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的婚俗简介

婚俗的婚俗简介,第1张

在中国,各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其中婚嫁风俗最能代表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旧时(明清时代),大户人家的婚礼甚为讲究,所谓行“六礼”方可完婚,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

纳采——也叫行聘,是婚礼中的首礼。男方具求婚礼品,送到女家,请求采择。在此之前,已由媒人撮合好了,只是行个程序,算是正式求婚。

问名——男方具庚柬帖,写上姓名、出生年、月、日、时,送到女家。女方复以姓名、出生年、月、日、时的“回柬”。此谓问名。

纳吉——为正式订婚礼仪。问名之后,以双方的庚,》算合宜,定下吉日,男方备定婚礼品送往女家,算作婚姻已定。

纳征——即纳聘之意,定婚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双方年龄、时机合宜成婚。男方便具礼品,到女方家告知,准备聘娶了。

请期——纳征后,女方没意见,男方选定吉日,写一迎亲帖,写明迎亲日、时,请求女方答应。女方回帖同意,即可进行最后一礼。

迎亲——即成婚礼。这天,男方到女家迎新娘过门,行交拜合卺礼。

旧时“问名”的“庚柬”(亦称“庚帖”),即八字帖,是用一小张红纸。对折成大信封的样子。封皮上写“庚函”二字。

迎亲帖,也是写在一张红纸上。

结婚的年龄一般在“至20岁之间。富家多为小女婿(10至16岁)娶大媳妇。旧时大户人家讲门当户对,经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方可成婚。 原版的古俗婚俗雷山苗族婚姻有其独特的形式和风俗。虽然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但嫁娶方式还保留古俗。民族习俗,乡土风情依然非常浓厚。通常把苗族婚俗分为以下六种:

1、传统婚姻。这是由父母做主的婚姻。

2、鸡眼婚姻。这是居住在桥港、掌批、桃江等地苗族的婚俗、青年男女长大成人后,媒说定亲。

3、还娘头婚姻。这是姑表妹嫁给舅表兄即血表兄妹婚姻。

4、偷亲。经自由恋爱而造就的。

5、古俗婚姻。这是新时代常见的婚礼现象。

6、半路酒。这是苗族婚俗中的另一种形式。 一般人家婚礼。定婚之前,双方先打听对方的门户,包括门第、门风、狐臭、性病,认为门第相当,由媒人从中撮合。待男女双方家人同意后,媒人即取女方庚帖,详载女之生年、月、日、时辰,送到男家。男家请算命先生或私塾先生,按男女八字算吉利否,属相相合否,俗称“合婚”。合婚妥,报知女家。定婚前还有“相女婿”和“相媳妇”之说。在换庚帖后,男家备酒席,请媒人陪女家父母、亲戚来家相亲。席间未来的女婿出来拜见。逾数日,女家备酒席,请男家到女家相亲,席间未婚媳妇出来拜见。双方相亲后,没意见,男家送定婚礼到女家,女方盛情款待。至此,正式定婚。

男家欲完婚,就请“先生”(乡村中搞卜星、占卜类的人)看“好”(即看日子),选定吉日,写在一片红纸上,买两包点心,请媒人给女家送去,并与女方父母商量“行礼”之事。取得女方同意,就写下行礼日期。有人把行礼也叫“周札”,大约指周代传下来的礼仪。

男家还是拿两架食盒,里面彩礼大体和许口时一样,不过多为结婚时女方所用的衣物,数量、质量比许口时更多更好。

行礼这天,若女家是“咬嘴人”,就会挑剔礼品多少、好坏,甚至吹毛求疵,这时香不能烧,炮不能放。媒人若能说通女家则罢了,若是悬殊大,媒人只得专程回男家说知,男家如慨然接受,答应增加礼品,女家也就罢了。如男家吝啬,不答应,媒人得做双方的工作。说不好,男家食盒当天不能回,有的在女家停放三、五天之久。为争彩礼,出现纠葛。

一般情况,女家在行礼这天,设丰盛的宴席(八八席——八盘八碗),款待媒人。来客多为女家舅父、姑父等。女方亲属来时,有的送首饰、衣物等,名曰“添箱”。

女家接受完婚的日子后,男家即开始筹办婚事应有之事:定唢呐班、定花轿、定总管、厨师、备食品等。

迎亲这天最红火

男家大体分两套人马:一为招待宾客的一班人,有司帐、司厨、下菜、拾馍、保管、招待、抹桌、洗碗等二三十人,统由总管安排,事先贴出执事名单,各司其职。一是迎亲的一班人。卢氏选迎客比较讲究,有“姑不迎,姨不送,圪撩妗子往前蹦”之说。一太早,先去女家数人,将陪嫁妆奁抬回,俗称“抬箱”。之后,这班人陪新郎迎姑,新郎骑马或坐轿(其中一空轿为新娘备用),前后两个“引亲”人,后边两个“娶姑”的(为年青妇女),俗称“压头面”。起行时,爆竹震天,锣鼓齐鸣,唢呐班在前,打锣的,牵马的、扛雁牌的、夹拜匣(内放请柬)的,簇拥着花轿,前呼后拥,浩浩蔼蔼来到女家。新郎和压头面被迎进客屋,端上十碗菜肴款待,开始动筷前,由引亲拿两个馍,掏出馍瓤,夹一些肉莱,两个馍合到一块用红布包上,红绳绑住,要亲人拿回,准备新婚夫妇入洞房后吃。

新郎饭后由引亲人陪伴到女方祖先灵牌前进香

引亲人先给新郎披红、插花(帽插金花),新郎向灵牌作揖下跪,奠酒三盅。然后由牵马人引新郎到院内,给女方父母、长辈行跪拜礼,礼毕回客房。此时,乐人吹打起来,新娘子头戴凤冠、蒙红头纱、着红色绸袄,绿色绸裤,腰系绛红或粉红缎裙,脚穿花缎绣花鞋,双手捧一镜(俗称照妖镜),亲哥或弟弟,将其抱人轿内。有的乡村是由至亲挽扶人轿。三声炮响,即请新郎上马,花轿抬起,所有迎娶人等按顺序排列回归。男方夹拜匣者,得扛女方陪之衣架,上搭门帘、毛巾之类;还有一人提油灯、水壶。女家有两个送姑骑马,其他送亲人护轿同行。在路上遇丧仗队或新坟,要以红毡盖轿顶。遇路边井台,则以红毡盖井。进男家村时,三声炮响。新娘花轿未落地,一人点燃鞭炮,绕轿一周,之后落轿,由娘家送亲人挽新娘进院。一路上红毡铺地,男家人一人持五谷篮(内有草节、枣、核桃等)随新娘边撒边走。俗称撒五谷,进富门,又称撤盖头。没有红毡的村子,用红马褥两个,轮换向前方。新娘子进房,坐床上面向喜神(墙角)。接着开筵款待来客。

待客毕

新夫妇出房,同立天地桌前,三声炮响,乐人奏乐。唱札人(司仪)始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三拜亲属来宾;按辈份大小,依次拜揖(亲戚都给拜札钱)。拜罢天地,新夫妇进房吃合喜面,饮交杯酒。然后,同龄人聚集喜闹,俗称“闹房”。同时间,男女双方亲家(亲翁),(或双方叔伯)到堂屋行换帖礼,女方是递陪嫁妆奁红喜帖,男方递领谢帖。换帖毕,双方送客,以辈份行作揖礼,表示感谢。客走后,男女两家亲人,再次入席饮宴,之后,女家人回归。·

新婚夜闹房

新婚夜闹房时,青年及小孩们,挤满新房,地下炕上都是人。有的叫新夫妇说绕口令,有的叫两人推小车,有的叫两人“过天桥”……诙谐逗闹,也有恶作剧的。

陕县、渑池结婚第二天,女方哥嫂到婿家去“梳头”,第三天夫妻双方去认亲。多数县是婚后第三天,女家来人接女“回门”。次天送回男家。也有第二天回门,第三天还男家。

小年一过,春节的脚步就更近了。随着天,天刚微明,他就到恋丹花园,花还没有开放。花株丛中有个女郎站在那里,后面跟了个老太婆,象是女仆人,可穿戴挺讲究。常大用以为这是大户人家的宅眷到这里来游玩赏花的。心想,我性急,这么早就来看花,没想到还有比我更早的。他见有人在这里,而花还没开,就掉转头回到自己的寓所。天快黑的时候,常大用又到杠丹花园里去,见那位女郎和那位老人已先在那里了,他又悄悄地回避了。这样,连又遇到过好几次。这次,常大用留心看了看那女郎,她穿的衣服十分华丽,衣服的式样也不般,似乎皇宫中也没有这样的。他想,般大户人家的女郎,也没有这样穿着打扮的。他猜想了半天,也没猜出女郎的身世,他心里暗暗说:"这定是个仙女,人间哪里会有这么漂亮的女郎?"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的出现,贺年片、贺年卡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可要是在古代,人们似乎就没有这么轻松了。

古时,有点身份的人在春节时都会用类似现在贺年片的“拜年帖”相互问候。而且,送“拜年帖”是个很郑重的事儿,因此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慎重。

唐代科举促生“拜年帖”

古时,“拜年帖”主要在文人雅士、官府僚吏乃至朝堂君臣中使用,是社会上层、名流人士春节期间交往的专用品。

“拜年帖”的出现,根据现有的记载应该在唐代。当时春节已经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拜年活动不但普及到民间,也逐渐“程序化”、“仪式化”了。

随着纸张的普及,“文房四宝”成为上流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广泛使用的日常用品,这些都为“拜年帖”的流行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唐代科举制度鼎盛,支撑其运作的关键环节就是“门生”制度。各地举子进京赶考,官方不设“资格审查”,但你得拜访名人,投身某个老师的门下做门生,从而获得推荐,才能打着老师的旗号去考试。这个时候就需要用“门帖”了,谓之为“门状”。

其间往来,尤其是录取放榜之后,必须上门拜谢,随之,专用的“拜帖”产生。而春节表达心意的“门状”,无疑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拜年帖”了。

“拜年帖”在宋朝十分盛行

根据文字记载,“拜年帖”的盛行在大宋王朝,地点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东京汴梁(现在的河南开封)。

催生“拜年帖”广泛使用的直接原因,除了显示身份、联络感情之外,还因为当时的人们越来越懒,疏于往来走动和面对面交流。

当时的汴梁归为大宋首都,文人云集,官员众多,是上层人物聚集的地方,需要走动拜年的人实在太多,于是,人们开始考虑几个问题:一是时当日晚,两位将军各取披挂穿戴整齐,金盔银甲,威风凛凛,持剑举斧在宫门外把守。夜间,竟再无半点响动,唐王因此安寝无事。间不够用,不该拜的拜了,那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应该拜的没去拜,那问题就大了;二是见人磕头实在太累,就是作揖也会胳膊酸疼,不磕头不作揖又不够礼貌。怎么办呢?就这样,专门拜年的帖子出现了。

宋代人周辉曾《清波杂志》中说:“宋东主的女婿也读过些书,当然难不住他,他也念起来:"字同头大丈夫,字同边姐妹姑,不是大丈夫,哪里有姐妹姑乾隆听罢,暗暗称奇。想起昨晚上刘国耀的"紫微星离位"之说,感到自己在夜店确确实实是遇到了高人、奇人!只是不知道这个刘国耀有什么来历。两位知县,你言我语,争起了案子的查办权,时间,竟争得王公子听完,吓了个半死,骂那个多嘴的乞丐:"你别胡说道!你才像王家公子!"面红耳赤。。"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其含义是,对于那些平时往来较少的亲戚、关系一般的朋友,应酬不多的同僚或者生意伙伴,写张“拜年帖”派人送去,也就算是过节没有忘记你,如此而已。

官场腐败令“拜年帖”变质

到了明代,投谒拜年便成了普遍的交往形式李游手好闲,没吃的就到庙里偷吃供品。看到张修庙,就挖苦他说:"献殷勤也不看是谁。就这些泥胎你对她再好有什么用?她能给你做媳妇还是能给你找媳妇?笑话!"张没有理他。,且礼仪的成分多于情感文昌帝君名叫张亚子,东晋时川人,后打仗身亡,人们便立祠纪念他,唐朝时追封其为"英显王"。道教将其吸纳入神谱,安排在文昌府中主司禄籍,并将地名(梓潼)尊作神名。至此,星宿具象为张亚子。随着代科举的盛行,张亚子名声大振,读书人笃信张亚子的灵性。明朝时天下学馆都立文昌祠。清朝规定,潞州节度使薛篙早已了解有妙空神尼这么位世外高人,向来与她无恩无仇,今天却凭白无故陈国栋字顿地说:"回万岁,结婚是人生大事,人结婚,妻子儿女就可能成为他处理公务的羁绊,再理智的人有时候也会听信亲人的谗言,这样对庄园的决策就会产生影响,处理事情就会有失公允。"地送来位妙龄少女,着第天凌晨,河上雾气氤氲,凉风微微。船工抱起奄奄息的石友德,从船舱来到船头,正欲跨下船将他放在码头上,这时正好有位妇人驾着条船向码头靠来,见此情景忙问:"此人怎么啦?"实让他摸不准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既然神尼留言"善自待她,日后必有奇验"的话,薛嵩当然不敢怠慢;何况这少女也确实美艳可人,薛嵩就欣然接受了下来。他位衙役笑着道:"陆掌柜,你的当铺当然酿不出酒,可是,你的当铺里却存放着好酒──马掌柜那坛酒,你卖坛给我们吧!"回头问少女叫什么名子,少女低声答道:"鸿现",可薛嵩却把"鸿现"误听成了"红线",从此便"红线长、红线短"地叫开了,薛府里的人也都称她是"红线姑娘";既然大家都习惯这么叫,鸿现也就懒得更正,鸿现从而就成了红线。每年阴历月初为文昌诞辰日,朝廷派员参加祭祀活动。现在,我们所称的文昌帝君实际上是文昌(星名)与梓潼(地方名)的结合体。历史上文昌的形象是雍容慧颜,头戴饰玉官帽,骑白驴,有两小童陪伴。中国传统年画中则表现其为面带笑容,手执"如意",身携"聚宝盆",常有"招财"、"进宝"相随。文昌帝君应该是出现年代最早、供奉者最多的财神形转眼刘安跟随陆明两个月了。这天,马开来向陆明报喜,说是宫里来人探问他的情况,若是在这里表现良好,就行大赦召他回宫。象了。的内容。

当时的著名文人文征明在一首题为《贺年》的诗中写媒婆都摇头说:"咱庄稼人的孩子,哪有这样白,这样风流的嘛!"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由此可见,“拜年帖”当时已经被大众广为使用了。

与此相应的,就是“拜年帖”的高度形式化、华美化。宋明时期,“拜年帖”的制作越来越复杂,投递的讲究也越来越多。有的在红绫制成的帖子上,撒上赤金为字,有的用整幅织锦做帖子,上面的吉祥用语是预先织成的。

可是到了清代,“拜年帖”就彻底变味了。因为它已从文人雅士的酬酢、民间亲友的礼节,变成了官场交易的第份答案说:"馕是没有溶真正知道它到底是什么的东西。"工具,乃至于皇家色彩的“规定礼数”。帖子上不但署名,还要用印,而且专门发明了一种拜匣,用来盛放“拜年帖”。

拜匣的出现除了礼仪的程式化之外,更多的是官场腐败使然。拜匣用料名贵,工艺精良,雕刻花纹、配饰金银等,内中除了一张帖子,通常还有古玩玉器、珠宝金银,乃至直接的银票。从流传至今的拜匣就可以看出,仅凭拜匣的红木材料就已经价值连城了。

选自《华商晨报》

古代流行拜年

拜匣,读作bàixiá,旧时用于送礼或递柬帖的长方形小木匣。也称“拜帖匣”。例如:

1、《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此病惟有前门棋盘街定神丹一服立效,恰好拜匣中带得在此。”

2、《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点完之后,用纸包了一个总包,仍旧放在那个拜匣之内。”

拜匣

由于古时社会等级森严,不同等级之间的交换行为规矩很多。如一户有身份的人家欲邀请另一家前来赴宴,请柬的发送若经由仆役,则须放在拜匣之中,以示郑重。为防止重要函件丢失,有时还需上锁。

多数拜匣是木胎漆方盒,长在30厘米左右,宽在15厘米左右,高在5厘米左右。由于高度的限制,此盒放不了食品,也放不了什么器物,盒内放的应为纸笺等物。有的拜匣盒底面有四足,足间开壸门。

拜匣

  安徽民俗饮食文化常识

皖中、皖南两个地区隔江相望,在地理环境上颇有相似之处:同有丘陵地带,可大面积种植水稻;同有山区,可产林茶、杂粮等;同有河湖,多产水鲜。因而两个地区人民的饮食习俗也大体相似。

主食——皖中皖南人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山区人民还要兼吃一部分杂粮。徽州地区生产的稻花米,作饭香软,出饭率高,已推广到其他地区食用。宣州等地区的血红糯米,被视为补品,已成为城市群众争购的粮食。因糯米性粘,平时不用来作饭,只是留做节日酿甜酒、制年糕,改善家庭饮食等。

每日一日三餐,早餐城镇居民多吃大米稀饭,辅之以各种早点,如大馍、油条、包子(肉包、糖包、豆沙包),糯米粉做的糍糕、烧麦及烤山芋等。农村群众早餐吃干饭。中餐和晚餐城镇居民大都吃干饭,在农村农忙时期,一般都在早饭后带上干粮上工,还要顺便带些咸菜和一瓶开水。中午就不回家吃饭。农村晚餐有干有稀。夏天晚上,多在农家的禾场上吃饭。一张小桌,放上几样小菜,全家人围桌而坐。到了冬天的晚上,堂屋的火塘里燃着熊熊的炭人,火锅内煮着两三样菜蔬,叫“一锅熟”,火塘边烤着玉米粑或米粉粑。全家围火塘而坐,边烤火,边吃晚餐。城乡群众对晚餐都比较重视。

食品多种多样,除用纯米做饭外,还有山芋饭、菜饭(将萝卜或芥菜、白菜等切碎在锅边蒸熟,放入油盐,和饭而食)、豆饭(将豇豆等和饭煮食),用玉米粉和大米煮饭,称为“金玉良缘”。如有剩饭,可做水泡饭、炒饭(以鸡蛋炒饭为多)。另外还有大米稀饭、菜稀饭、山芋稀饭、豆子稀饭、玉米稀饭、南瓜稀饭、糯米稀饭等。皖西太湖县一带,善于加工锅巴。干饭吃完之后,留下锅巴,将米汤倒入锅中煮之,叫“锅巴粥”。还可将锅巴焙黄,装入瓷罐,用热肉汤泡食。也可以把锅巴用油炸一下,充作早点。安庆一带的重油锅巴,尤为一方风味名食。这种锅巴香酥可口。老年人牙齿差、消化力弱,农村人便用小罐煨饭,饭中放入少量肉屑及油盐,这是供给老年人的特殊饭食。此外,农村的某些手工业工人(如铁匠),也往往用吊锅煨饭吃。

皖中皖南地区除油条、烧饼等一般早点外,各地还有一些传统点心,有的不只是做早点,也是宴客的佳点。如:大救驾、小红头、双冬肉包、蟹黄汤包、庐阳汤包、冬瓜饺、油酥饼鱼皮蟹黄饺、山粉圆子、小笼肉蒸饭、瓠子饼、三河米饺、香椿馃、黄豆肉馃、毛豆抓饼、油炸臭干、干丝等。除上述名点外,皖中、皖北各城镇还有全椒的酥笏牌、鸭油烧麦、蚕蛹酥、脆炒面、蝴蝶面、蟹锅贴、深渡包袱、豆皮饭、混汤酒酿元宵、舒城笼糊、油堆、鸡血糊、芋糯麻团、荠菜圆子、蓑衣圆子、绿豆火腿粽子、梅干菜烧饼、柳叶包子、示灯粑粑、荸荠糕、赤豆猪油糕等。这些点心,其粮食原料主要是面粉、糯米及其他杂粮,配料则就地取材。

副食品——菜肴一般分鱼、肉、蛋及家禽为原料制做的荤菜和以蔬菜、豆制品等为原料的素菜。皖中人一般不吃狗肉,有“狗肉不上拜”的谚语。皖南人喜欢吃蛇肉、鹿肉、野猪肉等。皖中、皖南群众还喜欢吃腌制的菜品,还喜欢制做酱菜。除此之外,安庆人还喜欢用泡菜坛放入白菜、萝卜、黄瓜、扁豆之类青菜制做泡菜。干菜也是这一地区人民所喜食的。另外他们还喜欢把花生米、芝麻、红辣椒等晒干研末,或再加入盐水制成各种酱,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做调味品。

当地群众还喜欢腌制鱼、肉、蛋类。农村每到腊月大都家家要杀猪,少部分春节食用,大部分腌成火腿和咸肉。到春天把咸肉穿在竹竿上,放太阳下晒,然后挂家中阴凉处慢慢吃。在城市里,大多数家庭这个季节也要腌一些咸肉和草鱼。到端午节前后还要腌些鸭蛋,做些皮蛋。

豆制品是皖中、皖南人民喜爱的食品。制品有豆腐、白干、酱干、臭干、千张、豆腐果、油炸泡、素鸡(用酱油、千张包扎成卷)、豆腐皮、豆腐脑等。其中八公山的豆腐、豆腐脑,马鞍山的采石茶干,和县、屯溪的酱油干驰名省内外。芜湖市的煮干丝,合肥的油炸臭干子是著名风味小吃。另外豆制品也可同鱼、肉一起制做成可口的荤菜,如:鱼头烧豆腐、银鱼煮干丝、干子炒肉丝(片)、豆腐(干子)烧肉等,既是家常菜,又可侍客。

日常饮料——这一带群众都有饮茶的习惯,城市居民一般用茶杯泡茶,农村中一般用茶壶泡茶。过去农村茶壶有两种,一种是瓦壶,泡茶后放在锅台的热水罐中,或置入灶中,利用热水或灰烬保暖;另一种是锡壶,放入木制的“暖壶套”内。皖中、皖南一带是安徽的茶叶产地,许多农民的菜园中也要种上几株茶树。另外皖中、皖南还有用各种糖水招待客人的习惯。夏季也喜饮用红糖水解暑。酒也基本上属于群众的日常饮料。喝的是用糯米或大麦酿制的烧酒。农民多请酒匠到家中酿制。富裕家庭长年备有糯米酿制的封缸甜酒(亦称“套酒”)。

 安徽民俗饮食文化知识

皖北地区是指淮河以北的宿县、阜阳两地区和淮北市一带。这一地区的饮食习俗与皖中、皖南迥然不同,但沿淮一带如蚌埠、淮南等地又与其有相似之处。

主食——皖北是以生产小麦、玉米、高粱、山芋、豆类等杂粮为主的地区,因此这一地区的群众以面食、杂粮为日常主食,一般是收啥吃啥,随季节而异。在麦收季节皖北俗语有所谓“滚子响,鏊子热”,群众日常吃的主要是麦面制品,有馍馍、烙饼、煎饼、油饼等。烙饼更是群众喜爱的食品,制法吃法多种多样。在收杂粮的季节,多吃杂粮制品。现在皖北群众的日常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农村杂粮和米饭兼吃,这是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餐次为一日三餐。一般农村是两稀一干,如:早餐是红芋汤或杂面糊、稀粥,午餐吃干馍、豆杂面条汤,晚餐吃山芋疙瘩汤。也有吃两餐的,干稀搭配,如:利辛县一带早上吃馍或卷子粑粑、大饼,喝稀粥(红芋粥、面条、疙瘩汤等),中午吃面条或馍,晚上天黑就人睡,不再吃东西。近年来皖北地区的农业收成有了发展,民间俗语说:“夏收一湖麦,秋收一湖棉,吃的精白面,花的副业钱。”表明了这个地区农民生活的改善。现在大部分山芋等杂粮已成为饲料或制酒原料了。

菜蔬——由于皖北地区群众的日常主食水饺、菜盒子等食品都包有新鲜肉馅、菜馅,用餐时不需要用其他菜佐食,就是面条、疙瘩汤等流食,也多以青菜、油、盐等调味,不另做菜也可以饱餐。大馍、煎饼、卷子、粉馃、大饼等较为粗糙的食品,在制做时,也要放入盐、姜、五香粉、麻抽等多种作料,又经过油煎、油炸或火炕,多香酥可口,有辣酱、俺蒜、大葱等佐餐即可。近些年来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日常菜肴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农村的许多群众在地里种下了常见的四季蔬菜,这样群众日常的餐桌上也有了多样的菜肴,不再满足于只吃粮食了。而城镇人民的餐桌上也比较讲究了,不但有蔬菜,还要有猪牛羊肉及禽蛋菜肴。白牛肉、炸牛肉、肚三洋、牛蹄花、焦炸羊肉、苔干羊肉丝、羊肉汤、红扒羊蹄等,都是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名菜。淮北名菜中,有的是从外地传入的,保留了外地风味,再经过本地的加工,也具有不同的特色。如宿县符离集烧鸡,源于山东德州的五香脱骨扒鸡,改用十三味香料,先经高温卤煮,后用小火回酥。成品肉烂而丝连,嚼骨有余香。

皖北地区群众,平时吃面食还有喜欢用汤的特点。这种汤往往是把几样菜烩成一锅,调味品放得极少,放入少量的淀粉勾荧,既当菜吃,又是面食,且量大,往往用瓢舀到碗里,一碗一碗地喝,群众称之为“喝汤”。甚至有些家庭以喝汤代替吃饭。人们相互见面时常常问道:“喝过汤没有”一些较富裕的家庭,对喝汤也很讲究,同样是一锅杂烩汤,里面却放入鸡肉、木耳、金针菜、鸡蛋等,质量很高。

当地群众还善于根据不同的季节加工腌制蔬菜。如:清明前腌鸭蛋,立夏腌春腊菜,梅雨季节做豆酱、豆腐乳,白露后做泡菜和麻辣酱,立冬时腌冬腊菜,冬至时腊制种种腊味(肉、鱼、鸡、鸭、鹅等)。其中有些副食品,如太和的火腿豆腐乳、颍上的腐竹等,还能供应省内外市场的需求。在蔬菜旺季,农民们喜欢制作各种干菜,以当地特产苔菜制做的苔干菜,驰名于省内外。

小吃点心——点心种类繁多,既有制作精细、风味独特的名点,也有营养丰富、制作比较简易的大众化点心。有:蒙城油酥饼、狗肉包子、鸡丝卷、重油麻花、盘香饼、水晶豆沙饼、小酥、佛手酥、绿豆煎饼、穿心馃、酥面馃、玉米馃、高庄馍、牛肉馍、狮子头等。除上述传统名点外,还流行一些日常小吃,如鸳鸯饺、四喜饺,海棠花卷、红曲卷、夹沙蝴蝶馍、春卷、作猫耳朵、三丁酥盒、面泡、菊花酥、燕子酥、荷花酥、菱角酥、核桃酥、松果酥、螺丝酥、石榴酥、羊肉锅贴、五香小油饼、三层如意卷、粉子馍等。这些小吃主要以面粉为原料,以牛羊肉及猪板油等为配料,口味偏重油腻。

饮料——过去皖北农村一般人家不喝茶而喝开水或生水。只有富裕人家才招待客人喝茶。城镇居民喝茶的人多一些。酒不能算日常饮料,但在节日或宴席上则是招待客人的必备品。有些地方饮酒成风,“无酒不成席”,这是与阜阳、宿县一带盛产酒分不开的。

 安徽的民俗文化

一、阜阳剪纸

安徽省阜阳地区的剪纸,应用范围很广。一种是在喜庆节日用红纸剪作装饰的,如窗花、门笺、灯花、喜花等,内容多系象征吉祥与喜悦、或隐喻;另一种是作为鞋巾冒、围嘴、兜肚等儿童服饰上的刺绣底样,取材一般为花卉、鸟、虫等。阜阳剪纸善于运用粗细线组合,阴阳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纤巧秀丽的风格,形成了刚柔兼备、节奏和谐、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

阜阳很早即有剪纸出现和应用。从现存资料看,阜阳博物馆收藏的“兰桥会”、“牧笛”、“祭塔”等,都是清代的阜阳剪纸,作鞋花、袜底花之用。作品构图简洁、形象生动,剪口清晰,想象丰富。

阜阳剪纸的大部分作者都是土生土长,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美化周围环境。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人们习惯用剪纸装饰物品。妇女们在鞋帮、衣帽、枕套、手帕、围裙上绣的花样,也欢喜用剪纸作底稿。朴素的审美观,形成了艺人剪纸风格和作品内容。

阜阳剪纸,以传统多样的题材、丰满严谨的构图、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纯朴的艺术特色而享有盛誉。1978年以来,阜阳剪纸继在合肥、上海、南京、北京以及日本东京等地展出之后,又由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搬上了银幕。

艺术特色

剪纸的形式大体上可分为单色和彩色两大类,南北剪纸又因风格各异而有所不同。阜阳剪纸兼有南北方剪纸的艺术特色,即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兼备,情趣醇和。其作品有单色的、填色的、染色的,有粗壮单纯的、细致精繁的,还有借鉴西洋绘画的线条组合形式的。真是绚丽多彩,百看不厌。

二、徽州祠祭

徽州宗祠祭祀是徽州宗族的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曾广泛流传于古徽州的祁门县、歙县、黟县、绩溪等地。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徽州宗祠大量涌现,宗祠祭祀活动成为徽州宗族活动一个重要内容。

祭祖是徽州宗族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过去这项活动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制止,在徽州众多地方很少举行,已经鲜为人知,并且有在徽州消失的可能,人们只能在有关文献资料查找,而在安徽省祁门县西乡的箬坑乡、历口、闪里、渚口等地比较完整进行春祭活动。特别是箬坑乡马山村整个春祭活动环境热烈、过程繁杂、组织完整、程序规范、仪式隆重,有较强的宗族色彩。为研究徽州宗族的祭祀礼仪、以及民间音乐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以马山村春祭活动为例就徽州宗族的祭祀进行述说。

马山村虽地处深山僻壤,民风纯朴,民俗悠久。每年腊月二十四要挂祖容像,进行冬祭。三十夜要到宗祠拜祖先,然后再回各支祠拜祖容,春祭时间为正月初二、初四,三个祠堂轮流,祭后每人发一杯米酒。初七为人日,收祖容,耍舞狮。有老人送子的习俗,如添男丁要做衣服、供香油、接腊烛,以致谢意。五月十三祭关云长,办关帝会。十二晚开始祝寿,十三打锣。清明节六支后裔轮流派人到历口镇沙堤叶村标坟。中元节在村口栲基山社的河滩做道士戏,祭祀孤魂野鬼,要搭高台,竖长旗,闰月为十三幡旗,常年为十二幡旗。八月初一到西北面的西峰庙接西峰大圣,中秋节送回。

春祭活动马山已有十几年没有做过了,最近的一次是1989年,次近是1963年。祁门县箬坑乡马山村的春祭活动基本上保留了徽州宗族祭祀模式,是我们研究徽州宗族祭祀的一个活的标本。徽州宗族祭祀已渐行渐远,并有消失的可能,马山村的春祭活动如果不进行抢救发掘,将来可能有失去传承的危险。

三、颍州肘阁

“肘阁”是颍州区优秀民间舞种之一,据老艺人口传,其形成年代在清代中期,系祖籍颍州袁集的一代民舞大师王醒先生在古老民舞“驮歌”基础上改革创新而成。“肘阁”发源地在颍州袁集、阜南朱寨一带,流传中心区在今阜阳市南部几县、区并沿淮水流传至凤台、寿县、蚌埠及河南等地区,是流播区域横跨两省沿淮一带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古老民舞艺术。

“肘阁”表演队伍构成的基本单元,系由位于下位成人演员和位于上位的儿童演员构成,两者以铁支架捆固连结,造型高大奇巧。表演一般要经过化妆、扎彩架、着装、上架、表演、下架与卸妆几个程序。“肘阁”表演对演员体能、身体协调性、心理素质要求较高,两位配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完成“剪刀步”、“跑花场”、“前后翻”、“后空翻”、“自由摆”等技巧与难度并重的动作,这种民舞适宜于在空间较大的大型群众集会上表演,具有艳丽惹眼、造型独特、惊险刺激的轰动效应。

“肘阁”舞表演塑造的艺术形象多取材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历史名著和传统戏剧节目。近几十年来也补充了一批充满现代生活气息、贴进人民群众生活的节目,很受群众欢迎。“肘阁”演出器具简单,主要有用于固定支撑上位演员的铁架,让高空演员上下用的铁钗及相关戏剧人物服装等。“肘阁”演出的伴奏乐队一般由5—6人组成,使用乐器有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钗等。

“肘阁”舞作为颍州区几百年来保存至今的一个独具魅力的地方剧种,保留了已几乎失传的“驮歌”舞的诸多表演技巧较原始的风貌,又开创了后世“抬阁”高空表演技巧的先河,在三个民舞前承后续演变过程中,“肘阁”起着极为特殊的“过渡”作用,因而也较为形象、完整、生动地体现了颍州民舞传统文化的原始风貌与固有特色,是今天研究颍州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活标本”。

四、安徽婚俗

在古徽州,一场婚姻的促成,大致可分媒合、订亲、成礼、合亲四个阶段。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经过以上阶段和程序的,才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纳妾、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旧时徽州人的婚嫁习俗,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其诸多繁文缛节,不少到带有迷信色彩和买卖婚姻的因素。下面我们就从徽州婚嫁的九道程序,一一来让大家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说媒:旧社会的古礼,男满18岁为“弱冠”,女满15岁为“及”。儿女到了十三四岁,父母就开始关心其婚事。联姻讲求门当户对,实际上女方每望高攀,男方却需适当迁就。故有“嫁女高高求,讨亲低低凑”的说法。;一般都由乡里的好事婆娘,往来游说,巧言撮合,或由男方选定对象,委托媒婆前往提亲。女方如同意,媒婆就取得女方年庚八字红单送到男家,男方将八字置灶君座下,以测有无不祥之兆。若厨房三日内不失盘打碗,不缺瓢少筷,认为初步吉利。再将男女两方生辰八字送到算命先生处,看看是否相冲相克,全部通过,确认无误才可以正式求亲说合。

行聘:俗称“下定”、“定亲”,双方确定联姻后,选定吉日,由男方备下红贴,称为“鸳鸯礼书”,在内页写上男子的生辰八字,装入一个红封套,附写一篇请求联姻的定格文章,备下一支新毛笔和一块新墨放入一个红皮“批书匣”,请一名本房男性亲属带上批书匣,随媒人去女家,俗称“下定书”。同时还要根据女方要求送去“头节礼”,如衣料、首饰、礼银等。如民国期间黟县的礼银规矩就是108块银元。不过这也要看家庭财富多少而不等,但尾数都是八,寓意“若要发,不离八”之意,而且每枚银元上都要用朱红写上双喜字。女方受到后要由家长(父兄)用其新笔墨在鸳鸯礼书中内页左边写下女方生辰八字,然后在封面上写上“亲允大吉”,送回男方此为“批书”。女方收下的礼金,用来置办嫁妆,富豪往往自增陪嫁。这样就算是正式定亲了。鸳鸯礼书就是订婚凭证。定亲后,男方一年三节均得向女家送礼。

请期:订婚后,男女完婚,男方先请媒婆上门提出结婚请求,得到应允后,由男方捡选迎娶日期,书写在红柬上,配上相应的礼物,请媒人送到女家。古时便称为“请期”。现代叫“送日子”。搬行嫁:在迎娶的前一天或当天,男方需派人前往女宅搬嫁妆,称为“搬行嫁”。搬行嫁期间,男女双方住宅张灯结彩,鸣炮奏乐。嫁妆一般都是房间家具及日常用品。富贵人家也在拜匣里放上一些金银首饰等,吃、穿、用品业一应俱全,机会可供一生享用。(有的甚至连棺木都备齐!!)。

开面:又称“拉面”。在迎亲的当天,姑妈或舅妈要给新娘开面,即用两根丝线靶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否则要被讥笑为“毛脸”。开面意味着姑娘时代已经结束。

迎亲:成亲值日,迎娶新娘要用花轿,少数沿河地区用船。迎亲人员一般为媒人、喜娘、舅舅、姑父以及与新郎、新娘年龄相仿的青年男女。抬轿者为四人,富贵人家为八人。新郎一般要亲自前往,歙县也有不用鼓乐,不要新郎上门迎亲的。到了女方家里,女方大门紧闭,要待男方在门缝中塞足了“喜包”后,方才打开大门,鸣炮迎客。然后开始“哭嫁”,母女报头痛哭,不过哭声中更多的是乐感而不是悲伤。为什么要哭呢据说是“不哭不发,哭哭发发”。花轿出门后,有的地方还偷偷盛一碗水,随着出门的花轿泼出去,象征“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花轿到了男家村口即止步不前,要等新郎背进村子,这里面又有典故,婚后若是吵架,媳妇就可以声称“又不是我自己走上门的,是你把我背进来的”。

拜堂:歙县的习俗是,花轿至男宅落地,新郎亲自迎至厅堂,即行拜堂礼,黟县的习俗就是轿至男宅大门,公婆、新郎都上楼,要等新娘入了洞房,传带同时高呼“一代高一代,一代胜一代”。新娘入洞房稍事休息后,才出来行拜堂礼。

闹洞房:花烛酒宴散席后,亲戚好友聚集新娘放里,大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逗新娘发笑或是出一些难题来捉弄他们,以此取乐。图的也是“炒发”。

回门:新婚第三日,新娘回娘家探望,此为“回门”,如新郎伴送,则为“双回门”,女婿第一次上门,要一一拜见岳家诸亲长辈,中午岳家要开席宴婿,称为接女婿。徽州素有“丈母娘见女婿,犹如见皇帝“,以及”女婿上门活祖宗“登说法。所以非常隆重。第一次回门,不等夕阳西下,新婚夫妇必须告辞归家。

五、徽菜

徽菜是指徽州菜,它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古徽州)。后来,由于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商业兴起,饮食业发达,徽菜也随之转移到了屯溪,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而著称。

据《徽州府志》记载,早在南宋间,用徽州山区特产"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做菜已闻名各地。

徽菜的主要特点: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主要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上百种。

徽菜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即古代的徽州。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商业兴旺,饮食业发达,徽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屯溪,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

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建国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徽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徽菜的形成与江南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绿树丛荫、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环境,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徽菜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同时徽州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有力的促进了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在绩溪,民间宴席中,县城有六大盘、十碗细点四,岭北有吃四盘、一品锅,岭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徽州地处山区,历少战乱,自唐宋来中原大批移民南迁徽州一带,聚族而居,建祠修谱,形成严密的宗族制度。各族、派均有自己信仰崇拜的偶像,为祀神礼佛,民间便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食用供品,最典型的莫过于祭祀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汪华的“赛琼碗”活动了。这一年一度的祭拜活动在集中展示汪氏族人所精心烹制的数百碗供品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代代民间烹饪家。

明代晚期至清代乾隆末年是徽商的鼎盛时期,实力及影响力位居全国10大商帮之首,其足迹几遍天下,徽菜也伴随着徽商的发展,逐渐声名远扬。哪里有徽商,哪里就有徽菜馆。徽州人在全国各地开设徽馆达上千家,仅上海就有140多家,足见其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徽菜经过历代徽厨的辛勤劳动,兼收并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就地取材,选料严谨,巧妙用火,功夫独特,擅长烧炖,浓淡适宜,讲究食补,以食补身,注重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而成为雅俗共赏,南北兼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

徽菜的烹饪技法,包括刀工、火候和操作技术,徽菜之重火工是历来的优良传统,其独到之处集中体现在擅长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是徽帮厨师造诣深浅的重要标志,也是徽菜能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格的基本手段,徽菜常用的烹饪技法约有20大类50余种,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看了安徽民俗饮食文化有哪些的人还看:

1安徽的饮食文化特点

2蚌埠饮食文化 

3川菜饮食文化风俗有哪些

4中国饮食文化礼仪常识有哪些

5安徽有哪些春节习俗 

6中国饮食礼仪文化常识有哪些

老版本的

甲:您感觉新社会是不是温暖?

乙:当然温暖。

甲:在旧社会的时候,我们挣多少钱都不够。为什么哪?每一个月人情份子来往太多。

尤其是在天津,那会儿酒席卖两块钱一桌,坐六个人;可是每一个人送礼至少一块钱。

请六个人,谁赚四块钱。后来有的流氓、地痞、伪警察,家里没有事也撒帖,一年他

家得办几十回事情。帖上是父母寿辰,本人贱辰,本人结婚,小儿弥月,小儿百岁,小

儿周岁,小儿订婚,小儿接三。其实没这么回事,假事真办,他撒帖,我们就得 送礼。

你不去还不行,你不去,行了!下次在园子里接你。没办法,得了,去吧!有时候我们

这么想:送一块钱,我们不是还吃一顿吗?得!倒霉了!你到那儿一看,他们这群飞帖

打网的人都在一块儿哪。一看你去了,他又给你四份请帖,你还得去,你要是不去,就

打你。所以每一个月挣多少钱也不够,老得当当。有一次我给人家送礼,最多送过一百

块钱。

乙:哎呀!那可太多了。在那阵儿我送礼一两块钱,最多也不能超过十块钱去。怎么你

给人家送一百哪?

甲:礼尚往来呀。当初我父亲过生日,我也没撒帖,我也没办事,人家知道了,给送了

一百块钱。当时我收这一百块钱份子,我痛快了,那一个多月我敷敷余余。后来人家办

喜事——姑娘出门子,您说我怎么办哪?我能装不知道吗?不能!我要送礼,我给人家

送少了行吗?应当送一百块钱礼,给姑娘买点填箱的东西,我哪儿有钱哪,就连十块钱

礼我都没有。没办法了,当当吧!您说得什么东西方能当一百块钱呀?

乙:那得值个千儿八百的才能当一百块钱。

甲:旧的不行,我卷了一卷新的。我当去了。到了当铺,不要。

乙:什么?

甲:炕席!

乙:是不要。

甲:我想还有什么哪,我没有值钱的东西。上我们姑奶奶那儿借去了。到她那儿也没钱

,她说:“我这儿有点东西你拿去吧,皮货。

乙:哎,皮货值钱,分什么筒子。

甲:灰鼠!那真是三性鼠,有这么长的毛头儿,库缎的面儿,没上身儿啊,有十成新。

我一想:这行。拿到当铺,我说;“您给我瞧这个。”他接过去也没细看:“不要!”

我说:“您给少写!”“不要!”多气人呀!

乙:真可气!这么好的皮袄他不要?

甲:不是,要是皮袄他就要了。

乙:噢,皮马褂?

甲:不是!

乙:噢,斗篷?

甲:不对!

乙:什么呀?

甲:耳朵帽儿!

乙:耳朵帽儿呀?人家是不要。

甲:新的!

乙:没听说过上当铺当耳朵帽儿去的。

甲:没办法了,托人找放钱的借一笔印子。

乙:吃多大亏呀,借印子送礼。

甲:把钱借着,我派别人把礼送过去,我本人没去。

乙:你有了钱,你怎么没去哪?

甲:您想,人家是财主,所以送礼的人穿的衣服都阔,都讲究。我就趁一件蓝布大褂,

跟人家站在一块儿多寒碜呀!得了!我来个礼到人不到。本家儿很不高兴,说:“我俩

这样的交情,送礼不送礼没关系,你人应当来呀!”赶紧找人催请,请了我两趟。我一

想:不去不合适,去吧!到门口儿我可没进去。我站在门口儿看着。

乙:那你看什么呀?

甲:我看看所来的人,要有跟我穿得差不离儿的,我就进去。到那儿一看,没有!穿西

服的多,就是有穿便服的也都阔,可是我看见有几个老头儿穿衣裳新鲜,跟《四郎探母》

里国舅穿的衣裳一样。

乙:噢,您说那是:顶子,袍子,褂子,靴子。这几位老者在前清一定做过大官,后来

回家纳福了,赶上老亲老友办事,他穿上这个好看。

甲:这衣裳不穷啊?

乙:咦!穷人哪儿有穿这个的。

甲:我一想,西服我没有,这我有,我也穿啊。

乙:您在前清也做过官呀?

甲:我哪儿赶上啦!

乙:您上辈有做官的?

甲:哪儿呀!我们三辈子说相声。

乙:那您哪儿有这东西呀?

甲:我凑合呀。

乙:那可不能凑合,短一样儿都不好办!

甲:成!凑合得了,一样不短。

乙:那这袍子褂子,您先没有。

甲:有!我这蓝布大褂,穿在里边是袍子。把我媳妇那件旗袍套在外边,是外褂子。

乙:是青的吗?

甲:是呀,蓝袍子,青褂子,那多好看呀!

乙:不行!外褂子是对襟儿的!你媳妇的旗袍有大襟儿!

甲:有主意,我把大襟往里一缅,胸前钉几个钮扣儿,把后边的开气拆开一点儿。

乙:前后有补子?

甲:我买了两张煎饼,拿剪子铰四方了。

乙:那上边儿有飞禽走兽?

甲:我拿笔瞎划啦划啦,找几个绷针,一绷!

乙:您脖子上还缺一挂朝珠哪?

甲:我买了几挂脆枣儿,拿手巾把它擦干净了,串在一块儿跟紫赑屃一样。

乙:是一百零八颗吗?

甲:不!六十多个就到我礚膝盖这儿了。

乙:对!它是长圆的嘛。还得有四个佛头哪?

甲:安上四个荸荠。

乙:还有一个节珠儿哪?

甲:我拿胡萝卜做的节珠儿。

乙:那您没有帽子?

甲:我父亲会抽烟,我把熬大烟的烟滤子扣在脑袋上了。

乙:没有顶子。

甲:买了个大个儿山里红。

乙:嗬!这还是红顶。没有翎管儿呀?

甲:我母亲那个烟袋嘴,拿铁丝把它缠上。

乙:上边没翎子?

甲:在卖柴火那儿,拣了几根柳毛子插上了。

乙:你真能就合。你脚底下没靴子也不好看呀?

甲:在我们门口杠房借了一双靴子。

乙:那穿着合适吗?

甲:穿着大,拿草纸包点炉灰,往里一楦。

乙:您穿这衣裳就得有拜匣。

甲:有!找两个鞋匣子盖儿,拿红绵纸一糊。

乙:这应当是您的佣人给拿着。

甲:我哪有佣人啊,我自个儿拿着吧。穿好喽,托着拜匣,走道儿不能快喽,得迈方步

,亮靴底儿。刚一出胡同,把走道儿的吓趴下了好几个。那个说:“哎哟!乍尸!”

乙:您这可不是像乍尸吗!

甲:有人认识我呀,“这是X大人出门拜客。”那个人一听说我是X大人,他不服气,过

来拿胳膊一撞我,照我肩上就是两口。

乙:咬了您啦?

甲:吃了我俩脆枣儿!我一想:这要一嚷叫人瞧见多难看呀,吃俩吃俩吧!我到了本家

儿,就得找这几个老头儿,我们得站到一块儿去。

乙:那干吗呀?

甲:对啦!我跟穿西服的站在一块儿,我这是什么相儿呀?找了半天,看见了,都在走

廊下站着哪,我往旁边儿一站,那个老头儿回头看了看我,也搭着上年岁啦,眼睛花了,

还直夸我:“哎呀!这个衣裳保存得多好,就是补子叫烟熏了!”

乙:是吗?

甲:嗯!煎饼火大,摊糊了!我想着是谁也看不出来,有一个老头儿领着一个小孩儿,

我倒霉倒这孩子身上了,小孩儿有这么五六岁,他瞧瞧我,叫老头儿:“爷爷,我吃煎

饼。”我一听要坏!别让他瞧了。我一转脸儿,冲那边去吧,不行!后边儿还有一张哪。

“爷爷,我吃煎饼。”老头儿哄他:“别闹!等卖煎饼的过来给你买。”“嗯!过来了!

”老头儿问:“哪儿哪?”小孩说:“他这儿有两张哪!”我一想:给他吃吧,这要是

不给他,他要是一哭,棚口里的人过来一问,人家都知道是煎饼啦。揭下来,吃去!别

哭呀?他一吃倒哭啦。

乙:怎么哪?

甲:绷针把他嘴扎了!他一边哭着,还瞧我。“爷爷,我吃红果。”我说:“把顶子给

你。”他接过来,还瞧我,我赶忙躲开他啦。

乙:您干吗躲开他呀?

甲:我要不躲开他,这挂朝珠也没啦!我已经来了,跟本家儿见个面儿就走吧,本家儿

不叫我走。本家儿说:“咱们这样儿的交情,别走啊,你给我帮帮忙儿吧。”您说我在

棚口里能干点儿什么?

乙:像您这个精神,能说能道,在棚口里当当知客,让让席。

甲:对!当知客可不容易,你让坐席的时候,你眼睛得有活儿,把年轻的跟年轻的让在

一个桌上,把年长的让到年长的一桌儿上。

乙:这是为什么哪?

甲:你把会喝酒的跟在礼儿的让到一块儿,他吃着别扭。你把爱说话的跟不爱说话的让

到一块儿,他吃着也不痛快。我的眼力好,我一看我就知道,这位是在哪界做事的人。

乙:那您当知客太好啦。

甲:不行!我有一种性格不太好。我说出来您可别笑话我,我可有点儿势利眼,我不管

这位跟本家儿亲戚远近,我看他的穿戴好坏,穿好的我就往上让。因为这个,我现过一回

眼。有一次,在城里,也是我朋友办事,请我当知客,来的亲友都挺阔。有一个人,三十

来岁,穿得阔,狐腿皮袍子,大维呢的面儿,还套着一个毛葛的坎肩,鹅绒的帽子,礼服

呢大衣,水獭领子。手上戴着钻石戒指,到坐席的时候一脱大衣呀,坎肩上有个表兜儿,

金链子,翠表杠,还有两个翠坠儿,我一看这个绿呀!我就在他身上注了意啦!

乙:干吗?你要绑票呀?

甲:我绑票干吗?到了让坐的时候,我先让他首坐;“您这儿坐。”我把手巾掏出来,

掸掸凳子:“您坐这儿。”这人还挺客气:“不!不!我年轻!您让旁人吧。”“这不

在乎年轻,他们有您这表杠吗?”我这儿正让他哪,回头一看,我这气大了。有一位四

十来岁,穿着灰布棉袄,挺长头发,也没刮脸,他坐在上边了。我过来把他揪下来了,

我说:“嗳,嗳……起来!谁让你啦?你也不看看你这一堆儿,坐那儿寒碜不寒碜呀?

像您这个样,找哪儿加个座儿就完了。送五毛钱礼,您还往上摆,厨房吃去,弄点儿杂

和菜一吃多香啊!”

乙:这位站起来吧?

甲:站起来?冲我一点头,啪!就给我一个嘴巴!打完了我,就把桌子掀了。本家儿过

来,这个央告呀!

乙:这是谁呀?这么厉害?

甲:我这么一问,好!是本家儿的姑爷。

乙:那怎么他穿衣裳不讲究哪?

甲:他那儿穿着孝哪!我就这一次,以后我再也不当知客了。

乙:那您的学问挺好,您可以给管帐。

甲:管帐可不容易。头一样儿说,字得熟,挨着个地现问,那您就别写了。二一样儿说

,本家儿的亲戚朋友得认识多一半,到那儿一交钱,甭问,刷刷刷……就写上了。

乙:那您就来吧。

甲:不行!提起管帐来我都伤心了。有一次我有个盟兄弟,他们家办喜事,我是管帐的

,他还请了一个帮帐的,我一看那个人不行啊,我说:“您走吧,这要出了错是算谁的?

”我是一手写,一手算,进来的钱,票子跟票子搁一块儿,现洋跟现洋搁一块儿,出帐

的钱清清楚楚,一笔也不叫它错,两天两宿我没合上眼,你说我这交朋友的怎么样?

乙:好啊!

甲:结果我一算,收了顶两千块钱。

乙:嚯!可真不少。

甲:凭咱的心,咱给他八百少吗?

乙:啊?收两千给人家八百,那些钱哪?

甲:我带起来了。

乙:像话吗?人家的钱你带起来了?

甲:是啊!我带起来,他要我还给他哪。

乙:不给人家也得行啊。

甲:没要!

乙:那算完了。

甲:完?到法院把我告下来了。还没过堂,有朋友出来了事,让我把钱拿出来,我说:

“拿出来也行,我得叫他本人上我这儿来。”

乙:那干嘛呀?

甲:我看他有什么脸见我。

乙:废话!人家怎么不能见你哪?

甲:他真来了。当着大伙儿我寒碜寒碜他!我把钱往地上一摔,我看你怎么拿!他腆着

个脸还真拿起来了!

乙:多新鲜呀,人家的钱,人家不拿起来。

甲:真没羞没臊,下回再有事谁还帮你呀!

乙:下回有事谁还敢找你呀!

甲:我可不容易呀!两天两宿没睡觉,人家送礼十块我改五块,五块改两块,两块改内

收。我容易吗?

乙:您给人改帐还不容易。

甲:从那回起,只要一提给人家管帐我脑仁儿就疼!

乙:那您可以干点儿别的?厨房您给料理料理。

甲:干吗料理啊,我造厨都行,我小时候学过那个,我跟父亲学的,您知道酒席处有一

位X师傅,那就是我父亲。

乙:我知道那儿有好几位X师傅哪。

甲:不,就一位是,就那高个儿是。

乙:那几位哪?

甲:跟我父亲是师兄弟。我打小时候跟我父亲做下手活儿。

乙:噢,您刷家伙洗碗?

甲:那叫“油伙”!我是下手。

乙:噢,切肉,切菜?

甲:那叫“剁墩儿”。

乙:剥葱,剥蒜?

甲:那叫零碎活儿啊,我做下手活儿。

乙:什么下手?

甲:就是我父亲偷了东西,我往外带。

乙:那是下手呀?那是偷!

甲:对!凡是厨子都偷,过去有这么句话:“厨子不偷,五谷不收。”偷不能叫偷,有

行活,叫“俘(fou)”。比如:要偷什么东西吧,师傅告诉徒弟:“你把什么偷起来。”

让人家本家听见啦。要说“俘”起来哪,人家不知道,偷完带走。叫“脚行”。

乙:那偷的这东西都搁哪儿呀!噢!您挑着两个大提盒进去,完事您再挑出来?

甲:那可不行,人家本家儿要是说;“您打开我看看。”那多麻烦?

乙:那搁哪儿呀?

甲:满在身上哪。您看那变戏法儿的身上带好些盘子、碗,那是跟我们厨子学的。有一

年冬天,在河东,我跟着我父亲造厨。本家儿办喜事,买的这调和这个多呀。我一看,“

俘”呀。我那天穿的棉袄,有这两个肥。

乙:您穿那么肥的棉袄干吗呀?

甲:就为多带东西。把猪肉贴在前心,牛羊肉搁在后心,香油脂贴两助,大肠灌香油,

围在腰里当褡包系。我穿着套裤,这套裤简儿里装满了大米,这套裤筒儿里装的是:黄

花、木耳、口蘑、虾米,我把粉条儿泡软了往脖子上一围。

乙:那不是看见了吗?

甲:不,外边还有围脖儿哪。我一看,盆儿里有二斤多团粉……

乙:那就别要啦!

甲:别要?好,二斤多哪!我把水澄出去,拿手拍成一个大饼子似的,往脑袋上一顶,

拿帽子一扣。我一看,还有一个火锅子,里边一锅子肉菜。“俘”!

乙:那搁哪儿呀?

甲:我裤腰带上有两根绳儿,上边有两个铁钩,往锅子环上一搭。我也全“俘”完了,

我也动弹不了啦!

乙:怎么?

甲:我身上分量太重了,一百多斤!我父亲一看;“脚行!”

乙:叫你走。你怎么走道儿这样儿啊?

甲:我这儿挂着锅子迈不开腿呀!我头里走,我父亲后边跟着。刚一拐二门,墙根儿那

儿立着一把铁锹,我父亲没留神给人家碰躺下了,像你就给人家立起来吧,懒得哈腰,

叫我:“你给扶起来。”我听错了,我听说“俘起来”。我一想:“俘”了不少了,“

俘”这玩意儿干吗呀?我父亲叫我“俘”,一定是有用,可是我没地方搁呀,我一想:

铁锹把儿不值钱,我把铁锹把儿拔下来,光要那铁锹头儿。那上头的钉子挺难卸,我正

在那儿晃悠着哪,主家送客,看见了,问我:“哎!你这是干吗哪?”我说:“这个

……”“什么?”“啊,这铁锹坏了,我给您修理修理。”

乙:噢,你跑那儿修理铁锹去了。

甲:本家儿问:“你是干吗的?”“我是厨房的徒弟。”“厨房的徒弟?我怎么没看见

过你呀?”我说:“我是跟X 师傅来的,那是我父亲。”“不对呀,你来的时候没有这

么胖呀?你怎么这会儿这么胖了?”

乙:是啊,身上的东西太多了。

甲:我说:“我来的时候没吃饭,我吃了一顿饭,胖了!”

乙:噢,一顿饭就胖得这么快?

甲:他说:“你哪块儿都胖,怎么脑袋不胖哪?”

乙:这里没“俘”东西嘛!

甲:我父亲过来啦:“二爷,这是我小徒弟。”本家地一看,“噢,X师傅,摆多少桌?

”“三十五桌。”“调和哪?”“都用完啦!”本家说:“不对吧?我预备的那是四十

多桌的东西,那东西都哪儿去了?”我心里说:“全在我身上哪。”我父亲说:“您放

心,咱这儿全有帐,回头我跟先生我们算算。”本家说:“不用,咱们算吧。”我父亲

说:“好,徒弟你先回去。

乙:干嘛叫你先走啊?

甲:东西都在我身上挂着哪,我一走就完了。本家儿一把手就把我拽着了:“别价呀,

徒弟受了一早晨累啦,来来来,屋里暖和暖和!”我一想:跟他进去。

乙:哎!你怎么跟他进去了?

甲:对啦!他一揪我,我一较劲,大肠一断,香油全洒出来了!到屋里算帐,这屋里这

个热呀,又是暖气,又是洋炉子。我站的这个地方,还正挨着这炉子,这本家儿损德,

他扒拉扒拉算盘,他瞧瞧我,我心里又害怕,又着急!这一害怕可坏了,脸袋一出汗,

团粉化了,顺着脸直往下流白道儿!本家地看见了:“咱们这帐先别算了。X师傅你徒弟

这脑袋怎么啦?怎么流白的呀?”我父亲说:“你别管他,这孩子是白面儿抽多啦!”

乙:啊!

(赵佩茹口述 孙玉奎整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8774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