是给了苏武一个相对舒服的生活环境,有于靬王这个大腿可以抱,苏武的生活还是不错的,但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太久,三年后,于靬王去世,苏武又回到了原先的生活状态,不,比以前还要糟糕。

苏武的牛羊很快就被盗了不少,他在北海的生活更加艰难,这个时候,晚苏武一年来到匈奴地界的李陵奉命劝服苏武,也是从李陵那里,苏武知道了他被匈奴扣押之后的一些情况,比如他的妻子已经改嫁,苏家只有苏武的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当然,时过境迁,李陵来见苏武的时候,距离他离开大汉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早已是物是人非。

听到自己的妻子改嫁,苏武或许也并没有太难过,毕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回到汉朝。所以后来他在北海又娶了一个匈奴妻子,然后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在苏武的心中,他是绝对不会背叛大汉的,并且他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回到汉朝的,但是就算是在北海待一辈子,他也心甘情愿,不会投降匈奴。

或许上天也被苏武给感动了,公元前87年,当时的大汉皇帝已经是汉昭帝,即汉武帝最小的儿子刘弗陵,说起来,汉武帝去世的消息还是李陵告诉苏武的,而苏武听到后吐血,并大哭了数月。这份臣子之心也确实感人。刘弗陵继位之后,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缓和,并达成了一定的协议,匈奴这边开始放人。

后来苏武还活着的消息也被汉人查知,终于在公元前81年,苏武回到了大汉,十九年后重回故土,心中的激动自然是无与伦比的。苏武归汉的时候,并没有带上他的匈奴妻子以及儿子,即便他想带,匈奴那边也并没有立刻放人,因此大汉这边并不知道这件事。

苏武的回归是很受重视的,汉昭帝甚至让苏武拜谒汉武帝的园庙,苏武被授予典属国,钱、田、宅都赐了下来。但是也就是在苏武归汉的第二年,他的儿子苏元就因为参与一桩谋反案,然后被处死。而苏武也被牵连丢了官职。

直到汉宣帝刘病已继位,苏武重新被重视,当时的苏武已经是年近七十,被赐关内侯,成为右曹典属国。当时的苏武在汉朝已经没有了儿子,相当于是无后,汉宣帝看着年迈的苏武很是感慨,就问了身边的人:“难道苏武在匈奴多年,就没有子嗣吗?”这个时候,苏武才敢将自己在匈奴娶妻生子的事情说给汉宣帝的岳父平恩侯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7292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