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事物,叫:吃不完兜着走。
以前(改革开放以前包括旧中国)人们请客吃饭是中规中矩的。
请人吃酒席之人必须要向人家发出邀请帖,帖子上写明请客人的姓名,请客人赴宴的事由,请客人赴宴的时间,地点。最后还要写上:“恭侯大驾光临”字样,以表邀请人的恭敬。
赴宴人,接到邀请赴宴秉帖之后(是主人家亲自送达的),不但要准备好礼物,而且还要准备好各种穿戴。
宴席,宴席上最讲究的是位置,客人,陪客都要分主次,各人有各人的位置,如果一乱就要闹大笑话。
就位后主陪要按顺序敬酒,酒过两巡才发筷子,这时才开始在主陪相让下动筷子吃菜,宴席是很规距,主客之间是很客气的,
水席如果开始上热菜,是要把大部分凉菜撤下去的,然后上一个热菜,撤下去一个以前上的已经吃过的热菜,这样桌子上的菜品很少,主客只是享用,没有人想着要打包,因为那样是很丢人现眼的事情。谁也不想在那种场合出丑。
现在已经没有规矩了,很多宴席岀现了壮观的抢菜大战,菜上来还没有吃就被抢走,现在的人已经没有了羞耻心。
以前主人家的剩菜折在一起,给左邻右舍送一些。
一是有意思。塑料袋在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使用,只是用部分商品包装。真正在农村大量使用是九十年代以后。
二是不准确。九十年代以前农村红白喜菜品不是跟丰富,没有打包这一说法,既使有剩菜也是由主人家来分配给亲友。当时,都是用搪瓷盆装着送过去的。
正确的说法应当是红事白事,红事是喜事,白事是丧事,而不是红白喜事!
不说白事,就说红事吧,就在过去,别说没有塑料袋,就是有塑料袋,农村办红事也是用不上塑料袋的,因为,在过去农村的红事,没有吃不完的食物,所有的食物,都会一扫而光的,农村过去的生活,是很困难的,在我们东北老家的农村,办喜事的宴席,有两种标准,一个是六顶六,一个是八顶八,六顶六就是六个盘子的菜加上六个碗的菜,八顶八就是八个盘子的菜加上八个碗的菜。
那个时候的碗不是农村用常用的大碗,而是农村常用的中碗,那个时候的盘子是一种比较浅的盘子,因此碗与盘子中的菜也不是很多的,而那个时候宴席的菜基本上也是没有肉的,一张桌子坐10个人,当一碗菜或者一盘子菜上桌之后,每个人一大筷头子就会夹光了的,甚至有的人还没等伸筷子,碗或盘子就没有菜了,也就是说,这十二个菜或者这十六个菜上完之后,所有的碗或盘子都是吃的光光的,连吃都没吃饱,哪里还没吃不完的食物呀!
更有甚者,当时还有“搂席”的,所谓搂席,就是一碗菜或者一盘菜上来之后,还没等大家都夹完之后,搂席者端起碗或者盘子里的剩下的菜,啪的一下扣在自己的饭碗里,这样恶劣的搂席行为,也会影响别人的情绪,既然你能搂席,别人也就跟着搂席了,这样做,也是因为农村太穷太困难了,就是这样的情况,连吃都不够吃,哪还有吃不完的菜呀!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塑料袋发明之前,农村红白喜事差不多了都吃完,即使吃不完剩的也不多,大都由主家收回,有的自己留着慢慢吃,有的则用盆子端着送给亲戚邻居。
在我们这里,七十年代以前不但没有塑料袋子,甚至于连多余的玻璃瓶子也没有,只有极其有限的洋瓷盆。
过去农村办红白喜事,大多属于四碟凉菜加八碗饭。四碟凉菜都是农家自产,八碗饭是豆腐、猪肉、丸子、鸡肉苫碗面,底下用萝卜、白菜之类垫底,每样两碗共八碗。另外,中间置一碗豆芽之类的公菜。
四碟凉菜,供喝酒用。主人,劳客轮番敬酒,客人边吃边喝。
八碗饭同时上桌,敬酒算是结束。上席动筷子,其他人才能动筷子。上席筷子夹到哪一碗,其他人的筷子便跟着夹到哪一碗,吃完一碗便再动另一碗,连碗里的汤也要轮转着喝干。
吃完八碗饭,大家各自泡一碗馒头(俗称蒸馍馍)或花卷(只有喝满月酒才有花卷)才离开。
这就是以前我们这里的宴席。那时间,大家生活都困难,一桌席吃得干干净净,哪有打包的。
现在物质丰富,一桌宴席对半剩下了,根本吃不完。虽然有塑料袋,人们也没有打包的习惯,全浪费掉了,真可惜。
这个问题问的有意思,以前没有塑料袋时,农村红白喜事,吃不完食物用啥袋子打包,那时物质不丰富,生活水平低,红白喜事主家都是要本队或附近的厨师开个菜单,买的时候一般都是算几遍,大多的蔬菜都是自给自足,办红白喜事时,有些桌子上菜供不住客人吃,所以餐桌上剩菜一般较少,即使有剩菜,一般都是主人家收起来慢慢吃,有菜送给周围邻居的话,都是用大碗或瓷盆端给别人的。
在塑料装没发明以前,无论农村或城市都用的定是环保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是:青桐树叶、荷叶、麻纸、黑棉纸、白棉纸等。用的最普遍最多的要数荷叶了,家庭蒸馍头用它垫笼底。小吃店、卤菜店都是用干荷叶来包食物,干货店和茶叶店是用麻纸,麻纸就是人们常说的牛皮纸。黑、白棉纸多是中药店用来包药。农村没有荷叶的地区用青桐叶子的较多!
直到现在,我自己清楚的记着,七十年代,我二姑的儿子结婚娶媳妇,我父亲安排我们姐兄三人,去十五里以外的二姑家达礼,而那时的礼金,还特别少,只二三块钱而以,婚礼上席的那天中午,一个小桌子,座着六个大人小孩,席面是八个热莱,当天,第一碗上的就是一碗红烧猪肉大方块,而且是一人一块,当时看见这红烧肉,把我馋的,一大口肥猪肉下肚,彻底饱和了我们裕望,在往后,上啥肉我也吃不进去了!而到了当天的下半夜,饿的我十分难受,但二姑家只有凉拌豆芽了,时至今日,我都想起来难过!
至于那时的打包一说,根本不可能发生,即便有老太太想给家人稍一口,也的用手捐包好,更别提塑料袋子了,而且,那时我就没见过个塑料袋!
90年代以前,人们副食还比较缺乏,农村红白喜事,成人桌还好点,多少讲点矜持,只要有儿童父母的桌子,上桌的菜基本都是秒光。
农村办事,桌子都是挨家挨户去借的,每桌八个人,不然不上菜。菜还没有上来,都把勺子筷子拿在手里,像马上要去战场杀敌。端托盘的有时在半道,就会撕一个鸡腿放到嘴里!
菜只要一上桌子,大家都抢起来,没有半点礼仪和谦让。我小时候脸皮薄,总是不给别人抢,碰到桌子上的烧鸡、红烧肉等,总是一口没弄到嘴里,剩余的连骨头就不见了。旁门邻居还讽刺我,说我上学上傻了,连饭都不会吃!
但如果主家比较讲究,还不差钱,上桌的碗啊、碟啊的菜量再大些,成年男人桌以喝酒为主,也会剩些菜。还有的计划50桌,由于天气下大雨,备的菜没用完,这都会剩下。
家里有老人,行动又不便,主家也会主动让客人把后厨剩余的红烧肉什么的,给打包带走。当时带汤带油的主要用碗,不带油水的用报纸或牛皮纸卷着、包着带走。
那个时候,人心都很纯净,参与红白喜事,就为吃一顿好的,改善一下生活,解解馋,基本没有打包的,也没有打包的习惯。
酒足饭饱客人离席,会专门对桌子上的剩饭进行分类用桶盛放,等到事儿办完,主家会用盆或碗,根据亲情远近,分别将剩菜送给亲戚邻居。
虽然桌子上也没剩啥硬菜,那个菜味道还是特别的,家家吃得还是比较香。按关系该送的,如果没给送剩菜,邻居也会生气,认为看不起人!收到剩菜的,都会对主家恭维一番,如“你们这次花不少钱吧,你看客人都说,您家菜味真好,量还大,客人桌桌都没吃完!你看前一段那谁谁办事,盘子到桌子上啥都没剩,客都吃不饱!”主家这时也会谦虚一下,“这次花的钱多,谁谁亲戚,都没计划,结果来了好几桌,又连夜去集上买菜,哎,也怪热闹!大家都高兴就好!”
一句话,那时候物资匮乏,大部分农村还处于贫困阶段,平时肚子里就没有啥油水,红白喜事酒席上,也剩不了啥东西。加上农村人都很淳朴,酒席结束后,即便有剩余,也没有主动打包的概念。
我第一次见到塑料,印象最深的就是县产碳氨化肥袋子,有黑色、绿色等。平时用得最多的,就是塑料网兜,平时上学带着馍馍,每顿饭大家都用网兜将馍馍放到伙房的馍笼里,大火蒸热,再拿回吃。
偶尔也会看到有人在街上大摇大摆地提着塑料袋盛东西,招摇过市,一副得意洋洋的显摆模。
我经常在外地施工,老家农村具体啥时兴起用塑料袋打包真说不准,但10多年前,参加一个包工老板邻居的儿子结婚喜宴,席后,老板邻居拿出一打食品袋,挨桌子发;每个桌子上大鱼大肉也确实剩下不少,“桌子剩的菜大家能带走就带走,不然,一会儿就扔了,扔了就可惜了!”
这件事让我眼前一亮,我觉得这个邻居做得不错,是个有心人,连剩菜打包都给客人准备好了食品袋,确实比较人性化,还节约。
2000年以来,食品袋已大量使用,生活中离开了食品袋就好像无法生活。也自从那个老板办事以后,村里其它红白喜事,主家也都准备了食品袋,毕竟大家生活也都好了,宴席的档次,从量、质等各方面仍在相互攀比提高,桌子上的浪费也越来越严重。
随着环保政策收紧,由于塑料难以降解,相关部门还要继续发布最严禁塑令,人们的生活中将逐渐减少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量,保护生存环境。
过去农村红白喜事吃不完的食物不用打包,主家会让帮忙人员将食物分类集中盛入桶内。如果是喜事剩饭剩菜,除自己亲属外,再分给邻居有老人的人家。如果是白事呢,可由两人抬桶,一人掌勺,排门挨户分剩菜,谓之杂菜汤,这是在当时生活困难时期,如果是现在,鉴于个人卫生缘故,多数人是不愿吃杂菜汤的。
时代在进步,结婚组曲也在不断变奏。人们对结婚模式的选择,既间接体现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与价值观的选择,同时也体现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变迁。所谓结婚“三大件”,就是结婚必需品,各个年代结婚必需品都在不断变迁!而结婚“三大件”在变迁中演绎了各个时代的时尚风潮。
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70年代末期,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人们有了消费的欲望。要结婚就要购齐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当时我们结婚就特别简单。”1978年结婚的武先生说。据介绍,当时家境不错的人家结婚时开始需要“三大件”做条件了,那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武先生还记得当时“三大件”的价格:上海全钢手表125元,是当时托人在供销社要的票才买到的。永久牌自行车150元左右,上海牌缝纫机100余元。刚结婚时根本没有房子,都是各住各的家,一周能见几回。后来好长时间,才从单位争取到一间9平方米的平房,虽然才巴掌大,可总算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家,所以还挺知足。
80年代:冰箱、彩电、洗衣机
说起“三大件”,中老年朋友可能都会想起那段已经流逝的岁月。今年48岁的严女士提起当年的“三大件”,记忆深刻而又似乎格外久远:我们结婚是改革开放初期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收入的明显增加,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这些曾经让一代人为拥有他们而倍感骄傲的三大件早已变得不再稀奇。在家庭建设上,开始向电气化迈进,追求的“三大件”又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当时为了凑足“三大件”,老公戒了烟、戒了酒,省吃俭用一个“五年计划”才攒了点钱,圆了这“三大件”的梦。
90年代:空调、音响、录像机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庭建设又向新的现代化目标迈进,大件又变成了空调、音响、录像机。从事财务工作的孙先生是1993年结的婚,他告诉记者:“当时主要的电器就是空调、音响、录像机,有个爱华的音响,大概是三四千块钱,空调也是进口的,当时五千块钱,至于录像机现在已经淘汰了,牌子也记不得了,当时大部分结婚就是这些东西。当时婚房大多还是单位分房。男方准备些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一些首饰,房子搞个简单装修,外加‘三大件’,就算是豪华迎娶了。”
21世纪:房子、车子、票子
跨入21世纪,进入高科技发展的新时代,家庭消费也随之向科技化迈进。要说现在的三大件,得数那“房子、车子、票子”了。尤其是房子,更是三大件里的重中之重!没有一套像样的婚房,结婚日期就得推一推了。结婚三大件的转变,直接反映出人们兜里的钱越来越多了,消费也越来越超前。现在年轻人的“三大件”选择可谓不一而足,量力而行的合理消费,注重如何让自己的婚姻更美满,这才是现在年轻人最明智、最时尚的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