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真的是婚姻的照妖镜吗

彩礼,真的是婚姻的照妖镜吗,第1张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准备在今年结婚的朋友将婚礼推到了下半年。而提到结婚,总有一个话题绕不开,那就是彩礼

彩礼,似乎成了婚姻的照妖镜,而“要多少彩礼合适”成了一道难题。

“谈钱死”是很多爱情的难题,建工社微课程见过很多情侣,学生时代就是恋人,参加工作后,两人准备结婚。

可是谈婚论嫁却演变成了一场谈判,因为彩礼钱,两家人迟迟达不成“协议”。

为什么在恋爱婚姻自由已是主流的情况下,彩礼在婚姻中依然占据这么高的地位呢?

在建工社微课程看来,彩礼本身并不是问题,使彩礼成为问题的,是很多家庭、地区对于彩礼标准的理解不同。

近日,腾讯新闻谷雨数据发布了《2020年国人彩礼调查》,整理了1846份有关彩礼的答案。

在公布的数据中,对于“最合理的彩礼礼金”这一问题,男女回答的差异十分明显。

609%的女性看重彩礼金额多少,但只有15%的男性看重金额;男性最倾向合理的礼金金额是1-5万,女性则最倾向5-10万。

而在对于彩礼这一传统习俗的态度上,近一半男性认为彩礼是一种应该摒弃的陋习,是男方家庭单独背负的压力;超过六成女性则认为彩礼是男方诚意的体现。

其实对于彩礼的多少,从来没有明确的标准。像上面小孙碰到的问题,原因在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婚礼推迟,最后女方父母改口提高彩礼标准。

很可能她父母并不是只想单纯提高彩礼标准,可能更多的在于看到你上半年工作不太稳定,从而担心今后你俩在一起的生活状态。

建工社微课程之前看到过一句比较有趣的话:彩礼其实是婚姻对女性的“前置补偿”,因为社会分工不同,在婚姻中男女双方的作用也不相同。

女方在嫁入男方家里之后,要承担很多:牺牲自由,面对婚姻后的生活琐事、生小孩时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彩礼作为婚姻仪式的一部分无可厚非,毕竟这是流传了近千年的习俗。抛开以前不说,就近几十年而言,彩礼确实呈现上升趋势:

50年代:“四个一工程”,一张床、一只热水瓶、一个脸盆、一个痰盂就能娶到媳妇。

60年代,讲究“三十六条腿儿”,一个衣橱、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四把椅子、一张床就是一个家。

70年代,“三转一响”是检验爱情的标准,“三转”包括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一响”则是收音机。

80年代,结婚的标配就是“四大件”,爱是冰箱、电视、洗衣机、录音机的轰鸣与平凡。

90年代,“新四大件”空调、彩电、洗衣机、冰箱便是一个家最理想的模样。

在建工社微课程看来,无论是70年代的“三转一响”、80年代的“四大件儿”、还是如今的“N金”,我们都不必过度视彩礼为洪水猛兽。

因为标准在提高的前提是,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提高。虽然如今彩礼的差异矛盾,有很大一部分是处于攀比心理使然。

但从建工社微课程这些年接触的身边很多人来看,大多时候彩礼还是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在此建工社微课程建议小孙,一方面还是要积极跟女友及其父母保持沟通,另一方面也要打消她们顾虑,更多表现出责任心和上进心。

结婚后,80%的吵架问题都是由钱导致的,用钱就能解决,剩下19%得加钱,还有1%是两人闲得蛋疼,单独看对方不顺眼。

所以,努力赚钱才能让婚姻通往自由之路。努力挣钱,也不是说说而已,除了按部就班的工作,也更需要我们好好提升自己。

结语

如果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那么婚姻或许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意义。彩礼是古往今来中国各地的风俗,归根结底本意还是为了家庭更加幸福和谐。

每个人生来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庭,但如果步入婚姻,就要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脱离原生家庭。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承担很多的责任。

在此,建工社微课程也希望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同时,也希望每个人,能够真正肩负起作为一个成年人该承担的责任。人生就是一个学习提升的过程,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我们去拼一次。

婚前买三件婚是我们自古以来延续的婚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婚姻三件套具体是什么意思,婚姻三件套有什么变化。

三件结婚礼服

1结婚三件套是整个婚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表着婚姻的真诚和父母对夫妻双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般是指夫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也是所有彩礼和嫁妆中最值钱的三样物品。

2婚姻的三大件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的经济条件开始改善,婚姻三大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而且每个城市的风土人情,每个家庭的需求都不一样,所以三款婚纱的内容也不一样。

3如今,婚姻最常见的三样东西是指房子、车子和车票。在如今的生活中,房、车、票已经成为每个人衡量一个家庭的重要标准。有了这三样东西,娶老婆自然就容易多了。尤其是房子,如果连婚房都没有,那婚姻只能再谈。

婚姻三大件的变化

150年代三件大事:吹喇叭,坐回轿子,撒糖。

50年代的婚姻,大多是大家介绍的。两个素未谋面的人结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吹喇叭,看着新娘坐轿子进门,撒点喜糖,三件婚事就这么完成了。

260年代三大件:36腿或72腿。

60年代结婚,要有36、72条腿,大多是36条腿,大概就是一张床,一个厨师,一个抽屉柜,一个床头柜,一张桌子,四把椅子。根据自己的需求,36条腿的家具就够了。

370年代三大件:三转一环。

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发生,很多家庭的条件都在好转。当时最流行的结婚必需品是三转一环,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上海牌手表,蜜蜂牌缝纫机和永久牌自行车。这样的婚礼才是最好的档次。

480年代三大件:冰箱、电视、洗衣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三转一环,开始走向电器。三件结婚礼物也变成了冰箱、电视和洗衣机。有这三项的家庭也是相当体面的。

90年代三大项:电脑、空调、摩托车。

到了90年代,结婚三大项变成了电脑、空调、摩托车,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也会买录像机。

621世纪三大件:房、车、票。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衡量家庭条件的三项大部分逐渐变成了房、车、票。这三项似乎已经成为婚姻的必需品。

一、结婚三大件

1、结婚三大件是整个婚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代表着对婚姻的诚意与父母对新人美好生活的期许。一般是指夫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也是所有彩礼和嫁妆中最值钱的三件物品。

2、对于结婚三大件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统一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的经济条件也开始好转,结婚三大件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并且每个城市的习俗不同、每个家庭的需求不同,结婚三大件的内容也就各不相同了。

3、如今最常见的结婚三大件是指房子、车子、票子、在当今生活,房子、车子、票子成了大家衡量一个家庭的重要标准,有了这三样,娶老婆自然简单得多。特别是房子,如果连一套婚房都没有,那结婚的事宜就只能再商议了。

二、结婚三大件的变化

1、50年代三大件:吹喇叭、坐回轿、撒把糖

50年代的婚姻大多是大家介绍而成,两个素未谋面的人结婚,亲朋好友凑到一起,吹响喇叭,看新娘坐着轿子过门,再撒点喜糖,也就完成了结婚三大件。

2、60年代三大件:36条腿或72条腿

60年代结婚要凑够“36条腿”或“72条腿”,大多以“36条腿”为主,大概是指床、大厨、五斗橱、床头柜、桌子各一件,椅子四把。根据自家需求,凑够“36条腿”的家具就行了。

3、70年代三大件:三转一响

70年代刚好改革开放,很多家庭的条件也渐好,当时最流行的结婚必备物品为“三转一响”,分别为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更为讲究的是要“上海”牌的手表、“蜜蜂”牌的缝纫机、“永久”牌的自行车,这样的婚礼才是上档次。

4、80年代三大件:冰箱、电视、洗衣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已经不再满足三转一响,开始向电器迈进,结婚三大件也随之变成了冰箱、电视、洗衣机。拥有这三件物品的家庭也是挺有面子的。

5、90年代三大件:电脑、空调、摩托车

到了90年代,结婚三大件变成了电脑、空调、摩托车,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还会购买录像机。

6、21世纪三大件:房子、车子、票子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多数衡量家庭条件的三大件逐渐变为房子、车子、票子,这三件物品似乎已经成了结婚必备。

十年代结婚四大件,36条腿,四大件有电视机,录音机,缝纫机,自行车36条,是家具床,五斗橱梳妆台沙发四个凳子,然后是60年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暖水瓶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卡带式录音机8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彩色遥控电视机名牌手表,90年代面包车背投彩电,对于老一辈的意思是一定要要孩子的男人,也想有自己的孩子,即使他说不在乎,但是年纪大了,就在乎了,试问一辈子没有孩子的婚姻,能否继续下去,其实有很多办法的,去医院看看是什么原因?能不能治也可以领养一个小不点?或者给你老公找个**妈妈,就看你能否接受,你要想好了,一旦结婚时间长了,他还会不在乎吗?

60、70年代“四大件”,也叫“三转一响”。三转是指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是指收音机。

80年代“四大件”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

90年代“四大件”是在80年代基础上稍微有点调整: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

现在不存在什么四大件了~~还是很有争议的

传统的服装。60年代爷爷奶奶结婚都穿传统的服装衣服,结婚的时候穿的衣服是女方,就是穿那种红袄红裤,然后头上戴着红色的花的那种衣服,男士就穿蓝色的那种中山装,就是比较干干净净的,自己新做的中山装,就是当时的结婚的时候的穿戴。

       不知不觉卖肾买苹果已然成为了流行词汇,代表着新时代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70年代,有人会为了一块手表吃屎!

        那个年代如果一个人拥有“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是可以娶媳妇的,有一个工人经过几年的省吃俭用终于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在生产队使劲显摆,说除非当着我面吃屎外什么都不换。结果没想到真的有个人为了得到这块能娶媳妇的手表吃了,指着他那块手表就要,结果可想而知,俩人都不放弃这块手表打起来了

       可能这事放到现在特别荒唐,但就像现在的人为了买苹果卖肾一样,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

        在匆匆那年光影追溯的旅途中,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些作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结婚“三大件”,去真切感受时代的变迁。

        50年代结婚三大件:吹响唢呐、坐回轿、撒把糖

 在50年代,结婚就是早知道名字而未谋面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然后吹响唢呐、坐回轿、撒把糖,亲戚街坊四邻凑到一起热闹一下就算结婚。所以在那个时候,吹响唢呐、坐回花轿、撒把糖就是结婚必不可少的“三大件”事。

       60年代结婚三大件:36条腿或72条腿

       到了60年代,结婚开始有点讲究,得凑够“36条腿”或“72条腿”,不过绝大部分都是以36条腿为主。36条腿”大约是指床、大橱、五斗橱、夜壶箱(床头柜)、桌子各一件,椅子四把。另有一说是床、大橱、五斗橱、写字台、桌子各一件、椅子四把。不管怎样,加在一块是36条“腿”就行。

        70年代结婚三大件:三转一响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有了消费的欲望。家境不错的人家结婚时开始准备“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另外,算上收音机,合成“三转一响”。手表要“上海”牌,缝纫机要“蜜蜂”牌、“西湖”牌,自行车要“飞鸽”牌、“永久”牌。这样的结婚在当时那叫一个上档次。

      自行车——那时候年轻人耍帅的“工具”。

        80年代结婚三大件: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

 随着收入的增加,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这些曾经让一代人为拥有它们就倍感骄傲的“三大件”早已变得不再稀奇,人们开始向电器化迈进,追求的“三大件”演变成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即便冰箱只是单门的,洗衣机是单缸的,电视机是黑白的,人们的生活也是比蜜甜!

       90年代结婚三大件:电脑、空调、摩托车

 到了90年代,“三大件”则变成了电脑、空调、摩托车。特别是空调,因为制冷制热好的缘故成为不少新婚人群的首选。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会自动把录像机也加入三大件中,这也是除了三大件外显示家境富裕的重要参考标准,超有面子滴。

         这些曾经在我们的世界里所出现过的“老三件”,永远是我们无法遗忘的时代记忆。匆匆那年的结婚“三大件”事,是那个年代成家记忆的完美佐证!

  看了那个年代老三件,仿佛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青葱、简单、朴实的年代。下面再来翻一翻过去那些珍贵的回忆篇章。

        还记得,那时候街上还没汽车,大家都是骑自行车上班、上学。

        还记得,那时才出现了小型公交。

        还记得,公共图书馆和现在长得差不多,能看得出来人们都在认真地看书、学习。

      还记得,80年代,爱开始流行烫发,爱美的女人们纷纷剪掉了长辫子,顶着大波浪卷儿走在大街上的,就是现在的潮女~

        还记得,那时一盒雪花霜就是一个女人所有的化妆品,所以大街上的美女都是可以称得上是纯素颜。

        还记得,那时候男女处对象,互相写信,通常都是半个多月都才收到,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从前车水马龙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还记得,那个时候,教室灰暗又破旧,大家都背着手挺直腰板听课,老师一问谁要回答问题,小手肯定举得高高的。

        还记得,老师罚抄英语单词,一罚就是几十遍,偷懒的小孩儿们都这么干过,哈哈,聪明!机智!

        还记得,当时还有算盘课,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不知道的是有几十万的生意呢。有些男孩会用算盘当滑板,太调皮了!

        还记得,那个时代的录音机和磁带也都是满满的回忆,评书三国演义、岳飞传不停地听,还有红及大江南北的香港歌曲。

        还记得,跳房子,我们一人玩一次哈!

        还记得,那个时候不讨厌周一,讨厌的是每个周二下午回家,不能准时看白娘子传奇!

        还记得,那时候的新书一发,就小心翼翼的包上书皮。

        还记得,那时候,人都比较勤快,割麦子、晒地瓜、捆玉米棒子根本不觉得累。

       还记得这些回不去的时光吗?

       那些日子已然变成了我们心底最值得怀念的时光。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70年代人们喜欢手表、缝纫机、自行车,80年代人们喜欢冰箱、电视、洗衣机,90年代人们喜欢摩托车、电脑、空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7397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